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文化概论(全)1

中国文化概论(全)1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文化概论(全)1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

中国文化概论(全)1
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9、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桢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10、“天下”观念: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观念已十分清晰,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 11、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通过考古发掘和人类文化学研究证明,五帝传说并不完全是后人的向壁虚构,它映现着某种历史真实。 12、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就是分封制。分封制的实施主要在周初,以后陆续也有,一直到晚期的宣王朝。分封的目的是捍卫周家的天下,分封下的国家大小不同、等级各异。诸侯国以周室同姓为多,异姓较少。主要的封国有鲁、卫、晋、齐等。 13、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另一点更重要,百想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形名家等派别。 14、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些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关系。邓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狡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谓“离坚白”、“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这一派的学说也是随着战国的结束而消失了,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输入,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 15、西域: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16、察举: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在学问。 17、征辟:征辟是两汉时期的选官方法之一。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即丞相或司徒、御史大夫或司空、太尉或司马三府及九卿府)的征辟,在地方有州郡的征辟。皇帝的征辟最荣耀,但不是经常的,公府的征辟仕途通达,是士人主要的入仕途径。 18、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混战中的诸王招引匈奴乌桓、鲜卑贵族助战,大河南北从此成为匈奴鲜卑人的世界。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9、三省六部制:隋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 20、租庸调制:唐初继承北魏的均田制,并实施租庸调制。经过隋农民大起义及长时期的内战,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收向政府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绵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 21、一条鞭法: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 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22、摊丁入亩:一条鞭法在清朝进而变为“摊丁入亩”—“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23、乾嘉学派:明朝的灭亡,告诉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这样的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 24、清淡:这是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尘尾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清谈在辩理时很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 25、般若学: 般若学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在中国般若学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26、涅槃学:涅槃为灭度、圆寂之意。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27、中国的生产生活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28、农业: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 29、“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中国传统的农正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 30、“勤农”观:“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是中国传统的农正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 31、“荒政”观:、“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这是因为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一直是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进行的。所以一些农书认为,在中央的农政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荒”的部分。 32、农耕自然经济:是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3、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销,甚至长途贩运赢.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及遍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 34、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 35、市: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即市场. 36、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 37、集:北方把称固定日期的贸易场所为集,通常是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 38、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39、市声:指行商小贩招徕顾客的叫卖声或代叫声.代叫声是以击打器具或乐器发出的响声以代替人的叫卖. 40、商幌:坐商店铺招徕顾客的一种传统标志是商幌.大致分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等.辛亥革命后出现灯具商幌. 41、行会: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 42、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群体消费活动。它由衣食住行等各种日常化的生活形式表现出来,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 43、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这个人与那个人在餐饮上应该做出哪种选择,它指的是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共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础;指的是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 44、仪式饮食:仪式饮食就是在传统信仰仪式活动中,既供奉饮食又唱诵经词,又称信仰饮食. 45、“五服”: “五服”是指我国古代的丧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 46、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47、血缘九族制:血缘九族制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为九族.二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九族. 48、血亲五服制:血亲五服制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49、家谱: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维护家庭文化的经典. 50、字辈谱:字辈谱是把家族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成百上千年的记忆性文化链. 51、家风:家风是一种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 52、人生礼仪:人生仪礼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一个家庭成员不同的人生阶段举行的仪礼,一般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 53、家族共同体:是指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具有血缘凝聚力和地缘凝聚力两种文化功能。 54、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55、阳历: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乎年365天,闰年366天. 56、阴历: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一年. 57、阴阳历:亦称阴阳历、夏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回归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 58、本草之学:即中国古代的药学,其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 59、中国传统天文学:就是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方面的知识与研究。 60、采食经济:是指依赖大自然自生自长之物,采集起来以生存. 61、民居:民居是承担居住(住人),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62、民间组织饮食:民间组织饮食是指办庙会或过善会时的饮 食.这种饮食活动大都带有神圣信仰性质和民间习惯性<解决家庭,村落间的矛盾或协商,议事)性质. 63、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64、区域社会:是指个人与群体取得社会化资格的文化认同单位。 65、传统算学:我国传统算学是计算知识,研究轻重、长短、形体、多少等以及计数方法和算术、代数等的知识。 66、家庭: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67、民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形成并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 68、历法:历法是根据太阳、月亮的运动变化制定记时方式的方法。主要分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王种 69、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70、宗法制: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礼记·冠义》说:冠礼是社会礼仪的起点,加冠取字,为“成人之始”。 71、君主专制制度:是指古代以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72、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73、冠礼: 74、婚姻仪礼: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结合成夫妻的礼俗程式。 75、五服: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 76、中国古代整体思维: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77、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与表述的目的。 78、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是说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79、“天人合一”的含义: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80、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它被当做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而受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通过纪念祖先的功绩,加强共同血缘观念,明确人们之间的辈份关系。 81、前兆迷信:前兆迷信是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 82、三母德: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83、四母德: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提出了四母德:仁义礼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84、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孟子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 85、三纲五常:西汉董仲舒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作“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三纲”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董仲舒还提出了所谓“五常之道”。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 86、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87、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 88、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个传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 89、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论衡·骨相》:“仓颉四目”,仓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圣人,他被赋予和教人们种植的后稷同样崇高的地位,被夸张成长着四只眼睛。在古人心目中,只有长了那么多的眼睛的人才可能对世界万物细致观察,才能够创造出反映大大小小事物的文字。 90、修辞格: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汉民族利用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修辞格,例如对偶、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 9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9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 93、骈体文: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它的全盛时代在南北朝。骈体文在语句方面多用骈偶和“四六”,造成其形式整齐骈俪的特点。 94、汉字的基础构件:基础构件是指汉字构形中能够体现构意的最小形体单位 95、中体西用论:“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96、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97、现代新儒学: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的,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冯友兰,唐君毅等人. 98、全盘西论化:是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三大思潮之一。是一些自由主义者的文化主张,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盘西化论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与极端化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吴稚辉,胡适等人. 99、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颢,程颐,朱嘉,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的学说,他们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上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的学说。 100、禅宗: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所创立,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和不拘一格的修行方式,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101、古今中外法:古今中外法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即研究历史要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问题当做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102、综合创新论:是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三大重要思潮之一。针对“全盘西化论”和“儒家复兴论”,马克思主义首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简答题 1、如何理解冠以文化这一概念。 答:(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如何理解狭义文化之一概念 答:(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答:(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4、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两个文化层面是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的来源相同,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精神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5、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答: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6、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 答: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7、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答:(l )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一致,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2 )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本课程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3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本课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按朝代分期。(4 )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8、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答:(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9、简述我国历史上复杂的人口分布情况 答:(1 )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藩和羌人。靠近青海地区羌族人居住较多,吐藩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2 )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3 )四川盆地,盆地的周围是林立的高山,居民成分复杂。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4 )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居住过蒙古人等。(5 )东北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6 )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较大的水系。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居住地,后来还有溪、俚、僚等族,此外还有台湾岛、海南岛及漫长的海疆领土。 10、简述关中地区的地理条件 答: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及泾、渭流过的地区,沃野千里,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养育过辉煌的古代文化。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他的西北东三个方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备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真可谓表里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丰富的经济后方,又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古代王朝都在此建都,的确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11、为什么历史上山西有居“天下形式”的说法 答:山西高原太行山、吕梁山夹着一条平宽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山西高原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要道;太行山脉一些断裂处可以直通华北平原。 12、简述气候变迁的四个时期 答:(1)第一个大的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这个时期的时间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野象等亚热带动植物。(2)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是寒暖交错期。这个时期是西洲到明朝的初期。其中西周前期为温暖期,之后进入寒冷期;春秋至西汉时期,又进入第二个温暖时期;东汉、三国至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时期;从隋唐至北宋时期,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第三个寒冷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进入第四个温暖期。(3)从公元前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也称为“方志时期”,这一时期分为几个小的时段:第一冷时期为50年,从明成化六年(1470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2)第二冷时期从明秦昌元年(1620年)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长达100年之久。(3)第三冷时期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共50年。(4)第四个大的气候使其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之为“仪器观测时期”,因为这以后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 13、简述中国古代的九州 答: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冀、兖、青、蓄、扬、荆、豫、梁、雍九州。1 、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洲;2 、渤海,泰山之间为青洲;3 、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4 、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5 、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   6 、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7 、华山以南、怒江以东为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8 、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9 、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 14、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答:1)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15、秦汉王朝将全国分为哪几个地域文化 答:(1)“山西”地区。沃野千里,这里的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汉初又将东方民众迁移至此,好“玩巧末业”的风气也随之形成。西部虽然戎狄间杂,但畜牧业很发达,又有巴蜀作为后方,所以关中人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土地不过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但其财富,却占全国十分之六。(2)山东地区。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邹、鲁、泗上地区有周公遗风,好儒习礼。(3)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4)江南地区。 16、简述历代起到环境保护功效的措施 答:(1)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2)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西北环境有相当大的意义。(3)历代的皇帝贵族的灵寝,都讲究植树造林。(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遮拦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绿化作用。(5)在保护西北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唐朝在西北甘陕交界地带,设有规模庞大的养马场,以支持国家的装武备;那一地区,正是黄河几个重要支流的上游地区。所以,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 17、简述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答:(1)过分开垦土地①一些不适宜开垦的土地的地区,例如在内蒙古黄河流经的一些地区,秦汉时为防止匈奴的入侵,曾将大量内地农民迁居此处。这些居民在那里大量开垦土地,收到一时之效,但据古地理学者的研究当时有居诗歌现在今天的地图上是找不到地址的,他们早被沙漠掩盖了。原因是开荒破坏了植被生态,结果引起沙化。②开垦土地破坏环境的事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一个不利的结果是由于过分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土地围湖造田,致使两湖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同时由于上游地区森林的采伐过重,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不断的逐年增加。(2)林木的滥砍滥伐。①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森林资源的损失,即意味着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上去呈逐渐增加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公元10世纪以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不严重,基本是稳定的、安流的。从10世纪到唐五代开始,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②与黄河迁徙互为因果的是北方原有的大量湖泊的淤塞以至消失。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危害更为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河入海,又造成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了更大的灾害。 18、简述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 答:(1)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甲骨文显示,殷人生活几乎无事不卜。察殷人“尊神”“束鬼”的起源,与其早期经历不无关系。传说虞舜时代,上的祖先契负责“和合物教”实际就是帝颛顼“绝地通天”时的“火正属民”之官,与宗教活动十分密切。商汤因天下大旱曾“以身为牺牲”,“祷于桑林”,显示着王与巫师身份的相叠,特别是伊尹流放大甲于桐宫的记载,更表明神权在商代的尊崇。巫师在商朝政治中是占有崇高地位的,伊尹并非特例。(2)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但研究显示,商朝力量越是强大,祖先神灵祭祀越占据主要地位。 19、谈谈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和意义 答:(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于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局面.周朝的分封,各诸侯国有自己的土地、军队和人民,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必须向它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利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区别。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新汇集、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文化。 20、简述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 答:(1) 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着的王权。这又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构成“百家争鸣”最重要的部分。(2) 另一方面是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可宝贵的部分。 21、简述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答: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l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2 )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3 )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如“五亩之宅树之桑”,等等(4 )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 22、简述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答:先秦道家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需要注意的是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l )老子①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②在政治上崇尚“无力而无不为”。这两者在一开始,未必是为一般民众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无为而无不为”不能分开读,“无为”或“无不为”都不是老子的本意。它的准确含义是以“无为”的状态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只有摆脱~己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地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些内容可能来自古代的帝王之学,后来经法家的吸收改造,成为君主的阴谋统治术。(2 )庄子①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②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对生活中各种欺压、纷争、污浊,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因此他的人生哲学特别容易为后代那些现实的失败者所接受。③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于艺术精神的培养。他那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涤荡人的心胸,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 23、简述阴阳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答: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1 )《汉书* 文艺志》说:“阴阳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经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涉人事而设鬼神。(2)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3)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董仲舒用它来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人感应“说,而民间的各种禁忌迷信,也多为阴阳五行思维方式下的产物。 24、简述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答: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1).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秦末的暴政激起万民的反抗,不少六国贵族的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制。(2)汉高祖刘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分封主义者,他的封异姓及“非同姓不王”,都是证明。(3)汉文帝、景帝时期,西汉同姓分封制相对稳定,但是不久矛盾就爆发了。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4)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25、简述士族阶层的形成 答:(1)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西汉初朝廷依靠的是一批功臣。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许多家族的成员连续数代以家学做三公的官,儒学之士更是庞大的官僚机构的骨干力量。这个阶层逐渐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达官一般都是经师,想入仕的人必须向他们习经术,官僚之间渐渐形成“门生”关系;作为地方官又可以聘用属吏,“故吏”关系得以形成。这个阶层与外戚和宦官比是社会的清流,是天下的人望,影响力很大;他们也极其风流自赏,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份和门第。魏晋以后的阀阅制度就从这里开始。(2)经学大兴于世的一个结果是学校的发展,特别是西汉元帝之后。到东汉中晚期,太学里的学生有数万人。面对王朝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昏暗局面,以太学生为主体的年青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们,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宦官依仗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打击,大肆捕杀、禁锢,制造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同时一批深思之士,本着经义和他们的现实感,对秦汉以来的历史、现状进行反思和批判。其中崔寔、王符、仲长统的社会批判最具深度。(3)士人群体出现在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26、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 答:(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上面两项,基本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27、简述佛教传播的几个阶段 答:(1)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较早时期,中国人把佛教作为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方术,与黄帝、老子及其他本大神灵一起崇奉。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 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两汉道教在民间流行,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十分迅速,到三国时,据记载在今徐州一带就有成千上万的信众。(2)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3)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4)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般若学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鸠摩罗什的另外一位中国学生道生,则是涅槃学的重要人物。后期以涅槃学为主。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一开始因典籍的传译不完备,对一切众皆可成佛是否包括“大邪恶”的一阐提,存在着争议。道生则“孤明先发”,承认一阐提也有佛性道理上也能成佛。因为经典上没有这样明确地说,所以道生曾受到佛教团体的迫害。但后来完备的《大涅槃经》证明他的见解是符合经义的。道生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与“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本土理论似不无关系。 28、简述南朝佛教与北朝佛教的不同 答:(1)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对儒、释、道三家义理往往喜欢作调和之论。南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接受外来宗教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2)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这与北朝内多内迁的新兴民族有关。在南朝,虽然奉佛是那个时代上上下下的事,但在广泛的民间,古老的礼教仍然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北朝则不同,尽管各新建的边地民族政权多重视中原文化的提倡,但佛教对民间的影响,恐怕要更加深入普遍。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建寺院是重视僧人,以便与之论理谈玄;造佛像则重在礼佛敬神,或往生安乐之土,或求当世福报等等。出家在生命的层次,可以摆脱六道轮回;在现实层面,可以摆脱沉重的租税赋役,所以北朝僧人特别多。 29、简述南方的民族融和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和所至。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溪、俚、僚等。蛮分豫州蛮、荆州蛮和雍州蛮,分布范围大体在今湖南、湖北境内和陕西、河南一带,有的还进入当时北魏境内。傒人居住在今赣南和粤北一带,俚人居住在岭南地区,僚人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广西、贵州一带,后来迁到巴蜀地区。这些民族其实都是些山地居民,生活多以种植粮食为主。南朝政府或用武力迫使他们成为国家纳粮交税的编户齐民,或在这些民族聚集区内设立左郡、左县直接统治。经过长期与汉族的杂居,族群界限逐渐消失。 30、简述魏孝文帝的改革 答: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各内迁民族中,以鲜卑人拓跋氏一支为最晚,入主中原以前汉化最浅。逐渐拓跋氏开始抛弃自己的习惯,采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实施均田制,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孝文帝的改革,带有浓郁的“南朝化”特征,迁都洛阳、改用汉姓;最带模仿南朝痕迹的是定族姓,将鲜卑族贵族人为地门阀化。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孝文帝的措施,无疑是积极而开明的,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孝文帝的措施多是不计后果的。迁都洛阳,使北魏政权失去了稳固的部族基础,定族姓也无形中把部族中的不平等表面化、合法化。特别是迁都以后,南迁的鲜卑贵族与留在北方的贵族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贫富差异。加之奉行排抑武人的做法,最终导致了部族内部的分化,以致六镇武人的起兵。汉化的趋势~时间出现逆转。 31、简述唐宋之际社会的重要变革 答:(1)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其原因如下:①科举制度的实施②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族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析户的趋势。③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失业的农民可以转而做小商人或租赁地主土地,不会去依附到大家族那里。④唐末农民大起义大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了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命的一击。 32、简述唐宋时期南方盛产高涨的情况 答: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中唐以后水稻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大兴水利,促进了稻作农业向集约化方向扩展;曲辕犁也被广泛使用于水田了;插秧技术得到推广,早熟的品种被引到那里:这一切促使着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南方的稻米对减轻全社会生存压力有重要意义,也是唐宋时期国脉所系。粮食产量提高了,丘陵旱地也被开垦出来了,有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在全国贩运茶叶是有利可图的事业。茶树、桑树、漆树、竹子广泛栽植。经济作物的发展即手工业在南方有长足的发展。陶瓷制造业唐代前期中心在北方,以后逐渐南移,到宋代,景德镇已经变为天下瓷都。而陶瓷制品也在唐宋之际成为百姓一般性日用品。此外像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进展 33、简述唐宋时期市井文化的发展 答: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1)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未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2)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一种被称之为“宋杂剧”的戏剧在瓦舍勾栏中演出,并且已商业化。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应。此外还有滑稽戏、傀儡戏、影戏等等,都在市民中找到了自己的观众。 34、简述清代学风变化的原因 答:(1)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文学研究的重要原因。(2)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方面的原因。从宋儒那里就有“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分歧。在成贤成圣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后一派的意见在明朝王学兴盛的时代,是占了上风的;但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正、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35、简述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张履祥的《补农书》提出,孤立地看待一、两种农作物栽种,便不会有很好的结果。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如何接人待物、如何谦和处世和勤俭持家等,他认为,这些都是农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知识。(3)“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这是因为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一直是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进行的。所以一些农书认为,在中央的农政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荒”的部分。(4)人力胜天说: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它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通过巧种实干,可以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这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概括,值得后人珍视。 36、简述民族商业的文化特点 答::①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推动了各民族之间往来和文化交流;②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的外贸,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37、简述我国民主建筑仪式 答:1)选址仪式。2)上梁仪式。3)贺新房仪式。4)使用家具的仪式。5)祭灶仪式。6)搬迁仪式。 38、我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包括哪些内容 答:(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饭是传统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在这种背景下,历代都把粮食和吃饭当作基本的社会问题。(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节约的重要内容,是节粮。(3)人格教育;在世界许多民族的文化中,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4)食疗观。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了饮食与养生的道理。中医认为,人要以五谷养气,食肉多,则食气力肉气所胜,会破坏内脏的平衡,导致疾病的产生。我国古代食谱大都强调要节制饮食,古人把对宴饮的节制当成一种礼节,把它视为一种严肃的社会规范。在饮食健康上,中国人讲究选择食物和食法。比如食粥,就曾被认为是简易方便的保健疗法。食疗的思想是强调在进食和人体之间保持平衡,在生理和文化之间寻求平衡。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分。这种思想,实在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 39、简述我国群体饮食活动的几种形式。 答:(1)仪式饮食。(2)阶层饮食。(3)节日饮食。(4)民间组织饮食。(5)馈赠饮食。 40、简述行旅文化的几个组成部分 答:(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陆路经常被水域隔断,人们便开路建桥,或开辟水路来连接和延伸陆路。(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车的发明比较晚。在封建社会中,车舆与服饰一样,有一套等级森严的使用制度。水路交通工具是船。桥也是水路交通工具。(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行旅规矩、行业范围、信仰禁忌、行业技术。 41、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生产互助;(2)生活互助;(3)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42、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答:(1)(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社区活动的性质一般是超现世的,因而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世的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使之遗产化,而不进入商品系统。 43、简述中医药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概论(全)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044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2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6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