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理学笔记3

药理学笔记3

举报
开通vip

药理学笔记3第二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它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已知高脂血症与其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较正常人为高,动物实验也证明,高胆固醇确能引起类似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降低血脂,能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对血浆脂质代谢紊乱,首先要调节饮食,食用低热卡、低脂肪、低胆固醇类食品。加强体育锻练及克服吸烟等不良习惯,如血脂仍不正常,再用药物治疗,凡能使LOL、VLDL、TC、TG...

药理学笔记3
第二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它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已知高脂血症与其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较正常人为高,动物实验也证明,高胆固醇确能引起类似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降低血脂,能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对血浆脂质代谢紊乱,首先要调节饮食,食用低热卡、低脂肪、低胆固醇类食品。加强体育锻练及克服吸烟等不良习惯,如血脂仍不正常,再用药物治疗,凡能使LOL、VLDL、TC、TG、APOB等降低,或使HDL,APOA升高的药物,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第1节 调血脂药 胆固醇酯(CE) 该复合物中 血脂蛋白 甘油三酯(TG)+ 载脂蛋白(APOA、B、C、D、E) TG多者 胆固醇(CH) 密度低 磷脂(PL) 少者密度高 1 乳糜微粒(CM) 含TG 80% 2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55% 3 低密度脂蛋白(LDL) 8% 4 高密度脂蛋白(HDL) 10% 胆汁酸结合树脂 考来烯胺(消胆胺) 考来替泊(降胆宁) 药理作用 本类药物 胆汁酸 形成络合物 随粪排出 胆固醇 1 肝中胆汁酸下降 7-α羟化酶(限速酶)上升 参与 形成络合物排出 胆汁酸 CH吸 本类药物 收↓ 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上升 促进血浆中LDL向肝中转移 2 肝中胆固醇下降 使血浆中LDL和TC下降 肝脏合成胆固醇限速酶(HMG-COA)活性上升 肝合成CH上升 (因此本类药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用,作用增强) 临床应用 用于Ⅱa型高脂血压 烟 酸 作用 1 本品为广谱调血脂药,能使VLDL,TG浓度下降,对多种高脂血症有效。 2 本品能使细胞CAMP深度升高,有抑制血小板和扩张血管作用。(可用于心肌梗塞) 3 能明显升高血浆密度脂蛋白浓度。 4 本品口服胃肠刺激作用,可见皮肤潮红,瘙痒等,大剂量可引起血糖升高,尿酸增加,肝功异常。 苯氧酸类 氯贝特(安妥明) 作用 1本类药物降脂作用明显,能明显降低血浆TG、VLDL、IDL,使HDL升高。 2 对单纯高胆固醇的血症患者可降低LDL,对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LDL无影响。 3 本类药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降低血浆粘度,增加纤溶酶活性作用。 4 主要用于Ⅱb、Ⅲ、Ⅳ型高血脂症,尤其对家族性Ⅲ型高血脂症效果更好。 HMG-COA还原酶抑抑制剂 美伐他汀、乐伐他汀、塞伐他汀 作用 1 明显降低血浆TC,LDL-c和VLDL,对TG作用较弱。 2 可使HDL-c上升 3 主要用于糖尿病性,肾性高脂血症(首选),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脂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首选。 第2节 抗氧化剂 普罗布考 作用 1 降低血浆TC、LDL、HDL,对VLDL、TG影响较少 2 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使病变消退,缓解心绞痛。 3 能使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的血症患者皮肤及肌腱的黄色瘤明显缩小 4 用于杂合子及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肾病致高胆固醇血症。 第3节 多烯脂肪酸类 n-6PUFAs 包括亚油酸,γ-亚麻油酸 主要存在于玉米油、葵花子油、红花油、亚麻子油等植物油中,降脂作用较弱,临床疗效可疑。 n-3 PUFAs 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存在于海洋生物藻,鱼及贝壳类中。 口服EPA,DHA可使血浆TG、VLDL明显降低,TC、LDL也有所下降,HDL有所升高,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粘度下降,红细胞可变性增加,出血时间略延长,长期服用n-3pnFAs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使斑块消退。 第4节 保护动脉内皮药 硫酸多糖 如肝素、硫酸类肝素、硫酸软骨素A,硫酸葡聚糖等。有抗多种化学物质致动脉内皮损伤的作用,对血管再造术后再狭窄也可有预防作用。 第二十六章 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又称为降压药,主要能降低动脉血压,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一、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 建议 关于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建议给教师的建议PDF智慧城市建议书pdf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下载税则修订调整建议表下载 血压≥160/95mmHg 为高血压 ≤140/90mmHg 正常 160/95≥BP≥140/90mmHg为临界高血压 判定高血压,以舒张压的升高为主要依据,常见症状主要有: 头痛、头晕,眼眩、失眠等。 二、分类型 1原发性 原因不明,称为高血压病,占90%。 2 继发性 由其他疾病引起①慢性肾炎(肾血流长期下降,肾素上升所致)也称为肾性高血压。 ②嗜铬细胞瘤 ①②称为症状性高血压 三、发病机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一般认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所致。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确能控制血压并减少或防止心、脑、肾等并发症,包括心衰,猝死等。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寿命。 正常时,机体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RAA)系统调节外用阻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使动脉血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内环境稳定机制参与血压的快速调节与缓慢调节。 因此植物N.S功能紊乱在高血压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而由植物N.S功能紊乱导致的RAA系统的紊乱起着促进和维持血压升高的作用。 外界刺激(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等)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 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搏 肾近球细胞有小动脉 血压升高 血管收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肾小球旁细胞 ACEI 水钠潴留 - ACE 激肽酶Ⅱ 肾素 + + 醛固酮 血管紧张等Ⅱ 血管紧张等Ⅰ 血管紧张素原 四、分期 第一期(小动脉痉挛期)轻型、舒张压95~100mmHg之间,头痛等 第二期(小动脉硬化期)中型 100~110mmHg还可伴有心脏病 第三期(小动脉病变期)重型 110~120mmHg合并心、脑、肾、小动脉器质性病变。 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瘤) 血压骤升至200/120mmHg以上,并使有突然剧烈头痛,恶心,昏迷,内 囊出血,对侧肢体瘫痪。 五、治疗 1 药物治疗 经药物治疗可消除症状,防止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 2 控制现象 采取低盐,低脂肪饮食。 3 戒烟酒,注意休息。 第1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详见P186 第2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1、 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作用 初期:血容量下降 心输出量下降 血压下降 促进H2O-Na+排出 长期:血管壁细胞内Na+下降 细胞内Ca++下降 使Na+—Ca++交换 血管壁对NA敏感 性下降 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激肽,PG等) 肾素上升 临床应用 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 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为基础降压药) 不良反应 低血钾、钠、镁、高血脂,增加尿酸及肾素活性,降低耐糖量。 2、 β受体阻断药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安 作用 静脉注射普萘洛尔后可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但反射性交感兴奋使外周围阻力增高,结果血压略降或不降,长期用药后交感N反射性使外周阻力增高的作用逐渐失去,血压缓慢下降。 作用机制 1。 减少心输出量 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下降,收缩力下降 2. 抑制肾素分泌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该机制未被普遍接受) 3. 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阻断交感N未梢突触前膜上β2受体,抑制正反馈。 4 。阻断中枢β1受体 从而使抑制性神经元占优势,使外周交感N功能下降(但不能进入中枢的β受体阻断药,也有降压作用,故该机制尚不明。 临床应用 本品降压作用缓慢,安全,可靠,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长期使用不产生耐受性。 适用于心率快,肾素高或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也适用于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主要为抑制心脏,诱发哮喘,故心功能不全,哮喘患者禁用。避免晚间给药,避免产生恶梦,失眠,忧郁等,本品可使血脂升高。 3、 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 作用 舒张动脉作用明显(尤以冠脉敏感,脑血管也敏感) (降压时不降低重要器管血流量,不引起脂质代谢、 抑制Ca++内流 糖耐量的改变) BP明显 对静脉影响小 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 应用 适用于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或急性 肺水肿的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单用或与利尿药、β阻断药合用。 注意 配伍 β阻断药 可克服 降压时可伴有反射性兴奋交感,提高肾素活性 利尿药 H2O-Na+潴留。 粉防已碱 本品为中药粉防已根中含的生物碱。实验证明能抑制钙通道(T及L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静注还可用于重度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本品无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等。 4、 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血压药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 ACEI 作用及机制 本品可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抗高血压作用。详见P189图26-2 1 抑制循环中RAAS 2 抑制局部组织中RAAS 3 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作用特点 1 降压但不引起交感N反射性兴奋而增加心率,适用于各型高血压。 2 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和其他肾实质性损害患者肾小球损伤的可能性。 3 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保护心脏。 4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5 与利尿药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可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降低,适用于肾性高血压,及顽固性心衰。 6 开始用量过大可引起低血压,高血钾、血管神经性水肿、肾损害等。 久用可使血锌下降。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AT1 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脑、肾及肾上腺皮质(调节心血管功能) AT2 分布于肾上腺髓质,中枢N.S(与调节心血管无关) 氯沙坦 缬沙坦 厄贝沙坦 特点: 1 ATⅡ 收缩血管 促进醛固酮分泌 使BP下降 2 促进尿酸排泄 3 其体内代谢物(5-羟酸活性代谢物EXP-3174)为非竞争性AT1受体拮抗药,作用强。 4 不适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及进行性肾损害者。 5 不良反应类似于血管转化酶抑制剂(ACEI) 5、 交感神经抑制药 (1) 主要作用于中枢部位的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 作用机制 激动延髓腹外侧嘴部Ⅰ1-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 BP↓ 可乐定 激动中枢α2受体 镇静 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A BP↓ 与内源性阿比肽有一定作用,有镇痛作用,该作用可被钠络铜所拮抗。 作用特点 本品口服吸收好,降压作用快,中等偏强,能抑制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能降低肾血管阻力,但不显著影响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用于中度高血压的治疗,常用于其他药无效时,此外,可作为吗啡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药。 不良反应 1停药者兴奋症状 口干、便秘、嗜睡、心动过缓等。 2 水—钠潴留 长期应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合用利尿药可克服) 3 反跳性高血压 突然停药后可出现短时交感神经功能亢奋。如血压突然升高,头痛心悸(例如忘记口服,可出现回跳性高血压,症状出现很快(几小时),2~3天平息,可乐定或酚妥拉明能取消之) 甲基多巴 作用特点 1降压原理与可乐定相似(进入中枢后转变为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而发挥作用)并可减少肾素分泌。 2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 3 不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适用于中度高血压及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2) 抗去甲肾上腺等能神经未梢药 利血平 胍乙啶 本类药物因不良反应较多(引起精神抑制,使交感N亢进症状等)现已少用。 (3)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作用特点 1 选择性阻断突触后膜上α1受体,使动、静均扩张,具有中等偏强的降压作用。 2 不影响突触前膜α2受体,故不使NA释放增加,也不使肾素升高,故不影响心脏。 3 能增加血中HDL,减轻冠脉病变。使LDL、VLDV、TG 4 口服易吸收,首关消除显著,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7%)。 5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重度高血压合用β阻断药及利尿药可增强疗效。 6 不良反应有嗜睡,乏力、眩晕、首剂现象(首次给药可致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等。首次用量减为0.5mg,并在临睡前服用可避免发生) 酮色林 阻断α1受体,兼有抗5-HT(5-HT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 α、β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本品对α、β受体有竞争性拮抗作用,其中阻断β1和β2受体程度相似,对α1受体作用较弱,对α2受体则无效,故负反馈调节仍然存在,用药后不引起心率加快。 本品降压作用温和,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无严重不良反应。 对梗塞早期,通过降低心肌壁张力而产生有益作用。 静脉注射可治疗高血压危象。 六、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作用及特点是P193图26-3 肼屈嗪 作用特点 1 口服吸收好,降压作用快而强 2 降压的同时,可反射性兴奋交感N,使心脏兴奋,肾素上升,降低疗效。 3 扩张肾,冠脉及内脏血管作用强于骨骼肌血管 4 不良反应较多见,较严重时表现为心肌缺血,心衰,长期大量使用可致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 5 一般用于中度高血压的联合用药,不单独使用。 钾通道开放药 1促进K+通道开放,使K+外流上升,使膜超极化。 2 促进Na+ - Ca++交换使细胞内钙外流 3 使细胞内钙储池中脱结合的Ca++增加。 米诺地尔 作用特点 1 具有强大的扩张小动脉作用,临床用于严重、顽固的高血压及并发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 2 主要不良反应有水,钠潴留,心悸、多毛症、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不引起全身性红斑狼疮。 二氮嗪 作用特点 1 直接舒张血管(部分机制与激活平滑肌细胞的IK(ATP),促钾外流,使胞膜超极化,Ca++通道失活有关) 2 降低血压可反射性兴奋交感N、引起心率上升,输出量上升,肾素上升。 3 长期应用可抑制胰岛素释放使血糖上升,口服可引起多毛症 4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用于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 作用特点 1 直接扩张小动脉,小静脉,降压作用迅速、强大、短暂。 2 口服不吸收,静滴给药用于高血压危象(特别是伴有急性心肌梗塞或左心衰的严重高血压,通过调整滴速来维持血压于所需水平) 3 该药遇光易破坏,应临时配置使用,避光。 4 毒性较低,主要为恶心、呕吐、头痛、心悸。 本品为速效、强效降压药,静滴迅速降压,停药5分钟内血压回到至原水平,要注意首期使用防止氰化物中毒,肝、肾功能不全者,尤应予以注意。 第二十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1节 利尿药 利尿药 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和水的排出,从而增加尿量,消除水肿的药物。 水肿常见于心、肝、肾和内分泌等疾病,其病因虽各不相同,但主要是由于细胞间液中过量钠和水的潴留,利尿药能促进肾脏排除过剩的钠和水而消肿。 1、 肾脏泌尿生理及利尿药作用部位 正常人每日由肾小球滤过的滤液(原尿)约180升, 但每日尿量只有1—2升,表明99%以上的滤液被肾小管重吸收,仅1%左右成为终尿排出体外,不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其利尿作用多不明显。而对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只要有轻度抑制,就可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目前作用的利尿药均是通过此作用而发挥利尿作用的。 了解利尿药的作用部位,有助于理解各类利尿药效应力的高低。当然,实际用药效果还受药物用量,肾血流量及血容量等因素的限制。 现有的利尿都是排钠利尿药,用药后Na+和CL-的排泄都是增加,其排泄量的多少与利尿效应力一致,对钾的排泄,除留钾利尿药外,其他利尿药都能促进钾排泄。因此注意补钾。 2、 常用的利尿药 (1) 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呋喃苯胺酸)、依他尼酸(利尿酸)、布美他尼 药理作用 机理:本品主要抑制髓袢升枝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对CL-的主动重吸收和Na+的被动重吸收,影响尿的稀释和浓缩过程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特异性地与CL-竞争K+- Na+-2CL-共同载体蛋白的CL-结合部位,使尿中Na+,K+、CL-浓度增高,降低肾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1. 利尿 2. 增加肾血流量 3. 增加PGG(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特点:作用迅速、强大、维持时间较短,(水肿病人24小时尿量可达4-8L) 临床应用 1 消除各型严重水肿症状 因本品易致电解质紊乱,不宜常规应用,可选用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 2 防治肾功能衰竭(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静滴甘露醇无效时,仍可生效。本品静滴能扩张小动脉,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皮质血流,并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可使阻塞的肾小管得到冲洗,从而防止肾小管萎缩和坏死。 3 急性肺水肿 静滴 首选药(利尿 血容量 A、V压力 ) 4 脑水肿 与甘露醇合用,以增强后者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压力) 5 加速毒物排出。 不良反应 1、 水与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低血钠、低氯碱血症,低血镁。 2、高尿酸血症,高氮质血症。 血容量下降 细胞外液浓缩 尿酸重吸收上升 引起高尿酸血症,另本品与尿酸竞争分泌途径也可使尿酸上升,此外尿素氮上升。 3、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大剂量可出现胃出血。 4、 耳毒性 利尿酸最易引起,且可发生永久性耳聋,避免与氨基或类抗生素合用。 利尿酸 作用与速尿相似,不良反应多而严重,可发生永久性耳聋,故较少应用。 布美他尼 耳毒性小,对听力有缺限及急性肾衰者宜用。 (2) 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 本类药物作用相似,但效价强度不同,P227而效能相同,是广泛用于水肿和高血压病的利尿药。 药理作用 机理:1。 主要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CL-和Na+的重吸收,影响肾脏,稀释功能,使尿量增加,促Ca ++重吸收。 2.本品也能轻度抑制碳酸酐酶,使H- Na交换减少,促进K- Na交换。 特点: 利尿作用起效较快(1小时),较强,维持时间较长(12小时) 临床应用 1。 用于各型水肿 对心源性水肿疗效好,合用强心甙,注意补钾。 2. 治疗高血压 多与降压药合用 3. 治疗尿崩症 本品抑制磷酸二醋酶 远曲小管内CAMP上升 对水通透性上升,同时NaCL排出上升 血浆渗透压下降 饮水下降 不良反应 1。 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低血镁、低氯碱血症等。 2. 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 增加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诱发或加重痛风。 3. 高血糖,高脂血症 糖尿病慎用。(可能抑制胰岛素所致) 可能抑制胰岛素所致。 4. 高敏反应 药热、药疹、过敏反应 5. 其他 可增高血尿素氮,加重肾功能不良,无尿及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3、 低效利尿药 螺内醋 (安体舒通) 药理作用 机理 本品与醛固酮发生竞争性拮抗,产生保钾排钠的利尿作用 特点 利尿作用缓慢,弱而持久,(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的水平有关,仅在体内有醛固酮存在时,才发挥作用)。 临床用途 1。 适用于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性水肿(肝硬化,心衰、肾病)。 2. 与噻嗉类利尿药配伍,以增强疗效,减少K+的丧失。 不良反应 1。 长期使用可致高血钾 肾功能不良时尤易发生(故禁用)。 2.性激素样作用 男子乳房女性化,女性多毛症等。 氨苯蝶啶及阿米洛利 药理作用 机理 直接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的的Na+-K+交换,从而产生轻度的保钾排钠的利尿作用。 特点 非竞争性拮抗醛固酮作用。以切除肾上腺的动物仍有留钾利尿作用。 不良反应 1。 高血钾 肾功能不良、糖尿病、老人易发生 2. 叶酸缺乏 本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3.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肝硬化病人服用因此药可发生) 偶可引起高敏反应,形成肾结石等。 第2节 脱水药 本类药共同特征 1 易经肾小球滤过 2 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 3 在体内不易被代谢 4 没有明显的其它药物作用 5 不易通过血管透入组织液中。 甘露醇 药理作用 1 脱水作用 静滴不易从毛细管渗入组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脱水。 2 利尿作用 ①大部分以原形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重吸收。提高肾小管内的渗透压。 ②并间接抑制Na+、K+、2CL-的再吸收,降低髓质高渗区渗透压。 ③扩张肾血管,增加肾髓质血流,使Na+和尿素易随血液移走,故有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1 脑水肿及青光眼 首选药 2 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早期 肾素上升 血管紧张素Ⅱ ① 扩充血容量可减少肾素释放 甘露醇 肾血管收缩 ②高渗脱水可减轻水肿 肾血流量下降 肾缺血、氧 ③阻止水份再吸收,增加尿流量, 稀释小管内有害物质,保护肾小管 少尿、无尿、肾小管 肿胀、肾间质水肿 ④改善肾血流循环。 不良反应 注射过快时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禁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 山梨醇 与甘露醇作用基本相似,固在体内可转化为果糖。使疗效减弱,但价格便宜,溶解度大,故应用较广。 葡萄糖 常用50%高渗葡萄糖,静注也有脱水及渗透性利尿作用,因易被代谢,故高渗作用维持不久,作用弱而短。 可进入脑细胞,使颅压回升,用于脑水肿时可有“反跳”。 用于脑水肿,青光眼和甘露醇交替使用。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管的药物 第1节 抗凝血药 肝素 特点 1。 药用肝素为从猪小肠和牛肺中提取的生物制剂。 2.本品能加速抗凝血酶Ⅲ(ATⅢ)与活化的凝血因子,凝血酶形成复合物而使其失活,产生体内外抗凝作用。 3 抗凝作用快,强,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DIC,心血管手术等。 4 口服不吸收,常静脉给药。 5 过量可引起自发性出血,长期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肝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孕妇,有出血体质者慎用。 香豆素类 双香豆素 华法令 醋硝香豆素 最初由于应用败坏的黄零陵香草作家畜干饲料而招致大批牛出血死亡,从而发现该草引起出血的成分双香豆素。 特点: 1 与维生素竞争性抑制肝脏V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VK反复作用。而产生抗凝作用。 2 抗凝作用缓慢,持久,用途与肝素相似。 3 体外无抗凝作用。需在体内拮抗VK后才发挥作用。 4 口服有效,血浆蛋白结合率高(70~90%) 5 过量易发生出血(可用VK对抗),禁忌症同肝素。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详见P210 双嘧达莫 (潘生丁) 前列环素 噻氯匹啶 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 SK 特点 1 又称溶栓酶,从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有抗原性。 2 促进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加速栓塞溶解。 3 主要用于血栓梗塞性疾病。(须中期用药) 4 严重不良反应为出血。 过敏反应 有出血倾向,溃疡,严重高血压者禁用。 尿激酶 UK 特点 1 自尿中提取,无抗原性 2 直接激治纤溶酶原 3 临床应用与SK相似,用于脑栓塞疗效明显。 4 价格昂贵,仅用于SK过敏或耐受性。 5 禁忌症同SK。 t-PA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特点 为一新的纤溶药,主要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作用,对血栓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静注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剂量过大可引起出血。 HPSAC 茴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 特点 茴酰化使纤溶酶原的活性得到保护,进入体内缓慢,脱茴酰而生效,静脉注射用于急性心肌梗塞,血管再通等。 第四节 促凝血药 维生素K 来源 K1(存在于植物中)K2(肠道细菌合成) 脂溶性,口服需胆汁帮助吸收。K3,K4水溶性,不需胆汁及可吸收。(人工合成) VK在肝中作为γ-答氨酸羧化酶的辅助,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从而使其具有和Ca++结合的能力,产生具有凝血活性的因子,当VK缺乏时,可导致凝血障碍,而发生出血现象。 临床应用 1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疽,胆痿 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影响了天然VK的吸收,引起出血。 2 早产儿,新生儿出血 因肠道缺乏产生VK的细菌。 3 双香豆素,水扬酸类中毒所致出血。化学结构相似,竞争性拮抗。 4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 抑制VK产生菌的生长繁殖。 抗纤维蛋白溶解剂 氨甲苯酸 PAMBA 氨甲环酸 RMCHA 本类药主要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高浓度抑制纤溶酶活性,用于纤溶亢进所致出血,口服,注射均可。用量过大可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塞。 第五节 抗贫血药 1 缺血性贫血 ①铁摄入过少②机体需要量上升③失铁过多。此时血液中RBC数量减少不多,但体积小,色素低,故又称。小细胞低血色素贫血。 珠蛋白 血红蛋白 亚铁血红素等 Fe++ 原扑啉 2 巨幼红细胞贫血 缺乏VB12和叶酸,使DNA合成发生障碍,致使不成熟RBC增殖受阻。(由VB12缺乏引起的贫血称为恶性贫血) 3 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些药物,放射性,严重感染等,破坏骨髓造血机能,引起RBC,WBC或血小板减少。 铁 剂 硫酸亚铁 枸橼酸铁铵 右旋糖酐铁 特点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以及细胞染色质和组织酶的必需物质。使它们具有携氧和用氧的功能,铁制主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好。 硫酸亚铁,吸收好,价格低,常用。 枸橼酸铁胺(三价铁),吸收差。 右旋糖酐铁注射给药,仅用于严重贫血而又不能口服给药者。 常是不良反应为肾肠刺激症状(饭后服可减轻),可引起便秘,大剂量可致急性中毒(坏死性肠炎,呕吐、腹痛,休克,呼吸困难,死亡)长期大量服用偶引起肝硬化,心衰等严重毒性反应。 叶酸类 特点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以绿色蔬菜中的含量最高,故名为叶酸,肝脏中含量也丰富,不耐热,长时间烹调可破坏,人类不能自行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当营养不良(食物少蔬菜)、妊娠、婴儿期供不应求时可致叶酸缺乏,由此引起的贫血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营养性贫血。 本品作为补充治疗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合用效果更好。 作用 叶酸是体内“一碳基因”运载体,参与DNA合成,缺乏叶酸使DNA合成受阻产生营养性贫血。 微生物 谷氨酸+对氨苯甲酸+二氢喋啶 二氢叶酸合成酶弹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人及动物 叶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传递一碳基因 参与合成DNA 用途 1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妊娠、婴儿可发生、辅以VB12、VB6、VC可提高疗效。 2 药物性贫血 由叶酸对抗剂(如TMP、乙胺嘧啶、甲氨蝶啶)引起的贫血,由于二氢叶酸还原酶受抑制,应选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肌注(体内可直接利用)。 3 治疗恶性贫血(辅助治疗) 仅能使血象好转,不能改善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炎、神经萎缩),VB12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在使同型本胱氨酸转变为蛋氨酸的同时,使贮存型四氢叶酸转变为活化型四氢叶酸从而促进DNA的合成,当VB12下降时,叶酸活化受阻,DNA合成下降,可出现与叶酸缺乏类似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 又称氰钴胺,最初由动物肝脏中提出,某些放线菌可合成大量的B12,目前工业生产主要以放线菌培养液中获得,是抗恶性贫血的主要药物。 体内过程 食物中的B12与肽链结合 胃酸,胃蛋白酶 解离出 进入小肠重吸收 经胆汁排泄 B12(外因子) 内因子(糖蛋白) B12吸收入血 肝内储存 组织利用 分泌 血浆转运 食物 迷走N 刺激 胃粘膜 组胺 胃泌素 注意点 1 当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血清中含有抗内因子抗体,阻止B12与内因子结合,或体内缺乏内因子时,本品口服不吸收,必需注射给药。 2 剂量过大,超过肝,血浆等组织的结合能力时,可由尿中排泄,故大量应用B12,并无必要。 药理作用 同型本胱氨酸 甲硫氨酸 B12 CH1B12 ①N5-甲基四氢叶酸 四氢叶酸 VB12缺乏,会引起叶酸缺乏症状,巨幼红细胞贫血。 5‘-脱氧腺苷有B12 VB12缺乏,甲基丙二酰COA积聚,导致异常脂肪酸合成,影响正常神经髓鞘脂质合成,出现神经现象。深部感觉减退等。 ②L-甲基丙二酰COA 琥珀酰COA 临床应用 1 主要用于B12缺乏引起的恶性贫血 2 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辅助治疗 3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疗效不确切) 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促进 产生 缺氧 肾脏近曲小管管周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 刺激 红系干细胞生成 抑制 糖蛋白激素 促进RBC成熟。 肾脏疾病 骨髓损伤 缺铁 不良反应:血压上升,注射部位血栓形成。流感样症状。 第六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G-CSF是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它能促进中性粒细胞成熟;刺激成熟的粒细胞从骨髓释出,增强中性煤粒细胞趋化及吞噬功能。 1 用于肿瘤化疗,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2 用于自体骨髓移植。 3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再生不良,艾滋病等。 长期静滴可引起静脉炎,应在化疗应用前或后24小时应用。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本品在体内由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白细胞介素共同作用于多向干细胞和多向祖细胞,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巨核细胞增生。 第7节 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7万(中) 本品为葡萄糖的聚合物,根据聚合的GLA分子量,分为 右旋糖酐4万(低) 右旋糖酐1万(小) 特点 1 由于分子量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主要用于低血容量休克。 2 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效果更好。 3 低、小分子量右旋糖酐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抑制凝血因子Ⅱ等,可用于DIC,血栓形成性疾病。 4 少数人用药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极少数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用量过大可出现凝血障碍。 第二十九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组胺 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的自身活性物质。 物理、化学、过敏原 皮肤 刺激 脱颗粒 支气管粘膜 肥大细胞 释放组胺 肠粘膜 血液 嗜碱性粒细胞 (转下页) 支气管,胃肠、子宫平滑肌收缩 H1受体 皮肤血管扩张 心房、房屋结收缩上升 胃壁细胞分泌上升胃酸上升 H2受体 血管扩张 心室、窦房结收缩上升 第1节 H1受体阻断药 主要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晕动病,其中较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 药理作用 1 抗外围组胺H1受体 ①部分对抗组胺扩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压的作用。(不阻断H2)。 ②完全对抗组胺收缩支气管,胃肠平滑肌作用。 2 中枢作用 ① 镇静嗜睡 治疗量即有该作用,有助于减轻痒感,也可用于烦躁失眠。其强度因个体敏感性和药物品种而异。P214 ② 抗晕、镇吐 作用与东莨菪碱相似,与中枢抗胆碱有关,其中氯苯那敏(扑尔敏)作用不明显。 3 其他作用 多数H1受体阻断药有抗乙酰胆碱,局部麻醉和奎尼丁样作用(抑制心脏、延长反应期,减慢传导) 临床应用 1 变态反应性疾病 对皮肤粘膜变态反应(荨麻疹,枯草热,药疹,过敏性鼻炎等)疗效良好,对过敏性哮喘几乎无效,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2 晕动病,呕吐 用于晕动病,妊娠呕吐,放射病呕吐,常用苯海拉明,异丙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 3 失眠 异丙嗪,苯海拉明对中枢抑制作用明显。 不良反应 1 嗜睡、乏力、头晕 服药期间避免驾车、船和高空作业。 2 消化道反应 厌食、上腹痛恶心呕吐。 3 口干,头痛 4 美克洛嗪、可致动物畸胎、妊娠早期禁用,局部外敷可致皮肤过敏,阿司咪唑过量可致晕厥,心跳停止。 第1节 H2受体阻断药 西米替丁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尼扎替丁 1、 对人和动物的胃酸分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药理作用 ①本类药能竞争性拮抗H2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②也能抑制五肽胃泌素,M胆碱受体激动剂引起的胃酸分泌。 ③还能明显抑制基础胃酸(空腹12-24小时后的胃酸分泌,也称为非消化期胃液分泌)及食物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夜间胃酸分泌。 本品还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显著减少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疼痛与抗酸药的用量。对十二指肠与良性胃溃疡均有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已为各国家的学者所认可。 2、 部分对抗组胺的舒血管作用及对心脏的兴奋作用 临床应用 1 用于十二指肠溃肠,胃溃疡。应用6-8周愈合率在70-90%,延长用药可减少复发 2 胃泌素瘤(卓一艾综合症,胃酸分泌上升)需大剂量应用。 3 胃肠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道炎,急性胃炎等。 不良反应 一般发生较少,长期服用耐受良好(如雷化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1 偶见便秘,腹泻、腹胀及头痛,头晕,皮疹、瘙痒等。 2 静滴过快,可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 3 男性青年长期服用,西米替丁可引起阳萎,性欲消失,乳房发育。可能与其抑制二氢睾丸素等与雄激素受体相结合及增加血液雌二醇浓度有关。 4 西米替丁能抑制肝药酶活性。 第三十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支气管粘膜肿胀 支气管粘膜抵抗力下降 炎症 分泌物增多 抗炎 炎症细胞浸润 根本的治疗 抑制 释放炎症介质 疲劳、痛苦 咳痰喘炎 长期 肺气肿(肺弹力纤维被破坏,使气体进易出难) 肺心病 速发型变态反应 肥大细胞内CAMP/CGMP下降 释放过敏介质 精神神经功能紊乱 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CGMP下降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喘咳痰 呼吸系统疾病,咳、痰喘三者往往同时存在,互为因果,临床上只要抓住主要矛盾,治疗其中一种症状,其他症状也能得到相应改善,但为了提高疗效,通常镇咳、祛痰,平喘药配伍应用,同时采取相应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如抗感染,抗过敏等。 第一节 平喘药 1、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本类药长期应用可使支气管对各种刺激反应性增高,而使发作加重,应予以注意。 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麻黄碱 作用 1 兴奋β受体,使细胞内CAMP上升,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2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而产生平喘作用。 特点 平喘作用迅速,强大,维持时间短,用于控制发作。 作用弱而久,适用轻症和预防。 不能口服,心悸副作用大。 仅皮下注射,有α兴奋作用, 可使血管收缩,减轻水肿。 心悸副作用严重,缺氧严重者可致心律失常,猝死,吸入给药,β1、β2无选择性。 口服 国外报道,广泛使用异丙哮喘病人的死亡率反而上升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 克伦特罗 特布他林 作用 选择性作用于β2受体,对α受体作用,吸入给药几无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剂量过大,仍可引起心悸、头晕、手指震颤等。 特点 口服,气雾给药均可。适用于夜间发作。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比沙丁胺醇强 100倍,口服,气雾给药均可。 口服,皮下注射,作用持久,反复H注射用药,易蓄积。 2、 茶碱 茶碱难溶于水,为提高水溶性,与乙二胺或胆碱制成复盐氨苯碱,胆茶碱(与氨茶碱相比其溶解度大,刺激
本文档为【药理学笔记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82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2KB
软件:Word
页数:5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27
浏览量: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