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观

景观

举报
开通vip

景观nullnull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讲: 刘滨谊 教授 博导助教: 张琰轶杨铭祺风 景 科 学 与 旅 游 系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学 院 2001.10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一、术 语 二、条 目 及 说 明三、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法第一部分 总则第 八 讲第二部分 场地设计及总体布局第三部分 居住区景观重点结构布局第四部分 居住区景观元素设计第五部分 居住区植物景观第六部分 居住区景观维护null 景观 景观通廊:指结合植物、水体、广场等...

景观
nullnull现代景观规划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理论与方法主讲: 刘滨谊 教授 博导助教: 张琰轶杨铭祺风 景 科 学 与 旅 游 系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学 院 2001.10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一、术 语 二、条 目 及 说 明三、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法第一部分 总则第 八 讲第二部分 场地设计及总体布局第三部分 居住区景观重点结构布局第四部分 居住区景观元素设计第五部分 居住区植物景观第六部分 居住区景观维护null 景观 景观通廊:指结合植物、水体、广场等景观元素 构筑的带形连续景观绿地空间,如 滨水绿带、景观林荫道、水道、花廊、 轴线绿带、艺术长廊等。 居住环境行为(环境心理学) 绿地率 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 公共中心绿地/集中绿地/块状公共绿地/带状绿地/ 组团绿地(组团级)/街坊绿地/宅前宅后绿地 一、术 语二、条 目 及 说 明 二、条 目 及 说 明 第一部分 总则 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总则1.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目标1.2 适用性1.3 社会性原则1.4 经济性原则1.5 生态性原则1.6 观赏性原则1.7 地域性原则1.8 历史性原则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总则 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总则 1.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目标 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居住理念的提升,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整体协调统一,鼓励优秀的住区景观设计,促进住区景观环境建设的特色和多样性,创建更加优美、舒适、经济、丰富多样的21世纪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的艺术美感和强化居民的社区交往,于2001年拟订《中国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导则》,使其成为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之后的有关居住区建设的相关条例。 1.2 适用性 1.2 适用性 本导则适用于我国二十一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它基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等,也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等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3 社会性原则 1.3 社会性原则 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并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人(群)的交互行为及社区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 1.4 经济性原则 1.4 经济性原则 住区景观设计应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现状,结合地方实情,注重节能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1.5 生态性原则 1.5 生态性原则 住区景观设计应尽量保留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原有不良的生态环境,不单纯考虑人的需求,还需保证整个住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1.6 观赏性原则 1.6 观赏性原则 住区景观设计应满足大多数居民视觉审美要求,并力求反映出自身特色,避免盲从俗套。 1.7 地域性原则 1.7 地域性原则 住区景观设计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见《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 1.8 历史性原则 1.8 历史性原则 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调节。 1.9 重视物业管理在住区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及 相互联系,协调统一。 1.9 重视物业管理在住区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及 相互联系,协调统一。 1.10 除遵守本导则外,还必须符合现行 的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文等。 各地区可在此导则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实情 制订地方性景观设计导则及相关条例等。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场 地 设 计 及 总 体 布 局 2.场地设计3.总体布局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3.2 居住区建筑设计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3.3 开放空间与住区整体景观3.4 其它相关指标2.1 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的要求2.2 考虑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2.3 考虑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经济性2.场地设计 2.场地设计 2.1 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详细 规划等的要求 2.2 考虑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从场 地的基础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 候条件、动植物生长情况、市政配套设施 等分析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内容及规 划实施的相应措施。 2.3 考虑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经济性——从场 地的基础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 候条件、动植物生长情况、市政配套设施 等来综合考虑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内容及 实施过程,发挥土地在景观规划中的经济 效益。 3.总体布局 3.总体布局 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 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 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 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 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 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 和谐。 3.1.2 与住区外部环境的关系 3.1.2 与住区外部环境的关系 景观设计应通过借景、障景、对景等,使住区内外关系及系统调协。 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滨水景观绿带;临近城市公园或其它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应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观的交流;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城市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满足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其它相关规定。 3.1.3 开放空间及绿地分级 3.1.3 开放空间及绿地分级 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居住区开发空间分为居住区中心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等)和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其中,居住区公园应≥1.0Ha,最大服务半径为800~1000M;小区游园≥0.4Ha,最大服务半径为400~500M;组团绿地≥0.04Ha,最大服务半径为150M;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 此外,公共绿地总指标,应根据组团≥0.5M2/人;小区(含组团)≥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1.5M2/人。 null3.1.4 注重整体景观的文化性、地域性、个性特征,带动居民社会群体活动,通过景观实体规划设计提升居住社区的精神价值 3.1.5 结合住区规模考虑分期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特征及植被条件,通过坡地、水体、植物等特色景观的规划设计为住区开发创造更高价值 3.1.6 注重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保障风、光、水、气等环境质量指标符合相关要求。(见下框图)(参见《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null 3.1.7光环境 2.在气候炎热地区,需考虑足够的荫庇环境,如建筑阴影区、 树荫、覆顶亭廊等,以方便居民户外活动; 1. 住区外部空间应争取良好的采光环境,促进居民的户外活动; 3.选择硬质、软质材料时需考虑该材料对光的不同反射程度, 并用以调节住区外部空间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不同光线要求; 住区小品设施设计时宜避免采用大面积的金属、玻璃等高反 射性材料,减少住区光污染;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null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 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宜达到二级。 3.1.8 通风环境 null1.温度环境:住区外环境的场地设计,应通过建筑、植物、水体等 来促成北方寒冷地区的冬季保暖和南方炎热地区的夏 季降温; 2.湿度环境:通过水工程设计及植物呼吸作用,住区的相对湿度宜 调节在30~60%; 3.声环境:城市住区的白天噪声允许值宜≤45dB,夜间噪声允许值 宜≤40dB。靠近噪音污染源的住区应通过设置隔音墙、 人工筑坡、植物种植、水景设计、建筑屏障等防噪。 住区环境设计中宜考虑用乐音来增强居住生活的情趣; 4.嗅觉环境:在住区内部应引进芳香类植物,排斥异味、臭味植物 及垃圾等; 5.视觉环境:景观设计中应综合研究组景元素的色彩、质感、韵律、 尺度、视景等。 3.1.9 其它 null3.2 居住区建筑设计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2.1 重视建筑的空间组合(如排列式,向心式等) 及住区景观绿地的服务半径,充分发挥景观绿 地的使用效率,力求尽可能多的居民在户内即 可欣赏住区景观,促成住区景观的均享。 null3.2.2 建筑造型的多样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底层架空式建筑── 底层架空式建筑适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南方 城市,北方城市需慎用。建筑物架空处理时,应对住区气候 环境条件(如湿度、通风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尽可能地保 护原有基地上的良好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利用架空 底层种植耐阴性植物。架空底层还应作为居民在户外气候条 件恶劣时的半公共活动空间,并配置适量的活动设施。 (如南宁新兴苑、深圳百仕达小区、昆明金康园、上海泰德 苑、台湾“乡城汉唐”等) null平台式花园── 平台花园的构筑应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及使用要求, 平台下部空间宜作为停车库、辅助设施用房或商场、 俱乐部等,平台上部空间宜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 使用场所。平台花园设计时应分析研究平台下部结构, 根据下部结构的承载力及小气候条件进行种植设计。 平台式花园的设计应解决好平台花园的给排水及下部 采光问题,并结合采光罩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如香港太古城等) null地方性建筑形式── 建筑设计时,宜与外界的山、水环境等相结合, 通过建筑自身形体加以高低组合变化等,突出地方 特色,强化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如下沉建筑、覆 土建筑、阶式建筑、山地建筑、临水建筑等。 null3.2.3 建筑外立面处理 材质──鼓励建筑设计中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 通过材质变化及对比来丰富外立面。建筑 底层部分外墙处理宜细。外墙材料选择时 需注重防水处理。 形体──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 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null3.2.4 建筑屋顶:平顶、坡顶 根据地方气候、地理条件、周边环境及居民 喜好等选择合适的屋顶形式,在美化建筑第五立 面的同时丰富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3.2.5 建筑造型及风格,与住区内外环境的联系 (沿街立面的处理) 建筑设计不拘一格,鼓励高水平的建筑设计, 鼓励尊重并改进住区景观环境及周边城市公共空 间整体性的建筑形态,建筑高度、体量和密度等 应满足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控制要求。 null3.3 开放空间与住区整体景观 住区开放空间的设计不应盲目追赶潮流,提倡简洁明快、 符合自身艺术特征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住区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宜精宜细,富于变化,通过景观 元素的选材、色彩、质地等延长居民的室外驻留时间。 开放空间设计时,应考虑居民从高视点室内空间(特别是 从高层住宅中)俯瞰室外住区景观的总体图案效果; 集中绿地的空间形式不限于平面,可根据场地条件及使用 需求向三维空间发展。 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应因地制宜,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 重视空间的旷奥开合及层次感,鼓励有地方特色和独有意 境的设计风格。 住区景观环境应尽可能地吸引居民的参与性活动,用多数 人的活动来增强居住社区的生活氛围。 住区外部环境塑造应力求反映出住区认同的文化形式, 营建“家园”的归属感。 null3.4 其它相关指标 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 生态小区的绿地率≥35%, 绿地本身绿化率≥70%; 种植保存率(成活率)≥98%, 优良率≥90%。 硬质场地:住区中的硬质铺装场地及道路所占比率 宜在15%~30%,硬质景观中自然材料宜 为工程量的20%。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居 住 区 景 观 重 点 结 构 布 局 4. 总体景观5.陆地景观5.1 块状空间5.2 带型空间6. 水/岸景观6.1 总述6.2 分类null4.总体景观 null  5.陆地景观 5.1 块状空间 null  null分论5.2 带型空间 null6.水/岸景观 6.1 总述   null6.2 分类 nullnull第四部分 居 住 区 景 观 元 素 设 计 7.住区景观小品及公共设施设计7.1 总述7.2 分类null7.住区景观小品及公共设施设计 7.1 总述 null7.2 分类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居 住 区 植 物 景 观 8.绿化布置的原则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2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8.1 绿化在建筑环境中的作用和布置的一般要求8.3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各设施间距的规定8.4 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的规定8.6 居住区绿地景观的布局8.5 居住区内绿地布置的分类和规定 8.7 景观园林植物及基本种植形态8.8 常见绿化树种9.景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9.1景观园林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9.2景观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方法9.3植物绿地边界的生态型规划null8.绿化布置的原则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1绿化在建筑环境中的作用和布置的一般要求: 8.1.1美化建筑环境、丰富街景。       绿化布置应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并与场地布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绿化面积指标应符合规定。        绿化布置应尽量朝阳、集中、与建筑物、地下建筑和管线按规定留出间距,确保植物生长良好,并照顾到临街景观。 null8.1.2 调节改善小气候,防尘、防风、减 弱噪音空气的污染。        道路两侧应栽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减少交通造成的尘土、噪音及有害气体,有利于沿街建筑保持室内安静和卫生;还由于人行道和建筑外墙受到树荫遮挡,避免夏日烈晒起到降温作用。        停车场的道边应栽植阔叶乔木、灌木和绿篱,以减少日光对车辆的辐射和交通造成的噪音对建筑物的干扰。        垃圾站周围应栽植树木,减少尘土和不洁空气对环境的污染。 null8.1.3绿化布置应起到疏导车辆、引导交通、栏护和阻挡人流、车流作用。在行车安全视距内绿化不得遮挡行车视线。道路绿化带(如绿篱、花带等)宜相隔30m留出空隙,便于行人穿过。 8.1.4绿化布置应充分利用发展用地、零散空地和陡坡,及地质不良地带,以发挥土地利用最大效果及绿化加固坡地和稳定土壤的作用。 8.1.5绿化布置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绿化对建筑点缀、陪衬、组织空间的作用。 8.2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8.2.1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8.2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8.2.1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null8.2.2 绿化带最小宽度 绿化带最小宽度null8.2.3 绿篱树的行距和株距 注:一般南方树木生长快,可取高植,而南方宜取低植。 绿篱树的行距和株距 株行距(m) null8.3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各设施间距的规定 8.3.1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8.3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各设施间距的规定 8.3.1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null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8.3.2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null8.4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的规定 8.4.1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保证行车安全视距, 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于1m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 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行车速度<=40km/h, 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应小于30m。 行车速度<=25km/h, 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应小于14m。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叉口, 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小于10m。 机动车道与铁路交叉口, 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应小于50m。 8.4.2自由生长的灌木高度小于0.60~0.70m时,可伸入安全视距内。   null 公共绿地:含公园、居住绿地、游戏场,辅以小品,多样 树种类型。 专用绿地:如幼儿园、托儿所、俱乐部、机关厂矿、商业 用地等场所,按功能及使用要求设计各类场地 及植物配置。 宅旁绿地:宅前绿地包括居民家庭附属庭院,也有小区统 一种植管理形式的绿地;后种形式的宅旁绿地, 可设置以居民活动为主的场地,东南方向不宜 种植高大乔木,一般应离建筑>=5m, 朝西应尽 量种植高大乔木或攀缘植物,以便改善西晒炎 热的环境。 道路绿地: 即道路红线内侧的绿地,可设置草皮及各种灌、 乔木。   8.5.1居住区内绿地分类 8.5 居住区内绿地布置的分类和规定null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展垂直绿化。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级儿童游戏和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小区中心集中公共绿地,应尽量朝阳,大部分面积不宜在建筑阴影之下;绿地内应有一定的供人活动、休憩场地;小面积的硬地、水体和建筑小品设施可计入绿化面积。 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基本符合以下规定 8.5.2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规范》的规定 null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 null 公共绿地面积 公共绿地占总用地的百分比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在55~80%的绿化效果良好。 绿视率: 游人活动面积率: 8.5.3 居住区公共绿地其它参考指标:null 各类场地的植物配置应有主调和层次,考虑四季植物 的搭配衬托; 水池应少种水生植物而多留水面倒影; 大片草坪可用孤植、丛植等树木来划分空间; 山坡绿化应与自然景色相结合;适当的堆土方,可增 加绿地的视觉效果。 绿地景观设计,应同时考虑从高层建筑等高视点处往 下看时,图案化、大色块的高视点效果。 居住区布局,住宅的景观视野,可运用“借景”的手法, 巧于因借,考虑周边环境,依山傍水,或临近公园, 均可作为借景的依据。 8.6居住区绿地景观的布局 8.6.1 绿地总体布局的景观要求null 生物的多样性:居住区的植物种类应尽量采取多样化, 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 衡,提高居住区的“生态容积率”。 水生植物的: 应注重生物的群落关系,考虑水体的 自净和生态平衡,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湿地的设计: 居住区可根据当地的生态情况,充分利 用自然条件,营造具有湿地特点的自然、 人文景观,如建设湿地公园等。 8.6.2 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生态性设计null 8.7 景观园林植物及基本种植形态 8.7.1景观园林植物的分类 乔木 灌木 藤本植物 竹类 花卉 草坪 null根:突出地面部分 干:构图主形态,有挺直型、变化型 树干姿态:A直立 B井立 C丛生 D攀缘 E匍匐 F悬崖 枝:形态变化丰富 枝条姿态:A向上 B平展 C下垂 叶:观色,观形 花:色彩最丰富,季节变化明显 果:随季节有特殊观赏效果 树冠:构图形态有尖塔形、圆球形、圆锥形、圆柱形、 椭圆形、伞形、 匍匐形、垂枝形 8.7.2景观园林植物各组成部分和观赏特性 8.7.3景观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及要求: 8.7.3景观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及要求: 温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阳光:阳光植物、耐阴植物 水分:水生、旱生、中生、湿生 土壌:酸性、碱性、中性植物 8.7.4景观园林植物的基本配置形态: 8.7.4景观园林植物的基本配置形态: 孤植:成为开阔空间的主景 对植:有对称式和自然非对称式对植 丛植:以各植物组合的优美形态成为观赏的主体,通常突出乔、 灌、花木个体美组合的综合效果。 树群:以观赏树木的群体美为主体,可由同类或异类树种组成 起伏变化的背景,以衬托前景或建筑。 树林:有自然式树林和棋盘式(矩阵式)树林 树篱:起到限定空间、边界、背景作用,树冠密度高,易于修 剪花坛:应注意花卉形态、色彩、适应性和密度,植床 高度<15cm,缘石宽度10cm。式样众多,常布置在入口 处、广场中央、主要道路旁,突出重点美化装饰效果。 花台:台高40~100cm, 有独立式、组合式、靠墙式、台阶式 等,边缘通常考虑与休息座椅设计相结合。 花境:自然带状花坛(花径) 草坪:开敞草坪大小要考虑当地气候和遮荫要求,通常成为绿 地景观的前景。   8.7.5 植物在美学观点上的功能 8.7.5 植物在美学观点上的功能 植物作为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可以消除人造物的 粗糙及冷硬感觉,是美化环境的最佳工具。 视觉上的因素:以植物本身为主体的美,如运用本身的 色彩、质感、树形,或作辅助特性以隔 离,引导或柔化建筑物,或用植物形成 优美天际线的变化。 触觉、嗅觉、听觉美:植物触觉质感的光滑粗糙或是有 刺,花果的香味,风吹时发出的声音,这 些都是美学上的影响因素。 变化与生命美:植物具有生命的不断生长,四季不同的 开花植物,金秋落叶和色叶植物的美,让 人感受季节环境的变化。 情趣及意境美:中国传统庭园中植物人格化,如竹、莲、 梅等,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8.8 常见绿化树种 8.8 常见绿化树种 8.8.1常绿针叶树 乔木类:雪松、黑松、龙柏、马尾松、桧柏 灌木类:(罗汉松)、千头柏、翠柏、匍地柏、日本柳杉、五针松 8.8.2落叶阔叶树(无灌木): 乔木类:水杉、金钱松 8.8.3常绿阔叶树: 乔木类:香樟、广玉兰、女贞、棕榈 灌木类:珊瑚树、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枸骨、石楠 8.8.4落叶阔叶树: 乔木类:垂柳、直柳、枫杨、龙爪柳、乌桕、槐树、青桐 灌木类:樱花、白玉兰、桃花、腊梅、紫薇、紫荆、戚树、青枫、 8.8.5竹类:慈孝竹、观音竹、佛肚竹、碧玉镶黄金、黄金镶碧玉 8.8.6藤本:紫藤、络实、地锦(爬山虎、爬墙虎)、常春藤 8.8.7花卉:太阳花、长生菊、一串红、美人蕉、五色苋、甘蓝 8.8.8草坪:天鹅绒草、结缕草、麦冬草、高羊茅、马尼拉草   null 9.1.1 整体性功能性要求:应以总图功能景区布局要求为根据, 可成为构成景观空间结构效果的基 本元素。 9.1.2 多层次与丰富性要求:一般绿地可分前、中、后三层 次组景。 9.1.3 生态的要求:有利于改善和创造当地的良好环境质量和 小气候。 9.1.4 选用植物种类尽量选用当地、当时树种,符合当地苗木 供应、施工养护管理与经济条件。 9.1.5 尽量利用植物造景的综合效果,使各具特色的植物充分 发挥效益。 9.1.6 适当地选用名贵树种。 9.景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9.1景观园林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null植物本是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可形成各种 不同空间效果,这与树干高度、种植疏密度有关。如 130cm-150cm高的植物:只有覆盖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感觉 400cm-450cm高的植物:有引导的效果 900cm-110cm高的植物:可作为交通控制之用, 并有部分的包围感 1350cm-1400cm高的植物:可以分隔空间 高过眼睛的植物:有被包围的私密空间感。 9.2景观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方法9.2.1形成空间功能效果的植栽设计 null浓密的自然林封闭感较强,而即使是冬天落叶林 的枝桠也能暗示出空间界限。植栽的枝叶密度也 会影响空间的包围感,落叶林的封闭性随季节有 周期变化,夏天浓密的树林可造成一个个单独的 内在空间;相反的,冬天的落叶林由于视线可穿 透枝干,而使人有空旷辽远的感觉。经过巧妙的 安排和设计,可以强化空间的机能,或提升空间 的趣味境界。 null空间垂直面以树干来暗示空间 枝叶浓密的植被可从垂直空间上造成封闭感 遮荫树树冠造成顶面的封闭空间 植物所形成各种不同空间类型 联系分割的空间,在视觉上造成一连续的、完整的包围空间 植物材料顺应地形所造成的空间 植物材料可为立面屏障,具遮蔽功能 植栽将人视线集中于某一重要空间或美丽的景色,有框景作用 缩小空间作用 植栽形成的空间效果 平面上以植被暗示空间,由材料的改变来暗示空间的边缘 9.2.2 植物在工程功能方面的应用设计 9.2.2 植物在工程功能方面的应用设计 9.2.3 利用植物调节气候的设计 null植栽配置原则 植物组合造成天际线的变化 行道树的功能及具备条件 绿篱的功能及具备条件 种植设计详细深化的常用数据指标 树高 树冠直径 胸径 株距 行距 花期 9.2.4植物配置与选种的设计 null居住区不宜选用带有毒性的植物,如夹竹桃、 黄杜鹃和天南星科植物等。 荆棘等容易伤害孩童的植物,应尽量远离儿童 游戏和易接近处。 9.2.5居住区植物配置和选种的安全性设计 null整形式种植类型: ——整齐庄重,富序列感,宜用在规则式园林布局 整形对称轴线式构图实例 整形对称式对植 整形式花台和花坛式样参考资料 花台:A 独立式 B 组合式 C 台阶旁花台 D 带座凳花台 E 靠墙式花台 花坛:A 带状花坛 B 绣花花坛 C 花丛花坛 D 花坛组合 9.2.6种植设计规划方法的风格和类型 null自然式种植类型: ————富有自然变化与村野情趣,宜用在自然式 和混合式园林布局 1)自然式种植实例 2)自然式孤植:宜选巨大长寿、又有特殊观赏价值的乔木, 植于空旷草地、庭院与岛上等。 3)自然式对植:作不对称地配在强调主体的两侧,保持 构图上的均衡。 4)树丛突出草坪的地形起伏 5)同类乔木组合的树丛、异类乔灌木组合的树丛 6)自然式树丛与树群:以观赏树木的群体美为主,可由 同类或异类树种组成有变化的景 观,种植点作不等边三角形。 7)带状树林前配置不同的小乔木和灌木,可提高草地边 缘的观赏性。 null树形特色与组合:植物的大小和外形是植物材料 最重要特征和组合骨架。 ① 圆球形植物为数最多,在布置中应占主导 ②  圆锥形植物与圆球形和展开形植物配合起突出作用。 ③  纺锤形植物在构图中起增加高度的节奏变化作用。 垂直绿化: A 花架与绿亭 B 凭石攀缘 null 1)高视点设计:为了避免从高层建筑等高视点处 向下看时,平屋顶景观的单调乏味, 除改坡屋顶设计外,可尽量设计屋 顶花园。 2)屋顶花园的设计,应尽量采取图案化、大色块的 设计手法,植物种植成组、成丛,考虑屋顶条件, 尽量少种大树。 屋顶花园的设计--------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null ①架空层下的绿地设计,考虑阳光条件,宜尽量选用 背阴植物; ②架空层下的绿化,考虑与半室内空间的自然景观的 渗透,塑造既可遮阳避雨,又接近自然的交往空间。   架空层下的绿地设计:有玻璃天棚的半室内空间绿化设计:   有玻璃天棚的半室内空间绿化设计,如挑空的中庭 等,有植物的光和作用,但也要注意植物的习性随环 境的变化,尤其是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 null 结合围墙的透绿工程,围墙处绿化的疏密、 虚实,可与围墙栏杆的虚实互补、呼应;浓密 灌木,更可作为遮挡外形不美的辅助用房的补充。 绿化与围墙栏杆的配合设计 :null9.3.1 通常水域和绿地边界的设计,自由曲线的柔化, 更接近自然;作为车道边缘的绿地边界设计, 则更须曲折适度、顺畅。 9.3.2 人行步道与绿地草坪的交界,可取消缘石(侧石) ,让雨水自然渗透灌溉。 9.3.3 绿地低洼处的卵石设计,也可增加地下水的渗透。 9.3.4 根部暴露的大树,可用粉碎的植物碎泄,洒于大树 根部表面以保护,并有利生态循环。 9.3.5 在水域边界,可充分利用植物的亲水性,营造特殊 的生态景观。 9.3植物绿地边界的生态型规划 null第六部分居 住 区 景 观 维 护 10.景观的维护null10.1 物管部门宜与设计方的交流,理解设计意图,并在施工 阶段参与监督、协作,进一步了解各项设施的配置情况, 以及参与竣工时期的验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10.2 物管部门应注重空间物质环境的改善,保持、促进建成 景观环境,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对“二次施工”加 强控制和引导,防止住户擅自更改建筑外部构造,如安 装窗式机。 10.3 应阻止用户擅自封装阳台、更换窗框和玻璃、安装防 盗网、遮阳棚等;阻止住户在庭园或露台上违章搭建; 花架、室外晒衣架或杂物架的安装应有统一规定。 10.4 分体式室外机应统一安装在专用位置。 10.5 物管部门应注重对景观设施及绿化的养护,定期维护、 清理、灌溉、修整、施肥等,创造良好的硬、软质居 住环境。 10.6 在日常巡视中,应对随意张贴广告、乱涂乱画、破坏 公共设施、违约倾倒垃圾污水等现象严加制止和处罚。   10.景观的维护 null三、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法 11.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法(结合实例)11.1 现状调查与分析-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和改善11.2 总平面规划11.5 小品设施11.6 竖向设计11.7 灯光照明设计11.8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调整和修改11.9 场地施工11.10 景观技术经济 指标及概预算11.3 种植设计11.4 道路景观 null 11.1 现状调查与分析-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和改善 包括基地地形、地貌、地质,基地上的现存植被、自然石景、 原有水域、周边区域交通情况与景观特色等。 11.2 总平面规划 与住区规划师、建筑师等共同合作研究,确定有关住区绿地、 广场、水域、道路、活动分区、停车场库、小品设施及景点布 局等的总体概念。 11.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法(结合实例) null 11.4 道路景观 研究分析住区道路线型,区分车行道与人行道,初步确定道 路在居住区中的平面、断面形式,并进行有关道路出入口、广 场、停车场地及其它铺装区域的初步设计。11.3 种植设计 初步确定住区所需的乔木、灌木、地被、草皮及其它植被的种类、数量、树形、间距及种植穴大小等,使住区绿化与住区整体景观协调统一。11.5 小品设施 对住区小品设施等进行初步设计,包括路灯、标志牌、水池、水景设施、路篱、挡墙、休息亭廊、座椅等,使小品设施与住区整体景观在风格上统一协调,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null11.6 竖向设计 注明住区景观建筑、道路、广场、绿地等的设计高程及 排水坡度等到。 11.7 灯光照明设计 注明住区内部高杆灯、射灯、地灯、庭园灯的数量及位置。 11.8 方案的调整和修改 就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向有关部门及专家进行成果汇报,提出修改意见。 11.9 场地施工 根据最后的规划设计方案及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图设计, 如确定桩位、树木移植、土壤挖填方等。 11.10 景观技术经济指标及概预算 THE ENDTHE END
本文档为【景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992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0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1-11-16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