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举报
开通vip

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杨戌标(&()% $ ),男,浙江杭州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 规划、城市形象及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 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杨 戌 标 (同济大学 规划系,上海 !"""(!)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客体及相对人 发生了相应变化,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面临着创新的压力和机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当前,城市规划管 理体制存在的本质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

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杨戌标(&()% $ ),男,浙江杭州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 规划、城市形象及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 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杨 戌 标 (同济大学 规划系,上海 !"""(!)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客体及相对人 发生了相应变化,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面临着创新的压力和机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当前,城市规划管 理体制存在的本质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相应的问题表象就反映于城市规划的决策系 统、执行系统和反馈系统,使规划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低效率。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是增强 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民主性和法制性,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协调,而创新的具体方法则是不断完 善三个规划子系统:从决策系统分析,应强化规划咨询,调整编制主体、程序和规划体系;从执行系统分 析,应改进规划审批权限及程序,改革开发控制模式,实现城市精明增长;从反馈系统分析,应健全监督机 制,提高监督效力。以上三个子系统应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整体上的有机统一,通过决策、执行、反馈的 循环往复,促使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系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 ""-( $ ",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开发引导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已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管理也随之成为城市管理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 !"多年的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框架,经济基础也由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时代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局面。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当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 后,政府和社会把更多的注意力(也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城市规划管理的时候,便开始思考城 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提是对城市规划管理主体、 客体、相对人和管理的构成系统进行全面解析,分析出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而正确、全面地提出城市规划管理的创新思路。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客体及其系统构成 (一) 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客体及相对人 & 0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客体及相对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 主体是城市规划(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城市政府。管理的客体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 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管理的相对人是管理客体的代表人。计划体制投资渠道单一,建设活动也是 由政府承担,故而从事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的只有政府。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代表政 第 ##卷第 %期 !""#年 &&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 /%-0+$1-23(4#5&%-2-+1 &%6 7"8-&’ 78-+%8+1) +12 0##,310% 3140!""# 万方数据 府,又代表全体市民,而市民都是无产阶级,利益、目标也单一。从理论上讲,政府的利益就是全体 人民的利益,政府的行为就代表全体人民的心声。 ! "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客体及相对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城市规划管理 的客体仍是城市土地的使用,管理的主体仍是政府。管理的相对人则多元化,分别代表不同利益主 体。政府仍是全市人民的代表,但此时的人民不再是单一利益的群体,所以,政府是代表多元化利 益的政府。保证政府没有倾向性地公正与公平办事,是其代表的各利益团体不言的约定,其实现途 径只有政府行政的公开化,同时要受到监督和制约。 “争取利益最大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利益主体的理性选择。但是,个别的利益最大化往 往威胁公共或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公众物品”(#$%&’( )**+,)的政府,必须要做的不是否认 个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在满足个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损害整体利益最大化,当然,有时个别的 利益和整体的利益都没有实现最大化,但却实现了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 管理主体———政府都受到了监督、制约,管理相对人受监督、约束更是情理中的事,所以在市场 经济游戏规划中,参与者通常可划分为三类:政府、市场(个体)、社会(公众),这里,政府必须也只能 以裁判员的身份出现。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系统构成 以系统论的观点认识管理,任何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任何管理自身都构成一个系统。 城市规划管理也是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系统。 - "决策系统。指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又称为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规划的编制是制 定的前期工作,城市规划的审批是制定的后期工作。 ! "执行系统。指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它是围绕建设工程的计划、用地到建设而展开的管理 工作,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 . "反馈系统。即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并将发现的问题向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 二、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的本质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规划体制附属于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当其存在基础、运行条件都发生改变后,已不再具有适用性。因此,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 题,从根本上讲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产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进程中,需要我们对规划管理体制创新作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 (二)问题的表象 - "决策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编制总体上是“三阶段、四层次”模式,而规划审批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从 总规划到分区规划再到详细(修建性)规划,看似非常严密的体系,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较多问 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规划的时效性差。尤其是总体规划,从开始编制到审批完成,三至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很多 数据资料都已陈旧,新出台的总体规划面对瞬息万变的城市发展环境已显“老气横秋”,用它指导下 一层次规划,首要问题便是依据过时,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指导效力降低;其二是等各级规划编 /0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卷 万方数据 制完成后,当规划本身能自圆其说时,总体规划又该修编了,规划总是滞后于现实,产生了“规划指 导城市开发”还是“开发指导规划编制”这一矛盾。 (!)规划的应变性差。传统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落实,因此,按照配给制的指导思想编 制出来的规划,就显得比较僵化。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投资建设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使城市 开发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只要规划设定好的前置条件发生改变,这本规划即成为“纸上谈兵”。 (")规划的可操作性差。由于目前城市规划的编制还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成果也被认为是技术 性的成果。规划设计师面对“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指责,提出要“向权力讲述真理”,却没有反思 自己掌握的是否是真理。规划决不是“画饼充饥”,漂亮图纸表达的理想状态如何予以实现,才是人 们关心的问题。而我们目前的规划对如何实施,如何设计决策,如何协调实施过程中人员、资金、组 织机构要素等内容,却未予充分重视,也未作细致要求。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规划图案最 完美漂亮,规划模型次之,但实际成果却很差”的状况。城市规划和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工作有很大 不同,规划中的技术因素往往受制于经济、社会、政治等非技术因素,规划的实施尤其受非技术因素 的影响,所以,在城市规划这一技术学科中,非技术因素如经济、社会问题占了决策时的主导地位, 而技术指标、美观却是次位的[#]($%##)。 (&)规划的系统整合力度不够。在目前城市大建设时期,对规划的需求超过了规划的供给,不 仅有传统的三层次四阶段规划,还有大量针对具体行为的专项规划,如道路规划、水网规划、公厕布 点规划、灯光夜景规划等等。由于部门间各自为政,造成规划体系紊乱,规划互不衔接,规划内容交 叉重复甚至相互矛盾,而规划编制单位由于其强烈的企业色彩,采取工业化生产方式编制规划,以 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对于真正需要的、知识含量高的研究性、创新性、整合性项目,由于是“软” 课题,产值太低而难使人产生兴趣;而作为规划需要者的甲方单位却没有对规划研究、规划整合引 起足够的重视。 ! %执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行政依据没有公开。依法行政是城市规划管理执行系统的准则,基于“一证两书”模式的规 划许可制度,是执行系统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管理工作的主体内容。尽管目前对工作程序、工作时 段有公开规定,但行政的依据(如规划、规章、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等)没有完全公开,或者还没有为普通市民 提供获取这些信息的便捷通道,因此,项目审批难免有暗箱操作之嫌。 (!)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首先在行政过程中,审批的依据没有充分地向行政相对人公 布,其次是行政依据的本身依据不足。如涉及到地块开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基本上是由规划 编制人员依据个人经验确定,所以也只能作为项目审批时的参考依据(这也是有些依据没法公布的 原因),指标的不确定性恰巧成为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而自由裁量权过多的存在使个别团体受 益,公众或政府利益受损,乃至产生滋生腐败的隐患。 (")判列式的项目审批降低了审批效率。城市开发控制体系一般分为两种:判列式和通则式。 通常来讲,通则式管理可以较大程度地发挥政府行政快速、高效的特点,符合对市场最小干预的市 场经济制度中的政府原则;判列式管理体制则可以使土地使用行为最大程度地归结到政府行政管 理框架中,使城市建设行为符合规划要求[!]。但事实上,由于规划本身科学性不强和行政人员较 大的自由裁量权,并没有真正使建设行为满足规划要求,更何况就算是符合规划,但规划本身的科 学性也值得商榷。判列式审批使规划行政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和 机构精减裁员之际,有限的规划设计审批人员要昼夜不停地面对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开发建设 项目,工作量颇大,而由于受审批时间之限,工作质量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 %反馈系统存在的问题 (#)行政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城市规划行政监督应包括城建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 #’第 (期 杨戌标: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万方数据 督等内容。目前的城建监察主要针对的是项目的批后管理,对行政主体缺乏监督,没有明确技术违 规和行政失职责任的追究程序和责任人的具体界定。同时,监督也局限于规划行政部门内部,自己 监督自己,监督效果不佳。 (!)社会监督机制尚未建立。首先,社会监督在法律上尚未以实体性内容予以明确。因此,市 长公开电话、规划展示等行为实际是法律制度不完备而采取的弥补措施,而非法定的措施往往随意 性较大。其次是社会监督在法律上没有程序性规定,尽管有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呼吁,但如何操 作,如何使它真正纳入到规划管理系统中来,必须要有法律依据。 (")规划监督的巡查、处罚力度有待加强。根据现行法规,规划部门面对破坏城市规划的行为 只能充当“送达者”和强制执行的“申请者”的角色["](#$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建成后 突破规划指标的事例屡见不鲜,其结果往往是“违法风险极低,违法收益极高,执法成本很高”,城市 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严重挑战。 三、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创新的目标和原则 % $科学化。任何创新工作都必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去认知城市规划管理 体制,科学地分析其构成系统、组成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构建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 $系统化。城市规划管理自身是个系统,同时它又是整个城市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因此,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必须置身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中,既要处理好与其他城市管理 系统的关系,又要整合好自身内部的各个子系统。 " $民主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要求参与城市规划、建设、 管理等工作(即公众参与)。因此,城市规划管理有必要把民主融入到整个管理系统中,使其成为新 时期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 & $法制化。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制经济。法是多元化利益主体保护自身利益而达成 的契约,也是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正常运行的前期条件,要注重以“法”来规范规划管理的各项活动。 (二)创新的内容 规划是政府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形势下,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各类资源,引导城市(镇)持续健康 发展,少走或不走弯路,促进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这是新时期城市规划面临的一大任务。要有效 完成这一任务,就要进行规划管理体制的创新,但创新既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经验,也不能急于求成 “一步到位”,而要根据我国国情,奉行“拿来主义”,逐步改进,使规划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政治体制改革动态相协调。规划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不断发展、不断延伸的,没有“静止的、绝对 的最优模式”,只有“动态的、相对的适应模式”,规划管理决策、执行、反馈三个子系统的创新是有机 统一、互为联系的,在明确了方向和思路之后,还要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予以深化和细化。 % $决策系统的创新 (%)强化规划决策咨询系统———奠定论证的严谨性。决策的过程实际上由“谋”和“断”两个阶 段构成,谋是前提,可以是长期的;断是结果,是短期完成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研究,如美国政 府有 ’((个研究机构;日本政府有 !((个,仅总理办公室首相府就有 !)个咨询机构[&](#$ "**)。规 划研究的目的是要结合城市发展的现实特点和需要,为规划工作的开展寻找依据和实现途径,其研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卷 万方数据 究范围不能局限于规划项目本身,而要拓展区域,使其往相关方向延伸,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和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可成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等智囊咨询团,或 依靠现有的大学、研究院、社科院等机构,对涉及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生态环境状况及重 大项目布局、特定地区的规范技术标准进行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基础和依据,也为规 划实施提供现实的有利条件。 (&)调整规划编制主体和程序———突出参与的广泛性。城市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多元化 利益主体调配利益的契约,因此,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经济、社会关系,而图纸文件表达出来的内容无 非是经济社会利益关系在空间上的投影罢了。因此,规划的编制过程其实是利益主体协调和妥协 的过程,规划编制程序是否规范和民主,也直接决定着规划的可实施性和权威性。这就要求将目前 纯技术性人员编制规划的方式转变为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建立多部门在规划主管部门协调下共同 参与规划编制的有效机制,在共同规划中统一目标、统一计划[$]("# ’$),并以法规或政府规章的形 式明确公众和有关专业机构、社会团体参与的程度和方式。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重视成果的有效性。要在宏观上强化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性规划。 今天的农村也许就是明天的城市,规划调控和管理的范围要从局限于城市规划区之内甚至是建成 区范围转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镇)化进程的提速,区域发展规划的重 要性日益凸现,应抓紧对其规划编制、实施机制进行研究,以获取良好的整体空间发展效益。战略 性规划是基于市场经济下对不确定性发展趋势而采用的规划方式,它对城市发展方向、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环保及文化(物)保护进行了原则性的描述和规定,大量专项规划不必包含其中,避免了现 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等环节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的不相适应性。应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将 战略性规划正式引入城市规划体系,从法律上、政策上予以确认,以切实提高规划的时效性、指导性 和操作性。 中观上———强化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是一种动态过程的控制和引导方法,规 划的实施要有利于调动各种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政府职 能表现的城市规划,必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相配合,与当届政府的城市开发建 设目标相结合。在近期规划中应强调优良公共环境的创造,为近期要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公 共福利项目提供规划和用地等方面的保障,使“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在规划上得到反映。同时,考虑 到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进入向外扩展和内部重组的重要时期,为保护城市生态、保持城市特色、 推进城市发展,在近期规划中要明确强制性内容,标明哪些区块可用于建设,哪些区块可进行功能 转换,哪些区块必须进行生态保护或历史文化保护,并禁止开发建设;要充分发挥经济机制、财政机 制、社会机制、法律机制等的作用,用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确定开发次序,抉择公共投资策略,经营 好城市的有限空间资源,调动市场力,以促进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城市的“精明增长”(+,-./ 0.12/3)。 微观上———整合各类专项规划。对当前城市中存在的各类专项规划,要在明确功能、层次的前 提下进行衔接整合,避免“政出多门,规划打架”,从而提高规划的执行效力。开发规划即控制性详 细规划,是当前政府实施规划管理和业主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也是调节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经济 利益的核心规定,对专项规划中的某些重要指标,可在控规中集中体现,比如可增加蓝线(建筑距河 岸的控制线)、紫线(文保单位控制线)、城市天际线、特定街道色彩、装饰定位等内容,从而使专项规 划通过控规,高效地实现管理和引导功能。 & #执行系统的创新 (’)规范规划审批权限及程序。在具体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公开规划审批依据,在法律规定的幅 度内,限定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明确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限度和程序,使规划审批实现合法性与 (!第 $期 杨戌标: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万方数据 合理性的有效结合。公开规划审批的依据应包括两部分:一是行政技术依据;二是行政行为的规定程 度。这个层面的规划执行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对建设单位回答三个问题:许可、不许可、条件许可,是对 建设者、管理者或是其他人最有确定性的答复,是简单行政过程。此类问题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数量、 专业水准要求都不高。当需要应付大量建设项目许可审批时,可以将职权适量下放到市级规划的派 出机构,以减轻市级的工作压力,其前提是行政依据的科学合理、行政程序的公开规范。 (!)改善开发控制模式。通则式和判例式的开发控制各有利弊,不能肯定一种而否定另外一 种,而要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方式,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规划管理效率。一般而言,对整座城市发展 通常以区划方式进行通则式管理,对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则制定特殊的开发控制要求,进行判例式 管理。为确保判例式个案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编制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直至法定图则,将 其纳入开发控制体系,这样既可以为建筑和场地设计提供明确导引,也为规划部门进行设计评审提 供客观依据,提高评审效率。同时,要通过法定程序减少规划审批和规划指标调整的随意性。由于 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城市设计标准或控制性详规的指标确定后,并不是非要一成不变, 但也不是“说动就动”。对具体项目的规划指标进行调整,不是“业主提出申请、规划部门决策拍板” 就可以了。作为业主,首先要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合法又合理的解释,然后由规划部门组织 专家论证,再向社会公布,征求周边居民意见,若无异议,才可批准实施。 (")革新规划管理工具。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及规划工作量的加大,城市规划面临着信息 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压力。在现阶段,不仅要在规划编制阶段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规划管 理也要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和技术提升,使规划信息系统可应用于规划的编制、审批、跟踪研究、监督 协调以及公众参与等环节,以提高规划信息的利用率、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和规划工作的透明度,使 规划工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规划管理更公开和更向公众负责。 " #反馈系统的创新 ($)健全行政监督机制。由于城市规划的特殊职能,对规划行政过程的监督应当独立于地方政 府的机构,并对其上级(如建设厅、建设部)或人大负责[%]。《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国发[!&&!]$"号文)要求地方人大每年审议城市规划,实行就地监督。对规划行政过程,要 建立“就地监督、内部制约和上级监督”的完整体系,各有侧重,互相配合,避免规划行政机构集规划 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于一体,要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公示制度,批准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也要向全 社会公布;对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审批后执行也要公示。目前,具体项目批后的监督管理仅 仅是行政监督的一项内容,就监督主体而言,还应将公众也纳入到监督系统中,加强社会监督和舆 论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依照法律规定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 落实宪法的规定,首先要以法律的方式进一步明确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监督的制度性渠道和程序,其 次,要提高公众监督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改善监督方法,提高监督效率。 (")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和司法救济。权利与救济是紧密联系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不对等地位,在任何法治国家,无论怎样的立法和监督,行政主体在进行管 理活动时都不能完全避免出现不当或违法的情形,从而侵害管理对象及其合法权益。行政复议和 行政诉讼是对这一现象制约和挽救的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复议由上级管理机关 进行,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受理。由于规划管理专业性强,普通法律官员难以保证判决后果的科学 性,对规划管理的诉讼可成立专门的上诉委员会来受理[%](’#(")。 (()进一步提高监督的效力和作用。规划工作不是为城市设计最美好的一幅终极蓝图,而是为 城市的发展提供优化的、可行的选择。鉴于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和突变因素的影响,规划 方案对问题的预计和解决不可能十分周全,因此,规划监督的反馈和反作用也日益重要,在一定意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卷 万方数据 义上成为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和“再完善”。在实际规划工作中,一方面,要正视战略性规划或总体 规划的“弹性”,要定期检讨(评估),追踪监控,通过法定程序进行调整和修订,并予以公开发布,不 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在此前提下编制近期规划,完善控制性详规和重要地区的 城市设计。另一方面,要强化近期规划的“刚性”,对违反近期规划、擅自突破规划指标的有关项目, 要从快从严查处违法行为和有关当事人,形成完善的、迅捷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责任追究 机制,使违法(章)者的成本大幅上升,迫使其按规矩办事,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提高规划的强制力 和约束力。 在我国快速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否定城市规划在城市 发展、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地位[!]("# $%),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革新也随之成为提高规划调控 力、实现规划职能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城市规划管理的三个构成系统中,我们认识到了问题, 也看清了改革方向。由于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对城市政府的重要性,在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科学化、系统化、民主化、法制化为原则目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不断调整和重组现行的 城市规划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反馈机构,在不断创新的进程中,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 $]张庭伟 #城市发展决策及规划实施问题[&]#城市规划汇刊,’(((,(%):$( ) $%# [ ’]姚凯 #中国城市规划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革新———基于上海城市发展进程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演进[*]#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仇保兴 #从法治的原则来看《城市规划法》的缺陷[&]#城市规划,’((’,(+):$$ ) $+# [ +]何搏传 #山坳上的中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顾汇达,李白玉 #规划走向法治———兼议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趋势[&]#规划师,’(((,(%):0( ) 0+# [ 0]王富海 #以 123原则对法定原则制度进行再认识[&]#城市规划,’((’,(0):$/ ) $!# [ !]仇保兴 #我国的城镇化与规划调控[&]#城市规划,’((’,(-):$( ) ’(# [ .]侯丽 #权力、决策、发展———’$世纪迈向民主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 ) +%# [责任编辑 徐 枫] ! "#$%& ’( )**’+,#-’*. -* /01,* 23,**-*4 5,*,4676*# "&.#67 4567 89:;<=> ( !"#$%$&$’ () *+,-%$’,$&+’ ."/ 0+1." 23.""%"4,5("46% 0"%7’+#%$8,#-."4-.% ’(((-’,9-%".) !1.#0,8#:?@ ABC D>9EFC >G ABC G>EH=A<>@ =@I "CEGCDA<>@ >G F>D<=J@>HL,ABC CMCD9A>EF,ABC >;NCDAF =@I =JJ ABC >ABCE D>@DCE@CI "=EAG 9E;=@ "J=@@<@O B=PC DB=@OCI# 2BC H=@=OCHC@A HCDB=@G 9E;=@ "J=@@<@O HCCA QAB >"">EA9@H ABC "CEF"CDAG FLFACH ABC>EL, ABC H>FA G9@I=HC@A=J "E>;JCH >G ABC CMG 9E;=@ "J=@@<@O @GJ@>HJ@GJFA CPEK<@O HCDB=@E ICD@:H=K<@O, @ =@I GCCI;=DK O=ABCE<@O <@ 9E;=@ "J=@@<@O# ?A ECF9JAF <@ J>Q CGGOECFFG ABC D9EEC@A 9E;=@ "J=@@<@O# ?@@>P=A<>@ >@ H=@=OCHC@A HCDB=@DE=AG 9E;=@ "J=@@<@O <@ KCC"<@O QD<=J =@I CD>@>H"HC@A # ?@@>P=A<>@ @DCE@CI QPCHC@A >@ ABECC F9;FLFACHF >G 9E;=@ "J=@@<@O# //第 0期 杨戌标: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万方数据 !"#$ %&’ (’")(’*%+,’ #- .’*+)+#/0$12+/3 )45)6)%’$,%&’ "#7’ #- *#/)47%1%+#/ +/ 4"51/ (71//+/3 )/. 5’ ’$(&1)+8’.,1/. %&’ "’)(#/)+57’ (1"%6,%&’ ("#*’.4"’) 1/. %&’ 9#"2+/3 $’*&1/+)$ #- (71/ $12+/3 )/. 5’ 1.:4)%’.; !"#$ %&’ (’")(’*%+,’ #- +$(7’$’/%1%+#/ )45)6)%’$,%&’ 1.$+/+)%"1%+,’ (#9’",%&’ ’<1$+/1%+#/ 1/. 1(("#,17 ("#*’.4"’) 1/. %&’ .’,’7#($’/% *#/%"#7 $’*&1/+)$ #- 4"51/ (71//+/3 )/. 5’ +$("#,’. %# $’’% %&’ /’’. #- ’--+*+’/% 4"51/ 3"#9%&; =) -1" 1) %&’ )45)6)%’$ #- -’’.51*2 31%&’"+/3 +) *#/*’"/’.,%&’ 9#"2+/3 $’*&1/+)$ 1/. %&’ ’--+*+’/*6 #- )4(’",+)+#/ )/. 5’ +$("#,’.; =77 %&’ 15#,’ %&"’’ )45)6)%’$) )/. 5’ +/%’3"1%’. +/%# %&’ +//#,1%+#/ ("#*’)) ; >/76 9+%& +//#,1%+#/ 9#"2+/3 %&"#43% 177 #- %&’ %&"’’ )45)6)%’$) #- .’*+)+#/0$12+/3, *1/ +$(7’$’/%1%+#/, -’’.51*2 31%&’"+/3 +$("#,’$’/% 1/. (’"-’*%+#/ #- $1/13’$’/% $’*&1/+)$) 5’ (#))+57’ +/ 4"51/ (71//+/3; !"# $%&’(:4"51/ (71//+/3;$1/13’$’/% $’*&1/+)$;)6)%’$;+//#,1%+#/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之管见 高校教师是传授和生产高新知识活动的主体,大学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授的质量,一流师资队伍是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关 键,而一流师资建设有赖于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 ;长远规划,分步落实。哈佛、柏林、康奈尔等大学的创业史表明:建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两代人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 的奋斗是不可能的。当前,我国很多大学希望通过跨越式发展,在 ?@ A B@年内创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显然需要科学地做好师资 队伍建设规划。既要立足长远,更要使每一个阶段得以扎实发展,从而确保整个规划的顺利实现。 B ;明晰高校职能,确立教师主体地位。有些高校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办学思路和考核体系上过于急功近利,忽略了其社会 职能,错误地使用了教师这一特殊的劳动力队伍。为此,必须实现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管理一致,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使非教学 人员牢固树立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内在意识,并通过制度和体制加以保证。 C ;崇尚学术自由,树立学术权威。学术自由是世界上一流大学共同遵循的原则。但在我国,普遍存在行政权占有的信息和资 源与教师的主体特征极不对称之现象。很多院校除职称评审和学位委员会外,学术权力几乎被行政权力取代,即使在专业委员会 中,领导的比重也过大。学校对院系、院系对教授的事务干预过多,教授在人事、教学、经费及学生管理等方面,没有真正的发言 权。受此影响,许多稍有学术成果的教师被委以官职,失去了造就学者的机会。反之,学术权威一旦确立,学者就能以自己的学术 水平、资历、贡献,以及人格魅力、学术良心、学术道德和大家风范来发挥作用,使权力各司其职。 D ;创新工作机制。既要克服近亲繁殖,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国内公认或具有国际影响的杰出专家,积极、合理地改进教师队伍 结构;同时,也要苦练“内功”,注重原有学术骨干的培养提高及国际性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以“个体”为中心,对年轻学者的学术发 展加以倾斜,建立有效的跟踪管理手段。 E ;推行学术休假制度。推行学术休假基于四方面考虑:(?)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迫使教师不断充电;(B)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除 了引进,还需自我培养;(C)知识陈旧加快,引进的人才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D)许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接触最新学术信息,教 学资源的可持续性差。因此,有必要试行带薪学术休假制度,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学术深造,或到世界著名学府进修、访问 及合作研究;支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著书立说,为更新知识结构进行学术交流,推荐他们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中任职,以扩大知名 度,等等。 F ;改善教师评价和分配制度。鉴于高水平院校活动的非计划性和长期性,因此,不宜采用周期过短的教师评价制度,应赋予 多一点的“自由”,鼓励三至五年及更长的学术研究。分配制度上,宜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教师特别是 骨干教师和教授的待遇,以稳定人心、吸引人才、促进竞争,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吴水珍,陈 健) FE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CC卷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702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1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1-11-19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