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举报
开通vip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35‧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張麗珠* (收稿日期:97 年 7 月 9 日;接受刊登日期:97 年 12 月 15 日) 提 要 清代是我國的經學復盛時代;在儒學的漫長演進歷程中,《五經》 傳統與《四書》傳統是各領時代風騷的兩大脈絡,在宋明清近千年 的學術發展中,緊接著宋明理學之後的清學,就是以回歸經學傳統 宣示其對於儒學統緒之繼承的。因此清儒對漢代經師經注之推崇備 至,即以其師法、家法傳授,學有所本而能夠傳承聖學也。 清代首標漢幟以引領一代學風者,是惠棟;他通過輯存漢儒「古...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35‧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張麗珠* (收稿日期:97 年 7 月 9 日;接受刊登日期:97 年 12 月 15 日) 提 要 清代是我國的經學復盛時代;在儒學的漫長演進歷程中,《五經》 傳統與《四書》傳統是各領時代風騷的兩大脈絡,在宋明清近千年 的學術發展中,緊接著宋明理學之後的清學,就是以回歸經學傳統 宣示其對於儒學統緒之繼承的。因此清儒對漢代經師經注之推崇備 至,即以其師法、家法傳授,學有所本而能夠傳承聖學也。 清代首標漢幟以引領一代學風者,是惠棟;他通過輯存漢儒「古 義」並據以解經之「漢學解經」進路,樹立起清代經學的「漢學」 典範,也為乾嘉考據學立下了普遍獲得遵循的解經規範。惠棟精湛 經術、著作眾多,他在《九經古義》之輯存舊注以外,更有立異於 晉唐易、宋易而做為清代群經新疏示範之《周易述》,和糾謬補苴杜 預《春秋經傳集解》、開清人以漢匡杜之風的《春秋左傳補注》等代 表作。不論對標誌清學典範的乾嘉考據學、或清儒在雜有晉唐經學 傳統的《十三經注疏》以外另建「漢學」典範的群經新注而言,惠 棟皆是首開風氣的承先啟後人物。。 關鍵詞:漢學典範,考據治經,輯存古義,十三經新注 * 張麗珠,現任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所教授,擔任中國哲學史及相關課程。曾出版「清 代新義理學三書」:《清代義理學新貌》、《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清 代的義理學轉型》以及《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袖珍詞學》、《袖珍詞選》、《全祖望 之史學》等專書及論文數十篇;目前正撰作《清代學術思想史》,即將出版。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一期(春季號)頁 35~60(民國九十八年三月),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Studies in Sinology Vol.31 (Spring), pp.35–60 (2009) Taipei: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TNU ISSN:1021-7851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36‧ 一、前 言 清學中以「漢學」治經的「漢學」典範,是由惠棟(1697-1758)所 揭櫫、開啟的。有關惠棟之易學、《左傳》學等,學界如鄭朝暉、張素 卿、蔡孝懌、孫劍秋……等,皆曾提出具創建性之研究成果。 針對如何導正明代以來的空疏學風?代表朝廷官方立場的館閣理學 派陸隴其(1630-1692)、熊賜履(1635-1709)、李光地(1642-1718) 等,採取「由王返朱」的「尊朱」路線,朱學並成為整個清朝的官方哲 學與科舉準式;民間則代表王學修正派的李顒(1627-1705)、孫奇逢 (1584-1675)、黃宗羲(1610-1695)等,皆以針砭王學而負盛名;但是 也有從事於反宋學者,譬如略晚的紀昀(1724-1805)、戴震(1723-1777) 等人,戴震並另外建構新義理體系,以與宋明理學相分庭抗禮。至於學 術興趣不在於義理學的學者,當時最能凝聚學者共識而蔚為主流的,就 是崇尚博雅考證的經史考據之學,「乾嘉考據學」逐漸發展成為清代學 術新典範的標竿。而在此一重新回到漢儒經說古訓及形成「由訓詁進求 理義」之學術發展過程中,惠棟乃是清儒首先奠立「漢學」新典範並開 啟新局的承先啟後人物,他區分了漢、宋學差異,並提出「經之義存乎 訓」之「漢學解經」進路;1自後多數乾嘉儒者即在此「漢學」典範的標 榜下,相互砥礪於輯佚漢儒「古義」,並據以通經釋義地形成了清儒新 十三經注疏,清學也由此建立起「崇實黜虛」之回歸經典一代學風。 惠氏四世傳經,從惠有聲(1608-1677)、惠周惕(1641-1697)、惠 士奇(1671-1741)再到惠棟,家學極其深遠。惠棟傳承家學重「古義」 之風——他曾自言「余家四世傳經,咸通古義」,2而他更將經義存乎古 訓的治學見解,擴大成為解釋經典的一般通則。蓋漢學強調學有所本的 師法、家法傳授,正是清儒所用以對治晚明「束書不觀,游談無根」之 空疏學風、以及避免學術墮入蹈空危機之取徑方法,是故惠棟提倡的「漢 學解經」進路,為乾嘉考據學立下了普遍獲得遵循的解經規範,即連盛 1 詳惠棟:《松崖文鈔‧九經古義述首》(收在惠周惕、惠士奇、惠棟:《東吳三惠詩 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頁 300。至於學界之首先標出「經之義存乎 訓」以說明惠棟經學宗旨者,推張素卿:<「經之義存乎訓」的解釋觀念——惠棟 經學管窺>(文收入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台北:中央研究 院文哲所,2003,頁 281-318)。 2 惠棟:《松崖文鈔‧九經古義述首》,頁 300。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37‧ 名的考據學大家戴震,也受其啟發、影響。故錢大昕(1728-1804)<古 文尚書考序>稱「今士大夫多尊崇漢學,實出先生緒論。」陶澍 (1778-1839)《國朝耆獻類徵初編》也說「由漢儒小學訓詁以上溯七十 子六藝之傳者,定宇先生為之導也。」錢穆(1895-1990)《中國近三百 年學術史》亦曰「確然以漢易標宗名家者,自定宇始。」所以惠棟就是 以「推尊漢儒,尚家法而信古訓」的治經方法,使得「漢學之壁壘遂定」3。 惠棟中年以前學博而雜,五十以後專心經術,尤邃漢易。其所賴以 開啟一代風潮之作,主要有《易漢學》、《周易述》、《古文尚書考》、 《明堂大道錄》、《禘說》、《春秋左傳補注》、《九經古義》等,皆 依以古訓釋經之「漢學解經」進路以說經。 二、惠棟「尚家法而信古訓」的「漢學解經」進路 詮釋經典是倚重經典傳世的儒學特有現象,我國歷代儒者皆緣「釋 經學」之注疏傳統以展開思想建構,並藉詮釋經典之「意義賦予」,以 實現淑世理想和傳承聖學。而當各代儒者面對新學術課題時,亦皆提出 「返本」於儒家經典的「開新」詮釋,由此儒學而有新、舊典範交替之 革故鼎新和繼往開來。兩千多年來儒學發展及所尊奉經典的大勢,可以 大分為《四書》和《五經》傳統——宋明理學以《四書》傳統取代了漢 唐《五經》傳統,其代表經典是朱熹的《四書集注》,宋儒並自詡為「傳 千四百年不傳之秘」之孔孟本旨;《五經》傳統則歷經升降浮沈、卻源 遠流長地以漢唐和清代為其發展期。其線索則可以自《五經正義》到《十 三經注疏》以及代表清儒經學成果的《皇清經解》、《皇清經解續編》 一窺涯涘。不過就《五經》脈絡言,清儒也不滿於魏晉和唐人經學,譬 如繼承南北朝義疏之學的《五經正義》,其中《周易正義》用王韓注、 《尚書正義》用偽古文《尚書》及偽孔《傳》、《左傳》用杜預(222-284) 注,皆深受清儒訾議而以為失其根本,惠棟即責言「《春秋》為杜氏所 亂,《尚書》為偽孔氏所亂,《易經》為王氏所亂。」4因此清儒繼宋明 3 上引分見錢大昕:《潛研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頁 384;陶澍: <書四世傳經遺像>,《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台北:明文書局,1985),卷 419, 頁 12626;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戴東原》(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 頁 319-320。 4 惠棟:《松崖文鈔‧易漢學自序》,頁 302。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38‧ 理學長期主導學術後,惠棟在乾嘉時期樹起「尊漢抑宋」旗幟以重回經 學傳統,自後清儒並對明代彙刻的《十三經注疏》展開全面檢覈,乃有 直祧兩漢經師之代表清儒經學成果、或可稱為「十三經新注」的群經新 疏出現。故江藩(1761-1831)贊以「漢學之絕者千有五百餘年,至是而 粲然復章矣。」梁啟超亦稱清學最有功於經學者,在「諸經殆皆有新疏 也。」5清代誠為我國發揚「漢學」典範之經學復興時期。 在清儒復興經學的發展歷程中,惠棟是首先登高一呼、並成為後來 經學主流之「漢學解經」開山的。在惠棟學術隆譽下,其周圍聚集了一 批著名學者,如沈彤(1688-1752)、余蕭客(1729-1777)、江聲 (1721-1799)、王鳴盛(1722-1797)、錢大昕等,亦皆恪遵「尊漢」之 「以考據治經」經學圭臬,並由此形成流傳民間的學術陣營,先以吳地 為中心,後來漸向江南、再向大江南北傳布開來,其流風影響清廷開四 庫館之招募部分漢學家,如戴震(1723-1777)、邵晉涵(1743-1796)等。 又因惠棟是江蘇吳縣人,故章太炎(1869-1936)《訄書.清儒》稱以「吳 派」,而與戴震領軍的「皖派」,共同被視為代表清學典範的「乾嘉考 據學」之發展高峰,後世亦多沿用之。 惠棟治經,乃以「漢學解經」為其門徑及經學宗旨。他素稟家學「經 之義存乎訓」理念,加上兩漢經說「去古未遠」、「其所訓詁要於本旨 為近」,6又講求師法、家法,能存孔門精義,且在佛道盛行以前,尚未 雜二氏言,因此惠棟即憑藉古訓以對治宋儒貶視經傳所造成的空疏學 風。7故漢儒經說成為惠棟和乾嘉儒者研經之首要門徑,惠棟嘗自述以: 漢人通經有家法,故有《五經》師。訓詁之學,皆師所口授,其 後乃著竹帛。所以漢經師之說,立於學官,與經並行。《五經》 出於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經師不能辨。經之義存乎訓,識字審 音,乃知其義,是故古訓不可改也,經師不可廢也。8 「經之義存乎訓」,表明了惠棟強調經、義、訓之內在聯繫及一貫性, 5 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台北:中華書局,1980),卷 2,頁 4;梁啟超:《清代 學術概論》(《飲冰室專集》冊 6,台北:中華書局,1978),頁 36。 6 盧文弨:《抱經堂集.九經古義序》(收在《四部叢刊》集部,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5),卷 2,頁 31。 7 另詳張素卿:<惠棟的春秋學>,《台大文史哲學報》,第 57 期。 8 惠棟:《松崖文鈔‧九經古義述首》,頁 300。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39‧ 並凸顯他「識字審音→明古訓→通經義」之「以考據治經」學術進路; 因此惠棟治經首重漢儒古訓,而漢儒經說歷《五經正義》及理學之後, 多已散佚不全——孔穎達(574-648)《五經正義》多承南北朝義疏之學, 宋儒更幾乎突破所有漢唐舊注疏傳統,「以意逆志」地重注經典,甚至 逕以解經之「傳」名其書,譬如不用王弼、韓康伯舊注的程頤《易傳》, 和分庭於《毛傳》、《鄭箋》之朱熹《詩集傳》,即皆企圖以直承孔孟 的學術位階來創新局面。因此兩漢「古義」成為惠棟等乾嘉儒者首要輯 存的考據對象,「漢學」亦成為惠棟所憑藉抗衡「宋學」的別樹旗幟。 因此惠棟推尊兩漢經師賈逵(30-101)、馬融(79-166)、服虔(? -188)、鄭玄(127-200)等人之經說古義,其《九經古義》和《春秋左 傳補注》即皆立足於推尊「古義」之治經法上,他並輯有《新本鄭氏周 易》一書,由此帶動了重新輯佚經說傳注之經學風潮。惠棟治經,係遵 循「反宋→宗鄭→尊漢」之脈絡,9以樹起「漢學解經」之學術門徑的。 他自述撰作《古文尚書考》之動機,曰: 《尚書》後出,古今通人皆知其偽,獨無以鄭氏二十四篇為真《古 文》者。余撰《尚書考》,力排梅賾而扶鄭氏。10 惠棟表明他撰《古文尚書考》的用心,一方面固然在於「排梅賾」,斥 棄自從孔穎達纂《五經正義》以來、千餘年皆著為功令的偽古文《尚書》, 然在清初閻若璩(1636-1685)撰為《尚書古文疏證》以盡發梅賾之偽後, 此是「古今通人皆知其偽」者,故惠棟自述此著的目的,更在於他認為 鄭玄是依孔壁真古文《尚書》而為之注者,因此「扶鄭氏」之推崇鄭注 二十四篇,才是他真正的用意,並謂此是發學界所未發者。故惠棟即是 由推擴「宗鄭」之意而確立起「尊漢」之學術路線,又由「尊漢」而進 主「漢學解經」之研經進路的。他在撰作《易漢學》後亦自述其用心, 道: 漢人傳易,各有源流,余嘗撰《易漢學》七卷,其說略備。識得 9 此說已見於張素卿:<「經之義存乎訓」的解釋觀念——惠棟經學管窺>,頁 285, 註 9。 10 惠棟:《松崖文鈔‧沈君果堂墓誌銘》,頁 345。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40‧ 漢易源流,乃可用漢學解經。11 是故輯存漢儒舊注並根據「漢學」典範以釋經,就是惠棟治經奉為圭臬 的門徑與宗旨;於此亦可見「漢學解經」之經學主張,是惠棟推諸各經 而皆然的共法。 惠棟《九經古義》即以廣摭漢儒古訓的方式徧治群經,包括《周易》、 《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 羊傳》、《穀梁傳》、《論語》等十部經典,其中《左傳》四卷後來增 補為六卷並更名《補注》,另外刊行,故唯存其九。惠棟崇經實寓有「通 經致用」之意在,他曾說「漢儒以經術飾吏事,故仲舒以通《公羊》折 獄,平當以明<禹貢>治河,皆可為後世法。」至於治經法,則他遵鄭 玄之論「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 而已」,12故依「識字審音」之訓詁原則以為疏釋經義的判斷依據。在形 式上,他以條舉羅列群經「古義」的方式為之,寓解釋於「述古」,有 「述而不作」之意,惠棟自述道「采先儒之說,末乃下以己意,令讀者 可以考得失而審異同。」13章太炎則說他「篤於尊信,綴次古義,鮮下己 見。」14書中惠棟有針對古字、經文、異文、義旨加以闡釋者;也有釋其 音讀、音訓者;還有及於器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乃至時語、人名、地名、動物名 之考釋者,可謂詳備矣!其著刊行以後,研經者多倚為門徑。《四庫提 要》稱其具有辨別音義、六書通假及疏通源流之功,曰: 古者漆書竹簡,傳寫為艱,師弟相傳,多由口授,往往同音異字, 輾轉多歧;又六體孶生,形聲漸備,毫釐辨別,後世乃詳,古人 字數無多,多相假借,沿流承襲,遂開通用一門。談經者,不考 其源,每以近代之形聲,究古書之義旨,穿鑿附會,多起於斯。…… 於讀古人之書,則當先通古人之字,庶明其文句而義理可以漸求。 棟作是書,皆蒐採舊文,互相參證。……大抵元元本本,精核者 11 惠棟:《九曜齋筆記‧趨庭錄》(收在《叢書集成續編》冊 20,上海:上海書店, 1994),總頁 646。 12 上引分見惠棟:《九曜齋筆記‧經術飾吏事‧古字假借》,總頁 620、622。 13 惠棟:《春秋左傳補注‧序》(收在《叢書集成新編》冊 109,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5),總頁 296。 14 章炳麟:《訄書‧清儒》(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頁 158。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41‧ 多,較王應麟詩考、鄭氏易註諸書,有其過之無不及也。15 惠棟以考據治經,其輯存、講明「古義」以及辨析文字源流,確有存佚 扶微的存古學之功,對後學者亦能提供通經明道之具體可遵循的入門階 徑。 唯惠棟之「尊漢抑宋」,必須扣緊其經學觀而言;其於道德心性之 學,則未全然否定理學。其父惠士奇嘗手書楹聯:「《六經》尊服、鄭, 百行法程、朱。」16惠棟亦曰「宋儒談心性,直接孔孟,漢以後皆不能及; 若經學,則斷推兩漢。」「漢人經術、宋人理學,兼之者乃為大儒」,17 均清楚表明了在道德心性學上仍尊程朱之意。惠棟此說亦略同於後來領 袖漢學陣營的朱筠(1729~1781)之言「程朱大賢,立身制行卓絕,其所 立說,不得復有異同。」18此為清代漢學家普遍抱持的「經學、理學分 趨」——以「漢學」解經、以「理學」修身之觀念。是以在義理學方面, 就大體而言,乾嘉儒者仍然歸趨朝廷「尊朱」的官學立場,因此後來當 戴震意欲另建和理學分庭的新義理體系時,其所遭受到的阻力及反對聲 浪極大,除了本來就對立的宋學派以外,即連與之相善的漢學陣營朱筠 等人,也都無法接受其新義理觀。故惠棟「反宋」所疾言者,只能針對 經學方面之宋儒以理說經、鑿空無據,即惠棟之認為宋儒不講訓詁、援 理入經,致空疏無本而淆亂經學。 三、惠棟在「漢學」典範下之以考據治易 易學是惠棟在「漢學」典範下、研經之最大成就者。清儒研易的特 色主要是輯佚以及根據漢儒舊注以疏釋易理之考據治易,高張漢幟的惠 棟,尤其如此;故以下藉由比較惠棟易學和他所反對的《五經正義》之 王、韓注的差異性,以及重回漢易陰陽象數傳統的清代易學和推崇圖書 象數的宋代易學之殊異,以呈現惠棟考據治易之特色。 由於涉及自漢至清之易學比較,故以下先略述歷代之易學發展:我 國易學發展可以大分為戰國時期的《易傳》以及漢易、晉唐易、宋易、 15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九經古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頁 690-691。 16 江藩:《國朝宋學淵源記‧卷上》(台北:中華書局,1980),頁 1。 17 惠棟:《九曜齋筆記‧趨庭錄‧漢宋》,頁 645、635。 18 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洪榜傳》,卷 6,頁 6。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42‧ 清易等數階段。繼代表戰國時期《周易》研究的《易傳》及其自哲學高 度建立的太極、陰陽、道器、形而上與形而下、言與意、神、幾、陰陽 剛柔、窮神知化等哲學範疇與命題的易學體系之後,漢易的主要方向為: (1)孟喜、京房代表的官方象數學立場。他們以象數說《周易》經傳, 好言陰陽災變,強調以六十四卦配四時、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 候的「卦氣」說。(2)費直所代表的義理派。(3)結合黃老道家之陰 陽變易以說易者。另外,西漢末年還有發展孟、京象數學,並將易理予 以神秘化的《易緯》出現。東漢則馬融傳鄭玄,鄭玄作易注、荀爽(128-190) 作《易傳》,皆費氏學。東漢末年還有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以《周 易》原理及卦氣說結合煉丹術和理論方法,為道教易學之先軀。 晉唐易則呈現了結合老莊思想的玄學化特色,《周易》成為「三玄」 之一;易注主流之王弼(226-249)、韓康伯(344-397)突出義理而排斥 漢易取象、互體、納甲、卦變等象數學,表現出「易、老同源」的老莊 解易特色。孔穎達奉敕纂輯的《周易正義》採王、韓注,而鄭玄注亡。 不過於時另有李鼎祚《周易集解》大量採錄漢儒如孟喜、焦贛、京房、 馬融、鄭玄、荀爽、劉表、宋衷、虞翻、陸績、干寶等諸家易說,以糾 王注、孔疏之偏,且部分保存了鄭注,並由此開啟南宋王應麟(1223-1296) 及後來系列清儒之輯佚鄭注,如惠棟《新本鄭氏周易》等。 宋易主要表現「因經以明道」之不務文字訓詁特色,《周易》高度 哲理化為宋易之重要特徵。北宋存在有劉牧、周敦頤(1017-1073)、朱 震(1072-1138)代表的圖書象數派和程頤(1033-1107)、張載(1020-1077) 代表的義理派殊別。象數派又有劉牧以各種圖式說易的「圖書」學和周 敦頤重「象」、邵雍(1011-1077)重「數」之殊別,並皆凸顯先天易; 義理派也有張載之重氣派。後來南宋朱熹(1130-1200)以《周易本義》、 《易學啟蒙》對北宋以來的易學發展進行總結,並成為科舉定式,影響 後世甚鉅。此外還有李光、楊萬里(1124-1206)之史事易學派、楊簡 (1140-1225)之心學派易學、葉適(1150-1223)之功利派易學等。不過 宋易形式的易學發展不限於兩宋,由於科舉建制緣故,元明兩代也都是 宋易的發展期,此風直延續到清初——其間如明代頒布《周易大全》, 即清楚標誌了朱熹易學的正統地位。後來王夫之又自繼承宋明以來氣學 與象學傳統的義理派角度,對宋明易學和哲學思想再一次進行總結,既 修正程朱派、批判心學派,復致辯於漢代象數學,建立起一個博大精深 的易學哲學系統。 後來清代「漢學」典範興起,於是清儒對《周易》的研究又重回漢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43‧ 易傳統的路上。清代漢學家惠棟、張惠言(1761-1802)、焦循(1763-1820) 等,都對《周易》經傳文字的訓詁考證有突出貢獻,梁啟超認為可以代 表清儒易學成就者,唯此三家而已。19不過說到清代易學,必須先溯源清 初以考據治易的顧炎武《易本音》,尤其是首開圖書辨偽之風的黃宗羲 《易學象數論》、黃宗炎(1616-1686)《圖學辨惑》以及毛奇齡(1623-1716) 《河圖洛書原舛編》、《太極圖說遺議》等考據辨偽之作,他們都對周 敦頤、邵雍等人的圖書象數學加以抨擊,後來胡渭(1633-1714)則以《易 圖明辨》對宋明易學施予最後一擊,動搖了朱熹易學的權威地位。經此 番摧廓易之道家、道教色彩後,自後言易者不僅不尊周邵,即對王韓程 朱也都深表不滿,遂給予力追兩漢經學而強調考據治易的「清代漢易學」 有利之發展條件。故清代易學可分兩階段:一是由明至清初的宋易階段, 如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張烈(1622-1685)《讀易日鈔》等,主要 發揮朱熹《易本義》;另一則是從考據全盛期延續到清末,而以漢儒經 注做為詮釋經典基礎的漢易階段,如惠棟《易漢學》、《周易述》以及 焦循《易學三書》等。不過清代漢易學亦不同於歷史上的漢代易學,漢 代易學充斥著陰陽災異、天人相應說法;但是清儒強調經驗實證精神, 他們在「漢學」典範下之採摭漢儒經說,主要被導向「實證」方法論之 引經據典、學有所本,而不是對陰陽象數說的光大發揚。因此清代易學 雖以漢易做為研治對象,輯存漢儒經說時亦不免涉及爻辰、卦變、讖緯 等,但實際上他們意不在象數學,他們只是為了實踐考據學和裁斷經義。 所以學術史上清代易學的特長,在於輯佚、校勘舊注之考據治易方法論, 不在原創性的思想創發。 因此回到惠棟的易學上——惠棟對《五經正義》之各經注疏儘管不 滿,但是他所最深惡者還在於《周易正義》之王、韓注,他嘗痛言「唯 《周易》一經,漢學全非。」20蓋自王弼注通行以後,漢儒易說幾皆散佚, 因此在惠棟標舉「漢學解經」之「漢學」典範下,他用力最深、成就最 突出者,在於易學;而其輯校整理漢易的《易漢學》、《易例》、《周 易古義》、《新本鄭氏周易》以及闡發易理的《周易述》、《周易本義 辨證》等,也都不脫考據治易之漢學矩範。略述如下: 自晉唐流行老莊解易、孔穎達專採王弼注後,鄭注遂亡;故惠棟先 自李鼎祚《周易集解》中鉤稽出漢儒易學,掇拾孟喜、虞翻(164-233)、 19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飲冰室專集》冊 4),頁 178。 20 惠棟:《松崖文鈔‧上制軍尹元長先生書》,頁 315。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44‧ 京房(前 77-前 37)、鄭玄、荀爽等易家遺注為《易漢學》,使學者略 見漢儒門徑。其《易例》則係隨手題識之掇拾漢儒易說,屬草本性質, 采摭未完、亦未分門目,故《提要》曰「由未及排貫,遂似散錢滿屋。」 21至於輯存《周易古義》,是做為《九經古義》的一部份,主要亦是輯存 漢儒古訓以供治經之佐,後之研易者亦多借為門徑。另外惠棟輯佚《新 本鄭氏周易》,也為清代輯佚經文立下典範,其後輯佚鄭注者遂多了起 來,如袁鈞《鄭氏周易注》、丁杰(1738-1807)《周易鄭注》、孫堂《鄭 康成周易注》、張惠言《周易鄭氏注》、黃奭(1809-1853)《周易鄭注》…… 等;另外也有通過輯佚以疏釋易理者,譬如收在《皇清集解》的張惠言 《周易鄭氏義》以及今人胡自逢《周易鄭氏學》、徐芹庭《兩漢十六家 易注闡微》之鄭玄部分屬之。 再說到惠棟眾多研易之作中,最能夠標誌清儒立足在漢詁、而通過 廣徵博引的考證法以疏釋經典之一代學風者,是惠棟訓釋經文的《周易 述》。全書仍自漢儒舊注出發,但出之以申說辯證之清儒「新疏」樣貌, 從而成為自乾隆到嘉道間、甚至逮及清末猶餘波未息的一系列清儒「群 經新注」開山。凡如江聲《尚書集注音疏》、邵晉涵(1743-1796)《爾 雅正義》、孫星衍(1753-1818)《尚書今古文注疏》、焦循《孟子正義》、 郝懿行(1757-1825)《爾雅義疏》、陳奐(1786-1863)《詩毛氏傳疏》、 胡培翬(1782-1849)《儀禮正義》、劉文淇(1789-1854)《春秋左氏傳 舊注疏證》、劉寶楠(1791-1855)《論語正義》、廖平(1852-1932)《穀 梁春秋經傳古義疏》、孫詒讓(1848-1908)《周禮正義》……等,皆可 視為踵繼惠棟之「新疏」遺風者,故現代學者張素卿以「從『古義』到 『新疏』的脈絡」名此發展線索。22全書惠棟在疏釋各卦時皆分「注」、 「疏」二部分:「注」用以輯集虞翻、荀爽、鄭玄等各家易說;然後又 以旁徵博引諸家說以證成舊注的方式作「疏」,故《提要》說惠棟「自 為注而自疏之。」23是故惠棟是以條舉「古義」的注疏方式闡述己義,藉 發揚漢儒經注以表述他立異於魏晉以降諸家易說的「新疏」見解。而他 先自《周易集解》所輯佚而出的《易漢學》,也即為此書預作準備。以 下先比較惠棟所持漢易立場與晉唐易之別;再論漢易象數學與宋易圖書 21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易例》,頁 160-161。 22 詳氏著:《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台北: 里仁書局,2007)。 23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周易述》,頁 159。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45‧ 象數學之所以異。 關於漢易、晉唐易之殊異,本文主要以惠棟收錄在《皇清經解》之 《周易述》和王注、孔疏之《周易正義》做為比對材料。下例即以二書 對於乾、坤二卦之卦爻辭疏釋以及王弼《周易略例》所論,做為觀察線 索。惠棟《周易述》疏釋乾卦爻辭,曰: 「初九,潛龍勿用。」【注】易,逆數也。氣從下生,以下爻為 始。乾為龍,陽藏在下,故曰潛龍。其初難知,故曰勿用。大衍 之數,虛一不用,謂此爻也。「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注】坤為田,大人謂天子。二升坤五下體离,离為見,故曰見 龍在田。群陰應之,故曰利見大人。……【疏】「易逆」至「爻 也」。<說卦>云:易,逆數也。注云:易,氣從下生,故云逆 數。<繫>上曰:錯綜其數。虞翻彼注云:逆上曰錯,卦從下升, 故曰錯綜其數。《乾鑿度》曰:易,氣從下生。鄭玄注云:易本 無形,自微及著,故氣從下生,以下爻為始是也。……「坤為」 至「大人」。此荀爽義也。與坤旁通,坤土稱田。《釋言》曰: 土,田也。《太玄》曰:觸地而田之。故曰坤為田也。……九二 陽不正,故當升坤五,五降二體离,<說卦>曰:相見乎离。故 离為見,二升坤田,故見龍在田。坤群陰應之,故利見大人也。24 《周易正義》則孔穎達疏曰: 【疏】聖人雖有龍德,於此時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 若漢高祖生於暴秦之世,唯隱居為泗水廷長,是勿用也。……陽 在下也,則是初有下義,互文相通義或然也。且第一言初者,欲 明萬物積漸,從無入有,所以言初不言一與下也;六言上者,欲 見位居卦上,故不言六與末也。25 上例顯見惠棟《周易述》乃以條列漢注之發揚「古義」方式疏釋易理; 他在述古義同時,以「述古」兼且「述己」的「述而不作」方式呈現己 見,也即是「疏」了,此其所以名為「述」的原因。文中可見其所引述 24 惠棟:《惠氏易學‧周易述》(台北:廣文書局影《皇清經解》本,1981),頁 2-3。 25 孔穎達:《周易正義》(收在《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頁 8。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46‧ 還旁及《易緯》,如唐以前經說屢加徵引、舊本由鄭玄作注的《乾鑿度》 也包括在內,此由於惠棟認為「卦氣之學傳自孟喜,蓋周秦以來遺法。…… 易《乾鑿度》亦用卦氣。」26反之,孔疏明顯擺落象數説,著重對爻辭的 義理疏釋,甚至徵引具體事件以為印證義理的延申運用;復發揮王弼「有 生於無」之義,申明「初九」之所以不稱「一」或「下」、而稱為「初」, 在於闡明萬物化生,其積漸皆「從無入有」,明顯呈現了道家宇宙論的 義理色彩,並可見其所關注焦點頗異於漢注對「易,逆數也」、「錯綜 其數」和「氣從下生」等象數觀念之重視。 再如坤卦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 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惠棟《周易述》輯存漢注並疏曰: 【注】坤為牝,乾為馬,陰順於陽,故利牝馬之貞。乾來據坤, 故君子有攸往。……爻辰:初在未。未,西南陰位,故得朋;四 在丑。丑,東北陽位,故喪朋。……【疏】「坤為牝」,九家說 卦文。「乾為馬」,<說卦>文。坤順也,故為牝;乾健也,故 為馬。……君子謂陽,陰順於陽,陽來據坤初、三、五之位,故 君子有攸往也。……爻辰者,謂乾坤十二爻所值之辰。乾貞於十 一月……坤貞於六月……鄭氏說易專用爻辰,十二律取法於此 焉。坤初六在未,未值西南又坤之位,故得朋;六四在丑,丑值 東北陽位,故喪朋。……後世王弼、崔憬之徒,舍坤象之卦爻, 廣求之於方位,尋其歸趣,雖強附於得喪,未見承天之象。今既 刊落俗說,唯是易含萬象、所託多塗,虞氏說經獨見其大,故兼 采之以廣其義。虞以易道在天,八卦三爻已括大要,故以得朋、 喪朋為陰陽消息之義。27 《周易正義》之於坤卦卦辭,則王注、孔疏曰: 【注】坤,貞之所利,利於牝馬也。馬在下而行者也,而及牝焉, 順之至也,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疏】……「利 牝馬之貞」者,此與乾異。乾之所貞,利於萬事為貞;此唯云利 牝馬之貞,坤是陰道,當以柔順為貞正,借柔順之象,以明柔順 26 惠棟:《九曜齋筆記‧卦氣》,頁 623。 27 惠棟:《周易述》,頁 10-11。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47‧ 之德也。……不云牛而云言馬者,牛雖柔順,不能行地無疆,無 以見坤廣生之德;馬雖比龍為劣,所而亦能廣遠,象地之廣育。28 上述坤卦釋辭中,極顯然地漢儒強調爻辰、方位、納甲、陰陽消息等象 數學。惠棟並謂他之取義於虞翻,蓋以「虞氏說經獨見其大」——《易 漢學》中惠棟另輯有<虞仲翔易>,虞注坤卦曰「坤彖曰『西南得朋』, 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仲翔曰:此指說易道陰陽消息之 大要也。謂陽月三日變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故西南得朋,謂二陽 為朋。……東北喪朋,謂之以坤滅乾,坤為喪也。」29是虞翻強調以朔望、 月相盈虧說易,故惠棟據此批判王弼「未見承天之象。」並謂「王輔嗣 以假象說易,根本黃老。」30不過王弼亟反對象數學,其《周易略例》曰: 夫爻者何也?言乎變者也。變者何也?情偽之所為也。夫情偽之 動,非數之所求也,……巧歷不能定其算數,聖明不能為之典要, 法制所不能齊,度量所不能均也。……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 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義苟在健,何必馬乎?類苟 在順,何必牛乎?……忘象以求其意,義斯見矣。31 此即王弼揭櫫我國詮釋學上極負盛名的「得意忘言」方法論,以批判名 言之拘泥。王弼認為情偽之變,動而不已,象數不能定言之,是以爻之 言「變」,「觸類可為其象,合義可為其徵」,絕非任何巧歷、聖明、 法制、度量所能夠均一,則象數之說焉能據信之?故曰「言者,象之蹄 也;象者,意之筌也」,言與象皆暫假之符號,只能傳達一時之意,因 此「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則「存象忘意」反 是捨本逐末。因此他批評泥於互體、卦變、五行說之象數論者,縱使其 說偶有當值,其義亦無可取,曰「案文責卦,有馬無乾,則偽說滋漫, 難可紀矣。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 愈彌甚。縱復或值,而義無所取,蓋存象忘意之由也。」所以王弼強調 28 孔穎達:《周易正義》,頁 18。 29 惠棟:《易漢學》(收在《惠氏易學》下冊,廣文書局影《皇清經解續編》本),頁 1109。 30 惠棟:《松崖文鈔‧易漢學自序》,頁 303。 31 王弼:《周易略例》(收在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6),頁 3-4、10。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48‧ 「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32唯忘象忘言乃能知易,此 即王弼不採「取象」和「取數」說之理論基礎。是故《周易正義》所側 重者,在於疏釋義理及義理之引申推擴;然惠棟之不滿於王弼者,亦正 在此,故責之以未得天道「陰陽消息之義。」唯於此正可以見「易含萬 象,所託多塗」,各家說解儘管不同,實各有擅場也。 以下析論漢易象數學和宋易圖書象數學之別: 惠棟既認同虞翻「取象說」為能得「易道在天」也,亦認同漢易象 數學而反對《周易正義》的晉唐易諸說;那麼為什麼清代易學、包括惠 棟在內的乾嘉諸儒卻又普遍反對宋易圖書象數說呢?此蓋由於宋儒以儒 家思想結合漢末道士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和陳摶的〈先天圖〉,在三 教融合之基礎上發展先天太極說與圖書象數學,故宋易象數學雖以儒家 道德心性論為主軸,卻實際上融合了道家強調萬有化生之宇宙論與形上 學,復繼承道教之以各種圖式解說易學原理,因此宋易正是以心性主體 的超越性理追求,擺脫漢儒「人副天數」之「天人感應」說及其結合天 文、曆算、數學,甚至災異符命、讖緯等具神學迷信色彩之象數學的。 因此在宋易象數學之哲理化中,在其以心性論中心哲學取代漢儒天人感 應之宇宙論中心哲學的過程中,從周敦頤、邵雍到朱熹等,都亟強調先 天太極說——周敦頤《太極圖說》展示了宇宙生成圖式和萬物化生過程; 邵雍則將宇宙生成過程歸結為「象」與「數」的演化過程,《皇極經世 書》並以天時、人事互驗,以數理推論一切現象變化,以「陰陽之消長」 說明「古今之治亂」;朱熹雅愛此說,以為可以上推遠古之先天地而生, 又可以象萬物之理,更可以做為從形上學角度說「理/氣」、「性/情」 二分及「形上/形下」具不同價值位階之義理模式的形上依據,故朱熹 廢王弼之義理說易,偏好圖書象數地揉合了周敦頤《太極圖說》及邵雍 的先天八卦圖,在《周易本義》中首列象數九圖——宋易即以此迥別於 漢易,且圖書象數說在科舉之推波下,歷宋元明而深植人心。 故宋易與漢易象數學所側重者不同,漢易是從「天人同構」之天人 宇宙論談天道,表現出漢人所認識的氣化論及天道觀,其與宋易之以道 德本體結合自然本體,以儒家道德思想吸納道家宇宙論並凸顯「理本體」 之形上學進路,截然不同,因此源自道教的周敦頤〈太極圖〉、邵雍〈先 天圖〉,遂成為清儒指責宋易圖書說「援道入儒」的最大突破口;再者 理學架構中理、氣具有形下形上之價值位階不同,故宋儒蔑視傳注傳統 32 同前註,頁 9-10。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49‧ 之文字糟粕,亦給予清人指責理學末流「束書不觀,游談無根」之口實。 是故清初黃宗羲、黃宗炎、毛奇齡、胡渭等人之易圖辨偽,多集中在宋 易先天太極說之道家、道教色彩上;乾嘉諸儒則多致力於輯存漢儒之經 說舊注,以凸顯古學重要性。 最後再說明樹立漢學典範的惠棟及其易學,皆兼採眾說而未有今古 文藩籬。乾嘉儒者並未區分今古文門戶,所謂漢儒「古義」、「漢學解 經」,皆涵兩漢經師經說而言;清學之區別今古,是在常州公羊學興盛 以後才被強化的。是以惠棟《周易述》主要徵引五代傳孟氏易並獲漢代 立為學官的虞翻今文學,但同時亦輔以荀爽、鄭玄等人之易注,他們則 是傳費氏易的古文學家。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曾述評曰: 自王弼興而漢學亡,幸傳其略於李鼎祚《集解》中。(惠棟)精 揅三十年,引伸觸類,始得貫通其旨,乃撰《周易述》一編,專 宗虞仲翔、參以荀、鄭諸家之義,約其旨為注,演其說為疏。漢 學之絕者千有五百餘年,至是而粲然復章矣!33 惜乎該書未成而惠棟先卒,遂闕<鼎>至<未濟>十五卦及<序卦>、 <雜卦傳>二篇,故其弟子江藩復撰《周易述補》以補其闕。淩廷堪 (1757-1809)<《周易述補》敘>亦稱「漢易最深者,無過荀氏、虞氏」, 而歎服惠棟《周易述》輯存古義,「疏其源而導其流,不可謂非一代之 儒者宗也。」34蓋漢易象數學結合了天文、曆算、數學、人體生理結構等, 甚至還發展出結合醫理而為中醫理論基礎的《黃帝內經》和《周髀算經》、 《九章算數》等數學名著,堪稱在時代高度限制下的自然科學一脈發展, 其價值不容抹殺。另外《周易述》所附兩卷雜錄舊說、雜抄經典論易的 《易微言》,《四庫提要》謂「此為當棄之糟粕,非欲別勒一編」,因 惠棟歿後、弟子過尊師說而一併刻入,「實非棟本意也。」35此外特別的 是惠棟還著有《周易本義辨證》,在惠棟眾多易學著作中最不受重視, 或因《易本義》係朱熹所撰,在「尊漢」的乾嘉時風中不僅《四庫全書》 未收,即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也未提及,然於此正可以見惠棟之未 33 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卷 2,頁 4。 34 淩廷堪:<《周易述補》敘>,(江藩:《周易述補》,附於《惠氏易學》下冊,廣 文書局影《皇清經解》本),頁 1。 35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周易述》,頁 159。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50‧ 盡斥宋學。 惠棟開清儒「漢學」解經風氣之先,並以豐富的考據成果自我實踐, 不過其或有改易經文及雜用今古,亦頗受批評。故阮元<十三經注疏校 勘記序>在肯定「國朝之治《周易》者,未有過於徵士惠棟」之餘,也 不免說「而其校勘雅雨堂李鼎祚《周易集解》與自著《周易述》,其改 字多有似是而非者。」36至於並用今古問題,實則惠棟治易之目的本即在 於發揚漢易,推崇孟、京以來的象數學與卦氣說,故惠棟言易亦主「取 象」與「卦氣」說,《周易述》中他不但將六十四卦和十二月的陰陽消 息變化過程相配合,即在經傳注疏取擇上,他也多採京房之納甲和五行 說、《易緯》之九宮和八卦方位說、鄭玄之爻辰和五行生成說、荀爽之 乾生坤降和互體說、虞翻之卦變說等,皆屬於「取象」說系統,37因此惠 棟撰成《易漢學》後亦自言「自孟長卿以下,五家之易,異流同源,其 說略備。」38此或可以做為他治易兼取虞翻和鄭玄、荀爽等諸家易說之不 別今、古註腳。 四、惠棟在「漢學」典範下之以考據治《春秋》 惠棟在「漢學」典範下,除了「尤邃於易」之考據治易外;在《春 秋》學上也以「古義」治《三傳》,採取輯佚存古、據舊注以求新解之 治經門徑。其代表作是《春秋左傳補注》,另外《九經古義》收有<公 羊古義>二卷、<穀梁古義>一卷,亦是清代復興公羊學與穀梁學的先 驅。於此除了可見惠棟治經不別今古之不拘門戶特色以外,並可見清代 今文學並非晚至中葉而始興。尤其特別的,是惠棟《左傳補注》擺脫歷 來治《公》、《穀》之書法義例門徑;他一逕依「漢學解經」宗旨,以 「古義」治今文經,並針砭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故惠棟依漢儒舊 注及「識字審音」訓詁原則之「古義」釋經,是在常州學派以微言大義 治《公》、《穀》以外的另一治今文經模式,是以惠棟亦是開清儒以考 釋禮制和輯述漢儒古訓以治《公》、《穀》的先驅。其後如孔廣森 (1752-1786)亦不墨守何休,亦以近乎「漢學」的路數治《公羊通義》, 36 阮元:《揅經室集‧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序》(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 253。 37 論參孫劍秋:<惠棟《易》學著作、特色及其貢獻述評>,《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 報》,16 卷 1 期,2003.3,頁 69。 38 惠棟:《松崖文鈔‧易漢學自序》,頁 303。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51‧ 書多會通禮制、強調音韻訓詁;凌曙(1775-1829)之《公羊禮說》、《公 羊禮疏》、《公羊答問》、《禮論》等,並皆以禮為綱;陳立(1809-1869) 《公羊義疏》也頗采惠棟<公羊古義>之說,其關注焦點也在於禮制; 此外邵晉涵曾撰《穀梁古注》、洪亮吉(1746-1809)於《春秋左傳詁》 以外也曾輯《穀梁古義》,唯未成書;馬宗璉(?-1802)則在《春秋左 傳補注》外又撰《公羊補注》、《穀梁傳疏證》;胡承珙(1776-1832) 也有《穀梁古義》,陳奐有《公羊逸禮考徵》、《穀梁逸禮》,侯康有 《穀梁禮證》,鐘文烝(1818-1877)有《春秋穀梁經傳補注》……等, 概皆循古義治經之「漢學」門徑;至於以義疏方式而為新注者,也有廖 平的《穀梁春秋經傳古義疏》,但因穀梁學頗多其書未成或不傳者,致 在三傳中最幽微不彰。39 再說到《春秋》學自從元延祐中胡安國(1074-1138)之《春秋傳》 被定制為科舉功令以來,從明到清初皆因襲之;不過清廷對於胡《傳》 頗多不滿,故後來的《春秋》試士遂不再專取胡氏而兼用《三傳》,唯 仍綴胡《傳》於《三傳》之末。而在胡《傳》漸失官學權威之際,以敘 事見長的《左傳》則被突出並獲得清儒推重。不過須留意的是,清儒治 《左傳》並非以宋儒傳注為首要針砭對象,而是針對孔穎達《五經正義》 所專取、長時期居《左傳》學獨尊地位的杜預《春秋經傳集解》。此風 亦是對自從南北朝起,如北周樂遜、隋劉炫、元趙汸及明邵寶、陸粲、 傅遜等人規杜、補杜之延續;清儒則自惠棟以漢注匡杜以後,繼起者亦 眾,如馬宗璉、洪亮吉、張聰咸、沈欽韓、劉文淇等,且諸家講尚「古 義」多明言上承惠棟《左傳補注》而來,40皆可以視為惠棟高張漢幟以導 正學風之後續發展。 回到惠棟之《左傳補注》,惠棟首標漢幟並務力於蒐集古訓以說解 經義,他素不滿《五經正義》之承魏晉義疏之學;除了易學上他以輯存 漢注分庭《周易正義》之王韓注外,《春秋》學上他也力求恢復賈逵、 服虔等漢代經說,以抗衡杜預之《春秋經傳集解》。他在顧炎武之以個 別注釋匡補杜注外,復明確指點出後來清代《左傳》學主流的扶翼賈、 服風向,故段玉裁言「顧氏第尋繹經文,裁以己意;定宇則廣摭賈、服 39 上述清儒之以「漢學」路數治《公》、《穀》者,多據張素卿:<清代「漢學」與《春 秋》學——從古義到新注疏(Ⅱ)>(國科會計畫:NSC93-2411-002-050)。 40 其詳另參張素卿<清代《左傳》「古義」及其學術歸趨>(收在《台灣學術新視野》, 台北:五南書局,2007)。 中國學術年刊 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民國九十八年三月 ‧52‧ 舊注。」41並且亭林雖然批評王學卻猶尊朱、雖然信古卻未特別尊漢,是 以真正開清學「尊漢抑宋」之風者是惠棟。42以下試比較惠棟《左傳補注》 和杜注以闡明之。 由於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之獨尊與專行,導致漢魏舊注大多散佚; 因此惠棟之《左傳》學力持表彰漢儒賈逵、服虔古訓之「漢學」解經一 貫立場。他曾在家藏《前漢書》之題記中書曰「余家世通漢學,嘗謂亂 《左傳》者杜預,亂《漢書》者顏籒;故《左傳》扶賈、服,《漢書》 用古注。」所論適與宋儒鄭樵《通志》之云「杜預解《左氏》,顏師古 解《漢書》,所以得忠臣之名者,以其盡之矣」,43成為針鋒相對。故惠 棟《左傳補注》主要輯錄舊注而致力於匡謬、補闕杜預之說。譬如桓五 年,《左傳》「蔡衛不枝,固將先奔。」杜注謂「不能相枝持也。」44惠 棟不以為然,他另據《戰國策》「魏不能支」,高誘注曰「支猶拒也, 支與枝同。」和《史記.項羽本紀》「莫敢枝梧」,如淳集解云「梧音 悟,猶枝扞也」,以證明杜注之誤。45又如僖二十三年,《左傳》說「仕」, 有曰「策名、委質」,杜注「委質」為「屈膝而君事之。」孔《疏》釋 以「質,形體也,……拜則屈膝而委身體於地,以明敬奉之也。」46惠棟 則另據服虔舊注,訓「質」為「贄」,謂獻給所臣事之君之物也。其曰: 服虔曰「古者始仕,必先書其名於策,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為臣, 示必死節也。」棟案:服讀「質」為「贄」。<晉語>曰「臣委 質於翟之鼓」,韋昭曰「質,贄也。士贄以雉,委贄而退。」《尚 書》稱「二生、一死贄」,故云「委死之質」。服說頗勝於杜, 當從之。(自註:既注此,而考顧氏《補正》亦與余同,但不引服注,故仍 41 段玉裁,<左傳杜注辨證序>,見張聰咸:《左傳杜注辨證》(收在《續修四庫全書. 經部.春秋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 287。 42 以上有關清儒治《春秋》學之背景資料,多參考張素卿:<清代「漢學」與《春秋》 學——從古義到新注疏(Ⅱ)>、<清代《左傳》「古義」及其學術歸趨>(收在 《台灣學術新視野》,台北:五南書局,2007)。 43 鄭樵:《通志.藝文略.三字石經春秋》(收在《四庫全書薈要.史部》冊 128,台 北:世界書局,1986),卷 63,頁 558。 44 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桓公五年》(《十三經注疏》本),頁 106。 45 惠棟:《春秋左傳補注》,頁 297。 46 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僖公二十三年》,頁 250。 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 ‧53‧ 存之。)47 對於「委質」,惠棟採納服虔舊說且有詳盡辯證過程,他在徵引《國語. 晉語》之韋昭注以及《尚書》等古籍相關佐證後,確信服虔「以質為贄」 遠勝杜注。故謂「委質」是指士之始仕,必須委一死贄(如死雉)於君, 以示己身願意效死節而委命於君,一如獻給君主之死贄般。而惠棟該補 注的結尾註語,則可以看出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雖也認為「質」訓 「贄」,但其引據是韋昭注以及《孟子》、《管子》等,並非服虔古注; 所以惠棟說明保存該條補注的原因,正在推尊服虔舊注之可貴。故顧炎 武並未特別推尊舊注,證以亭林說易而尊程朱,且謂「荀爽、虞翻之徒, 穿鑿附會,象外生象」,賴王弼「一掃易學之榛蕪」,又自註「王輔嗣 《略例》曰: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 巧喻彌甚。」故曰「不有程子,大易何由而明乎?」48是亭林雖然反對圖 書象數學,卻仍推崇程朱易理,他實際上並未有後來清儒推尊經說舊注 的「尊漢」意識,甚至還彼此殊途。 再說到惠棟「尊漢」之漢學解經,並不是表現為直接採摭漢代古訓 而據以解經;而是在彰顯漢儒的經學成果外,還同時繼承了漢儒詳審名 物訓詁、典章制度之經學方法論,故惠棟所摭拾古訓,皆通過「識字審 音」之訓詁考據法檢驗,因此其所補注,有據古字或俗語以說形音義者, 也有博考群經以徵其信者。如宣二年,《左傳》:宋城謳「于思于思, 棄甲復來」以
本文档为【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029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7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23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