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壤

土壤

举报
开通vip

土壤中学综合学科资源库——土壤 胡 波(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张映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第一部分 土壤与污染 土壤环境位于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土壤圈,其上界面直接与大气和生物圈相接,下界面则主要与岩石圈及地下水相连,生物圈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则植根于土壤环境中。土壤环境在整个地球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殊的空间地位,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的交接地带,是联接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纽带,它介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土壤环境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较高的环境容量,因而它在大气环境系统的污染净...

土壤
中学综合学科资源库——土壤 胡 波(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张映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第一部分 土壤与污染 土壤环境位于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土壤圈,其上界面直接与大气和生物圈相接,下界面则主要与岩石圈及地下水相连,生物圈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则植根于土壤环境中。土壤环境在整个地球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殊的空间地位,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的交接地带,是联接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纽带,它介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土壤环境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较高的环境容量,因而它在大气环境系统的污染净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土壤环境的这种稳定和缓冲作用是有限的,若进入土壤环境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白净能力,或超过了土壤环境的容纳能力,不但会使土壤环境遭受污染,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而且可通过各种迁移途径,使大气、水和生物环境发生“次生污染”。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取得生活必需的资源和能源,而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直接或间接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排入土壤,使土壤造成污染。 这些污染物质一旦通过土壤,就成为影响一切生物循环的一部分。它们或者通过作物吸收,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或者被作物吸收累积在可食部分,污染食物或饲料,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 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指陆地地表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物质。它是在地球表面岩石的风化过程和土壤母质的成土过程两者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地壳中各类岩石在长期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矿物碎屑(即土壤母质),并产生某些特性,如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并含有少量可溶性矿物元素等,这些特性是岩石所不具备的,这时所形成的土壤母质,因不含氮素,不具备绿色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力条件,所以土壤母质并不等于土壤。但在土壤母质中,某些微生物特别是固氮微生物可以繁殖,为土壤母质积累一定的氮素养料,继而开始出现绿色植物。在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从土壤母质中选择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组成自己的躯体,死亡后其残骸留于土壤母质中,经微生物活动,一部分形成高分子腐殖质,一部分分解为简单的可溶性养分元素,供下一代植物生长所需,这一过程使土壤母质不断增加和积累有机体的分解产物及营养元素,使土壤母质逐渐具备肥力。这样土壤母质才逐步变为土壤。 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组成 固相:士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 占土壤重量的90~95% 包括数量众多的细菌和微生物,作为土壤有机物的一部分。 液相:指土壤水分及其中所含的可溶物质,称为土壤溶液。 气相:指土壤空气。 土壤是一个以固相为主的三相并存的多相体系,三相物质互相联系、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 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岩石风化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坚硬的岩石由大块变成细小颗粒的过程;化学风化是指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土壤矿物质由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组成。 二.土壤溶液 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降雨、降雪和灌溉。在地下水位接近于地面(2~3m)的情况下,地下水也是上层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 水分进入土壤以后,由于土壤表面的吸附力和微细空隙的毛细管力,而把水保持住。土壤固体保持水分的牢固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土壤中的水分运动和植物对水分的利用。 土壤中的水分并不纯净。当水分进入土壤后,即和土壤其他组成物质发生作用,土壤中的一些可溶性物质,如盐类和空气都将溶解在水里。还种溶有盐类和空气的水,称为土壤溶液。 三.土壤空气 土壤是一个多孔体系。在水分不饱和的情况下,空隙中总是有空气的。 土壤中空气的来源: 1.从大气透进来的; 2.土壤中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所产生的。 土壤空气不同于大气 1.土壤空气是不连续的,而是存在于被土壤固体隔开的土壤空隙中。这一情况使土壤空气的组成在不同空隙中并不相同,在局部土叶穴中,涉及气体的反应能够大大改变土壤空气的组成。 2.土壤空气一般比大气有较高的含水量。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土壤相对湿度接近100%。 3.土壤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远比大气的含量高,氧气的含量则低于大气。其二氧化碳的浓度往往是大气中浓度的几百倍,氧气的浓度则相应的下降,在极端情况下也不会超过10~12%。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土壤中各种生物,如植物根系和动物、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都消耗了大量氧气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土壤空气含量和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水关系。作为气体混合物的土壤空气,只进入未被水分占据的那些土壤空隙。雨后,大空隙中的水分首先腾空,接着由于蒸发和植物吸收,中孔隙中的水分也腾空。因此,土壤空气通常先占据大孔隙,随着土壤变干,再占据那些中等孔隙。这说明了细孔隙比例大的土壤,通气条件是差的。在这些土壤中,水分占优势,土壤空气的含量和组成不适宜植物的最佳生长。 土壤的性质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物理体系,其中生存着各种生命有机体和微生物,如植物的根系、真菌、细菌、昆虫及各种小动物,以及形形色色的无机物,在这些物质的各相界面上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变化。因此,土壤是组成环境的各个部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地方,是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不断进行循环和交换的区域,是一个活跃的、开放的体系,土壤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为固、液、气三相共存的多相体系,因此具有各种类型的界面,同时存在许多孔隙。因其疏松多孔,一些污染物挥发或呈气体状态。另一些污染物溶解于水中或被吸附于固体颗粒上,它们在土壤空隙中随土壤空气和水分的运动而挥发、扩散、稀释和浓集,以至迁移出土壤之外。这一过程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土壤孔隙的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关。 土壤颗粒大小不同反映颗粒的表面活性。土壤固体的分散程度越高,直径越小,它的总表面积就越大。比表面积大的物质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表现出胶结、吸附等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如细颗粒土壤具有特别大的胶结性和吸附能力。 一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土壤结构良好有利于植物根系活动,有利于保气、保水、保肥。为了土壤结构良好,通常要求土壤颗粒小、土粒细、粘结力强。作为胶粒的土壤需要有引起土壤聚和的因素如Ca2+、Fe3+等多价阳离子,促进胶体凝聚、胶拉脱水、肢体老化,需要丰富的有机物、腐殖质作为胶结剂,参与土壤颗粒的团聚。再加上植物根系对土壤的穿插、挤压或微生物活动,土壤的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都有利于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 在以上性质的基础上,决定了土壤的密度、土壤的粘结性、黏着性和结特性等土壤的物理性质。 二.土壤的肢体性质 土壤中含有无机胶体和有机肢体以及有机与无机的复合胶体。无机肢体包括粘土矿物和各种水合氧化物,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 土壤胶体因其颗粒微细而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无机胶体中以蒙脱石类表面积最大(600~800m2/g),不仅有外表面,而且有巨大的内表面,伊利石次之,高岭石最小(7~30m2/g)。有机胶体具有巨大的外表面(~700 m2/g,与蒙脱石相当)。 土壤胶体通常带有负电荷。 粘土矿物所带的负电荷部分是由晶体中同晶替代作用产生,是永久负电荷(与介质pH值无关):部分是由晶格表面羟基解离出H+后产生之可变负电H荷,它随介质pH值而改变,亦称pH依变电荷。有机胶体所带的负电荷则是由腐殖质分子中羧基或羟基的H+解离产生。它也是可变电荷,其负电量高于粘土矿物胶体。 在黏土矿物的形成过程中,常常发生半径相近的离子取代一部分铝(Ⅲ)或硅(Ⅳ)的现象。这种取代作用称为同晶取代作用。一般是半径相近的较低价正离子的取代,如Mg2+、Fe2+等离子取代铝(Ⅲ),Al3+取代硅(Ⅳ)。同晶取代的结果,使粘土矿物微粒具有过剩的负电H荷。此负电荷由处于层状结构外部的正离子钾、钠等平衡。 土壤肢体因其高度分散性,并带有电荷,因此具有从土壤溶液中吸附和交换离子的特殊能力。其吸附交换量既与胶体的比表面积大小有关,也与胶体所带电荷量的大小有关。因此,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介质的pH值影响其吸附交换量的大小。 三.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物的分解、营养元素的释放和土壤中元素的迁移都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各种植物都有各自适合的酸碱范围。 土壤的酸碱性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这部分H+来源于土壤中CO2溶解于水生成的碳酸、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土壤中的各种无机酸以及施肥时加入的酸性物质等,统称为活性酸。 土壤的酸碱性还取决于吸附在胶体表面上的正离子的种类。这种酸度是由胶体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在被土壤的盐溶液中的阳离子所代换时才表现出来的,所以又称代换性酸或潜在酸 潜在酸在决定土壤性质上有很大作用,因为胶体吸附的H+及Al3+在溶液浓度改变时,会转入溶液而引起酸碱性变化,影响土壤性质、养分的供给和生物的活动。 一般土壤活性酸的[H+]很少,而潜在的[H+]较大,因而土壤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潜在酸度。由于潜在酸和活性酸共存于一个平衡系统中,活性酸可以被胶体吸附成为潜在酸,而潜在酸也可被交换,生成活性酸。 土壤的酸化主要发生在多雨的条件下,土壤中盐类离子淋溶于水体,而H+取代胶体上的金属离子被土壤吸附。此外,施肥所残留的酸根、有机酸及生物分泌物都将加强土壤的酸化作用。 正常土壤的pH值在5~8之间,酸性土壤的pH值可能小于4,碱性土壤的pH值则可达11。 土壤酸碱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因此pH值也是土壤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土壤中存在由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体。特别是在土壤表层即腐殖质层中,每克土壤含有数以十亿记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它们能产生各种专性酶,因而在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之所以对有机污染物质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即生物降解作用,就是由于微生物和其它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土壤的自净作用 在土壤中有空气中的氧作氧化剂,有水作溶剂,有大量的体表面,能吸附各种物质并降低它们的反应活化能。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产生的酶对各种结构的分子分别起到特有的降解作用。这些条件加在一起,使得土壤具有优越的自身更新能力。土壤的这种自身更新能力,称为土壤的自净作用。 当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就能经生物和化学降解变为无毒害物质;或通过化学沉淀、配合和螯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或是被土壤胶体吸附较牢固,植物较难加以利用,而暂时造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至土壤之外。 土壤的自净能力决定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其他特性,也和污染物的种类与性质有关。不同土壤的自净能力(即对污染物的负荷量或容纳污染物质的容量)是不同的. 土壤对不同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土壤自净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 土壤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l.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及污水灌溉等。 2.城市固体废弃物、阴沟污泥、工矿业废渣等任易堆积、排放。 3.大气、水体中的污染物迁移入土壤。 自然污染源: 在某些矿床或元素和化合物的富集中心周围,由于矿物的自然分解与风化,往往形成自然扩散带,使附近土壤中某元素的含量超出一般土壤的含量。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质 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与大气特别是和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很多是相同的。 1.重金属:如镉、汞、铬、铜、锌、铅、镍、砷等。 2.有机物:其中数量较大而又比较重要的是化学农药,主要是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氨基甲酸枝酯类、苯氧羧酸类、苯酰胺类等农药等。此外还有洗涤剂、酚、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和有害微生物等。 3.氮素和磷素化学肥料。 4.放射性物质:137铯、90锶等。 5.病原微生物:肠道细菌、炭疽菌、肠寄生虫、结核杆菌等。 其中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第二部分 荒漠化——“地球之癌” 1.荒漠化 荒漠化是生态退化的必然结果,它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丧失。1977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荒漠化会议,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它列为《21世纪议程》的第12章。1994年包括我国在内的1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指出荒漠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第49届联大在1994年11月29日通过决议,确定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当前,世界荒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 2.浮尘·扬尘·沙尘暴 在气象学中,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尘、沙尘暴三个等级。 浮尘:指在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扬尘:指由于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沙尘暴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沙尘暴的瞬间风速大于25米/秒,风力10级以上,可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50米,破坏力极大,俗称“黑风”。 产生沙尘暴和扬尘天气的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天气的驱动力;二是有地表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在强大气流驱动下,地面缺少植被覆盖时,气流携带大量地表粉尘,悬浮在空中形成沙尘,其高度达l000~2500米,严重时可达3200米。 3.荒漠化的危害性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2000年5月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已达3600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l/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并以每年5~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2亿人受荒漠化直接威胁,每年经济损失达420亿美元。荒漠化的影响和危害的深远性在于它所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扭转。荒漠化早已引起全球关注,但荒漠化并没有得到遏制且仍在继续。荒漠化的扩展导致粮食短缺,引起社会动荡。为寻找赖以生存的沃土,一些人被迫超过本国边界迁移到邻国居住的行为已引起了一系列争端。荒漠化造成的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已不再是一个生存问题,而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伴随着沙尘暴的发生。研究表明,在沙尘发生区的范围内,大面积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其中沙化土地又可划分为沙化发展区、潜在沙化区和非沙化区。沙化发展区是强度供尘区,潜在沙化区和非沙化区是轻度供沙区,供尘能力较弱。 4.“地球之癌”的病因 荒漠化的原因为: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及工矿建设破坏植被所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由于气候干旱,单纯因风力作用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是荒漠化的直接导火线,但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以及草场毁坏,森林的滥伐等又使荒漠化雪上加霜。导致荒漠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但造成荒漠化的主因是人为因素。 5.“地球之癌”的防治 国务院总理朱基在2000年5月曾指出:我国土地沙化形势十分严峻,必须把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筑绿色屏障,遏制土地荒漠化趋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治愈荒漠化的关键是控制人口;治愈“地球之痛”的良药是造林种草;根据自然条件调整生产结构也是治愈荒漠化的好方法;在干旱地区合理用水,以绿洲为中心防止荒漠化;进行全球合作,共同对付顽症。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增加了大气尘土,使水文系统发生变化,使气候发生变化,造成各种遗传物质的丧失等。因此对付荒漠化需要全球各国统一行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互相帮助,需联合国发挥其中介和协调作用。 第三部分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 我国人口众多,适于农耕的土地数量有限,又普遍存在着工矿企业滥占耕地的情况,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1.33亿公顷,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只有0.11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44%,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0.05公顷的警界线。1986年至1996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50万公顷。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酸雨污染的影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趋势严重,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过多等。我国林地面积1.3亿公顷,仅占世界林地面积的3%~4%,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仅0.114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拥有各类天然草地3.9亿公顷,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仅次于澳大利亚,但人均占有草地仅0.33公顷,仅为世界人均占有草地面积的1/2。我国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亦有扩展之势。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有4/5的水土流失地区尚未得到治理,在治理地区也往往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土地流失面积逐年扩大。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9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土地粗放型利用模式,既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又出现土地资源破坏的问题,大量土地资源投入未能产生出应有的效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建设占地加剧。研究表明,城镇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镇用地系数以1.12比较合理。然而我国1951年至1980年和1981年至1995年的城镇用地系数分别高达1.31和1.91。据17个城市的卫星监测数据表明,近十年来,城市城建区规模扩大都在60%以上,周边耕地蚕食半径不断延伸。 2.土地闲置浪费严重。据统计,1997年全国闲置非农用地面积达1164.67平方千米,其中国家建设闲置土地占79.13%,集体用地闲置占18.06%,农村建房用地闲置占 2.8%,而各类开发区闲置土地占35%。 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平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26%,超过工业发达国家美国(7.3%)和香港地区(4.95%),而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水平很低。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在农业用地结构方面,土地资源集中投入粮食等种植业中,造成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低。据测算,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各类低产田合计0.36亿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水平低。 4.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工业生产上大量排放“三废”和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国现有耕地中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量的61%。历年固体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堆存量分别达80多亿千克、60多亿千克,占地约12万公顷;而全国每年的380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中,就有1/3是来自被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 合理利用我国土地资源的对策 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只有挖掘土地内部潜力,走土地内涵开发模式的集约化利用道路。 1.要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和管理力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土地管理机制。 2.要尽快建立以供给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引导需求的土地市场新机制,制约对土地的过量需求。要努力盘活城乡存量土地,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3.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在保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挖掘、发挥土地资源在提高质量和利用效率方面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4.要把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要坚决实施退耕还林等战略性措施;在林业生产中实施将“砍树人变成种树人”的战略性调整,特别要注意大江大河源头及中上游地带的植被修复与水土保持;在城市化、工业化及工业结构调整中,要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和生态工业与绿色工业,改善城区与工矿区的国土资源品质。 5.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材料二】 今后十年我国将退耕五千七百多万亩 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日前宣布,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求,今后十年,我国预计退耕还林(还草还湖)5700多万亩。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7~2000年,年均建设占用耕地276万亩,与1991~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相比,下降了37%。但保护耕地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田凤山说,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耕地紧缺的状况难以缓解。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安排,到2010年,非农建设用地需占用耕地2950万亩,实际上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1106万亩。也就是说,我国仅交通建设一项,就将新增用地900多万亩。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此外,还有三个制约因素影响耕地保护工作:一是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二是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趋势短时期内难以遏制,补充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三是传统的用地观念和土地利用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田凤山说,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保护耕地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的经济发展,事关我国的社会稳定,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青海省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省,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境内大部分地区戈壁荒漠广布,林草植被稀疏,草原退化、沙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3.1%,居全国末位。近年来,受连续干旱和各种人为因素影响,青海省内各地特别是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呈加剧恶化之势。 长期以来,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各民族人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己任,大兴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使昔日满目荒凉的高原上出现了几十处人工绿洲。尤其在总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荒漠区,香日德、格尔木、德令哈、都兰等一大批绿洲农业新区已初具规模。去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省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青海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将改善高原生态环境列为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省内各地开始试点启动。 根据远景规划,从2000年到2010年,青海省将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00万亩。去年,这个省在省内沁个县(市)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共安排任务8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还草27万亩,宜林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经过一年建设,全省退耕工作总体上来说是好的,共完成造林种草作业面积85.9万亩,核实合格面积57.4万亩,核实合格率为75.9%。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去年青海省还加大了林业建设投入,各族群众参加义务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年内造林面积首次突破百万亩大关,达到122多万亩,林业建设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之路。 据青海省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继续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计划完成退还面积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与此同时,包括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龙羊峡库区周围水土流失治理、涅水河两岸绿化建设以及环青海湖地区生态治理等项目在内的六大生态治理工程也将全面实施。据悉,“十五”期间,青海省将通过人工努力,争取使全省林地面积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再增加2000万亩以上。 根据上文,回答7列问题: 1.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用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农业属于“石油密集型农业”,导致土地破坏严重 B 我国农业用地出现的问题也与工业污染有关 C 我国农业用地出现的间题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D 目前我国农业还没有集约型发展模式 2.从我国土地利用的原则考虑,下列地区应退耕还牧的是 A 长江三角洲 B 宁夏平原 C 鄂尔多斯高原 D 华北乎原 3.世界上可利用草场面积居全球前两位的国家是 A 蒙古、俄罗斯 B 巴西、阿根廷 C 美国功、加拿大 D 澳大利亚、中国 4.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 ,我国关于土地利用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5.“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① 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 是科技兴国战略的体现; ④ 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6.从哲学上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做法 ①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 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 ④体现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道理。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人和土地的关系是什么? 8.从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的发展趋势看,你是如何认识当今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你是如何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意义的? 【参考答案】 1.B 2.C 3.D 4.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C 6.D 7.(1)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2)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而人类应该在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爱惜和保护它。就目前的世界而言,应尽量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做到人口资源和土地资源协调发展。 8.“地大物博”主要是指我国各类自然资源在世界上总的排名属前列。“人口众多”主要是指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从而决定了我国人均占有各类自然资源的数量较少,是世界上人均占有土地量较少的国家,再加上目前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草场资源普遍超载,以及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已成为当务之急。 【材料三】 长江流域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担负着长江的蓄洪分洪任务,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盲目地围湖造田、建屋,导致湖泊面积日益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减少了33.3%,湖泊缩小、蓄水量减少,洪水一来就直接进入长江干流,助长了洪灾的形成。 人为地占用河道开辟耕地,修建工程、房屋,对长江自然生态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在人口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突出。河道被占用,洪水来临时,排泄不畅,顶托洪峰,使遭受洪灾的面积扩大和时间延长。 【材料四】 40多年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面积缩小了1/5;史称“八百里洞庭”的洞庭湖,其容积减少了40%以上。素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省,湖泊数量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1066个,总面积8300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309个,总面积仅剩下2656平方干米。 第四部分 地是刮金板,关键在流转 土地流转是怎样产生的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开,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缴足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方式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一些地方的农村,在承包的第一年里,粮食产量就比集体时期丰产年份翻了一番。 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土地延包政策的落实,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 一边是分散零星的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种植,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据有关方面测算,在目前的条件下,种植经济作物不能低于170亩的规模,种植粮食作物不能低于300亩的规模,否则,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按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原则,你种你的桑,我栽我的麻,那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种植的规模效益就不能实现,小生产就难以驾驭大市场。 另一边是随着就业渠道的增多,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向二、三产业转移。这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对土地粗放经营,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而另一部分种地能手要扩大经营规模,却又不能扩大土地面机城市职工下岗“不落志”,有的怀揣科技与资金,希望到农村大显身手,可是农村又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现实,这就从多方面限制了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 要解决这对矛盾,如果不从搞活土地使用权上找出路,那么,在给创业者“用武之地”、规划区域种植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就势必用“打破重分”的办法调整土地,这不但会造成土地承包关系的不稳定,还容易引发干群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应运而生。 土地流转,即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或农户自愿进行,或政府引导落实,将土地转让他人耕种。土地流转能在现实条件下,促进农业向效益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被一些专家称为“第三次土地革命”。 土地流转有哪些形式 从当前各地的经验和做法来看,土地流转主要有六种形式: 一是土地入股,即承包者以土地折股参加股份制合作经营,本着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原则,签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或协议,并依法公证。 二是反租倒包,即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需要,反租农民的承包土地,将土地划零为整,转包给种田大户,连片开发,统一经营。这两种形式在现代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较为普遍,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规模效益的发挥。 三是土地转包,即承包方将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以一定的条件转包给第三方,承包方和发包方仍按原承包合同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是土地转让,是指承包方将土地使用权一次性转让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向发包方履行承包合同;这两种形式多见于外出打工户或就地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户。 五是土地置换,即承包方之间为各自需要或便于耕种管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而对自己承包的土地进行互相调换。 六是土地租赁,即农户将其承包的土地以收取土地资金的形式进行租赁经营。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较为典型的是浙江。他们采取委托转包、反租倒包、土地互换、股份合作、季节性流转、租赁经营、退包等多种形式,使土地经营权得以流转。该省去年底土地流转面积只有100万亩左右,而现在流转面积达250多万亩。新一轮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规模大,还出现了不少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从原来的无偿流转转为有偿流转。在该省鄞县,过去种粮大户承包的粮田大都是“白种”,还要享受政府补贴;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土地承包费“水涨船高”,每亩承包费高的已接近300元。二是土地流转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展。在衢州、丽水等地,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明显加快。三是从农民相互间的自发流转转向有组织、有程序流转。在绍兴县,有关方面设立了“土地信托服务中心”,吸引了大批工商业主投资开发效益农业。此外,土地流转后的经营对象,也由原来的种粮大户为主转向工商企业为主,经营内容从种粮为主转向发展高效种养业。 土地流转有何作用 从浙江这个典型可以看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实现了土地、劳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例如浙江上虞市,流转土地占土地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0.6%,去冬今春,全市又有43家企业投资效益农业,计划总投资5000多万元,开发经营面积近1.9万亩。此外,土地经营权流转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尽管目前尚未有序进行,但各地摸索进行的各种流转,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活跃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实行土地转包以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而把承包的土地转包地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有收入,承包了别人土地的务农人员收入也有所增加,活跃了农村经济。 其次,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使土地荒芜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中出现了土地荒芜现象,土地流转不但减少了这一现象,还使一些河滩荒山得到逐步开发和利用。 再次,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打破了农产品“小而全”的旧格局,使农业竞争力大大增强,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如何看待土地流转与土地延包期30年不变 土地流转具有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土地延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是协调一致的。 在土地承包的开始,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态度是积极的,1984年,中央政策强调耕地的承包期不能低于15年,同时鼓励耕地可向种田能手集中。这实际上就是准许土地流转。 第一轮承包到期后,政策规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中央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但同时也提出,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方向和所有权的前提下,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流转,在有条件的地方,在农民愿意的基础上,可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当土地流转在一些地区普遍进行的时候,中央强调承包极稳定,承包期内的承包关系要稳定,土地流转要有一些前提,不能改变所有权,不能改变土地使用方向。土地流转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依法有偿进行。 由此可见,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正是土地流转的条件。只有把承包的关系稳定下来了,农民才能消除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地走出去,土地流转也才能有更多的空间。承包期长期稳定了,土地的使用权就能从承包机中分离出来,进而流动起来,聚拢了大片土地的种地能手和进入农业的工商企业,才有长期打算,发挥“人勤”的作用,发展规模经营,这样,农业生产率才能较大幅度地提高。 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前景怎样 从全国土地流转的现状来看,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廉,土地附加值偏低,阻碍了土地转包的实施,这会引发新的抛荒。一些地方生产条件差,难以旱涝保收,土地承包关系难稳固,土地流转困难大。有些需要流转的土地较为分散,在土地转包中难寻“包”方。 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制约,一些隐患已初露端倪。短期转包可能造成掠夺式经营;通过村集体或“土地经纪人”“反租倒包”的,可能出现强迫命令、强制收回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现象;有的不顾及农民的利益,低价反租高价转出,从中渔利。 还有的乡村为了“政绩”,将流转土地的很大部分用于非农项目,有的由于缺乏科学论证,或企业经营不善,导致项目搁置,土地抛荒;或由于手续不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权利义务不明确,土地纠纷时有发生。 从土地流转比较成功的地方来看,劳动生产率、每亩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比率,都有很大提高。又鉴于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关方面提出土地的流转必须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依照《土地管理法》和家庭承包经营30年不变的原则有条件地进行,防止搞行政命令“通农流转”。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化,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技术的引进,有利于农业分工及服务业的兴起,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推进。 【综合练习】 一.土壤胶体是矿物质胶体和有机胶体的复合胶体,其基本组成物质如含水的二氧化硅(显酸性)、氧化铁、氧化铝和分子中有酚羟基、羧基的腐殖酸。可见,土壤胶体由于其存在较多弱酸性基团而主要带负电荷。因此,土壤胶体能吸附阳离子进入土壤胶粒表面(扩散层中)而建立吸附平衡。吸附Ca2+离子时,对土壤胶体有较强的凝聚作用,能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形成稳性的团粒结构而有良好的肥力。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能跟土壤溶液里其他更易被吸附的阳离子(如 Fe3+、A13+、H+)或者其他浓度较大的阳离子(如所施钾肥的K+)发生相互交换的交换作用,即代换反应。此等阳离子,就称为土壤代换性(交换性)阳离子。这种代换反应,必然可逆而有其代换平衡。作物根系在土壤中通过放出有机酸和二氧化碳而吸收土壤胶体上的NH4+、K+时,就会破坏原有相关的代换平衡。 为定量研究土壤中Ca2+、Mg2+的存在状况,可进行这样的实验:分别取两份风干、磨细的同种土壤样品30g于锥形瓶中,编号为1和2,在1号瓶中加10%NaCl溶液150mL,在2号瓶中加蒸馏水150mL,同时振荡10分钟后分别用干滤纸过滤,相应得到1号滤液和2号滤液。分别量取两种滤液各25.00mL于锥形瓶中,各加入2.5mL氨性溶液(氨缓冲液)使两者的pH都约为10,再各加3滴Ca2+、Mg2+的指示剂(铬黑T,在此碱性溶液中本身显蓝色,遇Ca2+、Mg2+则显红色),然后分别用0.02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EDTA很易以等物质的量结合Ca2+、Mg2+生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故终点时溶液由红色突变为蓝色)。滴定25.00mL 1号滤液和25.00mL 2号滤液,分别用去此EDTA溶液V1 mL和V2 mL。 1.上面被研究的土样中,代换性钙镁的总含量,以“10-3mol/100g土样”计,根据测定,应为 A 0.4 V1 B 4×10-2V1 C 0.4V2 D 4×10-2V2 2.为研究酸性土壤中H+的存在状况,取等量酸性土壤的土样,分别放入适量等体积的蒸馏水和10%的NaCl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静置,再分别用pH试纸测定其上层澄清液的pH,分别获得的测定值相应为pH1和pH2。对此测定结果所作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应以PH1为该土样的土壤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值 B 测定值pH2与该土壤的酸性程度无关 C 因pH2<pH1,故应以pH2为该士样的土壤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值 D pH2越小于pH1,原存于土壤胶体的潜在酸度就越高 3.持续较多施用(NH4)2SO4或NH4Cl铵态氮肥,将使土壤显著变酸和显著减少其代换性钙镁含量,从而破坏士壤结构。其主要原因是 A NH4+的水解酸性 B NH4+被作物吸收时所显的生理酸性 C 土壤胶体上的Ca2+、Mg2+被H+代换 D 土壤胶体上的H+被NH4+代换 4.改良酸性土壤,适宜施加 A 石灰 B 氨水 C 石膏 D 腐殖酸钙 【参考答案】 1.A 2.A、D 通常用土壤溶液测定其中游离的H+浓度,即活性酸度(题中的pH1)。而用浓中性盐溶液浸提土样,可较完全地交换出为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在溶液中才显出其酸性的H+、Al3+(有水解酸性)等离子,以兼测土壤的潜在酸度。潜在酸度是主要的,通过代换反应即转化为活性酸度。 3.B、C 施用的NH4+将首先发生与土壤胶体中的Ca2+、Mg2+可逆的代换反应。植物根系吸收NH4+时,将放出有机酸和二氧化碳而在土壤中留下H+。故持续较多施用NH4+[(NH4)2SO4],被植物吸收后将以较多H+(如H2SO4)积累在土壤中而显出显著的NH4+的生理酸性,此时将显著发生土壤胶体中的Ca2+、Mg2+与H+发生代换反应。 4.A、D 改良酸性土壤,必须兼顾中和土壤酸性和提高土壤代换性Ca2+的含量,故可用石灰。施用腐殖酸钙[用(RCOO)2Ca代表]的优越性,在于能在中和土壤酸性的同时,向土壤提供Ca2+和腐殖酸(能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机弱酸)。 二.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回答: 1.此地区拟建一座水电站,坝址应选在下列四点中的何处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通过调查发现,甲地可以种植甘蔗,而乙地却不可以,原因是 A 甲地靠近海洋,降水丰富 B 甲地土壤肥沃 C 甲地纬度低,热量充足 D 甲地位于盆地底部,热量充足 3.若丙处植被受破坏,对其合理开发的整治措施是: A 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B 营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种植苹果树、梨树等经济作物 D 建草山、草坡,放牧三河马、三河牛 【参考答案】 1.A 2.D 3.B 三.右图表示在土地施肥阴离子数量不等的两种条件下,谷物的产量和用于施肥的阳离子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据图判断,土地在用20kg/hm2阳离子和20kg/hm2阴离子施肥时,限制谷物产量的因素 A 两种离子都是 B 只有阳离子 C 只有阴离子 D 两种离子都不是 【参考答案】 A 可按以下思路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解答:①题中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即在20kg/hm2阴离子下,阳离子不高于35kg/hm2;在50kg/hm2阴离子下,阳离子不高于45kg/hm2),谷物产量随阳离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加;50kg/hm2阴离子下的谷物产量高于20kg/hm2阴离子下的谷物产量(因A曲线高于 B曲线)。②所提问题:在20kg/hm2阳离子和20kg/hm2阴离子的施肥条件下,限制谷物产量的因素是什么?③信息加工:在20kg/hm2阳离子施肥条件下,施50kg/hm2阴离子比施20kg/hm2阴离子的谷物产量高,施20kg/hm2阴离子限制了谷物产量;在20kg/hm2阴离子条件下,施35kg/hm2的阳离子比施20kg/hm2阳离子谷物产量高,施20kg/hm2阳离子也限制了谷物的产量。 四.我国南方的土壤多呈酸性,现寻找一种较适合南方使用的化肥,现有两种盐。第一种为一元弱酸盐XY,其中HY溶于水,常温下HY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数与电离生成的离子数之比为20:1;第二种为一元弱碱盐AB,常温时0.1mol/L的AB盐溶液pH=5,植物根系对Y-和A+的吸收量较大。请回答: 1.常温下HY的电离度为 2.常温下AB溶液中起水解反应的A+占全部A的比例为 3.相比之下,我国南方的土壤适宜使用何种盐,为什么? 4.XY在生物中称为 盐。 【参考答案】 这是化学和生物综合题。考查学生对化学中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电离度的熟练程度,并结合生物中对矿质元素吸收的特点。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化学和生物知识。 1.2.4% 2.0.01% 3.宜使用XY,因为XY是一种生理碱性盐,长期施用恰好能与土壤中的酸性中和,而AB是一种生理酸性盐,长期施用在酸性土壤中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 4.生理碱性盐 五.传说国外某餐店主为了招徕顾客想制作一块1m3的特大豆腐,结果豆腐瘫软而告失败,其实即便是坚硬的岩石处在太高的山体底部也会瘫软。这是因为山峰高度到一定程度后,岩石基部压强过大,会发生熔化而开始流动的缘故。 1.若每摩尔岩石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为λm,岩石的摩尔质量为μ。山体看作是均匀的圆柱体。当山高达极限高度H时继续增高一点就熔化掉一点,即不能再增高了。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写出山的极限高度H的表达式。 2.设岩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Si原子量为28,O原子量为16),SiO2的λm=854J/mol,求山的最大高度H的值。 【参考答案】 1.H=λm/μg 首先假设山是一个横截面积为S,高为H的圆柱,其剖面如右图所示。若山增加Δh高度后(增加的质量为m),底部就熔化掉Δh高度,这表明H已是极限高度。这时m的势能减少转变为熔化岩石的内能。 2.H=1423.3m 本题是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的综合。从思想方法方面看,本题是运用建立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进行估测、估算的方法。本题的难点在于要根据题意作出一定的假设。即假设山体是圆柱体,且已经到达极限高度。然后再假设增加一个微小量,想象山体会出现什么情况:压强最大的底部开始熔化。这时山的整体都在缓缓地下沉。略去动能的变化,则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看相当于上部m质量的物质移到了底部。这些势能的变化,几乎全部转变为熔化岩石的热量。于是解题的思路就找到了。 六.右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今春以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的关系。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参考答案】 1.①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 ②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尘随风而起; ③森林面积减少,防风沙能力下降。 2.①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加养护; 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 ③退耕还林还草。 七.读下面有关材料,完成回答 材料一: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7.6%,主要分布在北纬35°至50°之间的内陆盆地、高原,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沙漠带。目前,我国土地沙化以平均2460平方千米/年的速度扩展,这表明我国的沙漠化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材料二:关于沙尘暴的成因可由以下三方面组成:①我国北方地区天气回暖,降水量偏低,近地面空气热量增多,空气对流上升形成热低压;②从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与北方地区的热气流交汇,形成大气涡旋,大风天气显著增多;③北方地区荒漠化严重,大风直接要挟沙尘漂移,从而形成沙尘暴天气。 1.我国遭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是 、 、 地区。 2000年入春以来,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来势凶猛,强度、频度和灾损等均创下记录,沙尘暴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原因:① ;② 。 人为原因:① ;② 。 2.完成下列图中“沙尘暴对农业造成危害”的内容填充: A 大风刮走地表浮土 B 尘土飞扬遮住太阳辐射 C 加快荒漠化趋势 D 尘土落到刚发芽的农作物上 E 风蚀程度进一步加大 F 影响农作物的呼吸 G 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H 致使土地寸草不生 【参考答案】 1.东北 华北 西北 自然原因 ① 气候异常(冷空气偏强而暖空气较弱;降水稀少等) ② 沙漠和沙化土地正好位于上风向地区,土质缺水疏松,易于吹扬 人为原因 ① 植被的大量破坏,使沙进人退,荒漠化范围扩大 ② 土地的不合理开发、使用,使土地严重超载,旱化。 2.(自左到右,由上而下)H C A E (上)B G(下)D F 八.读下图回答: 1.A沙漠的名称 ,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的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2.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 。 3.根据沙丘景观图判断风向箭头应是 ;从外力表现形式分析沙丘的形成是 作用,沙丘的移动是 作用。 4.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其主要危害有些? 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6.以上材料和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 1.塔克拉玛干 内蒙古 沙尘暴 2.过度垦殖、放牧和采伐林木(或植被破坏) 3.b 沉积 风力搬运 4.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地区,在强劲的西北季风的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展 5.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 6.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对自然、对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九.近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世界若干地区荒漠化的发展速度惊人。据估计,撒哈拉沙漠过去50年吞没了65万平方千米宜牧宜农的土地。在中国的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荒漠化土地约5万平方千米。下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1.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撒哈拉沙漠主要向 侧扩展,我国沙漠多向其 侧和 侧移动。(填“东、南、西、北”) 2.
本文档为【土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3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0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11-11-12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