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无首女神

论无首女神

举报
开通vip

论无首女神 论无首女神[宗教·哲学] 李 南 约 13963 字 [内容提要]无首女神(Chinnamasta)是印度佛教密宗金刚乘与印度教性力派中一位形象 独特的重要女神。本文就无首女神在两教派中的传说、造像、成就法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对 该女神形象的形成、神格、象征意义作出探讨研究,说明其为两教派中的至高女神之一。 [关键词]无首女神 传说 修习法 神格 象征意义 在佛教密宗金刚乘的神殿中,有这样一位形象骇人的女神,她“肤色红黄,右手执弯刀, 左手揪住自己的头发,赤身裸体,三只慧眼;五顶...

论无首女神
论无首女神[宗教·哲学] 李 南 约 13963 字 [内容提要]无首女神(Chinnamasta)是印度佛教密宗金刚乘与印度教性力派中一位形象 独特的重要女神。本文就无首女神在两教派中的传说、造像、成就法进行对比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试图对 该女神形象的形成、神格、象征意义作出探讨研究,说明其为两教派中的至高女神之一。 [关键词]无首女神 传说 修习法 神格 象征意义 在佛教密宗金刚乘的神殿中,有这样一位形象骇人的女神,她“肤色红黄,右手执弯刀, 左手揪住自己的头发,赤身裸体,三只慧眼;五顶骨作冠,身挂五十只鲜顶骨,腿右伸左屈。 左右分列金刚贵种母和毗卢佛母。何谓无首?合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后,主母用弯刀将自己 的首级削下。用左手揪住头发向上提起,从割断三脉处,出现混合红白菩提液,倒入口内饮 用;头置于颈部,中脉燃烧后,头升向天空,人定冥冥无戏论,有此主旨秘诀。”这位引人注 目的女神就是著名的无首瑜伽女。 一、无首女神的传说故事 具有上述特点的无首女神并非佛教密宗所独有,在印度教性力派中,元首女神也占据重 要地位,她是声名显赫的难近母杜尔伽的十个化身——十大明女(Mahavidya)中的一位。在印 度教文献中,有关这位女神的描述首见于十世纪问世的性力派《大薄伽梵往世书》,书中讲述 了一个大多数印度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女神难近母化身为生主达刹之女、大神湿婆之妻萨蒂。 达刹举行大祭而未邀湿婆参加,萨蒂忿而投火自焚。湿婆大怒,摧毁祭典,而后携萨蒂的遗 体云游四方。这个故事早在四世纪便已出现,然而在《大薄伽梵往世书》中又有不同的版本, 是以湿婆的口吻向仙人那罗陀讲述的故事。书中第八章写道,虽然达刹没有邀请女儿女婿参 加祭典,但萨蒂认为,无论受邀与否,自己作为女儿赴父亲的祭祀天经地义。于是她犹如一 位恭顺的印度妻子,低声下气、再三再四地请求丈夫允许她去,然而湿婆非但不允,反而对 她横加指责。萨蒂不禁勃然大怒,她嘴唇颤抖,目喷烈焰,犹如劫末的大火。紧接着,萨蒂 又张开巨口,龇出獠牙,放声狂笑。湿婆吓得紧闭双目,觳觫不已,扭过脸去。当他极其艰 难地睁开眼睛,却看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形象,只见萨蒂赤身裸体,披头散发,吐出舌头。 她具有四臂,体色黝黑,大汗淋漓,髑髅环为颈饰,发出可怕的吼声。她头上有一轮新月, 顶冠灿若朝阳。就这样,她形象可怖,光芒四射,咆哮着立于湿婆面前。湿婆魂飞魄散,扭 头四处奔逃。萨蒂一心想控制他,便以十个恐怖形象出现在十方。无论湿婆逃往哪个方向, 都会与一个狰狞可畏的女神遭遇。最后,湿婆停下身来,闭上眼睛。复睁眼时,他看到披头 散发,怒目圆睁的黑女神(迦梨女神的另一名称)立于面前。黑女神告诉疑窦丛生的湿婆,自 己就是萨蒂。包括迦梨女神、度母、无首女神等十位女神都是自己的至高形象,她们同时遍 及她的其他形象。其中手执自己头颅的无首女神位于湿婆右边,亦即位于东方。 在这一章末尾,湿婆向那罗陀仙人说明,迦梨女神是至高女神,具至善圆满性,是殊胜 智慧之发端,无处不在。她住于每一微粒之中,独立存在,是至高性力,超越一切正确非正 确的行为。因此他对萨蒂说:“萨蒂啊!我又有何力量阻止你!萨蒂啊!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吧!” 《大薄伽梵往世书》的这段插话表明,十大女神是难近母的最高形式,并遍及难近母的 一切形象。她们皆具胜慧,故称十大明女。位于东方的大明女无首女神被描绘为一位手持自 己首级的恐怖女神。在印度教中,东方是一个吉祥的方位,象征再生、新生、复活等意,因 为新的一天始于东方。元首女神同样具有复活再生的能力和超越死亡的涵义,一如吠陀中每 日黎明出现于东方的朝霞女神乌莎斯(Usas)。乌莎斯虽然古老,却永远美貌年轻,她一再重 生,“日复一日永远光彩熠熠,„„每日照耀昼之来临,„„而不衰败。”这些对于乌莎斯的 赞美诗表明印度传统中东方是如何与吉祥和再生联系在一起的。同样,通过这种与东方的联 系,无首女神也代表了女神象征转变与周而复始再生的方面,象征不断创造、护持、毁灭与 再生的的过程。如同乌莎斯的青春永驻,无首女神,即使手执断头,也还是恒久保持 16 岁青 春少女的身姿面容,丝毫不受异常状况的影响。尽管被斩首,她却公然向死亡挑战,在宇宙 中保持着强势地位。无首女神与东方的这种关系表现了超越生死的吉祥再生。 那么,无首女神的故事是如何起源的呢?在著名的印度教怛特罗汇编集《风乐怛特罗》 (Pranatoshinitantra)中,有一部著作为《那罗陀五夜》(Narada Pancaratra),记载了这方 面的故事。内中写道,一天,湿婆之妻雪山神女与两名特女阁耶和昆阁耶(又名荼吉尼和婆尔 你尼)一起去曼荼吉尼河沐浴。洗浴完毕,大女神春心荡漾,肤色变黑。少顷,两名侍女向她 请求道:“给我们一些食物吧,我们饿了。”她答道:“我会给你们食物的。不过请稍等片刻。” 过了一会儿,她们复又提出请求。她答道:“请等一会儿,我在思考一些事情。”等了一会儿, 她们央求她说:“你是宇宙之母。一个孩子会向他母亲要求一切东西。母亲不仅给予孩子食物, 而且还给他蔽体的衣物。因此我们才向你讨要食物。你以你的慈悲著称。请给我们食物吧。” 而雪山神女却说要等回到家再满足她们的一切愿望。两名侍女无奈又乞求道:“我们饿坏了, 宇宙之母啊!给我们食物我们才能满足。慈悲者啊!施恩惠者啊!满足愿望者啊!” 闻听此言,慈悲的女神微笑着用指甲将自己斩首。她的头颅刚被削下,便落到自己的左 手掌中。三股血流从她的喉咙中喷涌而出,左右两股分别流人分列两旁的侍女口中,中间一 股流入女神自己的口中。于是,三人皆大欢喜,返回家中。因此行动,雪山神女获得了无首 女神之称。 在这部《风乐怛特罗》中,还收集了一部著作——《独立怛特罗》,其中也讲述了一则内 容大体相似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描写了两位侍女的来历:湿婆与妻子大幻(Mahamaya) 于圆满时(Krita Yuga)在众山之王吉罗娑山行房事,此时,大幻显得十分狂暴,从她的体内 出现了两个性力,成为她的两名侍女,被称作荼吉尼和婆尔你尼。此外,在故事末尾,女神 将断首重新安到自己的身上,恢复了原状。从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它们强调了无首女神 的崇高伟大及慈悲的情怀与举动。正如她的两名侍女所赞美的那样:“宇宙之母啊!慈悲者啊! 施恩惠者啊!满足愿望者啊!„„”印度教神殿中不乏乐善好施之女神,如吉祥天女、赐食天 女(阿那布尔那,Annapuma)等,她们对虔信者施恩,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正如雪山神女满 足荼吉尼和婆尔尼你的愿望。然而,似乎没有哪个女神与元首女神类似,将自己斩首,用以 喂养侍女和自身,而后又将头颅完好复位,这显示出无首女神独一无二的特性。值得注意的 是,无首女神将自己斩首时,还在继续微笑着环顾四面八方,表明了一种遍及时空的观念或 超越时空的力量,体现出无首女神的至高神性。这些故事的主题则是祭祀。在吠陀和婆罗门 教时期,祭祀极其重要。吠陀以祭祀为中心,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为“婆罗门至上,吠陀天 启,祭祀万能”。在吠陀和婆 罗门教那里,祭祀如同一个宇宙,内中有祭祀者、祭品及受供者。祭祀的整个过程,象征着 宇宙的创造、毁灭、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象征着整个世界。印度教由婆罗门教演化而来,虽 然“祭祀万能”的特点已大为减弱,但其影响依旧十分深广。无首女神的故事便体现了这一 点。在故事中,无首女神的行为象征着她同时兼有祭祀者、祭品以及受供者的身份。她因自 我斩首成为祭祀者,因斩首这一举动成为祭品,又因饮血而成为受供者;这一系列举动体现 了祭祀的全过程,而这一过程通过其创造、毁灭、再创造的过程象征着整个世界。 在佛教金刚乘中,无首女神是金刚瑜伽女或者金刚亥母的被斩首形式。佛教传说中也有 几则关于无首女神的故事,一则为:相传古时摩诃刺佗国南部住着两姐妹美怯罗(Mekhala) 和迦那怯罗(Kanakhala),分别为十岁和八岁,各自与两位婆罗门青年订了婚,然而两位青年 都太年幼,无法结婚。数年过后,姐妹俩仍未成婚,周围的人们开始说三道四。虽然两姐妹 本身并无过错,而是业力使然,但是婚约仍被解除。 之后,姐妹俩遇到大成就师黑行(Krishnacarya)及其弟子们。她们看到阿阁梨师徒制造 的种种奇迹,深感惊异,便对黑行请求道:“我们十分惧怕轮回,请向我们指出一条解脱之路 吧!”阿阁梨看到她们具有适宜的根器,遂对她们行加持。她们习学教义,精勤修行,不仅很 快掌握了各种神通,而且获得了胜慧。一次两姐妹路遇一群牛护(Goraksha,湿婆的一个名号) 的信徒。这些人对她们极尽讥讽之能事,还挑衅性地让她们当众表演法术神通。两位姑娘二 话不说,瞬间将他们美丽的住区整体迁到不毛之地。接着,姐妹俩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也 须得施行一个同样的法术!”说完拂袖而去。后来,这些牛护的信徒乞求她们的宽恕,善良的 美怯罗和迦那怯罗又将他们的房舍迁回原处。还有一次在孟加拉,适逢游戏月(Lalitacandra) 王统治时期(约为 7 世纪晚期到 8 世纪早期),大阿阁梨黑行看到国王已具备根器,打算使其 皈依佛教。此时,两位姑娘从围绕着阿阁梨的人群中走出,向他顶礼道:“由于上师的恩惠, 我俩已达到至高至大的目标。现在我们希望飞往天界。不过,在此之前,无论阿阁梨想要我 们做什么,我们都乐于去做。”阿闺梨答道:“善哉。那就砍下你们的头颅呈献给我吧。”于是, 姑娘们从口中取出锋利的智慧之剑,毫不迟疑地砍下自己的头颅,递到上师手中。她们随即 向后起舞升空,在通往天界的路上越飞越高,最后消失在绚烂的彩虹里。 另一则故事讲的是西藏十二女护法神之一工尊第穆前生的故事。古代印度西部乌仗那国 的一位国王名叫因陀罗部底(Indrabhuti),是印度密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有五个姐妹,大 姐罗珂修明迦罗(Lakshminkara)公主,也是金刚乘的一位大成就师,著有《不二成就法》 (Advyasiddhi)一书,创立了无首金刚瑜伽女修习法,因而门人颇多。她是工尊第穆女神的前 身。这位公主成为因陀罗部底的明妃,她的父王得知后大发雷霆,声言要严厉惩办。她说: “父亲,用不着你来惩办,我自己惩罚我自己。”言毕,她用一把金色的剃刀将自己斩首,白 色的血液从她的颈部流出。之后她绕城行走七周,吓坏了所有市民。于是他们将她称作大无 首亥母。 这两则佛教故事说明了修炼瑜伽以获得“悉地”的重要功效。获得精神和超自然的能力 为成就,亦即“悉地”。印度各种宗教体系都发展出有关“悉地”的学说与实践活动。8到 12 世纪,当佛教金刚乘在印度兴盛时,据称出现了 84 位成就师(Siddhas)。他们通过修持瑜伽 获得了悉地。故事中的三位女主人公都是密教史上为数不多的的女性大成就师,位列 84 位大 成就师之中。在《丹珠尔》中,这三位皆为无首金刚亥母/金刚瑜伽女成就法的作者。在多 罗那它的故事中,两姐妹通过虔诚信仰和精进修持,获致神通法力以及清净无二的殊胜智慧, 从而获得解脱。而在后一个故事中,罗珂修明迦罗之所以展现自己的瑜伽能力,是因为父亲 曲解了她的行为。为了使父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消除他和民众对她所持的否定态度, 并使他们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懊悔,她创造了奇迹,提着自己的首级绕城行走,向所有的 人展示出,她是一位成就者。 二、无首女神成就法 在金刚乘与性力派的修行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精神修习法(即成就法)就是观想神明,其 方法有两种,包括修习者将自己想象为所崇拜的神明,或者观想该神位于自己的面前。在印 度教中,有一句广为引用的诗颂:“为了崇拜一位神,一个人必须变成一位神。”佛教金刚乘 中也有“神瑜伽“的学说,其主张为:不论为了获得普通悉地,还是为了获得殊胜成就—— 即身成佛,修习者都需将自身想象为一位特定的神。在修习这种瑜伽术时,应在上师的指导 下,严格遵循修行次第,将自身准确无误地观想为神的身体,将自己修成处于最佳状态的神。 金刚乘认为,“神瑜伽”是佛教密宗学说的精髓之所在。观想神明所以即会获得殊胜成就,是 因为性力派与金刚乘皆认为,神或者佛清净无染,至高无上,是最理想的形象。而普通人由 于无明,其身体充满了污染烦恼,严重阻碍自身脱离轮回,获得解脱。若要寻求一种最为方 便的解脱捷径,就应在思想上将自身与一位神佛融为一体。因此,以自己的身体为工具达到 解脱或成佛之终极目标,是性力派与金刚乘的主要修法。这种修法所反映的思想,与奥义书 的主体哲学思想“梵我同一”(Brahmataikyam,或译“梵我一如”)一脉相承。该学说始见于 年代最为久远的《广林奥义书》(约成书于公元前 800 年~前 500 年),其主要论点为:“梵” 或“大我”是宇宙的本体,世界万物的肇端。它恒久永世却不可言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实 体。“我”(个我或小我)是人的主宰体灵魂,亦即人内在的精神本质。“梵”与“我”虽然分 别作为宇宙和人的本质,在本性上却同一不二。寓于人体内的“我”在形态上千差万别,但 无一例外皆源自“梵”,与“梵”密不可分。人们出于无明,往往将“梵”与“我”视作有差 别之物,而若认识到“梵”是最高本体,证悟了“梵我同一”的至上智慧,便可达到真正的 解脱。这种“梵我同一”的哲学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尤其经笈多时期著名的吠檀多哲学的集 大成者商羯罗的改造后,更为系统化,成为印度哲学的主流派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 今日都在印度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公元 4~5 世纪,同样是在笈多王朝 的全盛时期,传说弥勒为创始人、由无著和世亲创立的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兴起。大乘佛教瑜 伽行派与大乘中观派一起,成为后世佛教密宗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我 们看到,在笈多王朝时期的印度宗教哲学思潮中,无论是印度教吠檀多派还是佛教瑜伽行派, 都具有不少大体相同的特点。如二者皆认为,唯有宇宙的最高精神、至高本体“梵”或“识” 是实有,而大千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如梦如幻,虚妄不真,是“梵”或“识”的变现。一般 人因为无明,从世俗的经验出发,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有克服了无明,获得正确的认识,才 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应该说,笈多王朝时期是一个印度教 与佛教趋同合流的时代,二者之间的影响借鉴是相互的,堪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毋庸置 疑,佛教密宗金刚乘的教义同样受到印度教的影响。在金刚乘的重要典籍中,随处可以发现 要求修习者将自身与佛或佛母视为一体的教说。如《般若方便决定成就法》写道:“世尊(指 佛)以菩提心为自相,是一切法之自性;他(指修习者)即是世尊,是持金刚,故此‘我’即是 神。”①而《广林奥义书》(I,4,10)早已宣称:“太初,此世界唯大梵也。彼唯知其自我: ‘我为大梵!’”可以说,金刚乘这种佛与“我”同一的思想几乎就是从古老的奥义书到新吠 檀多主义的“梵我一如”思想的佛教版。我们从印度教性力派和佛教金刚乘中那些至高无上、 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代表着至高智慧的神佛身上,或多或少看到“梵”的影子,而两种教 派形形色色的修习者们,又无不是“我”的翻版。在性力派与金刚乘中,为了达到这种“我” 与神佛、胜谛与现象界同一无二的境界,各种观想的修法成为重中之重。 《成就法鬓》(约成书于 3~12 世纪)是佛教密宗著名的修习法典籍,内收 312 个成就法, 涉及各种佛教神祗。其中无首女神的成就法内容大致如下: 修行者应观想在自己的脐上有一朵盛开的白莲,一个鲜红的日轮将其环绕。其顶端为一 红色的种子字“纥陵(Hfim)”,“纥陵”转变为尊敬的佛母金刚瑜伽女,修行者想象自己为该 女神。她肤色黄,左手持自己的首级,是她用右手所持弯刀亲手砍下。她的手左高右低,右 手伸展,赤身裸体,腿右伸左屈。他还应想象从被斩首的身体中流出的鲜血落人断头的口中, 同时流入她两旁的两位瑜伽女口中。 他还应想象主母左右两边的两位瑜伽女,绿肤色的金刚贵种母与黄肤色的毗卢佛母,二 者分别于左右手持弯刀;又分别于右左手执髑髅碗。她们的左右腿分别伸向前,另一只腿则 弯曲,披散着头发。四面八方,两位瑜伽女之间以及空中皆为阴森恐怖的焚尸场。 西藏著名高僧多罗那它(1575~1634)在《本尊海成就法海洋》一书中也对无首女神的成 就法进行了描述,其基本框架和情节与上述修法大致相同,但内容更为丰富详细。 “从空间里,光线从你脐上的‘嘀’(Ram)字散发出。你的身体变为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曼 荼罗;其中央是一朵四瓣白莲;其中央是你的菩提心,表现为月,月之上是日。日月结合, 从这一结合体中央发散出三个字“纥哩(Hrih)”,三字又转化为三把刻有“纥哩”字的弯刀。 接着三把弯刀合为一体。在结合体的中央出现一位肤色红黄的佛母荼吉尼,其腿右伸左屈, 立于迦梨女神之上。她右手挥舞着一把朝下的弯刀,左手握着一只血淋淋的髑髅碗;左臂下 是一根白骷髅杖,它象征方便(包括菩提心)。她的左侧站着绿肤色的金刚贵种母,她左腿伸, 右手挥舞着一把弯刀,左手持一髑髅碗。主母的右侧站着黄肤色的金刚毗卢佛母,她右腿伸, 右手握一把刀,左手持一髑髅碗。三神皆头戴五顶骨冠,身挂五十只鲜髑髅环。每一位都有 五手印。全部赤身裸体,不知疲倦,生有三目,披头散发,面部亦怒亦笑,她们使令人畏惧 者心惊胆战。她们坐于烈火焚烧之地的中央。 主母荼吉尼右手挥舞一把用以将自己斩首的弯刀,左手揪着头发提着首级,三目俯视。 在头颅斩断之处,三脉被割断。中脉里红白液滴混合,鲜血喷涌,流人她的口中。从左脉中, 血液与阿圈佛混同,落入左侧荼吉尼的口中;而从右脉中,血液与普通血液混合,落入右侧 荼吉尼的口中。你需以这种方式尽可能长久地、尽力地清晰地冥想。” 印度教的无首女神修法最初见于一部年代较早的印度教文献,即由摩希陀罗(Mahidhara) 所作的《真言大海》(Mantramahodadhi)。在第六章中,作者写道: “我向无首女神致敬。她在日轮中央放射光芒。她左手持自己那披头散发的首级,张开 大口,喝着从自己的颈中滴下的鲜血。她站在罗蒂(Rati)与思摩罗(Smara,即爱神迦摩)之上, 二人正在交合之中。她极其高兴地看着她的侍女,荼吉尼与婆尔尼你。”③此外,一部印度教 怛特罗简编集《怛特罗精粹》(Tantrasara)中也收集了一些修习法。这部著作由黑喜 (Krishnananda)于 16 世纪末撰写,是为严肃的印度教性力派修习者而写,内容全面,在当时 广为流行。在此,元首女神以暴恶女神(Pracanda—candika)的名号出现。此书共收录四个无 首女神的修习法,其中最为详细的一个内容如下: “观想在你的脐部有一朵半开的白莲,花的中央是一个鲜红如木槿花的日轮,宛若一朵 红艳艳的本杜迦(bandhuka)花。这只轮装饰着等边倒三角形,三条线各代表一种德(自左向逆 时针方向排列),即罗阁(rajas,忧)、萨埋(sattva,喜)、多磨(tamas,蔺)。立于中央的是 大天女(Mahadevi,即无首女神),她犹如百万轮太阳,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她左手提着自己 的头颅,张开大口,舌尖吐出。她喝着从自己新近斩首的喉中流下的鲜血。她披头散发,却 装饰着各种花朵。她右手挥舞着一把弯刀,赤身裸体,显得极其凶恶。她顶骨作冠,腿右伸 左屈。她佩戴骨制颈饰,蛇为圣线。她永远都是 16 岁,乳房丰满坚挺。她站在正以颠倒姿势 交欢的罗蒂与迦摩之上。修习者边念咒语边作如此观想。 荼吉尼与婆尔你尼分列在她的左右两旁。婆尔你尼饮着从女神颈中向上喷出的甘露般的 血流。她肤色红,面带微笑,披散头发,赤身裸体。她左右两手分执髑髅和弯刀。她以蛇为 圣线,放着凶光。她佩戴各种饰物,顶骨作冠,腿右伸左屈,永远都是 12 岁。 女神的左侧是荼吉尼。其光焰犹如劫末之火,蓬乱的头发电光闪烁。她龇着獠牙,牙齿 却如白鹤般洁白。她乳房隆起。这位大女神形象恐怖——裸体,头发散乱,硕大的舌头一伸 一吐,顶骨作冠。她的左右两手分执髑髅和弯刀,喝着从无首女神颈中淌出的甘露般的血流。 她极其骇人,提着一颗可怕的髑髅。智慧的信徒应该观想由这两位(侍女)婆尔你尼和荼吉尼 陪伴的女神。《怖畏怛特罗》(Bhairava Tantra)指出,谁若修习这一密法而不观想无首女神, 女神就会对他(或她)实施砍头饮血。” 三、比较研究 (一)印度教与佛教中无首女神形象的产生孰先孰后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印度教性力派与佛教金刚乘无首女神的传说故事与成就法,经过对 比,不难看出,尽管有些细节不尽相同,例如在印度教成就法中无首女神站在爱神夫妇罗蒂 与迦摩之上,并以蛇为圣线,这些因素在佛教成就法中缺失;但是二者基本内容一致。应该 说两个教派的无首女神是同一位神。那么,她在哪个教派中率先出现呢?学界大多认为,佛教 的无首女神先于印度教产生,其代表人物是《成就法鬓》的校订者和译者巴达恰利亚 (B.Bhattacharyya)。这位学者对两教中无首女神的造像、写本日期及咒语进行比对,得出结 论说无首女神原本是佛教神明,通常被称作无首金刚瑜伽女或无首金刚亥母。印度教无首女 神的名号或咒语中,有时含有“金刚”这一佛教金刚乘所频繁出现的词语,说明了佛教的影 响,这一理由似乎不是特别充 分。有关写本年代的例证,巴达恰利亚指出,佛教的无首金刚瑜伽女或无首金刚亥母至少在 公元 7 世纪已受到崇拜。《成就法鬓》中提到,据说活跃于 7 世纪中叶的成就师龙树(龙猛) 之弟子成就师萨跋罗巴引人一种新的金刚瑜伽女崇拜,巴达恰利亚推断这一金刚瑜伽女崇拜 便是无首金刚瑜伽女崇拜。根据西藏文献记载,佛教无首女神成就法的传承始于印度的女大 成就师罗珂修明迦罗,后传至尼泊尔和西藏,传承年代约为 9 至 11 世纪。而在印度教文献中, 直到“小往世书”系列,如性力派《大薄伽梵往世书》(公元 950 年)、《大提毗薄伽梵往世书》 (Mahadevibhagavata Purana)等才开始提及无首女神。其中,《大薄伽梵往世书》似乎是最早 提及无首女神的。也有学者认为佛教中的无首女神借鉴自印度教。如英国女学者英格利希 (Elizabeth English)便持此观点,指出:“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刚瑜伽女和金刚亥母的各种形 象,皆反映了湿婆教派“髑髅外道”与/或性力派(kapalika and/or sakta)以及佛教至高 怛特罗的瑜伽方面。”然而,仅凭文本提供的资料,很难对两教中无首女神形象的产生孰先孰 后下定论。因为在古代印度,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宗教教义,大都首先经历了一个口耳相 传的传播过程,诉诸文字、结集出版往往是很久以后的事。关于斩首祭祀以及换头的传说在 印度古已有之。根据“天启(sruti)”,斩首祭祀是祭祀之精华部分,故每一次祭祀都需祭献 头颅。有关陀提耶恩阔仙人(Dadhyanc)的传说就讲述了一个砍头换头的故事。据《梨俱吠陀》、 《百道梵书》等所述,陀提耶恩阁是最先确立献祭之礼的首位祭司阿陀利温之子,天帝因陀 罗将至高智慧和祭仪知识传授给他,并警告他不得再传他人,否则将他斩首。而后,双马童 说服陀提耶恩阁仙人讲出秘密。为了保证仙人的安全,双马童事先取下他的头,换上马首。 因陀罗砍下这只马首后,双马童又将仙人自身那具有玄奥神圣力量的头颅完整复位。另一则 群主的故事在印度家喻户晓。群主是湿婆与雪山神女之子,他生着一只象头,虽然大腹便便, 其貌不扬,但性格和善仁慈,充满智慧,专为人们排忧解难,在印度各地,尤其是南部地区, 广受崇拜。据传群主降生伊始,雪山神女喜不自禁,邀请土星舍尼前来观看,却全然忘却舍 尼的凶险目光。结果经舍尼的目光一扫,新生婴儿的头颅就被烧成灰烬。懊丧不已的雪山神 女在大梵天的提醒下,速将最先寻得的一颗象头为群主安上。当然群主如何成为象头神的故 事有多种版本,这只是其中之一。无首女神的故事及形象在形成的过程中,应该是经历了一 个很长的发展阶段,从上述神话传说中汲取营养要素,不是没有可能。故事何时定型,佛教 与印度教哪个率先推出无首女神的形象,我认为目前还很难确定,也不排除两种教派互相借 鉴,共同参与促进这一形象的形成。此外,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至迟从 9 世纪起,她的 形象在印度已被人们得知,而且其成就法被大成就师们所修持。 (二)无首女神的神格 无论在印度教还是在佛教当中,无首女神首先被视作一位智慧女神,她具有获得解脱所 必备的知识,同时她本身即是智慧的象征。在佛教金刚乘中,女性神佛、女性皆象征着空性 和般若,即殊胜智慧;与此相对应,男性神佛、男性象征大悲和方便。无首女神是金刚亥母 /金刚瑜伽女的一个形象,是一位作为例证说明殊胜智慧般若的女神。如前所述,在佛教的 有关传说中,当阿阁梨黑行要求美怯罗、迦那怯罗两姐妹献出自己的头颅时,她们从口中抽 出智慧之剑自裁。而在修习者们遵照修行大法演示自我斩首时,智慧之剑从他们口中吐出。 无首女神的成就法对于女性尤具特殊意义。据称如若一位女修持者能修得此法,便能够释放 出自己体内永不枯竭的能量之流,凭借着它,即可使自身以及弟子们获得解脱。在印度教性 力派中,虽然缺少生动的“智慧之剑”的形象,但是作为难近母的十个化身——代表至高智 慧的十大明女之一,其智慧女神的神格毋庸置疑。印度各教派多以获取至高智慧为解脱之道, 各种宗教中的怛特罗教派极其重视修持密法,而无首女神是印度教性力派与佛教金刚乘中象 征至高智慧的女神之一,其在密法修持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三)无首女神的密法修持 金刚乘与性力派各有一套系统的气、明点、脉、轮的修行理论,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少相 似之处,这里只讲气与三脉结合的学说。金刚乘认为,修习者自身便是一个曼荼罗或日一座 坛城,内中,血脉之相自大悲空智现起,并与菩提心相应。从中衍生出的左脉(罗罗拿)为般 若(胜慧智性),是为女脉;右脉(辣娑拿)为方便(善方便),亦即男脉;阿嘴底是中脉,左脉 与右脉在此结合,是大乐之居所。性力派也以右脉(pingala)为男脉,以左脉(ida)为女脉。 右脉代表湿婆、男性活力和日,以红色表示。女脉代表雪山神女、女性力(sakti)和月,以白 色表示。中脉被称作(susumna),为中性脉道,呈火焰色。两教派皆认为,左右两脉中各有气 上升下行。在此,“气”系指人类生命活动主体之气息。对于普通人来说,由于两条侧脉与中 脉缠结,结合处是起“结”之作用的轮,两脉之气进入不了中脉,只能各行其道,呈现一种 二元分离的状态。常人无法将这些“结”解开,两脉之气的聚合只有在死亡之际才会发生。 怛特罗修习者就是试图模拟死亡的体验,以便认识到一切二元体的相对性。于是他们通过修 持,使两脉之气进入中脉,在这里,男脉与女脉的分离状态已被打破。他们使两脉之气在此 结合,自由运行,呈现出一种无二的状态,以使自己从轮回的罗网中解脱。无首女神及其侍 女三位一体的造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这一过程。在普通的旁观者看来,无首女神自我斩首, 顺理成章地已然死去。然而在怛特罗修习者眼中,她的造像是气与脉相互作用的最高例证。 无首女神是中脉,两位侍女是两条侧脉。那些“结”已被解开,鲜血上流,畅行无阻,象征 着在血脉中自由运行的“气”。三位女神代表了居于脐轮的三脉,而脐轮正是解脱的关键点位。 在此,无首女神被描绘为一位掌握了“解开结”的瑜伽/怛特罗技巧的高手。若非如此,鲜 血就不会自如地从她那被斩首的颈中上行流出;她必死无疑,遑论头颅的复位。手执自己首 级的无首女神非但没有死去,而且永远保持着 16 岁少女的容貌身姿。无首女神就是以这种方 式,将对斩断二元的认识形象化、具体化,这种解脱知识是怛特罗的精髓,是其存在的理由 和目的。正因为如此,各种神祗的成就法都在极力向修习者教授各种超越二元的方法。然而, 很少有神明以自己的造像为范例来说明这种技巧。无首女神及其两位侍女是最引人注目的例 证。她的造像给观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意在征服他们。无首女神以令人敬畏而又使人着 迷的形象和行动,无声地揭示了解脱的怛特罗技巧;她的造像就是神秘的密码,那些可将其 解读的人即可从轮回中解脱。 (四)象征意义 印度神话中虽不乏神明被斩首、后又重安头颅的传说,然而无首女神自我斩首以喂养侍 女及自身,而后又将自己的头颅复位,这一类型的故事却堪称独一无二。《广林奥义书》(1.4.6) 曾说:“此全世界,皆食物与食者而 已。”按照世俗的观念,食物与食者是二元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依印度教与佛教的殊胜智慧来 观照,二者则是不二结合的一元体。上述无首女神的数个传说,既向人们展现了以二元方式 出现的食物和食者,同时也以一元方式将其展现。在二元方式中,无首女神是两名侍女的食 物,而后者是食者。在一元方式中,无首女神既是食物又是食者。于是,这些故事便以食者 与被食者的这种行为象征着整个世界。这种获得与给予抑或主客体的二分法在此融而为一。 此外,无首女神不仅是给予者与获得者,并且还是给予之物。如前所述,她是祭祀者、祭品 及受供者,从而体现了祭祀的全过程,并通过其创造、毁灭、再生的过程象征着整个世界。 总而言之,三位一体的无首女神故事及其造像象征着整个世界,而在印度教与佛教金刚乘论 者看来,世界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不二结合的统一体,远离种种相对的相状。前面已较为详 细地介绍了印度教的“梵我同一”的思想。这里再谈一下佛教金刚乘的“不二”观。为了获 得胜慧,在佛教密宗金刚乘的一切修习法中,中心点就是强调结合的原则。对于一切二元体 的结合,有一个专有名词“双运”或“双入”(yuganaddha),其中,yuga 意为“一对”;naddha 意为“结合”。此词在金刚乘中常用以表示对立理念的不二合一之义。相传为龙树所作、约成 书于 10 世纪的金刚乘成就法的重要经典《五次第》中,第五次第即是双人次第,总计论说有 21 种双入,例如轮回与涅槃、烦恼与净、有相与无相、所执与能执等。不过归根结底,金刚 乘的最高双运形式,还是其学说和修习法中反复强调的空与悲或者般若与方便的结合。在金 刚乘中,般若(prajna)与方便(upaya)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一般代表空(sunyta)与悲 (karuna)。般若是完美的佛教智慧,是对人生和宇宙,即法与我的真实的认识,亦即对“空” 的认识。而“悲”则是对众生的苦难深表同情而产生的悲悯心情。这种“悲”激励人们积极 采取行动,解救众生脱离苦难。“悲”作为方便或善巧服务于终极目标的实现,它犹如舟船, 将众生载往幸福的彼岸。通过般若人可变得清净,而方便又将人们变得完全清净的心,引回 到无助的众生正在受苦受难的大干世界,促使人们发慈悲,行善行,以去除苦难,普渡众生, 实现成佛的终极目标。因此在佛教金刚乘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强调般若与方便的结合。在 前述佛教的传说故事中,自裁后的罗珂修明迦罗流淌白色血液,表明对于民众和父亲的悲悯 情怀。因为在金刚乘中,白色液体象征“悲”。此外,罗珂修明迦罗以自我斩首的方式表明她 远离我执,表现了她对于自性空的认识。多罗那它所描述的无首女神成就法中也提到“中脉 里红白液滴混合”,而红色液体象征“空”。于是,这位女神的传说、造像与修习法皆以生动 的方式展现出空与悲的结合。《成就法鬟》指出,表现空与悲相结合的至高性质的结合体,被 称作中道或常被称作“双入”。这种双入被称作“不二”,是菩提心,是法身。无首女神已被 斩首,按照常理,应是必死无疑。然而她手持自己的首级,却又分明活着。这一情景打破了 生死的绝然对立,将其统一,促使修习者领悟一切二元体的虚妄本质,从而认识最高真实是 形式上的不二和空性。就这样,无首女神的故事和造像以生动的形象,直观地体现了印度教 “梵我同一”和佛教密宗“我即是佛,佛即是我”的不二学说,有助于阻特罗修习者的修持。 在无首女神的传说与造像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自我斩首的行为,故在此对斩首的象征意 义及其作用做一番探讨。原始佛教提出其哲学理论基础——五蕴论,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色、 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其中“色”指人的肉体,被统称为“名”的受想行识指人的 精神。名色结合,组成人生和一切事物,同时组成了诸法与人的“我”。但它们变易无常,最 终会给人们带来苦恼。人们不应贪恋五蕴组成的人生及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东西。只有将贪爱 等欲念彻底断灭,认识到“诸法无我”和“人无我”,去除“我执”,才可获得解脱。佛教金 刚乘认为五蕴各处于身体的特定部位,其中的物质基础、种子的根源“色”蕴位于头部。印 度教性力派也认为头部是种子的根源,种子因激发起每一个体的幻觉而造成分别;由于具有 这种虚妄不实的幻觉,个我感受不到自身与遍及一切的至高我“梵”相关联。佛教徒虽不接 受任何永恒常在的至高我的学说,但主张“我执”是解脱之路的首要障碍之一。总体来说, 两种宗教传统都接受执着于“个我”的观念是解脱的一个主要障碍,必须将其断灭。由于头 部与“我执”的渊源关系,无首女神的故事,实际是以斩首的行为象征“我执”观的去除。 我们从下面的佛教故事中可以进一步看出斩首与去除“我执”的关系。故事说道,西藏 大成就师米拉热巴的一位主要弟子甘波巴意图通过修观获得胜慧,于是在距米拉热巴的洞穴 约四五公里的地方建起修道处,开始修持。六星期后,他看到种种显圣奇迹,第一天佛陀现 身,第二天一个曼荼罗出现,如此等等。每次他都将所观奇迹报告米拉热巴,而后者总是说: “这不算什么!回去继续修行。”又过了几个星期,甘波巴看到全部六界的栩栩如生的影像, 他自然想到自己已达目标,便匆匆跑到米拉热巴处去报告。米拉热巴正在睡觉,闻听弟子的 汇报,他仅仅说:“让我睡觉!我不像你似的是个学者。但我知道般若波罗蜜多女神说这一切 不过是幻象。我建议你还是回去修行!”甘波巴垂头丧气,只得回去继续修持。终于,有一天 他梦见将自己斩首,并眼见自己的头颅滚下地狱。于是他再无幻象,因为“我执”之根已被 斩断。 这个故事说明,斩首象征着对于“恒久我”的错误信仰的摧毁。甘波巴不再有幻象是因 为他超越了能所(主客体)的二元对立,从而领悟到胜谛为形式上的无二和空性。前面提到的 女大成就师姐妹美怯罗和迦那怯罗的故事将对这一点的认识表现到了极致。故事中,她们一 边砍下自己的头颅献给上师,一边唱出下面这首认识之歌: “通过上师教导的恩惠,将生起法与圆满法的修持结合,我们断灭轮回与涅槃的分别; 幻与业于相应和谐中结合,我们断灭受与弃的分别;/在广大空间与清净识的结合中,我们 断灭“我”与“他物”的分别。/作为中道的象征,我们献上这些礼物。”上师惊叹道:“看 这两位伟大的瑜伽母!/她们达到大乐之目标!/现在忘掉你们自己的平静与幸福,为利他而 生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首女神是佛教金刚乘和印度教性力派的一位至高女神。她的独 特形象极具视觉冲击力,其三位一体的造像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远比文本的苍白说教生动 许多,有助于怛特罗学说理论的传播及密法的修持。因此,在印度的喜马偕尔、北方邦、比 哈尔、西孟加拉、阿萨姆及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谷地和帕坦等地,敬奉无首女神的印度教庙宇 神龛至今香火不断。而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之后,据称由大成就女罗珂修明迦罗创立的无首 金刚瑜伽女成就法通过其弟子毗鲁巴(Virupa)的传承,从印度经尼泊尔传到西藏,流行了数 个世纪,至今在噶举派和萨迦派中仍有该法的传承者,遂使这一成就法长盛不衰。 (责任编辑 刘建)
本文档为【论无首女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89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6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19
浏览量: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