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举报
开通vip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与陆缘海 Shaw(1964)首先把碳酸盐的主要沉积 场所—浅海划分为陆表海和陆缘海两种类型。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陆表海(epeiric sea) 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 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又称内陆 海( epicontinental sea)、陆内海( inland sea)、大陆海(continental sea)。 z低 坡 度 : 海 底 坡 度 <1ft/mile ( 0.03 ~ 0.15m...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与陆缘海 Shaw(1964)首先把碳酸盐的主要沉积 场所—浅海划分为陆表海和陆缘海两种类型。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陆表海(epeiric sea) 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 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又称内陆 海( epicontinental sea)、陆内海( inland sea)、大陆海(continental sea)。 z低 坡 度 : 海 底 坡 度 <1ft/mile ( 0.03 ~ 0.15m/km) z范围广阔:延伸可达几百~几千英里。 z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一般不超过 200m。 注:1ft=0.3048m,1mile=1609.344m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陆缘海(Pericontinental sea) 陆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 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z坡 度 较 大 : 海 底 坡 度 为 2~10ft/mile (0.6~3m/km)。 z范 围 较 小 : 宽 度 一 般 为 100~300mile (160~480km)。 z深度较大:水深可达200~350m。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现在的浅海大多是陆缘海,如黄海、东 海、南海,但地质历史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浅海 大多是陆表海,缺少现成的陆表海模式。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海 平面很低的地质时代中。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肖(Shaw,1964)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陆 表海的水体能量特征,并且在能量的基础上, 对陆表海沉积物的分布也进行了相应的划分。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 欧文(Irwin,1965)继承了Shaw的陆表 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 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 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Irwin根据陆表海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 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 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 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X带(低能带) ①位于浪基面之下,一般来说海底很少受 到扰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海流的干扰。 ②此带宽约几百英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③沉积物主要是来自Y带(高能带)的细 粒物质,主要为灰泥。 ④生物:处于光合作用下限,底栖生物和 藻类都不发育;浮游生物、自游生物和来自高 能带的大量有机物质都可以在这里堆积下来。 ⑤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发育。 ⑥颜色:安静缺氧,沉积物多呈暗色。 ⑦沉积厚度:沉积物厚度一般不大。 ⑧该带岩石是有利的生油岩。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Y带(高能带) ①从波浪开始冲击海底的地点开始,向滨 岸方向延伸,直到波浪和潮汐的能量大部分被 消耗掉为止。 ②此带宽约几十英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③沉积特征:此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水 浅、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 繁殖。 向海一侧,从深水上升带来的氧料尤其丰 富,因而各种生物大量发育,往往形成生物礁。 向岸一侧,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形成岩 石主要为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 分选和磨蚀良好,灰泥含量少,具交错层理。 ④此带的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Z带(低能带) ①位于Y带的向岸方向,直到滨岸为止。 ②水很浅,波浪和潮汐作用都很弱,水循 环也很弱。 ③宽度较大,可达几百英里宽。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④海底坡度很小,或近于平坦。 ⑤靠近滨岸的地带,如因气候炎热干燥, 水流停滞,可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类盐类矿物的 沉积。 ⑥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 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 ⑦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相当发育。 ⑧沉积构造:干裂、冲沟、鸟眼、生物钻 孔等。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陆表海碳酸盐沉积的其他特征: 由于陆表海平坦宽阔,水又很浅,因此微 弱的地壳升降运动或冰川的消长都会使海平面 产生显著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大范围的潮坪沉 积。 陆表海碳酸盐沉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旋 回性发育。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绝大部分是陆表 海清水沉积作用的产物,具有普遍意义。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三、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1.拉波特的模式 Laporate(1967)研究纽约州下泥盆统曼 留斯组的碳酸盐岩后,认为该组是在一个非常 接近海平面的环境中形成的,并根据该组岩性 及古生物特征,以潮汐作用带为主要标志,划 分出了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等3个相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1)潮上带 岩石类型:主要是泥—粉晶白云岩、白云质 泥质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少见。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潮间带 岩石类型:主要为薄层不含化石的球粒泥晶 灰岩;内碎屑、鲕粒、叠层石及藻灰结核常见。 沉积构造:冲刷、干裂。 生物化石:种类较单调,数量丰富,多杂乱 堆积。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潮下带 岩石类型:主要是厚层至块状球粒泥晶石 灰岩、含各种生物屑的石灰岩及富含层孔虫格 架的礁石灰岩。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969年,Laporate又把他的模式进行了修 改,主要把潮下带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部分。 潮下带上部:位于浪底之上,为高能环 境,为礁和滩的发育地带。 潮下带下部:位于浪底之下,为低能环 境,为泥晶石灰岩生成环境。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Laporate模式 Irwin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 Z带 潮下带上部 Y带 潮下带下部 X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杨等的模式 杨等(Young et al.,1972)根据阿肯色州 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性及古生物特征,拟定了 一个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划分出 潮上带、潮间带、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潮上带 岩石类型:白云岩、白云质泥晶石灰岩、 球粒泥晶石灰岩。 沉积构造: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化石少见,有藻席。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潮间带 潮间带上部:类似潮上带,藻席发育。 潮间带下部: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 岩,有柱状叠层石。 生物化石:化石较多,虫孔也较常见。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局限潮下带 沉积环境:水体能量受限制,较低能环境。 岩石类型:内碎屑生物屑灰岩,灰泥充填, 亮晶少。 生物化石:多见,较浅处可形成生物丘。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4)开阔潮下带 沉积环境:波浪潮汐作用较强,高能。 岩石类型:内碎屑石灰岩或生物屑石灰 岩,亮晶胶结。 沉积构造:可出现低角度斜层理。 生物化石:生物化石丰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三种模式的对比 Laporate模式 Irwin模式 Young et al.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 Z带 Y带 X带 潮上带、潮间带、局 限潮下带 潮下带上部 开阔潮下带 潮下带下部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1974)对北美阿 拉斯加北极地区的石炭系两种不同的沉积组合 进行系统研究后,拟定了两个沉积模式,其中 之一就是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该模式 代表一个海进组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Armstrong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相带 陆相 滨海的咸水~淡水沼泽沉积 近岸相带 陆源碎屑沉积为主 远岸相带 以含海绵骨针的泥岩为主 向岸相带 含粪球粒颗粒灰泥岩及泥质颗粒岩 向海相带 含棘皮类及苔藓类的泥质颗粒岩及颗粒质泥岩 浅滩相 主要为鲕粒及生物碎屑的颗粒岩,具交错层理 开阔 台地相 局限 台地相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五、综合相模式 1.Armstrong的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Armstrong拟定的第二个沉积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停滞缺氧盆地停滞缺氧盆地 Irwin的X带Irwin的X带潮汐陆棚潮汐陆棚 斜坡脚斜坡脚 前斜坡前斜坡 开阔海陆棚开阔海陆棚 浅滩水浅滩水 开阔台地开阔台地 局限台地局限台地 潮间~潮上带潮间~潮上带 Irwin的Y带Irwin的Y带 Irwin的Z带Irwin的Z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威尔逊(Wilson,1975)的模式 Wilson模式与Armstrong的相似,划分9个相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Wilson模式与Irwin模式比较 ①盆地 深水盆地 ②开阔陆棚 ③碳酸盐斜坡脚 较深水的 碳酸盐陆棚 ④前斜坡 ⑤生物(生态)礁 ⑥台地边缘砂 高能环境 相当Irwin Y带 礁灰岩、生屑灰 岩、鲕粒灰岩、 内碎屑灰岩 ⑦开阔台地 ⑧局限台地 ⑨台地蒸发岩 近岸低能带 或潮坪地带 相当Irwin Z带 泥晶石灰岩、白 云质灰岩、白云 岩、蒸发岩等 远海低能带 相当Irwin X带 暗色泥晶灰岩和 页岩为主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Wilson 的 九 个 相 带 中 还 提 出 了 24 个 微 相 , 从 而 使 应 用 这 一 模 式 提 供 了 方 便。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塔克(Tucker,1981)的模式 Tucker将主要碳酸盐相与七种主要环境联 系起来:①潮上—潮间坪;②泻湖及局限海 湾;③潮间—潮下浅滩;④开阔陆棚及台地; ⑤礁及碳酸盐岩隆;⑥礁前塌砾及泥丘;⑦远 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潮上—潮间坪潮上—潮间坪 泻湖及局限海湾泻湖及局限海湾 潮间—潮下浅滩潮间—潮下浅滩 开阔陆棚及台地开阔陆棚及台地 礁及碳酸盐岩隆礁及碳酸盐岩隆 碳酸盐台地—陆表海碳酸盐台地—陆表海 礁前塌砾及泥丘礁前塌砾及泥丘 远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远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 盆地—较深水斜坡区盆地—较深水斜坡区 Tucker模式将开阔陆棚与台地放在一起,碳 酸盐台地中将泻湖(局限台地)与潮坪分开,开 阔台地内分出浅水碳酸盐砂滩,局部出现斑 (点)礁及泥丘。比较切合陆表海碳盐沉积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六、深水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前述诸模式基本上都是浅水海洋的甚至滨 海的碳酸盐相的模式,只有少数模式涉及到了 深水相,但较笼统。 随着深水碳酸盐岩研究不断深入,逐渐总 结出一些深水碳酸盐相的模式,如多特 (Dott,1963)的海下重力流沉积类型、麦克 尔里斯和詹姆斯(Mcllreath and James,1979) 的四种不同的陆棚边缘的深水海洋沉积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七、我国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我国对碳酸盐沉积相研究主要是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量借鉴国外沉积模式来进 行研究的。 国外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在我国已被广泛采 用,尤其是Wilson的模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 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广大沉积学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许 多模式,补充和修改了威尔逊模式不足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是关士聪等提出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广西泥盆纪主要沉积相模式示意图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本节要点:本节要点: z欧文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重点) z拉波特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 z杨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 z威尔逊的碳酸盐岩综合沉积模式(重点)
本文档为【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507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03
浏览量: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