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

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

举报
开通vip

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null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构成:独立、主权平等的民族君主国组成的国际社会,取代了以罗马教皇为核心的神权政治体制。 特点:不稳定的均势体系; (1)欧洲大陆强国保持大体均势,英国离岸制衡; (2)各国为王朝利益、商业利益以及海外利益而战,宗教色彩以意识形态色彩日益淡化; (3)小国、战败国被牺牲,大国保持大体均势,大国兴衰交替。 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大国兴衰: 17世纪中期~18世纪初期的大国: ...

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
null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构成:独立、主权平等的民族君主国组成的国际社会,取代了以罗马教皇为核心的神权政治体制。 特点:不稳定的均势体系; (1)欧洲大陆强国保持大体均势,英国离岸制衡; (2)各国为王朝利益、商业利益以及海外利益而战,宗教色彩以意识形态色彩日益淡化; (3)小国、战败国被牺牲,大国保持大体均势,大国兴衰交替。 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大国兴衰: 17世纪中期~18世纪初期的大国: 奥地利、西班牙、法国、荷兰、瑞典、英国、土耳其、波兰 19世纪初期: 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国 斗争地点: 西欧地区: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奥地利、 东南欧地区:奥地利、波兰、土耳其、俄国 东北欧地区:波兰、土耳其、俄国、瑞典 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在欧洲的反响 法国:希望英国能够“恢复过去的政权”,但由于三十年战争和国内政局的牵制,法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落空。 西班牙:采取“削弱、分治”政策,大力支持爱尔兰起义。 荷兰:英荷矛盾点在于争夺海上霸权和商业利益。希望从英国的革命中捞取实惠。派出了调停使团,但没有取得效果。 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俄国:同情英国的专制政权;但相距遥远,难以及时反应。 教皇支持国王,试图利用国王的困难处境在英国恢复天主教的地位。 丹麦:运送大批装备支持英国国王;1643年丹麦瑞典间爆发战争,支援活动被迫停止。 瑞典因为丹麦支持英国国王,对英国议会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支持。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未给予充分重视的原因: 1、英国是二流国家; 2、多数国家认为英国国王未必会输掉战争; 3、重视大陆领土扩张,对海上力量重视不足; 4、忙于欧洲战事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总之,欧洲国家忙于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根本没有预料到这场革命在欧洲引起了更广泛的革命,更没有想到,革命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英国因此国力日盛,很快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首位的国家。 二、英国革命期间奉行的对外政策二、英国革命期间奉行的对外政策 革命期间,英国分裂为两个阵营,各自派员遣使奔赴欧洲,寻求援助和支持。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他们对英国内部事务的干涉,同时也避免卷入欧洲大陆的战争。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 1、这一期间的英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海外扩张,争取更多的殖民地,认定主要对手为西班牙和“海上马车夫”荷兰。 2、1651年《航海条例》与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 《航海条例》:规定凡是进出口英国本土和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只或者货主国船只运送。条例极其不利于当时从事转口贸易的荷兰。 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1654年缔约《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航海条例》 荷兰海上势力开始衰落,英国走上了争夺海洋霸权的道路。但英荷争霸远未结束。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3.英国参与法西战争 克伦威尔把西班牙看作英国“最大的敌人,是天然的敌人”。 (1)英西矛盾:殖民贸易与宗教 西班牙不许英国商人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其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教徒,甚至包括英国的清教徒在内。 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2)三十年战争后,西班牙与法国继续作战,并支持法国投石党,因此,法国希望与英国结盟,共同对西班牙作战;英国认为法国强大,西班牙衰落,打击西班牙可以获得其大片殖民地,故而,英法于1655年11月正式签约,共同对西班牙作战。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3)过程 1655年,英法共同对西班牙作战,1658年战争结束,英国占领了牙买加和欧陆战略据点敦刻尔克。法国感到不安,克伦威尔死后,法国首先撕毁协定,于1659年11月同西班牙签订了《比利牛斯条约》,结束战争;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英西关系改善。 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三、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1649-1658)4.英国对松德海峡的争夺 1655年瑞典波兰战争 1656年英瑞缔结同盟条约 1657年丹麦瑞典战争 瑞典与丹麦1658年签署《罗斯基勒条约》,1660年签署《哥本哈根条约》 英国获得自由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英国法国、荷兰共同签订条约,三国获得自由通过松德海峡和贝尔特海峡的权利。四、复辟时期的英国对外关系(1660-1688)四、复辟时期的英国对外关系(1660-1688)1、总体政策 国内:反动倒退的专制政策 国外:对外扩张的基本目标不变、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严格执行《航海条例》。对外政策变化在于对法、西的政策。 2、1660年《航海条例》与1664年第二次英荷战争 1667年《布雷达和约》,英国放宽条例限制,荷兰则把包括新阿姆斯特丹的北美殖民地让给英国,使得英国在北美的南、北殖民地连在一起。英国将印度尼西亚的一些殖民地让与荷兰。 四、复辟时期的英国对外关系(1660-1688)四、复辟时期的英国对外关系(1660-1688)3. 法国分裂英、荷、瑞典反法同盟 4.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与1674年《多佛尔和约》 5、三次英荷战争的实际影响: 英国实际上是胜利者。殖民地、势力范围和海上实力得到扩展。17世纪末,英国与荷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1688年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登上英国王位,荷兰从英国的竞争者发展到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加从属于英国。四、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对外关系四、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对外关系光荣革命(1688):继查理二世之位的詹姆斯二世试图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国教地位,并加强了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引起英国几乎所有社会阶层的恐惧和反对。1688年11月,在英国议员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之婿威廉三世对他取而代之,这次政变由于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在英国史上被成为”光荣革命“。此后,英国建立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四、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对外关系四、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对外关系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出现三种变化:一是英法同盟结束,英国开始了与大陆强国法国争霸的历史,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二是英荷建立了特种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英国;三是在争夺海外殖民地荷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主动态势。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一、法国对外政策的重点 持续削弱哈比斯堡家族的势力,实现“天然疆界”的伟大计划,建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强国地位,乃至霸权地位,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甚至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 “天然疆界”:南方边界:比利牛斯山 东方边界:莱茵河与阿尔卑斯山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二、《比利牛斯条约》 1、西班牙与法国的继续战争 (1)不甘心失败 (2)法国“投石党”运动 (3)英法不和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2、英国参与法西战争 (1)英国动机: (2)参与过程: 1655年11月,法英签订合约, 1657年,英国海军击溃西班牙海军, 1658年,法军打败西班牙与法国投石党孔德的军队, 1659年,西法签订《比利牛斯条约》,战争结束。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3、《比利牛斯条约》的主要内容 法国波旁王朝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联姻;西班牙向法国割地; 法国赦免孔德亲王 4、《比利牛斯条约》的主要影响 西班牙失去大片国土,大国地位从此一去不返, 哈布斯堡王朝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产; 法国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的权益得到维护,增强了法国的实力,为其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三、17世纪后半期法国发动的三次争霸战争 1.遗产战争(1667-1668) 2.法荷战争(1672-1678) 3.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1.遗产战争(1667-1668) 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次子查理二世继承 ; 1667年法国发动战争; 第三者介入:荷兰、英国与瑞典在1668年缔结同盟; 《亚琛和约》: 法国将弗朗什孔泰退给西班牙,但仍然得到了南尼德兰的部分领土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2.法荷战争(1672-1678)与《奈梅根和约》 (1)法国外交活动: 1670年英法签订《多佛尔密约》, 争取瑞典,帝国皇帝中立 荷兰与勃兰登堡建立防御同盟; (2)战争过程:陆上;海上 (3)荷兰外交活动:与奥地利、西班牙结成军事同盟; 与英国联姻,1674年英荷签订《多佛尔和约》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4)《奈梅根和约》 (1678) 主要内容:法国割占奥地利和西班牙的部分领土;使勃兰登堡陷入孤立,拉拢了一些德意志小邦;第一次用法语书写国际条约,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主要影响:法国霸权鼎盛的 标志 禁止坐卧标志下载饮用水保护区标志下载桥隧标志图下载上坡路安全标志下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下载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3.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 与《里斯维克和约》 (1)背景:A法国的霸权与路易十四的野心: B 邻国对法国扩张的担心; (1681年,法国占领斯特拉斯堡,1684年,法国又占领卢森堡和德意志的一些城市 ) C1685年,法国取消了南特赦令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2)奥格斯堡同盟的建立(1685): 荷兰、瑞典、勃兰登堡 、奥地利、英国、教皇 (3)战争进程: 陆地:南尼德兰、莱茵区和意大利 海洋:法国与英荷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4) 《里斯维克和约》( 1697年) 内容:法国归还自《奈梅根和约》以来占领的西班牙大部分土地,西属尼德兰要塞由荷兰军队驻守。英国获得深入地中海的权利,法国承认1688年政变后的政权。 意义:欧洲恢复了战前状态, 标志法国霸权地位开始衰落, 英国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开始以欧洲大国的身份参与欧洲大陆事务; 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地位,能够继续以欧洲大国地位参与竞争。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 与《乌得勒支和约》 1.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西班牙的巨大领地 查理二世的继承人 法国王太子、奥地利国王的儿子 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儿子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1698年英法密约: 由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儿子约瑟夫·斐迪南继承西班牙王位、西班牙本土以及南尼德兰; 法国王太子得到西班牙的意大利部分领土以及比利牛斯边境地段; 奥王的小儿子查理大公得到意大利的米兰和卢森堡 查理二世遗嘱(1700年10月):将西班牙连同新旧大陆的一切领地,全部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浦·安茹公爵,条件是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西法两国永远不得合并。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2.法西对欧洲大同盟的战争 1)双方:英、荷、奥地利以及法国大部分邻国 法、西、巴伐利亚 2)战争进程: 陆地:西班牙、意大利、西属尼德兰和莱茵河流域 海上和海外殖民地(1704年英国舰队击败法国舰队) 3)同盟内部的变化:荷兰,奥地利查理六世继位, 英国(托利党改变了辉格党政策;借法抗俄;担心西奥合并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3.《乌得勒支和约》的内容及意义 1713年4月,以法、西为一方,以英、荷、普、萨伏伊和葡萄牙为另一方,签订《乌得勒支和约》; 1714年法国签订《拉什塔特和约》,两个条约统称为《乌得勒支和约》。 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内容:腓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法西两国永远不得合并。 英国获得了直布罗陀和米卡诺岛上的要塞,还得到了向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贩卖黑奴的专利权; 荷兰获得了在法比边境的一些要塞驻军的权力和一些贸易特惠权; 法国将北美和西印度群岛的一些殖民地割让给英国,法国还必须拆除敦刻尔克的防务,交出已经占领的莱茵河左岸的各城市; 普鲁士获得了西属尼德兰的格尔德兰;萨伏伊收回了西西里;奥地利获得了西属尼德兰和意大利的米兰、曼图亚和那布勒斯登地区。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意义: 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第一次将“势力均衡”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 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它保持住了海上优势,占领了不少海上要塞,开始了夺取法国殖民地的进程,国际地位逐步上升; 法国霸权地位不复存在,保住了大陆强国的地位,但海上实力被大大削弱;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势力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增强,保持了大国地位,在近代国际关系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二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 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俄罗斯国家: 诺夫哥罗德公国摄政王奥列格于公元882年在东欧平原上建立的以基辅为首都的早期封建国家(9~12世纪初),称古罗斯、罗斯国。988年宣布以东正教为国教。 12世纪初,基辅罗斯公国分裂,1237年,拔都率蒙古军入侵,1243年金帐汗国建立,罗斯处于其统治之下。 1328年,金帐汗册封伊凡为“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莫斯科公国从此登上历史大舞台。 1480年,莫斯科公国摆脱蒙古而独立。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俄国由古罗斯的莫斯科公国发展而来,具有浓厚军事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以及扩张传统。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成为第一代沙皇时候,280万平方公里 17世纪末,其版图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2280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联邦的领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是原苏联总面积的76.3%。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1、俄国的扩张 彼得一世的目标: 北上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南下进攻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 西进兼并波兰,占领德意志诸侯领地,控制普鲁士和奥地利。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2、北方大战(1700~1721) 彼得一世扩张的国际背景: 瑞典与土耳其对比;奥土战争(1683~1698);俄对土战争(1695~1696);反土同盟(奥、威尼斯、俄);欧洲考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北方同盟”的建立 : 1699年11月,萨克森与俄罗斯缔结了反瑞典同盟条约,同月,丹麦与俄罗斯订立同盟条约 。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交战过程: 1700年3月,丹麦与瑞典首先爆发战争, 5月丹麦投降 ; 8月,俄国对瑞典宣战,11月俄军在纳尔瓦战败; 1702年俄军主动,1703~1705夺取2/3的波罗的海沿岸土地 1704年俄波缔结反瑞同盟条约(年20万卢布,立窝尼亚) 1706年萨克森投降 1708年俄瑞交锋,1709年瑞典在波尔塔瓦战役中失利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1710年土耳其对俄宣战,俄军失利,双方签订《普鲁特和约》,俄国将亚速夫和1700年取得的其他地区退还给土耳其,并保证瑞典国王安全返回国内。 1714年,国际形势的变化 1717年,俄国与普鲁士、法国结成防御同盟。 1718年,俄瑞召开了阿兰群岛和会 1721年俄瑞签署《尼什塔特和约》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尼什塔特和约》 瑞典把立窝尼亚、爱沙尼亚、英格里亚和部分卡累利阿割让给俄国; 俄国将芬兰归还给瑞典。 和约使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变成了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 瑞典被大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二、普鲁士的兴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神圣罗马帝国: 919年,萨克森王朝建立,德意志国家的形成 962年,奥托一世被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 1155年,德皇腓特烈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254~1273年,皇位空缺 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选帝侯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诸侯国分立体制神圣罗马帝国疆域神圣罗马帝国疆域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哈布斯堡家族(13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年):取得尼德兰 菲利普:取得西班牙、撒丁、两西西里王国 查理五世(西班牙称为查理一世):疆域最广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1.普鲁士王国的崛起 霍亨索伦家族: 1415年,腓特烈一世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取得了勃兰登堡地区,同时也被确立为勃兰登堡的选帝侯; 腓特烈·威廉选帝侯 (1640~1688 ) 普鲁士军队之父;领土扩张;外交 腓特烈三世 (1688~1713 ): 取得普鲁士国王称号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腓特烈·威廉一世国王 (1713~1740年 ): 军事实力 腓特烈大帝 (1740~1786年): 军事变革、领土扩张、争霸德意志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2.1740~1748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查理六世:国本诏书: 奥地利领土完整,玛利亚·特雷西亚继承王位 国际形势: 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和撒丁王国支持普鲁士的要求 ,法国也在此列; 英国、荷兰支持奥地利;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战争过程: 1)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1740年12月,普鲁士占领西里西亚 ,普奥密约 1741年11月普奥再战,1742年7月《柏林和约》 2)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1743年卡特雷特勋爵上台,改变了前沃波尔政府政策, 萨克森与撒丁站在奥地利一边;奥胜西班牙;英荷胜法; 普鲁士侵入波西米亚 1745年12月,普奥签订《徳雷斯登和约》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以英法为核心的两个集团的战争: 1744年,英法的间接对抗变为正式战争; 1747年英国重创法国舰队,1748年击败西班牙舰队 1747年俄国宣布参战 ,普鲁士退出战争 , 1748年1月,英、荷、法缔结《亚琛和约》,西、奥和撒丁先后加入。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亚琛和约》: 内容:确认了玛丽亚·特雷西亚的王位继承权,普鲁士得到西里西亚,西班牙与撒丁王国得到了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部分属地,法国归还它在尼德兰占领的地区,在印度占领的马德拉斯和美洲的一些地区归还英国。此外,法国必须拆除敦刻尔克的防御工事,英国获得将贩卖黑奴的权利再延长四年的权利。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意义: 加强了英国和普鲁士的实力, 削弱了法国与奥地利的实力, 英国矛盾加深, 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加剧, 法国与普鲁士同盟实际瓦解。 法国与奥地利开始由敌对走向联合。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三、“七年战争” 1.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 奥地利:考尼茨 法国: 普鲁士: 英国: 1756年1月,普鲁士与英国订立了《威斯敏斯特协定》,规定,双方应维持德意志境内的和平,以武力反对“任何破坏德国领土完整的国家”。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1756年5月,法奥订立互助条约(即《第一次凡尔赛条约》),规定,一方提供2.4万军队援助另一方抵抗侵略。 1756年3月,俄奥订立攻守同盟,规定,俄国向奥地利提供8万军队援助奥地利,一旦打败普鲁士,奥地利得到西里西亚,俄国得东普鲁士。 1757年5月),法奥又订立正式的法奥同盟条约(《法奥第二次凡尔赛条约》),规定,法国向奥地利提供10.5万军队代替此前提出的2.4万军队,法国还向奥地利提供1200万弗罗林的补助金。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2.七年战争(1756-1763) 战争过程: 欧陆战线: 1756年8月,普鲁士突进萨克森,挑起序幕。 1756年12月,俄国加入第一个凡尔赛条约。 1757年5月,法国与奥地利订立正式的法奥同盟条约(亦称法奥第二次凡尔赛条约)。 至1761年,战争处于静寂状态,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海上战线 :1754年即开始, 1759年英国海军舰队彻底击败了法国舰队, 从1759年到1760年,英国在北美大陆彻底击败法国军队,全面夺取了加拿大。到1761年,英国在西印度和印度都取得了决定性的军事胜利。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3、《巴黎和约》和《胡贝图斯堡和约》 和谈背景:英国与俄国的变化 1763年2月法英签订《巴黎和约》,规定: 1、在美洲,英国从法国取得加拿大、新斯科舍、布雷顿角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土地(新奥尔良除外),从西班牙取得佛罗里达半岛,作为对西班牙的补偿,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包括新奥尔良)割让给西班牙,并由法国给西班牙一笔补偿金。法国收回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2、在西印度群岛,法国将多米尼加、格林纳达等5个岛屿给让给英国,法国收回马提尼克等4个岛屿;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在印度,英国获得所占领的一切土地,法国可以保留包括本地治理在内的5个城市,但必须拆除工事,不得设防,只作通商之用; 4、在欧洲,米诺卡岛归还英国,法国撤出敦刻尔克工事和汉诺威选侯区的法军,英国把贝尔岛归还法国; 5、西班牙收回哈瓦那和马尼拉,但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必须撤出他们在葡萄牙及其殖民地的军队。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1763年2月15日,奥地利、普鲁士和萨克森签订了《胡贝图斯堡和约》: 在普奥维持领土现状的基础上,奥地利撤出它占领的伯爵领地格拉茨,并重新确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有;普王腓特烈二世答应支持玛利亚·特雷西亚的儿子约瑟夫当选为皇帝。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4、七年战争的国际影响 第一方面:战争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普鲁士死于战争50万,其中士兵18万,而奥地利则有30万人死于战争;英国战争总花费为8200万英镑,其中6000万英镑是靠借债得到的,法国在战争进行中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财政拮据,仅拖欠奥地利的债务就达到3400万里弗。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二方面:战争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法国: 英国: 普鲁士: 奥地利: 俄国: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7世纪上半叶,唐朝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 13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进入西亚, 13世纪末独立, 14世纪中期开始扩张,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 1526年击溃匈牙利 16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开始由盛转衰。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二、17世纪后半期的奥土战争(1683年~1698年) 1、三十年战争后的奥土战争与《沃什堡和约》 2、1683~1698年的奥土战争: 第一阶段:1683~1684年 , 维也纳之围 第二阶段:1684~1690年, 奥、波与威尼斯结成“神圣同盟”,法中立, 1686年俄入盟,奥格斯堡同盟建立使奥法再度对立,波法结盟,匈牙利起义 第三阶段:1690~1698年, 土奥拉锯战,1695~1696年俄军攻打亚速夫,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 《卡洛维茨和约》( 1699年1月) 内容: 奥地利获得匈牙利, 波兰获得乌克兰的一部分土地以及波多利亚、卡明涅茨要塞,威尼斯获得了摩里亚半岛。 4、 1683年~1698年奥土战争与《卡洛维茨和约》的影响。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三、两次俄土战争 1、18世纪后半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2、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目标: 南下打通黑海, 西方兼并波兰, 北方夺取芬兰作为彼得堡的屏障,巩固彼得一世时所占领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地位。 俄国侵略土耳其前的外交形势;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1768-1774年俄土战争 (1)战争进程 陆上战场: 多瑙河战场: 俄军1769年控制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 克里木战场: 俄军1769年控制了亚速海, 俄军1771年占领了全部克里木半岛。 高加索战场; 俄军占领了格鲁吉亚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海上战场: 1770年俄国舰队在爱琴海打败土耳其舰队, 1771年俄军舰队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2)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1772年) A:普鲁士与奥地利对俄国胜利的反应: B:1771年7月,奥地利与土耳其达成秘密同盟防御条约 ; C:1769-1770年,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会晤,就瓜分波兰问题达成默契。两国君主决定,迫使俄国放弃在巴尔干的领土要求,并接受瓜分波兰的建议。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D: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2年8月,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在彼得堡签订了瓜分波兰的条约。 普鲁士分得3.6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8万人口; 俄国分得9.2万平方公里,130万人口; 奥地利分得8.3万平方公里和265万人口。 波兰丧失30%的土地,减少35%的人口,丧失了北方出海口和南方的富庶地区。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库楚克——凯纳吉和约》 俄国取得了进入黑海的重要港口和地带,如叶尼尔和刻赤要塞、金布恩、亚速夫等;克里木汗国独立俄国的商船在黑海、达达尼尔海峡以及其他奥斯曼帝国海域自由航行等。俄国归还多瑙河上的两个公国,但是土耳其政府必须保证“维护这两个公国居民的利益”,并保证保护东正教义和教堂。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4、1787-1792年俄土战争 (1)18世纪80年代末的国际形势: 英国; 法国; 1778~1779年普奥战争与《铁申和约》; 1780俄奥缔结同盟条约; 1782年希腊计划; 1783年俄国吞并克里木汗国 1786年俄法签订《通商条约》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2)战争期间的外交斗争 支持土耳其的一方:英国、普鲁士 1788年瑞典进攻俄国; 1788年英国与普鲁士、荷兰结成反俄同盟 ; 普鲁士与土耳其、波兰签订秘密同盟条约 ; 支持俄国的一方:奥地利 1788奥地利参战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3)战争进程: 1789年,俄奥两国占领多瑙河两个公国,1790年俄军占领了多瑙河的伊兹梅尔,并完全控制了黑海。 1790年,英普以帮助奥地利镇压比利时革命为条件,迫使奥地利停止了对土耳其的战争。1790年2月,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病逝。 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三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 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4) 《雅西和约》( 1792年1月) 土耳其将奥卡科夫以及德涅斯特河以内的黑海北岸地区割让给俄罗斯。俄军占领的比萨拉比亚以及多瑙河上的两个公国退给土耳其,土耳其给与俄国贸易特惠权。和约还承认《库楚克——凯纳吉和约》继续有效。 第二章思考题第二章思考题1、简述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的英国外交。 2、简述《比利牛斯条约》的主要影响。 3、简述.《乌得勒支和约》的意义。 4、论述七年战争前的国际背景以及七年战争的国际影响。 5、论述17世纪后半期与18世纪英国与法国对外发展战略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历次交锋。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独立战争爆发前的北美形势 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1、1607~1732建立了13个殖民地 2、二、三百万人口 3、统一市场:北方四州、中部四州、南方五州 4、文化交流:1636年哈弗大学建立 18世纪上半期共有10余所大学 具有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杰斐逊、麦迪逊、汉米尔顿等 175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第一个殖民地联盟计划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二、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矛盾的激化 1、“七年战争”后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 1)压制与掠夺的经济政策 a)1763年的英王赦令 b) 1764年《糖税法》 c) 1765年3月《印花税法》 d) 《驻军条例》 e) 1767年《汤森法案》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2)欺压与奴役的政治政策 英国政治政策的经济表现 殖民地在英国议会的代表问题 英国殖民地的宗教政策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3)傲慢的宗教政策 1774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魁北克法》:规定,加拿大由英王委任的参事会统治,天主教会保持其特殊地位;并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俄亥俄以北的大片土地并入魁北克地区。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二、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英斗争 1、反对印花税的斗争 ●从1765年5月开始,各议会通过反对《印花税》决议 ● 1765年10月,9个殖民地的代表召开反对《印花税》的大会,通过了《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及其不满原因的宣言》 ● 1765年11月1日纽约群众游行示威 2、1770年3月“波士顿惨案”与反对《汤森法案》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3、1773年12月“波士顿倾茶事件”与英国“强制法案” 《波士顿港口法》 《马萨诸塞政府法》 《司法法》 新的《驻营法》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三、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1774年9月5日~1774年10月26日) 保守派与激进派 1、《权利宣言》 2、《请愿书》及《告不列颠人民书》 3、建立“大陆协会”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二节、欧洲各国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态度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与独立宣言 1、列克星敦的枪声(1775年4月18日) 2、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1775年5月10日) A、建立大陆军 B、通过了《关于使用武力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宣言》 “我们为敌人所迫拿起武器,要不顾一切危险,使用武器来捍卫我们的自由。宁可作为自由人而死,不愿作奴隶而生。”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C、 《橄榄枝请愿书》 D、组建“秘密通讯委员会” E、 1776年3月批准对英国船只的私掠活动,4月宣布将同英国以外的世界各地进行贸易。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3、《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 宣布“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联合邦;他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4、美国走向独立战争的原因 A、英国的战争政策 B、美国民众独立意识(《常识》 的出版) C、各殖民地相继独立 1776年3月~6月,7个殖民地相继宣布独立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二、法美同盟 1、美利坚联合邦的外交方针 2、法国对美独立战争的态度 路易十六对北美殖民地独立的看法 外交大臣维尔仁在《对英国殖民地现状的看法和应如何处置 》中强调:法国的责任是抓住一切机会削弱英国的力量。 第一阶段:“只差参战”的政策与“保持中立” 第二阶段:与美国结盟并直接参战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3、美法结盟(1778年2月) 《友好通商条约 》: 首先,它允许中立国船只运载作战物质; 其次,“最惠国”条款 《同盟条约》: 主要和直接目的,是为了有效维护联合邦在贸易和政治上的自由,维护其主权和独立,联合邦要求领有美洲大陆上的英国领地(包括加拿大和百慕大群岛),法国取得了领有英属西印度群岛的权利;双方不能单独与英国停战媾和。 4、法英交战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三、西班牙和荷兰参战 (一)约翰·亚当斯与“民兵外交” (二)西班牙参战 1、西班牙对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态度 2、西法签订《阿兰惠斯条约》( 1799年4月) 西班牙要求收回直布罗陀、米诺卡、牙买加和佛罗里达等地,法国想要恢复在印度的统治权,夺回纽芬兰、塞内加尔和多米尼加岛。 3、1779年6月21日,西班牙向英国宣战。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三)荷兰参战 1、英荷关系的矛盾性 2、荷兰对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态度 3、英荷矛盾的激化 A、荷兰与北美殖民地的贸易 B、荷法国贸易与英荷冲突 C、荷议会通过无限制护航、增加海军军备决议(1780 ) D、1780年12月20日,英国向荷兰宣战 E、 1782年荷兰承认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又从荷兰获得了500万盾的借款,并签订了美荷通商友好条约。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四、欧洲武装中立同盟 1、俄国的态度与政策 2、 《武装中立宣言》( 1780年2月) 中立国船只可以在交战国各口岸之间和交战国沿海“自由航行”;交战国臣民的财产,除违禁品外,可以装载于中立国的船只,“只有武装和直接用于战争目的的物品为战时违禁品,并且只有当进攻国家在某一港口的附近驻扎足够船只,并对开进去的船只构成明显威胁时,那个港口才被称为封锁港口。”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3、“武装中立同盟” 的建立与影响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节、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一、俄奥的调节 1、俄奥的战略考虑 2、法国的条件: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单独和约不被认为是有效的,这些和约要有调解国和其他中立国的保证。 3、俄奥和谈建议 :按照“保持既有”原则划定边界;美国作为自治领留在英帝国内;只承认美国事实上的独立,而并非法律上的独立;美国的独立必须在欧洲国家的“保护”下实现。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4、美国的态度:直到英军从美国国土上撤出,美国不能考虑任何停战;所有参加会议的国家必须首先承认美国的完全独立,美国才能参加会议。 5、(1781年)约克敦大捷 与俄奥调解的结束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二、和平谈判与《巴黎和约》 1、美、法、西、英的目标: 2、1782年11月 美英签署草约、 1783年1月英国与法国及西班牙签署草约 3、 美英正式签订《巴黎和约》( 1783年9月3日)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内容: 确定美国边界北到大湖区与圣劳伦斯河,西到密西西比河,南到北纬31度线,与佛罗里达划界; 美国公民保有在英属北美领海捕鱼的自由。可以在纽芬兰海岸和英属美洲其他领土的海岸自由捕鱼; 美英两国在密西西比河上均有航行权; 4、英国与法国、西班牙、荷兰的和约 法国收回非洲塞内加尔与西印度群岛的多巴哥 西班牙收回弗罗里达与米诺卡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三、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国际影响 1、对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对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影响 3、对欧洲大国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四节、独立后的美国早期外交 一、美国的中立宣言与“孤立主义” 1、英法战争与美国的态度 国务卿杰斐逊代表的民主共和党 : 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代表的联邦党 : 2、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签署《政府宣言》(即《中立宣言》) 3、1796年9月17日,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发表了告别演说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 “我们对待外国的重大的行为准则是,在扩展我们商业关系的时候,尽量避免同他们发生政治上的牵连,……欧洲本身有一系列重大的利益,这些利益对于我们却完全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关系。因此,欧洲必然陷入经常发生的纠纷中,那些纠纷在实质上是同我们毫不相干的。因此,在他们变化浮沉的政治中,加入我们人为地和欧洲国家联系在一起,使我们自己牵连到欧洲的日常变化着的政治中,即欧洲国家友好或敌对的日常联合或冲突中,那一定是不明智的。我国的地理位置远离欧洲,这就促使我们也使我们能够追求另一种途径。”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二、美国独立后与法、英关系 1、美法矛盾 2、英国拦截美国商船(1793年6月开始) 3、美国的禁运(1794年3月26日)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4、《约翰·杰伊条约》 (1794年11月) 英国放弃在美国西北部的要塞;英国船只有权进入美国的一切港口,但是美国船只无权无权进入英国北美属地和哈德孙湾公司的港口和河流;美国可与东印度进行贸易,但是不能与加拿大通商;(第12款)美国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贸易限制在70吨以下的船只运载,并且不能将进口货物转运英国;禁止向英属西印度群岛出口棉花、咖啡、可可等。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5、法国拦截美国商船与X、Y、Z事件 6、美法《模特枫丹条约》 (1800年9月) 终止美法1778年友好通商条约,双方放弃在跳跃基础上的一切权利要求;自由船只可以自由货物;中立国船只有在各交战国进行非违禁品贸易的自由。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三、美国最初的对外扩展 1、1795年10月,美国与西班牙签订《平克尼条约》,美国获得了在下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航行权和在新奥尔良有三年的“存栈权” ; 2、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 ; 3、1804年,杰斐逊把西佛罗里达解释为路易斯安娜的一部分。1811年,美军占领了西佛罗里达 ;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4、美国在亚非的扩张 1805年,美国入侵的黎波里,强迫当地酋长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与美国最惠国待遇。 1815年,美国对阿尔及尔宣战,胁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 1820—1822年,美国又在西非建立了美国最早的殖民地据点——利比里亚。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四、美英矛盾的加剧与第二次美英战争 1、英法对美国中立地位与对外贸易的打击 2、美国对英国的禁运 1806年4月,美国通过《禁运法》 1807年12月14日,美国开始实行《禁运法》,1807年12月22日,通过封港法案。 1808年~1809年,美国又通过补充法案 麦迪逊总统上台后,以“断绝贸易法”取代“禁运法”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3、美法关系的改善 美国恢复与法国贸易 法国取消柏林赦令与米兰赦令 4、第二次美英战争的爆发(1812年6月18日 ) 5、美英签订《根特和约》( 1814年12月24日) 6、第二次美英战争的性质与影响第三章思考题第三章思考题1、简述北美独立战争前的北美形势。 2、简述欧洲各国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态度。 3、论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影响。 4、论述独立后美国的早期外交政策。 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外交和战争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以及对欧洲的震撼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1)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农业:总产值12亿法郎增至26亿法郎 (1710-1789) ●工场手工业:500余家,机器生产 ●资本原始积累 ●第三等级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法国启蒙思想: ●追求理性、科学以及人类思想的解放,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权,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 ●反对将君主专制国家间关系视为君主间关系; ●反对为王朝利益而服务的的“秘密外交”; ▲伏尔泰认为,争夺王位的王朝战争是愚蠢的; ▲孟德斯鸠主张在各民族间建立和平的关系,提出三权分立思想。 ▲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人民主权原则”,是对“朕即国家”的直接否定。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3、法国革命时期宣布的国家政策及外交原则 ●1789年8月《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布,在权力上人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属于国民。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取代了过去王朝利益至上的思想 ; ●宣布 “不干涉原则”; 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1790年 “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被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1791年通过的特别法令规定:“法兰西民族永远放弃以侵略为目的之一切战争,永不使用自己的武力去反对任何其他民族的自由。” ●在领土兼并上,实行“自愿合并”与“主权在民”原则。 ●吉伦特派提出“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战争!”的 口号 管理印章的关于负责的工作口号抗洪救灾口号体育运动口号宣誓口号公司企业文化口号 。 ●雅各宾派进一步提出 “不干涉原则”。1793年6月通过的《法兰西宪法》宣布,“法国不干涉他国的政治,也不许他国干涉法国的政治。” 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4、欧洲各国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应: (1)当时的国际形势: 英、普、荷同盟: 英荷1788年4月结盟,英普同年6月结盟 法、奥、西同盟 : 法奥1756年结盟,法西1761年 签订“家族条约” 俄奥结成结成反土联盟 (1781年): 1787年,俄土战争爆发 ,1788年奥地利参战。 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2)欧洲各国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应: 奥地利: 俄国: 普鲁士: 英国: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四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二、普奥反法同盟及其对法干涉的失败 普奥在1790年7月签订《莱亨巴赫协定》 1791年8月,英国使普奥签订《匹里尼茨宣言》,为恢复法国王权而战。1792年2月,普奥签署军事同盟条约。 法国于1792年4月20日向奥地利宣战,28日战争正式爆发, 1792年7月普鲁士参战。 1792年8月10日,巴黎民众起义
本文档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3502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12-07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