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2][ch2&3][数据采集技术&大地网的建立]

[02][ch2&3][数据采集技术&大地网的建立]

举报
开通vip

[02][ch2&3][数据采集技术&大地网的建立]null实习时间安排实习时间安排日期 周次 内容 9月18日(周二)上午 4 坐标转换 9月25日(周二)上午 5 贝赛尔正算 9月27日(周四)34节 5 贝赛尔反算 10月30日(周二)34节 10 高斯正算 11月2日(周五)下午 10 高斯反算 共16个小时 第二讲第二讲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大地制网的建立null大地测量...

[02][ch2&3][数据采集技术&大地网的建立]
null实习时间安排实习时间安排日期 周次 内容 9月18日(周二)上午 4 坐标转换 9月25日(周二)上午 5 贝赛尔正算 9月27日(周四)34节 5 贝赛尔反算 10月30日(周二)34节 10 高斯正算 11月2日(周五)下午 10 高斯反算 共16个小时 第二讲第二讲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大地制网的建立null大地测量学的任务 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 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第二章 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2.3 高程测量 2.4 天文测量 2.5 重力测量 2.6 GPS测量 2.7 SLR测量 2.8 VLBI测量第二章 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2.3.高程测量—水准测量2.3.高程测量—水准测量一、原理(method) Altitude Control Survey—Leveling2.3.高程测量—水准测量2.3.高程测量—水准测量二、仪器(instrument) Altitude Control Survey—Levelingnullnull2.3.高程测量—水准测量2.3.高程测量—水准测量三、水准测量观测值 (observations): 加各项改正后的两 水准点间的正常高差,一般取往返高差中数作为测量平差的观测值。Altitude Control Survey—Leveling2.3.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2.3.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一、原理(method) 或Altitude Control Survey—Trigonometric Leveling2.3.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2.3.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二、数据(data ) 经各项改正后,可得到两点间正常高差或大地高差, 一般也进行往返侧,取中数作为测量平差的观测值。Altitude Control Survey—Trigonometric Leveling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球面上的圆一个平面和球面相截,所得的截口是一个圆。如果这个圆通过球心,球心就是所得圆的圆心,该圆称为大圆。如果平面不通过球心,该圆的圆心就不可能是球心,这种圆称为小圆。小圆大圆Ospherical trigonometry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通过不在同一个直径上的两球面点,只能做一个大圆。球面上的两点间距离,可以用两点间的大圆弧的线长度或大圆弧所对的中心角(又称角距、球心角)来表示,对于单位球,二者数值等价。如此定义的长度,是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长度。大圆OABA、B两点间的距离spherical trigonometry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球面上圆的极对于球面上的任何一个圆ABC(无论大圆与小圆),通过它的圆心O'作一条垂直于该圆面的垂线,这条垂线一定过球心O,并于球面交于直径的两端点P、P', 这两点就是该圆的极。极点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称极距)都相等。OO'ABCPP'spherical trigonometry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球面角两个大圆弧相交的角叫球面角(如APB),它们的交点叫球面角的顶点,大圆弧本身叫球面角的边。该角以两个平面POA和POB所构成的二面角来度量。以球面角的顶点为极点作大圆,则球面角的边或其延长线在这个大圆上所截取的弧段,就是球面角的数值。OABPA'B'球面角的数值球面角spherical trigonometry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球面三角形把球面上的三个点用三个大圆弧连接起来,所围成的图形叫球面三角形,这三个大圆弧叫球面三角形的边,这三个大圆弧所构成的球面角叫球面三角形的角。球面三角形的边、角一般取为小于180度。OAB球面三角形的三角A、B、CCabc球面三角形的三边a、b、c球面 三角 形六 元素spherical trigonometry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补充知识― 球面三角学球面三角形边和角的基本性质 球面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球面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球面三角形三边之和大于0度而小于360度。 球面三角形三角之和大于180度而小于540度。 若球面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则这两边的对角也 相等,反之亦然。 在球面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spherical trigonometry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天文测量:研究运用天文方法观测天体的位置来确 定地面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某一方向线的方向,即 研究用天文方法测定地面点的天文经纬度和某一方 向的天文方位角,以供大地测量和其它有关科学技 术方面使用。地球的运动: 周日视运动 周年视运动Astronomic Observation― basic conceptions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天球:站心,地心,日心 天球特性: 相距较近的相互平行的直线, 向同一方向延伸,相交于天球球 面同一点。 相距较近的相互平行的平面延 伸,相交于天球球面上同一 个大 圈。Astronomic Observation― basic conceptions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天球与地球自转有关的基本圈、 线、点 天轴和天极 天球赤道面和天球赤道 天顶和天底 天球地平面和天球地平圈 天球子午面和天球子午圈 子午线和四方点 垂直圈和卯酉圈Astronomic Observation― basic conceptions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周日平行圈 天体上中天和下中天 时圈Astronomic Observation― basic conceptions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2.4.天文测量― 基本概念天球与地球公转有关的 基本圈、线、点 黄道和黄极 二分点、二至点 二分圈和二至圈 Astronomic Observation― basic conceptions2.4.天文测量―天球坐标系2.4.天文测量―天球坐标系starearthmanNPZQSP'Q'γAstronomic observation― celestial coordinates2.4.天文测量―天球坐标系2.4.天文测量―天球坐标系四、黄道坐标系黄纬、黄经Astronomic observation― celestial coordinates2.4.天文测量―天文坐标系2.4.天文测量―天文坐标系Astronomic observation― astronomic coordinates2.4.天文测量―天文坐标系2.4.天文测量―天文坐标系天文坐标系与天球坐标系的关系地球天球测站WSQZPAAstronomic observation― astronomic coordinates2.4.天文测量―天文坐标系2.4.天文测量―天文坐标系天文坐标系与天球坐标系的关系starAstronomic observation― astronomic coordinates2.4.天文测量―天文纬度2.4.天文测量―天文纬度纬度测量基本原理(南北星中天法)south starnorth star(南星上中天)(北星上中天)(南、北星上中天)测站天球需要测两颗星的天顶距Astronomic Observation― astronomic latitude 2.4.天文测量―天文经度2.4.天文测量―天文经度经度测量基本原理(恒星天顶距法)需要测天顶距、读取钟面时、收时号Astronomic Observation― astronomic longitude 2.4.天文测量―天文方位角2.4.天文测量―天文方位角天文方位角测量基本原理(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水平度盘需要测水平方向、读取钟面时、收时号Astronomic Observation― astronomic azimuthnull2.4.天文测量―数据2.4.天文测量―数据天文测量的观测数据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 天文方位角Astronomic Observation― datum2.5.GPS测量― 基本概念2.5.GPS测量― 基本概念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授权开始研制的海陆空三军共用的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和测速;另外,利用该系统,用户还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和精密定位。GPS系统在测量、导航、制导、精密定位、动态观测、授时、速度测量等方面,具有使用方便,观测简单,定位精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显示出了强大功能及无比的优越性。 Global Position System― basic conceptions2.5.GPS测量― 基本概念2.5.GPS测量― 基本概念GPS系统组成① 空间部分 :由24颗工作卫星所共同组成GPS卫星星座,其中21颗可用于导航定位,另3颗为备用卫星。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而发展到今天,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数量已经达到27颗。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都能观测到5-8颗卫星。卫星的高度约为2万公里,运行周期约为12个恒星时。每颗GPS工作卫星都发出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GPS用户正是利用这些信号来进行工作的。Global Position System― basic conceptions2.5.GPS测量― 基本概念2.5.GPS测量― 基本概念GPS卫星星座Global Position System― basic conceptions2.5.GPS测量― 基本概念2.5.GPS测量― 基本概念GPS系统组成② 地面监控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若干跟踪站所组成的监控系统构成。主控站有一个,它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卫星的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向卫星发布指令,当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调度备用卫星,替代失效的卫星;同时具有监控站的功能。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的工作状态。注入站是将主控站计算出的卫星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数等内容注入到卫星中去。Global Position System― basic conceptions2.5.GPS测量― 基本概念2.5.GPS测量― 基本概念③ 用户部分:GPS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辅助设备等所组成。其作用是接收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和定位等工作。 GPS系统组成Global Position System― basic conceptionsnullGPS仪器2.5.GPS测量― 基本概念2.5.GPS测量― 基本概念根据定位所采用的观测值 伪距定位,载波相位定位 根据定位的模式 绝对定位,相对定位 根据获取定位结果的时间 实时定位,非实时定位 根据定位时接收机的运动状态 动态定位,静态定位GPS的测量模式Global Position System― basic conceptions2.5.GPS测量― 基本概念2.5.GPS测量― 基本概念GPS伪距导航定位原理 钟差:信号正确传播时延:信号实际传播时延:化为距离:Global Position System― basic conceptionsnullGPS的应用领域nullnull主要功能:定位、授时、短信通讯卫星定位总控站用户机“北斗一号”东星“北斗一号”西星2.6.重力测量― 基本概念2.6.重力测量― 基本概念1、 重力1)质点、质体引力:质点:质体:2)离心力、重力:离心力:重 力:Gravity Survey― basic conceptions2.6.重力测量― 基本概念2.6.重力测量― 基本概念Gravity Survey― basic conceptions2.6.重力测量―绝对重力测量2.6.重力测量―绝对重力测量Gravity Survey― absolute gravity survey2.6.重力测量―相对重力测量2.6.重力测量―相对重力测量1、原理(method) 相对重力加速度3、仪器(instrument) 相对重力仪(弹簧重力仪)2、数据(data) Gravity Survey― relative gravity survey2.6.重力测量―其它技术2.6.重力测量―其它技术航空重力测量基本原理 航空重力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飞机携带的机载重力仪测出飞行剖面各时刻相对于地面基准重力点的重力变化,然后算出的各扰动改正项并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推算出相应时刻空中点的重力加速值,最后采用延拓方法将其归算为地面点的重力值。航空重力测量是相对重力测量,即在飞机起飞前,应当与地面已知重力点进行联测。 Gravity Survey― other technology2.6.重力测量―其它技术2.6.重力测量―其它技术卫星测高 利用安置在卫星上的雷达测高仪测定卫星至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并用激光测卫、多普勒和GPS等方法精密确定该卫星的运行轨道,这种测定海面形状的方法和技术称为卫星测高。由于卫星测高技术可测定的海洋大地水准面,进而用斯托克司反解公式推出海洋部分的重力异常,以弥补海洋地区重力测量资料的空白,因此对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具有重要作用。 Gravity Survey― other technology2.7.人卫激光测距2.7.人卫激光测距 卫星激光测距(SLR)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卫星精密定位观测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是目前各种空间观测技术中绝对定位精度最高一种,它在全球地心坐标系的建立和维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板块运动的实测、地球重力场模型和地心引力常数的改进、地球自转参数的精确测量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SLR简介Satellite Laser Ranging — SLRnull 我系曾研制建立了军队第一批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为全国军事空间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测量数据。总部重点项目2.8.甚长基线干涉测量2.8.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射电天文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测量技术。它能把相距成千上万千米的两台射电望远镜组合成一个分辨率非常高的射电干涉测量系统,不仅能有效地观测和研究射电天体的精细结构和变化,而且还能精确地测量地面点位、上万公里的基线长度、地球自转变化等,另外还能对深空飞行器进行精密的跟踪定位和导航。目前已在天文、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和空间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VLBI测量简介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 — VLBInull 我系正在参与研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口径为500米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立,将对我军深空目标的跟踪定位发挥重要作用。null第三章 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3.1 三维控制网的建立 3.2 水平控制网的建立 3.3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3.4 重力网的建立第三章 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null大地测量学的任务高程测量重力测量空间测量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天文测量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一、建立水平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导线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 三边测量法 边角同测法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一、建立水平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一、建立水平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导线测量法― 原理P0P2P3P1(X1,Y1)β1β2β3D12D23T10xyo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一、建立水平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一、建立水平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三角测量法― 原理P3P1(X1,Y1)T12xyoP2(X2,Y2)A1B1C1D12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一、二等网不仅是国家统一坐标的控制骨架,还要满足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三、四等水平控制网主要用于地形图图根点的高一级控制和基本工程建设的需要。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国家控制点的密度必须满足测图要求。测图比例尺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对点的密度要求也不同,一般要求每个图幅平均有3~4个等级控制点,以满足加密图根点的需要。工程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建立国家控制网任务重、时间跨度大,为避免重复和浪费,必须有统一的布设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和作业规范,以使各测绘部门所测成果的精度、布设规格合乎要求,便于构成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网整体。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一等三角锁系是国家首级三角网,其作用是在全国领土上迅速建立一个统一坐标系的精密骨架,以控制二等以下三角网的布设,并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动力学等提供资料。控制测图不是直接目的,因此,着重考虑的是精度而不是密度。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锁环所围成的范围内,它是加密三、四等网的全面基础。二等网平均边长为13km,就其密度而言,基本上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要求。它与一等锁同属国家高级水平控制网,所以,主要应考虑精度问题,而密度只作适当照顾。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网(点)国家三、四等三角网(点)是在二等三角网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它是图根测量的基础,其布设密度必须与测图比例尺相适应。三、四等三角网平均边长分别为 8km 、 4km ,每点控制面积分别为50、20平方公里,基本上满足1:2.5万和1:1万、1:5千测图需要。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网(点)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导线控制网导线测量在控制面积、检核条件等方面不如三角测量,但它具有布设灵活,推进迅速,易克服地形障碍等显著的优点。随着全站仪的不断改进,导线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如用来代替三、四等三角网控制大比例尺测图、城市导线控制测量、军事上阵地联测等。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导线控制网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我国天文大地网简介我国第一期天文大地网,1951年开始布设,1971年完成测量工作,1982年完成网的整体平差工作,包括一等三角锁系、二等三角网、部分三等网和导线,有近5万个控制点,467条起始边和916个起始方位角。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2003年我国又完成了地面网与空间网的联合平差工作,它是在1982年平差的基础上,增加了全国高精度GPS网等空间测量数据,获得了全国约5万个点的地心坐标,建立了我国新一代的坐标系 - CGCS2000。 我国天文大地网简介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 技术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实地选点 造 标 埋 石技术设计包括收集资料和图上设计,即在地形图上选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点的位置及最佳图形。实地选点就是将图上设计内容落实到实地,按点的位置要求选定点的最佳位置。 四、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3.2.水平控制网的建立 技术设计 实地选点 造 标 埋 石国家三角点或导线点之间相距一般较远,直接看不到对方,常要造大地觇标用来指示点的具体位置。埋石,即埋设中心标石,将其作为控制点位的永久性标志。四、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目前,国家高程控制网主要是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起来的,也称为国家水准网,它是确定地面高程的基础。国家水准测量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一、二等称为精密水准测量,三、四等称为普通水准测量。国家高程控制网基本概况Establishment of Altitude Control Network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一、国家高程控制网的作用 国家高程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格布设测定,它的主要作用是: ① 作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控制基础;为各项 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高程数据。 ② 精密水准测量取得的结果可以确定大地水准面和 海面地形,是研究地球形状、大小的重要资料, 也是研究地壳垂直形变、地震预报的重要数据。Establishment of Altitude Control Network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高程起算面及水准原点 Establishment of Altitude Control Network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水准网的布设原则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原则与水平控制网布设原则类似,也采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分四个等级布设,逐级控制,逐级加密。而且各级水准路线一般都要求自身构成闭合环线,或闭合高一级水准路线上构成环形,以控制系统误差的积累和便于低一级水准路线的加密。 Establishment of Altitude Control Network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Establishment of Altitude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IGS网(国际GPS服务网) 国家GPS A、B级网 国家GPS 一、二级网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IGS网(国际GPS服务)IGS由IAG成立于1992年,1994年正式运行。它无偿向全球用户提供各种GPS信息,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面可以支持电离层、气象、参考框架、精密时间传递、地球自转速率及其变化、地壳运动等研究。我国的IGS站有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昆明、拉萨、乌鲁木齐,IGS服务提供这些站的精确地心坐标及速度。 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国家GPS A级网于1992年由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等单位布测,全网27个点,平均边长约800km。B级网由国家测绘局于1991-1995年布测,包括A级点共818个点。B级网的结构在东部点位较密集;中部地区点位密度适中;西部地区点位密度较稀疏。B级网60%的点与我国一、二等水准点重合,其余进行了水准联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国家GPS A、B级网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国家GPS A、B级网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 全国GPS 一、二级网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全国GPS一、二级网于1991-1997年由总参测绘局布测,全网534个点,在全国陆地(除台湾省)、海域均匀分布,还包括南沙重要岛礁。一级网44点,平均边长约800km,于1991~1992年观测;二级网490点,在一级网基础上布设,于1992~1997年施测,平均边长约200km。一、二级网点均进行了水准联测。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全国GPS 一、二级网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由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国家测绘总局、中国科学院四个单位于1998年开始布测,是以地震预报为主兼顾测量需要的监测网,共1081点,主要分布在大板块和地震活跃区附近。基准网点间距1000km左右,为GPS常年连续观测点;基本网点间距约500km,为定期复测点;区域网点间距约几十到百公里,不定期复测。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一、全球及全国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 全国三大GPS网的意义三大GPS网共包含两千多个点,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和基础测绘的基本框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并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连续观测的基准站可为任何作业的GPS测量提供同步观测数据,并作为起算点,可使GPS测量作业更方便、效率更高。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二、GPS三维控制网的布设 GPS三维控制网的分级布设原则首先在全国范围内用GPS建立一个高精度的稀疏骨架控制网,根据需要的测区可在以上控制网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在进一步加密时,应用GPS技术可以不预先作全面的大地网,而是按照用户所需要的精度要求随用随做。可以使用GPS测量从几百公里以外直接获取已知点,既节省人力、物力,又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 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二、GPS三维控制网的布设 GPS三维控制网的等级分类绝对精度相对精度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二、GPS三维控制网的布设 技术设计 实地选点 造 标 埋 石 为长期地保存GPS点位,控制点一般应设置在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上以精确标志点位。其标石可以深埋地下、也可以建造观测墩或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 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3.1.三维控制网的建立三、其它三维控制网 除可由GPS建立三维控制网之外,还可以由SLR、VLBI建立,前者目前已大量在生产中应用,而后者由于设备昂贵,主要用于全球或长边的洲际联测等科学任务,目前在上海、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若干个城市建立了基站并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对提高主要由GPS网建立的三维控制网的精度并进行外部检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stablishment of 3-Dimensional Control Network3.4.重力网的建立3.4.重力网的建立一、国际重力测量基准 重力测量分绝对重力测量和相对重力测量,前者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后者测量两点间重力加速度之差。相对重力测量需要一个已知精确重力值的点作为相对重力测量的起算点,经国际测量会议认可的绝对重力点,称为国际重力原点。历史上曾设过两个原点,它们分别是维也纳重力原点和波茨坦重力原点。Establishment of Gravity Control Network3.4.重力网的建立3.4.重力网的建立一、国际重力测量基准 Establishment of Gravity Control Network3.4.重力网的建立3.4.重力网的建立二、我国重力基本网 Establishment of Gravity Control Network3.4.重力网的建立3.4.重力网的建立三、国家重力网的建立 Establishment of Gravity Control Network3.4.重力网的建立3.4.重力网的建立三、国家重力网的建立 重力网建立的方案根据重力测量的用途和精度,可将重力测量分成两大类,即“重力控制测量”和“加密重力测量”。前者的任务是建立控制网,它包括基本重力点、一等重力点和二等重力点三个等级。后者则是在重力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各单位、部门特殊任务的需要所进行的加密重力测量。Establishment of Gravity Control Networknull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导线测量法原理、三角测量法原理 建立国家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方法 我国的高程起算面及起算点 我国已有的GPS三维网有哪些?null补充内容的理解 画图说明水平角和垂直角 画图说明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要写出相应高差公式) 画图说明天文经纬度、天文方位角 画图说明导线测量法原理(要写出相应坐标公式) 画图说明三角测量法原理(要写出相应坐标公式) 请思考野外测量可以获得哪些观测值,点的最终水平坐标和高程怎么得到?null
本文档为【[02][ch2&3][数据采集技术&大地网的建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809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8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1-04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