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答案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答案

举报
开通vip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答案第十章上机实验 第10章 上机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最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做习题和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而且能锻炼初学者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了六个实验,前五个实验属基础理论实验,第六个属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 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实验四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实验五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实验六 应...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答案
第十章上机实验 第10章 上机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最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做习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和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而且能锻炼初学者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了六个实验,前五个实验属基础理论实验,第六个属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 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实验四 IIR数字滤波器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及软件实现。 实验五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实验六 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用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实验。建议自学的读者在学习完第一章后作实验一;在学习完第三、四章后作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在。学习完第六章进行;实验五在学习完第七章后进行。实验六综合实验在学习完第七章或者再后些进行;实验六为综合实验,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再进行。 10.1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 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 时,系统的输出。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函数或conv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输入信号 a) 分别求出系统对 和 的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b) 求出系统的单位冲响应,画出其波形。 (3)给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用线性卷积法分别求系统h1(n)和h2(n)对 的输出响应,并画出波形。 (4)给定一谐振器的差分方程为 令 ,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0.4rad。 a) 用实验方法检查系统是否稳定。输入信号为 时,画出系统输出波形。 b) 给定输入信号为 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画出其波形。 4.思考题 (1) 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有限长序列,可否用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 如何求? (2)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把信号的高频分量滤掉,时域信号会有何变化,用前面 第一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5.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在时域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简述通过实验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上面第三个实验的稳定输出的波形。 (3)对各实验所得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和解释。 (4)简要回答思考题。 (5)打印程序清单和要求的各信号波形。 10.1.2 实验程序清单 %实验1: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close all;clear all %======内容1:调用filter解差分方程,由系统对u(n)的响应判断稳定性====== A=[1,-0.9];B=[0.05,0.05];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 x1n=[1 1 1 1 1 1 1 1 zeros(1,50)]; %产生信号x1(n)=R8(n) x2n=ones(1,128); %产生信号x2(n)=u(n) hn=impz(B,A,58); %求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 subplot(2,2,1);y='h(n)';stem(hn); %调用函数stem绘图 title('(a)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box on y1n=filter(B,A,x1n); %求系统对x1(n)的响应y1(n) subplot(2,2,2);y='y1(n)';stem(y1n); title('(b) 系统对R8(n)的响应y1(n)');box on y2n=filter(B,A,x2n); %求系统对x2(n)的响应y2(n) subplot(2,2,4);y='y2(n)';stem(y2n); title('(c) 系统对u(n)的响应y2(n)');box on %===内容2:调用conv函数计算卷积============================ x1n=[1 1 1 1 1 1 1 1 ]; %产生信号x1(n)=R8(n) h1n=[ones(1,10) zeros(1,10)]; h2n=[1 2.5 2.5 1 zeros(1,10)]; y21n=conv(h1n,x1n); y22n=conv(h2n,x1n); figure(2) subplot(2,2,1);y='h1(n)';stem(h1n); %调用函数stem绘图 title('(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1(n)');box on subplot(2,2,2);y='y21(n)';stem(y21n); title('(e) h1(n)与R8(n)的卷积y21(n)');box on subplot(2,2,3);y='h2(n)';stem(h2n); %调用函数stem绘图 title('(f)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2(n)');box on subplot(2,2,4);y='y22(n)';stem(y22n); title('(g) h2(n)与R8(n)的卷积y22(n)');box on %=========内容3:谐振器分析======================== un=ones(1,256); %产生信号u(n) n=0:255; xsin=sin(0.014*n)+sin(0.4*n); %产生正弦信号 A=[1,-1.8237,0.9801];B=[1/100.49,0,-1/100.49];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 y31n=filter(B,A,u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 y32n=filter(B,A,xsi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 figure(3) subplot(2,1,1);y='y31(n)';stem(y31n); title('(h)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box on subplot(2,1,2);y='y32(n)';stem(y32n); title('(i) 谐振器对正弦信号的响应y32(n)');box on 10.1.3 实验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讨论 程序运行结果如图10.1.1所示。 实验内容(2)系统的单位冲响应、系统对 和 的响应序列分别如图(a)、(b)和(c)所示; 实验内容(3)系统h1(n)和h2(n)对 的输出响应分别如图(e)和(g)所示; 实验内容(4)系统对 和 的响应序列分别如图(h)和(i)所示。由图(h)可见,系统对 的响应逐渐衰减到零,所以系统稳定。由图(i)可见,系统对 的稳态响应近似为正弦序列 ,这一结论验证了该系统的谐振频率是0.4 rad。 图10.1.1 10.1.4 简答思考题 (1) 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有限长序列,可否用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①对输入信号序列分段;②求单位脉冲响应h(n)与各段的卷积;③将各段卷积结果相加。具体实现方法有第三章介绍的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 (2)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把信号的高频分量滤掉,时域信号的剧烈变化将被平滑,由实验内容(1)结果图10.1.1(a)、(b)和(c)可见,经过系统低通滤波使输入信号 、 和 的阶跃变化变得缓慢上升与下降。 10.2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10.2.1 实验指导 1. 实验目的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2. 实验原理与方法 时域采样定理的要点是: a) 对模拟信号 以间隔T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 是原模拟信号频谱 以采样角频率 ( )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公式为: EMBED Equation.3 b) 采样频率 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 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下面我们导出另外一个公式,以便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 理想采样信号 和模拟信号 之间的关系为: 对上式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 在上式的积分号内只有当 时,才有非零值,因此: 上式中,在数值上 = ,再将 代入,得到: 上式的右边就是序列的傅立叶变换 ,即 上式说明理想采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可用相应的采样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得到,只要将自变量ω用 代替即可。 频域采样定理的要点是: a) 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X(ejω)在[0,2π]上等间隔采样N点,得到 则N点IDFT[ ]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n)以N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公式为: b) 由上式可知,频域采样点数N必须大于等于时域离散信号的长度M(即N≥M),才能使时域不产生混叠,则N点IDFT[ ]得到的序列 就是原序列x(n),即 =x(n)。如果N>M, 比原序列尾部多N-M个零点;如果N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 因为采样频率不同,得到的 , , 的长度不同, 长度(点数)用公式 计算。选FFT的变换点数为M=64,序列长度不够64的尾部加零。 X(k)=FFT[x(n)] , k=0,1,2,3,-----,M-1 式中k代表的频率为 。 要求: 编写实验程序,计算 、 和 的幅度特性,并绘图显示。观察分析频谱混叠失真。 (2)频域采样理论的验证。 给定信号如下: 编写程序分别对频谱函数 在区间 上等间隔采样32 和16点,得到 : 再分别对 进行32点和16点IFFT,得到 : 分别画出 、 的幅度谱,并绘图显示x(n)、 的波形,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总结频域采样理论。 提示:频域采样用以下方法容易变程序实现。 ① 直接调用MATLAB函数fft计算 就得到 在 的32点频率域采样 ② 抽取 的偶数点即可得到 在 的16点频率域采样 ,即 。 eq \o\ac(○,3) 当然也可以按照频域采样理论,先将信号x(n)以16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取其主值区(16点),再对其进行16点DFT(FFT),得到的就是 在 的16点频率域采样 。 4.思考题: 如果序列x(n)的长度为M,希望得到其频谱 在 上的N点等间隔采样,当NM,频域采样定理,所以不存在时域混叠失真,因此。 与x(n)相同。 10.2.4 简答思考题 先对原序列x(n)以N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取主值区序列, 再计算N点DFT则得到N点频域采样: 10.3 实验三: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10.3.1 实验指导 1.实验目的 学习用FFT对连续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进行谱分析的方法,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 误差及其原因,以便正确应用FFT。 2. 实验原理 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是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内容。经常需要进行谱分析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对信号进行谱分析的重要问题是频谱分辨率D和分析误差。频谱分辨率直接和FFT的变换区间N有关,因为FFT能够实现的频率分辨率是 ,因此要求 。可以根据此式选择FFT的变换区间N。误差主要来自于用FFT作频谱分析时,得到的是离散谱,而信号(周期信号除外)是连续谱,只有当N较大时离散谱的包络才能逼近于连续谱,因此N要适当选择大一些。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谱,只有用整数倍周期的长度作FFT,得到的离散谱才能代表周期信号的频谱。如果不知道信号周期,可以尽量选择信号的观察时间长一些。 对模拟信号进行谱分析时,首先要按照采样定理将其变成时域离散信号。如果是模拟周期信号,也应该选取整数倍周期的长度,经过采样后形成周期序列,按照周期序列的谱分析进行。 3.实验步骤及内容 (1)对以下序列进行谱分析。        选择FFT的变换区间N为8和16 两种情况进行频谱分析。分别打印其幅频特性曲线。 并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 (2)对以下周期序列进行谱分析。 选择FFT的变换区间N为8和16 两种情况分别对以上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分别打印其幅频特性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 (3)对模拟周期信号进行谱分析 选择 采样频率 ,变换区间N=16,32,64 三种情况进行谱分析。分别打印其幅频特性,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思考题 (1)对于周期序列,如果周期不知道,如何用FFT进行谱分析? (2)如何选择FFT的变换区间?(包括非周期信号和周期信号) (3)当N=8时, 和 的幅频特性会相同吗?为什么?N=16 呢? 5.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各个实验任务和要求。附上程序清单和有关曲线。 (2)简要回答思考题。 10.3.2 实验程序清单 %第10章实验3程序exp3.m % 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clear all;close all %实验内容(1)=================================================== x1n=[ones(1,4)]; %产生序列向量x1(n)=R4(n) M=8;xa=1:(M/2); xb=(M/2):-1:1; x2n=[xa,xb]; %产生长度为8的三角波序列x2(n) x3n=[xb,xa]; X1k8=fft(x1n,8); %计算x1n的8点DFT X1k16=fft(x1n,16); %计算x1n的16点DFT X2k8=fft(x2n,8); %计算x1n的8点DFT X2k16=fft(x2n,16); %计算x1n的16点DFT X3k8=fft(x3n,8); %计算x1n的8点DFT X3k16=fft(x3n,16); %计算x1n的16点DFT %以下绘制幅频特性曲线 subplot(2,2,1);mstem(X1k8); %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1a) 8点DFT[x_1(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1k8))]) subplot(2,2,3);mstem(X1k16); %绘制16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1b)16点DFT[x_1(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1k16))]) figure(2) subplot(2,2,1);mstem(X2k8); %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2a) 8点DFT[x_2(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2k8))]) subplot(2,2,2);mstem(X2k16); %绘制16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2b)16点DFT[x_2(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2k16))]) subplot(2,2,3);mstem(X3k8); %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3a) 8点DFT[x_3(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3k8))]) subplot(2,2,4);mstem(X3k16); %绘制16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3b)16点DFT[x_3(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3k16))]) %实验内容(2) 周期序列谱分析================================== N=8;n=0:N-1; %FFT的变换区间N=8 x4n=cos(pi*n/4); x5n=cos(pi*n/4)+cos(pi*n/8); X4k8=fft(x4n); %计算x4n的8点DFT X5k8=fft(x5n); %计算x5n的8点DFT N=16;n=0:N-1; %FFT的变换区间N=16 x4n=cos(pi*n/4); x5n=cos(pi*n/4)+cos(pi*n/8); X4k16=fft(x4n); %计算x4n的16点DFT X5k16=fft(x5n); %计算x5n的16点DFT figure(3) subplot(2,2,1);mstem(X4k8); %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4a) 8点DFT[x_4(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4k8))]) subplot(2,2,3);mstem(X4k16); %绘制16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4b)16点DFT[x_4(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4k16))]) subplot(2,2,2);mstem(X5k8); %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5a) 8点DFT[x_5(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5k8))]) subplot(2,2,4);mstem(X5k16); %绘制16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5b)16点DFT[x_5(n)]');xlabel('ω/π');ylabel('幅度'); axis([0,2,0,1.2*max(abs(X5k16))]) %实验内容(3) 模拟周期信号谱分析=============================== figure(4) Fs=64;T=1/Fs; N=16;n=0:N-1; %FFT的变换区间N=16 x6nT=cos(8*pi*n*T)+cos(16*pi*n*T)+cos(20*pi*n*T); %对x6(t)16点采样 X6k16=fft(x6nT); %计算x6nT的16点DFT X6k16=fftshift(X6k16); %将零频率移到频谱中心 Tp=N*T;F=1/Tp; %频率分辨率F k=-N/2:N/2-1;fk=k*F; %产生16点DFT对应的采样点频率(以零频率为中心) subplot(3,1,1);stem(fk,abs(X6k16),'.');box on %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6a) 16点|DFT[x_6(nT)]|');xlabel('f(Hz)');ylabel('幅度'); axis([-N*F/2-1,N*F/2-1,0,1.2*max(abs(X6k16))]) N=32;n=0:N-1; %FFT的变换区间N=16 x6nT=cos(8*pi*n*T)+cos(16*pi*n*T)+cos(20*pi*n*T); %对x6(t)32点采样 X6k32=fft(x6nT); %计算x6nT的32点DFT X6k32=fftshift(X6k32); %将零频率移到频谱中心 Tp=N*T;F=1/Tp; %频率分辨率F k=-N/2:N/2-1;fk=k*F; %产生16点DFT对应的采样点频率(以零频率为中心) subplot(3,1,2);stem(fk,abs(X6k32),'.');box on %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6b) 32点|DFT[x_6(nT)]|');xlabel('f(Hz)');ylabel('幅度'); axis([-N*F/2-1,N*F/2-1,0,1.2*max(abs(X6k32))]) N=64;n=0:N-1; %FFT的变换区间N=16 x6nT=cos(8*pi*n*T)+cos(16*pi*n*T)+cos(20*pi*n*T); %对x6(t)64点采样 X6k64=fft(x6nT); %计算x6nT的64点DFT X6k64=fftshift(X6k64); %将零频率移到频谱中心 Tp=N*T;F=1/Tp; %频率分辨率F k=-N/2:N/2-1;fk=k*F; %产生16点DFT对应的采样点频率(以零频率为中心) subplot(3,1,3);stem(fk,abs(X6k64),'.'); box on%绘制8点DFT的幅频特性图 title('(6a) 64点|DFT[x_6(nT)]|');xlabel('f(Hz)');ylabel('幅度'); axis([-N*F/2-1,N*F/2-1,0,1.2*max(abs(X6k64))]) 10.3.3 实验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3程序exp3.m运行结果如图10.3.1所示。 图10.3.1 程序运行结果分析讨论: 请读者注意,用DFT(或FFT)分析频谱,绘制频谱图时,最好将X(k)的自变量k换算成对应的频率,作为横坐标便于观察频谱。 为了便于读取频率值,最好关于π归一化,即以 作为横坐标。 1、实验内容(1) 图(1a)和(1b)说明 的8点DFT和16点DFT分别是 的频谱函数的8点和16点采样; 因为 ,所以, 与 的8点DFT的模相等,如图(2a)和(3a)。但是,当N=16时, 与 不满足循环移位关系,所以图(2b)和(3b)的模不同。 2、实验内容(2),对周期序列谱分析 的周期为8,所以N=8和N=16均是其周期的整数倍,得到正确的单一频率正弦波的频谱,仅在0.25π处有1根单一谱线。如图(4b)和(4b)所示。 的周期为16,所以N=8不是其周期的整数倍,得到的频谱不正确,如图(5a)所示。N=16是其一个周期,得到正确的频谱,仅在0.25π和0.125π处有2根单一谱线, 如图(5b)所示。 3、实验内容(3),对模拟周期信号谱分析 有3个频率成分, 。所以 的周期为0.5s。 采样频率 。变换区间N=16时,观察时间Tp=16T=0.25s,不是 的整数倍周期,所以所得频谱不正确,如图(6a)所示。变换区间N=32,64 时,观察时间Tp=0.5s,1s,是 的整数周期,所以所得频谱正确,如图(6b)和(6c)所示。图中3根谱线正好位于 处。变换区间N=64 时频谱幅度是变换区间N=32 时2倍,这种结果正好验证了用DFT对中期序列谱分析的理论。 注意: (1)用DFT(或FFT)对模拟信号分析频谱时,最好将X(k)的自变量k换算成对应的模拟频率fk,作为横坐标绘图,便于观察频谱。这样,不管变换区间N取信号周期的几倍,画出的频谱图中有效离散谐波谱线所在的频率值不变,如图(6b)和(6c)所示。 (2)本程序直接画出采样序列N点DFT的模值,实际上分析频谱时最好画出归一化幅度谱,这样就避免了幅度值随变换区间N变化的缺点。本实验程序这样绘图只要是为了验证了用DFT对中期序列谱分析的理论。 10.3.4 简答思考题 思考题(1)和(2)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请读者在教材3.?节找,思考题(3)的答案在程序运行结果分析讨论已经详细回答。 10.4 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10.4.1 实验指导 1.实验目的 (1)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学会调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中滤波器设计函数(或滤波器设计分析工具fdatool)设计各种IIR数字滤波器,学会根据滤波需求确定滤波器指标参数。 (3)掌握IIR数字滤波器的MATLAB实现方法。 (3)通过观察滤波器输入输出信号的时域波形及其频谱,建立数字滤波的概念。 2.实验原理 设计IIR数字滤波器一般采用间接法(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应用最广泛的是双线性变换法。基本设计过程是:①先将给定的数字滤波器的指标转换成过渡模拟滤波器的指标; ②设计过渡模拟滤波器;③将过渡模拟滤波器系统函数转换成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中的各种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函数都是采用双线性变换法。第六章介绍的滤波器设计函数butter、cheby1 、cheby2 和ellip可以分别被调用来直接设计巴特沃斯、切比雪夫1、切比雪夫2和椭圆模拟和数字滤波器。本实验要求读者调用如上函数直接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本实验的数字滤波器的MATLAB实现是指调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filter对给定的输入信号x(n)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输出信号y(n)。 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用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由三路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相加构成的复合信号st,该函数还会自动绘图显示st的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曲线,如图10.4.1所示。由图可见,三路信号时域混叠无法在时域分离。但频域是分离的,所以可以通过滤波的方法在频域分离,这就是本实验的目的。 图10.4.1 三路调幅信号st的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曲线 (2)要求将st中三路调幅信号分离,通过观察st的幅频特性曲线,分别确定可以分离st中三路抑制载波单频调幅信号的三个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和阻带截止频率。要求滤波器的通带最大衰减为0.1dB,阻带最小衰减为60dB。 提示:抑制载波单频调幅信号的数学表示式为 其中, 称为载波,fc为载波频率, 称为单频调制信号,f0为调制正弦波信号频率,且满足 。由上式可见,所谓抑制载波单频调幅信号,就是2个正弦信号相乘,它有2个频率成分:和频 和差频 ,这2个频率成分关于载波频率fc对称。所以,1路抑制载波单频调幅信号的频谱图是关于载波频率fc对称的2根谱线,其中没有载频成分,故取名为抑制载波单频调幅信号。容易看出,图10.4.1中三路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分别为250Hz、500Hz、1000Hz。如果调制信号m(t)具有带限连续频谱,无直流成分,则 就是一般的抑制载波调幅信号。其频谱图是关于载波频率fc对称的2个边带(上下边带),在专业课通信原理中称为双边带抑制载波 (DSB-SC) 调幅信号,简称双边带 (DSB) 信号。如果调制信号m(t)有直流成分,则 就是一般的双边带调幅信号。其频谱图是关于载波频率fc对称的2个边带(上下边带),并包含载频成分。 (3)编程序调用MATLAB滤波器设计函数ellipord和ellip分别设计这三个椭圆滤波器,并绘图显示其幅频响应特性曲线。 (4)调用滤波器实现函数filter,用三个滤波器分别对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的信号st进行滤波,分离出st中的三路不同载波频率的调幅信号y1(n)、y2(n)和y3(n), 并绘图显示y1(n)、y2(n)和y3(n)的时域波形,观察分离效果。 4.信号产生函数mstg清单 function st=mstg %产生信号序列向量st,并显示st的时域波形和频谱 %st=mstg 返回三路调幅信号相加形成的混合信号,长度N=1600 N=1600 %N为信号st的长度。 Fs=10000;T=1/Fs;Tp=N*T; %采样频率Fs=10kHz,Tp为采样时间 t=0:T:(N-1)*T;k=0:N-1;f=k/Tp; fc1=Fs/10; %第1路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fc1=1000Hz, fm1=fc1/10; %第1路调幅信号的调制信号频率fm1=100Hz fc2=Fs/20; %第2路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fc2=500Hz fm2=fc2/10; %第2路调幅信号的调制信号频率fm2=50Hz fc3=Fs/40; %第3路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fc3=250Hz, fm3=fc3/10; %第3路调幅信号的调制信号频率fm3=25Hz xt1=cos(2*pi*fm1*t).*cos(2*pi*fc1*t); %产生第1路调幅信号 xt2=cos(2*pi*fm2*t).*cos(2*pi*fc2*t); %产生第2路调幅信号 xt3=cos(2*pi*fm3*t).*cos(2*pi*fc3*t); %产生第3路调幅信号 st=xt1+xt2+xt3; %三路调幅信号相加 fxt=fft(st,N); %计算信号st的频谱 %====以下为绘图部分,绘制st的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曲线==================== subplot(3,1,1) plot(t,st);grid;xlabel('t/s');ylabel('s(t)'); axis([0,Tp/8,min(st),max(st)]);title('(a) s(t)的波形') subplot(3,1,2) stem(f,abs(fxt)/max(abs(fxt)),'.');grid;title('(b) s(t)的频谱') axis([0,Fs/5,0,1.2]); xlabel('f/Hz');ylabel('幅度') 5.实验程序框图如图10.4.2所示,供读者参考。 图10.4.2 实验4程序框图 6.思考题 (1)请阅读信号产生函数mstg,确定三路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和调制信号频率。 (2)信号产生函数mstg中采样点数N=800,对st进行N点FFT可以得到6根理想谱线。如果取N=1000,可否得到6根理想谱线?为什么?N=2000呢?请改变函数mstg中采样点数N的值,观察频谱图验证您的判断是否正确。 (3)修改信号产生函数mstg,给每路调幅信号加入载波成分,产生调幅(AM)信号,重复本实验,观察AM信号与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的时域波形及其频谱的差别。 提示:AM信号表示式: 。 7.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及原理。 (2)画出实验主程序框图,打印程序清单。 (3)绘制三个分离滤波器的损耗函数曲线。 (4)绘制经过滤波分理出的三路调幅信号的时域波形。 (5)简要回答思考题。 10.4.2 滤波器参数及实验程序清单 1、滤波器参数选取 观察图10.4.1可知,三路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分别为250Hz、500Hz、1000Hz。带宽(也可以由信号产生函数mstg清单看出)分别为50Hz、100Hz、200Hz。所以,分离混合信号st中三路抑制载波单频调幅信号的三个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的指标参数选取如下: 对载波频率为250Hz的条幅信号,可以用低通滤波器分离,其指标为 带截止频率 Hz,通带最大衰减 dB; 阻带截止频率 Hz,阻带最小衰减 dB, 对载波频率为500Hz的条幅信号,可以用带通滤波器分离,其指标为 带截止频率 Hz, Hz,通带最大衰减 dB; 阻带截止频率 Hz, Hz,Hz,阻带最小衰减 dB, 对载波频率为1000Hz的条幅信号,可以用高通滤波器分离,其指标为 带截止频率 Hz,通带最大衰减 dB; 阻带截止频率 Hz,阻带最小衰减 dB, 说明:(1)为了使滤波器阶数尽可能低,每个滤波器的边界频率选择原则是尽量使滤波器过渡带宽尽可能宽。 (2)与信号产生函数mstg相同,采样频率Fs=10kHz。 (3)为了滤波器阶数最低,选用椭圆滤波器。 按照图10.4.2 所示的程序框图编写的实验程序为exp4.m。 2、实验程序清单 %实验4程序exp4.m %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clear all;close all Fs=10000;T=1/Fs; %采样频率 %调用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由三路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相加构成的复合信号st st=mstg; %低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fp=280;fs=450; wp=2*fp/Fs;ws=2*fs/Fs;rp=0.1;rs=60; %DF指标(低通滤波器的通、阻带边界频) [N,wp]=ellipord(wp,ws,rp,rs); %调用ellipord计算椭圆DF阶数N和通带截止频率wp [B,A]=ellip(N,rp,rs,wp); %调用ellip计算椭圆带通DF系统函数系数向量B和A y1t=filter(B,A,st); %滤波器软件实现 % 低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绘图部分 figure(2);subplot(3,1,1); myplot(B,A); %调用绘图函数myplot绘制损耗函数曲线 yt='y_1(t)'; subplot(3,1,2);tplot(y1t,T,yt); %调用绘图函数tplot绘制滤波器输出波形 %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fpl=440;fpu=560;fsl=275;fsu=900; wp=[2*fpl/Fs,2*fpu/Fs];ws=[2*fsl/Fs,2*fsu/Fs];rp=0.1;rs=60; [N,wp]=ellipord(wp,ws,rp,rs); %调用ellipord计算椭圆DF阶数N和通带截止频率wp [B,A]=ellip(N,rp,rs,wp); %调用ellip计算椭圆带通DF系统函数系数向量B和A y2t=filter(B,A,st); %滤波器软件实现 % 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绘图部分(省略) %高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fp=890;fs=600; wp=2*fp/Fs;ws=2*fs/Fs;rp=0.1;rs=60; %DF指标(低通滤波器的通、阻带边界频) [N,wp]=ellipord(wp,ws,rp,rs); %调用ellipord计算椭圆DF阶数N和通带截止频率wp [B,A]=ellip(N,rp,rs,wp,'high'); %调用ellip计算椭圆带通DF系统函数系数向量B和A y3t=filter(B,A,st); %滤波器软件实现 % 高低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绘图部分(省略) 10.4.3 实验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4程序exp4.m运行结果如图104.2所示。由图可见,三个分离滤波器指标参数选取正确,算耗函数曲线达到所给指标。分离出的三路信号y1(n),y2(n)和y3(n)的波形是抑制载波的单频调幅波。 (a) 低通滤波器损耗函数及其分离出的调幅信号y1(t) (b) 带通滤波器损耗函数及其分离出的调幅信号y2(t) (c)高通滤波器损耗函数及其分离出的调幅信号y3(t) 图104. 实验4程序exp4.m运行结果 10.4.4 简要回答思考题 思考题(1)已经在10.4.2节解答。思考题(3)很简单,请读者按照该题的提示修改程序,运行观察。 思考题(3) 因为信号st是周期序列,谱分析时要求观察时间为整数倍周期。所以,本题的一般解答方法是,先确定信号st的周期,在判断所给采样点数N对应的观察时间Tp=NT是否为st的整数个周期。但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的信号st共有6个频率成分,求其周期比较麻烦,故采用下面的方法解答。 分析发现,st的每个频率成分都是25Hz的整数倍。采样频率Fs=10kHz=25×400Hz,即在25Hz的正弦波的1个周期中采样400点。所以,当N为400的整数倍时一定为st的整数个周期。因此,采样点数N=800和N=2000时,对st进行N点FFT可以得到6根理想谱线。如果取N=1000,不是400的整数倍,不能得到6根理想谱线。 10.5 实验五: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10.5.1 实验指导 1.实验目的 (1)掌握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用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FIR滤波器的快速卷积实现原理。 (4)学会调用MATLAB函数设计与实现FIR滤波器。 2.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认真复习第七章中用窗函数法和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 (2)调用信号产生函数xtg产生具有加性噪声的信号xt,并自动显示xt及其频谱,如图10.5.1所示; 图10.5.1 具有加性噪声的信号x(t)及其频谱如图 (3)请设计低通滤波器,从高频噪声中提取xt中的单频调幅信号,要求信号幅频失真小于0.1dB,将噪声频谱衰减60dB。先观察xt的频谱,确定滤波器指标参数。 (4)根据滤波器指标选择合适的窗函数,计算窗函数的长度N,调用MATLAB函数fir1设计一个FIR低通滤波器。并编写程序,调用MATLAB快速卷积函数fftfilt实现对xt的滤波。绘图显示滤波器的频响特性曲线、滤波器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图和时域波形图。 (4)重复(3),滤波器指标不变,但改用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调用MATLAB函数remezord和remez设计FIR数字滤波器。并比较两种设计方法设计的滤波器阶数。 提示: eq \o\ac(○,1)MATLAB函数fir1和fftfilt的功能及其调用格式请查阅本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第7章和第?章; eq \o\ac(○,2)采样频率Fs=1000Hz,采样周期T=1/Fs; eq \o\ac(○,3)根据图10.6.1(b)和实验要求,可选择滤波器指标参数:通带截止频率fp=120Hz,阻带截至频率fs=150Hz,换算成数字频率,通带截止频率 ,通带最大衰为0.1dB,阻带截至频率 ,阻带最小衰为60dB。] eq \o\ac(○,4)实验程序框图如图10.5.2所示,供读者参考。 图10.5.2 实验程序框图 4.思考题 (1)如果给定通带截止频率和阻带截止频率以及阻带最小衰减,如何用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低通滤波器?请写出设计步骤. (2)如果要求用窗函数法设计带通滤波器,且给定通带上、下截止频率为 和 ,阻带上、下截止频率为 和 ,试求理想带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 (3)解释为什么对同样的技术指标,用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的滤波器阶数
本文档为【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2095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23KB
软件:Word
页数:35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1-12-11
浏览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