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  [摘要]产学研结合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加快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政府要加强政策的引导,推动和激活产学研良性合作机制;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校企联合办学,推进产学研结合。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应用型人才;模式  高等学校具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基础、是出发点,是其最根本的功能;科学研究是提高、是先导;社会服务是根本、是落脚点。无论是学校通过培养优秀人才输...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  [摘要]产学研结合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加快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政府要加强政策的引导,推动和激活产学研良性合作机制;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校企联合办学,推进产学研结合。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应用型人才;模式  高等学校具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基础、是出发点,是其最根本的功能;科学研究是提高、是先导;社会服务是根本、是落脚点。无论是学校通过培养优秀人才输送出去间接为社会服务,还是教师运用科学技术直接从事社会服务,都是社会服务的一部分。这就要求高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产学研合作。  一、产学研合作的含义  所谓产学研合作,是指生产单位、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或活动。其内容既包括科研成果转化,也包括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包括人才培养,三者不可偏废。根据学校的规模、层次、定位等的不同,可选择以某一方面合作为主。但是,高等学校的共同任务是人才培养,亦即产学研合作教育,这是由学校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从学校角度出发,有人认为应称之为“学研产合作”。国际上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称之为合作教育。  我们这里所说的产学研,从广义上讲“产”不仅是指具体产业,还体现了办学方向。“学”是学校和教育,其内容包括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管理等。“研”是指科研。产学研的关系是以“产”为方向,以“学”为平台,以“研”为纽带,三者是有机的关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内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性,满足产学研的目标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产学研结合教育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有上百年的实践,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成功的教学模式。  从实质上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二、产学研结合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  (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1.良好的综合素质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提出应该具备企业家基本素质:优良的思想素质,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者,必须具有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技能,熟练掌握获取信息的工具与技能,如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外语的交流能力等等。  2.较强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工商管理类学生养成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具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沟通合作的能力,从而能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活动中有效地开展工作。  3.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对现代企业而言,意识和观念创新十分关键。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变革创新与应变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预测与决策能力,协调企业内外关系的能力等。  (二)产学研结合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产学研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基础和途径,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前提和内容,是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等教育的产学研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开放是指高等教育向社会开放,主要是向社会的生产和科研开放。它是产学研模式的内在关系,即学与产研的关系在时空中的持续和延伸。  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是在产学研系统的良性循环中发展的。所谓良性循环,在这里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沟通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产学研三者之间始终保持信息的流通。这是信息的良性循环,它是相对信息的闭塞而言的;其二是指在信息流通的基础上,使产学研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三者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它是相对三者发展的失调而言的。  产学研系统的良性循环,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其发展的最高目标。而产学研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对人的素质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方法的揭示,也确实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这样的目标。  三、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首先是现行的课程体系明显体现出专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而且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能力的需要。事实上,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比较广泛的领域就业,因而专才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的就业能力。  其次是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引进一些国外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比较突出的是教材缺乏。目前大部分教材是舶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的,从理论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  第三是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开发和教育。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种就业压力会更大。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并非如此,程度不同地存在“关门办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第四是师资不足,授课教师多偏重于理论讲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识、实践水平普遍欠缺。师资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以往的经验已显陈旧,只会根据课本讲理论的教师已不受学生欢迎,而现在的教师往往因为教学任务太重没有实践进修的时间。  四、加快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政策的引导,推动和激活产学研良性合作机制从根本上来说,虽然产学研结合来自于市场需求的驱动,但事实上,即使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也不是仅靠市场的拉动,政府还要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动。因此,政府部门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要发挥好领导、协调、参与、支持、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026411901_0、管理、服务等职能。  在高校产学研合作问题上,国家应当给予高校和企业一定的政策保护,完善各项产学研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和科研队伍力量雄厚的优势,努力承担国家和企业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要给予科研人员一定的政策优惠,建立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以高校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高校产学研协调发展。  (二)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把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一专多能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为此,新的课程体系应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志向,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一个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选课体系,避免以往“因人设课”现象。同时,还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学位、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兴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一些相邻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还可以按工商管理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  未来的工商管理教育必须改进教育模式,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此,工商管理学院应主动走出校园,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几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更加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展商界与学院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既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又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为管理情景模拟、会计报表阅读分析、市场调研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培养,还要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实地参观考察、问题调研、文献查阅、撰写课程论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组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三)校企联合办学,推进产学研结合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从“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变过渡到“能力训练型”教育,最终发展成为“素质培养型”的教育模式,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必须建立“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联合办学,拓宽了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推进了产学研结合,使学生有了可靠的教学实习基地,教师有了稳定的科研课题来源。而且,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学校更能充分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调整招生专业及招收人数,科学制定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1]郭志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5).  [2]顾祥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6,(6).  [3]刘宏岩.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3).  [4]吴彬.构建成人高等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本文档为【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3-18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