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举报
开通vip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西方20世纪10、20年代至50、60年代新音乐 ? 各种作曲新技法迅猛发展。为了达到求新求异 的目的,新音乐 作曲家充满了难以遏制的激情和冲动,很少考虑已处于过于膨胀状态的自我意识,使自己背负着太多的使命和责任。不过,新音乐 作曲家们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音乐活动折射出了西方艺术思潮、流派发展的轨迹。其积极方面是使音乐创作摆脱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壁垒 和既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另一方面又由于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已造成某种合理性 的危机,...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 西方20世纪10、20年代至50、60年代新音乐 ? 各种作曲新技法迅猛发展。为了达到求新求异 的目的,新音乐 作曲家充满了难以遏制的激情和冲动,很少考虑已处于过于膨胀状态的自我意识,使自己背负着太多的使命和责任。不过,新音乐 作曲家们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音乐活动折射出了西方艺术思潮、流派发展的轨迹。其积极方面是使音乐创作摆脱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壁垒 和既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另一方面又由于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已造成某种合理性 的危机,导致新音乐 建构的严重的历史断裂。因此,随着新音乐 研究的深入,音乐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所产生的局限性问题已经日渐显露出来。当然,探讨其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对新音乐 各种作曲新技法的片面的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本文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20世纪新音乐 作曲新技法转换过快所产生的局限性问题。笔者认为,新音乐 作品缺少在同一个时代中共同遵循的终极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因而使得20世纪新音乐 很快发展为一系列技法各异、又松散无际的现代音乐形态,从而使新音乐 面临一种丧失自身的危机 ,也是造成大部分新音乐 作品只是短暂留存 的现象,由此不难看出:即新音乐 作曲新技法大多是以作曲家之间的冲突发展 (主要指新技法中的十二音体系、音丛、微分音音乐、音色音乐等之间是以一种互相排斥、缺乏兼容的方式发展)为主导,这种只重视冲突发展 而忽视渐进发展 (主要指音乐技法总体的发展是相互兼容、循序渐进的,与冲突发展 相对立),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互补方式的普遍规律,就会有损于作曲新技法的成熟性。一20 世纪10、20年代至40年代,各种作曲新技法蜂拥而至、快速更替,如:无调性、十二音体系、多调性、噪音音乐、音丛(tone-cluster)、音色旋律(Klangfarbenmelodie)、微分音音乐、整体序列音乐技法等,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均呈现为彼此间相对独立的特点。无调性音乐 首先从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 、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 、德彪西作品中的模糊调性开始,出现了无调性音乐思维的先兆。但在力求瓦解调性上最为彻底的是勋伯格,他的独幕独唱曲《期待》(Erwartung, 1909)、《五首管弦乐小曲》(1909)、《三首钢琴曲》(1909)、声乐套曲《月迷彼埃罗》(Pierrot lunaire, 1912)等均鲜明体现了拒绝调性中心的风格特点。继无调性 之后,1923年勋伯格完成了第一部十二音体系 ? 作品《钢琴组曲》(作品25号)。从此,十二音音乐作为一种作曲理论体系被确立下来,其代表性作品还有:《乐队变奏曲》(1928)、《小提琴协奏曲》(1942)、《第四弦乐四重奏》(1936)、《钢琴协奏曲》(1942)、歌剧《摩西与亚伦》(Moses und Aron, 1930—1932)及朗诵、男声合唱与乐队《一个华沙幸存者》(A Survivor from Warsaw, 1947)等。与之有血脉关系的是威伯恩,他把勋伯格十二音序列原则应用到节奏、音色等方面,其典型例子是《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号,1940)等。这种高度浓缩、高度理性的十二音音乐的出现,似乎成了这个时代新维也纳乐派 群体创作特征的缩影。与无调性、十二音体系产生的同时,多调性音乐、噪音音乐、微分音音乐、音丛、音色旋律等也粉墨登场了。1908 年,多调性音乐 的先驱巴托克发表了《十四首小曲》,被史家称为近代多调性手法最早试验性作品之一 ,他的《十四首小曲》上方声部为E大调,下方声部为C弗里几亚调式。斯特拉文斯基在舞剧《彼得鲁什卡》(Petrushka, 1911)中的彼得鲁什卡和弦 ,把C大调与升F大调并置在一起,还有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 1892—1974) 的管弦乐《屋顶上的牛》(1929)等已经进入传统变异的另一种形态——多调性音乐。几乎是同一个时期,噪音音乐 和音丛 也开始出现。噪音音乐 的诞生也标志着原有的音乐被边缘化了,音乐学科的界域被模糊了。而亨利·考威尔(Henry Dixon Cowell, 1897—1965)于1912年在钢琴作品中使用了音丛 ,使钢琴的音响起了显著的变化,即钢琴演奏手法包括使用手掌、拳头或手臂,使用弹、刮、扫、拨等方式在键盘上演奏,使钢琴效果类似打击乐或竖琴。考威尔的代表性作品是《玛努努的潮汐》(The Tides of Manaunaun, 1912)。而新技法音色旋律 则是以乐队的各个声部以各自短促的线形衔接,构成了不同音色 层的迅速转换 ? 为特色。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勋伯格《五首管弦乐》(作品16号第3首)、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作品10号第1首)等。音色旋律 的形成,实际上不仅是一种作曲新技法的方式,更是一种音乐价值取向的重新选择。20年代,捷克作曲家哈巴(Alois Haba)创造和发展了1/4—1/12音体系,即微分音。他采用微分音体系创作的作品有:《第三弦乐四重奏》(1922)、《第二弦乐四重奏》(1920)、歌剧《母亲》(1931)等。从而改变了原来钢琴在一个八度内含十二个半音的组合关系。半音体系的规范性受到了挑战。 整体序列音乐 (Total Seriaism, 一译全面序列音乐 )一般是以梅西安钢琴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1949)为标志的,继而又有法国作曲家布列兹的序列音乐作品《没有主人的槌子》(1955)、意大利作曲家诺诺为独唱、合唱与乐队而作的序列音乐《中断的歌》(Canto Sospeso, 1955),进一步作体系性的短暂探究。如果从主要作曲家的创作来看,他们的音乐创作更是呈现出越来越彻底的自我否定的倾向,如勋伯格从晚期浪漫主义→无调性→十二音体系→最终回到调性音乐;斯特拉文斯基从民族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体系,就是有力的例证。 本文由:微贷网www.weedai.com
本文档为【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265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10-07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