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举报
开通vip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2011年第 1期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杨殿斛 内容提要:自1980年民族音乐研究的“南京会议”后,民族音乐学术界就一直热闹非凡,很不平静。除了学科 译名的论争不绝如缕外,对于支撑 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音乐民族志也遭遇 学界形态和文化的多重辩争,面临方法定位的合法性审问。值此中国民族音乐学“南京会议”三十 年大庆,如何理解音乐民族志方法,如何应答当下的诘问,探讨音乐民族志的研究论题价值取向,对 于中国民族...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2011年第 1期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杨殿斛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要:自1980年民族音乐研究的“南京会议”后,民族音乐学术界就一直热闹非凡,很不平静。除了学科 译名的论争不绝如缕外,对于支撑 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音乐民族志也遭遇 学界形态和文化的多重辩争,面临方法定位的合法性审问。值此中国民族音乐学“南京会议”三十 年大庆,如何理解音乐民族志方法,如何应答当下的诘问,探讨音乐民族志的研究论题价值取向,对 于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人类学;民族志;音乐民族志;论题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4270(2011)01—0026—10 自从 1980年作为中国民族音乐学标志性 会议——“南京会议”召开后 ,民族音乐学术界 的学科创业就一直热闹非凡,众声喧哗,很不平 静,有一种筚路蓝缕的悲壮。不管是对“民族 音乐学”作“民族音乐之学问”还是“民族音乐 之学科”的理解 ,对外都有一面共同的“民族音 乐学”大旗,云集着国内原有的民族音乐、传统 音乐研究以及受现代(音乐)人类学影响的民 族音乐研究之学者 ,在民间文艺志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音乐集成 编撰的历史使命推动下,使中国民族音乐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似乎作为“南京会议”三十年大庆的献礼 , 2009年发表了几篇重要的论文 ,一是三十年来 不绝如缕的学科之名 Ethnomusicology译名问题 的讨论, 有杜亚雄先生《“民族音乐学”≠“音 乐人类学”》(《中国音乐》,2009/3)和洛秦先生 《称民族音乐学,还是音乐人类学——论学科 认识中的译名问题及其“解决”与选择》(《音乐 研究》,2010/3)的发表;二是关于学科定位和 学科方法有蒲亨建先生《音乐人类学本事初 论》(《黄钟》,2009/3)尖锐发问,三是远在澳洲 的杨沐先生在多次强调人类学的路径 后发表 《跨进2l世纪的音乐人类学:国际潮流与中国 实践》(《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对论题 式文化志缺失作了鼎力的提醒。 对于支撑 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 乐人类学)的音乐民族志(Music Ethnography) 也在遭遇学界形态和文化的多重辩争,面临方 法定位 的合法性审问。值此 中国民族音乐 学 “南京会议”三十年大庆 ,如何理解音乐 民族志 方法,如何应答当下的诘问,探讨音乐民族志的 研究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就 教方家 一 、 民族志何为 何为民族志?民族志何为? 在中国古籍中,用来表达类似“民族”的语 词有“民”、“族”、“种”、“部”、“类”单字,也有 收稿日期:2010—07—12 作者简介:杨殿斛(1968~),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 、教授(贵州 558000)。 音乐艺术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一27一 “民人”、“种人”、“民群”、“民种”、“部族”、“部 人”、“族类”等词,其意相 当于英语 ethnic groups,即族群,没有“民”、“族”连缀。 而“民 族”一词在 中国广泛流传,是二十世纪初期借 明治维新时期 Et本知识分子拼凑“民”“族”二 字对译英语 nation所成的汉语新词 ,与我 国古 籍语言先例没有直接的关联。这个从 13本借用 过来的“民族”一词,在中国经斯大林“民族”定 义赋予“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 活”、“共 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之要义,结 合中国共产运动,又有孙 中山先生的“三民主 义”之“民”为佐证 ,“民”与“族”的结合显得 自 然无疑。面对 中国汉族之外 的多民族实际,有 了“民族”或指称“全体”,也可概汉人之外“诸 族”, 实在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就中国文化传统而言 ,“志”即“ ”,记录 之意。“民族志”是一种记录,这没有异议。在 有着悠久史志传统的中国,“志”即指“方志”, 又称地志或地方志,是“太平修史”中的地方风 物记录。专门记述天下 四方之事,是关于某一 地疆域沿革、风俗、物产、城镇、人物、名胜、古迹 和艺文的著作。这些志书的撰写,多是熟悉或 者多次调查 、核实的非常客观记录,有些 由当地 名绅执笔或参与完成。政府组织与地方士绅共 同合作的结 晶,得到 当地人士认 同。故而“民 族志”一词望文生义 ,即“民族”之“ ”,是地方 民族的记录,相当于“方志”,这大致没有错的。 问题是 ,作 为人类学 的民族 志(ethnogra— phy),是人类学者对异地人群见闻描写的著述 , 也是居于田野调查的一种研究方法。不管是新 建还是重建,“人类学”这个舶来品已在中国生 根发芽,进入了现行的学科 目录,有了专业机构 和规训系统。随着当代人类学在中国的影响 13 趋壮大,人类学的民族志与传统中国的“方志” 差别被不断读解出来。广义地讲,“民族志”是 对地方民族事项的记录,古今中外一切记写地 方民族风物事项的文本都属于民族志的范畴, 包括中国传统的“方志”。狭义地讲,民族志 (ethnography)作为学科术语,是指人类学者基 于田野工作(fieldwork)上的文化书写。由于人 类学家长期田野工作赋予书写,使民族志成为 现代人类学特有的学术活动而被普遍看好,成 为人类学家不可或缺的标志。 毫无疑问,中国“方志”是太平盛世政府对 属地之人、事 、物的记录,谨慎书写,核实真伪 , 征求意见,反复推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定 意义上是“熟悉之人”记“熟悉之事”,即“局内 人”(insiders)记“局内事”,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而人类学民族志对“他者”(other)文化的书写, 是“陌生之人”记“陌生之事”,“局外人”(out— siders)记“局内事”,虽然极力“主位”(emic)叙 事,无奈个人局限,难免主观色彩。 人类学研究“异文化”起家,非欧或非我族 类的文化研究意识在二战后的美国人类学界更 是得到张扬。从“非欧”到“非我”的具体含义 虽可多种解读 ,但以研究者为“我”区别于“他 者”的基本模式还是得到肯定。这种指向“异 文化”研究的陌生几乎使人类学家赖以起家和 安身立命的民族志先天贫血,近似“原罪”,伴 随人类学的发展。对“异文化”的研究只是需 要在“己”文化的学术界里得到认同,这是人类 学发展的初期阶段的情形,学术界的认知是以 信任人类学者的“民族志”陈述为前提。可是 , 好景不长,以《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奠定现代科 学民族志范式的人类学大师马陵诺斯基(Mali. nowski Bronislaw Kaspar,1884~1942)的田野方 法招致责难,反思民族志这一知识生产载体和 方法能否客观描写非欧传统文化以及非其历史 传承文化。因马陵诺斯基工作 日志《一本地地 道道的日记》在其死后出版暴露了有悖于田园 风光的恬静描写,这给人类学界对 民族志作者 的认知信度打了大大的折扣 ,而德里克 ·弗里 曼(Derek Freeman)与玛格丽特 ·米德 (Marga— ret Mead,1901~1978)在萨摩亚(1928)相反结 论 的调查加剧民族志信度危机 ,“异文化”研 究在“己文化”学术界里 自然认 同的蜜月时期 已经成为过去,1978年爱德华 ·沃第尔 ·萨义 德(Edward Wadie Said,1935~2003)发表《东方 学》, 后殖民文化意识的觉醒昭示人类学“己 文化”圈的“我群”的复杂和多元,“他者”(oth—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2011年第 1期 er)只是一个预设 ,如同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 体,人类学之初的“我群”与“他者”的截然区别 不复存在。特别是当代社会 ,找不到完全异己 文化的田野 ,家乡人类学的走俏正在改写人类 学传统研究 的“他者”旨趣 ,这很吊诡,研究异 文化为己任的学科逐渐把己文化的研究收入 彀中。 用“深描”(thick description)拯救人类学的 格尔兹 (Clifford Geertz,1923~)竖起 阐释人类 学的大旗 ,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阐释 和维护 民族 志的地位。乔 治 ·E.马尔库斯 (George E.Marcus)与米 开尔 ·M.J.费彻 尔 (Michael M.J.Fischer)《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 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1986)和詹 姆斯 ·克利福德 (James.Clifford)、乔治 ·E.马 尔库斯等《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是 “各种民族志实践和文化概念反思的总称” 的 解释人类学宣言 ,民族志客观描写已是不可能, 解释就是必然的选择。通过民族志对异文化的 描写,其目的在于借助其他文化的现实来嘲讽 与暴露我们自身文化的本质,获得对文化整体 的充分认识 ,对文化的自我满足状态加以反思。 著名德 国艺术史家格罗塞(Ernst Grosse, 1862~1927)在《艺术的起源》开宗明义“科学 的职务,就是某一定群的现象的记述和解释,所 以每种科学,都可 以分成记述和解释两个部 门”, 人类学 的解释路径 ,丰富了人文学科的 品格。马尔库斯认为“无论如何,在可 以预见 的未来 ,在原有的民族与地方之调查领域 ,民族 志不会再回到档案功能” ,由此解释的工作可 就不会是简单的事情。民族志的工作区别于传 统方志的实写和囊括 ,主题就成为民族志用来 驾驭和统率田野的人 、时、事 、地、物描述的纲领 网线,涉及文化事项的发生和解释。 人类学家按主题将某种理论或框架挑选田 野考察数据加以说明和解释,使一部 民族志包 括主题(问题或疑惑)、可能的答案或解释、挑 选数据和证据、形成张论(argument)及评估等 几个方面。分析与解释是 民族志最重要的特 征 ,从“浅描”(thin description)走“深描”(thick description),以问题为思路将 田野细琐零碎 的 描述资料加 以整理,并寻求文化 网络的解释。 田野数据经过分析解释形成有系统的张论 (主 张),是民族志重要 的课题。解释体现人类学 者对形成意义数据选择的理念,而且也体现对 民族志语言表达的选用偏好。马凌诺斯基《西 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列维 一斯特劳斯 (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忧郁 的热 带》(1955)和格尔兹(Clifford Geertz,1923~)的 《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1972)是 用主题统率民族志材料的经典代表。 总之,不管是“异文化”还是“己文化”的研 究,现代民族志方法不是包罗万象的方志记载 , 而是将田野材料按主题将某种理论或框架挑选 资料加以整理 ,并寻求文化网络的解释,获得人 文意义的提炼。 二、音乐民族志何从 音乐民族志何从 ,就是音乐民族志是记录 还是要解释?人类学的民族志路径能够给我们 多少启示? 起源于欧洲的人类学 (Anthropology)与音 乐人类学,其历史起点虽有对“非欧”文化的关 注,但不是一门学科。喜好“异文化”风土人情 的海外殖民者——官员、传教士和旅行者,对殖 民地风俗的文字记录源源不断地送回欧洲 ,成 就了英伦岛上的两位人类学先贤——爱德华 · 泰勒 (Edward Tylor,1832~1917)和(英 )詹 · 乔 ·弗雷泽(James Frazer,1854~1941);而通过 录音手段收集的殖民地风俗音乐的材料送到了 欧洲,如德国柏林大学建立的音响档案管,使科 学实验室研究音乐开启了比较音乐学(Compar- ative musicology)时代。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具有大文化 研究抱负的人类学理应包含音乐的研究 ,而音 乐的比较研究只不过是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罢 了。其实不然,找寻著名人类学的民族志,能够 好好研究音乐的几乎没有。即便是古典人类学 的大师泰勒的《原始文化》和弗雷泽的《金枝》, 也没有音乐的描述和分析。我们无法想象“万 音乐艺术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29—— 物有灵”和巫术仪式没有音乐的参与!!图书 馆和摇椅上的文字作业工作解决不了实验室里 音律的比较,而音律的比较却需要非常专业的 技术支撑。于是,我们看到早期音乐人类学研 究的比较音乐学阶段的学者的知识背景不是人 类学而是物理学 、数学、语言学家等 ,如提 出 “音分法”的是英国语言学家、数学家埃利斯 (A.J.Ellis,1814~1890)和奥地利音乐史学家 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1900年代初 建立“柏林人种学唱片档案馆”的是德国心理 学家、音乐学家施通普夫(F.C.Stumpf,1848— 1936)和助手音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O.Abra— ham)及奥地利音乐学家霍恩博斯特尔(E.M. V.Hornbestel,1877~1935)。 事实上,应该涵盖音乐研究 的人类学很少 涉及“异文化”民俗音乐研究的属地,使人类学 领地缺失音乐研究成为 自然的学术传统 ;而专 门“异文化”民俗音乐研究独立为近似 自然科 学研究的“比较音乐学”,测量和计算音乐形态 的律制在实验室里结出了丰硕 的成果,施通普 夫《暹罗的音体系及音乐》(1901)、《音乐的起 源》(1909),亚伯拉翰《绝对音感》(1901~ 1907),霍恩博斯特尔与萨克斯的《乐器分类 法》(1914)等就是 Ethnomusicology(音乐人类 学)之比较音乐学阶段的重要代表成果。 不过 ,这种似有联系而实际在方法和研究 对象均有区别的两个学科 “花开两朵”的“好 景”不长 ,二战中后期欧洲 比较音乐学阵营解 体和音乐学家逃亡,许多欧洲的著名的人类学 家和比较音乐学家流亡美国,促使 了源起于欧 洲的比较音乐学与人类学在美国的结合。比较 音乐学柏林学派霍恩博斯特尔的弟子乔治 ·赫 尔佐格(Herzog George,1901~1983),在 1925年 移居美国,投奔到哥伦 比亚大学人类学大师博 厄斯(Boas,Franz,1858~1942)门下,成全 了音 乐学与人类学的嫁接,使在 1900年就有很好人 类学研究基础的博厄斯学派更加增添了音乐研 究的旨趣,两个具有一定学缘关系的德国人在 异国他乡将源起于比较方法的两门学科——柏 林学派的比较音乐学与博厄斯的人类学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使从文化角度研究音乐学成为新 颖的学科方法。促进比较音乐学向民族音乐 学/音乐人类学(Enthnomusicology)的发展。这 样,比较音乐学柏林学派的式微和以博厄斯学 派为代表的音乐文化研究倾向逐为显学,欧美 的音乐学者和人类学者也都关心自然民族音乐 的人类学研究,简单录音和音乐记写的音乐学 让位于人类学民族志方法的音乐研究。 短暂的建国史影响美国文化研究角度的 “非历时”选择 ,历史人类学和历史音乐学的研 究毕竟需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支撑。人类 学在美国的看好应该与这种文化的积淀有很大 的关系。其他人文学科需要很深的历史积淀作 为支撑 ,要有足够的研究材料和对象。对于文 化积淀较浅的美国,选择“共时性”特征(即看 到什么记录什么)的人类学作为文化研究的主 要学科路径是为必然。既然历史积淀不多,就 是调查现存 民族 (国内或 国外基于 自己的“他 者”)。前有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摩 尔根(1J.H.Lewis Henry Morgan,18l8~1881)冲 锋陷阵,后有博厄斯学派摇旗呐喊,经过博厄斯 师徒前赴后继的苦心经营,人类学的研究在美 国成为显学,并由于美国在世界地位的不断抬 升而不断影响世界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纪 实描写的民族志方法是人类学的利器 ,也逐渐 成为 Comparative musicology(比较音乐学)的方 法。当这种方法膨胀到学科名称不足以囊括 时,更名就是自然的事。赫尔佐格投奔博厄斯 学派后的25年(1950年)荷兰音乐学家孔斯特 (Jaap Kunst,1891~1960)出版《音乐学》一书, 提出用 “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取代 Comparative musicology(比较音乐学),而事 隔 l4年,梅里亚姆 (A.P.Merriam,1923~1980) 1964年 出版《音乐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Music),体现了人类学对于民族音乐学/音乐人 类学(Enthnomusicology)研究影响巨大的现实。 不管是人类学背景的梅里亚姆还是既有比 较音乐学血缘的孑L斯特 ,学科名称建用表明他 们的困惑和思考,也显现音乐学科向人类学的 靠近和依赖。时而至此,纯粹的比较音乐学者 30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2011年第 1期 没有了,有的是人类学背景的音乐学家或者是 音乐学背景的人类学家。毕竟 ,音乐作为研究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者必须具有音乐专业 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没有音乐专业基础的人类 学家是不会研究音乐 的,而研究音乐的民族音 乐学者也必须把研究提升到能够与大学科对话 的高度,就不能停留在形态分析的层面。否则, 一 个个的音乐田野民族志个案不能到理论高 度,不能产生知识,我们的研究就没有更大的价 值和意义 ! 我们看到,在 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具有卓 越成就的学者与人类学有很大的渊源,如来 自 比较音乐学阵营的赫尔佐格 1948年任印第安 纳大学人类学 教授,而 以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音乐人类学》)著名的梅里亚姆是地地 道道的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和教授 , 同样,以《人的音乐性》著名的约翰 ·布来金 (John Blacking,1928~1990)竟是英国贝尔法斯 特女皇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和第一任系主任 (1970),以《民族音乐学研究的29个问题和概 念》著称的布鲁诺 ·内特尔(B.Netrl,1930~) 1964年就任伊利诺斯大学的音乐学和人类学 的教授等 ,这些大师级的人物的成长与成就 ,得 益于人类学的知识 的熏陶和帮助 ,也由此引领 了音乐人类学研究的人类学路径。音乐民族志 的实践和研究逐渐成熟,就是人类学民族志在 比较音乐学阶段的实际应用发展的产物。 面对难以记写的“他者”音乐和繁琐的音 响收录,音乐的描写应该怎样进行?面对这样 的问题,音乐人类学家绞尽脑汁 ,尝试了很多方 案。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以民族音乐研究为 对象的音乐学家,描写音乐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也是永远也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音乐学家都 觉得困难的问题 ,纯粹 的人类学家要解决肯定 更不容易。诚然,博厄斯学派就高扬描写的大 旗,认为只要仔细描写很多民族文化后 ,文化的 特点和规律就会体现出来。但是,对于音乐文 化来说,困难不仅在于文化的局内与局外人的 文化隔阂,而且,在客观的形态层 面也困难重 重,其一,是样本的选取,在一个社区内,不同年 龄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以及同人在不同场合的不 同演唱的差异如何看待,如何选择代表性的演 唱声腔?其二 ,自由演唱如何定性记谱?我们 的记谱方法能够记录如实世界各种音体系的 “他者”音乐吗?其三,声音 的“深描”如何进 行?这些问题深深的困扰着民族音乐学,难能 幸免。 人类学家“写文化”就聚讼纷纭,莫衷一 是 ,而音乐人类学家在遭遇“写文化”困扰的同 时,还要饱受“写音乐”的煎熬。“他者”音乐是 否可以通过 田野作业“写”出来?由是,我们进 一 步责难音乐民族志:即便是一个很牛的学派, 是否有能力完成一个民族不同分支族群音乐的 音乐民族志详细记写?像中国以政府行为方式 发动大规模的音乐集成志书编写的国家不是很 多,至少美国不是 !但美国的音乐人类学发展 却很快,原因之一在于美国的研究路径成为效 仿的圭臬,成就后殖民的事实外,还在于人类学 民族志个案启发了音乐民族志的研究视野,从 形态个案的描写超越,成就了“以小见大”、“通 过边缘来理解 中心的缺失”∞的现代人类学范 式。既然大规模拉网式的民族志是不可能,选 取典型社区做 田野就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我们 看到人类学家和音乐人类学家一个个海外个案 的研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绝对 的“他 者”没有 了,国家 间相互成为 田野,互为 “他 者”,不仅国内的民间成为本 国学者的田野 ,成 就了家乡人类学的研习,就是如同中国,不仅仅 我们成为其他欧美国家人类学家的田野,其他 国家也成为我们人类学的田野,如北京大学人 类学专业,也派出博士生到美国、俄罗斯、泰 国 做民族志田野。 从上所述 ,成熟于欧美的人类学路径,其安 身立命的基础是民族志个案。对于现在文化研 究,很难进行铺天盖地的统计 ,也就不太可能建 立健全的民族 志档案。因为“无论如何 ,在可 以预见的未来,在原有的民族与地方之调查领 域,民族志不会再回到档案功能”(马尔库斯)。 如果只是描写,民族志个案的价值就不大。现 代民族志功能重在“深描”而不是大批未经解 音乐艺术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31 读的资料,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中引梭罗 (Henry D Thoreau,1817~1862年)精辟话语: “为数清桑巴比尔的猫而走遍全世界是不值得 的”!!。 由是,也只有进行典型民族志个案研 究,进行文化阐释,提升民族志研究的人文学科 价值,使人类学和音乐人类学上升到知识生产 和学科对话的层面,赋予 民族志和音乐民族志 的学科品质。埃文斯 ·普里查德《努尔人》、克 劳德 ·列维一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露丝 · 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5)的《文 化模式》和《菊与刀》、玛格丽特 ·米德(Marga— ret Mead,1901~1978)《萨摩亚人的青春期》 (1928)、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教组织》、 (英)维克多 ·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 构》、费孝通《江村经济》和林耀华《金翼:中国 家族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3933284017_0的社会学研究》等等,就是以主题为 纲要统率材料的阐释人类学经典民族志著作。 此理同然,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也受益于阐 释人类学民族志的路径 ,从重形态研究的比较 音乐学转轨 到重文化背 景的 Ethnomusicology (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不仅是大量音乐 形态采集和记谱的困难和不现实,还在于具体 民俗音乐形态简朴而文化含量丰富的研究现实 使然。也是说,从形态的角度,民俗文化中的音 乐样式是比较多简朴的,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必 须是文化研究。音乐民族志也是以问题为思路 将田野细琐零碎 的描述资料加以整理 ,并寻求 文化网络的解释。如[美]布鲁诺 ·内特尔《八 个城市的音乐文化:传统与现代》、[美]蒂西 莫 ·赖斯《愿它充满你的心灵:体验保加利亚 音乐》、[英]约翰 ·布莱金《人的音乐性》 (1973)、[美]保罗 ·伯利纳(Paul Berliner)《姆 比拉之魂》(1978)、[美]斯蒂芬 ·费尔德(Ste- phen Feld)的《作为象征体系的声音:卡鲁利人 的鼓》(1982)、[美]安东尼 ·西格 (Anthony Seeger)《苏雅人为何歌唱》(1987)、[日]山口 修《出自于积淤的水中一以贝劳音乐文化为实 例的音乐学新论》(1990)等,是用论题统率田 野音乐材料的民族志。 从“比较音乐学”(阿德勒:Comparative Mu. sicology,1885)到“民族音乐学”(孑L斯特 :Eth— nomusicology,1950)再到“音乐人类学”(梅里亚 姆 Anthropology of Music,1964),体现学科发展 的比较(Comparison)一 民族 (Ethno)一文化 (Culture)三个阶段, 奠定 了欧美 民族音乐研 究的人类学民族志方法路径。从民俗音乐切 人 ,上升到大文化层面结题,论题音乐民族志成 为 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 田野作业 的重要方式,也是 Ethnomusieology进 行知识生产和学科对话的重要基础和途径。 三、论题价值取向:当代中国音乐 民族志的去从 那么,当代 中国音乐 民族 志何为?何从? 何去?也就是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何去何从, 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 前文已说到,人类学家按主题将某种理论 或框架挑选田野考察数据加以说明和解释,使 一 部民族志包括主题(问题或疑惑)、可能的答 案或解释、挑选数据和证据、形成张论 (argu— ment)及评估等几个方面。民族志主题可以是 叙而不论的,也就是说可以是描述的,比如“某 某文化”,这是一个仅有描述也可以表达的主 题,当然也可以进行理解和阐释,而一旦主题具 有问题 的品格 ,阐释和论证就是必然的选择。 这就是民族志形成张论 (argument)的关键 ,也 是民族志具有科学品格的标志。马凌诺斯基赋 予民族志“参与观察”和格尔兹赋予民族志“深 描”(阐释)的维度,论题成为现代民族志的品 质。论题(issue),就是问题 、争论 、争议。通过 论题的论争可以产生知识,形成思想 ,凸显观 点。当论题成为民族志的主题时,组织材料并 进行论证和阐释就是民族志的工作途径。 欧美音乐人类学的论题音乐 民族志成为 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田 野作业的重要方式,也是 Ethnomusieology进行 知识生产和学科对话的重要基础和途径 ,而当 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研究中还较缺 乏论题意识。笔者对于当前中国音乐民族志中 流于为描写而描写的状况有些担忧,在2008年 32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2011年第1期 北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十一届年会”和 2009年杭州“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 四届年 会”上发表了“民族志个案调查仅仅是为描写 而描写,没有阐释和人文价值意义的提炼 ,再多 的民族志只是量的积累而不能有质的变化 ,价 值和意义不大”的言论。无独有偶,杨沐先生 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2009年第4期发表《跨 进21世纪的音乐人类学:国际潮流与中国实 践》论文中尖锐地批评:“在欧美学术界,学术 研究向来强调论题(issue)研讨,音乐人类学界 也不例外。⋯⋯在强调论题研讨的趋势中,不带 分析研究的单纯描述型的音乐文化志、调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和综述、概述固然可以说是学术考察或者情况总 结的成果,但通常却不被看作是学术研究的成 果。⋯⋯然而国内学界却没有这样的共识,一些 学术刊物的编辑或院校里的教师甚至 自己都没 有这样的学术意识,也就谈不上据此来分辨论文 类别、评判论文质量或指导论文写作。” 缺乏论题意识的民族志文本屡见不鲜,笔 者归因为中国过于深厚的方志集成的学术传 统、1979年后任务过于艰巨的文艺集成志书 (音乐)编撰 任务以及筚路蓝缕的 Ethnomusi— cology学术进路 ,认为从南京会议以来,“民族 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或因结合中国民族学的学 理特点,或因结合传统方志的纪实要求,或因追 寻人类学的现代路径等,研究风格异彩纷呈,或 偏重传统的音乐本体,或在乎民族识别的视角, 或指归人类文化的视野。”⑩一方面是以形态研 究为重的中国乐律学学术传统,经受比较音乐 学研究的洗礼的先贤萧友梅和王光祈推动,自 然强化音乐学研究的形态路径。自然,这种研 究路径是在大面积的形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多是比较宏观的音乐形态技术分析和音乐品种 的分类与体系研究 ,不是我们说 的具有 “参与 观察”和“深描”的现代民族志;另一方面,方志 集成任务艰巨而繁琐,解放初有如上海音乐学 院《中国民歌集》(1953),于会泳《山东大鼓 · 犁铧大鼓》(1954),高厚永、韩洪夫《山东五音 戏唱腔集》(1954)、常苏民《山西梆子音乐》 (1954)、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河曲 民歌采访专集》(1956)、杨荫浏《苏南吹打》 (1956)、王基笑《河南梆子音乐》(1956)、贵州 音乐家协会《侗族大歌》(1958)、中央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研究所《苗族民歌》(1960)等等,而 1979年至 2005年全国几万音乐家花费了25年 的时间和大量的财力 、物力搜集 、整理和编辑的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 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 成》集成工程,以及这一时期陆续出版《中国少 数民族乐器志》(袁炳昌、毛继增主编)、《维吾 尔十二木卡姆》(周吉、买提肉孜等)、《蒙古族 古代音乐舞蹈》(乌兰杰)、《广西少数民族乐器 考》(杨秀昭、何洪、卢克刚、叶菁),《贵州少数 民族音乐》(张中笑、罗廷华主编)、《白族音乐 志》(伍国栋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田联韬主编)等等乐志集成,汗牛充栋。 在这个背景下,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 学/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与集成方志的编撰和 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任务方法相互纠葛,相伴 相生,使得至今还有相当一些以民族志名义进 行的田野作业,停留在基本描述的层面。既不 能对形态深入分析,又没有进行文化深度阐释。 弄得既受到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学研究指责“去 音乐化”,又被 民族音乐学的人类学研究指责 “没有深描”,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儿”。Ethno— 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要提升作 为人文学科的品质和地位,其学术旨归不能停 留在形态和描写的层面 ,必须指 向人的生存意 义。也 只有在一个层面上,Ethnomusicology才 可以与其他人文学科对话。Ethnomusicology通 过音乐作为研究进路,进而达到文化研究 的目 的,使之具有人文学科的终极品质。而支撑 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 )的 音乐民族志必须在对音乐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 析和阐释,使个体的音乐民族志具有人文学科 方法的论题品格 ,这就是欧美现代音乐 民族志 的学术路径,也是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今后 价值取向。 这种论题民族志的学术路径会有“音乐论 文没有音乐”的嫌疑。其实,民族志的长处就 音乐艺术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33—— 是做简单而封闭的小型社区(即乡土社会)文 化描写,而不是复杂社区的调查和统计。在小 型社区里,音乐的样式是比较简单的,也许几天 唱歌就是一个曲调 ,很难做复杂的音乐形态分 析。很多小型社 区与我们,实在是“他者”文 化 ,音乐虽然简单 ,但是文化的意义却很丰富而 需挖掘和阐释。田耀农在《民族音乐与艺术音 乐的最后分野》一文中就精辟指出,民族音乐 “不是人类的艺术行 为而只是人类的文化行 为”! 比之于现在的舞台音乐演出不同,一场 音乐的形态很丰富,可以做复杂深入的形态分 析 ,但演出的主题和文化的意义却很明了,不用 花费时间去做太多的阐释——除非需要。不 过,随着人类学和音乐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扩大, 复杂社区(城镇、城市)和艺术音乐文化也进入 研究 视野,丰 富 的材料 可作 复 杂 的形 态分 析——如果需要。 论题音乐民族志在中国虽然没有明确的提 倡过,但在音乐集成和传统民族音乐研究的学 术缝隙中逐渐成长,搭乘耗时25年之久的音乐 集成编撰“给后人留下一个有关 中国音乐音响 数据、乐器、图片、乐书、乐谱的价值巨大的资源 库” (乔建 中,2004:4)的班车,音乐工作者进 行大量田野调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 学的发展,许多民族音乐学专家学者也因之成 长。集成志书的系统工程在一定意义上挤压了 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发展,不过,音乐研究 的田野作业还是形成 了一些论题 民族 志,如 《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文化主题——一次纳西 “祭天”仪式的叙事与引申》(萧梅,1997)、《街 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洛秦 2001)、《晋中乡村礼俗 中的鼓吹乐社——音乐 会》(张振涛,2002)、《神圣的娱乐 一中国民间 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薛艺兵, 2003)和《贝~i-$L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 式音乐研究》(杨民康,2003)《贝壳歌——基诺 族血缘婚恋古歌实录及相关人文叙事》(沈洽, 2004)、《民间音乐消长:乡民生命意识的艺术 诉求——黔中腹地营盘社区音乐的民族志叙 事》(杨殿斛,2008),等等。在今后相当长的时 间里是不可能再进行大规模的音乐集成编纂, 因之民族音乐学者的工作目标就得从集成转移 到民族音乐的深层次研究上。民族音乐学研究 不但要关注民间民俗音乐,也要关注城市大众 的通俗音乐活动。 2009年 8月中国音乐学院陈铭道教授、赵 塔里木教授、杨红教授 、姚艺君教授 、桑海波博 士;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研究员、宋瑾教授;上 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韩锺恩教授和中国艺术 研究院薛艺兵研究员等十位中青年学者效仿 1984年4月美国詹姆斯 ·克利福德、乔治 ·E · 马尔库斯等 10位中青年聚在新墨西哥州讨 论“写文化”而跑到秦皇岛讨论“写音乐”,文论 观点(除赵塔里木教授外)已在《音乐研究》 2009年第 6期上发表。美国人“写文化”出版 了著名的《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1986),而中国人“写音乐”也形成了具有很高 学术价值和方法引领的文集《书写民族音乐文 化》 (2010)。其中,杨民康研究员《论中国音 乐民族志书写风格的当代转型及思维特征》, 从宏观的角度对 中国民族音乐研究 的“民族 志”现实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高屋建瓴;杨 红教授《体验与应验——田野中的音乐民族志 构建》理论赖斯(Rice)在梅里亚姆(Merriam) “观念一行为一音声”三维认知模式 (1964)上 经 1987年“历史构成一社会维护一个体适应与 体验”提出,2003年进一步提出“时间、地点、音 乐体验和民族志中的隐喻”,整合为“时空坐 标、社会场域、音乐事象和文化隐喻”四个观察 点;陈铭道教授《似花还似非花一音乐民族志 写作的变化》绕道人类学民族志的写作,由安 东尼 ·西格尔《苏雅人为何歌唱》读感,引出民 族志的意义赋予和挖掘,成就音乐民族志写作 的诗意;而洛秦教授《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 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从梅纽 亚姆“观念一行为一音声”三维认知模式人手, 经赖斯“历史构成一社会维护一个体适应与体 验”,条分缕析,层层推进,提出音乐文化诗学 模式——“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表明了民族 志写作的文化意义挖掘和研究论题的价值取 — — 34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2011年第 1期 向。换言之,音乐民族志的书写不仅仅是记录、 描述 ,而是基于记录、描述之上,用论题统率田 野材料 ,通过分析 、论述和阐释,旨归人文价值 意义的提升。 洛秦教授是当代中国音乐实验民族志写作 的先行者 ,其《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 的一 个缩影》 (2001)是中国人音乐实验民族志写 作的实践探索之作,拓展国内民族音乐学/音乐 人类学研究的路径和视野。而其在《论音乐文 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 的研究模式及其 分析》中提出“书写音乐文化”的音乐文化诗学 模式——“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其模式构架 为“前提——结构关系——研究路径——模式 核心”。其 “前提”是 可以理解民族志书写的 “意义假设”,是用以统率“音乐人事”叙述的论 题;其“结构关系”涉及到音乐人事即“(乐)人 及事(乐)”,在历史场域、音乐社会和特定机制 中所 生 成;而 “研 究 路 径 ”从 “形 态——过 程——本质”的角度叙述与叙事,在音乐人事 的认知过程中阐释音乐人事的意义和价值 ; “模式核心”则是对“前提”(论题)的呼应 ,是 对通过“研究路径”的论述 ,达到民族志论题论 证完结的归纳和总结。洛教授不但提出音乐民 族志的理论模式,而且身体力行,在《音乐文化 诗学视角中的历史研究 与民族志方法_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俄侨“音乐飞地”的历史 叙事及其文化意义阐释》 中,用上海俄侨“音 乐飞地”的历史记载为叙事的载体,验证“书写 音乐文化”的音乐文化诗学模式——“音乐人 事与文化研究 ”的方法。究竟如何研究历史,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 义和团》 (2000)通过中国清朝民间义和团运 动的解读 ,史学家的历史 、民众的口述史和政治 的神话史的差异,启迪了文化不同层次阐释的 可能性。由是理解洛秦教授用历史人类学的史 料的辑录与解读 ,是“书写音乐文化”的音乐文 化诗学模式——“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方法 的历史学视野进行实验民族志的新探索和尝 试。洛教授的研 究说 明“音乐人事 与文化研 究”模式的可行性 ,而且也彰显民族志历史叙 事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洛教授倡导和实 践的上海“飞地音乐”研究 ,是中国音乐人类学 在从过多关注民间音乐拓展 、转向城市音乐人 类学——做起(音乐学院)家门 口的(民族志) 田野。作为一种有意识 的学科方法建构和路径 探索,将对当前我国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 研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音乐民族志写作的文化意义挖掘和研究论 题的价值取向,使音乐民族志的书写不仅仅是 记录、描述,而是基于记录、描述之上 ,用论题统 率田野材料,通过分析、论述和阐释,旨归人文 价值意义的提升。作为音乐民族志书写讨论的 重要事件,《书写民族音乐文化》会议的召开和 文集出版本身,就是对詹姆斯 ·克利福德、马尔 库斯等学术路径的效仿和认同。不管是《作为 文化批评的人类学》还是《写文化一民族志的 诗学与政治学》,指出了现代民族志的文化批 评品质,要有诗学和政治学品格,借助其“他 者”文化的现实来观照我们 自身文化,从而在 反思自身文化中的促进文化的良性建构。 综上所述,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推动着 民族 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发展 ,“写文化”更得“写 音乐”。从 1980年“南京会议”到现在的30年 里,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方法和风格多样共存 ,相 互交织,有偏重形态的集成志书,有关注民族身 份的音乐系统介绍和分析,有注重音乐与相关 文化的深层探究。对于音乐 民族志研究,业余 民族志和科学民族志风格逐渐让位于实验民族 志的探索。以论题价值取向赋予音乐民族志人 文学科的品格 ,建立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知 识生产机制 ,促进音乐民族志研究的民族音乐 学/音乐人类学学科意识 ,从而有益于推动中国 音乐学事业的发展。 注释 : ① 如高厚永《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音 乐研究》,1980/4)、董维松 、沈洽《民族音乐学问 题》(《音乐研究》,1982/4)、薛艺兵《“民族音乐 学”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人 民音 乐》, 1988/4)、杜亚雄《有关民族音乐学的几个问题》 (《中国音乐》,1986/4)、汤亚汀《Ethnomusicolo— 音乐艺术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 35一 gY:释义和译名》(《中国音乐学》1991/3)、《漫谈 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音乐研究》,2000/ 3)、孟凡玉《音 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 (《民族艺术》,2007/3),杨殿斛《音乐人类学路 径 :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后集成走向》(《贵州民 族研究》,2008/4)、连赘《刍议民族音乐学的历史 演变、概念泛化及学科分野——兼论“民族音乐 学”与“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的关系》 (《人民音乐》,2008/2)等等。 ② 如《当代人类学与音乐研究二、三题》(《中央民族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3_3代人类 学中有关音乐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央音乐学院 学报》,1998/1)、《漫谈音 乐人类 学的定义与范 畴》(《音乐研究》,2000/3)、《澄清对当代 国际学 术理念的某些误解一 由(对我国音乐文化 学研究 现状的初步思考)谈起》(《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1)等。 ⑧ 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及其初 期使用情况》,栽《民族研究》,1984年第2期。 ④ 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之《关于“民族”和“族 群”的定 义》,北 京大 学 出版 社,2005,第14~ 26页。 ⑤ [美]玛格丽特 ·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为 西方文 明所作 的原始 人类 的青年 心理 研 究》 (1928),周晓虹、李姚军译,浙江人 民 出版社, 1988;德里克 ·弗里曼:《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 期——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1983,李 传家、蔡曙光译,光明日报 出版社,1990。 ⑥ 爱德华 ·w.萨义德 :《东方学》,1978,王宇根译, 三联书店 ,1999。 ⑦ 乔治 ·E.马尔库斯、米开尔 ·M.J.费彻 尔:《作为 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 时 代》,1986,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第 35~36页和 47~48页。 ⑧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1897,蔡慕晖译,1937年 第一版,1984年第二版,2008。 ⑨ 乔治 ·E.马尔库斯:《中文版序:(写文化)之后 20年的美国人类学》,载《写文化:民族志的诗 学 与政治学》,1986,高丙中、李霞、吴晓黎等译,商 务书馆,2006,第9页。 ⑩ 王铭铭:《萨林斯及其西方认识论反思(代译序)》 栽马歇尔 -萨林斯:《甜蜜的悲哀》,三联 书 店 ,2004 ⑩ 格尔兹:《文化的解释》,1973,中译本:韩莉译,译 林出版社,2002[1999],第21页。 ⑥ [关]玛格丽特 ·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为 西方文明所作 的原始人类的青年 心理研 究》, 1928,周晓虹、李姚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⑩ 洛秦/著、罗艺峰/导读:《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 中 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第2l页。 ⑩ 杨沐:《跨进 21世纪的音乐人类学:国际潮流与 中国实践》,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4 期 ,第 3页。 ⑩ 1979年以来,中华人 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 事务委员会会 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 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 民间文艺集成志 书”的编纂工作。《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 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 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 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 300 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 1O卷)、450册,约5 亿字,于2005年完成。 ⑩ 杨殿斛:《从方志到民族志: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 现代进程》,栽《小说评论》,2008,第138页。 ⑥ 田耀农:《民族音乐与艺术音乐的最后分野》,载 《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年第1期,第59页。 ⑩ 乔建 中:《2O世 纪中国传统音 乐研 究论纲》,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 第2期,第4页。 ⑩ 陈铭道主编:《书写民族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学 院 出版社 .2010。 ⑧ 洛秦:《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⑨ 洛秦 :《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中的历史研 究与民族 志方法— —_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俄侨“音乐飞 地”的历史叙事及其文化意义阐释》,栽《音乐艺 术》,2010年第1期,第52—71页。 ② [关]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 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书中以义和团运 动为例,对人们经历的历史、历史学家笔下的历 史和神话化的历史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讨,作为 时间的义和团是对过去的一种特殊的解读;作为 神话的义和团,是以过去为载体对现在进行的一 种特殊的解读,对现在仍发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档为【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26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1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08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