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

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

举报
开通vip

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 新音乐歌声初放 1、学堂乐歌的产生 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 歌曲。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 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 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2、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 音乐”创作之先河; ...

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
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 新音乐歌声初放 1、学堂乐歌的产生 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 歌曲。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 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 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2、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 音乐”创作之先河; ?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 动打下了基础; ?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 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 ?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 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学堂乐歌的创作 学堂乐歌的创作,处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它是 许多严肃的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他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 影响。同其他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样,在音乐创作上也大胆吸取, 只要认为有用,均可“拿来”。 这些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而编成,而由 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这可能与我国过去对诗、词、曲等 可咏唱的作品的创作方式就是根据现成的歌调、曲牌填以新词有 关,同时也与当时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人懂得专业作曲技术的极 少有关。后来逐渐改为选取欧美的歌曲来进行填词。 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 在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这些早期的音乐先驱们大多都有留学 背景,而且在出国学习时,音乐也不是其主修专业。但是,出于 对音乐的爱好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他们后来纷纷投身于“学 堂乐歌”创作和传播之中,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创始做出了重 要的贡献。 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柯政和、 辛汉等等。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学案) 一 看 本节是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材选用 的歌曲是《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通过欣赏了解 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了解我国近代早期专业 音乐的情况和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了解作曲家沈心工与李叔 同。 1、 乐曲介绍 ?《体操—兵操》我国最早的学堂乐歌之一。歌曲号召儿童们“来做 兵队操”。歌词浅显易懂、意味深长。 ?《黄河》也是我国最早的学堂乐歌之一。此曲为抗议沙俄侵略扩张 行经而创作,是沈心工创作歌曲中最有影响的一首。全曲一字一音, 铿锵有力,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热情。 ?《祖国歌》是根据民间曲调老八板填词而成。也是我国学堂乐歌 中为数较少的以民族民间音乐来填词的歌曲之一。歌词以精练的笔墨 歌颂中华神州地大物博及深厚的人文积淀。 2、音乐知识 ?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兴办新学,当时的新学校称作“学堂”。以沈心工, 李叔同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他们教唱 的歌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一时成为社会新风尚。学堂中“乐歌”课 上教唱的歌曲称为学堂乐歌。特点: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少数 是创作歌曲。内容:包括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破除迷信、妇女解放、 传授科学文化等题材,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了资产阶级的爱国民主思想和提倡科学文 化的思想。作品有:《何日醒》、《体操—兵操》、《黄河》、《祖 国歌》、《勉奴权》、《自由》、《地球》等。意义:随着学堂乐歌 的发展,西洋音乐极其相关文化得以在我国传播,对我国近代音乐发 展具有重要影响。 ?作曲家生平及其作品介绍 (1870——194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上 海人。1901年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教师。后赴日本 短期留学考察。在日本,给了沈心工最大触动的, 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学校教育、政治宣传和人民生活 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乐歌活动。这种朝气蓬勃、热 情向上的学校唱歌,对积贫积弱、民心涣散的中国人来说,不啻为一 剂救世良方。在日期间始编乐歌,一生所写乐歌180余首、多数是用 外国歌曲 曲调或采用民间小调,也有少量作曲。新填配的歌曲,内 容题材广泛,并打破陈规,用白话文采编写歌词,歌词浅显易懂,词 曲结合紧密 ,上口易学,各有儿歌特点。辛亥革命期间,编有《革 命军》等歌。他的乐歌,词曲结合较好,内容题材广泛,歌词浅显易 懂,朗朗上口,适合儿童传唱。代表作:《黄河》、《革命必先革人 心》、《体操—兵操》《铁匠》、《竹马》、《燕子》、《买布》、 《赛船》等。 (1880——1942)音乐家、戏剧活动家。浙 江平湖人。1898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5年起在日本 学习西洋画和音乐,成为我国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国学 习音乐、绘画的进步知识分子。并创立中国最早的音 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先后在天津、 上海任音乐美术教员。1918年在杭州跑马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 一。他的乐歌,文辞秀美,富于意境和韵味,曲词结合贴切。代表作 品有《送别》、《西湖》、《春景》等。 二、 听: 三首学堂乐歌,分析认识它们的社会价值。 1《体操—兵操》。号召儿童们“来做兵队操”。歌词浅显易懂、意 味深长。 2、《黄河》。为抗议沙俄侵略扩张行经而创作,是沈心工创作歌曲 中最有影响的一首。全曲一字一音,铿锵有力,表达了炎黄子孙“誓 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热情。 3、《祖国歌》是根据民间曲调老八板填词而成。也是我国学堂乐歌 中为数较少的以民族民间音乐来填词的歌曲之一。歌词以精练的笔墨 歌颂中华神州地大物博及深厚的人文积淀。 三、 做: 1、学唱《送别》。此曲是英国音乐家奥特威与李叔同合作写成的歌 曲。70年代作为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至今久唱不衰。唱唱 并记住它。 2学唱《竹马》。此曲具有强烈的儿童特点和感人的音乐形象。最受 学生的喜爱。唱唱也许能想起儿时的自己。 四、 想: 1、《送别》、《竹马》都是学堂乐歌。但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音乐 意境和风格。想想它们分别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这两位音乐家还有 哪些代表作品,其音乐风格怎样? 五 、练: 1、填空题 (1)清末民初,兴办新学,当时的新学校称作“学堂”。以沈心工, 李叔同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他们教唱的 歌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一时成为社会新风尚。学堂中“乐歌”课上 教唱的歌曲称为( ) (2)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少数是( )歌曲。内容:包括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破除迷信、妇女解放、传授科学文化等题材, 宣传了资产阶级的爱国民主思想和提倡科学文化的思想。 (3)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 )音乐极其相关文化得以在我国 传播,对我国近代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送别》是英国音乐家奥特威与李叔同合作写成的歌曲。70年代作为电影( )主题曲至今久唱不衰 2、选择题 下面一段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根据外国曲谱填词 的歌曲《送别》,这是这一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 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 我们称这种歌曲为( ) A校园歌曲 B学堂乐歌 C 学校歌曲 D 艺术歌曲 (2) 我国20实际初被称为“弘一法师”的是( ) A、 萧友梅 B、沈心工 C、 李叔同 D 、黄自 1、填空题 (1)学堂乐歌 (2)创作(3)西洋 (4)城南旧事 2、选择题 (1)BC
本文档为【第十五单元第二十六节沈心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01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7-12-13
浏览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