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语中仁与礼关系新诠

论语中仁与礼关系新诠

举报
开通vip

论语中仁与礼关系新诠 1 論 語 中 仁 與 禮 關 係 新 詮 (一) 前言 孔子「仁」一概念的心性論化乃是思孟一系的一大發展,至於宋明道學、理 學及心學之出現,則可說是儒學的劇變。雖然宋明儒及當代儒者聲稱可「調適而 上遂」、可得「先秦之真緒」,然而先秦的血脈傳至宋明,已發生了典範的變革, 此中原因,實在於孔子的道德思考不必有後儒所理解的思孟之形上心性論的預 設,而形上心性論亦不必納入宋明儒及及當代儒者所主張的本體孙宙論之故。1 如果說孟學是孔學的一大傳承或發展,則宋明儒學可說是先秦 (孔孟) 儒學的...

论语中仁与礼关系新诠
1 論 語 中 仁 與 禮 關 係 新 詮 (一) 前言 孔子「仁」一概念的心性論化乃是思孟一系的一大發展,至於宋明道學、理 學及心學之出現,則可說是儒學的劇變。雖然宋明儒及當代儒者聲稱可「調適而 上遂」、可得「先秦之真緒」,然而先秦的血脈傳至宋明,已發生了典範的變革, 此中原因,實在於孔子的道德思考不必有後儒所理解的思孟之形上心性論的預 設,而形上心性論亦不必納入宋明儒及及當代儒者所主張的本體孙宙論之故。1 如果說孟學是孔學的一大傳承或發展,則宋明儒學可說是先秦 (孔孟) 儒學的一 大變革。 除了少數異議者之外,大部份人都會認為孔子的真正繼承者是孟子,而荀學 乃歧出者,此乃正統的說法。然而,七十年代西方分析哲學家 Herbert Fingarette 卻力排眾議,認為不可以孟子的心性之說來理解孔子在《論語》中的思想。他利 用 John Austin 的語文行為理論 (speech act theory) 和 Gilbert Ryle 的邏輯行為主 義 (logical behaviorism) 觀點,對孔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解釋。他認為西方哲學 與佛教傳統所強調的心身之分與內外之別的觀點,並不適合用來分析孔子在《論 語》中的道德思想。並以一般中外學者的主觀心理主義的解讀為錯誤,不能真實 掌握孔學的要旨。就以「仁」一概念來說,他認為孟子等人的主觀、心理用法只 是後來的發展,在《論語》文本中實無此種使用。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新儒家形上的心性天道論的解釋與 Fingarette 的邏 輯行為主義的解釋,剖析這兩種觀點與文本不相應之處,從而將《論語》中的仁 與禮的關係納入意向性 (intentionality) 及意向行動 (intentional action) 的框架 中來理解,並嘗試提出一種異於上述二說的新解釋。 (二) 形上的心性天道論的解釋及其困難 宋明新儒學的一大發展乃是以孟子的心性論去詮釋孔學,再以《易傳》、《中 庸》(及《大學》) 的本體孙宙論加上佛老的形上概念思考去解釋孔孟的道德哲 學。2 當代新儒學的一大發展乃是跟從宋明道學、理學及心學的詮釋,加上借用 1 孔孟不必有後儒的本體孙宙論的主張或預設,乃是至為明顯的。例如宋明儒的「即心即性即天」 的普遍心靈或精神 (universal mind or spirit) 不可能同時是具有自由意志(freedom of will)和責 任(responsibility)的個別心靈(individual mind),以之為相 同 乃是邏輯上自相矛盾的說法。 2 此處所謂佛老的形上概念思考,不是指彼此的理概念之異同,而主要是指來自印度教而轉手至 佛教的泛神論或泛靈論思考模式,即所謂「既超越又內在」的形上思辯。(道家亦有類似的「既 超越又內在」的形上思辯) 熊唐牟皆以此「月印萬川」、「海水與波」為「不一不二」之喻說三 2 德國觀念論 (German idealism) 的思辯方式來闡示傳統儒學,從而將自孔子以來 各階段發展出來的儒學建成一系譜,並以「天道性命相貫通」的道德形上學命題 來界定儒學的本質。由這種形上的心性天道論來理解孔學,似已成為一種主流的 說法,在華人哲學界有極大的影響力。 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乃是此一主流的創造者之一,他的說法最為清晰明 確。他說: 孔子的重點是講仁,重視講仁就是開主體,道德意識強就要重視主體。仁是 我自己的事情呀,「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一日克己復禮,天下 歸仁焉。」(顏淵篇)。孔子從那個地方指點仁呢?就從你的心安不安這個地 方來指點仁。孔子的學生宰予說三年喪太久了,改為一年行不行呢?孔子就 問他:「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陽貨篇)。宰予說:「安。」孔子就 說他是不仁。你說「安」就是不仁,那麼如果是「不安」這仁不就顯出來了 嗎?這就是自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道德的自覺。道德的自覺心當然是主 體,你講道德意識怎麼可以不講主體呢?就是因為道德意識強,所以主體才 會首先透露出來。 又說: 在理學家中,朱子就把仁看成只是理、道,他不喜歡拿心來說仁。但是孔子 明明是從心來說仁,講仁而不牽涉到心是不可能的。仁是理、是道、也是心。 孔子從心之安不安來指點仁就是要人從心這個地方要有「覺」,安不安是心 覺。仁心沒有了,理、道也就沒有了。因此仁就不只是理、道,仁也是心。 除了將孔子的仁實化為內在的主體之外,牟先生也順宋明儒的思路將之形上 化為與超越的天道相即或貫通而為一。雖然他承認「孔子所說的『天』、『天命』 或『天道』當然是承詩書中的帝、天、天命而來」,但他認為這「並不向『人格 神』的方向走。孔子雖未說天即是一『形而上的實體』(metaphysical reality),然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實亦未嘗不函蘊此意味。」然 而嚴格言之,這「實亦未嘗不函蘊」比「函蘊」弱,而「意味」比「事實」更弱。 孔子事實上有沒有「形上的實體」之觀念,恐怕不能單由此「弱函蘊之意味」來 證成。又如牟先生雖然承認「孔子亦未說仁與天合一或為一」,但基於仁心之感 通無外,及仁與天的「內容的意義」有相同處,所以他認為「合一或為一」之說 「亦未始非孔子意之所函或所許。如果天向形上的實體走,不向人格神走,此種 合一乃是必然者。此亦是孔門師弟相承,其生命智慧之相呼應,故如此自然說出 教之共法。拙書《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已有詳論,故此文未有涉及。 3 也。」然而,即使我們暫時不去質疑「內容的意義」與「外延的意義」之區分是 否清晰合理,(按:牟先生此一區分非指「內涵」(intension) 與「外延」 (extension)。) 也暫時接受「所函與所許」這些判準未定而意義不明的籠統說法,孔子的「仁」 之「感通無外」是否有本體孙宙論的涵義,我們在《論語》中實在找不到任何正 面而充份的證據;相反的,他的「天」或「天命」卻明顯是承《詩》、《書》的用 法而有人格神的意義。至於認為「仁」與「天」的「內容的意義」有相同處,明 顯地不能從《論語》中找到證據,而只能依《易傳》、《中庸》以後的詮釋來解讀。 「如果天向形上的實體走」這「如果」並不是孔子思想上的事實,而是某些後繼 者單方面強調的「生命智慧之相呼應」而已,故「合一」之說固非「必然」,而 亦不太容易「自然說出」。此外,牟先生又承認「孔子未說『心』字,亦未說『仁』 即吾人之道德本心,然孔子同樣亦未說仁是理,是道。心、理、道都是後人講說 時隨語意帶上去的。」但他認為「實則落實了,仁不能不是心。仁是理,是道, 亦是心。孔子由『不安』指點仁,不安自是心之不安。」「這些字都是自然帶上 去的,難說非孔子意之所函,亦難說孔子必不許也。」我們認為:從「不安」指 點「仁」,足以顯示孔子注重道德的內省。然而,道德的內省是否一定需要預設 有一個與「超越」的天道「為一」或「合一」而又「內在」於人之中的自由而自 主的主體心靈,則是不難判定的問題。古今中外人類的道德或宗教的思想與生活 中,都有這一類「不安」的感覺,但卻不必有這一類「超越的預設」。雖然這種 「超越的預設」並非孔子所「必不許」的,但「不難說」這「非孔子意之所函」, 而且不是「隨語意」所能「自然帶上去的」。與孔子思想不生衝突的學說太多太 多了,但「融貫」 (coherence) 是不足以保證「涵蘊」(implication) 的,更何況 這些後加的強解極可能會因為背上本體孙宙論的包袱而使孔學喪失其本義。 我們知道:當西方人在遇到道德抉擇時,也常有安不安或憂不憂的內在感 覺。有這種感覺卻不必假定這是由實體性的心靈或主體發出來。對西方人來說, 這可以被想像為上帝的照臨或神的召喚,不必設定為主體的呈現。從人有內感經 驗不可能推出有形上的、超經驗的主體,這是明顯不過的事實。不只因為從經驗 依理性思考的方式過渡不到超驗或超越的領域,而且由於古往今來各種宗教、生 命的學問都號稱自己獨有私有的內感經驗可以上通於或指點出各自宗奉的形上 本體或超越主體,我們實難以作出判教式的論斷,以斷定誰的上通之說才是正 說。牟先生說:「孔子由『不安』指點仁,不安自是心之不安。」一般而言,我 們固也可以說「不安自是心之不安」,但此用語卻不必有形上的指涉。一若當一 個三歲小孩的媽媽不買玩具給他時,他會大喊「心裡不舒服」、「心裡不高興」。 我們也可說「不快自是心之不快」,然而,小孩說到其內心感受時卻不必有實體 性的指涉,更不必有形上的指涉。由孔子的仁愛或仁德以引伸至形上的主體,明 顯是缺乏文本上的根據。 即使文本上的根據不足,但能否說這樣的引伸是一個自然而合理的發展呢? 4 由孔子的著重道德實踐和道德反省的理性思考過渡到孟子、易庸及宋明理學家的 著重形上思辯的理論建構,這自然不是自然的發展。但是不是合理的發展呢?我 看也不是。因為孔子從現實生活中作出道德理性的思考,從文化傳統中提煉出思 考和實踐的方向,他不必也不應背上形上的包袱。其實,要證明人內在有一個非 經驗的主體,和要證明世上有一個非經驗的上帝,是同樣的困難。要證明這一個 非經驗的主體是上通於天,而為「天道性命通而為一」的道德形上學實體,不只 難上加難,更且會使孔子的儒學帶往極之不同的道路上去。 平實地說,或照牟先生所謂「實則落實」地說,孔子談道德實踐時的確預設 人有道德內省的心靈活動,但他並沒有提出及界定一個獨立於行為個體之上的 「本心」或「心 (本) 體」概念。有心靈活動可以預設而不必預設有心靈實體; 有心靈實體也可以預設而不必預設那實體是「既超越又內在」的,「與天道性命 相貫通」的精神實體。孔子不必反對宋明儒的「道體」、「性體」及「心體」的概 念與觀點,但他的思想並不涵蘊這些後起的成份,乃是彰彰明甚的事實。宋明儒 各家都自以為得到孔孟的真傳,體悟及把握到聖學的真髓或本質,其實彼此都在 做「創造性的詮釋」,各判其教,各立其統而已。 再 者 , 牟 先 生 自 己 亦 曾 明 白 地 承 認 :「 孔 子 所 說 的 天 比 較 含 有 宗 教 上『 人 格 神 』 (Personal God) 的 意 味 」,「 而 孔 子 的 超 越 遙 契,則 似 乎 偏 重 」「 人 格 神 」而 非「 形 上 的 實 體 」。雖 然 牟 先 生 認 為「 從 理 上 說 」, 孔 子 的「 天 」「 是 形 上 的 實 體 」,但 他 除 了 引 用 後 儒 及 自 己 的 後 加 解 釋 之 外,不 能 在 有 關 孔 子 的 原 典 上 找 到 任 何 這 種「 從 理 上 說 」的 論 據 。 文 獻 上 的 證 據 即 使 不 是 理 解 古 人 思 想 的 充 份 條 件 , 無 疑 卻 是 必 要 條 件。我 們 怎 麼 可 以 接 受 所 謂「 存 在 的 相 呼 應 」此 一 迄 今 無 人 說 得 出 詳 情 的 標 準,而 輕 易 放 棄 文 獻 上 的 理 據 呢 ? 文 獻 上 的 證 據 顯 示:牟 先 生 的 後 加 解 釋 對 於 孔 孟 原 義 來 說 ,「 於 客 觀 事 實 有 增 減 」。 為 了 說 明 道 德 實 踐 必 函 道 德 形 上 學,牟 先 生 很 喜 歡 把 孔 子 在《 論 語 》 中 的 「 踐 仁 」 與 「 知 天 」 連 在 一 起 , 說 成 是 「 踐 仁 以 知 天 」。 順 此,牟 先 生 和 他 的 後 學 會 認 為:「 如 果『 踐 仁 以 知 天 』是 合 理 的 說 法 , 則 天 的 意 義 便 不 能 向 人 格 神 方 面 發 展,這 是 很 顯 然 的。」我 看 並 不 顯 然。首 先,在 孔 子 以 前 的 典 籍 中 已 充 份 顯 示 出,殷 周 宗 教 傳 統 中 已 有 「 以 德 配 天 」,「 天 命 靡 常,惟 德 是 輔 」的 思 想。既 然 牟 先 生 承 認 孔 子 的「 天 」是 偏 重 於 指 人 格 神,而 且 牟 先 生 所 引 用 來 說 明「 踐 仁 以 知 天 」 的 文 獻 上 的 證 據 也 可 解 釋 成 與 此 一 傳 統 的 思 想 協 合 而 不 悖,為 什 麼 一 定 要 走 向「 形 上 的 實 體 」之「 天 」才 是 合 理 的 解 釋 呢 ? 再 者,孔 子 的 「 仁 」 雖 不 離 道 德 反 省 , (無 論 是 東 、 西 方 的 人 , 他 們 所 信 孚 的 各 種 德 性 難 道 可 以 不 用 道 德 內 省 嗎 ? ) 他 說 的「 不 安 」明 顯 是 在 時 間 中 發 5 生 的 心 靈 活 動,我 完 全 看 不 出 可 以 由 此「 指 點 」出 那 不 在 時 空 中 的「 超 越 主 體 」。孔 子在川上感 歎 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陽貨〉) 及說 的「 四 時 行 焉,百 物 生 焉。」(〈子罕〉) 的 自 然 秩 序,為 什 麼 要 有「 形 上 的 實 體 」及「 道 德 化 」的 解 釋 才 算 合 理 呢 ? 由「 不 安 」之 感 通 無 外 (按 : 孔 子 之 「 不 安 」 是 否 可 如 王 陽 明 一 樣 「 感 通 」 至 「 以 天 地 萬 物 為 一 體 」之「 無 外 」也 是 大 有 問 題 的。 ) 與 孙 宙 萬 物 之 生 生 不 息,就 可 以 合 理 地 說「 仁 」與「 天 」有「 相 同 處 」嗎 ? 如 果 執 著「 不 息 」或 「 不 已 」 一 點 便 可 建 立 二 者 之 「 相 同 處 」, 那 麼 「 上 帝 」 豈 非 也 有 與 此 「 相 同 處 」 ? 如 果 要 找 不 同 處 ,「 仁 」 不 只 與 「 人 格 天 」 不 一 , 與 「 形 上 天 」 亦 不 一 。 其 實 , 朱 子 把 「 心 」 理 解 為 「 氣 之 靈 」, 也 「 未 嘗 不 是 孔 子 意 之 所 許 」的。孔 子 以 心「 知 」天,此「 知 」不 是 更 符 合 朱 子 之「 二 本 」,而 與 程 明 道「 只 心 便 是 天 」之「 一 本 」正 相 刺 謬 嗎 ? 何 以 「 話 不 投 機 」 者 反 可 與 孔 子 「 存 在 地 相 呼 應 」 呢 ? 我 不 知 道 所 謂「 從 不 安 不 忍 之 仁 心 的 感 通 無 外 」是 否 真 的 可 以「 肯 定 (或 證 實 ) 此 仁 心 是 一 實 體 性 之 本 心 」。 新 儒 家 認 為 這 是 「 由 實 踐 而 肯 定,並 不 是 因 理 論 上 的 需 要 而 預 設 」。然 而, 即 使 我 們 承 認 (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由 此 實 踐 可 在 個 人 道 德 意 識 中 肯 定 或 「 呈 現 」 此 一 「 實 體 」, 但 我 們 卻 不 可 能 越 俎 代 庖 地 透 過 自 己 的 道 德 意 識 去 肯 定 或 「 呈 現 」 孔 子 或 程 明 道 所 可 能 「 體 證 」 得 的 「 實 體 」。 我 們 要 理 解 孔 子 或 程 明 道,文 獻 上 的 根 據 乃 是 必 要 的 條 件。遇 著 文 獻 上 的 解 釋 有 不 協 合 之 處,我 們 是 沒 有 理 由 單 憑 自 己 個 人 的 道 德 實 踐 去 為 孔 子 或 程 明 道 的 心 靈 世 界 作 上 述 的 實 體 性 的 肯 定。我 們 只 能 將 自 己 在 道 德 體 驗 中 得 到 的 作 為 理 解 孔 子 或 程 明 道 是 否 也 有 類 似 體 驗 之 預 設,若 文 獻 上 的 證 據 足 以 支 持,此 預 設 性 的 假 設 便 成 立,否 則 便 須 改 弦 易 轍。即 使 就 個 人 道 德 實 踐 言,新 儒 家 也 許 可 以 由 其 仁 心 之 感 通 無 外 而 達 至 天 地 萬 物 一 體 之 境,而 我 則 懵 懵 然 不 能 有 此 體 悟,那 麼,他 們 怎 樣 可 以 證 明 自 己 所 體 悟 的 真 有 此 一 實 體 或 境 界 , 而 我 本 有 之 但 卻 放 失 掉 了 呢 ? 如 果 單 憑 一 再 強 調 自 己 體 悟 之 真 實 性,以 為 曾 經 與 上 帝 契 合 的 基 督 教 徒 或 以 為 已 與 梵 天 合 一 的 印 度 教 徒,是 否 也 可 以 用 同 樣 的 方 式 來 指 證 我 心 中 本 有 上 帝 或 本 即 梵 天 但 卻 放 失 掉 了 呢 ? 訴 諸 個 人 的 實 踐 體 悟 乃 是 個 人 信 仰 的 問 題,恐 怕 不 足 以 作 為 客 觀 學 術 討 論 的 論 據。因 此,要 從「 一 己 」的 實 踐 體 悟 去 肯 定 或 證 實 有 一 實 體 性 的 道 德 心 是「 人 人 普 遍 地 共 同 的 」,而 不 視 之 為 一 種「 理 論 上 的 預 設 」,相 信 只 能 有 加 強 「 一 己 」 信 心 之 作 用 , 而 不 能 有 說 服 「 他 人 」 的 功 效 。 或 者 新 儒 家 會 說:「 若 不 預 認 (按:這 是 否 算 是 一 種「 預 設 」? ) 人 有 此 隨 時 可 呈 現 的 仁 心,便 不 能 用 啟 發 或 指 點 的 方 式 說。」此 一「 預 6 認 」恐 怕 大 有 問 題。我 們 都 知 道,在 西 方 人 的 道 德 和 宗 教 教 育 中,也 很 強 調 要 用「 啟 發 或 指 點 」,而 反 對 用 灌 輸 的 方 式,但 卻 不 必「 預 認 」 有 一 「 既 超 越 又 內 在 」 的 「 仁 心 」 或 「 性 體 」。 而 這 種 「 不 預 認 X」 則「 不 可 能 有 Y」之 論 說 方 式,正 是 我 在 另 外 一 些 論 著 中 常 提 到 的 西 方 哲 學 家 自 覺 地 使 用 而 中 國 哲 學 家 不 自 覺 地 使 用 的 「 超 越 論 證 」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此 乃 是 很 有 問 題 的 論 說 方 式 , 此 處 不 贅 了 。 孟 子 的 「 心 」 雖 與 王 陽 明 及 熊 十 力 的 「 草 木 瓦 石 也 有 人 的 良 知 」 之「 心 」不 相 協 合,而 大 相 逕 庭,但 他 的「 心 」似 有「 預 認 」某 種「 超 越 」或「 超 驗 」的 含 義,而 為 孔 子 所 未 有「 預 認 」者。因 此,我 會 承 認 前 後 儒 之 間 有 某 種 「 家 族 相 似 性 」 (family resemblance): 同 中 有 異 , 異 中 有 同。在 儒 家 這 個「 大 家 族 」中,很 多 後 來 者 之 所 說 都 不 一 定 是 「 原 有 者 之 所 函 」 的 。 (三) 邏輯行為主義的解釋及其困難 ---略
本文档为【论语中仁与礼关系新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48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5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2-06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