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小提琴协奏曲_梁山伯与祝英台_浅谈音乐与文学的互补性

从小提琴协奏曲_梁山伯与祝英台_浅谈音乐与文学的互补性

举报
开通vip

从小提琴协奏曲_梁山伯与祝英台_浅谈音乐与文学的互补性 大 众 文 艺大 众 文 艺大 46 音乐与文学按照艺术的感知方式为划分的标准,音乐属于听 觉的艺术,而文学属于想象的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 和性格。音乐家通过各种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的意图、并 遵循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的音响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目的; 而文学家则是通过语言文字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现 实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音乐的乐谱与文学的文字表述都可 以转化为特定的声音表述,所不同的是,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 声音自身之中,文学的美主要存在于语言的含义之中。文学通过 语言塑造的音乐形象...

从小提琴协奏曲_梁山伯与祝英台_浅谈音乐与文学的互补性
大 众 文 艺大 众 文 艺大 46 音乐与文学按照艺术的感知方式为划分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音乐属于听 觉的艺术,而文学属于想象的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 和性格。音乐家通过各种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的意图、并 遵循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的音响组合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自己的情感和目的; 而文学家则是通过语言文字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现 实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音乐的乐谱与文学的文字表述都可 以转化为特定的声音表述,所不同的是,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 声音自身之中,文学的美主要存在于语言的含义之中。文学通过 语言塑造的音乐形象不像音乐的形象那样是可以由听觉直接感知 的,作为姊妹艺术的音乐与文学在创作表现手法上虽然有这些差 异,但恰恰是这些差异使它们产生了互补性,将二者紧密联系在 一起。下面就通过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探讨音乐 与文学之间的一些互补性。 一、在音乐作品中通过使用带有文学性的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给听 众欣赏音乐带来整体内容理解上的帮助。 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 已经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该故事大约形成于三国以后六朝以前 的东晋时代。现在可考证的最早的是梁元帝《金楼子》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再 就是唐代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和张读的《宣室志》、宋代张津 《乾道四明图经》鄞县部分、北宋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等, 内容基本大同小异。而最可信的应该是明代张时彻嘉靖《宁波府 志》所记:“晋梁山伯,字处仁,家会稽。少游学,道逢祝氏 子,同往肄业,三年,祝先返。后二年,山伯访归。访之上虞, 始知祝女子也,名曰英台。山伯怅然,归告父母求姻,时祝已许 鄮城(今宁波鄞县) 马氏,弗遂。山伯后为鄞令,婴疾弗起,遗 命葬于鄮城西清道源( 今鄞县高桥) 。明年,祝适马氏,舟过墓 所,风涛不能进。英台闻有山伯墓,临冢哀恸,地裂而埋璧焉。 马言之官,事闻于朝,丞相谢安奏封‘义妇冢’。”到了 20世 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还根据这些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 了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千百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 故事在民间一直主要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广泛流传着,这个古老动 人的传说所表现出人们的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 的向往,感动并促使195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何占豪、陈刚 创作了融抒情性与戏剧性为一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 台》,这是一部单乐章的标题音乐作品。在许多音乐作品中的标 题使用的是文字,而不是纯粹的序号,这类音乐叫做标题音乐, 它强调音乐的文学性和描绘性,是一种以用文字说明创作意图 的、有概括性的乐曲中心内容题目的,用来帮助听众理解音乐的 器乐曲体裁,是相对于纯粹用音乐本身构思而创作的“纯音乐” 而言,是“无标题音乐”的对称,它常以文学、戏剧、历史、小 说、诗歌、绘画、童话、民间传说或是现实生活等为创作题材。 作曲家何占豪、陈刚就是通过使用同名文学作品的标题对这部音 乐作品的内容做了最简洁明了的阐述,使得听众在还没有听到小 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响效果而仅仅看到或听到这 部音乐作品的标题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该音乐作品的内容情 节。文学性的标题使用可以帮助作曲家把音乐所不能表达的内容 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有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构思, 这对于作曲家和听众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一面。自古以来我国的民 间乐曲、古典乐曲以及现代音乐作品绝大多数以标题音乐为主。 19世纪后国外的这类音乐作品也有很多,如: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在1849年根据莎士比亚经典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的交响 乐《罗密欧与朱丽叶》;1998年首演的由法裔加拿大剧作家卢可 •普拉蒙顿与意大利作曲家李查德•科西安蒂根据维克多•雨果名 著《巴黎圣母院》创作的著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等等。 二、文学作品内容的连贯性、详细性对音乐作品跳跃 性的情节起到补充理解作用。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作曲家没有将文学 作品的梁祝故事“原样重现”,而是根据音乐创作、发展的需要 做了删减,选择了文学作品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坟前化蝶”这三个最精彩和最利于表现爱情悲剧色彩的情节作 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来表现整个梁祝故事情节。 如果听众在不了解文学作品版本的梁祝故事的前提下来欣赏这部 音乐作品,任凭他再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仅凭“草 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这几个标题内容提示, 对跳跃性的情节发展也恐怕理解得不会那么准确和真切,甚至对 其中的一些内容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产生疑问。比如:在封建社会 祝英台一个年轻女子其家长怎么会同意其独自离家到私塾与梁山 伯同窗共读呢?因为音乐作品中实在无法准确的使用音乐形象来 再现祝英台伪装成卖卜者游说其父亲同意其女扮男装到外出求学 的这一具体过程。同时音乐作品中也无法准确的用音乐语言表述 在封建社会婚姻由家长包办、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礼教才是 梁祝爱情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又如:在“英台抗婚”这一段音 乐采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的紧拉慢唱的特殊表现手 法,音乐气势悲凉、雄壮而又凄婉,突然间锣鼓管弦齐鸣,在地 动山摇的音乐中,全曲达到了最高潮。如果不了解梁祝故事,怎 么会想到这里所表现的情节是梁山伯悲愤致死,祝英台哭坟时痛 不欲生的控诉,这时坟墓突然裂开,情节直转直下,祝英台毅然 纵身投坟这么具体的场景呢?这种局限性是由于音乐在声音音响 上与文学不同的是:音乐的表达是“非语义性”,即音乐不具有 绝对特定的含义这一特征所引起的。在内容情节展开的连贯性和 详细性这一点上,音乐是无法做到的,音乐所擅长表现的对象主 要是作曲家主观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具体存在的客观世界,虽然 音乐自身的曲式结构中也有像文学结构中相应的开始、发展和结 束部分。然而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小说和戏剧),情节是文学 作品最基本的构成三大要素之一,内容情节的展开过程是一个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容情节的展开要求具有连贯性和详细性, 它是文学作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可以是过去已经发生具体事 情的描述也可以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预想。所以相同文学作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浅谈音乐与文学的互补性 植竞舟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摘要:音乐和文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为姊妹艺术的音乐与文学在创作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使它们之间产生了互补性。了解和利用音乐 与文学之间的这些互补性,能使我们更好的实现创作者(演奏者)和欣赏者(读者)之间的沟通。 关键词:音乐;文学;互补性 Abstract: Music and literature are two different forms of art. They are the similar art, and they have complementarity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complementarity coul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reator and appreciator. Keyword: music; literature; complementarity 文艺评论 大 众 文 艺大 众 文 艺 47 在世界处于经济、文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传媒在 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诸如电视、音像制品等已经与人 们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电视更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 消遣,是人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根据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收视率调查显示,除中央电视台以 外,在各地的地方电视台中,湖南卫视的收视率连续两年居于各 地方电视台之首,其中的原因,不仅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制作班 底、强烈的创新意识,对于现代社会人们欣赏水平、审美意识及 观众口味把握的敏锐度,并且能借鉴国外甚至国内类似节目的长 处,结合自身的特点与独有的创新,使得其节目得到不同年龄段 观众的普遍喜爱,从而获得了大量的观众群! 2007年下半年,继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强档收视节目之 后,湖南卫视又与香港TVB电视台共同打造属于湖南卫视的品牌 节目之一,全力推出了“舞动奇迹”第一季,并于2008年4月推出 了第二季,这一节目借鉴了美国“dancing with stars”(与 明星共舞)与上海东方卫视“舞林大会”,其大致内容为:湖南 卫视邀请十位明星组成属于他们的明星代表队,香港TVB电视台 派出十位明星组成香港TVB明星代表队,在每一位明星单独舞动 两场后,两个代表队各淘汰一人,之后,组成9对舞动拍档,每 场进行两两PK,进行两场淘汰一对,最后角逐三强的赛制。在成 功举办了第一季后,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略有些调整。那 么,为什么“舞动奇迹”作为以舞蹈为主体的节目得到如此高的 收视率,它在节目安排、人员配置、赛制上有何吸引人之处,使 得它受到高度关注,得到观众的肯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分析: 一、舞蹈 舞蹈作为视觉艺术来说,重要的是给观众眼球带来刺激感、 新鲜感。让人们在舞蹈中体会快乐,感官愉悦。然而在观看“舞 动奇迹”的时候,几乎每一场每一个舞蹈的舞种都不曾重复,将 舞蹈的多样化展现的淋漓精致。所使用的舞种囊括了现代所有的 流行舞种甚至是专业舞种,包括国标舞(华尔兹、拉丁、伦巴、 狐步舞等)、古典舞、民族舞、街舞、爵士舞以及两到三种舞种 结合等,给予所有的参赛明星多种选择及发挥空间,挑选自己 喜爱的,适合自己驾驭的舞种,这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表演, 使节目更加的精彩纷呈。在这一方面,相较于“dancing with stars”和“舞林大会”,前者为每一场统一跳一个舞种,虽然 这样有利于公平,但是不免显得过于单调,不利于吸引观众的眼 球;后者由于节目在春节前后举行,比赛性质较少,娱乐性质较 多,没有太多竞争的压力,故而明星们都只是随意舞动,做为观 赏性的节目来说,似乎并不怎么赏心悦目。所以,在一方面湖南 卫视抓住了视觉多样化的独特之处,将舞蹈跳了起来,飞舞于百 姓之中。 二、音乐 在音乐的运用是此节目的点睛之笔,在“dancing with stars”(与明星共舞)和“舞林大会”中,都是采用已经录制 好的音响设备,对观众而言并无新意可言。舞动奇迹的又一个亮 点则在于采用了乐队现场伴奏、和声组合现场配合,并且并不完 全照搬歌曲或音乐的原型,而是根据明星们所表演的舞种,配合 其风格进行演奏、演唱,进行适当的二度创作。其次,“舞动奇 迹”邀请了歌手现场演唱,这些歌手大多是在超级女声、快乐男 声中脱颖而出,其声线较有特色、能演唱多种不同风格曲目、即 兴发挥能力较强的,如我们熟知的张亚飞、罗丹、平安等;另外 在曲目及音乐片段的选择上,“舞动奇迹”选择了与舞蹈风格相 对应的曲子,在二度创作上歌曲更是独具一格,如怀旧金曲《夜 上海》,熟悉的旋律中加入了新鲜的爵士风格,优雅与激情擦出 耀眼的火花,使经典的《夜上海》不仅同年长的观众产生了共 来吧来吧跳起来! ——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舞动中国”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张建国 品中内容情节发展的连贯性、详细性有助于欣赏者更准确地理解 那些音乐作品中跳跃性的情节的内在含义。 三、音乐在长期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 社会约定性,在具体场景细节的描写上,这些抽象的具有 社会约定性的音乐形象对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起到很好的 帮助。 一些细腻刻画优美场景和人物心里活动、性格特征的音乐 形象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很多地方,比如引 子部分采用在弦乐颤音的背景下,竖琴和长笛演奏出优美、轻柔 的旋律,仿佛描绘了梁祝求学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故事背 景;在描写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长亭依依惜别的场景时,先 由小提琴独奏拉出一段由主部主题发展而来的深情的旋律,像是 在惋惜,又像是在叹息,细腻地描绘出祝英台面对前来送行的梁 山伯感慨万分、欲言又止,一步三回的情景。随后,出现了小提 琴独奏与大提琴独奏的模仿对答,一前一后,交相缠绕,十分缠 绵而又感人地刻画出两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一片柔情。为什 么听众在听到这乐段时能非常容易的联想到这些音乐形象呢?这 是因为音乐在长期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约定 性。音乐形象的社会约定性形成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作曲家长期 以往沿用的创作习惯,给音乐形象的描绘、定位上造成了相对固 定的性质;其次听众的从众认同心理也是音乐形象的社会约定性 得以存续的重要原因。这些社会约定性的音乐形象表现在节奏、 音色、力度变化、配器手法、和声色彩等创作手段的使用习惯 上。所以当作曲家用小提琴柔和多情的音色来象征祝英台、用大 提琴深沉凝重的音色来象征梁山伯,两件善于抒情的乐器对答呼 应、相互配合演奏的时候,使听众很自然就联想体会到恋人相爱 的感受,这对理解文学作品中使用直白表达的语意性来描写两人 爱恨离别的发展过程在听觉上、内心感受上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 帮助。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互补性除了上述几点外还有很多,在长期 的音乐创作实践表明,音乐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常常以文学构思 为基础,借助文学创作的一些手段,诸如状物、抒情、摹形、绘 景、夸张、铺排等。在对音乐作品欣赏时,也需要有良好的文学 素养做基础。同时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如果能听一听相关题材内容 的音乐作品,会使读者在理解文学作品上有更直接的感观感受。 所以了解和利用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一些互补性,能使我们更好的 实现创作者(演奏者)和欣赏者(读者)之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山岩.宁波梁山伯庙与民间传说 [J]北京:民间文学论坛, 1985(4).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下)[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 植竞舟(1973年—),男,广西贺州人,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 播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文艺评论
本文档为【从小提琴协奏曲_梁山伯与祝英台_浅谈音乐与文学的互补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993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2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3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