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经济增长理论

8经济增长理论

举报
开通vip

8经济增长理论null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杜振华null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一、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1.经济增长的涵义与特征 经济增长:指国民收入的增加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它包含三个涵义: (1...

8经济增长理论
null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杜振华null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一、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1.经济增长的涵义与特征 经济增长:指国民收入的增加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它包含三个涵义: (1)经济增长集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 (2)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3)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调整。null注意!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利的增长或个人福利的增加。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按人口计量的产量的高增长和人口的高增长; 生产率本身的增长是迅速的; 经济结构变革的速度是快的; 包括:农业 非农业,工业 服务业;生产单位规模的变化;劳动力职业状况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 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6)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均衡的。null 经济增长的程度用经济增长率表示。 总产量意义的经济增长率: Gt=(Yt-Yt-1)/ Yt-1 人均产量意义的经济增长率: gt=(yt -yt-1)/ yt-1 3.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最早系统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积累使劳动者人数增加,是使一国真实财富与收入增加的途径。 大卫·李嘉图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熊彼特关于创新与企业家重要性等。null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增长理论的中心是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 第一时期:50年代,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探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 第二时期:60年代,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第三时期: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的极限。 第四时期:8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理论有了新的突破: 第一,增长理论与发展理论是有区别的。 第二,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因素的内在化。null4.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它是反映一个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概念。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可表示为: Yt=AtF(Lt,Kt) 增长率的分解式: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 Gy=GA+αGL+βGKnull经济增长的源泉(产出的增加),由三种因素决定: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生产函数为: Yt=AtF( Nt ,Kt,Ht ) 人力资本: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三、经济增长的衡量 计算年平均增长率:GDPt=GDPb(1+r)n 用对数方程解:log(1+r)=(log GDPt -log GDPb)/n 注意!必须采用不变价格计算,且开始年份与结束年份处于经济周期的同一阶段。null长期中是什么决定了产量的增长率? 产出增长的长期趋势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产出的增长趋势tynull四、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经济增长问题实质上是讨论经济社会潜在生产能力的长期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可以用一条长期产出增长的趋势线来表示。 宏观经济学中,有两种互为补充的分析方法,构成分析增长问题的框架: 增长理论:把增长过程中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 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经济增长模型要解决三个问题(1)长期中是否存在一种稳定状态的增长?(2)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什么?(3)这种均衡的增长是否具有稳定性?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一)20世纪40~50年代,建立模型 背景:各国经济高速增长。需探索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 代表:哈罗得、多马、索洛、斯旺、卡尔多 (二)60年代,分析影响因素 背景:50年代以来,各国增长了,美国落后了 代表:丹尼森、库兹涅次 (三)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极限 背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 代表:麦多斯(毁灭论)、米香(代价论) (四)80年代,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 技术是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 代表:罗默 (五)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也是内生变量 代表:科斯、诺斯、斯蒂格勒 null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一、假设条件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社会的储蓄率,即储蓄与收入的比率不变,S/Y=s=常数; 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且两种生产要素不能互相替代; 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资本产量比v=K/Y,加速系数 =△K/△Y=I/△Y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null二、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资本产量比(v):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的比例。 K/Y=v 随着社会资本的增长,该社会的产量也会增长。假设二者的增长量依次为△K和△Y,二者之比称为边际资本产量比。若原有的资本产量比等于边际资本产量比,则有: △K/△Y=v , 即△K =v △Y (1) 由于不存在折旧,资本增量△K全部来源于新投资,即△K=I,所以(1)式可写成: I= v △Y (2)null 又∵假设S=sY 据凯恩斯理论,I=S时,经济活动达到均衡状态。哈罗德以此为基础,提出在经济增长中,同样只有实现了I=S,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则哈罗德模型基本方程为: v △Y= sY,即 △Y/Y=s/v 或 G= s/v 哈罗德基本方程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二者之比。 在资本产量比率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高,则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低,则经济增长率低。 这一模型强调的是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null哈罗德模型遇到两个不易解决的问题: 存在问题: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或者说,就具体的经济活动来说,是否存在一条均衡增长的途径? 稳定性问题: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途径,其本身是否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null三、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1.实际增长率:是实际上所发生的增长率,它由实际储蓄率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v决定。 GA=s/v 2.有保证的增长率(合意的增长率):是长期中理想的增长率,它由合意的储蓄率sd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vr决定。 GW = sd/vr 3.自然增长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或最适宜增长率。即要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总产出的增长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它由最适宜的储蓄率s0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vr决定。 Gn =s0/vr =nnull哈罗德模型说明: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即 GA= GW = Gn = s/v = sd/vr = s0/vr =n 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途径是存在的,但一般说来,其可能性是极小的。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如果这三个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中的波动。 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背离,会引起经济的短期波动。 GA>GW时,会引起累计性扩张。 ∵实际资本产量比率小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即 v<vr,企业会增加投资,引起经济扩张。nullKON哈罗德-多马条件E1E2E3Y1Y2Y3K1KbbN1Naa 哈罗德-多马条件null 当实际资本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即GA < GW 时,会引起累积性收缩,∵这时实际资本产量比率大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即v>vr资本家会减少投资,使二者一致,引起经济收缩。 不稳定原理: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长期中,有保证的增长率与与自然增长率的背离会引起经济波动。 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即GW>Gn时,由于有保证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将会出现长期停滞。null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即GW<Gn时,由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不会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将会出现长期繁荣。 ∴应使这三种增长率一致,即GA= GW = Gn null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基本假设: (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 (2)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假设(3)下,不考虑技术进步,生产函数表示为人均形式: y=f(k) y为人均产量, k为人均资本。nully=f(k)koy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null资本存量产出/收入资本存量的变化储蓄/投资资本、产量和储蓄之间的相互依赖null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只有家庭与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为: I=S 即投资或资本存量的总增加等于储蓄。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投资减去折旧。 资本存量为K时,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例δK(0< δ <1),则资本存量的变化△K为: △K=I- δK,由I=S=sY,则 △K= sY - δK ,两边同时除以劳动数量N,则△K/N=sY/N - δK /N, △K/N=sy - δk, ∵k(t)=K(t)/N (t)null求关于时间的微分: dk(t)/dt= 1/N2[N·(dK/dt)-K(dN/dt)] 利用(dN/dt)/N=n, dK/dt=I,则上式可表示为 I/N=dk/dt+nk , 或 △K/N= △k+ nk ∵ △K/N=sy - δk , ∴ △k+ nk= sy - δk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k= sy-(n+δ) k 资本的深化=人均储蓄-资本的广化 人均资本的增加,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即 △k>0。每一增加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n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一定量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 。 null涵义:在一个社会全部产品中减去被消费掉的部分之后,剩下来的便是储蓄;在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给每个人添置更多的资本设备,即资本深化,另一方面为新出生的每一个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即资本的广化。 二、稳态分析 稳态:指一种长期均衡的状态。 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在稳态之下,k和y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null要实现稳态, △k=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稳态条件是: sy=(n+δ) k 注意!稳态时y和k的值固定,但总产量和资本存量都在增长。总产量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都与劳动力的增长率n相等。 ∵劳动人口以速度n增长,k=K/N固定,∴总资本存量K必须与劳动力按同比例n增长。 又∵ y=Y/N,且稳态时y亦固定, ∴总产量Y也必须按比率n增长。 总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态意味着: △Y/Y= △N/N= △K/K=nnullf(k)s f(k)(n+δ) koky yA s yAA kA 经济增长的稳态nulls f(k)为人均储蓄曲线,0<s<1,f(k)为生产函数曲线,(n+δ) k为资本的广化曲线。 A点:稳态均衡,人均资本为kA,人均产量为yA,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 A点之左: s f(k)曲线比(n+δ) k曲线高,表明储蓄高于资本广化需要,存在资本深化。△k>0。∴经济中人均资本k有上升趋势,k向kA逼近,最终达到kA ,经济达到稳定状态。 A点之右:人均储蓄不能满足资本广化的需要, △k<0, ∴经济中人均资本k有下降的趋势,k向kA逼近,最终达到kA ,经济达到稳定状态。 当经济处于资本深化阶段时,y和k会逐步上升,即Y/N和K/N向其稳态值接近。null 如果Y/N上升,则Y会比N增长得快。 ∴△Y/Y> △N/N=n 表明在资本深化阶段,产量增长高于起稳态值。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贫乏国家的增长快于资本富裕的国家。随着资本存量的深化, k接近kA ,增长会慢下来。同理,如果资本富裕的国家的人均资本下降时,那么产量的增长率就会降低到n以下。 结论: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均衡。null三、储蓄率的增加ykosf(k)(n+δ) ks 'f (k)C C' k0k ' 储蓄率增加的影响y0y'null从稳态均衡C到新的稳态均衡C',可以看到: (1)从短期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因为增加人均资本的唯一途径是资本存量比劳动力更快地增长,进而引起产量更快地增长。 (2)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回落到人口增长的水平。 a图为人均收入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人均资本上升,从而增加人均产量,直到达到新的稳态为止。 b图为产量增长率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增加导致资本积累,从而带动产量的暂时性的较高增长。但随着资本积累,产量的增长最终会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nullt0 t1ty0oy结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人均产出和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a)(b)null四、人口增长yokk'kA'A(n'+δ)k(n+δ)ksf(k) 人口增长的影响y'ynull 人口增长率从n增加到n',稳态均衡由A点 新的稳态均衡A'点: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由k到k'),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由y到y')。 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储蓄率相同的国家,如果人口增长率不同,人均收入水平就会不同。 人口增长率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 五、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null 如何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经济学家费尔普斯1961年提出了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律的基本内容: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 f '(k*)=n 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黄金分割律的水平,则可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分割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分割律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分割律水平。nulloykkk*k+nky=f(k)k"T'TM'MX'X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null六、考虑到技术进步时的稳态 考虑到技术进步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重要之处。 考虑到技术进步时的总量生产函数: Y=F(K,N,A) Y与A具有正向关系,即给定资本和劳动,A的增加(技术状况的改进),将带来产量增加。为便于分析技术进步,可将生产函数写为: Y=(K,NA) (1) NA为劳动与技术的乘积,如将NA称为有效劳动力,则技术进步意味着增加了经济的有效劳动力。null对于生产函数(1),若Y是K和NA的一次齐次函数时,可将其表示为: y=f(k) 式中,y=Y/(NA)称为有效人均产出;k=K/(NA)称为有效人均资本。 结论: 1.考虑到技术进步时的稳态是指使有效人均资本和有效人均产量均为常数的状态。在稳态时,总产出将按有效劳动力NA的增长率增长。 2.有效劳动力NA的增长率为劳动力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和。 3.在稳态时,总产出的增长率由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之和所决定,与储蓄率无关;人均产量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但储蓄率的增加却能增加稳态有效人均产出水平。null 由于在稳态时,产出、资本和有效劳动力都按相同的比率增长,故这种稳态也被称为平衡增长状态。若gN为人口增长率, g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则平衡增长的特征可概括为:平衡增长状态表null七、考虑到人力资本时的分析 考虑到人力资本时的生产函数: Y/N=f(K/N,H/N) 这表明人均产量水平既取决于人均实物资本K/N,也取决于人均人力资本H/N。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人均人力资本的提高,经济中平均劳动技能水平在提高,可带来更高的人均产出水平。 结论: 1.关于实物资本积累的结论仍成立,即增加储蓄率可以增加稳态的人均实物资本,进而也增加稳态的人均产出水平。 2.通过教育和在职培训等方式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也增加稳态的人均人力资本,进而增加人均产量。null 在长期,人均产量依赖于社会储蓄多少和教育支出多少。 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都是人均产出的决定因素,两者中孰更重要? 研究表明,在实物资本方面的投资和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对于产出的决定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同。null例:在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2k-0.5k2,人均储蓄率为0.3,人口增长率为0.03,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 (2)与黄金率相对应的稳态的人均资本量. 解:(1)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 代入数值:0.3×(2k-0.5k2)=0.03k, K=3.8 (2)由题意,有f '(k)=n, 2-k=0.03, k=1.97即为与黄金率对应的稳态的人均资本量.null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什么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或者说什么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政府的边界之内,政府做什么能够促进增长或者说政府应该做什么去促进经济增长吗? null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美国丹尼森(E.D.Denison)1962年出版《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计算了各个增长因素对国民收入增长所作的贡献,后对欧洲和日本进行测算。 生产要素投入量 经济增长因素 生产要素投入量:劳动、资本和土地(不变)投入的结果。 要素生产率: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生产要素生产率null 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 (1)劳动; (2)资本存量的规模; (3)资源配置状况; (4)规模经济; (5)知识进展; (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通过量的测定,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的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null经济增长源泉国际比较(国民收入%) 运用美国1929-1982年间的数据,丹尼森计算出2.92%的年实际产量增长率中的 1.9%归功于要素投入的增加。null 结论: 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在内,还包括从国内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 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具体地制造、组合以及使用它们的知识。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但管理知识也同样是重要的。 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是管理知识。管理和组织方面的进步更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民收入,因此它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比对改善产品物理特性的影响更大。null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 1.理论方面: 假定经济中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这一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发达国家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发展中国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 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该模型本身无法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作出解释。对控制人口增长率,提高技术进步速度不能提出政策建议。而这两个参数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增长率的外生化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在理论上最主要的缺陷。null2.实践方面: 认为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趋同性,即有着相同技术和人口增长率的国家最终会接近于相同的稳态增长率。实践证明并非如此。 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其他国家要好得多,甚至在长期中,为什么新古典增长模式预见的趋同现象并没有发生?为什么穷国在经济增长方面一般未赶上富国? 第二,制度和文化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如何加速经济增长?政策干预加速经济增长可以在福利背景下得到证明吗? 第三, 贸易和一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影响它的的经济增长前景?为什么资本并不像新古典增长模式预见的那样从富国流向穷国? 第四,除了科学发现外还有什么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呢?null二、新增长理论简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和卢卡斯(R.Lucas)等人在反思新古典增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思想即形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总称。 新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新经济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null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null2.新经济增长理论基本内容: 利润驱动的产业创新(profit-driven industrial innovation)和收入驱动的教育和培训(income-driven education and train)如何支持经济的长期增长; 收入分配、文化规范和政治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过程;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对外贸易市场在经济增长起到什么作用。 null3.新经济增长理论分类: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代表其理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根据各模型关于总量生产函数的不同规定,分为两种类型: (1)外部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2)凸性增长模型。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说明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均衡增长率的决定。标志着新经济增长理论进入了第二阶段。 (1)外部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采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分析法研究经济增长问题。null 这类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递增的特征,造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在于技术产生的溢出效应。对单个厂商而言,技术进步表现为一种外部经济,因此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外部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主要包括: 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1988) 巴罗的公共产品模型和拥挤模型 克鲁格曼-卢卡斯-杨的边干边学模型 斯托齐的边干边学模型(1988)null阿罗边干边学模型 阿罗(Arrow,1962) 《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 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是最早用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它是内生技术增长理论的思想源头。其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边干边学’的概念: 边干边学是经验的产品, 只发生于解决问题的尝试中,由此它只发生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生产活动中; 重复大体相同问题的边干边学受递减收益约束。对任何既定的刺激,存在一个均衡反应形式,学习者趋于重复其行为。因此,为了取得递增的绩效,刺激必须不断增加,而不是单纯重复; 经验具有递增的生产力。随着经验知识的积累,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总量递减。null 模型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作用,将技术水平解释为产出总量或资本总量的函数,从而导出了一个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增长不仅是有形要素投入的结果,也是实践经验累积的结,技术进步是投资的副产品。知识是公共产品,具有“外溢效应’(Spillover effect),一个厂商的投资不仅会提高自身的生产率,而且将提高全社会其他厂商的生产率,因此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由于存在技术溢出,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经济均衡状态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将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显然,阿罗模型已部分内生化了技术进步。 阿罗模型缺陷: 由于技术溢出不够强,内生的技术进步不足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还须用外生的人口以一定比率增长,因而还不是一个完全化的内生模型。null罗默知识溢出模型 罗默(1986)将阿罗模型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中,知识或技术是私人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产物,像物质资本投资一样,私人厂商进行知识投资也将导致知识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为了说明即使在人口增长率为零时知识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罗默假定: 知识生产的私人收益率递减; 新知识的社会收益率递增; 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性; 经济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者是价格接受者。 罗默证明:在上述假定下,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从而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呈递增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增长。 经济可能存在着竞争性均衡和社会最优。竞争性均衡一般是社会次优的,政府可以采用适当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达到社会最优。 null 罗默1987年的论文中构造了一个在专业化和收益递增框架下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该模型把收益递增看作专业化程度提高的结果,专业化引起的收益递增导致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专业化引起收益递增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斯密的饰针工厂。杨格、舒尔茨等人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埃蒂尔(Ethier)1982年构造了第一个专业化引起收益递增的模型,埃蒂尔模型将迪克西特(Dixit )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最先提出的D—S效用函数重新解释为生产函数,利用这一生产函数说明专业化对产量的影响。    null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1988年,罗伯特·卢卡斯(Lucas.R )在美国《货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 Lucas, 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22.1988.),将宇泽弘文的技术进步方程作了修改,建立了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卢卡斯模型由两个模式组成。第一个是“两时期模式”(Two periods Model);第二个是“两商品模式”(Two Goods Model)。null1)两时期模式”(Two periods Model) 这个模式将资本区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将劳动划分为“原始劳动”(Raw Labor)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Specified Human Capital),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由于该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完全是在生产过程以外形成的,这不能代表人力资本获得的全部情况,因此,卢卡斯又提出了建立在“实践中学习”思想上的第二个人力资本模型:“两商品模式”(Two Goods Model)。 null 2)两商品模式(Two Goods Model) 认为产出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某一种商品所需的特殊的或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即专业化的劳动技能)。 人力资本的获得有两种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和通过实践中学习,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获得的。 强调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区别。 两商品模式被用来进行两个厂商或两个国家之间交换商品的比较。指出,两国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它们在生产商品时投入的人力资本的差异,人力资本增长率高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也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应集中有限的资源生产和出口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产品。 解释了国际资本出现“倒流”现象的原因。他认为,由于知识和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因而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发达国家资本利用率高,能够吸引较多的国际资本。卢卡斯还特别指出,扩大经济的开放度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吸收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 null(2)凸性增长模型 完全竞争条件下,在总量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即凸性生产技术的假设下,说明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可能性。采用这条研究思路的增长模型有: AK模型 琼斯-真野惠里模型 雷贝洛模型 金-雷贝洛模型 拉德尤模型等nullAK模型假定 总量生产函数具有最简单的线性形式: Y=AK A为反映技术水平的正的常数,K为资本存量。 储蓄率是参数s,没有人口增长和资本折旧,则所有储蓄都化为资本存量的增加,于是有: △K=sY=sAK 或 △K/K=sA 这样储蓄就影响到资本增长率。进一步,既然产量与资本成比例,产量增长率也等于: △Y/Y= sA 储蓄率s越高,产量增长率也将越高。null 由于假定资本具有不变的边际产品,资本积累过程不会中止。即使经济不存在任何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沿着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增长。 4.新增长模型的政策含义 罗默、卢卡斯认为:如果政府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以倡导,那么分散经营的经济增长率就会过低。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研究和开发提供补贴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琼斯、雷贝洛等人认为,各国政府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是导致各国经济增长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政府应采用降低资本税、关税等政策措施鼓励资本积累和国际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null 第七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经济周期(商业循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otGDP繁荣衰 退萧条复苏繁荣衰 退萧条潜在GDP水平线 经济周期曲线null 正斜率的直线是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繁荣阶段:经济处于最高水平的时期; 衰退阶段:消费增长放慢,引起投资减少,经济开始下滑; 萧条阶段(谷底):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时期。 复苏阶段:经济走出萧条阶段并转向上升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定义:“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张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价格与利润暴落,工人失业。当最终达到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高涨可以表现为长期持续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它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灾难性的萧条。简单说来,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null含义:  1、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  2、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波动  3、一个经济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4、每一个周期的时间长短并不完全一致 null理解定义时注意!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之点是,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二、经济周期类型 1.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7-11年) 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性危机于1825年发生于英国。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他的null《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一书中,指出危机或恐慌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三个连续阶段(繁荣、危机、清算)中的一个,经济中平均每一个周期9到10年。美经济学家汉森称之为“主要经济周期”。并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美国1795-1937年间共有17个这样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8.35年。 2.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3-5年) 1923年英国统计学家基钦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趋势》研究了1890-1922年间英国与美国的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指标,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40个月一次的短周期。汉森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美国1807-1937年间共有37个这样的周期,为3.51年。null3.康德拉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45-60年) 指一个周期长度平均为45-60年。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中研究了美英法和其他一些国家长期的时间序列资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一种为期50-60年,平均长度为54年左右的长期波动。 4.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15-25年)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提出与房屋建筑业相关的经济周期,这种周期长度在15-25年之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也称建筑业周期。 5.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null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中》,对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和康德拉耶夫周期进行了综合分析。 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约为48-60年。他以重大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有中等创新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null三、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在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中,有7种理论: 1.消费不足理论 2.投资过度理论 3.货币信用过度理论 4.创新理论 5.心理理论 6.太阳黑子论 7.政治周期理论null基德兰德现年60岁,出生于挪威。1968年毕业于挪威经济学和商业管理学校。1973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仍保留挪威国籍。 2004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的贡献普雷斯科特现年63岁,出生于纽约。1967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现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并担任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员。 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作出的贡献。null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动态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真实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冲击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就业、投资和产出提高,总供给曲线上移,经济高涨;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 商业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实际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即商业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这就是真实经济周期的深刻涵义。 也就是说,在认定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是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作为外生力量的经济政策是难以与实际周期达到时间一致性的。null既然是均衡,或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并且会回到均衡,便具有帕累托效率(在不损害他人的条件下,不可能使得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得到改善),所以,不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没有干预经济的必要。让建立在市场主体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在没有外部干预的状态下运行,这就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结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这种冲击称为"外部冲击"。引起这些冲击的因素,是一些实际的,与市场机制无关的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石油供给和恐怖主义。null市场机制本身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动地作出反应,故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把外部冲击分为引起总供给变动的“供给冲击”和引起总需求变动的“需求冲击”,这两种冲击又有引起有利作用、推动经济高涨的“正冲击”,以及引起不利作用、导致经济衰退的“负冲击”。有利的冲击,如技术进步;不利的冲击,如石油危机,都会引起经济不同程度的波动。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将宏观经济政策视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外部冲击之一。该理论不仅证明外部冲击无时不有,经济波动是正常的现象,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而且还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的外部冲击对经济周期影响的大小。null
本文档为【8经济增长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502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8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1-11-23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