首页 宏观第4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第4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举报
开通vip

宏观第4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4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1 考点难点归纳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

宏观第4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4章 宏观经济政策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4.1 考点难点归纳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3.总结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如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所示。 政策种类 对利率的影响 对消费的影响 对投资的影响 对GDP的影响 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 上 升 增 加 减 少 增 加 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上 升 增 加 减 少 增 加 财政政策(投资津贴) 上 升 增 加 增 加 增 加 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 下 降 增 加 增 加 增 加 (二)财政政策效果 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2.财政政策乘数 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比方说增加一美元的政府购买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多少,用公式表示是: 式中, 为边际消费倾向; 为税收函数中的边际税率;为投资需求函数 中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和 分别为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敏感程度。 由于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具有挤出效应,所以财政政策乘数的效果要小于政府支出乘数。财政政策乘数的大小受到政府支出乘数 EMBED Equation.3 、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 、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性以及货币需求的收入敏感性 的影响。在LM曲线为水平线(流动性陷阱)条件下,财政政策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 3.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4.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 1.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1)货币政策的效果。它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则小。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2)货币政策乘数。它指当IS曲线不变或者说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应量变化能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用公式表示是: 从上式可知,当 、t、 、 既定时, 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LM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而当其他参数既定时,越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同样, 、 、 的大小也会影响 的大小,即货币政策效果。 2.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即水平的IS与垂直的LM模型,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 (3)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膨胀性的财政政策表现为IS曲线右移,在使收入增加的同时会带来利率的上升,反之亦然。膨胀性的货币政策表现为LM曲线右移,在使收入增加的同时会带来利率的下降,反之亦然。由此可见,通过两种政策的搭配,可实现收入和利率的不同组合。不同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政 策 混 合 产 出 利 率 1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 升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 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 降 4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增 加 不确定 4.2 考研真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与典型题 4.2.1 概念题 1.“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武汉大学2004研;东北大学2004研;东北大学2003研;北方交大2001研;大连理工2005研;上海交大2005,2006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2006研;东华大学2006研) 2.凯恩斯极端(南京财经大学2004研) 3.经济政策(东北大学2004研) 4.财政政策(东北大学2004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5.货币政策(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6.财政政策乘数 7.货币政策乘数 8.古典主义极端 4.2.2 简答题 1.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 2.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武大2001研;北方交大1999研) 3.对有顺差的过热经济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是否合适?为什么?(南京大学2005研) 4.货币政策效果为什么会因LM斜率而异?(武大2002研) 5.请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作简要分析。(武大2000研) 6.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滞胀”问题?(上海财大1998研) 7.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 8.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北大1999研) 9.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 10.简要回答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乘数效应? 11.国家宏观调控应掌握哪些数量界限?(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 11.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总产出为Y,总消费为C,政府一揽子税收为T,政府支出为G,消费边际倾向为MPC。考虑如下两种政策:(i)政府开支增加△G;(ii)政府一揽子税收减少△T。假设|△G|=|△T|。试分析如下观点:如果政府将提高总产出作为政策目标,政策(i)比政策(ii)更有效。(中央财大2007研) 12. 关于稳定性政策: (1)假设一个经济体处在充分就业的初始均衡之中,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其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各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没有差别? (2)在什么情况下,总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总需求管理政策?(武汉大学2006研) 4.2.3 计算题 1.假设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100。求: (1)IS和LM方程及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变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北方交大2000研) 2.已知一个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 ( 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主)投资I=50,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200,定量(或自主)税收 ,比例税率 。求: (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是多少? (2)(支出)乘数K是多少? (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人大2005研) 3.假设货币需求L=0.2Y-500r,货币供给为100。(单位:美元) (1)计算:①当消费 ,投资 ,税收T=50,政府支出G=50和②当消费 ,投资 ,税收T=50,政府支出G=50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①和情况②中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解释两种情况的不同。 4.假定IS为Y=1250-3000r。(单位:美元) (1)当货币供给为150美元时,试求:①货币需求为L=0.2Y-400r和②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的均衡收入、利率; (2)货币供给从150美元增加至170美元后,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变为多少? (3)解释为何会出现差距。 4.下列等式描绘了一个经济体: G=500 这里, 表示消费支出, 表示国民收入, 表示税率, 表示投资支出,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 表示利率, 表示真实货币需求, 表示通货, 表示准备金, 表示通货存款比率, 表示准备率, 表示价格水平。 (1)求 曲线和 曲线方程,并计算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2)计算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3)现在政府要改变需求的构成,减少消费100、增加投资100,从而保持当前的收入水平不变。请问: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组合?用 曲线模型表示你的建议,并计算出需要调整的政策变量变化量是多少。 (4)假设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4000,政府准备采用扩张性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请问:如果单独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支出?如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采用适应性货币政策,政府购买支出和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量分别是多少?(对外经贸大学2007研) 4.2.4 论述题 1.请谈谈财政对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影响。(北航2005研) 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北师大2003研) 3.IS-LM曲线模型及政策含义。(武大2002研) 4.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5.试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有效发挥作用的原理。(人大2004研) 6.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曲线及LM曲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华东师大2004研) 7.在IS-LM模型中,分别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均衡时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给定)(武大2001研) 8.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还是相机抉择?请说明理由。(人大2006研)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4.3.1 概念题 1.“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 2.凯恩斯极端:指凯恩斯主义的一种极端情况。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3.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经济政策有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之分。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一些反对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立法以及环保政策等。 4.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5.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6.财政政策乘数: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比方说增加一美元的政府购买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多少,用公式表示是: 式中, 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收函数中的边际税率;d为投资需求函数I=e-dr中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和h分别为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敏感程度。 由于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具有挤出效应,所以财政政策乘数的效果要小于政府支出乘数。财政政策乘数的大小受到政府支出乘数1/1- 、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h、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性d以及货币需求的收入敏感性k的影响。在LM曲线为水平线(流动性陷阱)条件下,财政政策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 7.货币政策乘数:指当IS曲线不变或者说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应量变化能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用公式表示是: 从式中可知,当 、t、h、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LM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而当其他参数既定时,d越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同样, 、t、k的大小也会影响dy/dm的大小,即货币政策效果。 8.古典主义极端:指古典主义的一种极端情况。如果IS越平坦,或LM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如果出现一种LM曲线为垂直线而IS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有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4.4.2 简答题 1.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 答:(1)挤出效应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 (2)“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0~1之间。一般来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 2.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武大2001研;北方交大1999研) 答:(1) 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收入和利率的所有组合,是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2) 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收入和利率的所有组合,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3)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的向右移动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 如图4.1所示。 通过IS1曲线向右移动至IS2使收入从Y1增加至Y2, 利率由r1上升至r2,但与此同时向右移动LM曲线,从LM1移至LM2,使利率从r2下降至r1以抵消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3。这样,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图4.1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3.对有顺差的过热经济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是否合适?为什么?(南京大学2005研) 答:对有顺差的过热经济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不合适。理由如下: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含义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2)紧缩货币政策对有顺差的过热经济的影响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过热的经济有抑制作用,但是不能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外部均衡。 一方面,中央银行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灵活调节利率等措施,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从而达到抑制经济过热的目的。 另一方面,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①产出下降→进口下降→顺差增加; ②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顺差增加; ③利率提高→资本净流出下降→顺差增加。 所以,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经济过热,但是不能使顺差减少,即不能兼顾两大经济目标。对有顺差的过热经济仅仅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是不合适的。 (3)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提高汇率可以兼顾两大经济目标 提高汇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所以,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提高汇率能兼顾两大经济目标:顺差减少和产出下降。 4.货币政策效果为什么会因LM斜率而异?(武大2002研) 答:货币政策效果是指当IS曲线不变或者说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应量变化能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用公式表示是: 式中, 为边际消费倾向; 为税收函数中的边际税率;为投资需求函数 中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和 分别为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敏感程度。 从上式可知,当 、t、h、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LM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而当其他参数既定时,d越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同样, 、t、k的大小也会影响dy/dm的大小,即货币政策效果。 根据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可看出,LM曲线的斜率为 。LM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①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 。 一定时, 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大,LM曲线越陡峭;②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 。 一定时, 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小,LM曲线越平缓。 因此,由于LM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都受系数 和 的影响,所以货币政策效果会因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当LM斜率较大时, 较大或 较小,此时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反之则相反。 5.请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作简要分析。(武大2000研) 答:(1)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2) 膨胀性的财政政策表现为IS曲线右移,在使收入增加的同时会带来利率的上升,反之亦然。膨胀性的货币政策表现为LM曲线右移,在使收入增加的同时会带来利率的下降,反之亦然。由此可见,通过两种政策的搭配,可实现收入和利率的不同组合。 当出现非均衡时,能够通过IS-LM模型的内生变量的调整使之均衡。下面以经济在某一时期处于萧条状态为例,根据IS-LM模型对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作简要分析。 如图4.2所示,在某一时期某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点,收入为 ,利率为 ,而充分就业的收入为 。为克服经济萧条,达到充分就业,政府既可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将IS右移到 ,也可实行膨胀性货币政策将LM右移到 。采用这两种政策虽都可以使收入达到 ,但会使利率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如果既想使收入增加到 ,又不使利率变动,则可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办法。 图4.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为了将收入从 提高到 。可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使产出水平上升,但为了使利率不由于产出上升而上升,可相应地实行膨胀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保持原有水平。如果仅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将IS移到 ,则均衡点为 ,利率上升到 之上,发生“挤出效应”,产量不可能达到 ,如果采用“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即按利率上升的要求,增加货币供给,将LM移到 ,则利率可保持不变,投资不被挤出,产量就可达到 。 (3)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政策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用膨胀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各种混和政策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政 策 混 合 产 出 利 率 1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 升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 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 降 4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增 加 不确定 6.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滞胀”问题?(上海财大1998研) 答:(1) 滞胀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膨胀性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2)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3) 当经济出现滞胀时,应采取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就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7.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 答:“内部时滞”(inside lag)是相对“外在时滞”(outside lag)而言,指从经济发生变动认识到有采取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不同的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内在时滞。货币政策由于从决策到执行所需的环节较少,其内在时滞较短;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通过立法机构讨论和表决,再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执行,因而其内在时滞较长。值得一提的是,当经济发生波动时,经济中存在的自动稳定器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但由于自动稳定器无需政府干预而会自动发挥作用,因而其内在时滞为零。政府要有效地影响经济运行,其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的内在时滞就必须尽可能地缩短。但由于内在时滞受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故其变动不可能太大。 8.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北大1999研) 答:货币幻觉亦称为货币“错觉”,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工人极易陷入货币幻觉,即容易发觉货币工资增加与减少的变化,而较难察觉物价水平的升降变化。 假定价格水平和现期货币收入以相同的比例增加,结果实际收入不变。就消费支出而言,货币幻觉可能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如果只看到了名义收入的增加,而没有看到价格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就会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增加储蓄减少了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消费支出下降。 (2)如果只看到了价格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就会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减少了,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消费支出有可能增加。 9.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 答:(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下降。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程度,其中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是决定性因素。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时,政府增加支出,会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2)如图4.3所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IS曲线右移至 ,利率由 升至 ,但国民收入没有变化,仍然为 ,这表明政府支出已完全挤占了私人投资。 r LM r1 r2 IS1 IS 0 Y0 Y 图4.3 IS—LM模型 10.简要回答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乘数效应? 答:财政政策乘数主要是一种投资乘数,即政府开支的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化。之所以会生产乘数效应,是因为各个经济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也相应地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的增长。但产生乘数效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既定的情况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要有一定的劳动力在投资增加后能够利用;要有一定的存货可以作为资本投入生产。 11.国家宏观调控应掌握哪些数量界限?(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 答:宏观调控指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基本要求的需要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建立了调控体系,明确了具体目标后,关键是要确定具体的数量指标,从理论上探索其可行区间的数量界限,以便在具体决策时有所依据。 (1)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据研究,为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并进一步考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经济增长率不应低于6%,目前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如果超过10%,投资率很可能超过30%,就容易诱发经济过热和失调,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为6%~10%。 (2)财政信贷平衡的数量界限。财政信贷平衡是体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基本标志。财政平衡的理想状态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抵,略有积余,如财政收入不能抵消支出,出现赤字,则要求财政赤字与财政收入之比应控制在5%以内为宜。信贷平衡要求信贷收入与信贷支出相等,其最终标志是看货币流通和物资供求是否平衡。 (3)国际收支平衡的数量界限。国际收支平衡是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稳定的基本标志,在对外贸易方面保持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现汇储备率,即为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国家需要保持的现汇结存额。一般认为,现汇储备率以保持在25%以上为宜,即国家现汇结存应足以支付3个月进口用汇。 (4)物价稳定的合理界限。物价稳定是国民经济总体稳定的主要标志。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陆续放开物价和较大幅度调整物价,促成物价上涨的因素较多,物价上涨率在5%-10%之间应视为正常,改革措施基本就位后,应将物价上涨率控制在5%以下。 (5)合理就业的数量界限。合理就业既是经济稳定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象征。我国的城镇可参考西方充分就业的标志,把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近期的努力目标是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降到1/3以下。 (6)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数量界限。产业结构合理化反映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宏观调控要实现的长期目标之一。我国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2:51.1:33.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999年64%的水平,今后应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7)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数量标志。用共同富裕的目标来衡量,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过大,所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11. 一个封闭经济中,总产出为Y,总消费为C,政府一揽子税收为T,政府支出为G,消费边际倾向为MPC。考虑如下两种政策:(i)政府开支增加△G;(ii)政府一揽子税收减少△T。假设|△G|=|△T|。试分析如下观点:如果政府将提高总产出作为政策目标,政策(i)比政策(ii)更有效。(中央财大2007研) 答:在封闭经济中,有:Y=C(Y-T)+I+G,因而有: (i)令 可得,当政府支出增加△G时,总产出增加为: (ii)令 可得,当税收减少△T时,总产出增加为: 因为|△G|=|△T|,所以 因此,政策(i)比政策(ii)更有效。 12. 关于稳定性政策: (1)假设一个经济体处在充分就业的初始均衡之中,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其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各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没有差别? (2)在什么情况下,总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总需求管理政策?(武汉大学2006研) 答:(1)货币供给增加的短期影响是总需求的增加,就业和产出水平的提高。但是在长期,货币供给增加只会使物价水平提高,就业和产出水平都回复到充分就业状态。 如果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而且经济中的信息是公开的,则货币供给增加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没有差别。这是因为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人们将根据货币政策变化迅速调整其决策,最终货币供给量增加对经济中的就业和产出水平不会产生实际作用。 (2)总需求管理政策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在经济中会由于需求不足而产生失业,这时就要运用扩张性的政策工具来刺激总需求。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在经济中会由于需求过度而引起通货膨胀,这时就要运用紧缩性的政策工具来压抑总需求。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当经济陷入衰退或发生剧烈的经济波动时,总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和有效的。特别地,在经济陷入萧条、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张性的总需求政策是极为有效的,它可以在提高经济产出的同时,不会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这有助于经济尽快走出衰退和萧条。当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或经济运行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波动时,不需要总需求管理政策。因为此时扩张性的总需求政策极有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 4.4.3 计算题 1.假设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100。求: (1)IS和LM方程及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变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北方交大2000研) 解:(1)由 化简得: …………………………………(IS曲线); 由 和L=M得: 化简得: ………………………………(LM曲线); 由IS-LM模型联立方程组: 解得:Y=1075,r=3,I=135 即均衡收入、均衡利率和投资分别为1075、3%和135。 (2)由 ,T=100,I=150-5r,G=120和Y=C+I+G得IS曲线为: 化简得: EMBED Equation.3 ……………………………(IS曲线); 由 和L=M得LM曲线为: 化简得: ………………………………(LM曲线); 由IS-LM模型联立: 解得:均衡收入为Y=1125,均衡利率r=5,投资I=125。 (3)因为政府支出增加,使得私人投资135减少为125,所以存在“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 2.已知一个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 ( 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主)投资I=50,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200,定量(或自主)税收 ,比例税率 。求: (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是多少? (2)(支出)乘数K是多少? (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人大2005研) 解:(1) 当宏观经济均衡时,Y=AD, 即 得Y*=755。 (2) ,其中c为边际消费倾向。 (3)用S表示政府盈余,则S=政府的收入-政府的支出 政府的收入=T0+tY*=60+0.25×755=248.75 政府的支出=G=200 所以S=248.75-200=48.75。 3.假设货币需求L=0.2Y-500r,货币供给为100。(单位:美元) (1)计算:①当消费 ,投资 ,税收T=50,政府支出G=50和②当消费 ,投资 ,税收T=50,政府支出G=50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①和情况②中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解释两种情况的不同。 解:本题是一个以LM曲线不变为前提来讨论财政政策效果的数学模型。 (1)①由L=M即100=0.2Y-500r 解得:Y=500+2500r...........................LM方程; 由Y=C+I+G =40+0.8×(Y-50)+140-1000r+50 =0.8Y+190-1000r 解得:Y=950-5000r....................... IS方程; 联立方程组: Y=950-5000r Y=500+2500r 解得:均衡收入Y=650,均衡利率r=6%,投资I=80 ②由Y=C+I+G =40+0.8×(Y-50)+110-500r+50 =0.8Y+160-500r 解得:Y=800-2500r..........................IS方程; 联立方程组: Y=800-2500r Y=500+2500r 解得:均衡收入Y=650,均衡利率r=6%,投资I=80 (2)①由Y=C+I+G =40+0.8×(Y-50)+140-1000r+80 =0.8Y+220-1000r 解得:Y=1100-5000r....................... IS方程; 联立方程组: Y=1100-5000r Y=500+2500r 解得:均衡收入Y=700,均衡利率r=8%,投资I=60 ②由Y=C+I+G =40+0.8×(Y-50)+110-500r+80 =0.8Y+190-500r 解得:Y=950-2500r..........................IS方程; 联立方程组: Y=950-2500r Y=500+2500r 解得:均衡收入Y=725,均衡利率r=9%,投资I=65 (3)由于情况①的投资利率敏感系数大于情况②,即情况①中IS曲线较平缓,意味着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挤出效应”较大,利率上升时排挤掉的私人投资较多,因而均衡收入增加较少。 该题也可借助财政乘数来分析。 不考虑“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均衡收入可增加: 考虑“挤出效应”,均衡实际增加: ① 被挤出部分 ② 被挤出部分 可见,情况①中均衡收入比情况②少:75-50=25(美元)。 4.假定IS为Y=1250-3000r。(单位:美元) (1)当货币供给为150美元时,试求:①货币需求为L=0.2Y-400r和②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的均衡收入、利率; (2)货币供给从150美元增加至170美元后,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变为多少? (3)解释为何会出现差距。 解:本题是以IS曲线不变为前提来讨论货币政策效果的数学模型。 (1)①由L=M,即150=0.2Y-400r 解得:Y=750+2000r.....................LM方程; 将IS方程和LM方程联立方程组: Y=1250-3000r Y=750+2000r 解得:均衡收入Y=950,均衡利率r=10% ②由L=M,即150=0.25Y-875r 解得:Y=600+3500r....................LM方程; 将IS方程和LM方程联立方程组: Y=1250-3000r Y=600+3500r 解得:均衡收入Y=950,均衡利率r=10% (2)由L=M,即170=0.2Y-400r 解得:Y=850+2000r.....................LM方程; 将IS方程和LM方程联立方程组: Y=1250-3000r Y=850+2000r 解得:均衡收入Y=1010,均衡利率r=8% ②由L=M,即170=0.25Y-875r 解得:Y=680+3500r....................LM方程; 将IS方程和LM方程联立方程组: Y=1250-3000r Y=680+3500r 解得:均衡收入Y≈987,均衡利率r≈8.77% (3)由于情况①的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比情况②小,即前一种情况中LM曲线较陡峭,因此一定的货币供给增量便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对投资和均衡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大。 4.下列等式描绘了一个经济体: G=500 这里, 表示消费支出, 表示国民收入, 表示税率, 表示投资支出,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 表示利率, 表示真实货币需求, 表示通货, 表示准备金, 表示通货存款比率, 表示准备率, 表示价格水平。 (1)求 曲线和 曲线方程,并计算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2)计算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3)现在政府要改变需求的构成,减少消费100、增加投资100,从而保持当前的收入水平不变。请问: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组合?用 曲线模型表示你的建议,并计算出需要调整的政策变量变化量是多少。 (4)假设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4000,政府准备采用扩张性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请问:如果单独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支出?如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采用适应性货币政策,政府购买支出和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量分别是多少?(对外经贸大学2007研) 解:(1)由 可得IS曲线方程为: ① 货币供给乘数为:m= 因此,经济中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m(CU+RE)= 实际货币供给量M/p=1000/2=500 由 可得LM曲线方程为: 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可得均衡收入为: ;均衡利率水平为: (2)财政政策乘数为: 其中, 为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本题中为0.8;t为税率,在本题中为0.25;d为投资的利率弹性,在本题中为50;k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在本题中为0.25;h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在本题中为62.5。 由此可得财政政策乘数为: 货币政策乘数为: (3)政府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来减少居民的消费,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水平,从而使投资增加,最终使总收入保持不变。如图6所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将使IS曲线从IS0左移到IS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LM曲线从LM0右移到LM1,从而使利率从i0下降到i1,收入水平保持在Y0不变。 图6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 假设政府的税收政策为增加一次总量税,而不是改变边际税率,征税总额为△T;政府增加货币实际供给量为△m。 由(1)可得原来的消费水平为: =1800;原来的投资水平为: =700。要使投资水平增加100,则利率水平必须下降为: ;要是消费减少100而总收入保持不变,则 =1700,解得 由 可得新的LM曲线方程为: ③ 此时在原收入Y=3000和新的利率水平i=2下,可得 =125 综上所述,为了使消费减少100,投资增加100,而收入水平保持不变,政府税收应增加125,实际货币供给应增加125(即名义货币供给增加250)。 (4)a. 如果政府单独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假设政府支出增加△G,则由 可得新的IS曲线方程为: ④ 而此时LM曲线保持不变,因此由 可得政府支出增加额为: =600 b. 如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采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保持不变,即收入增加为Y=4000,而利率水平仍然为i=4。由④可得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额为: =400;有③可得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为: =250,即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4.4.4 论述题 1.请谈谈财政对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影响。(北航2005研) 答:(1)实施财政措施促进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
本文档为【宏观第4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633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55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1-12-17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