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

举报
开通vip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null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历史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历史金融中介体系概述金融中介体系概述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与经济运行关系密切,金融活动的范围、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绩效,几乎所有金融活动都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展开的,因此,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金融中介本身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
null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历史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历史金融中介体系概述金融中介体系概述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与经济运行关系密切,金融活动的范围、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绩效,几乎所有金融活动都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展开的,因此,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金融中介本身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并且这个体系的运作状况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1.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是我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它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地位与功能。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所担负的职能上。 2.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主力军,除中国农业银行外, null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通过成功上市转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一些我国较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是以经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并能吸收、创造和收缩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是各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 3.政策性银行 :1994年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 4.投资银行、证券公司:1995年设立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1999年设立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后来陆续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 null5.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机构。 6.保险公司 :遵循“分业经营”原则,接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 我国银行的产生我国银行的产生在我国,7到10世纪初期的唐朝,已经出现了办理金融业务的独立机构,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由清末清务运动领袖盛怀宣于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在国民党统治的时期,形成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行。 null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统一流通。总行位于石家庄。1949年2月总行迁往北京。 在中国大陆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银行,同时履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 1983年9月,中国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 1984年国家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成立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 新中国金融业的萌芽,可追溯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真正诞生,则是在解放战争年代。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之时,为了统一货币、促进物资交流、支持生产恢复和发展,中央开始着手创建完整的金融体系。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组建成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开端,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新中国的金融事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通过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并改组官僚资本银行、取缔外资银行的在华特权、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社组织等途径,新中国金融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null 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时,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在人民银行统一领导下的几家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格局;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有效调控了市场货币供求。新中国金融体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制止了存在多年通货膨胀,稳定了金融体系;通过贯彻统一财经工作的决定和《共同纲领》的金融政策,便利了城乡物资交流,支持了国营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从1951开始,国家便按照一切信用归国家银行的原则,使人民银行成为“信贷中心、现金中心和结算中心”,承担了为国家“守计划、把口子”的资金供应和货币监督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各类金融机构按照苏联银行模式进行了改造,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即“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模式,并于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方法,银行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为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的金融监督和服务。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null在计划经济的特定环境下,“大一统”的金融体制有利于统一指挥,便于政策贯彻和全局控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和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调整期间,这种金融体制曾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效率和优点。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能使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优越性得到应有的发挥。突出的一点是统得过多,忽视商品和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更无法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金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相对不够充分,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所讲:过去的银行不是真正的银行,是会计出纳,是货币发行公司。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发挥社会主义企业活力的方针提上日程的时候,克服这种缺点的金融体制改革才有现实性和迫切性。 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回顾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3)、发展阶段(1984-1993)、加速阶段(1994-1997)、调整阶段(1998-2001)和改革的新纪元(2002-至今)。纵观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道路,不难发现每个阶段的金融体制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在推进向市场化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换句话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反过来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国以来到1984年 建国以来到1984年 建国以来到1984年,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当时没有监管当局,没有监管对象,也没有监管法律法规。这一阶段金融监管的基本特征是抑制性,表现为对市场准入的抑制、对金融创新的抑制,监管内容主要是对货币发行和金融的高度集中性、计划性进行管理,监管手段以行政手段为主 从1984至1993年底 从1984至1993年底 1984年开始,中国形成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合监管。这一期间的银行监管主要围绕市场准入进行,重点是审批银行新的业务机构。198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使中国银行业监管向法制化方向迈出了第一步。但直到1993年底,中国的银行监管仍处于探索阶段,还算不上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市场化监管,仍带有鲜明的计划性、行政性金融管理的特点,监管手段单一,而且由于银行的特殊性质人民银行在采取谨慎态度的同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银行监管难以适应市场金融体制及其运作的内在要求 从1994年到1998年 从1994年到1998年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金融业的迅猛发展,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人民银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的两大职能。 199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成立为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监管奠定了基础。就在这一年,在市场化监管方面取得了进展。首先,年初的全国分行行长会议和同年6月首次召开了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会议,都强调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金融监管作为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之一被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监管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也得到了落实。其次,根据转换职能的需要,人民银行总行在1994年进行了机构改革,增强了监管力量并明确了内部分工。null第三,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暂行规定》和《外汇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专业监管法规。第四,全面展开了市场化金融监管工作,包括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稽核检查;逐步建立各项具体的监管制度;清理查处了一些违法乱纪事件等等。 1995年3月以来,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的颁布为标志,中国银行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向法制化、规范化迈进 从1998年到2003年 从1998年到2003年 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是按照银行的产权性质分设监管部门 。 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专司对中国保险业的监管,将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对保险业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对银行、信托业的监管。1999年颁布《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后的三年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网上银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法规的陆续出台,更是使监管有法可依;人民银行适应国内外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在加大了监管力度的同时,提高了监管技巧。2001年,首次实现国有资产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和余额下降目标。 null200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银行业全面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人民银行牵头制定监管体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等监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在金融机构方面,从改革前集监管者与经营者于一身的中国人民银行一家独统的局面,发展为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券商、保险、基金、信托和农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租赁、汽车等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为代表的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内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null 在金融市场方面,从改革前基本空白的金融市场发展成由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组成的较完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在金融产品方面,从改革前单一的储蓄产品演变为日趋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不仅出现了包括储蓄、股票、债券、基金和保险等多种投资理财金融产品,而且还产生了以利率、货币、债券、商品及贷款等为基础资产或标的物的金融衍生产品。 null在融资结构方面,从改革前依赖计划主导的财政融资手段拓展为除依靠内部利润留存资金以外,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和以基于 IPO上市的股权融资及基于企业债、公司债发行的债权融资构成的直接融资为辅的多种融资渠道。另外,近年来 FDI及境外资金、民间信贷也逐渐成为了企业融资的又一渠道。 在金融调控体系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从改革前统揽一切金融业务的“大一统”的金融机构转变为专门行使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伴随着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和金融产品的日趋多样化, null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逐渐由过去的贷款规模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为主,一套完整的金融间接调控机制已基本确立。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属下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 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从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到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格局的形成。这种分业监管体制不仅使金融监管更加专业化,而且避免了过去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在同一平台上存在的角色冲突的问题。null它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并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起到了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作用。 总之,经过三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金融业在发挥投融资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改革前世今生:从大一统到多层次金融体系金融改革前世今生:从大一统到多层次金融体系21世纪经济报对秦池江的采访 秦池江退休前一直在央行系统工作,作为新中国金融的见证人以及长期关注金融史的专家,他对新中国金融史极为熟悉。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最近的金融改革,他以历史的眼光来回顾和分析,评论政策得失、功过是非。  《21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当时建立这种金融体系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21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当时建立这种金融体系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秦池江:新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历了近60年的历史变迁,很难说是按某个模式建立的。解放前整个中国的金融处于一个崩溃的状态,全国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一方面要夺取全国的胜利解放全中国,另一方面着手经济建设,治理通货膨胀,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对设立自己的银行体系,根本谈不上美国模式、苏联模式,就是应对下一步的全国革命和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为发展经济做好准备。 null1949年以后,一方面是抗美援朝,另一个是解决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市场物资奇缺,那个时候必须要集中全国的财力,来恢复经济发展经济。当时中国采取物资、财政、金融“三统一”,把全国能集中的资源集中起来,应对通货膨胀,支援抗美援朝。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了,经济恢复复苏了,抗美援朝也胜利了。这个过程中,我们接收了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金融资产。在这个阶段,市场经济、计划经济都说不上。咱们的政策还是很开明的,一方面建立统一的人民银行体制,另一方面允许私人银行继续营业,个别地方有钱庄,天津、上海还有证券交易所。 《21世纪》:现在来回顾中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利弊何在?有何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当时是参考了哪个国家的样本? 《21世纪》:现在来回顾中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利弊何在?有何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当时是参考了哪个国家的样本? 秦池江:金融体制形成了全国大一统,实质是什么呢?完全用国家的计划分配来取代市场经济,取代原来的城乡互助交流。银行的信贷制度,完全受政策和计划的限制,而且要监督企业的资金,所有资金都要通过银行有关部门同意。 比如一个大工厂建一个小厕所,也得向主管部门报建设计划,超过500块的固定资产都得有计划,贸易往来都要通过银行,30元以内可以用现金, null30元以上的统统都得转账。这种体制里面,企业没有活力了,经济效率很低。这种金融体系和政策不是学苏联的,而是我们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让我们狂热、脱离实际。金融改革、金融制度很难离开整个经济体系和产业机构,离开这个市场的发育情况去独立操作搞个什么体系。通过“大一统”这种形式,使国家能够掌握财政金融物资,才有足够的财力来开展必不可少的基本建设项目。在结算制度等银行具体的业务上,我们学习了苏联一些东西,对“一·五计划”的实施起了关键性作用。在那种情况下,各种矛盾交织,唯一的一个选择就是学习苏联,没有别的选择。 《21世纪》:1979年以来的金融改革,其指导思想是什么?目的是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21世纪》:1979年以来的金融改革,其指导思想是什么?目的是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秦池江:“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当时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金融改革问题,是一个转折点,银行不是财政部、计委的一个附属物,不是企业的经费警察,银行应当办成商业银行,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技术改造。 null银行开始从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转向企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银行既要有中央银行,又要有商业银行;既服务城市又服务农村;既服务大企业大项目,又服务农民。中央提出建立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体系,后来又有进一步发展信托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这个改革过程中,借鉴了匈牙利模式、东欧模式、波兰模式,后来金融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上注意借鉴了资本主义模式,总体上是有效的。 十二五规划: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十二五规划: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继续深化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改革,推动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研究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发展。强化保险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内控能力,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提高资金运作水平。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null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货币市场广度和深度,增强流动性管理功能。深化股票发审制度市场化改革,规范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发行管理体制,推进债券品种创新和多样化,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法律法规。继续推动资产管理、外汇、黄金市场发展。null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健全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环境。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拓宽使用渠道,提高收益水平。null加强金融监管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与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制定跨行业、跨市场金融监管规则,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准则修订,完善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境外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null
本文档为【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260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8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10-24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