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举报
开通vip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第27卷第 1期 (2009年第 1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f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1 V01.27 No.1 20()9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朱世学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巴人生活在三峡地 区,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三峡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峡文化历史久 远,源远流...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第27卷第 1期 (2009年第 1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f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1 V01.27 No.1 20()9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朱世学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巴人生活在三峡地 区,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三峡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峡文化历史久 远,源远流长,不仅是早期人类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巴文化诞生和发展的源头。 关键词:巴文化;三块地缘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1004—941(2009)01—0034—05 所谓巴文化,依照狭义的考古学的范畴,当是指 夏商周时期,在三峡地区及临近区域,由巴民族所创 造的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从其广义而 言,当是指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巴族地区人群生活方 式的总和,它包含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史前时 代,也包含整个文明时代。 巴人生活在三峡地区,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三 峡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考古学通 常所说的三峡地区,并非仅限于今天的长江三峡,而 是特指以长江三峡水道为轴心,连接重庆、湘西北及 鄂西等三省市交界的区域。这一区域正好是长江 中、上游的交汇、过渡地带。长江干流的水系较著名 的有巫溪、香溪、清江以及洞庭湖水系的澧水和沅水 的中上游。这些水道 自古就是连接东西、汇贯南北 的水陆交通要道,在远古时代就是沟通原始考古学 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一 、三峡原始地貌的形成 据地质学家们研究,三峡地区原始地貌的形成 主要依赖于中生代后期的两次重要的造山运动。首 先是距今一亿五千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印支运 动”,它使四川、青海、甘肃等海槽全部上升,并与华 南、华北连成大片完整的陆地。此时,三峡地区不仅 全部升出海面,而且在鄂西地段隆起了高大的黄陵庙 背斜。其次是距今7000万年前发生在我国北方的 “燕山运动”,由于受到太平洋洋壳自东向西的阻力后 产生的力偶作用,于是就在我国华北、华中广大地区 出现了许多褶皱山地以及大小不等、无一定规则的盆 地。三峡地区原始地貌的基本骨架——川东褶皱带 以及鄂西山地,就是在这次燕山运动中完成的 J。 2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由于中国大陆 发生了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因此,发源于青藏高原 的古长江河源水系,便汇聚起四川盆地广袤地域内 产生的数千亿立方米的水量,向盆地东沿的唯一山 口——川鄂山地中的低凹带冲去。与此同时,黄陵 庙背斜在经过上亿年的风化剥蚀后,也由原来海拔 2500米的中山,变成海拔在 500米左右的和缓低 山。再加上发源于这个背斜的东西两坡的河流,因 长年累月的向下切割和向源头侵蚀,从而将东西两 边的水系贯通一体,形成原始的长江干流。 原始长江干流形成后,2000万年来便以其巨大 的水流量,日夜不停地冲刷侵蚀着以海相沉积为主 的三峡地区的地表。当它流经以石灰岩为主的背斜 山地时,因岩性致密坚硬,抗蚀力强,江水只好顺着 较发育的垂直裂隙向下侵蚀,致使两岸坡谷岩层失 去支撑而崩塌,从而形成幽深险峻、峭壁临江的三峡 大峡谷。这样,原始长江就以其无与伦比的伟大自 然力,经过漫长岁月的雕琢修饰,终于在川鄂山地之 间,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驰名中外的奇特景观——长 江三峡。 长江三峡地处北纬28。到31。之问,气候条件优 收稿日期:2008—11—18 作者简介:朱世学(1963一),男,土家族,湖北来凤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家族地区的考古文化。 34 越,具有冬暖、春早、降水量大、温度高、无霜期长的 特点,而且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河谷炎热,山地凉 爽。适宜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与生活。尤其是峡 区内水能资源丰富,除长江外,其流域面积大于50 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450余条,总长度达 12700多 公里。由于峡内较暖的水温是鱼类产卵的极佳场 所,每年都有很多鱼类回游到此地产卵,正因如此, 峡江干流和支流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鱼类资源。 由此可见,三峡地区在古代的自然环境是优越 的,为三峡地区古代人类的产生和繁衍提供了非常 有利的条件,也适宜产生悠久而发达的古代文明。 古老的长江三峡,以它神奇险峻的自然风光和丰富 多彩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二、三峡远古人类的发现 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源头, 而三峡地区乃是长江文化发展的摇篮。早在 20世 纪二三十年代,三峡就是欧美古人类和古生物学家 重点考察的地区。我国著名考古学和人类学家、 “北京人”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早在 5O年代就预 言过:“北京猿人的祖先在三峡”-2 J。全国政协副主 席钱伟长先生也说过:“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是中 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L3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三峡地区发现了举世瞩目 的“巫山猿人”。“巫山猿人”遗址位于巫山县大庙 镇龙坪村。1986年由中科院黄万波教授率队,在该 遗址共发现巨猿化石和人类化石材料近 2O件,伴生 的动物化石达25种,其人类化石材料为直立人的右 上侧门齿 1枚,并在同一层位获得了一段带有两颗 臼齿的下颌骨。考古界将其定名为“巫山人”,其出 土层位的地质时代经科学测定,属更新世早期(距 今204万年)HJ。巫山猿人的发现,可能代表尚未 发现的早期人类的一个新的类型,它不仅填补了我 国在这方面的空白,而且为人类起源于亚洲这一派 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又发现了闻名世界的“长 阳人”化石。“长阳人”化石,1956年发现于长阳下 钟家湾的龙骨洞,1957年中科院贾兰坡教授率队考 察并证实。长阳人的化石材料,主要是一件残损的 左上颌骨。颌骨上保存有第一臼齿材料,上颌骨保 存着上颌体的大部分。专家们研究发现,“长阳人” 不仅具有现代人的性质,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 特征 J。经北京大学考古系实验室用铀系法科学 测定,长阳人化石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后一阶 段,距今2O万年左右,属早期智人 J。其伴生的动 物化石属于“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继长阳人之后,1992年4月,在长阳境内的鲢 鱼山洞穴遗址的发掘中,又发现了约为旧石器时代 中期的古人类用火的遗迹,且多处分布,并有较大的 面积。这些遗迹单位的炭标本,经中国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测定,其年代距今为9一l2万年。 在遗址的地层中,还出土了牛、鹿、羊、犀牛、虎、豹、 熊、豪猪、猕猴、熊猫、东方剑齿象等20多种动物化 石。这一发现,对于了解“长阳人”以后人类的生存 和生活,气候环境与动植物园群落,提供了十分重要 的参考材料。 三、三峡古文化遗址的分布 现在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县的夔门白帝 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约192.3公里。江 水在这里切开了七岳山、巫山和黄陵三个背斜构造, 形成了雄奇险峻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和滩多 流急的西陵峡。其中,瞿塘峡起自奉节白帝城,止于 巫山大溪镇,全长约 8公里,两岸峭壁临江,窄处不 足100米,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喻;巫峡 起自巫山县城旁的大宁河口,止于湖北巴东县的官 渡口,全长42公里,由三段石灰岩构成的三个峡谷 (即金盔银甲峡、铁棺峡、巫峡)相连而成。著名的 巫山十二峰分布两岸,江水穿行其中,迂回曲折,时 而山塞疑无路,不久峰回又一天,蔚为奇观;西陵峡 起自秭归县香溪口,止于宜昌南津关,全长约75公 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由于长江在这一带从 著名的黄陵庙背斜石灰岩层穿过,峡中乱石林立、险 滩丛生,历来是长江航运中的艰险江段,其中崆岭滩 有“鬼门关”之称。三段峡谷之间为构造盆地所隔 开,在江水作用下,形成了较为开阔的三个宽谷:大 宁河宽谷、香溪宽谷以及把西陵峡分为东、西两部分 的庙南宽谷。 三峡地区的宽谷地带,江面较为宽阔,地势相对 平缓。临近长江及其支流、沟涧的人江处,多为泥沙 淤积覆盖的一级阶地。远离江岸的山麓、山顶部,则 往往是喀斯特洼地、沟谷谷底和一些构造平台。这 些比较平坦的地方,当地人俗称为坪、坝、沱等,如罗 坪、雷家坪、茅坪、三斗坪、罗溪坝、平阳坝、平善坝、 云沱、南沱、莲沱等等,是三峡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和 居民居住区。巫山县、巴东县、秭归县城和峡区内的 主要集镇,也大多在这些宽谷内。 在三峡地区的三个宽谷内,发现了许多古文化 遗存,如大宁河宽谷发现有著名的巫山大溪遗址、双 堰塘遗址等等,同时,大宁河上的古栈道和大昌古 城,记载着现代交通工具发明以前数千年间,自陕南 经川东乃至云贵高原之间绵绵不绝的历史联系。香 35 溪宽谷中发现有王家坝、乔家坝、张家坪、官庄坪、李 家坝、土地湾等遗址,这里发现的大量文物诉说着 巴、蜀、楚、越诸部落集团在这一方土地的交流、撞击 和融合。三个宽谷中面积最大、地理环境最好的庙 南宽谷更有一系列被称为“三峡地下通史”的古文 化遗址,如路家河、朝天嘴、杨家湾、中堡岛、白庙和 小溪口等等。它们是这一地区七八千年来历史、经 济、文化、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夏商周时期的巴族 文化,就诞生在这一方古代文明的沃土之上。早期 巴文化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峡江地区新石器 时代土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早 期峡江地区的古人类极有可能为巴人的祖先,而正 是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孕育了以后的巴文 化。 由此可见,三峡文化历史久远,源远流长,自古 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所在地。从 200多万 年的“巫山猿人”,到光辉灿烂的巴楚文化,文化积 淀丰厚,绵延久远,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有 自己独立 的发展体系”,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发展链条上的 重要环节。 四、渔猎资源是巴文化形成的基础 三峡地区发达的长江干流和支流水系以及独特 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成 为巴人及其先民一项重要经济活动,同时也是该地 区重要的食物来源。 远古时期,鱼不但是人们重要的食物资源,还是 人们生殖崇拜的对象。从外表看鱼形,尤其是两鱼 相叠之形,与女性的外阴十分相似,加之鱼腹多子, 繁殖力极强,颇有生生不已之势,促使人相信它们身 上一定寄寓着神秘的生殖力量。于是,多子多福的 鱼便成了先民们羡慕、敬仰乃至崇拜的对象。原始 先民渴望通过这种崇拜,将鱼旺盛的生殖力转移到 自己身上,或者能增强自己的这种功能。 巴族渔猎,历史悠久,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早 期的巴人是以渔猎为主的民族,沿水而居,以船为 家,生活当中尤其是与鱼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原出于 《世本》早期巴人传说中,便有廪君乘土船从夷水至 盐阳,盐水女神告廪君:“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 共居”的记载。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可见巴人选 择居地,首先是以产鱼为条件。有学者认为,“巴” 字是我国南方壮傣语系民族中“鱼”的读音,“巴就 是鱼,鱼就是巴” ¨ 。将巴的称谓与其捕鱼的经济 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三峡地区和清江流域夏商 时期的早期巴人遗存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鱼骨和 兽骨,还出土了大量的骨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如 36 骨锥、骨笄、骨针、骨刀、骨铲、骨镞和牙锥等。尤其 是青鱼,据专家们研究,这种中国特有的大型鱼种, 在自然状态下,比较多的是集中于长江干流,并且大 型青鱼每年在产卵期,会溯流至三峡区域产卵,因 此,在三峡沿岸许多商周时期的遗址当中,出现了大 型青鱼的鳃盖骨,包括用鳃盖骨制作的 b骨,如秭归 的 b庄河遗址、石门嘴遗址以及清江中游地区的香 炉石遗址,均发现了商周时期的 b甲和青鱼鳃盖骨 b骨等。 而且从考古材料看,三峡地区的渔业,至少可以 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城背溪和大溪文化时期。 在瞿塘峡南侧的巫山大溪遗址、西陵峡段的秭归、宜 昌境内的大溪文化地层中,皆发现有大量的鱼骨、鱼 牙和鱼鳃骨,经鉴定,鱼骨种类有青鱼、草鱼等。在 宜昌中堡岛遗址的大溪文化遗存中,还发现一百多 个鱼骨坑,有的鱼骨坑深达 1米多,口径达 2.6米。 坑内鱼腮骨成堆成片堆积,鱼鳃纹理清晰可见。此 外,在三峡较多遗址当中,还发现用鱼类和动物作随 葬品的现象,如大溪遗址、b庄河遗址、官庄坪遗址、 罗坪遗址等。尤其是在大溪文化的墓葬中发现用鱼 和龟随葬的现象。如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时,就发 现有7座墓葬中都葬有大鱼,所葬之鱼有的长度达 到1米以上。这种用鱼随葬的现象,说明当时的鱼 类资源十分丰富。 三峡地区除了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外,还有异常 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从考古材料看,这些野生动 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习性各异。据统计,在三峡 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中,发 现的巴人及其先民们狩猎捕杀的可鉴别的野生动物 种类约有27种之多,主要种类有:野猪、熊、狼、狗、 豪猪、羊、羚羊、白唇鹿、梅花鹿、水鹿、麂、大角麂、 獐、牛、犀牛、圣水牛、河狸、猕猴、华南巨犀、乌龟、华 南虎、秃鹫以及各种鸟类等 J。 由于当时的峡江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植被覆盖 的区域,因此,栖息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构成了典型的 森林性的动物群落。而这种森林性的动物群落有利 于巴人及其先民们狩猎经济活动的开展。从捕猎的 时间看,在三峡地区森林性的动物群落之中,多是非 迁徙性的野生动物群落,常年栖息在峡江地区,并不 需要巴人及其先民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跟随野生动 物群落作相应的长途迁徙,这就为狩猎捕杀活动提 供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从捕猎的方式看,三峡地 区的野生动物习性各异,既有非群居性的,也有喜欢 结群活动的。既有肉食性的,也有草食性的。巴人 及其先民们能够针对其各自的习性,采用多种多样 的狩猎方式方法,从而提高狩猎活动的效率。 总而言之,三峡独特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异常丰 富的渔猎资源。在渔猎资源上,许多山地地区仅侧 重于一个方面,要么多渔业资源,要么多野生动物资 源,唯有三峡地区,长江东西纵横,切割出高山峡谷, 使得此地兼有了齐备的渔业和野生动物资源,能够 常年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肉食来源、以及生产生活的 资料,在时间段上几乎没有枯竭的季节,成为早期巴 人及先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五、盐业资源是巴文化发展的命脉 三峡的自然环境除了提供异常丰富的渔猎资源 以外,还提供了丰富的盐业资源。古人云:“口之于 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无一恙。独食盐,禁戒旬 日, 则缚机胜匹,倦怠恹(yah)然。岂非无生一水,而此 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 J。这说明盐与人体功能 所需要的依赖程度,没有盐是难以生存的。 现今的地质勘探证明,在三峡云阳至万县的盐 体,就是分布在斜向部位中的一个大型盐矿床。盐 层厚度及层位较为稳定,盐体规模巨大,面积达 2500多平方公里,总储量为 1500亿吨。从长滩新 一 井钻探情况看,盐岩层厚达 250多米。埋藏于 2095--3031米之间,大部分盐层深埋在 2500米以 内。可见,如此丰富的盐业资源为巴人在峡江地区 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巫巴山地是中国盐业与盐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 一 。 大宁河畔的白鹿泉盐,哺育着中华民族文化的 成长,因而至今犹有巫咸、巫载的动人传说。灵山群 巫是智慧的化身,他们能采不死之药以救死者。特 别是其中的以盐为业的“巫载民”的文化最为辉煌。 其《大荒南经》描绘:“巫载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 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鸣,凤 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百谷所聚。”【】 这是 一 幅三峡先民史前文化高度发达的美丽图画。这里 的人,不绩麻,不织布,而有衣穿;不种庄稼,却有丰 富的食物,还是百谷聚积之地。究其根源,是因那里 有白鹿泉盐,盐业经营,自然换来巨大的物质财富, 并享有歌舞升平的高度精神文明。在清江流域有关 廪君巴人的传说当中,也有“此地广大,鱼盐所出, 愿留共居”【1 的记载。任乃强先生研究认为:“人类 有火,有石器,有食物之后,虽无追求食盐之意识,但 在偶得盐水可饮,或岩可吮(shfin)之处,必相与密 集而依之。从而容易发展成为原始群落,又从而形 成为氏族集团及民族文化。苟非有如此,或其它类 此是有吸引力之自然条件,人各散漫生活,漂流不 聚,则不可能有突出先进文化集团。是故,上古文化 最先进形成之地区,则必然为产盐之地区,或给盐便 利之地区。此语起码用于石器时代以前之人类社 会。” 从任先生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三峡地区早 期人类的产生和原始文化的形成,均与该地区丰富 的盐业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巴人的传说当中,称其先祖为“咸鸟”。管维 良先生认为:咸即盐,咸鸟即盐鸟,亦即负盐之鸟,巴 人驾着装着巫盐的舟船,驾轻就熟地在江河之上像 鸟一样快捷如飞地行进,故被称为“咸鸟”。任乃强 先生也认为:“咸鸟的‘咸 ’字,就是古代咸味的本 字,应与盐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与巴的盐泉有关 系。”-l 在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除了与鱼关系密切 外,也与盐密不可分,食鱼需放盐,更重要的是腌鱼 更需要盐。每当所捕之鱼食之有余,必须腌起,以备 无鲜鱼时之需,还可与无鱼地区交换,以获得其他生 活必需品。因此,巴人对盐的需求量很大,依赖性很 强。得天时地利之便,在这鱼盐之地,巴族迅速成长 起来。正因自古盐与巴的特殊关系,古川东一带重 庆地区呼“盐”为“盐巴”。 据考古发现,三峡地区的大宁河流域,曾是泉盐 的集中生产地,有“上古盐都”之称,鼎盛时期从事 盐业生产、营销、运输的人多达 1O万人以上,至今这 里还遗存有秦汉时期绵延数十公里的盐卤古栈道遗 迹。1998年,考古人员在重庆忠县长江边的中坝和 甘井沟遗址,发掘出了数以万计的陶制器皿圜底罐 (又称圜底釜),联系中坝遗址的河流被称为甘井 沟,与盐井有直接的关系,显然,这里是巴人的一个 制盐中心。巴人用圜底罐盛上盐水,经熬制水分蒸 发后,即打破圜底罐取出食盐。巴人与盐世世代代 密不可分,直到清末,巴地的人们还将食盐用作货 币,以盐易物。 正因为峡江地区有着丰富的盐业资源,使得巴 人的渔猎活动能够扩展到较大的规模,除满足自身 的需要之外,还可用于对外的交换。而在交换环节 上 ,长江作为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它为大规模的快 速运输包括渔猎产品等商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 其摆脱了自给自足的低级阶段,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经济形态。而这种现象在其 他山地文化中是难以观察到的,因为他们不象三峡 地区那样,具有如此天成的能够促进渔猎经济发展 的优良自然条件。 也正是由于巴人的水上技能和运盐、贩盐的谋 生手段使他们走上了向外发展的道路,巴族的势力 随着他们对盐的垄断不断膨胀。而巴文化正是在运 盐出峡的过程中,造就了巴文化向外发展的不同方 37 向。沿江而下,占领了江汉平原的是以蛇为图腾的 龙蛇巴人;沿江而上,最后建立了巴国的是以白虎为 图腾的白虎巴人;从奉节经乌江过合江县、宜宾市再 到彭山县、温江县的是以鱼鹰为图腾的鱼凫巴人;从 彭水县也沿乌江转芙蓉江运盐到黔中,经贵州遵义, 最后进入川西建立“开明”王朝的是以鳖为图腾的 鳖灵巴人【l 。正是由于他们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运 盐、贩盐路线,并与不同的土著文化进行了交流,才 形成了巴文化不同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川西的新石 器时代文化与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较接近, 才主要形成了向东、向西两大主要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三峡的地理环境是巴族及其先民社 会存在和远古文化与巴文化形成的必要前提。巴文 化是在三峡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地区性的文 化,具有鲜明的地缘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受 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三峡的地理环境对巴文化 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三峡地区作为东西文 化和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成 为巴楚文化、巴蜀文化交织的中心地区,但另一方 面,三峡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得诞生在这一地区 的巴族文化,与江汉平原的楚文化以及成都平原的 蜀文化相比,又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滞后性,其文化 特质从原生态上考察,自始至终表现出较强的原始 自然色彩 引¨。在巴族的经济文化中,原始的自然经 济(渔猎)一直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然 环境对经济起着绝对的制约作用。在巴族的制度文 化中,社会组织一直呈现出自然松散式状态,部落和 家族的历史延续不衰,缺少一套完整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规则 来统一全社会成员,各自为阵,无法形成合力,因此 也无法与东边强大的楚国相抗衡。在巴族的精神文 化中,崇拜白虎、信鬼尚巫、崇尚祭祀,这也与巴地多 山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有学者甚至认为,假若没有 茫茫无际的大巴山、武陵山、巫山等山脉,虎文化既 不可能在巴人中产生,也不可能在土家人中得以长 期传承 引¨。此外,三峡地区潮湿多山的地理环境对 巴族的建筑居住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新石器 时代开始流传至今的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即 是三峡地区最为适用的一种建筑居住形式,它以节 约耕地和防潮采光为目的,其构思精巧,风格独特, 在中华民族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n引。作为一 种审美对象的民居建筑,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还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中模,管维良.中国三峡文化史[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3. [2] 梁从诫.三峡文物的历史意义[N].光明日报,1993一l1一l4. [3] 钱伟长.我们有信心保护三峡文物义[N].光明日报,1993一l1 一 l4. [4] 陈福明.巫山猿人研究工作取得新突破义[N].中国文化报, 1992—09—20. [5] 贾兰坡.长阳人化石及其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义[J].古脊椎动 物学报,1957. [6] 李天元.古人类研究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7] 张勋僚.古代巴人的起源及其与蜀人、僚人的关系义[J].南方 民族考古,1987(1). [8] 王运辅.三峡地区先秦狩猎经济初探义[M]//三峡考古与多 学科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9]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作成:卷五[M]. [1O] 山海经 ·大荒南经[M]. [11] 范晔.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M]. [12] 任乃强.论盐[J].盐业史研究,1982(1). [13] 任乃强.巴族与食盐[M]∥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 社,1985. [14] 管维良.巴族史[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5. [15] 朱世学.鄂西南清江流域巴式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J].湖北 民族学院学报,20o6(5):1—6. [16] 黄柏权.土家族虎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17] 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J].湖北民 族学院学报,2004(6):I一5. 责任编辑:杨光宗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 Culture and the Geo—Culture of the Three Gorges ZHU Shi—xue (Museum of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Emhi 445000,China) Abstract:Ba people live in the areas of the Three Gorges,thus the formation of Ba cul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enviroment.The Three Go rges culture boast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areas along the Three Go rges is not only the original place of the earlier human beings,but also the birth place and sources of Ba culture. Key W ords:Ba culture;the geo—culture of the Three Go rges;relationships . . 3R
本文档为【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524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3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1-02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