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举报
开通vip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0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w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目。 w w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叫帝喾,k据《左传?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而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阀 s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管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 5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0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w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目。 w w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叫帝喾,k据《左传?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而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阀 s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管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 5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 u能相见。 .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 c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 o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 m 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 来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 源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 : 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高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 考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到公元前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 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 网 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 之以日,作于楚室。”诗中“定”指像锄头的四颗星,它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 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 1.“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这里所说的“具 有天文背景”的含义是( ) A.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 B.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源于对参商二星不同时出现这一天象的观察。 C.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形成过程中受到与参商二星有关传说的影响。 D.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善于把有关的天文知识当做民间传说的背景。 2.下列四种天象中,与其余三种含义不同的一种天象是( ) A.参于黄昏后将落向地平线以下。 B.大火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 C.黄昏后定星出现在子午圈附近。 D.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指向东方。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的神话传说和 诗歌 诗歌26首倪柝声诗歌智慧书红色经典诗歌朗诵稿诗歌鉴赏术语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的水平。 B.古代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神话传说的产生和诗歌的繁荣。 C.夏商周三代,对大火天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 D.子午线的测量,标志着我国古代天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 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 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 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 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 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 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 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 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 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选自《伯牙琴》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日夜窃人货殖 货殖:财物 .. B.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固:固然,虽然 . 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 蕃息:繁衍 .. D.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才:人才 .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 ( ) ?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取民愈广,害民愈深 ?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 害百姓越来越深。 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 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鱼肉百姓,比 强盗还要厉害。 D.作者认为民众之所以作乱,是因为“吏”“夺其食”“竭其力”,作者能够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造成 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3分) 译文: (2)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4分) 译文: (3)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8—9题。(11分) 青玉案 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8.前人评论“上阙‘羞涩’一语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5分) 9.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3)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乙 选考题 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作的题号。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刘心武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再回过头去观察大门,没有问题呀!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 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 的鞋印,呀!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循声过去,便发 现卧室床下有异动,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出来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 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来到门厅里,我让他站在 长餐桌短头靠里一侧,自己站在靠外一侧,把窗帘叉收到自己这边,开始讯问。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你想过,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吗?”他叹口气,说出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14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小学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 生活。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 冲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出去,对他说:“我知道,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 事了。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要去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人在卧房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里,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并且回到了门 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前几年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 子拉茬,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就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可是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后来我听懂了, 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的男人跑了。他爸把他拉扯大。他记得他爸,记得一切,记 得那扎人的胡子茬,记得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是 给老板挖,于是他讲到了去年那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 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没想,就先叫了声“爸”。他奇怪他爸的像怎么挂在了我屋里?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 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 当我听清这孩子这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画像的油画,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 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 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父”埋下了伏笔。 B.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 C.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时,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 D.“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E.少年走后,“我”若有所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小孩子。 (2)为什么“我”“听到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了解到少年偷画像的原委之后“眼泪 忍不住溢出了眼角”?(6分) (3)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6分) (4)小说结尾说,“我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这样 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 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 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譬如说,英国十八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 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 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等,早已译著等身。 正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 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他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萧乾 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触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 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 持着一副年轻人的脾气: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的训练有关。这 种脾气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 交流场合;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辱, 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种种争议、恩怨 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损失未免太大。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文学史的业绩是另一 码事,不必互相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 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事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表明一位译著等身 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重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着、敏感,但又充 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出他的勤奋,也 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个厚道、学养丰 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作家本人在文 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6分) (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 (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8分) 【注意】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时,站出来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几乎全都是朝中重臣,而司马光首当其冲,他几度上表,历数新.... 法的种种弊端,言辞甚是激烈。 B.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C.由.... 于台湾“熊猫馆“1月25日才开馆,动物园开通了网络直播,上网观看熊猫最高流量曾达60万人次, 各种有熊猫图案的商品也粉墨登场,纷纷亮相街头。 .... D.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能看上一眼,说不定又.... 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 1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 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B.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了,值得北京乃至全中国思考的是,能否把我们在奥运会期间各方面的优异表 现持续下去是个问题。 C.申先生十年前来上海打拼,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 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D.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进行京剧教学试点的通知,几天来引起巨大争议,在所有的质 疑中,15个学唱曲目有13个为“样板戏”成为最大焦点。 15.下面六句话已经打乱顺序,请根据文意排出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4分) 就占地面积而论,苏州园林都不大,可是它们为什么都能以如此小的空间,显露出那样幽深的境 界呢?这与它的“幽”有关。古书上有“曲成万物”之说,“曲”里面的确有美 学。 。 ? 但它们都是艺术,都有共同的美学原理可循 ? 清代诗人袁枚在《小仓山房尺牍》卷六中就曾说过:“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 孔 子‘情欲信,辞欲巧’,巧即曲之谓矣” ? 文学和园林当然不一样,一个是文字组合,一个是土木建筑 ? 历来的优秀作家,都是深谙此中三味的 ? 文学作品要想“深”,也要“忌直贵曲” ? 正像园林建筑要“曲”才能显得“幽”一样 答: 16. 下面是“张火灯为失声而道歉”的新闻,阅读后请写几句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见解深刻,语言简洁。 (不超过40个字)(4分) 7月1日晚,著名程派青衣张火灯在演唱《江姐》最后一幕中的“红梅赞”时,突然咳嗽了几声,有 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来。演出结束后,张火灯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哽咽着说:“我对不起大家!请 求大家原谅!”随后,她招呼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再唱一遍。当张火灯“补 唱”完这段长达8分钟的“红梅赞”后,观众全部起身站立,鼓掌声持续了5分钟。 答: 17.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两个句子。(6分)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 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 ;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 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 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 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2010 1.A 2.C 3.B 4.D才,有才能的 5.C(?发生在古代的事 ?是作者对盗贼之祸的看法) 6.A“上古之士”是指古时的贤士,此项因果关系不当。 7.翻译 (1)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理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2)百姓的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在于耗尽了自身的气力。(由、夺、 竭各1分,句意1分) (3)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 (斯1分,食力1分 句意1分) 不合实际。?从人物性格上来说,虽然“我”同情他,也想救治,但他毕竟是个窃贼,“我”对他还有防范之心, 不可能希望他经常光顾。?从情节上来说,这是少年消失之后“我”想说的话,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有 “马后炮”之嫌。?从主题上来说,“我”对社会的批评和忧虑,对少年的愤恨和同情已经在前文表现出 来了,最后这样结尾有些画蛇添足。 12.(1)CE A项,从“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就得独立工作了,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 作者的翻译工作是给予肯定的,“不过表明„„”与文意不符。B项,作者写这段故事是为了表现萧乾的坦 率。 D项,“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不对,委婉是传主说话的方式。 (2)?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 ?他主张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品,要独立思考 (3)第一次见面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说 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两次提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 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去仍注意尊重他人,不矜持倨傲、不老气横秋的特点。 【附】 参考译文 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朝廷内有九卿、百官,外有刺史、县令,其次是佐、史、胥徒。 像这样的人,(虽然)地位尊卑不同,(但)都属于官吏。 古时候君主与百姓之间相安无事,固然不能够没有官吏,但是人员不多。陶唐氏、虞氏(曾经)设置 官职,这(是)可以考查的,(是)他们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选拔有才学而且品行高尚的贤士(做官), 然而贤士又不愿意。因此,上古时的贤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国君的使者来求访他们,诚恳相 待惟恐他们不肯出来做官。所以为官的人常因无可奈何(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 后世(之所以)让危害百姓的人治理百姓,(是)因为害怕(百姓)作乱,防范不得不严密,禁令和法制 不得不详尽,然后大小官吏遍布天下。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 肯来做官,天下越来越无法治理了。如今一名官员,大到封邑数万户,小到即使没有采邑的奉养,却也能 相互依附勾结混口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够奉养他们,致使不正派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混 入官吏的行列。带领虎狼来放牧猪羊,却希望猪羊滋生繁衍,怎么能够实现呢? 天下人并非那么愚蠢,哪 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担忧安乐而渴望危难呢?(这样一来)似乎可以长治久安了,却还有混乱与危难, 为什么呢?(如果官吏)强夺(百姓)的食物,(那么百姓)不得不愤怒;(如果官吏)使(百姓的)气力 耗尽,(那么百姓)不能不仇恨(官吏)。百姓的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 在于耗尽了自身的气力。然而宣称要治理百姓的人,(却)耗尽了百姓的气力因而使他们处于危难之中, 夺取了百姓的食物因而使他们作乱。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 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如今为人民做事 的官吏不能够自食其力,日夜窃取百姓的财物,搜刮捞取,不也是与盗贼的心思一样吗?盗贼戕害百姓, 随时发生,随时(因为百姓的反抗而)败灭,(因此盗贼的祸患)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是(盗贼)有所 回避与顾忌的缘故。官吏(却)没有回避和顾忌,日夜肆意横行,使天下的百姓敢怨恨却不敢说出来,敢 发怒却不敢诛杀他们。难道是上天不仁义,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狼蛇虺一起成为百姓的祸害吗? 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有人)说:找到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并任用他们;如果(一时)还办不到, 废除专司,罢去县令,听任天下人自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不是还要好一些吗?
本文档为【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5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1-15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