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心理学—6(个性发展)

发展心理学—6(个性发展)

举报
开通vip

发展心理学—6(个性发展)null第十二章 个性的发展第十二章 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第三节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一节 个性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个性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心理动力学中的人格结构 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五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部分逐渐整合,成为一体。 超我 社会成分 完美原则 自我 心理成分 现实原则 本我 生物成分...

发展心理学—6(个性发展)
null第十二章 个性的发展第十二章 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第三节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一节 个性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个性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心理动力学中的人格结构 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五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部分逐渐整合,成为一体。 超我 社会成分 完美原则 自我 心理成分 现实原则 本我 生物成分 快乐原则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 null2、人格发展的阶段 力必多作为一种能量, 需要选择某种渠道释放 引起快感的部位称为性感带(erogenous zone),随着性感带的转移,产生了相应的发展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 性别认同、超我形成的重要时期 潜伏期(6-11岁) 生殖期(青少年期)简评 简评 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尤其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他是第一个强调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意义的心理学家。 局限: 第一,该理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 第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方面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如恋母情结在某些原始部落中就没有; 第三,没有直接研究儿童,但却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他也正因为这一点而备受质疑。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 自我的作用不仅仅是调和本我和超我,更是一种发展的积极力量。 强调自我、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2、同一性渐成说 个性发展经历几个固定不变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 8个发展阶段,解决8对矛盾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 信任感是建立人际关系、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 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说、行走、控制等)。 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 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 null自我同一感(或同一性)是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自我同一感的形成与先前各阶段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有直接关系 null3、三种自我 霍妮(K.Horney)提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三种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体所希望达到的自我状态,现实自我是现实情况下的自我,而真实自我则是个体通过努力,可望达到的自我状态,又称为可能自我。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通常会有较大的距离,而这二者之间的冲突是导致神经症的主要原因。null对同一性状态(Identity status)的研究 玛西亚(J.Marcia) 根据探索(exploration)和投入(commitment)这两个维度将同一性分为四种类型 同一性实现(Identity achievement):经过对多种选择的探索,个体确立了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他们有一种心理上的幸福感、时间上的同一感,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 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探索)(Identity moratorium):延缓达成意味着迟滞。青少年还处在探索-收集信息和尝试各种活动的过程之中,他们期望在这一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指引未来的生活。 同一性拒斥(Identity foreclosure):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仅仅是接受了权威人物(通常是父母,但有时也会是老师、宗教领导人、恋爱的对象)已经为他们选择好了的东西,没有经过自己的探索。 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个体既没有致力于某种价值观和目标,也不去努力追求。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探索过,也可能是曾经试图这样做,但是发现太困难了而选择了放弃。 null四种类型不仅仅是一种分类,还代表着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 首先,它们没有必然的好与坏之分。如同一性实现过早,也可能会限制个体的发展,使个体失去尝试多种目标和新体验的机会。 第二,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有可能经历这四种状态。只有经历过探索,才能达到同一性实现状态。 第三,这四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null四、凯根的理论:“结构-发展”理论 凯根(R. Kegan):“结构-发展”理论(construc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其核心思想是“意义采择”(meaning making),即自我的发展是在采择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强调理性成份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null自我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和过渡: 从一体化自我向冲动性自我的过渡; 从冲动性自我向唯我性自我的过渡; 从唯我性自我向人际性自我的过渡; 从人际性自我向法规性自我的过渡; 从法规性自我向个人间自我的过渡。 第二节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第二节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一、先天气质 先天气质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Rothbart & Bates, 1998)。null托马斯(A.Thomas)和切斯(S.Chess)在1956年发起的、持续30多年的追踪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 简称为NYLS)是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最全面的气质研究。托马斯和切斯从九个维度来研究婴儿最初的气质结构,通过父母访谈得到婴儿在这九个维度上的信息。 活动水平(Activity level) 节律性(Rhythmicity) 分心(Distractibility) 探究和退缩(Approach/withdrawal) 适应性(Adaptability) 注意广度和持久性(Attention span and persistence) 反应的强度(Intensity of reaction) 反应阈限(Threshold of responsiveness) 心境的性质(Quality of mood) null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大部分幼儿归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容易护理的”(the easy child) (2)“困难的”(the difficult child) (3)“慢慢活跃起来的”(the slow-to-warm-up child) 40%,10%,15%null气质与环境的拟合性 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幼儿的个性发展,婴儿的气质类型与他的社会环境之间的拟合性(goodness of fit),才是真正决定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父母--孩子活动的规律性 母亲提供丰富刺激:对退缩儿童和好动儿童的不同影响 过分关注导致的问题null二、体貌与体格 体貌与体格是影响个性的间接因素,因为体貌与体格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具有社会价值与意义,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中在儿童心目中有权威的人,如父母、老师对儿童外貌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貌与体格对个性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null(1)体格可能反映了潜在的精力与气质上的差异; (2)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不同体格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从而造成了个性发展结果的差异; (3)父母对不同体格的孩子的期望不同,这影响到了不同体格的孩子个性发展的结果。 null三、成熟速率的影响 身体成熟的早晚会使同年龄的儿童招致不同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 随着身体的成熟和发育,青少年会越来越关注生理的自我。此外,青少年还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同伴和成人那里得到许多关于身体特征的反馈。青少年对自己体貌的感知会强烈地影响到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并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和心理幸福感。 第三节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第三节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一、家庭 家庭系统 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儿童的个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家庭系统是一个嵌套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并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系统,随着儿童的发展,家庭成员的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儿童不是被动的受影响者,他会影响父母的行为和教养方式,抚养行为和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null(一)父母的管教活动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 1、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接纳/反应性,命令/控制(Maccoby&Martin,1983) 接纳/反应性:指父母对孩子提供支持、对孩子需要敏感的程度以及当孩子达到期望时乐于提供关爱和表扬。当孩子作错事时,接纳、敏感的父母会严厉地批评孩子,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微笑地面对孩子,表扬和鼓励孩子。 命令/控制性:指父母对孩子限制和控制的程度。命令/控制型父母会制定规则,希望孩子遵从,并会密切监控孩子的活动以保证孩子能真正地遵守规则。较少控制或不命令的父母则会较少限制,对孩子几乎没有什么要求,给予孩子相当多追求自己兴趣的自由,并同意他们对自己的活动独自作出决定。 接纳/反应 高 低接纳/反应 高 低null权威型是最有效的教养方式,a,权威型父母总是温暖和接纳的;b,会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实行控制,会在考虑孩子观点的同时谨慎解释自己的观点;c,要求是公平合理的孩子会自愿服从而不是抱怨或发起挑战;d,权威型父母会根据孩子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调整要求null2、社会阶层和种族变量 经济地位低的家庭更加a,强调顺从和对权威的遵从;b,更多的限制性和专断性,更多使用体罚管教策略;c,较少与孩子讨论;d,较少温暖和关爱。 经济困难导致个体对整体生活状况的不满意和烦恼,使得低收入成人更为急噪易努,各种消极时间对他们的伤害也更大,从而使他们无法积极参与儿童的生活,提供足够的情感和支持。null印地安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强调共同而非个人目标,他们比白人父母更重视与亲属保持亲密的联系,更注重孩子安静、规矩和礼貌的行为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亚裔美国人父母更强调自我约束和人际和谐,表现得更为专断,但孩子的学校表现很好。null3、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调整 自主性:在没有他人帮助下完独立地作出决定、控制生活事物的能力。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成熟和健康的自主性。 随着青少年坚持自己的观点,父母逐渐放松控制,亲子关系会发生微妙变化,父母的主导地位遭到破坏,和青少年的地位更为平等。 如果冲突多,不如由家庭外成人支持,但对家庭成员保持亲密依恋的人,良好的亲密依恋会使他们逐渐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形成最好的心理社会适应模式。null(二)兄弟姐妹及其关系的影响 较小孩子的出生,会出现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而且会加剧,甚至会造成后期的行为失调。 null积极作用: a,提供情感支持是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b, 哥哥和姐姐经常照顾年幼的弟妹 c, 年长的孩子经常教给弟弟妹妹新的技能null独生子女问题 独生子女有以下特点: a,相对较高的自尊和成就动机水平 b, 比有兄弟姐妹的儿童更顺从,较高的智力能力; c,更可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中国独生子女智力和社会性状况良好,反而是非独生子女表现出一定的焦虑和悲伤。null二、离婚 离异家庭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 原因在于:a,要适应新的强加的生活方式;b,离婚父母因种种压力而显得紧张、焦虑、沮丧等会影响亲子关系和正常教育;c,儿童自尊心受损影响学习、交往等。 适应的两个阶段:危机期、适应期 影响作用:对男孩的影响要大于女孩,年龄越小所受消极影响越大,困难型气质类型孩子所受影响大 离婚的长期影响:冲突迭起的婚姻对儿童的不利影响要大于离婚的影响;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的犯罪更为普遍,离婚家庭的孩子更害怕自己的婚姻不幸福 null三、电视的影响 (一)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变化 欧洲和美国的研究表明从婴儿阶段到11岁,儿童看电视的时间随年龄而增长,而后到青少年阶段呈下降趋势.18岁时,除睡觉之外,儿童看电视的时间比从事任何起单独活动的时间都长. 男孩比女孩更爱看电视,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裔儿童更可能成为电视嗜好者. (二)评价电视影响的方法 有电视家庭的儿童与生活在偏远地区没有电视家庭的儿童是否有差异. 结果发现电视的引入的最大影响在于用看电视代替了其他娱乐活动。但只要儿童不过度沉溺于电视,其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就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三)对电视所传达信息的认知 8、9岁以前的孩子对节目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的加工还是比较零碎的。放大的图象、快速切换的镜头、吵闹的音乐和孩子的声音都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他们不能对因果关系做较好把握。 童年中期到整个青少年阶段,儿童对电视节目的理解能力迅速增长。null(四)电视潜在的消极影响 1、电视暴力的影响 1997年Seppa对美国电视中的暴力内容进行研究,发现从6点到23点,58%的播出节目中含有反复的外显攻击行为,73%包含暴力的节目中挑衅者没有得到过处罚和批评。儿童节目中的暴力内容数量多,且以幽默形式表达。 电视暴力会增加攻击行为 电视暴力会使一些孩子去敏感化,他们对暴力行为不易产生情绪不安,更愿意容忍真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 2、电视成为社会刻板印象的来源 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 3、如何减少电视的消极影响 限制观看电视 鼓励适当观看电视 向儿童解释所看到的电视信息 树立好的观看榜样 父母权威null(五)电视作为 一种教育工具 教育电视可以增加亲社会行为 有助于认知发展,如《芝麻街》,它对儿童认知的促进作用可以持续到十年之久。null四、电脑 (一)在课堂上的运用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可以使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生学到更多知识,他们也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更愿意上学。 文字处理能提高儿童基本写作和交流能力,促进认知策略的发展。 电脑编程增强学生掌握的动机,提高自我效能,促进新颖的思维方式,促进了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发展。 电脑没有造成社会退缩,反而使学生更有可能寻求合作来解决面临的挑战,当他们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后,他们的坚持性更强。 (二)对电脑的担忧 电子游戏: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与儿童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成中等程度相关。 社会不公平 对网络的担忧五、同伴关系的发展五、同伴关系的发展(一)概念 儿童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同伴的特性: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 只要孩子在追求共同兴趣和目标时能够调节自身行为以适合他人的能力,年龄上稍有不同也可认为是同伴。 有关重要性的证据:1、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只与母亲呆在一起的猴子出现异常的社会行为模式,与同龄猴子回避,接近时攻击性强;只与同伴呆在一起的猴子与同伴形成依恋,对群体外成员攻击性强。2、安娜.弗洛依德对纳粹集中营中6个孩子的研究:同伴间强烈依恋,分离焦虑,对成人敌视。成年后好转。3、30项研究表明在学校里被同伴拒绝的儿童比良好同伴关系的儿童更易退学、参与不良行为活动或犯罪,在以后的青少年阶段与成年早期也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作用 1、同伴是强化物 2、满足归属、爱及尊重的需要。 3、同伴是范型。 4、帮助去中心化 5、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null(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1、婴幼儿的早期同伴交往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后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会行为。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早往更多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 第二阶段“简单交往”时期,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动; 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时期,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但是3岁前儿童同伴间交往是很有限的,随年龄增长。2岁以后儿童开始更喜欢与同龄人玩。null8-10个月的日托婴儿体现出对同伴的欢迎和回避,他们不喜欢好攻击的婴儿和不作出友好反应的婴儿。 对12-24个月婴儿研究 发现这个年龄的儿童的社会性反应非常短暂,而且大部分的社会性接触不是真正的相互作用,真正的社会相互作用应该是一种社会行动可以引出另一个人的社会行动,最经常的表现就是争夺玩具或占有玩具,在第二年儿童为争夺玩具打架、咬人、抓头发的现象增多。 一个横段研究发现,6-8个月的婴儿互不理睬,只有极短暂的接触,如看一看或笑一笑;9-13个月婴儿对同伴的注意增加,夺玩具会发生冲突;14-18个月的婴儿把同伴看作一个个体来注意的兴趣有极大的增加,为玩具所发生的争端下降;19-25个月的婴儿微笑 和相互注视的社会接触,游戏时也更友好。null学前儿童的社交性 Parten对幼儿园2-2.5岁儿童的自由游戏进行观察,发现学前儿童的游戏分为以下四类: 非社会性游戏:儿童观看他人玩或独自玩,绝大多数不管他人的行为; 平行游戏:儿童在一起玩但很少互动,也不影响他人行为 联合游戏:儿童分享玩具,交换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但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合作游戏:儿童能够进行假装游戏,扮演互惠角色,合作实现共同目标null2、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随年龄增长,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渐渐超过与父母的交往,到11岁时儿童与同伴相连接的事件和与成人相联结的事件恰好相等。 基尔曼(Selmen)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null童年中期同伴交往特点:基于规则的互动;有一种归属感;形成群体自己的规则,包括如何穿着、如何思考和如何行动;形成群体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结构或等级组织 青春期儿童与小团体中的亲密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家里人多,小团体具有相似价值观或活动兴趣,几个小团体也可组成群伙。 小团体和群伙不仅允许青少年表达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在离开家后开始塑造同一性时尝试各种新角色,而且也为后来建立恋爱关系铺平道路。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儿童的特征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儿童的特征nullnull4、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 (1)观点(角色)采择 赛尔曼根据儿童对两难故事的回答将儿童角色采择分为四个阶段: 0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 Ⅰ阶段: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阶段(6-8岁) Ⅱ阶段:自我反省阶段(8-10岁) Ⅲ阶段:相互角色采择阶段(10-12岁) Ⅳ阶段:社会和传统体系的采择阶段(12-15岁) (2)交往技能的训练 (3)角色扮演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经典实验研究 Amsterdam的“点红测验” 2、结果 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戏物、“伙伴”游戏、相倚性探究、自我认识出现null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1岁前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 (二)1岁末开始用自己的名字表明意愿,从而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三)2、3岁婴儿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用“我”——自主代词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意识,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前提。自我意识的成熟就标志着个性的成熟。null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提出,幼儿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因素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三种因素的发展基本上是不同步的。 自我评价发生在3~4岁之间, 自我体验发生在4周岁, 自我控制发生在4~5岁之间。null(一)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到较为独立的评价; 2、从对自己个别性的评价到多面性的评价; 3、基本是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 4、情绪性和不确定性。null(二)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1、由生理性需要体验向社会性需要体验不断发展。 2、受暗示性。 (三)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特点 较弱。到了5~6岁才会有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 (四)3、4岁幼儿处于第一个反抗期。null三、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以下趋势: (1)小一到小三是上升时期; (2)小三到小四是稳定时期; (3)小五到小六处于第二个上升时期。 2、儿童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如自我评价的特点(刘金花教材p283)null(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 (1)初一到初三处于发展平稳时期; (2)初三到高一处于上升时期; (3)高一到高三是平稳时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发生突变。正处于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飞跃期。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整合和统一的过程。 自我意识产生突变的原因: 生理原因,身体发育,导致出现“成人感” 心理原因,出现新的思维能力——反省思维能力 社会原因,社会、家长、学校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他们要正视自己、了解自己。null2、初中生(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对认识“自我”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2)评价自己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日益增强。 (3)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认识和活动的主体,逐渐学会独立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活动和行为,开始出现自我教育的兴趣和能力。 12~13岁左右进入了第二反抗期。null3、高中生(青年初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与少年期的反抗性不同,青年初期的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父母、其他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反抗的成份逐渐减少。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3) 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4)自我评价的成熟。 (5)强烈地突出自己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6)自制力与坚持性有了明显提高。 (7)开始注重自我教育。 (8)有较强的自尊心,往往估计自己过高,估计别人偏低。第十三章 性别角色的发展第十三章 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一节 性别定型化及其发展过程 第二节 影响性别定型化的因素 第三节 相关理论 第四节 双性化——21世纪的新观点第一节 性别定型化及其发展过程第一节 性别定型化及其发展过程一、几个概念 性别: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 性别角色: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女性 性别角色认同: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 女性:担任表达性角色,如慈爱、善于照料人的、合作 的、能敏感觉察他人需要的 男性:担任工具性角色,支配的、果断的、独立的和富有竞争性的 婴儿从一出生开始,就会因为性别而给予不同的对待,昵称、服饰等。 110个非工业化社会中五种心理品质,善于照料他人、顺从、责任心、学业、自立(Shaffer,p474) null二、关于性别差异的一些事实 (一)身体和动作方面 女孩在身体和神经系统方面的发展比男孩快女婴活动精细,男婴表现更多自发性 男孩具有发展的脆弱性:怀孕期流产多为男性,男婴对疾病敏感,性染色体遗传疾病较多 (二)认知方面 发展角度:男女两性在学龄前的差异不明显,学龄期女性优于男性,青春期后,男性智力开始优于女性,且这种优势日趋明显;男性群体智商的标准差比较大 优势领域不同: 言语能力:女孩在获得语言、发展言语技能的年龄比男孩早 视觉、空间能力 记忆:男孩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思维类型:男孩偏向逻辑思维,女孩偏向形象思维 数学能力:女孩计数技能上优于男性,而男孩掌握了更多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三)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 攻击性 活动水平, 恐惧、胆怯和冒险 情感表达/敏感性 顺从null三、性别特征形成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沿着先认识自己的性别恒常性、然后认识与其同性的儿童的性别恒常性、再到认识异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Bem,1989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岁儿童不但能分辨性别,还能知道有关性别角色应有的活动和兴趣;5岁开始儿童能认识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成分,如女孩要文静、男孩要胆大;儿童中期,性别角色刻板性下降,认识到人们可以把女子气和男子气结合起来,能较好地接受与规定的性别角色不同的行为。 3、性别偏爱 男孩更加偏爱男子气的活动并对这类活动感兴趣,但女孩不一定喜欢或对所谓女子气的活动感兴趣,女孩往往转向男子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原因分析:女孩逐渐认识到人们更看重男性化行为,想成为最好的;人们给予女孩更多参与异性活动的自由。到青春期后,女孩会倾向于女性化性别角色的要求。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儿童的行为很早就显示出性别类型,学前儿童已开始选择同性别伙伴一起玩游戏。 性别分离:儿童喜欢与同性伙伴交往,而将异性伙伴看作是圈外人的倾向。 5、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几乎所有2.5岁儿童都具有一些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相关的知识,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知道哪些活动和玩具更适合男孩和女孩,而且表现出严格的刻板,将性别角色标准看作是不容侵犯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11岁时儿童的人格特征刻板印象已经能和成人相提并论了,也开始较为灵活,但青春期后,又对异性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不可容忍。 两个严格刻板期,第一个刻板期是因为与性别相关的事件对3-7岁孩子非常重;第二个刻板期是因为进入青春期后性别角色压力增长,父母的影响增加,青少年也意识到他们要遵循传统性别标准。第二节 性别定型化的理论第二节 性别定型化的理论一、生物社会理论(Money&Ehrhardt) 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地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和角色偏好。出生之前,一系列关键性事件或经历(生理发展)会影响个体最终形成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偏好。第一个关键性事件是母亲在受孕时儿童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是X还是Y染色体。新形成的性腺决定第二个关键性结果。第三个关键时期即受孕后3-4个月,睾丸分泌的睾丸酮将导致阴茎和阴囊的生长,女性则会出现女性生殖器官。 出生后,社会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社会标签和性别角色社会化对个体的性别认同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父母等人会根据生理特点判断性别,对儿童作出反应。1.5-3岁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null心理—生物—社会观点(Halpern,1997) 胎儿期的雄性或雌性激素环境影响着男性和女性大脑的发育形成。而大脑的发育的精确构造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经验决定。先天和后天相互依存,不可截然分开。null二、精神分析理论 个体的性别认同和对某种性别角色的偏好从性器期开始,个体开始模仿并认同他们同性别的父母。 三、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的性别偏爱和适应性别角色的行为主要通过奖励与惩罚(强化)、观察与模仿获得。 null四、性别图式理论(Martin&Halverson) 形成了基本性别认同的儿童会建构内群体/外群体和自我性别角色图式,这些图式是儿童加工与性别相关信息,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性别角色的脚本,从此就会按照这种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凡与图式相一致的信息会被保留和关注,背离性别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事情,儿童会曲解或忽视。 性别图式理论认为性别同一是性别定型化的中心任务,获得了性别同一,也就获得了性别图式——一套系统化了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观点和期望。有两种重要的性别图式,组内和组外性别涂饰以及自身性别图式。形成性别图式后,儿童就按照信息加工的原理进行运作。 这个理论既强调社会因素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作用,也十分重视儿童自身建构性别图式的能动作用。null五、认知发展理论(Kohlberg,1966) 主要观点:(认知-自我-社会化立场) 性别角色的发展依赖于认知的发展,儿童必须对性别特征形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才能被社会经验所影响。 儿童积极参与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他们并不只是社会影响的被动承受者,必须在建立性别认同,获得对性别稳定性的理解后才能实现对性别恒常性的理解。 发展过程: 基本性别认同(3岁)——获得对性别稳定性的理解——对性别恒常性的理解 对性别恒常性的获得是儿童选择关注同性别榜样和形成性别典型特征的开始。 六、心理人类学理论(Mead,1935) 对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男女差别的研究,发现性别不同而显现的人格特性或角色扮演并非来自生物学基础,而是因为文化模式而定型的,男女不同的第三性征具有明显的社会文化制约性,时代的制约性,也表明男女行为有很强的社会可塑性。 null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是一种兼容并蓄、整合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生物社会、社会学习、认知发展和性别图式理论所强调的过程都促成了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null第三节 心理双性化:21世纪的新观念第三节 心理双性化:21世纪的新观念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道德认知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他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道德判断阶段(出生~3岁)。 (二)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三)自律道德或道德主义阶段(7~12岁)。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二、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理论。 表12-1 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引自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三、我国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一)儿童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主要受儿童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发展规律的制约。 (二)对5~11岁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发现。 1、我国儿童从客观性判断向主观性判断发展的转折年龄在6~7岁之间,7岁儿童主观判断已明显发展。 2、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判断的转折年龄在8~9岁。
本文档为【发展心理学—6(个性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784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7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08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