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南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南

举报
开通vip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南 - 1 -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南(部分) (主要适用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一般性行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可参照参考) 本指南由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指南起草单位:广东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广东省技术监督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站。 - 2 - 目 次 ...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南
- 1 - 安全生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管理指南(部分) (主要适用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一般性行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可参照参考) 本指南由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指南起草单位:广东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广东省技术监督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站。 - 2 - 目 次 1 适用范……………………………………………………………………………………………………3 2 规范性引用文……………………………………………………………………………………………3 3 术语和定…………………………………………………………………………………………………5 4 安全管理要求和措………………………………………………………………………………………6 4.1 基本安全管 ……………………………………………………………………………………………6 4.1.1 方针目标 ………………………………………………………………………………………………6 4.1.2 机构人员………………………………………………………………………………………………6 4.1.3 规章制度………………………………………………………………………………………………6 4.1.4 教育培训………………………………………………………………………………………………7 4.1.5 过程控制………………………………………………………………………………………………7 4.1.6 检查监督………………………………………………………………………………………………8 4.1.7 应急救援………………………………………………………………………………………………8 4.1.8 事故管理………………………………………………………………………………………………8 4.1.9 档案信息………………………………………………………………………………………………9 4.2 专项安全管理……………………………………………………………………………………………9 4.2.1 安全投入………………………………………………………………………………………………9 4.2.2 三同时管理……………………………………………………………………………………………9 4.2.3 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高危设备管理…………………………………………………………10 4.2.4 危险作业管理…………………………………………………………………………………………10 4.2.5 承发包与租赁管理……………………………………………………………………………………10 4.2.6 劳动防护管理…………………………………………………………………………………………11 4.2.7 职业健康管理…………………………………………………………………………………………11 4.3 现场安全管……………………………………………………………………………………………11 4.3.1 场所环境………………………………………………………………………………………………11 4.3.2 危险物料………………………………………………………………………………………………12 4.3.3 机械安全………………………………………………………………………………………………12 4.3.4 特种设备………………………………………………………………………………………………12 4.3.5 电气安全………………………………………………………………………………………………13 4.3.6 消防安全………………………………………………………………………………………………13 4.3.7 搬运安全………………………………………………………………………………………………14 4.3.8 操作安全………………………………………………………………………………………………14 - 3 -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一般行业作业环境、人员、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 本指南适用于一般行业企业为实现本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0 号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 34 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 75 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344 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令 352 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373 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 375 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93 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 397 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 6 号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 3 号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 [2002]123 号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 号 《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24 号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 号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劳人护[1987]36 号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 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 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 号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监局 2004 年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2 年 10 月 13 日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37 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 85 号令 《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粤府[2004]122 号 《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2003 年 9 月 1 日实施 《广东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粤劳安[1998]24 号 - 4 - 《关于印发广东省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的通知》粤安监[2004]79 号 《广东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粤安监管[2003]168 号 《广东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粤安监管[2003]71 号 《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通知》粤档发[2000]51 号 2.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 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南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35-1989 《高温作业允许接触热时间限值》 GB2811-1989《安全帽》 GB2893-2001《安全色》 GB2894-1996《安全标志》 GB3787-1993《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43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674-1984《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890-1986《防冲击眼护具》 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77-1985《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9175-19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 GB1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11651-1998《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2265.1-1997《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12265.2-2000《机械安全 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12265.3-1997《机械安全 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12266-1990《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GB12801-19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3379-1992《视觉工效学原则 室内工作系统照明》 GB13746-1992《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T13869-1992《用电安全导则》 GB15603-1995《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 5 - GB/T15706-1995《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GB/T16856-1997《机械安全 风险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的原则》 GB17888-1999《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8209-2000《机械安全 指示、标志和操作》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19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7-1994(2000 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J16-1987(2001 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 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JBJ18-2000《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JB/T7536-1994《机械安全通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出性损坏的因素。 3.2 有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3.3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机械加工设备直接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灾害性因素。 3.4 非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在机械加工设备生产过程及作业环境中能导致伤亡(非机械性损伤)事故或诱发职业病的因素。 3.5 地板 构成通道或平台地面并且直接与脚接触的各构件的组合。 3.6 通道 由一个工作平台通向另一个工作平台的水平表面。 3.7 工作平台 为进行操作、维修、检验、修理、抽样和与机械有关的其他工作所用的水平表面。 3.8 防滑表面 为增加附着力而设计的地板表面。 3.9 挤压区 - 6 - 人体或其部位在其中可能受到挤压危险的区域。 3.10 用电 电气装置在安装、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整个操作、使用、检查和维护过程。 3.11 电气装置 一定的空间或场所中若干互相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组合。 3.12 安全防护 防止操作者在作业时身体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 3.13 安全评价 对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以规定的指标、等级或概率值做出定量的表示。 3.14 事故隐患 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随时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3.15 机械伤害 受设备或工具的机械运动所引起绞、辗、割、戳、切和碰撞等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3.16 安全距离 防止人体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最小距离。 3.17 防护罩 对危险部位全部或部分封闭的隔离装置。 3.18 危险作业 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引起重大事故的作业。如高处作业、带电作业、剧毒作业、辐射作业等。 3.19 交叉作业 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3.20 事故管理 对事故的登记、统计、调查处理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预防事故的办法及建立管理事故档案的工作。 3.21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 施)。 3.22 重大事故隐患 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3.23 高危设备 指特种设备或其他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3.24 安全目标管理 企业安全工作负责人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在充分吸收企业员工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安全 工作总目标。然后层层展开、逐级落实,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 3.25 安全措施 为消除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防止伤害和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生产安全所采取的有关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3.26 劳动防护用品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 - 7 - 4 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 4.1 基本安全管理 4.1.1 方针目标 4.1.1.1 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4.1.1.2 企业应根据国家、省、市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4.1.1.3 企业应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4.1.2 机构人员 4.1.2.1 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生产管理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 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活动负领导责任。 4.1.2.2 在聘用的注册安全主任中,中级以上注册安全主任的比例应当不少于三分之一。 4.1.3 规章制度 4.1.3.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企业应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降低 对人、机、物、环境的损害,确保企业安全文明生产。 4.1.3.2 企业要建立和健全下列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6)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7)重大危险源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事故管理制度; 10)三同时管理制度; 11)承发包管理制度; 12)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5)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6)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1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8)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9)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2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 8 - 21)各种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2)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1.4 教育培训 4.1.4.1 主要负责人应当按《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 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广东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 4.1.4.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 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1.4.3 从业人员应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4.1.4.4 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培训。 4.1.4.5 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 4.1.4.6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二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安全生产培训。 4.1.4.7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并按期复审。 4.1.4.8 从事新工段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机械安全技术培训,见习或学 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操作。新上岗位和变换工种的工人不能担任主值班或其他工段工作的主操作人。 4.1.4.9 应当安排用于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4.1.5 过程控制 4.1.5.1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 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4.1.5.2 生产管理人员应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做好“五同时”的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1.5.3 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到人人、处处、事事都有安全生产管理。 4.1.5.4 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确定重大危险源及化学品的名称、规 模、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1.6 检查监督 4.1.6.1 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开展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等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工作。 1) 综合性检查主要是以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以及查安全设施为内容所进行的全面检 查。 2) 专业性检查主要对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置以及防火防爆、 防尘防毒等进行专业性检查。 3) 季节性检查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地理和气候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台防风等进行针 对性检查。。 4) 日常检查主要是对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情况,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各自业务情况 进行检查。 4.1.6.2 安全检查工作,必须有组织、有组织地进行,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 4.1.6.3 制定安全检查表,并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 - 9 - 4.1.6.4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隐患的整改应实行“三定”(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四不推” (班组能解决的,不推到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推到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到厂;厂能解决的,不推到上级) 的原则,并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 4.1.6.5 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进行评估 ,及时制定计划、落实资金、人员,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并报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1.6.6 对于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隶属的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4.1.6.7 对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4.1.6.8 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及时整理归档,重大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必须登记建档。 4.1.7 应急救援 4.1.7.1 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均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4.1.7.2 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备案。 4.1.7.3 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员、物资、器材和资金。 4.1.7.4 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针对演练发现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应立即整改,并记录建档。 4.1.8 事故管理 4.1.8.1 对于事故的预防,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4.1.8.2 事故的控制应采取保险的方法,补偿因事故或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所有从业人员均应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4.1.8.3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 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1.8.4 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和生产经营 单位主管部门。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动事故现场(电力、铁路等特殊行业按 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4.1.8.5 对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 75 号)进行处理;发生特 别重大事故的,要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 34 号)进行处理。 4.1.8.6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坚持事故未查清原因不放过,不采取改善措施不放过,广大员工不 受教育不放过,与事故有关的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 4.1.8.7 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将有关材料整理成册,归档保存。 4.1.9 档案信息 机械行业企业应建立和维护好以下安全生产档案信息: 1) 法律法规标准信息:收集并及时更新适用于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信息: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等管理规章。 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信息:全员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人员任命、履职考评情况等。 4) 职业安全设施审查信息:项目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初步设计、验收审批报告及各种证照领取记录、安全技术措 施计划、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等。 5) 安全宣传教育材料信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计划,安全月、知识竞赛活动记录,厂长(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参 加安全培训、持证记录,职工安全教育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记录、违章记录及 安全奖惩记录等。 6) 安全检查记录信息: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历次安全检查记录,关键部位、专项安全检查记录等。 - 10 - 7) 隐患整改记录信息: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防范措施,整改要求,计划措施,整改结果等。 8) 事故处理记录信息:工伤事故档案、事故上报、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结案材料、事故防范措施等。 9) 设备设施台帐:设备使用完好情况,检修记录等。 10)消防设施管理信息:消防器材名称、品种、数量、存放地点、完好情况。 11)重大危险源档案。 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计划、记录等。 13)职业卫生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 14)劳保品购置、发放、更新回收及其检验记录。 15)员工体检、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职业病患者医治记录、职业危险动态观察及职业健康统计报表档 案。 4.2 专项安全管理 4.2.1 安全投入 4.2.1.1 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减 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2.1.2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2.1.3 应当依法保证用于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4.2.1.4 专门配备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的资金,并应专款专用。 4.2.1.5 依法保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 4.2.1.6 应根据规定按不低于其销售总额的 2%提取安全费用,用于安全设施及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重大危险源评价 和监控以及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等费用。 4.2.1.7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的有关规定,向事故伤亡者或其家属支付赔偿金。 4.2.2 三同时管理 4.2.2.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2.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 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报批审查和安全评价工作。 4.2.2.3 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 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4.2.2.4 按规定需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试运行正常后,在申报验收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 价机构进行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4.2.2.5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2.3 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高危设备管理 4.2.3.1 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辨识生产过程中存在 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根据使用、加工过程中产生机械伤害事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辨识高危设备。 - 11 - 4.2.3.2 应当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重大 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安全对策措施, 应急救援措施和评估结论等。安全评估报告应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4.2.3.3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 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 4.2.3.4 对于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高危设备,均应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重点监控,防范事故的 发生。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 厂区的基本情况 — 危险目标的数量和分布图 — 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 装备及通讯网络的联络方式 —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训练 — 预防事故的措施 — 事故的处置 — 工程抢险抢修 — 现场医疗救护 — 紧急安全疏散 — 后勤保障 — 社会支援 4.2.3.5 对于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高危设备要做好登记建档工作,实行专人管理。 4.2.3.6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情况,包括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要报当地安监管理部门备案。 4.2.3.7 对重大危险源及高危设备均应制定管理和技术措施,并将所有危险源通过各种途径通报给相关岗位的从业人 员,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熟知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4.2.3.8 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制定计划、落实资金、人员,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同时要做好记录和建 档工作。 4.2.4 危险作业管理 4.2.4.1 企业应根据危险作业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划分危险作业范围,确定出本单位常见的危险作业类型。 4.2.4.2 对实施本企业列入范围的危险作业,其控制管理程序一般可以是:提出申请;下达指令;审批前的准备;作 业审批;下达任务;作业前的准备;作业前的检查;进行作业;作业中的监督检查;作业总结和建档。对于相对比较 简单的作业可酌情适当简化。 4.2.4.3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交叉作业时,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 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4.2.5 承发包与租赁管理 4.2.5.1 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及个人。 4.2.5.2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书 面协议,或者在承包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由生产经营单位和承包方 或承租方双方签字认可,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必须具体、明确。 4.2.5.3 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 12 - 4.2.6 劳动防护管理 4.2.6.1 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规定,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 采购、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工作。 4.2.6.2 新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定点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书、检验合格证和安鉴证。 4.2.6.3 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广东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规定向作业人员配 发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 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4.2.6.4 在有毒、腐蚀性作业场所应设置冲洗设备和配备简单的应急救护用品。 4.2.7 职业健康管理 4.2.7.1 新从业人员进入企业后,应进行健康检查,要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 4.2.7.2 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员工,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2.7.3 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应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等措施,对患 职业禁忌症者,应及时隔离。 4.2.7.4 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4.2.7.5 按照劳动保护的规定,做好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4.2.7.6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定期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4.2.7.7 工作场所应该备有急救箱。 4.3 现场安全管理 4.3.1 场所环境 4.3.1.1 工作场所应该保持整齐清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料的堆放,应实行定置堆放,同时设置提放定置图。 4.3.1.2 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应便于工人安全操作。设备(施)与墙、柱间以及设备(施)之间应留有足够 的距离,或安全隔离;各种操作部位、观察部位应符合人机工程的距离要求。 4.3.1.3 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如: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气体场所、易造成 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场所、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规定的安全色。 4.3.2 危险物料 4.3.2.1 危险物料的存放,应符合《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的要求,对易燃、易爆、腐蚀性、毒害 性的物料,存放时应符合《易燃易爆性商品贮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的要求。 4.3.2.2 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账的管理制度。 4.3.2.3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按规 定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4.3.2.4 对危险物料的发放,要建立发放管理制度。 4.3.2.5 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 放在同一区域。 4.3.2.6 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 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 13 - 4.3.2.7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使用时,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 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 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4.3.2.8 焊接或切割用的乙炔站发生器(瓶),氧气瓶的存放和使用必须距离明火 10 米以上;乙炔发生器(瓶)与氧气瓶 的距离应在 5 米以上,并不准在阳光下曝晒。 4.3.2.9 氧气瓶要有瓶盖和安全阀,严防油脂沾染,并且不能和可燃气瓶同放一处。 4.3.2.10 放射性物品,剧毒物品不能与其他物品同存一库。 4.3.2.11 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 4.3.2.12 遇水燃烧,易燃自燃及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不可在低洼仓库或露天场地堆放。 4.3.2.13 甲、乙类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堆放应保证作业和包装物承重安全。 4.3.3 机械安全 4.3.3.1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危险,包括:挤压危险、剪切危险、切割或切断危险、缠绕危 险、引入或卷入危险、冲击危险、刺伤或扎穿危险、摩擦或磨损危险、高压流体喷射危险等;另一类是非机械危险, 包括: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材料的物质产生的危险、机器设计时忽略人类工效学原 则而产生的危险等。 机械行业企业使用相关设施、设备时应防止以上危险的产生。 4.3.3.2 机器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检修,如果损坏,应该立即修理,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4.3.3.3 按要求装设齐全、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锻压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机床等设备、设施其动作机构均 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如:固定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可调安 全装置、自动调节安全装置、跳闸安全装置、双手控制安全装置等。 安全装置的选择尽可能满足以下要求: 1)在系统正常运转,不需要进入危险区域时安装固定安全装置、隔离装置、跳闸装置; 2)在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进入危险区域时安装联锁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跳闸装置、可调安全装置、自动调节 安全装置、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4.3.3.4 工作场所防止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如人体自身肢体的上伸、下伸、向前、越过、旋转及 伸入等动作所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空间)应满足有关标准要求,具体数值参看附录 A。 4.3.3.5 机器的润滑系统应首选自动加油润滑系统,无法设置时,应选用蓄油器式的加油润滑装置;如果采用人工加 油的,应使用长嘴注油器,难于加油润滑的部位应明确规定,采用停机注油润滑或班前/班后加油润滑。 4.3.3.6 设备上易发生故障或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必须加设防护装置或安全装置,无法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必须配 置报警或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对人员发生伤害。 4.3.3.7 检修或清扫机器时,必须停机,并挂“检修中”等标牌。 4.3.3.8 加强作业时的配合和联络,自动化机器运行时,不得冒险进入机器的活动范围。 4.3.4 特种设备 4.3.4.1 机械行业企业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进行特种设备管理。 4.3.4.2 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 并由已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4.3.4.3 新装、异地移装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应按规定向当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批准后才能进 行施工。 4.3.4.4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厂内机动车辆等应经地方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准使用。 - 14 - 4.3.4.5 起重机应该标明起重吨位,并且要有信号装置。桥式起重机应该有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器、行程限制器、 缓冲器和自动联锁装置。钢丝绳的断丝数、腐蚀(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吊钩等取物装置应无裂纹、明显变形或磨损超标等缺陷,紧固装置完好;制动器工作可靠,连接件无超标使用,安装 与制动力矩符合要求;各类行程限位、限量开关与联锁保护装置完好可靠;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器等停车保 护装置有效;各类防护罩、盖、栏、护板等完备可靠,安装符合要求;露天作业起重机的防雨罩、夹轨器或锚定装置 使用有效;各类吊索具管理有序,完好使用。 4.3.4.6 受压容器必须有完好的压力表,安全阀;乙炔瓶须有乙炔压力调节装置。 4.3.4.7 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并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才准运行使用。 4.3.4.8 厂内机动车辆的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可靠、无异常声音;转向装置调整适当,操纵方便灵活、可靠; 燃油、机油箱无泄漏;手脚制动调整适当,制动距离符合要求;仪表、照明、信号及各附属安全装置性能良好;车况 良好,箱板、轮胎等齐全可靠。应进行定期检验。 4.3.5 电气安全 4.3.5.1 电气安全设施应按要求做好接零、接地、绝缘、屏蔽、隔离、防过载、防漏电等防护措施。 4.3.5.2 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应无破损、老化龟裂等现象,应有绝缘的带电点不应裸露,绝缘电阻符合 规定值,安全间距符合规定要求。 4.3.5.3 裸露的带电导体安装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防止人员触碰,带电裸露导体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电气系统电箱 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凡有可能被人接触造成电气事故的电气裸露和有出典危险的区域,应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屏护 设施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4.3.5.4 发生大量蒸汽、气体、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密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者粉尘的工作场所, 要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4.3.5.5 对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要坚持巡视制度,并做必要的记录,新安装的设备要验收。 4.3.5.6 电气安全的过程安全管理具体要求见 4.3.8.2 节。 4.3.5.7 建筑物必须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装置,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年应定期复查。 4.3.5.8 电气安全管理 1)管理机构的人员。机械行业企业技术部门应当有专人负责电气安全工作,动力部门或电力部门也应有专人负责用 电安全工作。 2)规章制度。企业应有安全操作规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制度及其他规章,应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的相关标准规 范、规程,如《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等,应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和电气设备安装规程;电气设 备应建立专人管理的责任制。 3)安全检查。电气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有无被损,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的是否有防 护,屏护装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间距是否足够,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手提灯和局部照明电压是否是安全电压或是否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安 装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合理;电气连接部位是否完好,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是否过热,制度是否健全。 4)安全教育。使工作人员懂得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安全、有 效地进行工作。 5)安全资料。机械行业企业应建立高压系统图、低压布线图、全厂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布置图等其他图纸资料。对 重要设备应单独建立用电、检修、试验等资料,应注意收集国内外电气安全信息。 4.3.6 消防安全 - 15 - 4.3.6.1 厂房设施、建筑物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等规定,且应经公安消防机构 验收合格。 4.3.6.2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防火区域。散放易燃、易爆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该严禁烟火。4.3.6.3 严格执行 动火审批制度并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 4.3.6.4 应配备充分和适用的消防设备设施并合理保管。 4.3.6.5 进行消防知识宣传。 4.3.6.6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4.3.6.7 处理火警事故,调查火灾原因,进行针对性整改处理。 4.3.7 搬运安全 4.3.7.1 企业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订装卸、搬运作业的操作规程,并负责贯彻执行。 4.3.7.2 机械行业企业单位应根据工人的技术、经验、体力及其特殊生理情况,调配工人与分配其工作。 4.3.7.3 企业应指派有经验的人员在现场负责指导装卸、搬动工作的进行。 4.3.7.4 女工其单人的负重量一般的不得超过 25 公斤;两人抬运的总重量不得超过 50 公斤。 4.3.7.5 男工单人的负重量,最高不得超过 80 公斤。 4.3.7.6 50 公斤以上的单件货物,由一个人搬运时,应有人搭肩,必要时应有人卸肩。 4.3.7.7 80 公斤以上至 500 公斤以下的单件货物,应使用手推车、滑板等搬运工具进行搬动。 4.3.7.8 500 公斤以上的单件货物,应使用绞车、滑车、起重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搬运。 4.3.7.9 两人抬运时,每人的平均负重量不得超过 70 公斤;抬运的人数增多,其平均负重量应适当递减。装卸、搬运 超过 80 公斤的单件货物,宜组织多人抬运。多人抬运时应在搬运工人中指定专人统一指挥。 4.3.7.10 单人负重 50 公斤以上的货物,在平地上的搬运距离最远不得超过 70m;超过 70m 时,须有人接替或用工 具搬运。在斜坡上(如跳板、楼梯、坡道等)进行搬运时,其搬运重量或搬运距离应适当缩减。 4.3.7.11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机动车辆,应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资格证,车上应配备足够和适用的灭火器、防毒面具, 悬挂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并按公安交通部门指定的路线行驶,禁止在重要设施、机关、人口密集公共场所通过和停 留。 4.3.7.13 对于运输机动车辆,严禁无证、无令开车,严禁酒后开车、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档溜车,严禁带病行车,严禁 人货混载行车,严禁超标装载行车,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 4.3.7.14 危险性物品的装卸、搬运,除遵照上述各项规定外,应该严格执行关于危险性物品的有关规定。 4.3.8 操作安全 4.3.8.1 机械操作安全 4.3.8.1.1 金属切割加工安全 切割加工是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械零件的设备,其特点是旋转速度快,切割工具锋利。切割加工包括车 削、铣削、刨削、钻削、铰削、镗削、插削、磨削、拉削、铲割、刮割等多种方式。 4.3.8.1.1.1 金属切割通用安全操作要求 1) 穿戴合身的工作服、将袖口扣紧,不要穿过于肥大的服装和敞领衬衫。留长发或辫子时,要戴护发帽。 2) 佩戴符合《防冲击眼护具》(GB5890-86)质量要求的防异物伤害护目镜,最常用的是防护眼镜。 3) 开动机床前,应仔细检查机床的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系统是否通畅,并作空载试验。 4) 工作场地要保持整洁、有条不紊。不得将工具、工件放在机床上,尤其不得放在机床的运动部件上。卡盘扳手用 完后应随手取下,最好使用弹顶扳手。不得将材料或工件放在通道上。 - 16 - 5) 工件及刀具要夹紧装牢,防止工件从夹具中脱落或飞出。装卸重件时,应使用起重设备,并穿防砸安全鞋。 6) 机床运转时,禁止用手调整机床卡或测量工具。禁止将手肘支撑在机床上。禁止用手触摸机床的旋转部件,禁止 在运动中取下或安装安全装置,不得用手清除切屑,应使用刷子、钩子或专用工具清除切屑。 7) 操作中不可使用手套,防止运动部件绞缠手套乃至人体。 8) 有的机床运转时,操作者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发现机床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当突然意外停电时,应 立即切断机床电源或其他启动机构,并把刀具退出工件部位。 9) 不要使用污物或废油混入机床冷却液中,否则不仅会污染冷却液,甚至会传染疾病。为防止引起皮肤病,严禁用 乳化液、煤油、机油洗手。 10) 一般不要用压缩空气清理切屑,不得已使用时,应在机床周围安全挡板,隔离操作区。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去吹衣 服或头发上的尘土或脏物,以免损坏耳朵和眼睛。 11)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机床,切断电源,将刀具和工件从加工位置上退出,清理并安放好所使用的工、夹、量具, 清理所有的切屑,并按切屑种类分别放入指定的废料箱中,仔细清擦保养机床。 4.3.8.1.1.2 车床安全操作要点 1)在车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取下卡盘。 2)夹持工件的卡盘、拨盘、鸡心夹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护罩,以免绞住衣服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无防护罩,操 作时应注意距离,不要靠近。 3)车削外圆面、端面等时,车刀安装在刀架上,刀尖一般应与车床中心等高。车刀在刀架上伸出的长度一般应小于 2 倍刀体高度,垫片要放平整,片数不能太多(不超过 3 片),要用两个螺钉来压紧车刀。这样才能保证切削时刀具稳 固,避免折断伤人。 4)在车床上进行切断工作时,注意切断刀的安装,使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如刀尖低于工件中心时,切刀易被压断; 如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切刀后面顶住工件,不易切削。工件的切断处应距卡盘近些,以免切断时工件振动,并避免在 顶尖上切断。操作时,要均匀进给,即将切断时,必须放慢进给速度,以保证安全。 5)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 座顶尖要顶牢。 6)在车床上钻孔前,必须先车平端面。为防止钻头偏斜折断,可先用车刀划一坑或用中心钻钻中心孔作为引导,钻 孔时应加冷却液。孔将钻通时,须放慢进给速度,以防钻头折断。 7)车削细长工件时,为保证安全应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长出车床部分应有标志。 8)车削形状不规则的工件时,应装平衡块,并试转平衡后再切削。 9)除车床上装有运转中自动测量装置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下先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 10)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 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 4.3.8.1.1.3 钻床安全操作要点 1)工件装夹必须牢固可靠。钻削小工件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着钻。工作中严禁戴手套。 2)使用自动走刀时,要选好进给速度,调整好行程限位块。手动进刀时,逐渐增加压力或逐渐减小压力,以免用力 过猛造成事故。 3)钻头上缠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理,用刷子或铁钩清除,严禁用手拉。 4)精绞深孔、拔锥棒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 17 - 5)工件材料较硬或钻孔较深时,应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钻头抽出孔外,排除钻屑,防止钻头过热并使用冷却润滑液。 必要时采用保护性卡头。 6)钻孔时,身体不要离主轴太近,以免头发或衣服被钻头卷入。 7)用钻床绞孔时,绝对不可倒转,否则铰刀和孔壁之间容易挤住刀屑,造成孔壁划伤或刀刃崩裂。 8)使用摇臂钻时,横臂回转范围内不准站人,不准有障碍物。工作时横臂必须夹紧。 9)横臂及工作台上不准堆放物件。 10)工作结束时,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
本文档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364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4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1-12-15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