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

举报
开通vip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 第 1页 共 1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联合发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208 2002 地 下 ...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
第 1页 共 1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联合发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P GB 50208 2002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Underground Waterproof 2002 03 15 发布 2002 04 0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第 2页 共 2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GB 50208 2002 主编部门 : 山 西 省 建 设 厅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2 0 0 2 年 4 月 1 日 条 文 说 明 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 2002 北 京 第 3页 共 3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目 次 1 总 则 ......................................................................................... 4 2 术 语 ......................................................................................... 5 3 基 本 规 定 .................................................................................. 6 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 ......................................................................... 9 4.1 防水混凝土 ................................................................................ 9 4.2 水泥砂浆防水层....................................................................... 13 4.3 卷 材 防 水 层 ...................................................................... 15 4.4 涂 料 防 水 层 ...................................................................... 17 4.5 塑料板防水层 .......................................................................... 20 4.6 金属板防水层 .......................................................................... 22 4.7 细 部 构 造 ............................................................................ 23 5 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 .................................................................... 26 5.1 锚 喷 支 护 ............................................................................ 26 5.2 地 下 连 续 墙 ...................................................................... 28 5.3 复 合 式 衬 砌 ...................................................................... 30 5.4 盾 构 法 隧 道 ...................................................................... 31 6 排 水 工 程 ................................................................................ 33 6.1 渗排水 盲沟排水 ................................................................... 33 6.2 隧道 坑道排水....................................................................... 34 7 注 浆 工 程 ................................................................................ 36 7.1 预注浆 后注浆....................................................................... 36 7.2 衬砌裂缝注浆 .......................................................................... 39 8 子分部工程验收 ........................................................................... 41 第 4页 共 4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1 总 则 1.0.1 根据 1998年 3月底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召开的规范修订协调会的精神 决定把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08 83 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 108-87 合并 并明确把修订后的有关施工质量验收的内容定为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 验收规范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建设部提出的 验评分离 强化验收 完善 手段 过程控制 的十六字方针 本规范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建 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并 组成新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以统一地下防水工程 质量的验收方法 程序和质量指标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地下建筑工程 市政隧道 防护工程 地下铁道等防水工程的 质量检验和施工验收 本规范按总则 术语 基本规定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 特殊 施工法防水工程 排水工程 注浆工程和子分部工程验收等内容进行叙述 1.0.3 建设部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图纸 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 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不得偷工减料 按工程设计图纸施 工 是保证工程实现设计意图的前提 也是明确划分设计 施工单位质量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的前 提 由于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的双方主体是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 因此总承包 单位应当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对建设单位负责 本规范明确地下防水工程 的施工质量 必须按承包合同的规定验收 但合同文件的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 定 1.0.4 本规范是根据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2001规 定的原则编制的 本规范对地下防水工程检验批 分项 分部(子分部)的划分 质量 指标和验收程序都提出了要求 同时还强调执行本规范时应当与 统一标准 配套 使用 1.0.5 本条文是根据建设部印发建标[1996]626 号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 采用 了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 典型用语 第 5页 共 5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2 术 语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6]626号通知精神 在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 第十五条 中明确规定:标准中采用的术语和符号 当现行的标准中尚无统一规定 且需要给出 定义或涵义时 应独立成章 集中列出 按照这一规定 本次修订时将本规范中尚 未在其他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单独列为本章 在本规范中涉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方面的术语有三种情况: 1.在现行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中无规定 是本规范首次提出的 如:地下防水工 程 初期支护 盾构法隧道等 2.虽在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中出现过这一术语 但人们比较生疏的 如:土工合 成材料等 3.现行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中虽有类似术语 但内容不完全相同 如:防水等 级 刚性防水层 柔性防水层等 对以上三种类型的术语共 7条 在本章中一一列入 并给予定义 第 6页 共 6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3 基 本 规 定 3.0.1 当前 提出一个符合我国地下工程实际情况的防水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本条 文是根据国内工程调查资料 参考国外有关规定数值 结合地下工程不同要求和我 国地下工程实际 按不同渗漏水量的指标将地下工程防水划分为四个等级 表 3.0.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的依据是: 1.防水等级为 1级的工程 其结构内壁并不是没有地下水渗透现象 由于渗水量 极小 且随时被正常的人工通风所带走 通常混凝土结构的散湿量为 0.012 0.024L/m2 d 当渗透小于蒸发时 结构表面不会留存湿渍 故对此不作定量指标的 规定 2.防水等级为 2级的工程 不允许有漏水 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过去 地下 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中曾给出渗漏量为 0.025 0.2L/m2 d的指标 由于这一量值较 小 难以准确检测 会给工程验收带来一定的困难 经过对大量观测数据的分析 在通风不好 工程内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 我们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 多年来 铁道 隧道等部门采用量测任意 100m2 防水面积上湿渍总面积 单个湿渍的最大面 积 湿渍个数的办法来判断 已得到工程界的认可 同样 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 工程也提出不同的量化指标 3.防水等级为 3级的工程 允许有少量漏水点 但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在地下 工程中 顶(拱)的渗漏水一般为滴水 而侧墙则多呈流挂湿渍的形式 当侧墙的最大 湿渍面积小于 0.3m2时 此处的渗漏可认为符合 3级标准 为便于工程验收 标准中 明确规定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 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和漏水点数量 4.防水等级为 4级的工程 允许有漏水点 但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标准提到任 意 100m2防水面积渗漏水量是整个工程渗漏水量的 2倍 这是根据德国 STUVA防水 等级中的规定 即 100m区间渗漏水量是 10m区间的 1/2 是 1m区间的 1/4 3.0.2 本条文规定了地下工程的防水应包括两个部分内容 即一是主体防水 二是 细部构造防水 目前 主体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尚好 而细部构造(施 工缝 变形缝 后浇带 诱导缝)的渗漏水现象最为普遍 工程界有所谓 十缝九漏 之称 明挖法施工时 不同防水等级的地下工程防水设防 对主体防水 应 或 宜 采用防水混凝土 当工程的防水等级为 1 3级时 还应在防水混凝土的粘结表面增 设一至两道其他防水层 称谓 多道设防 一道防水设防的涵义应是具有单独防水 第 7页 共 7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能力的一个防水层次 多道设防时 所增设的防水层可采用多道卷材 亦可采用卷 材 涂料 刚性防水复合使用 多道设防主要利用不同防水材料的材性 体现地下 防水工程 刚柔相济 的设计原则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混凝土是永久性材料 但通过实践人们逐渐认识混凝土在地 下工程中会受到地下水的侵蚀 其耐久性会受到影响 现在我国地下水特别是浅层 地下水受污染比较严重 而防水混凝土在抗渗等级 S8 时的渗透系数为 5 8 10-8cm/s 所以 地下水对混凝土 钢筋的侵蚀破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防水等 级为 1 2级的工程 大多是比较重要 使用年限较长的工程 单靠用防水混凝土来 抵抗地下水的侵蚀其效果是有限的 同样 对细部构造应根据不同防水等级选用不 同的防水措施 防水等级越高 所采用的防水措施越多 暗挖法施工是针对主体不同的衬砌 也应按不同防水等级采用不同的防水措施 3.0.3 根据建设部(1991)837号文 关于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若干规定 中第五条规 定 特别对施工单位提出了要求 通过图纸会审 施工单位既要对设计质量把关 又要掌握地下工程防水构造设计的要点 施工前还应有针对性的确保防水工程质量 的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和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对地下防水工程的各工序应按企业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编制防水工程 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3.0.4 施工过程中建立工序质量的自查 核查和交接检查制度 是实行施工质量过 程控制的根本保证 上工序完成后 应经完成方与后续工序的承接方共同检查并确 认 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本条文规定工序或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应在操作 人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 进行工序之间的交接检和专职质量人员的检查 检查结果 应有完整的记录 然后由监理工程师代表建设单位进行检查和确认 3.0.5 防水作业是保证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由于使用不懂 防水技术的农村副业队或新工人进行防水作业 以致造成工程渗漏的严重后果 故 强调必须建立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理论与实际施 工操作的培训 并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或上岗 证 3.0.6 本条文明确规定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 必须经过各级法定检测部门进 行抽样检验 并出据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其目的是要控制进入市场的材料 保证材 料的品种 规格 性能等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还应按本规范附录 A和附录 B 的规定进行抽样复试 如发现 第 8页 共 8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应责令其清退出场 决不允许使用到工程上 为了做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公正性和正确性 根据建设部建监 (1996)488 号 关于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若干意见 的要求 对进场的主要建筑 材料应由监理人员(建设单位)与施工人员共同取样 并送至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 验 实行见证取样 送样制度 3.0.7 进行防水结构或防水层施工 现场应做到无水 无泥浆 这是保证地下防水 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此 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做好周围环境 的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 排除基坑周围的地面水和基坑内的积水 以便在不带水和泥浆的基坑内进行施 工 排水时应注意避免基土的流失 防止因改变基底的土层构造而导致地面沉陷 为了确保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条明确规定地下水位要求降低至防水工 程底部最低高程以下 500mm的位置 并应保持已降的地下水位至整个防水工程完成 3.0.8 在地下工程的防水层施工时 气候条件对其影响是很大的 雨天施工会使基 层含水率增大 导致防水层粘结不牢 气温过低时铺贴卷材 易出现开卷时卷材发 硬 脆裂 严重影响防水层质量 低温涂刷涂料 涂层易受冻且不成膜 五级风以 上进行防水层施工操作 难以确保防水层质量和人身安全 故本条文根据不同的材 料性能及施工工艺 分别规定了适于施工的环境气温 3.0.9 根据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2001规定 确定地下防水工程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中的一个子分部工程 由于地下防水工程 包括了地下建筑防水工程 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 排水工程和注浆工程等主要内容 表 3.0.9分别对分项工程给予具体划分 有助于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也 符合施工实际 3.0.10 我国对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划分为四级 主要是根据国内工程调查资料和 参考国外有关规定 结合地下工程不同的使用要求和我国实际情况 按允许渗漏水 量来确定的 本条文规定地下防水工程应按工程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验收 地 下防水工程的渗漏水调查与量测方法 应按本规范附录 C执行 第 9页 共 9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 4.1 防水混凝土 4.1.1 在明挖法地下整体式混凝土主体结构设防中 防水混凝土是一道重要防线 也是做好地下防水工程的基础 因此在 1 3级地下防水工程中 防水混凝土是应选 的防水措施 在 4级地下防水工程中则作为宜选的防水措施 在常温下具有较高抗渗性的防水混凝土 其抗渗性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当温度为 100 时 混凝土抗掺性约降低 40% 200 时约降低 60%以上 当温度超 过 250 时 混凝土几乎完全失去抗渗能力 而抗拉强度也随之下降为原来强度的 66% 为确保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功能 防水混凝土的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 80 一般应控制在 50 60 4.1.2 1.为确保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及抗压强度 规定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5级 防水混凝土不应使用过期水泥或由于受潮而成团结块的水泥 否则将由于水化 不完全而大大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 对过期水泥或受潮结块水泥必须重新进 行检验 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2.粗 细骨料的含泥量多少 直接影响防水混凝土的质量 尤其对混凝土抗渗性 影响较大 特别是粘土块 其体积不稳定 干燥时收缩 潮湿时膨胀 对混凝土有 较大的破坏作用 必须加以限制 3.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 水的资源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防水混凝土的 用水必须进行检测并加以控制 不应含有害物质 4.外加剂对提高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极有好处 根据目前工程中应用外加剂种类和 质量的情况 提出了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 要求 如 UEA 膨胀剂的质量标准分为二档 一等品的限制膨胀率为 0.4 而合格 品仅为 0.2 若在地下工程中使用合格品的膨胀剂 加量仍按 10% 12%掺加 则 肯定达不到预期的膨胀值要求 5.粉煤灰 硅粉等粉细料属活性掺合料 对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起一定作用 它们的加入可改善砂子级配(补充天然砂中部分小于 0.15mm颗粒) 填充混凝土部分 空隙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掺入粉煤灰 硅粉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 防止和减少混凝土裂缝 的产生 但是随着上述粉细料掺量的增加 混凝土强度随之下降 因此 根据试验 第 10页 共 10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及实际施工经验 本条提出了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 20% 硅粉掺量不应大于 3%的规 定 4.1.3 1.考虑到施工现场与试验室条件的差别 试验室配制的防水混凝土其抗渗水 压值应比设计要求提高 0.2MPa 以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混凝土的防水性 2.适宜的水泥用量和砂率 能使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最好的水 平 从而获得良好的抗渗性 反之 如水泥用量过小 拌合物粘滞性差 容易出现 分层离析及其他施工质量问题 如果水泥用量过大 则水化热高 增加混凝土收缩 而且不经济 据现场调查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最小水泥用量为 300kg/m3时 混 凝土的抗渗等级可达到大于 S8的要求 3.砂率和灰砂比对抗渗性有明显影响 如灰砂比偏大(1:1 1:1.5)即砂率偏低时 由于砂子数量不足而水泥和水的含量高 混凝土往往出现不均匀及收缩大的现象 混凝土抗渗性较差 如灰砂比偏小(1:3)即砂率偏高时 由于砂子过多 拌合物干涩 而缺乏粘结能力 混凝土密实性差 抗渗能力下降 因此 只有当水泥与砂的用量 即灰砂比为 1:2 1:2.5时最为适宜 4.拌合物的水灰比对硬化混凝土孔隙率大小 数量起决定性作用 直接影响混凝 土的结构密实性 水灰比越大 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后 形成孔径为 50 150 m 的毛细管等开放的孔隙也就越多 这些孔隙是造成混凝土渗漏水的主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 在满足水泥完全水化及润湿砂石所需水量的前提下 水灰比越小 混凝土密实性越好 抗渗性和强度也就越高 但水灰比过小 混凝土极难振捣和拌 合均匀 其密实性和抗渗性反而得不到保证 随着外加剂的开发应用 减水剂已成 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 掺入减水剂后可以适量减少混凝土水灰比 而防水 功能并不降低 故本条规定防水混凝土水灰比以不大于 0.55为宜 4.1.4 1.规定了各种原材料的计量标准 避免由于计量不准确或偏差过大而影响混 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 确保混凝土的匀质性 抗渗性和强度等技术性能 2.拌合物坍落度的大小 对拌合物施工性及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有直接 影响 因此加强坍落度的检测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混凝土输送条件和运距的不同 掺入外加剂后引起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也 会不同 规定了坍落度允许偏差 减少和消除上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 保证混凝土 具有良好的施工性 4.1.5 防水混凝土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采用蒸汽养护会使毛细管因经受蒸汽压力而 扩张 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急剧下降 故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必须以标准条件 第 11页 共 11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下养护的抗渗试块作为依据 随着地下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 混凝土浇筑量大大增加 近十年来地下室 3 4 层的工程并不罕见 有的工程仅底板面积即达 1 万多平方米 如果抗渗试件留设组 数过多 必然造成工作量太大 试验设备条件不够 所需试验时间过长 即使试验 结果全部得出 也会因不及时而失去了意义 给工程质量造成遗憾 为了比较真实 地反映防水工程混凝土质量情况 规定每 500m3 留置一组抗渗试件 且每项工程不 得少于两组 4.1.6 防水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数量 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 100m2抽查 1 处 每处 10m2 且不得少于 3处 抽查面积是以地下混凝土工程总面积的 1/10来考 虑的 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经多年工程实践证明这一数值是可行的 细部构造是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的薄弱环节 细部构造一般是独立的部位 一 旦出现渗漏难以修补 不能以抽检的百分率来确定地下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 因此 施工质量检验时应按全数检查 4.1.7 防水混凝土包括普通防水混凝土 外加剂或掺合料防水混凝土和膨胀水泥防 水混凝土三大类 普通防水混凝土是以调整配合比的方法 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是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少量改善混凝土抗渗性的有机或无 机物 如减水剂 防水剂 引气剂等外加剂 掺合料防水混凝土是在混凝土拌合物 中加入少量硅粉 磨细矿渣粉 粉煤灰等无机粉料 以增加混凝土密实性和抗渗性 防水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均可单掺 也可以复合掺用 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是利用膨胀水泥在水化硬化过程中形成大量体积增大的结 晶(如钙矾石) 主要是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 同时 膨胀后产 生的自应力使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上述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 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 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 检查混凝土拌制时的计量措施 4.1.8 防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制原则不同 普通混凝土是根据所需强度要求进 行配制 而防水混凝土则是根据工程设计所需抗渗等级要求进行配制 通过调整配 合比 使水泥砂浆除满足填充和粘结石子骨架作用外 还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数 量良好的砂浆包裹层 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渗性 作为防水混凝土首先必须满足设计的抗渗等级要求 同时适应强度要求 一般 能满足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其强度往往会超过设计要求 第 12页 共 12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4.1.9 1.变形缝应考虑工程结构的沉降 伸缩的可变性 并保证其在变化中的密闭 性 不产生渗漏水现象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 300mm 变形缝的宽 度宜为 20 30mm 全埋式地下防水工程的变形缝应为环状 半地下防水工程的变形 缝应为 U字形 U字形变形缝的设计高度应超出室外地坪 150mm以上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底板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 墙体上不 得留垂直施工缝 垂直施工缝应与变形缝相结合 最低水平施工缝距底板面应不小 于 300mm 距墙孔洞边缘应不小于 300mm 并避免设在墙板承受弯矩或剪力最大的 部位 3.后浇带是一种混凝土刚性接缝 适用于不宜设置柔性变形缝以及后期变形趋于 稳定的结构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4.穿墙管道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 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 穿墙管可 采用主管直接埋人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 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 换要求时 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 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 采用封口钢板式防 水法 5.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 (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 250mm 当厚度小于 250mm时 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加焊止水钢板的防水措施 4.1.10 地下防水工程除主体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 往往在其结构表面采用 卷材 涂料防水层 因此要求结构表面的质量应做到坚实和平整 防水混凝土结构 内的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触及模板 固定模板的螺栓穿墙结构时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避免在混凝土结构内留下渗漏水通路 地下铁道 隧道结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多 特别是梁 柱和不同断面结合等部 位钢筋密集 施工时必须事先制定措施 加强该部位混凝土振捣 保证混凝土质量 4.1.11 工程渗漏水的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裂缝宽度和水头压力 当裂缝宽度在 0.1 0.2mm左右 水头压力小于 15 20m时 一般混凝土裂缝可以自愈 所谓 自 愈 现象是当混凝土产生微细裂缝时 体内的游离氢氧化钙一部分被溶出且浓度不 断增大 转变成白色氢氧化钙结晶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 CO2 发生碳化作用 形成 白色碳酸钙结晶沉积在裂缝的内部和表面 最后裂缝全部愈合 使渗漏水现象消失 基于混凝土这一特性 确定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 并 不得贯通 4.1.12 1.防水混凝土除了要求密实性好 开放孔隙少 孔隙率小以外 还必须具有 一定厚度 从而可以延长混凝土的透水通路 加大混凝土的阻水截面 使得混凝土 第 13页 共 13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不发生渗漏 综合考虑现场施工的不利条件及钢筋的引水作用等诸因素 防水混凝 土结构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 250mm 才能抵抗地下压力水的渗透作用 2.钢筋保护层通常是指主筋的保护层厚度 由于地下工程结构的主筋外面还有箍 筋 箍筋处的保护层厚度较薄 加之水泥固有收缩的弱点以及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 因素的影响 保护层处混凝土极易开裂 地下水沿钢筋渗入结构内部 故迎水面钢 筋保护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结构上应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在耐久性方 面还应防止混凝土受到各种侵蚀而出现钢筋锈蚀等危害 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规范 保护层一般均为 50mm左右 4.2 水泥砂浆防水层 4.2.1 用于混凝土或砌体结构基层上的水泥砂浆防水层 应采用多层抹压的施工工 艺 以提高水泥砂浆层的防水能力 鉴于水泥砂浆防水层系刚性防水材料 适应基 层变形能力差 因此不适用于环境有侵蚀性 持续振动或温度大于 80 的地下工程 4.2.2 随着我国化学建材工业的发展 外加剂 掺合料 高分子聚合物种类繁多 性能各异 掺入配制防水砂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配制各种防水砂浆时 其配合比 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定 才能保证防水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满足防水工程的要求 4.2.3 1.我国原来水泥标号均比国外低一个等级 即 GB425 号水泥相当于 ISO32.5 级水泥 在 ISO中 32.5级为最低标号 而国内尚有 GB325 号水泥大多为小窑生产 质量不稳定 为了与国际接轨 保证防水砂浆的强度和抗渗性要求 采用的水泥强 度等级不得低于 32.5级 一般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后 其活性均有所下降 而且在其水化硬化过程中水 化速度及水化程度也均会受到影响 因此对过期和受潮结块水泥的应用必须加以限 制 2.防水砂浆所用原材料品质的好坏 直接影响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 故对砂子的 含泥量 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含量 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聚合物的品质以及外加剂 的技术性能要求都作了规定 4.2.4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基层质量至关重要 基层表面状态不好 不平整 不坚实 有孔洞和缝隙 则会影响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均匀性及与基层的粘结性 4.2.5 1.施工缝是水泥砂浆防水层的薄弱部位 由于施工缝接槎不严密及位置留设 不当等原因 导致防水层渗漏水 因此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结合 每层宜连 第 14页 共 14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续施工 如必须留槎时 系用阶梯坡形槎 但离开阴阳角处不得小于 200mm 接槎 要依层次顺序操作 层层搭接紧密 2.为了防止水泥砂浆防水层早期脱水而产生裂缝导致渗水 规定在砂浆硬化后 (约 12 24h)要及时进行养护 一般水泥砂浆的水化硬化速度和强度发展均较快 14d 强度可达标准强度的 80%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应采用干湿交替的养护方法 早期(硬化后 7d 内)采用潮 湿养护 后期采用自然养护 在潮湿环境中 可在自然条件下养护 使用特种水泥 外加剂 掺合料的水泥砂浆 养护应按产品有关规定执行 4.2.6 水泥砂浆防水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数量 应按抽查面积与防水层总面积的 1/10考虑 这一比例要求对检验防水层质量有一定代表性 实践也证明是可行的 4.2.7 普通水泥砂浆是采用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 通过分层抹压构成防 水层 此方法在防水要求较低的工程中使用较为适宜 在水泥砂浆中掺入各种外加剂 掺合剂 可提高砂浆的密实性 抗渗性 应用 已较为普遍 而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高分子聚合物配制成具有韧性 耐冲击性好的聚 合物水泥砂浆 是近来国内外发展较快 具有较好防水效果的新型防水材料 由于外加剂 掺合料和聚合物等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 配制防水砂浆必须根据 不同防水工程部位的防水要求和所用材料的特性 提供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适宜的配 合比 配制过程中必须做到原材料的品种 规格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同时计量应准确 搅拌应均匀 现场抽样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4.2.8 水泥砂浆防水层属刚性防水 适应变形能力较差 不宜单独作为一个防水层 而应与基层粘结牢固并连成一体 共同承受外力及压力水的作用 故规定水泥砂浆 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 无空鼓现象 4.2.9 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同于普通水泥砂浆找平层 在混凝土或砌体结构的基层上 应采用多层抹面做法 防止防水层的表面产生裂纹 起砂 麻面等缺陷 保证防水 层和基层的粘结质量 水泥砂浆铺抹时 应在砂浆收水后二次压光 使表面坚固密 实 平整 水泥砂浆终凝后 应采取浇水 覆盖浇水 喷养护剂 涂刷冷底子油等 手段充分养护 保证砂浆中的水泥充分水化 确保防水层质量 4.2.10 参见本规范第 4.2.5条的条文说明 4.2.11 水泥砂浆防水层无论是在结构迎水面还是在结构背水面 都具有很好的防水 效果 根据新品种防水材料的特性和目前应用的实际情况 将防水层的厚度作了重 新规定 即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和掺外加剂或掺合料水泥砂浆防水层 其厚度均定 第 15页 共 15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为 18 20mm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 其厚度定为 6 8mm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厚度测量 应在砂浆终凝前用钢针插入进行尺量检查 不允 许在已硬化的防水层表面任意凿孔破坏 4.3 卷 材 防 水 层 4.3.1 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适用于在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迎水面铺贴 一般采用 外防外贴和外防内贴两种施工方法 由于外防外贴法的防水效果优于外防内贴法 所以在施工场地和条件不受限制时一般均采用外防外贴法 4.3.2 目前国内外用的主要卷材品种: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有 SBS APP APAO APO 等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有三元乙丙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氯化 聚乙烯-橡胶共混等防水卷材 该类材料具有延伸率较大 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 应性较强的特点 适用于地下防水施工 我国化学建材行业发展很快 卷材及胶粘剂种类繁多 性能各异 胶粘剂有溶 剂型 水乳型 单组分 多组分等 各类不同的卷材都应有与之配套(相容)的胶粘剂 及其他辅助材料 不同种类卷材的配套材料不能相互混用 否则有可能发生腐蚀侵 害或达不到粘结质量标准 4.3.3 铺贴卷材前应在其表面上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胶粘剂的 材料相容 可采用喷涂或涂刷法施工 喷涂应均匀一致 不露底 待表面干燥后方 可铺贴卷材 目前大部分合成高分子卷材只能采用冷粘法 自粘法铺贴 为保证其在较潮湿 基面上的粘结质量 故提出施工时应选用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4.3.4 为确保地下工程在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内不发生渗漏 除卷材的材性材质因 素外 卷材的厚度应是最重要的因素 本条文按工程防水要求对卷材厚度的选用作 出了规定 表 4.3.4中厚度数据 是按照我国现时水平和参考国外的资料确定的 卷材的厚 度在防水层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 对保证地下工程防水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还 应考虑到人们的踩踏 机具的压扎 穿刺 自然老化等 因此要求卷材应有足够的 厚度 4.3.5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的卷材铺贴方法 主要采用冷粘法和热熔法 底板垫层混 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 点粘法或条粘法 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 部位应采用满铺法 第 16页 共 16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为了保证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粘结牢固和封闭严密 本条规定两幅卷材短边和 长边的搭接缝宽度均不应小于 100mm 是根据我国目前地下工程采用的作法及参考 国外有关数据而制定的 采用多层卷材时 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 1/3 1/2 幅宽 且 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这是为防止在同一处形成透水通路 导致防水层渗漏 水 4.3.6 采用冷粘法铺贴卷材时 胶粘剂的涂刷对保证卷材防水施工质量关系极大 涂刷不均匀 有堆积或漏涂现象 不但影响卷材的粘结力 还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和施工环境要求 有的可以在涂刷后立即粘贴 有的要待溶 剂挥发后粘贴 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尤为重要 涂满胶粘剂和溢出胶粘剂 才能证明卷材粘结牢固 封闭严密 卷材铺贴后 要求接缝口用 10mm宽的密封材料封口 以提高防水层的密封抗渗性能 4.3.7 对热熔法铺贴卷材的施工 加热时卷材幅宽内必须均匀一致 要求火焰加热 器的喷嘴与卷材的距离应适当 加热至卷材表面有光亮黑色时方可进行粘合 若熔 化不够会影响卷材接缝的粘结强度和密封性能 加温过高会使改性沥青老化变焦 且把卷材烧穿 卷材表面层所涂覆的改性沥青热熔胶 采用热熔法施工时容易把胎体增强材料 烧坏 严重影响防水卷材的质量 因此对厚度小于 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作出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的规定 4.3.8 底板垫层 侧墙和顶板部位卷材防水层 铺贴完成后应作保护层 防止后续 施工将其损坏 顶板保护层考虑顶板上部使用机械回填碾压时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应大于 70mm 条文中建议保护层与防水层间设置隔离层(如采用干铺油毡) 主 要是防止保护层伸缩而破坏防水层 砌筑保护墙过程中 保护墙与侧墙之间会出现一定的空隙 为防止回填土侧压 力将保护墙折断而损坏防水层 所以要求保护墙应边砌边将空隙填实 4.3.9 卷材防水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数量 应按所铺贴卷材面积的 1/10进行抽查 每处检查 10m2 且不得少于 3处 4.3.10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目前 国内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很快 产品质量标准都陆续发布和实施 高聚物改性沥青 防水卷材应符合国标 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 GB 18242 2000 塑性体沥青防水 卷材 GB 18243 2000 和行标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JC/T 633 1996 的 第 17页 共 17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要求 国内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种类很多 产品质量应符合国标 高分子防水材 料 (第一部分片材)GB18173.1 2000的要求 本规范附录 A 第 A.0.1 条所列入防水卷材的质量指标 具体是根据地下工程防 水的需要 规定了卷材的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要求 而不是这些材料标准中的全部 指标和最高或最低要求 同时 对卷材胶粘剂提出了基本的质量要求 并对合成高 分子胶粘剂浸水 168h后 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不应低于 70%作出规定 4.3.11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 应根据使用功能 结构型式 环境条件 施工方 法及材料性能等因素合理确定 按设防要求的规定进行地下工程构造防水设计 设 计人员应绘出大样图或指定采用建筑标准图集的具体作法 转角处 变形缝 穿墙 管道等处是防水薄弱环节 施工较为困难 为保证防水的整体效果 对上述细部做 法必须严格操作和加强检查 除观察检查外还应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3.12 实践证明 只有基层牢固和基层面干燥 清洁 平整 方能使卷材与基层面 紧密粘贴 保证卷材的铺贴质量 基层的转角处是防水层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和合成高分 子卷材的柔性好且卷材厚度较薄 因此防水层的转角处圆弧半径可以小些 具体地 讲 转角处圆弧半径为: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不应小于 50mm 合成高分子卷材不应 小于 20mm 4.3.13 卷材铺贴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平面部位可采用满粘法 也可采用空铺法 点粘法 条粘法 为了保证卷材铺贴搭接宽度 位置准确和长边平直 要求铺贴卷 材之前应测放基准线 冷粘法铺贴卷材时 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其宽度不应小于 10mm 热熔法铺贴卷材时 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 并应随即刮封接口使接 缝粘结严密 4.3.14 本条文规定卷材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 结合紧密 厚度均匀一致 是 针对主体结构侧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 水泥砂浆时提出来的 4.3.15 卷材铺贴前 施工单位应根据卷材搭接宽度和允许偏差 在现场弹线作为标 准去控制施工质量 4.4 涂 料 防 水 层 4.4.1 地下工程涂料防水层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迎水面或背水面的涂刷 第 18页 共 18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地 下 防 水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2 0 8 --2 0 0 2 @ 一般采用外防外涂和外防内涂两种施工方法 4.4.2 地下结构属长期浸水部位 涂料防水层应选用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耐久性 耐腐蚀性和耐菌性的涂料 按地下工程应用防水涂料的分类 有机防水涂料主要包括合成橡胶类 合成树 脂类和橡胶沥青类 氯丁橡胶防水涂料 SBS 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聚合物乳液防水 涂料 属挥发固化型 聚氨酯防水涂料属反应固化型 当前国内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发展很快 用量日益增多 日本称此类材料为水 凝固型涂料 聚合物水泥涂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基料 加入少量无机活性粉 料(如水泥及石英砂等) 具有比一般有机涂料干燥快 弹性模量低 体积收缩小 抗 渗性好等优点 国外称之为弹性水泥防水涂料 无机防水涂料主要包括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涂料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 料 应该指出 有机防水涂料固化成膜后最终是形成柔性防水层 与防水混凝土主 体组合为刚性 柔性两道防水设防 无机防水涂料是在水泥中掺有一定的聚合物 不同程度地改变水泥固化后的物理力学性能 但是与防水混凝土主体组合仍应认为 是刚性两道防水设防 不适用于变形较大或受振动部位 4.4.3 涂刷的防水涂料固化后形成有一定厚度的涂膜 如果涂膜厚度太薄就起不到 防水作用和很难达到合理使用年限的要求 所以对各类防水涂料的涂膜厚度作了规 定 水乳型防水涂料称之为薄质涂料 涂布固化后很难形成较厚的涂膜 可通过薄 涂多次或多布多涂来达到厚度的要求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某些性能大大优于高聚 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当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与其他防水材料复合使用时 涂 膜本身的厚度可适当减薄一些 表 4.4.3防水涂料厚度的取值 是通过防水材料试验和工程实践得出的 根据地 下工程防水对涂料的要求及现有涂料的性能 本规范在附录 A 第 A.0.2 条中分别规 定了无机涂料和有机涂料的性能指标要求 可以看出 防水涂料必须具有一定厚度 才能保证地下工程的防水功能 4.4.4 防水涂膜在满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 涂刷的遍数越多对成膜的密实度越好 因此涂刷时应多遍涂刷 不论是厚质涂料还是薄质涂料均不得一次成膜 每遍涂刷应均匀 不得有露底 漏涂和堆积现象 多遍涂刷时 应待涂层干燥 成膜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 两涂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形成分层 当地下工程施工出现施工面积较大时 为保护施工搭接缝的防水质量 规定搭 第 19页 共 19页 @
本文档为【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736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1-11-28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