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亲密与高调_对小称调_女国音_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亲密与高调_对小称调_女国音_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举报
开通vip

亲密与高调_对小称调_女国音_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当代语言学》第 6 卷 2004 年第 3 期 193 - 222 页 , 北京 亲 密 与 高 调 Ξ ———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朱晓农 香港科技大学 提要  本文引入一条生物学原理 ———“高频声调表示体型小”来解释汉语方言中的小称变调和其 他高调现象 , 提出小称调来源于儿语的观点。小称调从发生上说先有昵称功能 , 再有表小功能 ; 从演化上看昵称功能先磨损 , 导致小称退化。所以“小称”(diminutive) 应该叫“昵称”(affective) 。 本文认为发声态各异...

亲密与高调_对小称调_女国音_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当代语言学》第 6 卷 2004 年第 3 期 193 - 222 页 , 北京 亲 密 与 高 调 Ξ ———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朱晓农 香港科技大学 提要  本文引入一条生物学原理 ———“高频声调表示体型小”来解释汉语方言中的小称变调和其 他高调现象 , 提出小称调来源于儿语的观点。小称调从发生上说先有昵称功能 , 再有表小功能 ; 从演化上看昵称功能先磨损 , 导致小称退化。所以“小称”(diminutive) 应该叫“昵称”(affective) 。 本文认为发声态各异的多种小称调形式是独立发生的 , 不代表发展阶段 , 不过产生的原因和所起 的作用都是为了突显或强化高调。儿鼻化和高调化小称是独立产物 , 儿鼻化早于高调化 , 但两者 产生的理据却都是出于由怜爱婴儿所产生的联想。亲密高调论可以解释很多看似毫不相关的语 言现象 , 如台湾“美眉”, 北京女国音 , 香港女孩名等 ; 还可以扩展去解释某些躯体语言。 关键词  高调 示爱 表小 小称 “昵称” 1 . 导言 1. 1 本文要旨 我们从读语言学一开始就知道一条原则 : 语音跟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有个例 外 , 那就是在有对立的场合 , 总是用高频声调 (下称“高调”) 表示要求合作拉近关系 , 表现在 语调上就是所有的语言都毫无例外地用高调或升调来表示疑问 , 用低调或降调来表示陈述。 这是音高和语义之间的一种生物学上的关系。小称变调也可以以此来解释。 小称变音是个构词问题 , 但比一般的构词问题复杂些 , 它涉及语法和音韵的交接面 , 引 出很多形态音位问题。这方面文章很多 , 本文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汉语各方言 , 包括 吴、闽、粤、客、赣、徽、官、晋、粤北土话等方言中的小称变音 , 重点在小称变调。我们先介 绍奥哈拉 (Ohala 1983 , 1984 , 1994)的一个跨语言、甚至跨物种使用高调的理论。简单地说 , 高调与弱小讨好相关。然后把这个高调理论应用到小称变调的研究中 , 尝试把小称变调的多 种形式 (高升、高平、超高调、喉塞尾、嘎裂声 , 甚至假声)和不同功用 (从亲密到轻蔑)给予一 个统一的解释。然后进一步把这个理论推广到其他使用高调的场合 , 如北京话和粤语中重叠 形容词 (好好)以及台湾国语 (美眉)和大陆儿童语言 (宝宝)中的称谓为什么用“低高”调型 , 又 如英 语 儿 童 用 语 ( mummy , cockie ) 、香 港 女 性 中 英 文 名 字 ( 仪 伊 怡 绮 , Mimi , Sissy ) 中为什么爱用 [ i ]音 ,为什么北京女孩子说“女国音”,为什么男人谈恋爱时声音变得 391本刊网址 : http :/ / www. cass. net . cn/ chinese/ s18 yys/ dangdai/ index. htm Ξ 本项研究得到香港科技大学研究课题 (DAG01/ 021HSS04)的资助。几次田野调查得到麦耘、罗康宁、庄初升、陈启 著、张军、寸熙等很多人的帮助。初稿曾在 The Second Kent Ridge International Roundtable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11/ 2002 , Singapore)上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后几稿又经传看 , 潘悟云还把此稿贴到东方语言学网上 , 得到很多有益的反馈意见 , 如来自 (按姓氏笔划)刘丹青、沈家煊、邢向东、麦耘、严修鸿、张洪明、张敏、杨亦鸣、陆丙甫、陆俭明、陈忠敏、项梦冰、郑张尚 芳、陶寰、詹卫东、潘悟云等 ,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491 当代语言学 5912004 年第 3 期 691 当代语言学 7912004 年第 3 期 891 当代语言学 9912004 年第 3 期 002 当代语言学 1022004 年第 3 期 202 当代语言学 3022004 年第 3 期 402 当代语言学 5022004 年第 3 期 602 当代语言学 7022004 年第 3 期 802 当代语言学 9022004 年第 3 期 012 当代语言学 1122004 年第 3 期 212 当代语言学 3122004 年第 3 期 412 当代语言学 男人嗓门粗 , 尤其是五大三粗的壮汉 , 本身声带就较长较厚 , 再加有意识地表现“男子 汉”气概 , 嗓音更显得低沉。这种低沉的声感会给人厚重、稳重的感觉。尤其对于异性来说 , 更增添了一种可靠的感觉。Carleton 和 Ohala (1980)做过一个听感实验 , 受试者的整体感觉是 嗓音低沉的更有自信 ( 2r = . 88) , 更有统领感 ( the‘dominant2submissive’scale , 2 r = . 83) , 负 相关程度极高。 那么什么时候男人的粗嗓子会变得尖细 ? 那就是谈恋爱和逗儿女的时候。这时男人说话 会变得尖细。显然这是表示喜欢、亲密 , 要求拉近距离的下意识表现 , 跟小称用高调是出于 同样的道理。 4. 6 异曲同工 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大概都记得 , 十八相送时是尖细的小提琴独奏 , 抢亲时是低 沉的管鸣鼓擂。最近 , 俄亥俄州立大学音乐学院的 Huron 和 Kinney , 与 SRI 公司言语技术研 究室的 Precoda 合作做了个很有趣的实验 ( Huron et al . 2003) 。第 2 节里提到 Bolinger , Morton 等人 , 尤其是 Ohala 的工作 , 证明了人和动物的声调高低与统领和屈从等社会信号相 关 , 这引起了 Huron 等人用纯粹乐调做实验的兴趣。他们从不同风格、文化中选了受试者可 能没听到过的 36 段乐调 , 其中 3 段选自舒伯特、3 段韦伯、18 段欧洲传统民歌 (捷克、丹麦、 荷兰、英格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士) 、2 段 Hassidic 圣歌、1 段格鲁吉亚圣歌、3 段非洲传 统歌曲 ( Pondo , Xhosa , Zulu) 、2 段中国传统歌曲、1 段美洲印第安歌曲 (Ojibwa) 、1 段美国流 行歌、还有 2 段任意组合的乐曲。放给 41 个受试者听 , 结果表明乐调高低的含义与生物的声 调情况基本相同 : 高频率的乐调比低频乐调听起来更有服从感 , 较少威胁性。 5 . 高调含义的扩展 :高频 高调是一种高频现象 , 用声带的高频振动来表达拉近距离的要求。其实 , 其他高频动作 也会有同样的“细小、低下、亲密、套近乎”的含义 , 如传统日本女性的小碎步、满族女子的高 底木屐、汉族妇女缠小脚、西方女性穿高跟鞋所产生的碎步效果。 与此相反 , 低频率的“踱方步、八字步”则是一种表示地位优越的态度 , 它与“扬长而去” 一样 , 是表示拉开距离的态度。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女权的提高 , 日本职业女性的步态已经 不再是小碎步了 ; 法国现任国防部长是位女性 , 她走八字步。 跟说话时用高调一样 , 女性比较多使用高频步子 , 不过男人也会。古代汉语有个“趋” 字 , 就是快步走 , 是下属在上司面前的走路方式 , 用诚惶诚恐来表示恭敬 , 是下属取悦上司 的方式 , 拉近与上司的关系。而退出时就是低频“慢慢儿地”退出。 这种接近时用快步 , 分开时用慢步的不由自主的天然频率在朋友 , 尤其是情人相会时最 明显。见面时快步向前 , 甚至一路小跑 ; 分手时慢慢离去 , 一步三停。 对于用高频动作表示弱小亲近 , 有两种解释 : (1)高频小碎步是模仿儿童步伐 , 跟高调是 下意识模仿儿童声音一样 ; (2) 高频反映了肌肉紧张的状态 , 所以使得动作 (包括声带振动) 加快。而肌肉紧张的状态是跟地位低相关。地位高或自视高的 , 肌肉放松 , 走路慢而步子 大 , 声带放松 , 声音也就低沉。地位低的或者自卑的 , 就容易处于一种紧张、戒备、焦虑、敏 感的状态 , 从而使肌肉紧张 , 声带紧张 , 声调也就升高了。 5122004 年第 3 期 6 . 总结 本文从一种“高调表小”的动物行为学理论出发 , 考察了汉语方言中的小称变调和其他高 调现象 , 并提出了小称调来源于儿语的观点。小称的初始义和核心义是亲昵。从生物学上来 说 , 高调首先是表小 , 然后才有屈服、示爱、讨好等引申义。但语言中的昵称却是从示爱中 发展出来的 , 表小则是附带、伴随的含义。从发生学角度看是先有昵称功能 , 再发展出附带 的表小功能。从演化角度看是昵称功能先磨损 , 导致小称退化、泛化。成也昵称 , 败也昵称。 所以 , 应该叫“昵称”而不是“小称”。 东南方言中的两种小称变音 , 儿鼻化和高调化 , 是不同时代的独立产物 , 儿鼻化早于高 调化。最初的小称即昵称。当小称不再有亲昵含义 , 而只是单单表小义时 , 它就成了中性的 小称 , 这也标志着小称功能开始退化。高调小称是儿鼻小称的功能退化、消失后新起的小称 形式。尽管两者产生的时代不同 , 形式也不同 , 但产生的理据却是一致的 :都出于由怜爱婴 儿所产生的联想。儿化是直接取了“儿”字的词汇意义 , 高调化则是取了与婴儿天然相关的能 引起弱小、亲近、怜爱等感觉的高频尖细声。其实 , 按照一般常识来推理也是如此 , 儿化表 小 , 因为“儿”本身就有小义 ; 那么 , 高调凭什么来表小呢 ? 如果它不跟“小”有关 , 能用来表 小吗 ? 本文实地调查并用实验手段考察了汉语方言中发声态各异的多种小称变调形式 : 高升调 伴有喉塞尾 , 高调继续升为超高调、甚至使用假声 , 高调伴有整体紧张、降升调伴有嘎裂声 等。发现尽管这些紧喉态迥然有异、与此相关的声调也高低有别 , 但它们的作用却是共同 的 :让高调更显豁 , 从而更明确地表达出这是个特殊的示爱表小的变调。由于这些紧喉发声 态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语言中用来伴随高调 , 所以只有高调是必要的 , 各种发声态本身是 什么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都能用来突显高调。因此 , 汉语方言中发声态各异的高调小称完全 有可能是各自独立发生的 , 当然产生的驱动力是一样的 ———都想突显高调。各种紧喉发声特 征并不代表发展阶段 , 而都是用来强化高调的。说话人只是想利用一切可能的发声方式来帮 助发出一种不同于一般高升调的具有示爱表小功能的高调。 由于高调示爱表小有生物学基础 , 是个随时可用 , 且取之不尽的资源 , 所以即使在目前 没有“高调化”的语言中 , 也可能有高调示爱表小的现象。这些共时变异在必要时 , 即该语言 要发展“高调化”时 , 能成为催化的晶核 , 扩散的源泉。 以上所说是从动物行为学角度加以引申。其实在认知语言学中也已经发展出一个“辐射 范畴”(radial category)来解释小称的历时和共时的各种不同的语义 (J urafsky 1996) 。辐射范 畴最早是 Lakoff (1987) 在他那本有名的著作中提出来的。J urafsky 据此建立的小称模型预 言 , 各种语言中的小称均起源于语义和语用与儿童有关的词语。现在看来 , 小称还有起源于 与儿童有关的发音 , 甚至直接起源于儿语。 “亲密高调”的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看似毫不相关的、众所周知但又难以解释的语言 现象 , 例如台湾“美眉”, 北京“女国音”, 香港女孩名等。“亲密高调”还可以扩展为高频理论 , 用以解释某些躯体语言。 612 当代语言学 参考文献 Bolinger , D. 1978. Intonation across languages. In Greenberg , ed. , U niversal of Hum an L anguage. 471 - 524.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leton , M. and J . Ohala. 1980. The effect of pitch of voice on perceived personality traits. Annual Meeting of Kroeber Anthropolgical Society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hao , Yuan Ren. 1947. Cantonese Primer. Cambridge ,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Zhongmin. 1999. The common origin of diminutives in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L inguistics of the Tibeto2B urm an A rea 22 ,2. Clark, John and Colin Yallop . 2nd edition. 1995. A n Int 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 Oxford : Blackwell. Diffloth , Gérard. 1994. i : big , a : small. In John Ohala , et al . eds. 1994 , 107 - 14. Ewer , R. F. 1968. Ethology of M am m als. London : Logos Press. Fischer2JÊrgensen , E. 1978. On the universal character of phonetic symbolis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vowels. S tudia L inguistica 32 :80 - 90. Fry , D. B. 1979. The Physics of S peech.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illeminet , P. and J . Alberty. 1959. Dictionnai re B ahnar2Fran ais , 2 vols. Paris : Ecole Fran aise dpiExtr me2 Orient . Guthric , R. D. 1970. Evolution of human threat display organs. Evolutionary Biology 4 :257 - 302. Haudricout , AndréG. 1954. De lpiorigine des tons en Vietnamien. Journal asiatique 242. 中译本 ,冯蒸译 ,“越南 语声调的起源”,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编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 7 集。 Hombert , Jean2Marie. 1978. Consonant types , vowel quality , and tone. In V. Fromkin , ed. , Tone : A L inguistic S urvey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Hombert , J . - M. , J . J . Ohala , and W. G. Ewan. 1979. Phonetic explan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nes. L anguage 1 :37 - 58. Huron , David , Daryl Kinney and Kristin Precoda. 2003. Relation of pitch height to perception of dominance/ submissiveness in musical passages. Internet : http :/ / www. music2cog. ohio2state. edu/ Music829D/ smile. html. Jakobson , R. and L . R. Waugh. 1979. The Sound shape of L anguage. Bloominton : Indiana Uniersity Press. Jespersen , Otto. 1933. Monosyllabism in English. L inguistica 384 - 408. Joseph , Brian D. 1994. Modern Greek ts : beyond sound symbolism. In John Ohala , et al . , 1994 , eds. 222 - 36. J urafsky , Daniel. 1996. Universal tendencies in the semantics of the diminutive. L anguage 72 ,3 :533 - 78. Labov , William. 2001. Principals of L inguistic Change : Social Factors . Cambridge , MA : Blackwell. Ladefoged , Peter. 2nd edition. 1982. A Course in Phonetics . London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Lakoff , George. 1987. Women , Fi re ,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histe , Ilse. 1970. S uprasegmentals . Cambridge , MA : MIT Press. Morton , E. W. 1977. On the occur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motivationstructural rules in some bird and mammal sounds. A merican N aturalist 1 : 855 - 69. Ohala , John. 1983. Cross2language use of pitch : An ethological view. Phonetica 40 :1 - 18. . 1984. An et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mmon cross2language utilization of F0 of voice. Phonetica 41 :1 - 16. . 1994. The frequency code underlies the sound2symbolic use of voice pitch. In John Ohala , et al . , eds. , 1994 , 325 - 47. Ohala , J . , L . Hinton and J . Nichols. , eds. 1994. Sound S ymbolism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 G. E. and J . E. Shoup . 1966. A physiological theory of phonetics. Journal of S 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9 :5 - 67. 7122004 年第 3 期 Sapir , Edward. 1929. A study of sound symbolism. Journal of Ex perimental Psychology 12 :225 - 39. Sprigg , R. K. 1978. Phonation types :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8 :2 - 17. Wendahl , R. , G. P. Moore and H. Hollien. 1963. Comments on vocal fry. Folia Phoniatisca 15 :251 - 5. Wierzbicka , Anna. 1984. Diminutives and depreciatives :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for derivational categories. Quaderni di Sem antica 5 :123 - 30. Tsur , Reuven. 1992. W hat M akes Sound Patterns Ex pressive ?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Zhu , Xiaonong. 1999. S hanghai Tonetics . Muenchen , Germany : Lincom Europa.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 1964 ,《汉语方言词汇》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 曹广衢 , 1958 , 温岭话入声变调同语法的关系。《中国语文》第 7 期。 曹志耘 , 1987 , 北京话 j 组声母的前化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 2001 , 南部吴语的小称。《语言研究》第 3 期。 , 2002 ,《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北京 :商务印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 陈松岑 , 1985 ,《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忠敏 , 1992 , 宁波方言“虾、猪、鸡”类字声调变读及其原因。《语言研究》第 2 期。 , 1993 , 邵武方言入声化字的实质。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 ,《史语所集刊》63. 4 :815 - 30. , 1999 , 论闽语的小称。《中国语言学报》单刊 , 第 14 期。 , 2002 , 论广州话小称变调的来源。见潘悟云编 ,《东方语言与文化》上海 :东方出版社。167 - 81 页。 丁声树等 ,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 : 商务印书馆。 方松熹 , 1986 , 浙江义乌方言里的“n”化韵。《中国语文》第 6 期。 傅国通 , 1988 , 武义方言的变音。吴语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研究论文 , 香港。 高本汉 , 1915~1926 ,《中国音韵学研究》中译本 , 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 , 1994[ 1940 ] , 北京 : 商务印书 馆。 郭小武 , 2000 ,“了、呢、的”变韵说 ———兼论语气助词、叹词、象声词的强弱两套发音类型。《中国 语文》 第 4 期。 何伟棠 , 1987 , 广东省增城方言的变调。《方言》第 1 期。 胡明扬 , 1987 , 北京话形容词的再分类。《北京话初探》北京 : 商务印书馆。120 - 43 页。 , 1991 , 北京话“女国音”调查。《语言学论文选》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0 - 43 页。原载《语文 建设》1988 , 第 1 期。 江敏华 , 1998 , 台中县东势客语音韵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 李 健 , 1996 , 鉴江流域粤语的“儿”后缀和高升调。《方言》第 3 期。 李 荣 , 1979 , 温岭方言的变调。《方言》第 1 期。 李思敬 , 1994 ,《汉语“儿”[er ]音史研究》北京 : 商务印书馆。 黎锦熙 , 1926 ,《新著国语文法》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梁玉璋 , 1989 , 福州方言的“囝”字。《方言》第 3 期。 林柏松 , 1990 , 顺德话中的变音。见詹伯慧主编 ,《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州 : 暨南大学出版 社。 鲁允中 , 1995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北京 : 商务印书馆。 罗康宁 , 1987 ,《信宜方言志》。广州 : 中山大学出版社。 马世平 , 2002 , 绥德方言形容词的一种特殊重叠形式。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 , 哈尔滨。 麦 耘 , 1990 , 广州话的特殊 35 调。见詹伯慧主编 ,《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州 : 暨南大学出 版社。 , 1995 , 广州话的语素变调及其来源与嬗变。《音韵与方言研究》广州 : 广东人民出版社。241 - 82 页。 潘悟云 , 1988 , 青田方言的连续变调和小称音变。《吴语论丛》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38 - 48 页。 , 1995 ,“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语言研究》第 1 期。 , 2000 ,《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彭冰泉 , 2001 , 赣中赣西部分县市无规律高升调现象考察。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双年会论文 , 西安。 812 当代语言学 平田昌司 , 1982 ,“小称”变调。Com putational A nalyses of Asian and A f rican L anguages 21 :43 - 57. 钱惠英 , 1991 , 屯溪方言的小称变调及其功能。《方言》第 3 期。 秋谷裕幸 , 2001 ,《吴语江山广丰方言研究》日本 : 爱媛大学法文学部总合政策学科。 唐 虞 , 1932 , 儿 (Î)音的演变。《史语所集刊》2. 4 :457 - 67。 陶 寰 , 未刊 , 吴语泰顺方言音系。 汪国胜 , 1996 , 湖北大冶话的情意变调。《中国语文》第 5 期。 汪 平 , 1981 , 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方言》第 2 期。 王 力 , 1980 ,《汉语史稿》北京 : 中华书局。 伍 巍 , 2002 , 粤北龙归土话的小称研究。第 11 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 ( IACL - 11) 会议论文 , 日本爱 知大学。 项梦冰 , 2002 , 连城姑田方言的小称变调。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第九届国际研讨会论文 , 杭州。 邢向东 , 1996 , 神木方言的儿化变调。《方言》第 1 期。 徐世荣 , 1957 , 北京话里的土词和土音。《中国语文》第 3 期。 , 1979 , 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1 期。 颜 森 , 1993 ,《黎川方言研究》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严修鸿 , 2000 , 再谈连城方言浊上字的调类分化 ———回答项梦冰先生的读后札记。《开篇》第 20 期 , 168 - 81 页。 叶国泉、唐志东 , 1982 , 信宜方言的变音。《方言》第 1 期。 余霭芹 , 2002 , 韶关方言的变音初探。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第九届国际研讨会论文 , 杭州。 张洪年 , 2000 , 早期粤语里的变调。《方言》第 4 期。 赵日新 , 1999 , 徽语的小称变调和儿化音变。《方言》第 2 期。 赵元任 , 1928 ,《现代吴语的研究》。北京 :清华学校研究院。 , 1929 , 韶州和湾头村的调查手稿 ˆ转引自余霭芹 2002。 , 2002[1959 ] , 语言问题。《赵元任全集·第 1 卷》北京 : 商务印书馆。 郑张尚芳 , 1979 , 温州方言的儿尾。《方言》第 2 期。 , 1980 , 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 (一) 。《方言》第 4 期。 , 1981 , 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 (二) 。《方言》第 1 期。 , 1986 , 皖南方言的分区 (稿) 。《方言》第 1 期。 , 1994 , 汉语声调平仄之分与上声去声的起源。《语言研究》增刊。 , 2002 , 方言研究对汉语研究的重要意义。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 , 哈尔滨。 周祖瑶 , 1987 , 广西容县方言的小称变音。《方言》第 1 期。 朱晓农 , 1996 , 上海音系。《国外语言学》第 2 期。 , 2002a , 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庆祝《中国语文》创刊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 南昌。 , 2002b , 韶关话的小称调和嘎裂声。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 , 哈尔滨。 , 2003a , 解开紧喉之谜。第三届国际吴方言研讨会论文 , 2003/ 3/ 29 - 31 , 上海。 , 2003b , 信宜、高州、容县、藤县 2003 年 1 月实地录音材料。 , 2004 , 论分域四度标调制。第 12 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 ( IACL - 12)暨第 2 届汉语语言学国际 研讨会 ( ISCL - 2) , 天津南开大学。 庄初升 , 2002 , 粤北土话的小称变音。第 11 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 ( IACL - 11) 会议论文 , 日本爱知大 学。 庄初升、林立芳 , 2000 , 曲江县白沙镇大村土话的小称变调。《方言》第 3 期。 作者通讯地址 :  香港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E2mail :hmxzhu @ust . hk 9122004 年第 3 期 022 当代语言学 1222004 年第 3 期 222 当代语言学 《当代语言学》第 6 卷 2004 年第 3 期 285 - 286 页 , 北京 Abstracts of Articles Zhu , Xiaonong , Intimacy and high pitch In linguistics there is a principl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is arbit rary. An exception to the principle is that high pitch is often used to express intimacy , submission , or to ask for cooperation ( e. g. Ohala 1983) . Ohala calls it“f requency code”. Applied with this ethological theory , the current paper explores various forms of the so2called“diminutive tone”in Chinese dialects. Furthermore we extend it to other high2pitched linguistic phenomena such as “female Mandarin”, Taiwan “meimei” ( 美 眉 ) , etc. , which have not been explained satisfactori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diminutive tone originates f rom child language. He , Yuanjian , The loop theory in Chinese morphology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synthetic compounds that adopted the lexicon2syntax interface theories were unsatisfactory , for they did not resolve paradigms involving those compounds. This paper re2examines the issu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Loop Theory of Pinker (1999) , and at the same time examines the wider picture of Chinese morphology in the framework as well. Chinese synthetic compounding displays two prominent features : one of word order and the other of morpheme syllables. The two features combine to form complex and sometimes confusing paradigms. Word2order2wise , the canonical word order in Chinese synthetic compounding is (O) VS , just opposite to that of Chinese syntax , which is SV ( O) . As a result , if a synthetic compound conforms to the (O) VS or (O) VX word order , it is purely a lexical st ructure , to which we have identified five types of compound (OVS , OVX , VS , VX and XVX) . In contrast , if a syntactic word order shows up in compounds , such as VOS and SVX , it contains a stem that is a syntax2generated VP (instantiating either VO or SV) that is looped back from syntax to lexicon to become a stem of a compound. Looping , however , occurs only where V , O and the preverbal S are disyllabic respectively. In cases where these items are monosyllabic , the resultant st ructures , e. g. VO and SV forms of words , are not VPs , but rather roots. The monosyllabic VO or SV form of word in question is believed to be a VP once in history but has evolved to become a root , presumably through associated pattern memory. If it is t rue , which we believe is , Chinese morphology has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looping theory , and for the economy principle of grammar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mory and the computing act of the mind. 582本刊网址 :http :/ / www. cass. net . cn/ chinese/ s18 yys/ dangdai/ index. htm
本文档为【亲密与高调_对小称调_女国音_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43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1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16
浏览量: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