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

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

举报
开通vip

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 ·学术探讨· 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 张贵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 北京 100102) [收稿日期 ] 2006212229 [通讯作者 ] 3 张贵君 , E2mail: guijunzhang@163. com   目前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 ,在这个 时期 ,研究技术基本成熟 ,但是研究的思路亟待调整和明确、 研究方法亟待规范和优化。什么是“中药现代化 ”已经成了 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准确地说 ,中药作为医疗保健的特殊物 质 ,具有国际领先和不可替代的属性 ,...

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
·学术探讨· 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 张贵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 北京 100102) [收稿日期 ] 2006212229 [通讯作者 ] 3 张贵君 , E2mail: guijunzhang@163. com   目前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 ,在这个 时期 ,研究技术基本成熟 ,但是研究的思路亟待调整和明确、 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亟待规范和优化。什么是“中药现代化 ”已经成了 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准确地说 ,中药作为医疗保健的特殊物 质 ,具有国际领先和不可替代的属性 ,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 的影响 ,中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致命的误区 ,严重地阻碍 了中医药科学的发展速度。作者就“中药研究的误区 ”和 “中药创新研发思路 ”2个方面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个人的看法 ,旨在促进中 医药的科学进步、树立中医药科学发展观。 1 中药研究误区及其引起的相关问题 1. 1 对中药定位和概念理解的误区  对中药准确定位和概 念的界定 ,决定着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中药是在中医药理 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这个 药物是由饮片作为原料配伍的传统复方及其制剂。确切地 说 ,传统复方及其制剂才是疗效确切的中药 ,是治疗疾病的直 接物质 ,即药效物质 ,它是由具有功能的饮片组成。中药的起 点是饮片 ,即配伍原料 (配伍组分 )。过去的研究有相当一部 分是把药材作为了中药研究 ,属于中药的定位错误。 对中药的研究应该从临床使用的传统复方开始。而多数 “现代中药”的研究正好与之相反 ,违背了传统中药发展规律 , 研究的结果不是在继承传统中药基础上的“现代中药 ”,导致 了研究脱离临床 ,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由于中药的定位错误 ,出现了以药材替代饮片的现象 , 造成了中药原料 (饮片 )缺少标准或没有标准 ;造成了中药 人才培养目标的错误等 ,涉及到了中医药的存亡问题。必须 指出 :中药用于治疗疾病的起点是作为临床处方使用的饮 片 ,也就是说进入国家药品管理系统、医疗使用系统和药品 流通领域的才称之为药。建议国家药典收载的标准应该是 饮片及其制剂的标准 ,因为这才是药店经营和医院使用的中 药 ;中药工厂生产的制剂 ,原料药必须是饮片 ,否则违反了中 药的用药原则和规律 ,会导致中药疗效的不确定性。 有人提出中药要与国际接轨 ,遂将中药改成生药 (天然 药物 ) ,似乎不将中药改成生药就不能与国际接轨 ,就不是创 新 ,这是一种学科和学术思想的混乱。中药和生药归属于两 个不同的学科体系 ,不能混为一谈。中药的研究是从临床开 始的 ,疗效是确定的 ,起点就是药物 ;生药的研究是从生物开 始的 ,疗效不确定 ,起点不是药物。所以 ,采用生药的研究方 法研究中药 ,研究出来的既非中药也非天然药物。 1. 2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误区 1. 2. 1 用化学成分的观点在药材的定位上建立中药的质量标 准 中医临床使用的中药是由饮片配伍的传统复方及其制剂 , 患者服用是有效的。这个有效的药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 量与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是不一致的 ,一般地说均 低于药材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那么 ,使用药材的成分含量作为 标准 ,其结果是绝大多数的中药是不合格的 ,尤其是药厂在生产 中药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时 ,只能采用增加剂量和添加化学对照 品的方法来适应规定的标准。这样会导致中药疗效的不确定 性 ,造成对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信任危机。过去对中药的质量 标准制定是以 30个药材的样品 (商品或野生的、栽培的药材 )对 某种或某几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最后以含量最低的指标作 为质量标准的下限 ,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临床 ,具有明显的不科 学性。真正的中药是传统复方 ,过去制定的中药质量标准实际 上是药材的标准 ,造成了中药的原料药没有标准 ,现行的标准与 传统复方的标准相脱离。 药典中规定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标准与中药来源不 对应 : 2005年版药典一部明确规定 :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不 低于 1. 0% ,其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 ica、木贼 麻黄 E1equisetina、中麻黄 E1 in term edia的地上部分 ,并经过 加工炮制以后才能使用 ,麻黄还是“六陈药 ”之一。从化学 成分的研究结果来看 :麻黄药材中生物碱的实际含量分别 为 :草麻黄约 11315%、木贼麻黄 1102% ~3133%、中麻黄 0125%~0189%。从传统用药的麻黄 (饮片 )来看 ,假如麻黄 碱是药效成分 ,其麻黄碱的含量会更低 ,因为使用的麻黄要 加工炮制、还要久贮 ,况且麻黄碱是易挥发性的成分。从现 行标准的观点来看 ,至少有 2种来源的麻黄不符合规定的药 品标准 ;此外 ,麻黄中的生物碱不全是麻黄碱。这就提出了 一个问题 :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不低于 1. 0% ”的质量标准 是如何确定的呢 ? 该质量标准会产生什么后果 ? 1. 2. 2 用某种或某些成分的含量高低评价中药质量  “现 代中药 ”规定的化学成分含量标准与临床相脱离造成了药 典规定的标准不适用 ,误导了中药的生产和临床 ,出现了成 分含量越高质量越好的错误理念。还以麻黄为例 :标准规定 麻黄碱的含量不低于 1. 0% ,也就是说麻黄碱含量在 1. 0% ·7631· 第 32卷第 13期 2007年 7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 ina Journa l of Ch inese M a ter ia M ed ica        Vol. 32, Issue 13 July, 2007 以上均符合药用标准 ,夸张地说麻黄碱含量在 10%也符合 标准 ,那么出现的后果是不言而喻。从药效学的角度来讲 , 药效成分的含量和生物效应是密切相关的 ,岂有含量越高生 物效应越强的道理呢 ? 必须强调 ,用某种或某些化学成分标示中药的质量 ,要 与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应 ,要有有效剂量和 安全剂量的概念。实际上 ,传统中药在临床用药中剂量范围 是明确的 ,现代的中药标准要与之相对应。 1. 2. 3 用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代替中药的质量研究  中药的 有效是确定的 ,药效成分的存在是绝对的 ,但不是单一化合物 , 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多种成分 ,也不是没有固定的指标化学组分 , 它是一个药效组分。这个药效组分是按照中药的生源规律进行 有序地组合、各药效成分之间具有量和比例的关系。由此确定 的质量标准可以表述中药的本质特征 ,符合中医药理论。 目前 ,一谈中药质量研究就是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用 研究生药的路线去研究中药的质量 ,测定某种或某些化学成 分就是质量研究。科学地说 :中药的质量必须用临床指标或 能代表其药效组分的指标去标识 ,脱离临床评价的指标去研 究化学标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用中药化学成分测定评价中药质量有几种情况 :一是对 某种中药首先确定一种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指标 ,用这个成分 去评价质量。例如有研究者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甘草的质量研究内容 ,并 确定了甘草酸为指标 ,然后就针对大量的甘草样品中甘草酸 的含量进行测定 ,得出一个结论 :甘草酸含量最高的就是道 地药材。仔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一下就不难发现 ,这不是在研究甘草的质 量 ,而是在做一种重复的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因为甘草酸不 具有甘草的功效。二是对某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研 究者用药典中规定的药材中指标成分总含量来确定是否符 合标准 ,并论述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例如 :处方中的原料 药之一红景天用其提取物代替 ,造成使用剂量超出了药典规 定的使用剂量 10倍左右。他的解释是 :红景天的化学对照 品为红景天苷 ,在红景天苷不低于 0. 5%的条件下 ,红景天 的剂量是 3~6 g,以此推算 :红景天苷的用药剂量是 15~30 mg。然后他设计了一个处方 :红景天 20 g,五味子 6 g,用水 煎煮 ,测得红景天苷含量为 15~20 mg,然后得出一个结论 , 该产品中的红景天苷含量不低于药典规定的标准 ,科学依据 充分 ;但红景天的处方量已经超出了规定的剂量 ,具有潜在 的安全性隐患。这个现象说明 :研究者认为红景天苷就是红 景天 ;现行的中药标准出现了导向性错误 ,即某种化学成分 的含量就是中药的质量。也说明了现行药材与中药复方制 剂的质量标准相脱离。 1. 2. 4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苛求图谱的质量 ,忽视了中药本 身的质量  一哄而上的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带来了诸多的弊 病。目前 ,使用的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具有潜在的危险。 指纹图谱是中药物质存在的表型 ,在中药药效物质难以确定 的情况下 ,用指纹图谱标识其药效物质 ,也是一种可行的方 法之一 ,但这种方法不是万能的。应当指出的是 :指纹图谱 不是中药 ,它是中药中某些成分的表述 ,但不能表述其全成 分。严格地讲 ,中药的指纹图谱是很难重复的 ,但经过降低 相似度的处理 ,可达到指纹图谱重现性好、质量标准稳定的 要求。但采用人为的手段制造出重现性最佳的指纹图谱来 标识的中药 ,实际使用的药物仍然是不同的。人们治疗疾病 用的是药而不是图谱 ,那么是选择完美的图谱还是选择有效 的中药呢 ? 答案很显然。鱼腥草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说 明了什么 ? 说明了制定的标准是稳定的 ,而药物本身是不稳 定的 ,那么用在临床就会出现了类似不良反应是必然结果。 关键在于 ,我们制造的完美标准掩盖了它的毒性存在。中药 指纹图谱必须实事求是。 1. 2. 5 不同功效的中药用同一种成分评价其质量  具有不 同功效的中药 ,含有相同或相似化学成分的现象比比皆是 , 在中药的现行化学标准中 ,用相同的成分标示其质量的不一 而足 ,如人参和三七 ,白芍和赤芍等等。从药品的使用角度 来看 ,用相同成分来控制不同中药的质量实在让人费解 ,这 种质量标准既不科学也没有意义。此外 ,现行中药化学标准 的化学对照品的含量指标没有可信域 ,即不能表述中药的安 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也就是说 ,所谓的标准缺少实用性 , 与中药的生产和应用脱节。 综上所述 ,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阻碍中药发展的 关键。由于某种人为因素 ,我国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方 法的中药鉴定科学发展滞后 ,直接影响了中药的发展 ,必须 引起高度的重视。 1. 3 中药栽培研究的误区 中药的新栽培品和新药用部位做 传统中药使用 ,是造成中药了市场混乱、导致中药的质量难以控 制和疗效出现差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盲目地大搞中药栽培运 动 ,会导致中医药事业的崩溃。中药的新栽培品应该按照生药 (天然药物 )新药单独管理。有人认为 :在实施 GAP种植规范条 件下种植出来的中药都是标准中药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必 须强调 , GAP是一个种植规范而不是中药的标准。 临床实践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来源于同一个品种的中药 ,由于生境不 同其药效有着本质差异。例如白芷 A ngelica dahu lica的根 , 野生品民间作为独活 ,是祛风湿药 ;栽培品为中药“白芷 ”, 是辛温解表药。芍药 Paeon ia lactif lora的根 ,野生品经加工 为“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栽培品经加工为“白芍 ”,养 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那么 ,在中医临床用药的过程 中 ,处方写的是赤芍 ,仅以学名为依据投了白芍 ,临床上会出 现什么结果 ? 此外 ,传统中药黄芩均为野生品 ,疗效确定 ;现 在大量栽培黄芩 ,仅以某些成分的含量和学名来断定栽培黄 芩的疗效与传统中药黄芩一致 ,是否合适呢 ? 由于栽培和野 生的不同 ,功效不同的中药不胜枚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认为 :在宋代以前本草没有栽培历史记载的中药 ,其栽 培品切不可和野生品等同入药 ,否则会误病害人。 所以说 ,以扩大资源为借口 ,大搞中药栽培运动必须降 ·8631· 第 32卷第 13期 2007年 7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 ina Journa l of Ch inese M a ter ia M ed ica        Vol. 32, Issue 13 July, 2007 温。实际上 ,大搞栽培运动的本质不是在扩大中药资源 ,而 是在搞天然药物 ,并强行将天然生物做中药使用 ,其后果只 能造成“中药疗效越来越差 (因为栽培后功效发生了改变 ) ” 的现象 ,势必导致人们认为中医药越来越不科学 ,势必造成 中医药事业走向崩溃的边缘。中药栽培应该慎重 ,不宜无限 制的扩大和泛滥 ,没有用药历史的栽培品应该按照新药对 待 ,不应该按照传统的中药对待。 在栽培品的质量研究方面 ,那种栽培环境脱离自然环 境 ,以某种成分的含量为测定指标 ,并将这个指标自定义为 质量的研究必须停止。可以肯定地说 :粗俗的栽培研究不是 在扩大中药资源 ,而是在制造假药和混乱 ,给中药发展蒙上 了永远不能现代化的阴影。 1. 4 中药代用品研究的误区  中药是治疗疾病的 ,不同的 中药含有不同的药效组分 ,所以功效不同 ;同一个品种药用 部位不同功效不同 ,所以不能代替。近 20年以来 ,我国中药 的科研课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研究和寻找代用品 ,实在是谬 误 ,不敢苟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的结果是哪一 个中药真正找到了替代品 ? 中药要发展、要推陈出新 ,这是 自然规律 ,以临床需求研究中药是提倡的 ,代用之说会导致 中药的发展走向歧途。 有人认为 :中药的资源缺乏就应该寻找代用品 ,如果这 个药是根入药 ,根的资源缺乏 ,就应该研究地上部分代替使 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 :麻黄药用地上部分 ,如 果用其根代替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 麻黄发汗 ,而麻黄根止 汗。此外 ,桑树的叶 (桑叶 )、果实 (桑椹 ) ,嫩枝 (桑枝 )和除 去栓皮的根皮 (桑白皮 )分别入药 ,是不能互相代替的。相 关的研究发现 :细辛的药用部位以本草中记载的为宜 ,用叶 代替根及根茎或同等入药缺乏科学性。 中药是古人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其药用部位 的 ,研究其不同部位作为代用品并期待扩大资源 ,从本质上 说是没有意义的。诸如类似的黄芪茎叶替代黄芪的研究、柴 胡茎叶替代柴胡的研究等等 ,研究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 2 纠正研究误区的对策与创新中药的研发思路 2. 1 要基于传统中药的继承 ,科学地揭示传统中药的本质。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标准的传统中药。 2. 2 要以传统标准中药为基准 ,起点对象定位在临床中药 (复方 ) ,原料药定位在饮片。重视复方和饮片质量标准的 统一性 ,中药的质量标准必须是其临床疗效的科学体现 ,真 正解决目前存在的中药质量标准与临床用药脱节的问题。 2. 3 用符合中药配伍规律的科学理论、即中药药效组分理 论指导中药的研究 ,必须停止用生药的研究路线研究中药。 国家在新药审批方面要将天然药物和中药明确分开。 2. 4 中药质量标准是关键性问题 ,要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 指导下 ,尽快建立中药药效组分质量标准评价方法学体系和 技术平台。中药的质量标准必须明确 3个指标 :有效性指 标、安全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 ,建立在这个标准下的中药质 量是可控和科学的。 2. 5 中药所含的组分是药效组分 ,在中药定位准确的基础 上 ,大力进行中药药效组分的分析与鉴定 ,并用能够辅助诠 释中医临床功能与主治的组合药理学进行药效组分的辅助 性药效验证试验研究。 2. 6 在初步确定中药药效组分的基础上 ,进行中药药效组 分体内代谢学研究 ,对初步药效组分进行筛选和确证研究。 2. 7 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 ,建立中药组分学新的学 科体系 ,研究符合中医药理论的“组分中药 ”。创新中药即 是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组分中药。 2. 8 中药药效组分 ( the active components alignment)理论是 指导中药发展的创新理论  中药药效组分能够系统地反映 中医药临床应用的特点、药效成分的有序组合。中药是由药 效组分和生源辅料 (生源支持物质 )两部分构成。中药药效 组分能够系统地反映中药临床应用特点、药效成分的有序组 合 ,它包括配伍组分、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 3个主要方 面 :配伍组分由饮片组成 ;复方和饮片均含有化学组分和信 息物质组分 ;化学组分包括化合物类别组分和化学单体组 分 ;信息物质组分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 2. 9 中药组分学是在中药功能的基础上 ,研究其药效组分 特征、变化规律和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情况下 ,中药 组分学可分为下列学科 :中药组分原理 ,中药组分临床药学 , 中药组分信息学 ,中药组分活性化学 ,中药组分药理学 ,中药 组分药效学 ,中药组分毒理学 ,中药组分制剂学 ,中药组分鉴 定学 ,中药组分分析学等。 3 结论 3. 1 中药研究误区与问题思考  我国中药研究的误区归结 一点 ,主要就是由于对中药的定位错误造成的。作为中药的 管理者和研究者 ,必须明确生药 (天然药物 )和中药的本质 区别。两者混淆是造成中药发展危机的根本原因。对中药 的准确定位和概念的界定 ,决定着中药的前途和命运。 3. 2 纠正研究误区的对策与创新中药的研发思路  中药是 由药效组分和生源辅料 (生源支持物质 )构成的一个整体 ,符 合中药组成的自然规律 ,中药的起点 (原料 )是饮片 ,传统的复 方是真正的中药 ,对中药的研究要从复方开始。即用中药的 研究路线去研究中药 ;新栽培的药用植物要按照新天然药物 管理 ,不可直接作为中药。由于中药本身就是药物 ,所以 ,中 药的质量标准是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 ,它必须能够表述 其临床疗效特征。中药创新研发的当务之急是 :将中药和生 药 (天然药物 )严格分开 ;用中药药效组分新理论为指导 ,建立 中药组分学、研究组分中药 ,建立中药药效组分的质量标准评 价体系。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揭示中药奥秘和指导中药发展 的创作理论。中药的发展战略应该放在临床疗效基础上、在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组分研究上 ,现代中药应该 是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组分中药。 [责任编辑  鲍  雷 ] ·9631· 第 32卷第 13期 2007年 7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 ina Journa l of Ch inese M a ter ia M ed ica        Vol. 32, Issue 13 July, 2007
本文档为【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916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25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