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篇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篇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举报
开通vip

第三篇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充血与淤血 充血和淤血都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 一.充血 概念:局部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输入量增加。 病变和后果 病变 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器官或组织内血量增多、体积可轻度肿大,代谢加快、功能增强;体表局部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后果 动脉性充血为暂时性血管反应,一般对机体无重要影响。 二.淤血(重点) 概念:局部器官和组织由于静脉回...

第三篇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充血与淤血 充血和淤血都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 一.充血 概念:局部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输入量增加。 病变和后果 病变 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器官或组织内血量增多、体积可轻度肿大,代谢加快、功能增强;体表局部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后果 动脉性充血为暂时性血管反应,一般对机体无重要影响。 二.淤血(重点) 概念:局部器官和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病理变化 1.肿胀 2.紫/暗 3.局部温度下降 4.代谢功能低下 镜下: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可有组织水肿或出血 淤血后果 1.淤血性水肿/漏出性出血 2.实质细胞萎缩、变性或坏死 3.间质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器官硬化,出现淤血性硬化 重要脏器的淤血 1.肺淤血 2.肝淤血 . 1.慢性肺淤血 原因:见于左心衰竭肺静脉回流障碍 特点:肉眼见肺体积增大,呈暗红色,质实,挤压时可从切面流出淡红色或暗红色泡沫样液体。 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见水肿液和红细胞,可见心衰细胞。 PS:长期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伴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肺呈棕褐色称肺褐色硬化 2.慢性肝淤血 原因:见于右心衰、肝静脉回流障碍 特点: 1.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血 2.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 3.大体表面及切面呈红(淤血)、黄(脂肪变性)相间槟榔花纹状外 观—槟榔肝 PS:长期慢性肝淤血,由于肝内纤维组织增生,使肝质地变硬,导致淤血性肝硬化 第二节出血(了解) 概念:血液自心腔或血管内逸出称为出血 分类: 1.破裂性出血 2.漏出性出血 1.破裂性出血 心、血管壁的破裂而致,出血量多。 2.漏出性出血 是由于小血管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而致. 体腔积血: 血液积蓄于体腔内 血肿: 血液积蓄组织内,量大时可形成血肿 鼻衄: 鼻粘膜出血排出体外 咯血: 呼吸道出血经口 呕血: 消化道出血经口排出 血便: 血液经肛门排出 血尿: 泌尿道出血随尿排出 淤点: 皮肤、粘膜、浆膜的少量出血 淤斑:皮肤、粘膜、浆膜的较大出血灶 第三节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 概念: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的条件: 1.心血管内膜受损 2.血流状态改变 3.血液凝固性增加 1.心血管内膜受损 内膜受损,内皮下胶原暴露: ○促使血小板粘集于局部 ○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内皮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2.血流状态改变 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 ○血液层流状态改变使血小板易与内皮接触 ○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增加,有利于启动内、外源性凝血系统 3.血液凝固性增加 ★遗传性高凝状态 ★获得性高凝状态 A.手术、创伤、妊娠和分娩前、后血液凝固性增高 B.DIC 二.血栓的类型及形态(重点) 1.白色血栓 部位:动脉、心室、心瓣膜、静脉血栓的头部 组成:主要由析出的血小板粘集构成。 特点: 肉眼呈灰白色,质硬、粗糙,表面波纹状,粘附牢固,不易脱落 2.混合血栓 部位: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或心房的血栓 组成:由血小板小梁及梁与梁之间凝固的血液构成 特点: 呈红白相间的条纹状或板层状,易脱落为血栓栓子,引起栓塞 3.红色血栓 部位: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组成:凝固的血液构成 特点: 肉眼: 暗红色,干燥后无弹性,易碎,易脱落造成栓塞 镜下: 纤维素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4.透明血栓 部位: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见于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组成: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特点:镜下呈均质红染、半透明 三.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再通 3.血栓钙化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方面:起止血作用 不利方面: 1.阻塞血管 2.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3. 心瓣膜变形 4.广泛性出血 第四节栓塞 概念: ?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运行而阻塞某一处血管的现象 称栓塞 ?能引起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栓子类型:固体、液体、气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碎 片或片段。罕见的为脂肪滴、空气、羊水、肿瘤细胞团。一.栓子运行途径 一般与血液运行途径一致: 1.左心及动脉系统栓子→全身各处小动脉 2.门静脉的栓子→肝脏 3.右心及静脉系统栓子→肺动脉及其分支 4.逆行或交叉栓塞(少见) 5.交叉性栓塞==反常性栓塞 二.栓塞类型及影响 (一)血栓栓塞:最常见、占栓塞的99% 1.肺动脉栓塞 2.体循环栓塞 (二)脂肪栓塞 概念:循环血流中出现脂滴并阻塞血管 栓子来源:见于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挫伤 脂肪栓子特点:大小可以变化 后果: 栓子数量少——无症状 栓子数量多,肺内广泛性栓塞→急性右心衰→猝死 栓子小(φ<20μm)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及左心,引起全身器官的栓塞 (三)气体栓塞 概念: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出来形成气泡阻塞血管或心脏,称为气体栓塞 1.空气栓塞 多见于:a.分娩时 b.颈部或胸部外伤或手术 c.某些医疗意外事故 PS:一般迅速进入血循环的空气量在100ml左右时, 即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引起猝死 2.氮气栓塞(减压病) (四)羊水栓塞 原因:难产、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 病变:镜下见母体肺脏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胎毛、胎粪、脂肪等羊水成分 后果:看书 (五)其他栓塞 瘤细胞栓子:可造成肿瘤转移 细菌栓子:可造成扩散性脓肿等 虫卵栓子:引起局部缺血或疾病蔓延扩散 第五节梗死 概念:由于血液阻断,局部组织因缺血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一.梗死形成的条件 ?供血血管的类型 ?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 ?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血的含氧量 二.梗死类型和病变 梗死类型: 1.贫血性梗死:病灶内缺血、颜色苍白 2.出血性梗死:病灶内含血量多,呈暗红色 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 好发部位: 心、脾、肾等侧枝循环不丰富、结构较致密的器官 病变特点:梗死区与受阻塞血管分布形态相一致 肉眼: ?肾、脾病灶常为呈锥体形或楔形,切面呈三角形 ?心肌梗死为不规则形 镜下: 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细胞已经死亡,但组织轮廓犹存,晚期可有肉芽组织及疤痕形成 2.出血性梗死 好发部位:常发生于肺、肠 产生条件:除动脉血流阻断外, 还有以下因素: 1)血供丰富 2)组织结构疏松 3)高度淤血 出血性梗死的常见类型 1)肺出血性梗死 肉眼: 暗红色,锥形,尖端指向肺门 镜下: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伴弥漫性出血 2)肠出血性梗死 原因:多由于肠扭转、肠套叠、嵌顿性疝等引起 肉眼:梗死呈节段形,暗红或黑色,脆弱易穿孔,与正常肠壁无明显界限 三.梗死的影响和结局 影响:大小取决于梗死发生器官、部位或有无合并感染 结局: 溶解吸收、机化、包裹钙化 小结 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病理联系
本文档为【第三篇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9-05-12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