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0_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2000_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举报
开通vip

2000_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中国经贸导刊 2000年第 21期 25 � 节 能 环 保 技术进步 2000~ 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文/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编者按: 本刊第 19期发表的国家经贸委印发�2000~ 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一文后, 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 视台分别摘播了该文。应有关方面及读者的要求,兹将�规划要点 全文刊载。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 !九...

2000_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中国经贸导刊 2000年第 21期 25 � 节 能 环 保 技术进步 2000~ 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文/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编者按: 本刊第 19期发表的国家经贸委印发�2000~ 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一文后, 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 视台分别摘播了该文。应有关方面及读者的要求,兹将�规划要点 全文刊载。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 !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 议 要求!积极发展新能源, 改善能源结 构∀。1998年 1月 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明确提出 !国家鼓 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 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制订的 �1996~ 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 展纲要 则进一步明确, 要按照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的发展和产业建设步伐。 从长远来看,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 能源结构、尤其是电力供应结构, 促进 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 缓 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 使我国 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 实 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近期来看, 开发 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除了能够增 加和改善能源供应外, 还对解决边疆、 海岛、偏远地区的用电用能问题, 实现 消灭无电县和基本解决无电人口供电 问题、农村电气化等目标以及进一步改 善我国农村及城镇生产、生活用能条 件, 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 20年来,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开发利用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技术 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科技队伍逐步壮 大, 市场不断扩大, 产业已初具规模。目 前, 我国制订!十五∀计划工作已全面启 动, 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 划和 15年长期规划编制工作, 制订!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制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 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 选 择成熟的、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 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 提出合理的发展 目标, 制订符合市场发展的产业政策、 采取规范市场的措施, 进一步推动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 划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的资源、技术状况和市场发展潜 力, 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要求, 提出技术 和产品的推广应用目标、实现这些目标 需要具备的设备生产制造能力, 相应的 配套服务体系和克服产业发展障碍因 素的政策措施及实施行动。 二、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一)资源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资源。据统计, 太阳能年辐照总量 大于 502万千焦 / 平方米、年日照时数 在 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我国国土 面积的 2/ 3以上, 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 和应用价值。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 32. 26亿千瓦, 而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 为 2. 53亿千瓦。地热资源的储存条件 也较好, 其远景储量相当于 2000亿吨 标准煤以上, 已勘探的 40多个地热田 可供中低温直接利用的热储量相当于 31. 6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资源也十 分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约 7亿 吨,可用作能源的资源量约为 2. 8~ 3. 5 亿吨; 薪材的年合理开采量约 1. 58亿 吨, 目前实际使用量达到了 1. 82亿吨, 超过 15%左右, 存在过量砍伐等不合 理使用现象; 此外还有大量的可用作生 产沼气的禽畜粪便和工业有机废水资 源, 全国约有集约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 便 40336万吨 , 其中干物质总量为 3715. 5万吨, 工业有机废水排放总量约 为 222. 5亿吨(未含乡镇工业)。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还包括可用作能源的固 体废弃物, 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温 差能源等,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二) 技术发展状况和市场开发潜 力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一类新兴 技术, 其产品具有新技术产品特点, 即 技术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商品化程度 不高, 市场发育不成熟, 大多数产品未 形成规范的市场与价格体系。 目前, 一些技术如太阳热水器、地 热采暖等, 已较成熟并具有获利能力和 相应的市场, 形成了初步的产业基础。 沼气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光 电系统等技术基本成熟, 产品已逐步在 市场中出现, 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 降低成本以及实施激励政策, 才能与常 规技术竞争。随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进 步, 更多的、具有良好前景的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对产业发展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1. 太阳热水器是太阳能热利用产 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太阳热水器经 过近 20年的研究和开发, 其技术已趋 成熟, 是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近几 年来 , 太阳热水器市场年增长率达到 20~ 30%。到 1998年,全国太阳热水器 累计拥有量达到了 1500万平方米, 居 世界第一位。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 对生活热水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太阳热水器使用范围也将逐步由提供 生活用热水向商业用和工农业生产用 热水方向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 26 中国经贸导刊 2000年第 21期 �技术进步 节 能环 保 地址:广州 黄埔 横沙 邮政编码: 510700 电话: ( 020) 82277789 传真: ( 020) 82270620 体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太阳能热水供应、 空调、采暖工程成本逐渐降低, 也将是 太阳热水器潜在的巨大市场。此外, 国 际市场的潜力也很大。1998年太阳热 水器年生产能力已达 400万平方米, 行 业产值已超过 35亿元, 大多数企业具 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产业化发展的条 件已经初步具备。 太阳能采暖技术, 已列入建设部建 筑节能技术政策范畴、建筑节能 !十五∀ 计划和 2010年规划; 太阳灶则主要用 于解决在日照条件较好又缺乏燃料的 边远地区如西藏、新疆、甘肃等省区的 生活用能问题。 2. 太阳光电转换技术中太阳电池 的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水平不 断提高。在我国已能商品化生产的单晶 硅、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分别为 12~ 13%和 4~ 6% , 多晶硅太阳电池也 有少量的中试生产,效率为 10~ 12%。 目前, 太阳电池已经不再局限于作为小 功率电源使用, 已扩展到通信、交通、石 油、农村电气化等各个不同的应用领 域, 每年的市场增长率高于 20%。截止 到 1998年底, 累计用量已经超过 13兆 瓦。1998年我国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为 4. 5兆瓦, 实际生产为 2. 1兆瓦。每峰瓦 的光电系统价格在 80~ 100元, 发电成 本在 2. 5元/ 千瓦时以上。到 2015年, 估计生产成本将下降 50% , 从而为太 阳光伏发电系统大规模应用创造良好 的市场前景。 3. 并网风电技术发展迅速, 但需加 速设备国产化进程。1990~ 1998年, 我 国风电场发展迅猛, 年均增长率超过 60%。截至 1998年底,全国总共已建有 19个风电场, 总装机容量达到 22. 4万 千瓦。世界上一些国家风力发电成本已 下降到约 5美分/ 千瓦时左右, 但我国 风力发电成本仍然较高, 其中主要原因 之一是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几乎都是引 进的。并网风电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设 备国产化和机制问题。 4. 小型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 熟。我国能够自行研制和开发容量从 100瓦到 10千瓦共约 10个风力发电机 组品种, 累计保有量超过了 1. 7万千 瓦。与国外同类型机组相比, 具有启动 风速低、低速发电性好、限速可靠、运行 平稳等优点, 而且成本低, 价格便宜。但 在外观质量、叶片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应用和制作工 艺水平上以及在较大容量的离网型机 组的生产制造技术方面, 还存在一定差 距。小型风力发电以及风/光、风 /柴等 互补供电技术的主要市场在广大无电 和缺少常规能源的地区, 用来解决生活 和生产用电。 5. 我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 地热勘探技术和评价方法, 具备了大规 模开发地热的能力, 并朝着专业化、规 范化方向发展。低温地热的开发利用已 经进行了城镇供热和综合利用等多方 面的试点示范, 技术基本成熟, 地热利 用设备和监测仪器基本能够实现专业 化成套生产。到 1998年供暖面积已达 800多万平方米。当前需要进一步开拓 市场, 尤其是热矿水医疗保健和旅游产 业等低温地热利用市场。地热发电技术 已具有一定的商业化运行基础。 6. 我国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发展方 向是改进和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 和生物质气化供气技术。以厌氧消化为 核心技术、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目的 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已成为处理、利用禽 畜粪便和工业有机废水最为有效的手 段之一。到 1998年, 全国共建成和营运 的工业废水和禽畜粪便沼气工程分别 有 200和 540多个, 年生产沼气分别达 到 3. 2亿和 0. 6亿立方米。与发达国家 相比, 我国沼气工程厌氧消化成套技术 已日趋成熟, 在某些方面已居国际领先 水平, 可根据原料特性的差异, 进行沼 气工程全套设计和施工, 而且投资相对 较小, 运行费用较低。秸秆气化集中供 气、发电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农作物秸秆 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关键是气化炉、 净化系统及发电设备系统。我国在热解 气化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 前全国已有 160多个乡村级秸秆气化 集中供气示范工程正在运营。集中供气 的主要问题是气化炉生产的燃气中可 燃气成分较少、热值低、焦油含量偏高 等。虽然目前秸秆气化的燃气主要用于 民用炊事, 但从发展方向看, 更有效的 选择是用于发电, 为农村提供分散的、 更洁净和方便的终端能源。生物质能气 化发电技术和设备在我国已经得到了 开发和示范应用。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 气、发电技术, 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地 区高品位商品能源短缺问题, 而且有利 于实现秸秆全面禁烧和综合利用, 对促 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 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 秸秆 气化、发电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巨 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是要提高和完善技 术以达到成熟实用和可靠的要求。 7. 加快其它初具发展前景的技术 的研究开发, 促进其科技成果尽快产业 化, 如燃料电池技术、温差能源利用技 术、废弃物发电、燃料制造及热利用技 术、生物质液化 (酒精发酵) 技术、新型 地热利用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等。这 些技术基本上还处于实验探索和研究 阶段, 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开展技术攻关, 建立中试基地, 逐步解 决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发展目标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目 标是: 加速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增 强我国设备制造和生产能力; 建立产业 化配套服务体系; 健全法规和机制, 实 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商 业化发展。到 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年开发量达到 4300万吨标准煤, 占我国当时能源消费总量的 2% (如果 包括小水电, 则将达到 3. 6% ) ; 该产业 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行业, 拉动 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 展; 对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 量作用明显 , 将减少 3000多万吨碳的 温室气体及 200多万吨二氧化硫等污 染物的排放; 提供近 50万个就业岗位, 为 500多万户边远地区农牧民 (约 2500 多万人口)解决无电问题。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 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分以下几个 阶段实施: (一) 2000~ 2005年, 逐步建立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经济激励政策体系以 中国经贸导刊 2000年第 21期 27 � 技术进步节能 环 保 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机制; 建立 和实施质量保证、监测、服务体系; 加大 对重点企业和产品的扶持力度, 促进产 业发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 用量在我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中占 0. 7% ,达到 1300万吨标准煤。 (二) 2006~ 2010年, 完善可再生能 源产业配套技术服务体系, 进一步规范 市场; 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经济激 励政策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 发利用量达到 2500万吨标准煤, 在我 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中占 1. 25%。 (三) 2011~ 2015年, 大规模推广应 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大部分产 品实现商业化生产, 完善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产业体系, 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中一个重要的新兴行业, 其总产值达 到 670亿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 发利用量达到 4300万吨标准煤, 占我 国当时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 2%。 具体内容和任务如下: (一)规范市场, 促进大型高效太阳 能热利用产业发展 到 2015年全国家庭住宅太阳热水 器普及率达 20~ 30% , 市场拥有量约 2. 32亿平方米。形成一批年产 200~ 300万平方米规模, 并具有较强新产品 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标 准的制订, 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太 阳热水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对太阳热 水器和太阳热水系统中的集热器、水 箱、零部件实行质量监督、检测和认 证。推动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 品种、规格, 降低成本, 完善服务, 生产 出一批用户信得过、国内外有较高信誉 的名牌产品 , 使更多产品打入国际市 场。 (二) 建立太阳电池与应用系统生 产体系降低产品成本 集中力量在现有太阳电池生产和 应用的基础上, 适应国际光电技术发展 趋势和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形势, 开拓市 场, 打破年产量徘徊在 2兆瓦左右的局 面。通过国家重点扶持, 推动第二代太 阳电池商业化, 形成应用器件配套齐全 的太阳光伏产业。2015年全国太阳电池 发电系统市场拥有量将达到 320兆 瓦。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 降低太阳电 池生产成本, 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形 成良性循环。在太阳电池市场中, 通讯 及工业用光伏系统将从目前的 40~ 5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 2010年的 20~ 30% , 户用及民用光伏系统将从目前的 30%上升到 40~ 50%。到 2015年中国 将开始大规模发展并网式屋顶光伏系 统。 (三) 推动并网风电的商业化发展, 加快国产化进程 预计 2005年并网风电装机将达到 300万千瓦, 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 490 万千瓦, 2015年达到 700万千瓦。为实 现这一目标, 必须提高国内风力发电设 备制造能力, 加速风力发电设备国产化 进程, 形成与风电场建设同步的生产能 力, 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 出口。要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 品牌, 加强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开 发, 大多数风力发电设备部件要实现国 内生产制造, 其技术标准和营运质量达 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要求, 能满足国 内风场资源特征及市场需求, 形成不同 规格的系列化产品。要借鉴国外风力发 电机生产的经验, 打破行业界限, 采用 招标方式择优扶持零配件生产厂、整机 组装厂, 最终实现产品价格、风电场初 始投资有较大下降, 风力发电成本逐步 能与常规发电方式相竞争。在国产化和 商业化进程中, 要加快形成和建立起风 力发电机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四) 继续做好离网型风力发电技 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 引导小型风力发电机生产企业加 大技改力度, 提高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 性能。加强较大容量的离网型风力发电 机组关键部件的研制及改进工作, 推动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通过 引进国外先进成熟技术和经验, 做好消 化、吸收工作。到 2015年形成 5万台的 年生产能力, 市场拥有量累计达到装机 10. 5万千瓦。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 发展和加强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 按照 国际通用标准和技术规范, 修订并完善 我国离网型风力发电的技术规范、标 准、试验方法等; 同时建立和完善产品 质量保证、监督及检测体系。 (五) 积极推广地热采暖和地热发 电技术 要尽快解决地热回灌技术, 注意 开发和生产回灌设备, 实现设备成套 供应, 从而避免地热利用引起的环境 污染。加快地热热泵技术的引进和开 发, 加速国产化。要大力开拓地热采暖 市场, 到 2005、2010、2015年地热采暖面 积分别达到 1500万、2250万、3000万平 方米。要积极推动地热的综合利用。在 地热发电方面, 2005年前主要是开发利 用西藏羊八井深部高温热储, 建成西藏 羊易地热电站和滇西腾冲高温地热电 站, 地热装机达到 40~ 50兆瓦。到 2010 年和 2015年地热电站累计装机分别为 87. 5兆瓦和 110兆瓦。 (六) 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开 发生物质能高效利用设备 大力推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进 一步提高设计、工艺和自动控制技术水 平。到 2015年,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大 中型沼气工程达到 2500座, 形成年生 产沼气能力 40亿立方米, 相当于 343 万吨标准煤 , 年处理工业有机废水 37500万立方米。农业废弃物沼气工程 到 2015年累计建成近 4100个, 形成年 生产沼气能力 4. 5亿立方米, 相当于 58 万吨标准煤, 年处理粪便量 1. 23亿吨, 从而解决全国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治 理问题, 使粪便得到资源化利用。秸秆 气化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近阶段仍将 着眼于 200个集中供气示范工程的建 设。在形成成熟可靠技术后, 再进一步 推广应用。到 2015年, 累计建成 4500个 气化站, 总产气量达到 20亿立方米, 相 当于 57万吨标准煤。 (七)推进新技术产业化 我国已建有 8座潮汐发电站, 总装 机容量 10. 4兆瓦, 但潮汐发电技术仍 然只是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氢作为能 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如作为运输工具和 发电的燃料, 因无污染而成为一种极具 发展前景的替代能源技术。燃料电池作 为移动电源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潜 在市场 , 预计 2005年以后将逐步进入 实际运用阶段。虽然目前还难以对这些 技术制订具体的产业化发展目标, 但是 应重视这些技术的发展, 加强中试的投 入和技术引进, 并逐步进入示范阶段。 一旦这些技术有了突破, 达到成熟实 用, 并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也要将 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 与综合利用司 协办 28 中国经贸导刊 2000年第 21期 �技术进步 节 能环 保 协 办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薛佩珍 地址: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 邮编: 041606 (本版块策划、编辑: 赵俊杰) 其纳入产业发展规划来进行推动和扶持。 四、产业化体系建设 为实现上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发展目标,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产业体系。要 支持重点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 使其形成 具有规模的产品生产和设备制造能力。同 时, 还要形成和建立与之配套的产业服务 体系, 包括发展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企业、建立技术服 务体系、制定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监测体系 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等。目前, 已经建立了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委员会, 要逐步 建立相应的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质量保 证体系和质量控制制度。此外, 还要建立一 些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信息网站以及行业信息交流中心, 以加强 信息交流。 五、预期效益分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将带来 明显的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预计 到 2015年所规划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 供的电力、热水和燃气等终端能源产品的 总量将达到 4300万吨标准煤 (等价值) , 平 均年增长率为 17. 32%。届时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将在我国商品能源消费中约占 2% , 成为我国商品能源消费的组成部分; 如果 再包括小水电供应的电力在内 (但不包括 传统使用方式的生物质能) 将达到 3. 6%。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力将达到 19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为 20. 6%。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经济效 益显著。预计到 2015年,包括电力、燃气和 热水在内的能源供应及其设备生产制造产 业所形成的年产值将近 670亿元,年均增长 率超过 1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 展还将带来很大的非直接经济效益, 它不 但能够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而且将带来 非常明显的环境效益。到 2015年本规划包 括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化石燃料的替 代量将达到 4300万吨标准煤, 这等于每年 少用 6000万吨煤炭, 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 化碳的碳量近 3000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和烟尘减排量为 210万吨。如果我们把燃 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排污费和减排二氧化 碳的增量成本作为减排的交易成本进行货 币化估计, 那么减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等大气污染物的年环境效益约为 120亿 元。同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 带来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 其中最为明显 的是预计到 2015年将提供近 50万个就业 机会, 为约 500多万户农牧民家庭 (约 2500 多万人口)解决供电问题。 六、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资源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 发 展速度也比较迅速, 但要实现产业 化发展,必须解决技术、资金、市场、 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技术问题 目前, 我国大多数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 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工艺相对 落后,生产企业规模小,一些原材料 和产品国产化程度低。这些原因加 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与常规能源 相比还不具备竞争能力。因此, 迫 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水平。 (二)资金问题 实现上述产业发展规划需要的 总投资约为 890亿元, 年平均约 50 多亿元。以 199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总额 ( 24941亿元) 为基 础, 每年需要的投资约占全社会固 定资产总投资的 2. 1#。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资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是 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除了需要 政府的扶持政策外, 还需开拓确保 整个规划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及其 融资方式。 (三)市场开发和发育问题 虽然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产品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 但 整体上缺乏系统的技术规范, 尤其 是缺乏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和认证标 准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质量监督体 系,从而影响了市场的扩大。此外, 很多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基础 的开发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 力,但由于缺乏宣传和信息传播,使 得这些产品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 (四)政策问题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 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供应成本还 不完全具备与常规能源产品进行竞 争的能力。为此, 需要建立和完善 投资、税收、信贷、价格、 管理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体系。 (五)管理体制问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按能源品种分属于不 同的行业, 加之历史原因, 没有形成统 一的归口行业。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行业的领导和管理又分属于多个部委, 这样的管理机制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 的需要, 也很难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 七、政策与实施 为推动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产业的发展, 达到规划的目标与要求, 需要制订相关的政策并付诸实施: (一) 推动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法律法规建设, 制订 !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法∀。 (二) 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激励政策 体系, 逐步制订税收、信贷、投资、价格、 补贴等方面的经济激励政策。 (三)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加强对 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作的统一 领导, 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分散性及重 复性, 推动统一的政策措施出台。 (四) 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产品的投 入 , 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 推动一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骨干企 业的规模发展。 (五) 积极开拓并建立有效的国际、 国内融资渠道, 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 采取相应的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 (六) 通过政府采购等措施刺激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的增长, 培 育市场; 制定产品标准, 健全质量控制 和认证制度, 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和管 理, 建立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实施项目 招投标制度、工程质量监理和评审制度 等。 (七) 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过程中,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资源优势, 采取政策倾斜等措施推 动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 业化建设。 (八)加强国际合作和交往, 积极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向商业化应用 的转化, 加速国产化进程。 ∃
本文档为【2000_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18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4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1-12-08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