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律

诗律

举报
开通vip

诗律null诗词格律诗词格律null诗律 §诗律概说 一、 近体诗的分类和结构 二、 近体诗的押韵 三、 近体诗的平仄 四、 近体诗的对仗 null词律 一、词调、词牌 二、减字、偷声 三、词谱、词韵 四、用典和引言 诗 律诗 律诗律概说: 1.诗律:近体诗格律的简称。 (1)近体诗:也叫做“今体诗”或“格律诗”,唐代形成并盛行。 (2)古体诗:有格律但不严格,不讲求平仄、对仗 。 (3)近体诗的格律包括: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 null2.近体诗的...

诗律
null诗词格律诗词格律null诗律 §诗律概说 一、 近体诗的分类和结构 二、 近体诗的押韵 三、 近体诗的平仄 四、 近体诗的对仗 null词律 一、词调、词牌 二、减字、偷声 三、词谱、词韵 四、用典和引言 诗 律诗 律诗律概说: 1.诗律:近体诗格律的简称。 (1)近体诗:也叫做“今体诗”或“格律诗”,唐代形成并盛行。 (2)古体诗:有格律但不严格,不讲求平仄、对仗 。 (3)近体诗的格律包括: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 null2.近体诗的出现及发展: 先秦: 《诗经》、《楚辞》 两汉: 出现了五言诗和七言诗 东晋末: 骈文盛行,对仗被广泛应用 齐梁时期:沈约、周颙发现了四声;出 现最早的隔句押韵七言诗。 齐梁以后:涌现大量韵书 隋代: 《切韵》 null唐初:近体诗正式产生 唐及以后对诗歌的研究:“诗格”之作陆续诞生。 从南北朝至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近体诗的基础。 近体诗的句式、对仗、平仄、韵例、用韵等要素已经在南北朝时期出现。 null四言诗和六言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楚辞》 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来自民谣 比较成熟的五言诗是《古诗 十九首》 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体”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柏梁体七言诗是 三国曹丕《燕歌行》 null 永明体:齐梁时期沈约、周颙、谢眺、王融等 将四声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创建“永明” 新体诗,主张“一篇之内,音韵尽殊, 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拟行路难》: 最早的隔句押韵七言诗, ——南朝·宋·鲍照null 近体诗:也称为“新体诗”、“今体诗”,相对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体诗”(古风)而言。 《文镜秘府论》:日本·沙门遍照金刚 · 著, 其内容主要为:讨论诗歌声 病、对偶、体势等“诗格”。 null唐以后的有关诗律的著作: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严羽《沧浪诗话》 魏庆之《诗人玉屑》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null清——赵执信《声调谱》 袁枚《随园诗话》 赵翼《瓯北诗话》 刘熙载《艺概》、《诗概》 新中国以后——王力《汉语诗律学》等null一、近体诗的分类和结构 1.近体诗的句数: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 排律——超过八句 律诗:一般为八句四联,每联两句,分为出句和对句 排律:按照诗的粘对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将律诗延长。句数以偶数为主。null律诗的结构 首联——一、二句 颔联——三、四句 要求对仗 颈联——五、六句 尾联——七、八句 null绝句的结构 绝句由律诗截取而成,字数和句数都是律诗的一半。 排律的结构 排律是律诗的延长。null 2.近体诗的字数: 五律,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律诗 七律,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null 五言绝句,共二十字。 绝句 七言绝句,共二十八字。 排律:多为五言,七言也有,也叫五言长律, 七言长律null古体诗的字数、句数均没有具体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 刘邦《大风歌》三句 《孔雀东南飞》 三百五十七句 李白《蜀道难》字数有多有少: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null二、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对韵的要求如下: (一)押韵位置固定 所有偶数句的末字都必须押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五律首句多不入韵,七律首句多入韵。 null(二)必须一韵到底 即同一首诗的韵脚字只能在同一韵部中选取,中途不能杂用相邻韵部的字; 不允许“换韵”,如果杂用其他韵部的字,诗家称之为“出韵”; 只有入韵的首句可以使用邻韵字。 null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东部) 欲作归书意万重。 (冬部) 忽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冬部) null三、近体诗的平仄: ——与古体诗的本质区别。 (一)平仄 (二)近体诗的节拍和节奏形式 (三)平仄的基本句式 (四)平仄规则 (五)拗救 null(一)平仄: ⊙ “平”:平直,平声可以延长; ⊙“仄”: 不平,上去入三声的调值或者曲折,或者 短促。 ⊙ 按照中古时期四声的特点,将其分为两类—— 平声叫做平;上去入三声叫做仄 ⊙平仄的分类旨在体现诗句的节奏美,避免单调null(二)近体诗的节拍和节奏形式: ⊙节拍:节奏单位,又叫做“音布”或“音段”,是律诗平仄交替的单位,由两字构成,句末除外。例如: 三个节拍:平平——仄仄——平 四个节拍: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家对每句第二个字的平仄要求很严格,不能轻易变动。 null⊙节奏形式和意义单位: 节奏形式和意义单位一致的情况: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null节奏形式和意义单位不一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明月——夜 ⊙近体诗的平仄交替规则是根据节奏形式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出来的。 null(三)近体诗平仄交替的基本句式: 五言 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因此,以“甲”种句式和“丙”种句式开头的诗句,为首句不入韵的句式。 null 七 言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null首句不入韵式: 以“甲”种句式开头的格式 五律:(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null     《渡荆门送别》              李白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null七律: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null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null首句不入韵式 以丙种句式开头的格式: 五律:(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null七律: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null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闻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null首句入韵式 以“乙”种句式开头的格式: (乙)种句式开头,第二句只能是(丁)种句式 因为,近体诗是隔句押韵,一般押平声韵,第二句只有用(丁)种句式,才能入韵。null五律:KE (乙)平平仄仄平(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null七律: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null以“丁”种句式开头的格式: (丁)种句式开头,第二句只能是(乙)种句式。 五律: (丁)仄仄仄平平(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null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迴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null七律: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null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为勒铭。 老子尤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燕落寒汀。null(四)平仄规则: 第一,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第二,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第三,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第四,入韵句末尾字用平声。null第一,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指句中的字以节拍为单位,进行平仄交替。 具体来说,即,每个节拍第二个字平仄交替, 第一个字不论。 例如: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null 《渡荆门送别》               李白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null第二,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指每联对句和出句的各个节拍要平仄相反,具体来说,即,每一节拍第二字平仄相反即可,第一字不论。 例如: (丙)平平 平仄 仄 (丁)仄仄 仄平 平 (丁)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乙)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null※对: 指格律诗中“粘对”的“对”,即,同一联中对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对(相反),平对仄,仄对平。 ※失对: 不合乎“对”的规则。如果失对,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就雷同了。null第三,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指下联出句第一节拍的平仄要和上联对句第一节拍的平仄相同。具体来说,只要节拍的第二字平仄相同即可,第一字一般不论。 例如: 首联(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颔联(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颈联(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尾联(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null※粘 指格律诗中“粘对”的“粘”,即,相邻两联中下联的出句第二个字和上联的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 ※失粘 不合乎“粘”的规则。如果失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就雷同了。 null 首联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颔联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首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颔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null 根据粘对规则,只要知道了近体诗中首句的平仄,就可以推知下面其他句的平仄。如杜甫《旅夜书怀》: 首联出句:“细草微风岸”,仄仄平平仄 首联对句: 颔联出句: 颔联对句:null 如果不知道首句的平仄,而是别的任何一句的平仄,也一样可以推知其他句的平仄。 1.看首句是否入韵; 2.按照粘对规则,找出平仄。 如:李商隐《安定城楼》 偶数句韵脚:“洲”、“游”、“舟”、“休” 首句末尾字:“楼” 尾联对句“猜意鵷雏竟未休” 试根据粘对规则,推出全诗平仄null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null第四,入韵句末尾字用平声 二,四,六偶数句为入韵句,末尾字必须用平声韵作韵脚; 第一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果入韵,句末字也要用平声韵作韵脚。 三,五,七奇数句为非押韵句,句末字为仄声。 null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null参考文献: 王力《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 徐青《古典诗律史》 姜书阁《诗学广论》 邝行健《诗赋与律调》null(五)拗救 1.“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即,对五言诗来说,第一、第三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论,第二、第四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对于七言诗来说,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null2.如何认识这一观点: 该观点的优点:简明扼要,好学好记; 缺点:不能将有关平仄的特殊规定 包括进去,这样可能会犯忌。 所谓特殊规定共有两条: ★犯孤平 ★三平调 null★犯孤平 指(乙)种句式“平平仄仄平”或“仄 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仄平仄仄平”或 “仄仄仄平仄仄平”。 这种句式除韵脚字为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平仄声失去了平衡,故叫做“犯孤平”。null★三平调 指(丁)种句式“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变成了“仄仄平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 null根据以上两条,律诗四种基本句式中: (乙)种五言第一个字、七言第三个字的平仄不可变动; (丁)种五言第三个字、七言第五个字的平仄也不可变动。 null现将律诗各句用字平仄的变通和严用的情况列示如下(黑色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五言 (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null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迴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null七言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null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为勒铭。 老子尤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燕落寒汀。 null(五)拗救 拗:违反了平仄格律。 救:针对“拗”句,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位置上加以补救,使“拗”句平仄重新平衡。 “拗”和”救”合称为“拗救”。 null“拗救”的具体规律 1.本句自救: 〈1〉(乙)句式中的拗救 口诀:一拗三救救孤平 〈2〉(丙)句式中的拗救 口诀:三拗四救一必平 null〈1〉(乙)句式中的拗救 口诀:一拗三救救孤平 在(乙)种句式“平平仄仄平”中,如果第一个字拗了,那么必须用第三个字去救。 否则,除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即“犯孤平”。 救法为:把第三个字的仄声改为平声,(乙)种句式变为“仄平平仄平”。 如李白《夜宿山寺》“ 恐惊天上人”。null口诀:三拗一必平。 因为一、三可以不论,所以第三个字拗,只是半拗,可以救也可以不救。不去救时,第一个字也必须是平声。 如果,第三个字不拗,那么,第一个字可平可仄。 null2.对句相救: 对句相救只限于(甲)(乙)种句式组成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联内。 〈1〉出句的第三个字拗,对句的第三个字救。 口诀:出三拗,对三救。 口诀:出三拗,对三救,可救可不救。 〈2〉出句的第四个字拗,对句的第三个字救。 口诀:出四拗,对三救,一定得去救。 出三拗,出四拗,对三救,一定得去救。null〈1〉出句的第三个字拗,对句的第三个字救。 口诀:出三拗,对三救。 全联变成: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如: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 马鸣。” null 因为一、三可以不论,所以出句第三个字拗只是半拗,可以去,救也可以不去救。 口诀:出三拗,对三救,可救可不救。null〈2〉出句的第四个字拗,对句的第三个字救。 口诀:出四拗,对三救,一定得去救。 全联变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 因为“二四分明”,所以,如果第四个字拗了,一定得去救。 null 有时,出句第三、第四个字都拗,对句第三个字去救,全联变成“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口诀:出三拗,出四拗,对三救,一定得去救。 如:陆游《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清。” null 有时既有对句相救,也有本句自救,如: 孟浩然《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竹闭窗里日,雨随阶下云。” 陆游《枕上作》: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生邻犬行。”练 习练 习1.试分析律诗的平仄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null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课后练习六,第八题 null四、近体诗的对仗 讲究对仗,是近体诗的又一特点。 1.什么是对仗 2.对仗的种类 null1.什么是对仗 在唐代又称“对”,是由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上相关联的句子构成的句式。 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对仗的词类有九: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副词、虚词(代词“之、其”归虚词)、代词。 null如: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参考文献: 《诗韵全璧(词林典腋)》null其中名词又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天文(日月风云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水江河等) 宫室(楼台门户等) 器物(刀剑杯盘等) 衣饰(衣冠巾带等) 饮食(茶酒餐饭等) 文具(笔墨纸砚等) 文学(诗赋书画等) 草木(草木桃杏等) 鸟兽虫鱼(麟凤龟龙等) 形体(身心手足等) 人事(道德才情等) 人伦(父子兄弟等) null“对仗”在古代的使用: 作为修辞用语,取意于古代两两相对的仪仗队。 对仗与对偶的不同之处: 对仗要求避同字,对偶不避同字。 对偶在《周易》、《尚书》、《诗经》中早已使用,在近体诗兴起以前之作为修辞手段使用。对于近体诗来说,对仗已经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null近体诗规定: 五律、七律的颔联和颈联要用对仗。而首联和尾联以不对为常。 也有只有一联对仗,一般都是颈联。 也有三联对仗,一般是前三联或后三联。 null一联对仗: 送贺遂员外外甥 王维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游。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秋。 樯带城鸟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null三联对仗: 九日五首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null近体诗规定: 绝句的对仗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用的是律诗的首联和颔联,则颔联对仗; 如果用的是律诗的颈联和尾联,则颈联对仗; 如果用的是颔联和颈联,则两联都对仗; 如果用的是首联和尾联,则两联都不对仗。 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一般都要用对仗。null2.对仗的种类 ①工对:句子结构相同,词性一致,而且词的小类也相同的对仗 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白居易《余杭形胜》)null前人关于工对的练习性材料: 如:清·李渔《笠翁对韵》 “一东: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地曜西东。十月寒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东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null②宽对:词性相同,但小类不相同的对仗。 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null③借对:利用一字多义或一字多音的现象进行对仗。 有两种情况: A.借义:某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其中一义而以另一义相对。 B.借音: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 nullA.借义: 某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其中一义而以另一义相对。 如: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孟浩然《归终南山》) 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 (刘长卿《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null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郑谷《鹧鸪》) 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 (李商隐《送裴十四归华州》))nullB.借音: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 如: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null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白居易《西湖留别》)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元稹《寄乐天》) null④流水对 又叫“串对”,指字面是相对,但意义却是前后相承的对仗。 流水对的两句从意义上说是一句话,前后不能颠倒,势如流水,多用于尾联。 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null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李商隐《隋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丛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王维《辋川闲居》) 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 (刘长卿《登润州万岁楼》) null⑤扇面对: 或称“隔句对”,是两联之间的对仗,即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由于上下两联在形式上像打开的扇子一样对称,故称扇面对。 如: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null 昔年共照松溪影, 松折碑荒僧已无。 今日还思锦城事, 雪消花谢梦何如。 (郑谷《晤员外》) null⑥当句对: 或称“句中对”,指在对仗联中,句子前后的词语也形成了对仗。一般出现在七言中。 如: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null关于对仗的避忌: 1.避“合掌” 2.避“同字” null1.避合掌: “合掌”,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若耶溪》) 韬略孔明分禹鼎,神机诸葛列封疆。 null2.避同字: 避免用同一个字相对,这在对仗中应严格遵守。利用普通话识别入声字利用普通话识别入声字一、b(波)、d(得)、g(哥)、j(鸡)zh(支)、z(资)这六个声母读阳平的字都是古代的入声字! 二、zhuo(捉)、chuo(绰)、shuo(说)、ruo(若)、fa(发)、fo(佛)、la(拉)、ye(业)、ce(侧),这几个音节的字不管是哪个声调,都是入声字。 “椰、爷、也、野、冶”除外。null三、yue(约)音节的字,除“嗟、瘸、靴”外,都是入声字。 四、—ie(也)这个音节与b、p、m、d、t、 l、n相拼的字,都是入声字。null五、类推法:记住了某个字是入声字,以它为声符的字也都是入声字。如“百”是入声,那么“柏、帛、伯、怕”都是入声;“各”字是入声,则“格、路、閣、洛”都是入声。 六、排除法 ①-m(阴)- n(因) -ng(英)结尾的音节,例如: an(安)ang(昂)in(因)yang(央) 都不可能是入声字; ②“资、此、思、而、为”音节没有入声字。词 律词 律【基本概念】 曲子词 长短句 词调 词牌 词谱 小令 中调 长调 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阙 通押 互押 一字豆 扇面对 null参考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 尹占华《诗词曲格律学》 谢元淮(清)《碎金词谱》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 杨文生《词谱简编》 盛配《词调词律大典》null概说: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 歌词 小燕子歌词你对于我我对于你歌词音译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歌词向快乐出发歌词下载想把我唱给你听男女对唱歌词 ,有自己的乐谱。 《草堂诗余》: 小令:58字以下的词。 中调:59——90字的词。 长调:91字以上的词。null一、词牌、词调: (一)词调 填词的时候所依据的乐谱。根据来源的不同,词调可大致分为五类: null 1.由民歌或民间故事加工而成《阮郎归》 2.自域外、边地传入《苏幕遮》《八声甘州》 3.由教坊、大晟府等乐府机构创制《千秋岁》 4.乐工、歌伎改制曲《雨霖林》 5.词人自度曲《满江红》null(二) 词牌: 各种词调的名称。关于词牌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沿用原乐曲的名称 2.摘取一首词中的某几个字作为词牌名 3.取用歌词的题目null单调:只有一段的词。 如: 调笑令 忆江南 双调:由上下两阙的词。如:菩萨蛮 西江月 三叠:有三段的词。如: 兰陵王 四叠:有四段的词。如: 莺啼序 null重头: 双调的两片首句字数、平仄、句法、用韵等完全相同,如:《江城子》、《浪淘沙》。 换头: 双调的两片首句不相同的,如:《忆秦娥》、《浣溪沙》null二、减字、偷声: 减字:是指歌词中的字数在演唱时有所减少。 偷声:是指曲调在歌唱时被缩短。 null以《木兰花》为例: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 头丹杏雨馀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 骝认得旧游踪,思过回桥东畔路。 (晏几道《木兰花》)null《减字木兰花》: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王室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晏几道《减字木兰花》 )null《偷声木兰花》: 画楼浅映横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目送残辉,燕子双高蝶对飞。 风花将尽持杯松,往事只成清夜梦。莫更登楼,坐想行思已是愁。 ( 张先 《偷声木兰花》)null三、词谱、词韵 (一)词谱: 按照词的句式、平仄、用韵等所编写的 各种词的具体格式。 null(二)词韵: 1、词用韵的三种情况: 2、词的平仄 3、词的对仗 null1、 词用韵的三种情况: (1)一韵到底 或都是平声韵。 如:渔歌子 浪淘沙 或都是用上去声韵。如:渔家傲 摸鱼儿 ( 词的用韵上声与去声可以通押。) 或都用入声韵。 如:念奴娇 兰陵王 ( 2)同部平仄互押 即同部的平与上去互押。如:西江月 “互押”的位置是固定的。“通押”是任意的null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 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 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 水落花春去也,天山人间。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 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null( 3)平仄互换 即改换韵部押韵,何处换韵是固定的。 如:菩萨蛮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 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 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 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 闻鹧鸪。null2、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与诗的平仄的不同: (1)词的平仄比诗更严格。词规定必平必仄。 (2)词中有叠平叠仄的句子。 一字豆:即词中由一个字领起一句或几句的现象,一字豆不是独立的句子。 一字豆:即词中由一个字领起一句或几句的现象,一字豆不是独立的句子 一字豆:即词中由一个字领起一句或几句的现象,一字豆不是独立的句子 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对宿烟收,春禽静。 (周邦彦《大酺》)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 竟何成。 (张孝祥《六州歌头》) null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八声甘州》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 null3、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与诗的对仗的不同: (1) 词的对仗是自由的。 ( 2)词的对仗可以平仄同对。 ( 3)词的对仗可以同字相对。 null扇面对: 一字豆领起的几句如对仗即为扇面对。 如: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辛弃疾《沁园春》) null四、用典和引言 用典 主要指在词中引用历史故事。 引言 主要指在词中应用前人的诗文名句。 null(一)用典 把历史故事 提炼成句,纳入词中 抒发情感或影射时事。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 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 否? null(二)引言 宋词中引用唐五代及宋初著名作家的诗句、词句的现象很常见。 引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如下:null1.直接引用原句: 阮郎归 耒阳道中 辛弃疾 山前风雨欲黄昏,山 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 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 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 魂,儒冠多误身。 “潇湘逢故人”,引自 后梁柳恽《江南曲》: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 人。” “儒冠多误身”,引自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 身。”null2.对原句稍加改造后引用: 有取自一首 诗的情况,或者取 自多首诗。 柳永《八声甘州》: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取自谢眺:“天际识归 舟,云中辨江树”。 范仲淹《渔家傲》: “千里障,长烟落日孤城 闭”,取自王之涣“一片孤 城万仞山”,以及王维“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null3.套用前人成句: 套用的特点是不改 变原句的结构,具有 袭用的性质。 周邦彦《应天长》: “观汉宫传烛,轻烟武侯 宅。 ”套用唐·韩翊 《寒食》:“日暮汉宫传 烛腊,轻烟散入武侯家”。 刘基《谒金门》: “风袅袅,吹绿一庭秋草” 套用南唐·冯延巳 “风乍 起,吹皱一池春水” 。 null4.化用前人的句意或 诗句: 张元干《石州慢》“欲挽 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语义源自杜甫《洗兵马》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马 常不用。” 辛弃疾《水龙吟》:“梦 随风千万里,寻郎去处,又还 被、莺呼起。” 语义源自金昌绪《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 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 西。”
本文档为【诗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359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3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