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2011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8-2011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08-2011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国20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必须品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

2008-2011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必须品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D  )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 A.进行社会调查 B.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  )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 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  ) 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 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C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  )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  )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C  ) 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  )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BCD  )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BD   )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CD   )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ABC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ABCD    )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BD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B   )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ABCD    )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 ABCD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 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实践是1、认识的基本来源,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其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不变资本是指那些基础设备等所花费的资金.可变资本是一种花费在工人们的工资. (1)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2)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全国2009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B   )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B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C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D    )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   )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C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B   )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B  )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11.生产方式是(   D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C    )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   )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D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C   )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C  )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D  )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B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   )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C  )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B  ) 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C   )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D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B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C   )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http://bbs.zikao5.com 自考资料,自考白皮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自考历年试题和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BCD     )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 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BCD      )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BD   ) A.产生                                                     B.性质 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BC     )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BC     )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ABC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c+m)= Ⅱv 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BCD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BCD     ) A.金融寡头 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BCD    )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CD     ) 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 多数学者的共识。 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决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是。 http://bbs.zikao5.com 自考资料,自考白皮书,自考历年试题和答案   42.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反映客观物质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     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答:1级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力程度的差别。具有不同肥力的土地,首先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其面积又是有限的。由于肥力的差异,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其产量和收益也会出现差异,肥力较高的土地因其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获得超额利润。      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别。即指距市场远近的差别。即使土地肥力相同、产量相同的地块,由于距市场远近不同,其运费和收益也会出现差异。由于距市场较近的地块运费较少,因而可获得超额利润。         2级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必然有所不同,产生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即为极差地租2      差地租I与级差地租Ⅱ,虽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在二者的关系上,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   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答:垄断利润的源泉,归根到底仍然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垄断利润主 要是通过四条途径获得的: (1)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掠夺非垄断企业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其他商品生产者所创造 的一部分价值; (3)加强对国外劳动人民的剥削; (4)通过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如军事订货、实行财政补贴、减免税款等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有          利于垄断组织的再分配。 垄断利润不仅体现了垄断资本剥削和压迫国内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经济关系,而且还体现了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利润分配关系 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     2.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     3.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http://bbs.zikao5.com 自考资料,自考白皮书,自考历年试题和答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首先弄清楚相对剩余价值概念;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假定工作日为八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时,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又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资本所有者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钟实现的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B  )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D  )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  )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  )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C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  )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 C  )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D  )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  ) A.无产阶级 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 D.社会化的生产力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C  ) 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D  )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BCD    )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   ) A.朴素唯物主久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CD   )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BC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BCD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B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C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BCD    ) A.税收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AB   )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CD    )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分)(如果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给3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3分)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 教材106-107页。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教材201页。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教材277-278页。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教材326-327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答:(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①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思想道德领域,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重任,发挥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发挥着弘扬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发挥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的作用。 教材131-137、167-168页。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全国2009年7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B )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D )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4.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D )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B )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 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8.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 ) A.感觉、知觉、表象 B.分析和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 D.总结和概括 认识,包括两种。一种是感性认识,而另一种是理性认识。在人们的印象中,那种性情中人往往都是比较偏重于凭借感性来认识周边的人和事,比如学艺术的或是学文出身的人士。而理性认识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注重推理,比如学工科的那些人。 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比较强。感性认识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也就是说三种形式:一是感觉。也就是人对事物的最初步的认识,这种认识只是一种感官上的,一般只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面或个别属性上。二是知觉。对感觉认识来讲,知觉又更进了一步,其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特征的综合反映。第三是表象。表象是头脑对以前的东西存在的一种再现和重新组合。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 B )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解析: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是因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10.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C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 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B ) 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经济关系。是人与人在劳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 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 A.生产力与生产
本文档为【2008-2011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380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4KB
软件:Word
页数:3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18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