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纪南城与楚郢都

纪南城与楚郢都

举报
开通vip

纪南城与楚郢都 考古 2010年第 9期 �研究与探索 纪南城与楚郢都 尹弘兵 关键词:纪南城 郢都 栽郢 郢 KEYWORDS: The Jinan City Capital Ying Zai Ying �栽郢 Xun Ying � 郢 ABSTRACT: Analyzed w it h archaeolog ical mat er ials and the references o f relevant histor ic lit era� t ure, the Jinan City in present�day J...

纪南城与楚郢都
考古 2010年第 9期 �研究与探索 纪南城与楚郢都 尹弘兵 关键词:纪南城 郢都 栽郢 郢 KEYWORDS: The Jinan City Capital Ying Zai Ying �栽郢 Xun Ying � 郢 ABSTRACT: Analyzed w it h archaeolog ical mat er ials and the references o f relevant histor ic lit era� t ure, the Jinan City in present�day Jingzhou Pref ecture, Hubei Prov ince w as the location o f Capital Ying of t he Chu Stat e in deed, but it w as just t he Capital Ying in the Warr ing�St ates Period but no t t hat in t he Spr ing�and�Autumn Per iod. Jinan City began to be the capit al of the Chu Stat e probably in t he early stage o f the middle phase of Warr ing�S tates Per iod or around t he early and middle phases o f Warring�Stat es Per iod and w as abandoned in 278 BC w hen it w as capt ured by Bai Qi. It might be King Su o f the Chu State who moved capit al to Jinan City in t he fourt h year o f his reign, w hich w as 377 BC. In t he bamboo slips uneart hed from tombs of Geling Cemete ry in Xincai Count y, the t ex t � the year w hen the King m oved ( the capita l) t o Xun Ying 郢 is read; the � Xun Ying would refe r to Jinan City . 作者: 尹弘兵,武汉市, 430077,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第 9 期 ! 55(总 823) ! 一、纪南城的性质 (一)纪南城是楚郢都 早在杜预之前,就有楚郢都在江陵的说 法, ∀史记 !货殖列传#称, �江陵故郢都, 西 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 。∀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地理志# 则说, � 江陵 , 故楚郢都, 楚文王自丹阳徙 此 。自杜预起,学者更明言楚郢都在江陵以 北之纪南城,除上引∀左传!桓公二年#杜注 外,杜预在∀春秋释例 !土地名#中说得更为 明确, �楚国都于郢,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 东有小城名郢 。∀后汉书!郡国四#南郡�江 陵 条下说�有津乡 。梁刘昭注引∀荆州记# 则称, �县北十余里有纪南城,楚王所都。东 南有郢城, 子囊所城 。按∀荆州记#凡五种, 分别为晋范汪 ,刘宋庾仲雍、郭仲产、盛弘 之,南齐刘澄之所作, 以盛记最为有名,刘昭 所引未详何家,但应在南齐以前。可知晋宋 间学者, 不仅肯定纪南城为楚郢都,更明确 记载了江陵县、纪南城及郢城的相对方位, 与今天的实际情形基本相合,这也是汉晋江 陵位于现今荆州城的证据。北魏郦道元∀水 经注 !沔水篇#也说, �江陵西北有纪南城, 楚文王自丹阳徙此, 平王城之。班固言: ∃楚 之郢都也% 。唐人著作如∀括地志#、∀史记正 义#等皆谓楚郢都在纪南城或江陵,其后历 代学者皆承其说。 20世纪 60年代以后, 在纪南城及其四 周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 作。纪南城的城垣至今保存较好,面积要比 现在的荆州城大 3 倍多 , 城垣残存高度 3�9~ 7�6、上部残存宽度 10~ 14米。城垣现 有缺口 28处, 经考古勘察,已查明有城门 7 处。城外有护城河, 在城外一些低洼地带遗 迹尤为明显,其中以北垣、东垣南段、西垣北 段外最为清楚 ;护城河距城垣外坡一般为 20~ 40米,环绕城垣,和城垣的形状基本一 致 [ 3]。在纪南城内, 东周时期的楚文化遗存 十分丰富。城内有宫殿区、作坊区,经勘探发 现了 84处夯土台基,发掘了一处宫殿、两处 城门,探出了宫城的两道宫墙和东宫墙外的 城壕。宫城内有许多的大型夯土台基, 有的 排列很有规律,在这些建筑台基周围都有厚 厚的瓦砾层和水井等遗迹。其中,经过发掘 的松柏 30号建筑遗址,分上下两层,其上层 建筑 F1的规模很大,中有主体厅堂, 外有 檐柱、散水等排水设施, 其建筑规模与秦都 咸阳的宫殿建筑类似。在城内还发现了作 坊、窑址等不少遗迹,并出土了铜、铁、铅锡、 竹木、陶器等大量遗物, 尤以井圈、板瓦、筒 瓦等建筑材料和生活器具居多。 在纪南城外,则发现了大量的楚墓。高 级贵族墓多集中在纪山、八岭山等地, 一般 都有高大的封土堆, 远望密密麻麻、巍峨如 山。已发掘的天星观 1号墓, 是一座身份明 确的楚国封君墓, 但在江陵楚墓中还不算最 大,这就暗示我们,此地还应该有比封君墓 规格更高的楚墓。虽然同等级的墓也会有大 小之分, 但墓葬规模的差异大到一定程度, 就不排除有规格上的差别。例如正在发掘的 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 位于纪南城东北方向 约 26公里,是一处由主冢、陪冢、车马坑、殉 葬墓和祭祀坑组成的楚国高级贵族墓地。熊 家冢在 20世纪 50年代时尚存有高大的封 土堆, 直径超过 100 米, 高 10 余米。1996 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和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曾联合对熊家 冢进行了考古铲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结果显 示其主墓坑口长宽约 70米, 面积约 4900平 方米;椁室长宽达 20余米,面积约 400平方 米 [4 ]。2006年 8月, 荆州博物馆和湖北省文 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熊家冢墓地外围的车 马坑和殉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已发现一 座大型车马坑和 33座小车马坑, 大车马坑 长达 133�2、宽 11~ 12、深约 2米。已清理的 一座小车马坑( CHMK 33)葬有一车二马, 马面部有大量玉片作为装饰。在主冢南面发 现了排列有序的殉葬墓 92座,陪冢北面发 ! 56(总 824) ! 考 古 现有 35座殉葬墓,现已清理主冢的殉葬墓 36座,出土以玉器为主的遗物 1000余件。祭 祀坑则发现有 190余座,已清理 5座,深度在 6~ 8米,一般在坑底部埋有一件玉璧 [5]。熊家 冢主墓的墓坑和椁室的规模与面积之大, 墓 地的规格之高 ,是一般大型楚墓无法比拟 的。对比天星观 1号墓,其墓坑原长 41�2、 宽 37�2 米 , 面积约 1500平方米 ; 木椁长 8�2、宽 7�5米, 面积为 61�5 平方米 [ 6]。可 见,熊家冢墓地的规格显然远远超过了天星 观墓地,其墓主极有可能就是某位楚王。 当然,从地理位置来看,熊家冢楚墓很 可能不属于以纪南城为核心的东周聚落群, 更有可能是属于以当阳季家湖楚城为核心 的东周聚落群。但在纪南城附近的八岭山和 纪山, 也有多座与熊家冢同规格的大型楚 墓, 它们属于以纪南城为核心的东周聚落 群。如纪南城西北的双冢, 大冢直径超过 100、高约 14米。八岭山的平头冢 ,直径约 100、高约 14米, 下半部呈两级台阶状。八岭 山的冯家冢, 底径不小于 85、高 12�5米, 形 似覆斗,底面为方形, 顶面较平, 四周均有台 阶。这种覆斗形的墓冢还有刘家冢等。据∀汉 书 !张汤传#记载, 西汉时张汤�调茂陵尉, 治方中 。唐人颜师古注引孟康曰: �方中, 陵 上土作方也,汤主治之。 可见汉代帝王陵上 的封土为方形。而已发掘的河北平山战国时 期中山王墓, 封土平面呈方形,由下至上筑 三级台阶, 底边南北长 110、东西宽约 92 米。推测这种有特大的覆斗状方形墓冢的楚 墓,有可能就是楚王墓 [ 7]。 仅就此而论,纪南城就不会是一座普通 的城邑, 而应具有都邑的规模和性质。除这 些高级贵族墓外,在纪南城外还发现了数十 处一般贵族和平民墓地,每处墓地的中、小 型楚墓动辄成千上万,墓中也往往会出土十 分精美的文物。这些平民墓地一般距纪南城 较近,最近者仅 100~ 500米,稍远者亦不过 4~ 5公里,说明墓地的主人为纪南城内的 居民。综合这些考古资料来看,纪南城确为 楚郢都, 与文献记载吻合。 (二)纪南城非春秋郢都 楚国自武王末年迁都于郢 [8 ], 至东迁时 止,前后以郢为都长达 400多年。纪南城应 为楚郢都,但这 400年间楚郢都是否一直在 纪南城, 却是很值得怀疑的。 首先纪南城的年代到不了春秋早期。对 纪南城西垣北门和南垣水门发掘所获的遗 物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 城址的年代大体在春秋晚期至战国 早期 [9 ], 这一结论与楚始都郢的年代明显不 符, 论者往往以此作为否认纪南城为楚郢都 或楚始都之郢的证据。不过早期都邑未必有 城, 就考古实证而言,已知的三代都邑,如二 里头、殷墟和丰镐,均没有发现城垣。早期郢 都没有城垣, 在文献方面也是有证据的。∀左 传!昭公二十三年#记楚令尹囊瓦(子常) �城 郢 , 楚大夫沈尹戌评论说: �古者,天子守在 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守在四邻,诸侯 卑,守在四竟。慎其四竟,结其四援,民狎其 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 城? 沈尹戌在这里明确说到�国焉用城 。杜 预也认为早期郢都是没有城的 [10 ]。可见早期 郢都是否有城, 至少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因此并不能单纯以城址的年代来否定纪 南城为楚武王始都之郢。如果考虑到早期郢 都不一定有城,不把城垣作为郢都的最重要 证据,那么郢都作为一个都邑,在考古遗存 上就只是一个大遗址而非城址,因为城垣完 全有可能是后来才修筑的,城址的年代并不 就是纪南城始为郢都的年代,也不能作为否 定纪南城是楚郢都的充分证据。 由于不能以城垣为标准进行判断,这给 我们从考古实证的角度来论证或否定纪南 城为郢都带来了一定困难。这里包含两个层 次的问题, 一是纪南城是否为楚郢都, 这个 问题前面已作了论证,纪南城确为楚郢都; 二是纪南城自何时起成为楚郢都,却是一个 颇为棘手的问题。由于没有城垣这一最为明 第 9 期 ! 57(总 825) ! 显的都城标志,就只能从年代、聚落规模、遗 址等级、出土遗物、人口多寡等方面加以分 析。首先是年代, 纪南城的考古发掘资料虽 未全部发表, 但现有资料已足以表明, 纪南 城遗址的年代早不到春秋早期楚武王或文 王的时代。据∀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 纪南城西垣北门所叠压的遗迹和遗物,其年 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南垣水门木构建 筑的木柱建造在古河道 4A 层和 4B 层之 中,其尖端被河道中第 3层所覆盖,因此木 构建筑的年代应早于第 3层, 晚于 4A、4B 层或与 4A、4B 层相当;第 3层出土遗物的 年代上限至春秋晚期 , 下限至战国中期, 4A、4B 层的年代则在春秋晚期。松柏 30号 建筑遗址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遗物的年 代下限为春秋晚期,上限有可能早到春秋中 期,但据报告,此建筑遗址早期遗物数量很 少,故年代上限难以确断; 晚期建筑的年代 下限至战国中期,上限则为战国早期。城内 发掘的水井、窑址, 其年代上限均不早于春 秋中期。城内还发现有陕家湾和东岳庙两处 墓地,其年代上限也只到春秋中期,可能是 纪南城筑城以前当地居民的墓葬 [11 ]。可见 就目前已知的材料而言,纪南城遗址的年代 最早也只能到春秋中期,与楚武王或文王始 都郢的年代即春秋早期明显不合,难以作为 楚始都之郢。由于纪南城遗址的年代根本到 不了春秋早期,因此当时的聚落规模、人口 多寡、遗址等级、出土遗物等方面也无从谈 起。而且从纪南城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 其 年代虽可早到春秋中期,但所获遗物极为稀 少,说明迟至春秋中期时纪南城遗址还只是 一个人口很少的居民点,到了春秋晚期时遗 物才稍多一些。由此可知, 纪南城遗址不仅 没有春秋早期的遗物, 而且整个春秋时代, 纪南城遗址也只是一个很小的聚落, 这样一 个遗址不可能是春秋时的楚郢都。 在文献方面, 则疑点更多。童书业先生 依据∀左传#所记楚国史事及春秋时列国形 势,认为春秋时楚都及楚核心区当偏北, 不 得远至江陵,而应在汉水中游一带, 具体地 说, 春秋时楚郢都当在淅川之南、宜城之北、 荆山之东、汉水之西 [ 12]。石泉先生则在此基 础上作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论证,力主郢都 当在今湖北宜城县南境的蛮河流域 [13 ]。童、 石二先生所论,主要依据∀左传#所记春秋时 楚国史事所反映出来的楚人活动范围、活动 路线、地理形势, 以及与周边国家的相对方 位、距离等作仔细研究而得, 其研究结论基 本复原了春秋时的楚国地理形势,并非据后 世地记而来。而且这些结论正与纪南城考古 发掘的结果一致。 由上可知,无论是文献分析还是考古发 掘资料, 都可证明纪南城不是春秋时的楚郢 都。 二、纪南城作为楚郢都的年代 由于纪南城的年代与楚始都郢的年代 不合, ∀左传#所记春秋时期的楚国也不在江 陵一带, 而当在偏北的汉水中游地区。于是 很多学者认为,春秋郢都与战国郢都可能不 在一处, 战国郢都在纪南城, 春秋郢都则在 纪南城以北的汉水中游,纪南城的郢都是战 国时期从别处迁来的, 而纪南城的规模也表 明这应是一处战国时期的都城遗址。 那么,楚郢都究竟是何时迁到纪南城的 呢?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看法。郭德维先生根 据碳十四测年数据及城内外的墓葬资料, 认 为纪南城兴建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此时 楚国在位诸王为昭王( 公元前 515~ 489 年)、惠王(公元前 488~ 432年)、简王(公元 前 431~ 408年 )、声王(公元前 407~ 402 年)。唐人余知古的∀渚宫旧事#有�楚昭王避 敌迁 , 楚惠王因乱迁堰 的说法,郭德维认 为惠王迁堰虽无史可证,但惠王时有白公之 乱,则余知古之言或有所本。一般认为�堰 即�鄢 , 即宜城楚皇城 , 郭德维则认为此 �堰 或指纪南城,今纪南城北有武昌义地, ! 58(总 826) ! 考 古 旧名大堰坡, 或与惠王所迁之� 堰 有所关 联,因此他认为将郢都迁到纪南城的应是楚 惠王 [14 ]。张正明先生则认为楚昭王时有吴 师入郢之役, 郢都经此一劫后必然残破, 昭 王复国后又大败于吴,楚人震恐,迁郢于 , 而昭王是否返郢,史书中并无记载,他据此 认为将郢都迁到纪南城的是楚昭王 [15 ]。 但以上意见, 仍不免猜测的成份居多。 要判定纪南城从何时起为郢都, 不能简单地 将考古材料和历史事件加以比附,我们首先 仍然要从考古材料入手,准确判定纪南城的 年代。但由于纪南城的发掘资料未经全面整 理,对该遗址进行综合分期显得十分困难, 目前只有王光镐先生曾加以尝试 [16 ]。而即 使做好了分期工作, 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 题,因为遗址从什么时候起变为都城, 以何 种标准来判断 ?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 题,并不能从分期中直接得出结论。就算以 城址作为标准,能够准确判定纪南城遗址进 入城址期的时间,问题还是存在,纪南城也 不一定一筑好就成了郢都, 楚人立刻就将都 城迁到这里。 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一些,不拘泥于 纪南城本身, 而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 把江 陵地区以纪南城为核心的东周聚落群作为 一个整体来分析,或有可能别开蹊径。我们 或可从江陵地区规模巨大的东周聚落群发 展、兴起、衰亡的过程中,分析出江陵地区作 为楚核心区的时间,这一时间段很有可能就 是纪南城作为楚郢都的时间。 如果纪南城成为楚国都城, 其周围地区 必然就是当时楚国的核心区。核心区的标志 之一是人口,由于纪南城的郢都是从外地迁 来的,因此人口的大量集中与其作为都城的 初始年代应是基本同步的。纪南城周围墓葬 的发掘资料已有了大量积累,我们可以从这 些墓葬在各个时间段的分布,推断出纪南城 人口突然增加的准确时间, 并进而推导出纪 南城聚落群最繁盛的年代, 这一年代大概就 是江陵地区成为楚核心区和纪南城成为楚 郢都的大致时间。 以纪南城为核心的沮漳河下游地区, 主 体部分属现在的荆州市荆州区,原为江陵县 辖区,包括荆门市南部。这里自然环境优越, 物产富饶, 是楚文化考古最重要的地区, 楚 墓分期的标尺就是依靠对纪南城周围大量 楚墓的发掘整理来确立的。在纪南城周围 25公里范围内分布的大量楚墓, 和纪南城 有着密切的联系, 应是当时城内居民的墓 葬。据郭德维统计,纪南城周围有高大封土 的楚墓, 总数达 1260多座, 这些大、中型贵 族墓一般距纪南城较远;下层贵族墓和平民 墓则分布在距纪南城较近的地区 , 依照 1999年的统计数据, 已发现的达 5000 余 座,已发掘的近 3000座 [17 ]。可见,沮漳河下 游的荆州、荆门一带作为楚文化核心区当无 疑问。 此一区域成为楚核心区的年代,可以从 江陵雨台山墓地和九店墓地的资料来作一 些初步推断。九店墓地, 1995年出版的发掘 报告共报道了 597座墓葬,可分期的有 481 座。其中,西周晚期墓 1座,春秋墓共 19座, 战国早期墓 19座,战国中期早段墓 47座, 战国中期晚段墓急剧增加到 203座,战国晚 期早段(白起拔郢以前)的墓葬为 158座, 战 国晚期晚段(白起拔郢以后)墓葬骤减至 34 座 [18 ]。各期所占比例, 西周晚期为 0�2%, 春 秋时期为 3�95% ,战国早期为 3�95% ;战国 中期早段为 9�8% ,中期晚段为 42�2% , 合 计战国中期为 52% ; 战国晚期早段为 32�8%, 战国晚期晚段为 7%。 结合墓葬类别来分析,九店墓地的乙组 墓共分四期七段, 前四段(春秋晚期晚段至 战国中期早段)共 69座,其中具有一定规模 的甲类墓有 3座, 皆不出铜礼器;战国中期 晚段有甲类墓 15座,其中大多数为铜、陶礼 器共出; 战国晚期早段有甲类墓 4座, 战国 晚期晚段则不见甲类墓。 第 9 期 ! 59(总 827) ! 表一 雨台山、九店楚墓年代统计表 年代 西周至春秋 战国早期 战国中期 战国晚期前段 战国晚期后段 总数 94 134 445 197 34 比例 10�4% 14�8% 49�2% 21�8% 3�8% 由九店墓地的资料可知, 整个春秋时 期,这一带人烟稀少, 墓葬数量很少; 战国早 期墓葬稍有增加,至战国中期早段又有一定 增加,但也不多。而且春秋至战国中期早段, 甲类墓不但数量少而且不出铜礼器, 表明不 仅人口总数极为有限,而且居民的等级也很 低。战国中期晚段墓葬急剧增加,这是九店 墓地的最鼎盛时期,较高等级的甲类墓数量 也大为增加,且均为铜、陶礼器共出, 说明人 口数量和等级都在急剧上升。战国晚期早段 墓葬开始减少,表明墓地开始进入衰败期, 较之最鼎盛的战国中期晚段已大为逊色, 但 也相当可观, 仍远优于其他各时段。战国晚 期晚段为公元前 278年白起拔郢以后,江陵 地区成为秦之南郡辖地,此期的楚文化墓葬 应是楚遗民墓;这一时期楚文化墓葬数量的 锐减、甲类墓的消失及秦人洞室墓的出现, 与白起拔郢以后政治形势的剧变相吻合。 江陵雨台山墓地, 1984年出版的报告 发表了 558座楚墓, 其中能分期的有 423 座。其中,春秋中期(一期)仅 9座,春秋晚期 (二期) 65座,战国早期(三期) 115座, 战国 中期(四、五期) 195座, 战国晚期(六期) 39 座 [19 ]。各期所占的比例,春秋中期为 2�1% , 春秋晚期为 15�4% ,战国早期为 27�2%, 战 国中期为 46�1% , 战国晚期为 9�2%。但雨 台山报告的年代较早, 徐少华先生认为, 以 现在的标准重新审视,属于第一期的 9座墓 均不早于春秋晚期,第二期墓葬中亦有部分 可归于第三期,由此推断, 属于春秋晚期的 墓葬当不足 50座;第三期墓葬也应有不少 属于第四、五两期,这样来看,属于战国早期 的墓葬当不足百座,属于战国中期的墓葬则 在 200座以上 [ 20]。以往认为雨台山墓地与 九店墓地相比,主要的差异在于战国早期墓 要远多于后者,经此调整后, 两个墓地的年 代分布就基本一致了。 总计雨台山和九店两处墓地,年代较明 确的墓葬共 904座,虽然两个墓地的分期不 太一致, 但我们将时间段拉长,可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误差。将两者的墓葬年代合并统计 后得到表一, 对说明江陵地区楚墓的年代分 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中可以看出, 两墓 地最盛时期是在战国中期,战国晚期开始衰 落, 但仍强于其他各时期。 雨台山和九店都是平民及下层贵族墓 地, 而纪南城周围已知的较高等级的贵族墓 大多属战国中晚期,与上述两处墓地的鼎盛 期基本一致。例如,目前所发现规格最高的 天星观一号墓,墓主为封君, 其下葬年代在 公元前 340年前后 [ 21]。藤店 M1, 墓主级别 为下大夫, 年代基本与天星观一号墓同时, 王光镐推定其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 330年 前后 [ 22]。包山二号墓, 墓主为左尹, 级别相 当于上大夫, 年代大体为战国中、晚期之际, 发掘报告推断为公元前 316年 [23 ], 徐少华 则认定为公元前 303年 [ 24] ,王光镐亦认为 其年代在公元前 300年前不久 [25 ], 其绝对 年代当以徐说为是。望山一号墓,墓主级别 为下大夫,年代在楚威王或楚怀王前期 [26 ], 为战国中期晚段, 应早于包山二号墓, 晚于 天星观一号墓;望山二号墓和沙冢一号墓的 墓主级别均为下大夫, 年代与包山二号墓相 近, 均属战国中期晚段。这些墓葬的主人, 均 是当时的楚国贵族,级别从封君到下大夫不 等,生前应居住在纪南城内或附近地区, 其 下葬年代均在公元前 340年前后至公元前 300年前后, 大体上相当于战国中期晚段至 战国中、晚期之际。 再从纪南城遗址本身的发掘资料来分 ! 60(总 828) ! 考 古 第 9 期 ! 61(总 829) ! ! 62(总 830) ! 考 古 第 9 期 ! 63(总 831) ! ! 64(总 832) ! 考 古 谓�天子 郊之事,必自射其牲 , �诸侯宗庙 之事, 必自射其牛 ,可知史籍所载楚王之游 猎, 亦有宗教祭祀的原因,并不仅是游玩而 已, 因而作为郊天祭地之所的栽郢,当位于 楚王的云梦游猎区,亦即史籍所载之云梦章 华宫。现存的潜江龙湾遗址,距纪郢正在�远 郊百里 的范围内, 其规模、性质、地望皆与 古云梦相合。因此,吴郁芳认为栽郢非纪郢, 龙湾遗址就是楚�云梦 、�栽郢 的遗址 [ 42]。 从鄂君启节�王居于栽郢之游宫 来看,栽郢 之宫室乃楚王之游宫,并不是正规的都城宫 殿。鄂君启节中本有�郢 与�栽郢 两个不同 的地名,且明记栽郢有王之游宫,可知栽郢 实非郢都, 而只是楚王之游宫。史载楚王好 游猎,而龙湾遗址范围达 108平方公里, 正 合楚王游猎之用。刘、吴之说可从,龙湾的宫 殿遗址当为供楚王游猎之用的游宫,即鄂君 启节所载�栽郢之游宫 ,而纪南城为楚国正 都,不可能是有游宫之栽郢。 龙湾的楚王宫遗址既然是鄂君启节所 载之栽郢, 就不当为 郢,这也是 郢可能 为纪南城的旁证。总之,以纪南城为初迁之 时的 郢, 后来的郢都,以龙湾楚王宫遗址 为栽郢之游宫,要比以纪南城为栽郢、以龙 湾遗址为 郢, 在相互关系上略显合理一 些。 四、结 语 楚郢都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虽然学术 界一般相信纪南城应为楚郢都故址,但其地 理位置与文献所记春秋时的楚国地理形势 明显不符,考古发掘资料也证明纪南城不可 能为春秋郢都所在,因此纪南城只可能是战 国时的郢都, 是从别处迁来的。本文主要是 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 各方面的因素,试图凝聚共识, 缩小分歧,主 要从纪南城东周聚落群的兴衰来推定江陵 地区作为楚核心区的时间,这一时间段也当 是纪南城作为楚郢都的时间。同时结合新出 文献资料, 提出纪南城应为战国中、晚期的 楚郢都,即新蔡葛陵楚简记载的楚肃王所迁 之 郢。这里只是提出一种新的可能性, 以 就教于方家。但纪南城自何时起成为楚郢 都,还是要依靠纪南城自身都城形态和年代 学研究的成果,外围聚落群毕竟也只是间接 证据。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 有待于将来对 纪南城作更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也有待于更多的资料积累。 附记: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 变研究 的系列成果之一 , 项目批准号为 05JJDZH244。 注 释 [ 1 ] 参见∀晋书#卷 10∀安帝纪#、卷 74∀桓彝传附 虔子振传#、卷 99∀桓玄传#及∀宋书#卷 51∀宗 室传 !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 2 ] 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湖北省荆州区博物馆: ∀荆州城南垣东端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2001 年第 4期。 [ 3 ] 本文中有关纪南城的各种数据 , 均引自郭德 维: ∀楚都纪南城复原研究#, 文物出版社, 1999 年。 [ 4 ] 田野: ∀重放异彩 & & & 楚文化考古重大发现#第 48、4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 5 ] 荆州博物馆: ∀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考古发掘 简讯#, ∀江汉考古#2008年第 2期。 [ 6 ]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 ∀江陵天星观 1号楚 墓#, ∀考古学报#1982年第 1期。 [ 7 ] 田野: ∀重放异彩 & & & 楚文化考古重大发现#第 46页,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 8 ] 关于楚都迁郢的具体时间, 有文王、武王二 说, 传统说法一般据∀史记#之∀楚世家#和∀十 二诸侯年表#及∀汉书 !地理志#认为文王始都 郢, 另一说则据∀世本 !居篇#和杜预∀春秋释 例 ! 氏族谱#认为楚武王时已徙郢。自清代以 来, 宋翔凤、童书业等学者均主张武王说, 石泉 先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认为楚武王晚年 迁郢当更可凭信。可参阅石泉 : ∀楚都何时迁 郢#,见∀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第 352、353页, 武 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 第 9 期 ! 65(总 833) ! [ 9 ] 湖北省博物馆 : ∀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 (上、下) , ∀考古学报#1982年第 3、4期。 [ 10] ∀左传#昭公十四年,杜预注曰: �楚徙都郢 ,未 有城郭。 [ 11] 同[ 9 ]。 [ 12] 童书业: ∀春秋楚郢都辨疑#,见∀童书业历史地 理论集#第 213~ 221页,中华书局, 2004年。 [ 13] 石泉: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 武汉大学出版 社, 1988年。 [ 14] 郭德维: ∀楚郢都辨疑#, ∀江汉考古#1997年第 4期。 [ 15] 张正明: ∀楚史#第 238、247页, 湖北教育出版 社, 1995年。 [ 16] 王光镐: ∀楚文化源流新证#下编第四章�江陵 纪南城的分期与年代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8年。 [ 17] 郭德维 : ∀楚都纪南城复原研究#第 255、270 页, 文物出版社, 1999年。 [ 1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陵九店东周墓#, 科学出版社, 1995年。 [ 19]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 ∀江陵雨台山楚墓#, 文物出版社, 1984年。 [ 20] 徐少华: ∀从南漳宜城出土的几批蔡器谈春秋 楚郢都地望#,见∀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第 164页,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 [ 21] 同[ 6 ]。 [ 22] 王光镐: ∀楚文化源流新证#第 453页, 武汉大 学出版社, 1988年。 [ 23]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 : ∀包山楚墓#第 333 页, 文物出版社, 1991年。 [ 24] 徐少华 : ∀包山二号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江汉考古#1989年第 4期。 [ 25] 王光镐: ∀楚文化源流新证#第 455页, 武汉大 学出版社, 1988年。 [ 2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陵望山沙冢楚 墓#,文物出版社, 1996年。 [ 27] 东岳庙M 4、M9原报告定为春秋中晚期, 王 光镐先生据江陵雨台山和当阳赵家湖的分期 资料改定为战国早期,此说可从。 [ 28] 王光镐 : ∀楚文化源流新证#第 440~ 449、第 45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 [ 29] 同[ 14]。 [ 30] ∀吕氏春秋#卷 21∀开春论#之�贵卒 。 [ 31] ∀史记#卷 65∀孙子吴起列传#。 [ 32] �王徙于 郢之岁 的纪年在新蔡葛陵楚简中 出现多次, �王自肥还郢徙于 郢之岁 则见于 葛陵简甲三: 240。参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 ∀新蔡葛陵楚墓#, 大象出版社, 2003年。 [ 3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蔡葛陵楚墓#第 184页,大象出版社, 2003年。 [ 34] a�李学勤: ∀论葛陵楚简的年代#, ∀文物#2004 年第 7期。 b�刘信芳 : ∀新蔡葛陵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 题#,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 1期。 [ 35] 黄锡全: ∀楚都� 郢 新探#, ∀江汉考古#2009 年第 2期。 [ 36] 何琳仪 : ∀新蔡楚简选释#, ∀安徽大学学报# 2004年第 3期。 [ 37] 同[ 35]。 [ 38] 湖北省潜江博物馆、湖北省荆州博物馆: ∀潜 江龙湾#, 文物出版社, 2005年。 [ 39] 此字有多种释法, 或释为�哉 、�茂 等, 释为 �栽 字在楚文化研究界较为流行, 本文从之。 [ 40] a�黄盛璋: ∀关于鄂君启节地理考证与交通路 线的复原问题#, 见∀历史地理论集#, 人民出版 社, 1982年。 b�张正明 : ∀楚史#第 247页 , 湖北教育出版 社, 1995年。 c�王光镐: ∀楚文化源流新证#第 458页, 武汉 大学出版社, 1988年。 [ 41] 刘信芳: ∀释�莪郢 #, ∀江汉考古#1987年第 1 期。 [ 42] 吴郁芳: ∀栽郢 ! 云梦 !章华宫#, ∀江汉考古# 1989年第 3期。 (责任编辑 杨 晖)
本文档为【纪南城与楚郢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882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2
浏览量: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