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举报
开通vip

第一次鸦片战争尊敬的各位用户: 今天晚上如果您不能正常访问网页,请将首选DNS改为:202.102.134.68即可正常上网。(您可用时间大约为2072.12 小时,约86天)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语:First Opium War;1840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6%E6%9C%8828%E6%97%A5" \o "6月28日" 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1%93...

第一次鸦片战争
尊敬的各位用户: 今天晚上如果您不能正常访问网页,请将首选DNS改为:202.102.134.68即可正常上网。(您可用时间大约为2072.12 小时,约86天)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语:First Opium War;1840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6%E6%9C%8828%E6%97%A5" \o "6月28日" 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5%85%89" \o "道光"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中国和英国就贸易和司法冲突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由此签署的《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赔款外,将香港岛永久让与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 英国方面经常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第一次中英战争(英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目录  [隐藏]  · 1 背景 · 1.1 清廷闭关政策 · 1.2 两国贸易逆差 · 1.3 外交挫败 · 1.4 鸦片输入中国 · 1.5 虎门销烟 · 1.6 英国出兵 · 1.7 战争前的双方军队 · 1.8 中国方面权力机构 · 2 战争经过 · 2.1 第一阶段 · 2.2 第二阶段 · 2.3 第三阶段 · 2.4 和约签订 · 2.5 战争结果 · 3 影响 · 3.1 政治及外交 · 3.2 经济民生 · 3.3 日本幕末 · 4 文化资产 · 4.1 中国大陆 · 4.2 台湾 · 5 参看 · 6 参考文献 · 6.1 参考资料 · 6.2 参考书籍 · 7 外部链接 [编辑] 背景 [编辑] 清廷闭关政策 中国自古因自身历史条件自居天朝上国,视其它国家为未开化之国,未对传统的范围外的国家民族有足够的了解。明末清初以来,愈来愈多欧洲人东来中国发展贸易,但清朝自康熙以来一直收紧外贸政策,仅允准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1],不重视对外贸易,采取闭关政策。 1757年,清廷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只留广州一口通商。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廷进一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批准两广总督提出的《防范外夷规条》,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外。更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武器、米粮、硝磺、铁锅、废铁和各种铁器不准出口。蚕丝、绸缎也有出口数量规定。175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洪任辉(James Flint)率领英国船北上天津,通过直隶总督向乾隆皇帝递交诉状,告广州海关刁难勒索外商,希望清朝开放多个通商口岸。乾隆皇帝阅后大怒,认为英国人越级上访,有辱大清朝廷尊严。下令将洪任辉驱逐。 1760年,恢复公行,专办对外贸易,对外商严加限制,不准外商与官员直接接触,指定须由公行与外商联系,使公行成为外商与中国官府联系的中介[2]。这种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的远因。 英国在印度的鸦片储存库 [编辑] 两国贸易逆差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造成出超(即是中国售出的货品比进口的货品多),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由于不能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而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同时由于海关官僚的腐败,使得除税率之外还产生大量不可预估的费用,英国对此大为不满。 [编辑] 外交挫败 乔治·马戛尔尼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乔治·马戛尔尼来华,清廷以为英使是为了向乾隆帝贺寿而来,称使团带来的礼物是贡物。马戛尔尼坚持不肯行三跪九叩礼,经过连番争辨,最终行英式的一膝一跪之礼,使乾隆心中仍然不满,而使团在觐见皇帝后被勒令离去。马戛尔尼提出的增开商埠、减免课税等要求都被清廷以不合天朝体制为由而拒绝。 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英使阿美士德来华,希望改善对华的通商关系。阿美士德因为拒行中国的三跪九叩礼而被驱逐,未能与嘉庆皇帝会面。 1833年,英王任命上议院议员、海军将官律劳卑(William John Napier)为驻华商务监督,至此,遂由东印度公司的对华关系,转变为英国政府的对华关系。1834年7月,律劳卑未经许可擅自从澳门进入广州城,并递交“平行款式”公函,违反大清规则。两广总督卢坤令其离境,并扬言中断中英贸易。律劳卑雇人在广州各处张贴告示,指责卢坤。9月2日卢坤下令全面终止与英国的贸易,并派兵包围英商馆,撤走所有中国佣工,严禁人民向英人提供任何供给。律劳卑调来英国一艘巡逻艇两艘护卫舰驶向黄埔进行威胁,与中国海岸警卫虎门炮台交火35分钟,驶入珠江。卢坤随即将12艘大船沉于珠江河底拦截,又从各地调动舰只28艘围堵。英舰进退失据。9月21日律劳卑在清廷水师的监视下无条件撤出广州。9月27日重开中英贸易。 [编辑] 鸦片输入中国 中国人在服食鸦片中 为了摆脱贸易逆差,英国从其殖民地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 \o "印度" 印度装运鸦片来华。由于吸食鸦片会上瘾,故中国历代亦严格控制其入口。清廷于雍正年间已明令禁烟而此时英国本土鸦片的使用仍然合法(英国本土的鸦片禁止要到1912年的鸦片公约之后实行)。但清廷官吏接受鸦片贩子贿赂,默许在广州附近的零丁洋利用中国舢舨进行鸦片走私,使禁令如同虚设。鸦片贸易相关环节关系人利润甚丰,因此鸦片走私日益扩大,由道光元年(1821年)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间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令英国出超,并反使中国入超[3]。“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4]。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出现通货膨胀,令清廷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贸易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更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鸦片流毒甚广,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吸毒者日众,为害中国国人身心健康,军队也吸食鸦片,身体变得虚弱,失去作战能力。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道光帝要严禁鸦片,痛陈[5]: —“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至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编辑] 虎门销烟 贩卖鸦片的趸船,和中国渔船相比下大得多。 主条目:虎门销烟 由于鸦片的危害日趋严重,使得朝野上下,禁鸦片的呼声日趋高涨。1838年底,清朝道光帝颁布禁烟令,并派钦差大臣两广总督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5%88%99%E5%BE%90" \o "林则徐" 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6],并于6月3日-6月25日将大部分法律上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 [编辑] 英国出兵 主条目:林维喜案 1839年7月,九龙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96%E6%B2%99%E5%92%80" \o "尖沙咀" 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开进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840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1%E6%9C%885%E6%97%A5" \o "1月5日" 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 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7],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8]。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广东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3],则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双方的自大,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编辑] 战争前的双方军队 · 战争前中国名义上有22万八旗以及66万绿营军队。清朝上一次主要用兵是1804年结束的镇压手持原始武器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又已经35年不作战,军队战斗力严重衰退。 · 英军参加的上一次重要战争是1815年截止的抗击法国的拿破仑战争,英军获胜。 [编辑] 中国方面权力机构 1840年至1842年军机大臣: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何汝霖、赛尚阿(1841年入)、祁寯藻(1841年入)。 [编辑] 战争经过 战争油画 [编辑] 第一阶段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懿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在封锁珠江口之后,北上进攻浙江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9F%E5%B1%B1" \o "舟山" 舟山。7月5日,英军开始进攻战略要地定海县城,鸦片战争正式爆发。7月6日,定海沦陷。是役,英军旗舰“马利拿”号在岱衢洋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E%E4%BA%A9%E7%94%B0%E7%A4%81&action=edit&redlink=1" \o "百亩田礁" 百亩田礁触礁,船底洞穿,“威里士里”号成为旗舰。(中国方面称英军之所以北犯浙江,是因为遭早已当地准备作战的林则徐击退,之后转而攻击厦门,亦被闽浙总督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2%93%E5%BB%B7%E6%A1%A2" \o "邓廷桢" 邓廷桢击败。但英国方面的指令从一开始已是进攻定海。)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开始动摇。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师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让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使被道光帝斥为一片胡言。不过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 [编辑] 第二阶段 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但义律先下手为强,于1841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2%E6%9C%8823%E6%97%A5" \o "2月23日" 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靖远炮台将士奋力抵抗[9],但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次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奕山竖起白旗求和[8],签订《广州和约》,不但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英军收钱后也撤出广州。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发生了三元里抗英事件。而奕山为了不被皇帝惩罚,便虚报战功,甚至将该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10] [编辑] 第三阶段 英军进攻镇江 英国政府认为穿鼻草约所获权益太少,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来华为全权代表,扩大侵略。1841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8%E6%9C%8827%E6%97%A5" \o "8月27日" 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总兵葛云飞及四千将士战死,英军也损失惨重。该战平息后,英军短暂休兵。1842年1月,转攻台湾中部,遭台湾道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7%9A%E7%91%A9" \o "姚莹" 姚莹及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击退。不过,英军再度重装集结攻打长江的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坚守西炮台,两江总督牛鉴欲求和,下令撤退被拒。牛鉴逃走,东炮台被攻陷,陈化成与部下死守西炮台,孤军作战,直至战死。吴淞的失利,使英军军舰开入长江。7月21日,英军6600余人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与1500蒙古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副都统海龄自杀。全城惨遭焚掠,废墟一片。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向英军交纳五十万两赎城费,免受军事占领。8月4日,英军直逼南京,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清廷处于不利位置,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 签订南京条约(油画) [编辑] 和约签订 清军节节败退,道光帝派耆英和伊里布为钦差大臣,与英军交涉议和。1842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8%E6%9C%884%E6%97%A5" \o "8月4日" 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B%E9%97%9C" \o "下关" 下关江面,璞鼎查威胁限日定议,否则发炮攻城,这使耆英和伊里布只好全面接受英方提出的条款。1842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8%E6%9C%8829%E6%97%A5" \o "8月29日" 8月29日,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编辑] 战争结果 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香港岛因此被割让给英国,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五大口岸被迫开放给英国人贸易和居住。 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7%E6%9C%883%E6%97%A5" \o "7月3日" 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10%E6%9C%8824%E6%97%A5" \o "10月24日" 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10%E6%9C%888%E6%97%A5" \o "10月8日" 10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编辑] 影响 吸食鸦片者 [编辑] 政治及外交 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物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但包括朝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11]。清廷的战败并没有使其进行改革,反而继续行保守的闭关政策,引致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洋务运动等的自强救国运动。 而英国享有最惠国待遇,其后各国纷纷要求此一条款,清廷失去某一特权于一国,等于失去该特权于列强,这使清廷外交上处于不利的弱势位置。军舰停泊口岸等特权,英国可在五个通商口岸各驻兵舰一艘,以后商港越开越多,深入内地,使国防受到威胁。香港岛被割让给于英国,开外国人要求割地先例,在后来的战争中更多土地被外国所夺去,使中国领土失去完整。领事裁判权使中国失去司法主权,外国人犯法不受中国法律制裁,清廷无法管制外国人在华的违法行为。 鸦片战争是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的开端,一场战争竟签下多达5条条约,分别为《穿鼻草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虎门条约》和《黄埔条约》,其中《黄埔条约》中法国取得传教权,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美国人更通过《望厦条约》中取得治外法权。这使以后与列强签下更多更不合理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国际地位下降,而割地和赔款对清帝国来说也是第一次的。这些不平等条约要到一个世纪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3年才得以正式废除。 [编辑] 经济民生 战争后中国的对外政策仍是旨在“羁縻”。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11]。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鸦片继续销售,吸食者不断增加,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12]。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10],严重打击中国民族工商业,使原本问题重重的社会经济更加恶劣。 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只有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来源请求] [编辑] 日本幕末 由于德川幕府正在发动“异国船打击令”,对于清朝战败消息亦感错愕,但因锁国期间仍透过荷兰医学学习,幕府更早了解鸦片战争的国际意义,日本天保13年(1842年)提出“柴水给与令”对欧美船舶提供必要燃料及补给,天保14年(1843年)昌平学校的斋藤竹堂著有“鸦片始末”小册子,对于清朝缺乏准备及西洋各国的兵力感到忧虑。清朝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亦日本传播,书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有助于幕末改革。1854年接受美国“劝告”开国结束锁国,1867年幕府将政权移交给明治天皇,进行现代化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编辑] 文化资产 [编辑] 中国大陆 · 虎门炮台:广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东莞市(部份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境内的珠江入海口虎门,为鸦片战争遗址。建于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后来陆续增建,包括城垛、炮洞、兵房、火药局等设施,均用砖、石、灰沙构筑。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为防备英军侵略,将虎门11座炮台分为三重门户设置。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后被英军毁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政府重修虎门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又被英法军队捣毁。 · 林则徐销烟池:广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东莞太平镇口的两个水池,为烧毁鸦片而建,后于1957年重建。 · 鸦片战争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口村南面的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内,东依牛背脊山,西傍珠江口,1985年建立,总面积为20多万平方米。管理虎门炮台旧址──沙角炮台、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台、九宰炮台、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等战争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胡里山炮台: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厦门岛东南端,清道光21年(1841年),闽浙总督颜伯涛在白石头至沙坡尾一带,建了一条全长1667米,高3.3米,厚2.6米的花岗岩石壁,并安装100门火炮,称为“石壁炮台”,英国人称为“长列炮台”,鸦片战争期间被英军攻陷炮台被毁。现存炮台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期建造,光绪20-22年(1896年)兴建完成。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半城垣式,兼具欧洲和明清的建筑风格,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胡里山炮台三面环海,向东可支援距离约4500米的白石炮台,南面与漳州龙海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向西协助距离5000米的“磐石炮台”。 · 镇海口海防遗址: 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和北仑区,分为甬江口南、北两处。甬江北岸(镇海区)包括:威远城、招宝山明清碑刻、月城、安远炮台、吴公纪功碑亭、俞大猷生祠碑记、泮池(裕谦殉难处)、吴杰故居;甬江南岸(北仑区)包括:戚家山营垒、金鸡山了台、靖远、平远、宏远、镇远炮台。 · 焦山炮台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镇江市润州区,焦山系“京口三山”名胜之一,位于于扬子江心,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山高71米,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焦光隐居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英军侵入长江遭到副都统海龄率领镇守焦山的青州兵抵抗。 · 鸦片战争战争遗址公园: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城西,占地12公顷,1997年6月建成,鸦片战争遗址,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40年7月5日英军炮轰定海城,园内建有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三总兵”(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纪念广场、百将题碑、傲骨亭、三忠祠、英阵亡将士墓群。 · 吴淞古炮台:位于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1842年6月,英军进犯吴淞口,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炮台抵抗,现址存有当年使用的“平夷半国”大炮。 [编辑] 台湾 · 四草炮台:国定古迹(原一级古迹),位于台南市四草地区,建于清道光20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指派当时担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所辟建。其建成时的规模为炮墩十座,俗称“镇海城”,目前仅剩下镇海国小操扬旁的城垒。 · 安平小炮台:台南市定古迹(原三级古迹),位于台南市安平路与湖内二街交叉口,建于清道光20年(1840年),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加强台湾防务便命时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的姚莹于17处海口设置炮台,其一便是安平小炮台。 · 二沙湾炮台:国定古迹(原一级古迹),位于基隆市二沙湾山上,约在清道光年间创建(西元1840年),又名海门天险,鸦片战争爆发基隆守军击退英军,基隆之海防受到重视,采用传统的中国城门筑法。现址为刘铭传部队于中法战争后(1885年)所建,现存如城门、营舍墙基、大阶梯、炮座、子墙及储弹药库等建物。 · 大武仑炮台:国定古迹(原二级古迹),位于基隆市外木山渔港附近,扼守基隆港西侧。在中英鸦片战争及清法战争时,清政府均派兵驻防,今所见炮台应为日治时代改建结果。遗址包括营区大门步道、洞窟营舍、东棱堡、北棱堡、南棱堡、避弹壕、蓄水池等
本文档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94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7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11-30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