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文化大纲

旅游文化大纲

举报
开通vip

旅游文化大纲 《旅游文化概论》大纲 —讲授人: 丁立平 绪论 1、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通过介绍国内外旅游业和旅游文化现状及其五种发展趋势的文化取向导入全课程,引起学生对旅游及其其中包含的文化意义的初步感受,在对丽江个案的分析中,引发动脑和体验式学习的本课程总学习方法。再通过对本课程介绍使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有一个总认识。 一、国内外旅游文化的今天 1、旅游业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6年中国已与美国并列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预测2010年中国将取代西班牙居第二位,2020年将超越法国跃居第一位。2015年中...

旅游文化大纲
《旅游文化概论》大纲 —讲授人: 丁立平 绪论 1、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通过介绍国内外旅游业和旅游文化现状及其五种发展趋势的文化取向导入全课程,引起学生对旅游及其其中包含的文化意义的初步感受,在对丽江个案的分析中,引发动脑和体验式学习的本课程总学习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再通过对本课程介绍使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有一个总认识。 一、国内外旅游文化的今天 1、旅游业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6年中国已与美国并列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预测2010年中国将取代西班牙居第二位,2020年将超越法国跃居第一位。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被称为 “朝阳产业”。旅游将是一种大众化的活动。 2、旅游发展中存在一些矛盾 旅游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相互矛盾。 加强对旅游景观资源与环境的保护:⑴减少对绿化植被的破坏。⑵减轻对环境的污染。⑶对野生生物保护。 3、如何看待这些矛盾 · 例:泰国式的生态旅游;泰国南部的Kao Luang山口——生态 个案:云南丽江——文化 4、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文化取向 · 1)、旅游将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2)、传统的观光旅游将让位于度假旅游 · 3)、无主题旅游向主题旅游转化 · 4)、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 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旅游文化学》是旅游学中侧重讲授旅游行为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行为的课程。本校设为通识选修课。本门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期末成绩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 2、课程性质 本课程主要向学习者讲授旅游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近年旅游及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与文化的关系,旅游文化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从旅游主体(旅游者)看文化取向和文化消费、从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看文化内涵、三是从旅游媒介(旅游业)看文化创意和文化经营,从旅游成果——摄影摄像看文化结晶. 3、学习要求 准确把握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旅游发生发展及未来趋势中的文化趋向。能从旅游主体(旅游者)看文化取向、文化消费从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看文化内涵、旅游媒介(旅游业)看文化创意和文化经营、从旅游成果——摄影摄像看文化结晶。对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个性旅游等有基本了解。熟悉几个中外旅游文化个案, 4、学习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我院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全面了解旅游文化的基础上,培养现代人文精神和以有品位的休闲文化旅游颐养身心的现代健康理念,对旅 游业的文化创意和文化经营有所了解,并能对时下我国、我省、我市的旅游提出具有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考核 出勤率:20%(抽查缺一次扣4分) 期中考核:20% 期末考试:60% 特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酌情加分 第1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古代旅游与现代旅游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古代旅游类型的不同是文化的不同所导致,而现代旅游的共同性既是经济文化的交流所致。明确旅行和旅游又是不同的概念和各有内涵。 · 重点 1、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 2欧洲古代旅游的类型 3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提问] 中国和西方古代旅游类型哪些不同?: 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旅游业的先驱? · 难点 旅行和旅游的不同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一、人类的迁徙活动 1、迁徙活动 原因: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2、迁徙和旅行 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 旅行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二、人类旅行的产生 · 提问1]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守猎,随着生产技术与守猎工具的进步与改良,两个部落都有了剩余食物,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 [提问2]古代人类不断地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1、旅行的含义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返回的行为。 2、 旅行产生的前提: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社会大分工。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 总结: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 第二节 古代旅行 一、国外的古代旅行 (一)奴隶社会时期 1、古罗马时代(前30年至前476年)是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2、古希腊时代是世界古代宗教旅行的鼎盛时期 3、波斯帝国是较早兴起商务旅行的国家 (二)封建社会时期 1、阿拉伯帝国时期,辽阔的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原因,促进了其旅行活动的发展。 2、13世纪,外交、贸易旅行发展起来,中世纪的城市开始复兴,中产阶级迅速成长,马可·波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3、15世纪西方产业革命兴起,引起了对外扩张和对黄金的需求。《马可·波罗游记》盛赞东方的富庶,驱使欧洲的商人、航海家、封建主从事海洋远航。 4、1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真正自觉地、有特定目的的自然观光旅游。 5、、古代旅游(旅行)与旅行家) 欧洲旅游的类型 :探险旅行 温泉旅行 教育旅游 二、中国的古代旅行 1、帝王巡游 · 2.官吏宦游 以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七下西洋影响最大 · 3.商务旅行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朱公、吕不韦等都曾周游天下,负货贩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 · 4.士人漫游 代表人物主要有屈原、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欧阳修、 陆游等。 · 5.高僧云游代表人物主要是法显、玄奘、鉴真等。 · 6、科学考察旅行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考察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地学考察是科学考察旅行的典型代表。(补充:徐霞客在云南) ★讨论:1、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和欧洲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总结其异同。 ★总结:古代社会旅游活动的特点 · 1.从旅行的形式看: (1)商务旅行居主导地位; (2)其他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中,又以宗教旅行为主要形式。(如,伊斯兰教规定:全世界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作一次长途旅行,到麦加去朝觐) · 2.从参加旅行的人数及其成员看: 参加人数较少,主要是统治阶级、少数富人和一部分文人。因此此时的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小常识: 中国“航海日” 第三节 近代旅游 一、国外的近代旅游 (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2、产业革命也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3、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4、科技的进步,蒸汽技术在交通工具运输中应用,出现蒸汽动力的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使大规模的人群流动成为可能。 讨论:铁路时代对旅游发展的意义1、新的旅行方式的诞生:2、费用低廉3、速度加快;4、运载能力提高;5、外出范围扩大。 (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产生 1、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消遣旅游活动 2、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 3、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 4、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9人,历时220天) · 总结:1841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二、中国的近代旅游(1840——1949) · 1、近代中国旅游活动局部存在,未形成产业 · 2、旅游业及相关行业有一定发展 (1)旅行社1923年,陈光甫在上海商业银行成立旅行部,即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1927年,更名中国旅行社。 a) 交通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1876年起铁路建设有胶济铁路、滇越铁路、广九铁路、中东铁路。 B)饭店 有外资经营的西式旅馆,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旅馆,铁路沿线的招商旅馆以及公寓等。 总结: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 (1)目的不同。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而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 · (2)离开时间不同。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旅行则不一定。 · (3)内容不同。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 第四节 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喷气式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运用可以作为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 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 二、中国的现代旅游 (一)开创阶段(1949——1977年) 基本特点: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90年) 基本特点: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 基本特点:旅游产业大发展并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 主要大事: 1、1991年,在“八五”计划中正式将旅游业的性质定为产业。 2、1992年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 3、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周五工作制. 4、1997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5、1999年5月1日,实行三个旅游“黄金周 6、2008年1月1日,撤消“五一黄金周”,实现“带薪年休假。 讨论:“黄金周”的旅游“井喷”现象 案例:世界遗产经历黄金周 三、现代旅游的特点 第二章 旅游文化的概念与构成体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旅游文化的概念与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明确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活动,文化贯穿了全过程,旅游主体客体介体三环节中的文化揭示旅游文化的构成,了解研究旅游中的文化现象是因为;第一. 旅游需求是文化驱使的结果,旅游消费行为是文化性的行为,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 重点、难点: 1、旅游的概念、文化的概念 2、旅游活动的三个环节(主体、客体、媒介) 3、旅游文化的构成 提问:为什么要研究旅游中的文化现象?(课堂)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对旅游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 (1)旅游指人们是出于消遣性目地而暂时离家外 出的活动 · (2)人们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须返回出发时的通常居住地 当今最流行的定义:旅游是人类出于就业和定居以外任何原因到异国他乡旅行所引起的各式行为和关系的总和。 二、旅游活动的实现发生,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要素: 一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二是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三是旅游媒介(旅游业)。旅游活动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旅游活动的内在规律。 第二节、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二、文化的三个层次 第一,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与人联系在一起,是人的力量的外在显现。即是说:“文化”就是“人化”。按一定规则加工 、赋予一定的意义――“附会”意义的自然在人那里也是文化。 第二,文化是为社会所普遍具有的和享用的实践成果,不是个人专属。 第三,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中,也体现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 三、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文化随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文化板块和文化圈的等 2、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使其与其它民族区别开来,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 3、时代性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第三节、旅游文化的概念 一、旅游活动中有哪些文化现象呢?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主体(旅游者)以特定的文化取向进行旅游文化消费、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具备一定的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吸引旅游者、旅游媒介(旅游业)以文化创意、经营旅游行业,旅游主体(旅游者)以摄影摄像文化形成旅游的文化结晶,旅游主体的旅游行为对旅游目的地引起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些就是旅游文化。 第四节 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 一、构成——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二、为什么要研究旅游中的文化现象? · 第一. 旅游需求_____文化驱使的结果 · 第二. 旅游消费行为____文化性的行为 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是,文化决定个体的旅游消费观念和行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禁止和限制某些本社会、本民族不允许或不赞成的旅游动机。 二是,文化造就和影响旅游者的消费习惯和具体消费行为。 三是, 旅游审美____具有文化规定性 第2章 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文化取向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启发讲授,了解不同文化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讲述贯穿实例,学习联系实际。 · 重点、难点: 1、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文化的客观因素 2、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文化的主观因素 3、不同文化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第一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一、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至少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1) 旅游者个人方面即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 (2) 旅游目的地方面即供给方面的影响因 (3) 足够的支付能力+足够的闲暇时间+外出旅游的动机 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一、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旅游动机----是以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1、身体方面的动机 2、文化方面的动机----软探险 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5、购物方面的动机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一、旅游者的类型 1、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2、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 二、旅游者不同旅游阶段的需求心理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介绍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分类,了解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类别,通过补充学习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着两项遗产在文化资源中的重要价值。讲授与视频资料结合,扩大眼界。 · 重点、难点: 1、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2、旅游资源的特点 3、两项遗产在文化资源中的重要价值 提问1、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有何不同?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资源吗 试构想一个昆明的文化旅游项目 评价 赏析作品 提问 :旅游活动中那些行为是不文明的? 课外作业(期中):旅游资源中哪些是具有文化意义的,为什么?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 两大类定义: 从需求角度----旅游资源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或对象 从供给角度----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能够藉以开展经营活动的凭借物,即旅游业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自然旅游资源1、气候条件 2、风光地貌和自然景观 3、动植物资源4、天然疗养条件 补充 自然遗产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历史文物古迹古代遗迹、历史建筑、早期产业旧址 2、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 博物馆 美术馆 公园和花园 野生动物园区 主题公园 3、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盛事 4、现代人造游乐场所 迪斯尼 补充 文化遗产 (三)、其他旅游资源 1、经济建设成就 2、科技发展成就 3、社会发展成就 4、目的地居民对外来访问者的友善和好客态度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二、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又从资源本身进行评价的(例旅游资源的美感、资源的历史悠久程度、知名度、奇特性,资源使用价值大小等);有从旅游资源所处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进行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4节 旅游景点 一、旅游景点的意义 二、旅游景点的类别 第五章 旅游业的文化竞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专题式讲授方式,讲受旅游文化三环节中的重要和最后的环节,明确旅游竞争是经济的竞争,但也是文化竞争,这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旅游业战略,文化竞争包含哪些丰富内容,现实远远多于学理,所以重在启发。本教师的全新观点是酒店文化的美好也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景观,而不是简单的留有介体的食宿行概念。 提问:旅游业的竞争为什么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 第一节 余秋雨谈旅游业文化竞争(文章) 第二节 度假酒店充满文化气氛(接专题) 第三节、住宿业的演进 · 从历史上看,饭店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客栈时期(19世纪中叶以前) · 2、大饭店时期 · 3、商业饭店时期 · 4、新型饭店时期 第六章 文化旅游及其分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旅游文化引入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主要介绍区域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要求学生掌握其间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本省本市的文化旅游的感性做一些理性的归纳。 重点难点: 1、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 2、文化旅游的分类 3、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文化旅游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 从旅游行为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是旅游者涉足、接触、观赏、体验异地文化及其文化环境氛围的过程。 · 文化旅游这一行为过程的文化性质,是对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憧憬、遐想等的文化介入冲动所导致的文化需求的满足。 二、文化旅游行为的文化指向 文化旅游是一种感觉文化,文化旅游产品在表达方式上也求助于感觉,并满足感觉的需要和愿望。 文化旅游行为具有文化趋势性旅游者对文化环境、文化型貌、文化风格甚至文化性质不同的异质文化充满好奇,有着较大的文化介入冲动。 三、文化旅游的动机和行为指向 四、 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五、 文化旅游的“注意点” 第二节 文化旅游的三大类别 一、历史文化观光旅游 二 、中国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观光旅游 三、 民族旅游文化 四、 世界遗产(一)文化与自然遗产(见另一 ppt 关于艾滋病ppt课件精益管理ppt下载地图下载ppt可编辑假如ppt教学课件下载triz基础知识ppt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谓无形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无形文化遗产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并会在与自己周边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甚至是与已经逝去的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创新,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认同,并激发起他们对文化多样性及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 1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 2 表演艺术 · 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 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第七章 文化旅游的创意与策划 教学目的和要求: 文化旅游的创意与策划,是前面全部理性概念和知识的感性显现,通过丰富的个案讲解,领会文化旅游创意的创新与个性。这章海包含了本教师的重要观点文化旅游的结晶——摄影与摄像,这就是受目前生态旅游“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理念启示的,要求在典型资料的展示中有所领悟。 重点难点: 文化旅游创意的创新与个性 旅游摄影摄像的意义和美学视角 第一节 文化旅游业的创意与策划举隅 第二节 创意型文化旅游模式的开发 第三节 有创意的文化旅游个案赏析(转旅游创意) · 上海世博一日游 · 成都小资旅游 · 拉萨寻爱游 第四节 文化旅游的结晶——摄影与摄像 文化旅游要留下作品——摄影与摄像 风光摄影 艺术风情留影的要素 记录摄像与专题摄像——非洲,昆明的鸟、大山包黑颈鹤 第八章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消极方面的影响不良的“示范效应”、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当地的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引起学生对此的警觉,旅游文化重在文化旅游,更重在文明旅游,文明的旅游需求、经营策划、文明的消费旅游文化,这是本课程的结论,也是我们我们学习本章和全部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重点难点: 1、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消极方面 2、提倡文明旅游来在一定程度抵消其消极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 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 4、有助于腿总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不良的“示范效应” · 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 3、当地的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 · 三、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二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例:长城、金字塔、印度泰姬陵 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二、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使当地水和空气的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 · 2、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 · 3、长期大量接待来访旅游者会使当地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其存在寿命受到威胁 · 4、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将加剧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及破坏 · 5、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会使当地原有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第三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要点:① 满足需要② 限制 ③平等 ④ 协调 2、可持续旅游发展 ·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融为一体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1、经济效益----实现当地社区的参与和旅游收益的合理分配 2、社会效益----要能促进当地社区各项事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3、环境效益----要能做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 三、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 核心问题: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 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旅游设施用地的承载力 物质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社会承载力 第四节 旅游行为文明 PAGE 1
本文档为【旅游文化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02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8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12-01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