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循环教学课件

水循环教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水循环教学课件nullnullnull课时1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标要求:1.了解地球水体的三态变化及存 在形式。 2.了解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3.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null1、说出水的存在形态,按其数量和分布排序。 2、说出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是什么? 3、说出陆地水的主体是什么?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课时1、自然界的水循环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存在形态气态: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

水循环教学课件
nullnullnull课时1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标要求:1.了解地球水体的三态变化及存 在形式。 2.了解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3.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null1、说出水的存在形态,按其数量和分布排序。 2、说出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是什么? 3、说出陆地水的主体是什么?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课时1、自然界的水循环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存在形态气态: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2.水的存在空间海洋水: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占全球水储量的96.5%陆地水:陆地上水体的总称,一般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土壤、地下和生物体内的水体。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大气水:是存在于空气当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水,仅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0.001%。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1)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的补给河流的补给A、雨水补给B、冰川融水补给C、积雪融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E、地下水补给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null一、相互联系的水体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的补给多以综合补给为主河流的补给多以综合补给为主外流河多以雨水补给为主,其他为辅; 内流河补给较单一,但往往也不是唯一; 地下水的补给是最稳定和持续的; 黄河下游往往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塔里木河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河流补给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 null(2009广东文基,48)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2008广东地理)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 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 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解析:枯水期大气降水少,高山冰川融水主要补给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河流,与气温有关,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湖泊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与湖泊和河流的相对位置、季节变化等有关系。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全年稳定。 解析: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1.气象条件:降水强度小,降水历时长;2.地形条件:地下平坦、坡度小;3.土壤条件:土质疏松,土壤孔隙大且多;4.地表植被条件:地表覆盖率高,草木茂盛。null(2009广东高考地理)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共10分)  资料一:见图23。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l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3分)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2分) (3)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5分) 是固定的。判断依据: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各种可能来源:1.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2.周边地表水;3.本地降水。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相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nullnull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原因内因:水的固、液、气三相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3.环节与类型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null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4.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 促进物质迁移和能力交换陆地上最大的水体冰川水陆地上最大的水体冰川水冰川的类型及分布 山岳冰川大陆冰川地下水地下水 地下水的来源: 1、雨水下渗; 2、水汽凝结; 3、地热合成。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和承压水的比较潜水和承压水的比较埋藏条件不同; 潜水在一个隔水层之上,与大气联系紧密,有自由水面;而承压水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并承受一定的压力。 更新速度不同; 潜水更新速度比承压水快,但同时更容易被污染;而承压水一旦水源污染后就很难恢复水质。 利用难易不同。 null潜水与潜水位线的判读判读原则: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null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7.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A.减缓地面沉降 B.保护地下水资源 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D.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开采地下水6.(04·江苏双选)图示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ACABnullnullnull图2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3~5题。  3.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4.从图1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5.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CAAnull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山脊 2.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 了潜水的流向 B.图中P点潜水的埋 藏深度为10米 C.图中Q点的潜水位 为20米 AB河流水河流水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的径流变化A、季节变化B、年际变化null探索: 1.如何加快实验速度,并让 实验更明显? 2.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 实中的什么? 3.为什么要在塑料纸上压放石头,且要放 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 4. 实验结果是什么?nullnullnull 1、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 A、修水库可以起到调节河川径流变化、防 洪抗旱的作用。 B、塔里木河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C、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的东南风属于水循环 过程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D、水循环能使海陆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的 交换。 E、水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再生主要通过陆地 内循环来实现。2、说一说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参与了哪种 水循环? A、长江 B、塔里木河 C、未登陆的台风 D、青海湖湖水蒸发 E、鄱阳湖湖水蒸发课堂反馈√×√√×null水循环的意义1.在各圈层间进行着巨大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null水循环的意义黄土高原当初形成的时候是平坦的,是什么作用使它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2.水通过水循环运动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null水循环的意义思考:珠江水属于水循环中哪一个环节? 它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入海而不枯竭?3.促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永续利用
本文档为【水循环教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018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0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1-11-09
浏览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