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举报
开通vip

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2538792A(43)申请公布日2021.03.23(21)申请号202011465138.0(22)申请日2020.12.14(71)申请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地址063035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厂前路3号(72)发明人杲晓锋 王冬卫 张国龙 吕少鹏 石俊杰 王大海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7代理人马军芳 张艳(51)Int.Cl.E01B25/22(2006.01)E01B25/2...

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2538792A(43)申请公布日2021.03.23(21)申请号202011465138.0(22)申请日2020.12.14(71)申请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地址063035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厂前路3号(72)发明人杲晓锋 王冬卫 张国龙 吕少鹏 石俊杰 王大海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7代理人马军芳 张艳(51)Int.Cl.E01B25/22(2006.01)E01B25/24(2006.01)B61B3/00(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57)摘要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子轨道,子轨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行走装置的空腔,子轨道包括用于承载行走装置的承载面,承载面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位于开口的至少一侧的承载面上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设置在承载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互补,子轨道通过第一配合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的第二配合部相抵接;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小于与第一配合部相连的承载面的宽度。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能够降低行走轮发生震颤的几率,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CN112538792ACN112538792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1.一种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子轨道,所述子轨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行走装置的空腔,所述子轨道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行走装置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位于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侧的所述承载面上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设置在所述承载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互补,所述子轨道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子轨道的所述第二配合部相抵接;在垂直于所述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小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的所述承载面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凸出于所述空腔设置;或者,所述第二配合部凸出于所述空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宽度均小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连的所述承载面的宽度,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承载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均呈矩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轨道上的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子轨道上的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宽度均等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连的所述承载面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抵接的表面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呈圆弧型。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的第一斜边和远离所述开口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二斜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斜边的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的所述承载面上均设有所述连接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轨道还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顶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顶面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端,所述承载面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顶面和承载面共同围成内部具有所述空腔的所述子轨道。11.一种轨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轨道,每一个所述子轨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立柱和悬臂,所述立柱用于将所述悬臂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悬臂的轴线与所述轨道的轴线正交,所述悬臂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同时连接所述子轨道上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子轨2CN112538792A权 利 要 求 书2/2页道上相对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车辆和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轨道吊装结构。3CN112538792A说 明 书1/7页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背景技术[0002]轨道交通系统是指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运输系统。常见的轨道交通系统有铁路系统、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系统和磁悬浮轨道系统等。以上不同种类的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均设置在地面上,而伴随着地面交通拥堵的不断加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应运而生。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将轨道和轨道车辆悬挂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间中,从而充分利用了地面之上的空间,有利于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0003]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悬挂式交通系统的轨道由多个首尾相连的子轨道对接而成。子轨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顶面和承载面;其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顶面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的第一端和第二侧面的第一端,承载面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的第二端和第二侧面的第二端;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顶面和承载面共同围成一个内部具有空腔的箱式结构。使用时,承载面朝向地面,承载面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轨道车辆通过穿过开口的吊挂装置连接设置在空腔内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的行走轮沿开口两侧的承载面移动以带动轨道车辆移动。由此可见,承载面是整个子轨道的主要承重面,行走装置的两个行走轮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一端,以保证行走更加稳定。[0004]但是,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子轨道对接处的两个承载面之间存在缝隙,行走轮在经过该缝隙时容易发生震颤,从而影响轨道车辆的行车平稳性。发明内容[000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行走轮在经过两个子轨道对接处的缝隙时容易发生震颤,影响轨道车辆的行车平稳性的问题。[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子轨道,所述子轨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行走装置的空腔,所述子轨道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行走装置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0007]位于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侧的所述承载面上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设置在所述承载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互补,所述子轨道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子轨道的所述第二配合部相抵接;[0008]在垂直于所述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小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的所述承载面的宽度。[0009]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凸出于所述空腔设置;或者,所述第二配合部凸出于所述空腔设置。4CN112538792A说 明 书2/7页[0010]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宽度均小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连的所述承载面的宽度,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承载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宽度。[0011]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均呈矩形。[0012]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子轨道上的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子轨道上的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焊接。[0013]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宽度均等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连的所述承载面的宽度。[0014]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抵接的表面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呈圆弧型。[0015]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在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平面内的投影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的第一斜边和远离所述开口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二斜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斜边的长度。[0016]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的所述承载面上均设有所述连接结构。[0017]如上所述的轨道,可选地,所述子轨道还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顶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顶面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端,所述承载面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顶面和承载面共同围成内部具有所述空腔的所述子轨道。[00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吊装结构,包括支撑装置和如上任一所述的轨道,每一个所述子轨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0019]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立柱和悬臂,所述立柱用于将所述悬臂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悬臂的轴线与所述轨道的轴线正交,所述悬臂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同时连接所述子轨道上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子轨道上相对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和如上所述的轨道吊装结构。[0021]采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子轨道,子轨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行走装置的空腔,子轨道包括用于承载行走装置的承载面,承载面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位于开口的至少一侧的承载面上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设置在承载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互补,子轨道通过第一配合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的第二配合部相抵接;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小于与第一配合部相连的承载面的宽度。本申请的轨道由子轨道通过形状互补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抵接而成,且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小于与其直接连接的承载面的宽度,因此行走装置的行走轮在经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的缝隙时,行走轮接触缝隙的长度小于采用相关 技术方案 房产测绘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怎么写多媒体教室技术方案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中行走轮接触缝5CN112538792A说 明 书3/7页隙的长度,从而降低了行走轮发生震颤的几率,提高了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附图说明[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3]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的结构简图;[0024]图2中示出的是图1中子轨道第一端的结构简图;[0025]图3中示出的是图1中子轨道第二端的结构简图;[0026]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的结构简图;[0027]图5中示出的是图4中子轨道的结构简图;[0028]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的结构简图;[0029]图7中示出的是图6中子轨道的结构简图;[0030]图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吊装结构的结构简图。[0031]附图标记:[0032]10‑轨道;100‑子轨道;110‑承载面;111‑开口;112‑第一配合部;113‑第二配合部;120‑第一侧面;130‑第二侧面;140‑顶面;150‑第一固定装置;[0033]20‑轨道;200‑子轨道;210‑承载面;211‑开口;212‑第一配合部;213‑第二配合部;220‑第一侧面;230‑第二侧面;240‑顶面;[0034]30‑轨道;300‑子轨道;301‑第一斜边;302‑第二斜边;310‑承载面;311‑开口;312‑第一配合部;313‑第二配合部;320‑第一侧面;330‑第二侧面;340‑顶面;[0035]40‑支撑装置;410‑立柱;420‑悬臂;430‑第二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36]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37]实施例一[003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子轨道,子轨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行走装置的空腔,子轨道包括用于承载行走装置的承载面,承载面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本实施例的轨道可以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车辆可通过吊挂装置连接设置在空腔内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的行走轮沿开口两侧的承载面移动以带动轨道车辆移动。[0039]本实施例中,位于开口的至少一侧的承载面上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设置在承载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互补,子轨道通过第一配合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的第二配合部相抵接,多个子轨道依次连接形成轨道。[0040]与相关技术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宽度是指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长度)小于与第一配合6CN112538792A说 明 书4/7页部相连的承载面的宽度,因此行走装置的行走轮在经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的缝隙时,行走轮接触缝隙的长度小于采用相关技术方案中行走轮接触缝隙的长度,从而降低了行走轮发生震颤的几率,提高了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换句话说,由于本实施例中行走轮经过子轨道对接处时与缝隙的接触长度小于采用相关技术方案中经过子轨道对接处时与缝隙的接触长度,因此本实施例提升了轨道对行走轮的支撑能力(行走轮有一部分位于缝隙上时,其另一部分可能位于轨道上),降低行走轮发生震颤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41]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可以凸出于空腔设置,第二配合部可以向空腔一侧凹陷;或者,第二配合部可以凸出于空腔设置,第一配合部可以向空腔一侧凹陷。[0042]进一步地,位于开口的两侧的承载面上均可设置上述连接结构,以进一步降低行走轮经过缝隙时发生震颤的几率,进一步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施例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0044]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的结构简图;图2中示出的是图1中子轨道第一端的结构简图;图3中示出的是图1中子轨道第二端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图3。[0045]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轨道10由多个子轨道100(图中仅示出了两个)连接而成,子轨道100包括承载面110、第一侧面120、第二侧面130和顶面140;其中,第一侧面120和第二侧面130相对设置,顶面140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120的第一端和第二侧面130的第一端,承载面110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120的第二端和第二侧面130的第二端;承载面110、第一侧面120、第二侧面130和顶面140共同围成内部具有空腔的子轨道100,轨道车辆的行走装置可以设置在该空腔内,承载面110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111,开口111可供吊挂装置穿过,以连接行走装置和轨道车辆,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10行走。[0046]位于开口111两侧的承载面110上均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面110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112和设置在承载面110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113,第一配合部112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113的形状互补,子轨道100通过第一配合部112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100的第二配合部113相抵接,多个子轨道100依次连接形成轨道10。[0047]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12的宽度和第二配合部113的宽度均小于与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相连的承载面110的宽度(即位于开口同一侧的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小于直接与其相连的部分承载面110的宽度),优选地,位于开口111两侧的承载面110的宽度相等。[0048]通过上述设置,行走装置的行走轮经过相邻的两个子轨道100对接部分的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之间时,由于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的宽度均小于承载面110的宽度,因此在任何一个经过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且垂直于轨道10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之间的缝隙长度均要小于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两个子轨道之间的缝隙长度(相关技术中相当于两个承载面直接对接)。由于行走轮经过子轨道对接处时与缝隙的接触长度小于采用相关技术方案中经过子轨道对接处时与缝隙的接触长度,因此提升了轨道10对行走轮的支撑能力,降低行走轮发生震颤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49]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12设置在承载面远离开口111的一侧,且第一配7CN112538792A说 明 书5/7页合部112的宽度大于第二配合部113的宽度。由于行走轮设置在远离开口111的一侧,因此将第一配合部112设置较大的宽度能够便于更好的为行走轮提供支撑,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之间的宽度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在2:1‑4:1的范围内进行选择。[005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配合部112在平行于承载面110的平面内的投影和第二配合部113在平行于承载面110的平面内的投影均呈矩形,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还可以为菱形、三角形等形状。[0051]更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调整第一配合部112和第二配合部113之间缝隙的大小,可以在子轨道100上的第一配合部112朝向开口111的一侧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100上的第二配合部113朝向开口111的一侧焊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调平,从而减小缝隙,有利于车辆平缓通过两个子轨道之间的缝隙,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0052]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的结构简图;图5中示出的是图4中子轨道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图5。[0053]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轨道20由多个子轨道200(图中仅示出了两个)连接而成,子轨道200包括承载面210、第一侧面220、第二侧面230和顶面240;其中,第一侧面220和第二侧面230相对设置,顶面240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220的第一端和第二侧面230的第一端,承载面210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220的第二端和第二侧面230的第二端;承载面210、第一侧面220、第二侧面230和顶面240共同围成内部具有空腔的子轨道200,轨道车辆的行走装置可以设置在该空腔内,承载面210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211,开口211可供吊挂装置穿过,以连接行走装置和轨道车辆,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20行走。[0054]位于开口211两侧的承载面210上均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面210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212和设置在承载面210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213,第一配合部212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213的形状互补,子轨道200通过第一配合部212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200的第二配合部213相抵接,多个子轨道200依次连接形成轨道。[0055]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开口211两侧的承载面210的宽度相等。位于开口211同一侧的第一配合部212的宽度和第二配合部213的宽度均等于与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13相连的承载面110的宽度。第一配合部212凸出于空腔设置,第二配合部213向空腔一侧凹陷。[0056]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212用于与第二配合部213相抵接的表面在平行于承载面110的平面内的投影呈圆弧型。也即,第一配合部212连接第二配合部213的表面和第二配合部213连接第一配合部212的表面均为圆弧面。[0057]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在任何一个经过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13且垂直于轨道20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13之间的缝隙长度等于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13之间的间隙大小,相比于行走轮本身的轴向长度而言,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13之间的缝隙长度很小,对行走轮的影响可以忽略(行走轮经过缝隙时同一时刻只有相当于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13之间缝隙宽度大小的缝隙作用在行走轮的轴线方向,大部分行走轮依然被轨道所支撑),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方案能够降低行走轮经过时发生震颤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58]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的结构简图;图7中示出的是图68CN112538792A说 明 书6/7页中子轨道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6‑图7。[0059]在再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轨道30由多个子轨道300(图中仅示出了两个)连接而成,子轨道300包括承载面310、第一侧面320、第二侧面330和顶面340;其中,第一侧面320和第二侧面330相对设置,顶面340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320的第一端和第二侧面330的第一端,承载面310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面320的第二端和第二侧面330的第二端;承载面310、第一侧面320、第二侧面330和顶面340共同围成内部具有空腔的子轨道300,轨道车辆的行走装置可以设置在该空腔内,承载面310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311,开口311可供吊挂装置穿过,以连接行走装置和轨道车辆,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30行走。[0060]位于开口311两侧的承载面310上均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面310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312和设置在承载面310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313,第一配合部312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313的形状互补,子轨道300通过第一配合部312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300的第二配合部313相抵接,多个子轨道300依次连接形成轨道。[0061]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开口311两侧的承载面310的宽度相等。位于开口311同一侧的第一配合部312的宽度和第二配合部313的宽度均等于与第一配合部312和第二配合部313相连的承载面310的宽度。第一配合部312凸出于空腔设置,第二配合部313向空腔一侧凹陷。[006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312在平行于承载面310的平面内的投影呈三角形,三角形包括靠近开口311的第一斜边301和远离开口311的第二斜边302,第二斜边302的长度大于第一斜边301的长度。[0063]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在任何一个经过第一配合部312和第二配合部313且垂直于轨道30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312和第二配合部313之间的缝隙长度等于第一配合部312和第二配合部313之间的间隙大小的两倍,相比于行走轮本身的轴向长度而言,第一配合部312和第二配合部313之间的缝隙长度很小,对行走轮的影响可以忽略(行走轮经过缝隙时同一时刻只有相当于第一配合部312和第二配合部313之间缝隙宽度两倍大小的缝隙作用在行走轮的轴线方向,大部分行走轮依然被轨道所支撑),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方案能够降低行走轮经过时发生震颤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64]通过上述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实施例的轨道能够降低行走轮通过时发生震颤的几率,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65]实施例二[0066]图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吊装结构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8。本实施提供一种轨道吊装结构,包括支撑装置40和如上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轨道,其中,轨道可以选用上述实施例一中任意一个轨道,为描述方便,以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轨道10为例进行说明。[0067]在轨道10上,每一个子轨道100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150;支撑装置40包括立柱410和悬臂420,立柱410用于将悬臂420固定在地面上,悬臂420的轴线与轨道10的轴线正交,悬臂420远离立柱410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430,第二固定装置430同时连接子轨道100上一端的第一固定装置150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100上相对端的第一固定装置150。也即,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子轨道100的连接端通过各自的第一固定装置150与悬臂420上的第二固定装置430相连接,从而子轨道100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装置150和第二固定9CN112538792A说 明 书7/7页装置430之间的连接结构实现对接,无需另外设置子轨道100的连接结构。[0068]本实施例的轨道吊装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轨道,因此能够降低行走轮在轨道内行走时发生震颤的几率,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69]实施例三[007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和如上实施例二所述的轨道吊装结构。[0071]具体的,轨道车辆可以通过穿过开口的吊挂装置连接设置在轨道内部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可以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移动。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调度室以及散布在轨道各处的站台等结构。[0072]本实施例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二的轨道吊装结构,因此能够降低行走轮在轨道内行走时发生震颤的几率,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007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007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0075]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0076]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007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10CN112538792A说 明 书 附 图1/5页图1图211CN112538792A说 明 书 附 图2/5页图3图412CN112538792A说 明 书 附 图3/5页图513CN112538792A说 明 书 附 图4/5页图6图714CN112538792A说 明 书 附 图5/5页图815
本文档为【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掌桥科研
掌桥科研向科研人提供中文文献、外文文献、中文专利、外文专利、政府科技报告、OA文献、外军国防科技文献等多种科研资源的推广、发现、揭示和辅助获取服务,以及自动文档翻译、人工翻译、文档格式转换、收录引证等科研服务,涵盖了理、工、医、农、社科、军事、法律、经济、哲学等诸多学科和行业的中外文献资源。
格式:pdf
大小:61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24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