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复习]中药作用及副作用

[复习]中药作用及副作用

举报
开通vip

[复习]中药作用及副作用[复习]中药作用及副作用 一、中医教你看处方 中药处方由一味或多味中药组合而成,它虽不像西药处方中有拉丁文或英文缩写那样难记难懂,但也有其自身的学问和道理,不可不知。那么中医来教你学刊中药处方。 先说药名前缀,即中药名前加字,如杭菊花、阳春砂仁、蒸首乌、鲜地黄等,这通常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产地。如杭菊花,是指杭州近郊桐乡县所产的菊花,药性偏于疏散风热,它与安徽滁州所产的滁菊、河北祁菊和河南怀菊等在功效上有一定差别。同理,阳春砂仁是广东阳春县所产的砂仁,辽细辛是辽宁所产的细辛。二是指炮制品种。如蒸首乌,是指经过蒸制...

[复习]中药作用及副作用
[复习]中药作用及副作用 一、中医教你看处方 中药处方由一味或多味中药组合而成,它虽不像西药处方中有拉丁文或英文缩写那样难记难懂,但也有其自身的学问和道理,不可不知。那么中医来教你学刊中药处方。 先说药名前缀,即中药名前加字,如杭菊花、阳春砂仁、蒸首乌、鲜地黄等,这通常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产地。如杭菊花,是指杭州近郊桐乡县所产的菊花,药性偏于疏散风热,它与安徽滁州所产的滁菊、河北祁菊和河南怀菊等在功效上有一定差别。同理,阳春砂仁是广东阳春县所产的砂仁,辽细辛是辽宁所产的细辛。二是指炮制品种。如蒸首乌,是指经过蒸制后的首乌,功偏补益精血,固肾乌须发,与生首乌偏于润肠、通便、截疟的功效有别。类似的还有鲜地黄、焦山楂等。在正规处方、病情特殊、药源充裕等情况下,医生都必须这样写清药名,而病人最好购用指定的药物。 再说中药名注脚。注脚是在药名后用括号或直接在药名右上角标出的说明文字,常见的有包煎、另煎、冲服、先下、后下、烊化等,指该药特别的煎服方法。由于某些中药的质地、所含成分特殊或毒性大等原因,不宜与别的药同时、同锅、同法煎,所以要加注脚来说明。如牡蛎因属贝壳类,质硬,要先下;车前子含黏液质,易糊锅,宜用净纱布包煎;西洋参贵重,要另煎;阿胶等胶类药要用开水或药液另行熔化(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等。 其次是药引。古人开中药很重视药引,现在对特殊病情也要用药引。用药引意在以一两味小量的药物来引导其它药物到达病位或某个 特定脏腑,以提高疗效,同时还有解毒、护胃、矫味等作用。常用的药引有生姜、大枣、红糖、食盐、蜂蜜、葱白、桔梗、牛膝等。生姜有加强止呕的作用,大枣能健脾和胃,调和药性,桔梗可引药力上行,而牛膝引药力下行等。医生常把药引写在药物下面一行,若是家庭生活常用品作药引,也常口头嘱咐病人而在处方中省略不写,但这是不正规的。 和西药处方一样,中药处方最后也标明用法。中药通常的用法是煎汤内服和外用,也有配成丸药或研末服用的,但处方中使用最多的方法还是“常规水煎服”。所谓“常规水煎服”,甚涵义中除“每日1剂”外,还包括煎服的主要环节:泡(先将药物用洁净冷水浸泡30分钟)、煎(每副药煎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水(第一煎加冷水,二煎加热水,水要一次加足,均超过药面2,4厘米)、火(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中火或小火)、服(两煎混合后温服,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中间用保温瓶灌装)。但对特殊病情、特殊药物就需要特殊的煎服方法,如有的需每日2剂,有的需空腹服,有的需冷服,有的需短时煎煮等,医生常会特别嘱咐。 二、部分中药功效 柴胡的功效: 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柴胡的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功能:发表、退热、疏 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1、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2、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3、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损伤作用;5、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 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补充说明: 1、解热 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 2、镇静、镇痛、镇咳 镇静 自主活动减少、条件反射受抑制,与巴比妥类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 3、抗菌、抗病毒 (1) 抗菌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 (2) 抗病毒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 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4、促进免疫功能 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提高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对脂代谢和肝、胆的影响:降血脂 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身上)。保肝 对CCl4、酒精、伤寒疫苗、卵黄、霉米、D-半乳糖胺等所致肝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表现:转氨酶降低,肝功能恢复、肝损伤减轻。 副作用:柴胡劫肝阴,在阴虚病人(舌红少苔、口渴等)用一定要配白芍、花粉之类,否则会出现自觉有气往上冲,头晕脑胀等情况,也就是中医说的肝气升得太过了柴胡劫肝阴,在阴虚病人(舌红少苔、口渴等)用一定要配白芍、花粉之类,否则会出现自觉有气往上冲,头晕脑胀等情况,也就是中医说的肝气升得太过了。而有参、草、姜、枣的小柴胡原方则无上述不良反应, 说明方有君臣佐使。原方中参、草、姜、枣用意深矣, 若重用柴胡则 必要, 不宜去之。自此, 治高热重用柴胡就没有发现上述副作用了。结 语 综上所述, 笔者所见: 柴胡用于升提或引经 一般以3g 为宜; 用于疏肝解郁以4. 5g 为宜; 用于一般的和解退热以9, 12g 为宜; 用于高热不退, 指病在少阳或少阳为主而兼表兼里症者用15, 30g, 参、草、姜、枣必用以抑制其副作用, 可保无虞。一般和解表里, 发汗退热者用生柴胡为宜, 升阳益气用炒柴能较佳。 白芍的功效: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白芍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唐本草》:"益女子血。" ?《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 ?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宜忌】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 【选方】?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牡丹皮 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条丹皮、木芍药。牡丹皮含有牡丹皮原苷(酶解后生成丹皮酚和丹皮酚苷)、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等。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挥发性,在一定蒸气压下可随水蒸气馏出,常温下为无色针状结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孟庆华等研究人员对天然的丹皮酚进行结构修饰,制备出了丹皮酚的乙酸酯、烟酸酯、阿司匹林酯3个衍生物。 此外,赵帜平等研究人员又从牡丹皮中分离出丹皮多糖。 目前的实验研究表明,牡丹皮的主要药理作用较为广泛。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石琳等研究人员利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戴敏等研究人员以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为模型,初步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前列腺素代谢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面发现了丹皮酚抗AS机理,发现其抗AS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通过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生成量,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降血压作用 在上世纪,研究人员就发现丹皮酚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科研人员将丹皮酚溶于丙二醇中,给麻醉犬静脉注射40毫克/千克体重,可出现短暂降压作用;给高血压犬口服,降压幅度超过20毫米汞柱,持续9,14小时,降压期间心率减慢,心电图正常;对高血压大鼠以丹皮酚花生油溶液0.7克/千克体重灌胃20天,血压下降15毫米汞柱~20毫米汞柱。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丹皮酚对心肌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唐景荣等研究发现,丹皮酚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抑制心肌细胞对Ca2+的摄取,且400 毫克/毫升丹皮酚与10毫摩尔/升的维拉帕米作用相似,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其能阻滞钙通道有关。张卫国等则认为丹皮酚保护心肌作用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陈红斌等采用常规玻璃电极技术研究了丹皮酚对离体心肌细胞自律性(AM)、延迟后除极(DAD)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表明其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对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叶志义等研究人员利用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研究丹皮酚对血液微循环的作用,结果表明丹皮酚对局部的微循环有加快作用。李薇等的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使红细胞压积、全血表现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黏附性降低,改变红细胞变形性,说明丹皮酚在血栓形成的各个环节都有干预作用。李薇等还利用优化微管吸吮技术进一步研究表明丹皮酚对红细胞的变形性有显著的影响。 ?降血糖作用 张部昌等从牡丹皮中分离提取出丹皮多糖并初步证明其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赵帜平等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对牡丹皮进行提取,获得丹皮多糖纯品(PSM),动物实验证明蒸馏水浸提到的纯品(PSM2b)和温水提取的纯品(PSM3b)降低血糖作用较好。王钦茂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丹皮多糖纯品PSM2b可降低葡萄糖和四氧嘧啶诱发的鼠高血糖,并发现其降血糖机理与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抗惊厥作用 有实验证实,牡丹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中枢神经,有镇静催眠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丹皮酚腹腔注射或口服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可使小鼠正反射消失,有抗惊厥作用。王瑜等的研究表明,丹皮总苷(TGM)可减少小鼠最大电惊厥(MES)发作次数,延长戊四唑、士的宁、氨基腺所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及动物存活时间,增强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 ?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包士尧等研究发现,丹皮酚能使增多的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减少,减轻迟发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为缺血后脑组织的恢复提供了条件。丁卫祥等观察了丹皮酚对脑出血后脑血流(rCBF)、脑水分含量及行为学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丹皮酚能阻止钙离子的内流,减轻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害,降低脑水肿强度及颅内压,改善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行为学,为其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保肝作用 戴俐明等的研究显示,丹皮总苷(TGM)不仅对四氯化碳和乙醇引起的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可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王建刚等观察了丹皮酚对抗结核药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发现其可通过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保护线粒体Ca膜的Ca2,,ATP酶,以及抑制Ca2,内流作用而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肝损害。 ?利尿作用 有研究显示,每千克体重口服丹皮酚62.5,250毫克能使水、钠和氯的排泄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的排泄在低剂量时没有明显变化,其利尿的最低有效剂量为62.5毫克/千克体重,最高剂量时增加水的排泄量与氢氯噻嗪10毫克/千克体重时相当,但在肾脏中的作用部位可能与氢氯噻嗪不同。 ?保护免疫系统 国外学者实验表明,丹皮酚可使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提高,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作用。kitagana等实验证实,丹皮酚可明显增加脾脏重量,能对抗可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小鼠脾脏减轻。还有实验证明,丹皮酚对小鼠的T淋巴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抗菌消炎作用 有实验表明,丹皮酚在体外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还有研究显示,丹皮酚可影响脂质代谢,能抑制动物在体子宫的自发运动,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李丽萍等的研究表明,牡丹皮具有抗肿瘤作用。马云淑等人对丹皮酚及其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透皮吸收进行了研究,发现丹皮酚的平均透皮吸收率在6小时后可达50,以上,且丹皮酚的磷脂复合物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目前,牡丹皮的药用研究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镇静、抗惊厥、保肝等作用已被实验研究所证实,为牡丹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牡丹皮副作用;宜忌: 血虚有寒,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毒副作用: 牡丹酚给小鼠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及口服后,,小时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m,,,,、,,,m,,,,、,,,,m,,,,( 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较小(大鼠腹腔注射牡丹酚磺酸钠,,,m,,,,、,,,m,,,, 连续 ,, 天, 其血清 GPT、锌浊度、肌酐、尿素氮均无影响, 各脏器病理检查除大剂量组个别大鼠胃黏膜有水肿(未见溃疡)外, 余无异常改变;剂量,,,m,,,, 时对胎仔、胎仔数及其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牡丹酚磺酸钠 ,,m,,,,、,,,m,,,, 给家兔静脉注射连续给药,,天, 解剖除大剂量组胃黏膜增生、假膜水肿外, 各脏器未见异常病理改变;用于治疗实验性高血压犬, 未见肝功能、血象、血液非蛋白氮、心电图等异常, 仅有眼分泌物稍增加, 眼黏膜有充血现象(用牡丹酚给妊娠小鼠腹腔注射, 对其心、肝、肾和生殖系统的毒性较小( 临床应用本品, 少数患者服后有恶心, 头昏等表现, 但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医家论药〗 “牡丹皮清心、养肾、和肝、利包络, 并治四经血分伏火(血中气药也(善治女人经脉不通及产后恶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 崩漏淋血, 跌扑淤血, 凡一切血气为病, 统能治之(盖其气香, 香可以调气而行血;其味苦, 苦可以下气而止血;其性凉, 凉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 辛可以推陈血, 而致新血也(故甄权方治女人血因热而将枯, 腰脊疼痛, 夜热烦渴, 用四物重加牡丹皮最验(又古方用此以治相火攻冲, 阴虚发热(”(《本草汇言》) “牡丹皮, 其味苦而微辛, 其气寒而无毒, 辛以散结聚, 苦寒除血热, 入血分, 凉血热之要药也(”(《本草经疏》) “牡丹皮, 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 阴火即相火也, 古方惟以此治相火, 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檗治相火, 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 白花者补, 人亦罕悟, 宜分别之(”(《本草纲目》) “丹皮, 赤者行性多, 白者行性缓(总之, 性味和缓, 原无补性(但其微凉辛, 能和血、凉血、生血, 除烦热, 善行血滞(滞去而郁热自解, 故亦退热(用此者, 用其行血滞而不峻(”(《本草正义》) “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 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黄柏苦寒而燥, 初则伤胃, 久则伤阳, 苦燥之性徒存, 而补阴之功绝少, 丹皮能泻阴中之火, 使火退而阴生, 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 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本草求真》) “丹皮、川柏, 皆除水中之火, 然一清燥火, 一降邪火, 判不相合(盖肾恶燥, 燥则水不归元, 宜用辛以润之, 凉以清之, 丹皮为力;肾欲坚, 以火伤之则不坚, 宜从其性以补之, 川柏为使(”(《得配本草》) “牡丹皮入心, 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 特桂枝气温, 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 牡丹皮气寒, 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本经疏证》) “牡丹皮, 气寒, 味苦辛, 阴中微阳也, 无毒(凉骨蒸灵丹, 止吐衄神方(惟其苦也, 故除癥坚淤血留舍于肠胃之中(惟其辛也, 故散冷热血气收作于生产之后(月水欠匀者, 服之即调(风癎时搐者, 用之可定(痈疽用之, 消肿住痛(痘家用之, 行血排脓(清胃汤中止牙疚, 快斑饮内散血热, 何也,为其养真血, 而攻坏血, 固真气, 而行气结耳(又治手少阴神不足, 足少阴志不足, 故仲景八味丸用之(孕妇所忌(”(《药鉴》) 附注: 牡丹皮亦称生丹皮, 简称丹皮(以条壮皮厚、粉性较足者为佳, 故有粉丹皮之称(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者称凤丹皮, 品质最佳, 奉为道地药材( 栀子的功效: ,、泻火除烦:适于热扰心神。a.外感热病,邪郁上焦,心胸烦闷不眠。b.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甚至谵语。 ,、凉血解毒:用于血分热毒证。a.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b.咽肿目赤,热毒疮疡,属实热的。 ,、清利湿热:适用于肝胆及下焦湿热证。a.肝经湿热郁火,心烦易怒,胁痛口苦。b.湿热黄疸及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主 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花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杰肿痛、火毒疮疡、扭伤。 栀子的作用: 1、利胆退黄: 栀子水提液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家兔注射对胆汁分泌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人胆囊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并能明显减少血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 2、促进胰腺分泌: 栀子去羟栀子苷有促进胰腺分泌并有显著的降低胰淀粉酶的作用,并能增加胰胆流量。 3、解热和对微生物的作用 栀子和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均有解热功效,以生栀子的解热功效较强,熊果酸为栀子降温镇静的有效成分之一。炒炭后熊果酸含量明显降低,故炒栀子的解热作用明显减弱,焦栀子则没有。 栀子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4、其他 (1)镇静:栀子水煎液有镇静作用,炒焦、炒炭后镇静作用明显加强。 (2)降压:栀子水煎液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凝血:焦山栀有明显的凝血作用,可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 (4)抑制胃酸:生栀子水煎液对小鼠胃总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炒焦后对胃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或消除。 (5)泻下:去羟栀子苷、异栀子苷有泻下作用。 (6)加速愈合:栀子提取物制成软膏,可加速软组织愈合。 栀子副作用;宜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 药理作用】薄荷醇局部应用可治头痛、神经痛、瘙痒等。应用于皮肤,首先有凉感,以后有轻微刺灼感。此种凉感并非皮肤温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经末梢之冷觉感受器所引起。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后者的作用较强。用小鼠作试验,对离体小肠,薄荷精油有解痉(抗乙酰胆碱)作用;但对整体小鼠的小肠内容物之推进速度并无 显著影响,甚至有抑制倾向,故推测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嗅、味感觉续发性引起的。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它对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促进了分泌而去除了附着于粘膜上的粘液所致。薄荷酮之刺激性强于薄荷醇。同属植物欧薄荷中的总黄酮类具有利胆作用。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性味】辛,凉。?《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凉,辛。?《医林纂要》:辛,寒。【归经】入肺、肝经。?《汤液本草》:手大阴、厥阴经药。?《纲目》:入手少、太阴,足厥阴。?《本草新编》:入肺与包络二经,亦能入肝、胆。 【功用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孙思邀:煎汤洗漆疮。?《唐本草》:主贼风,发汗。 (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李杲:主清利 头目。?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本草再新》:消目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8,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宜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千金?食治》:动消渴病。?《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选方】?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 (《简便单方》) ?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泡洗。 (《明目经验方》) ?治瘰疬结成颗块,疼痛,穿溃,脓水不绝,不计远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阴干),皂荚十挺(长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涂醋,炙令焦黄)。捣碎,以酒一斛,浸经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尽为度,焙干,捣罗为散,以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黄芪汤下二十丸,小儿减半服之。 (《圣惠方》薄荷丸) ?治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 (《永类钤方》) ?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 (《普济方》) ?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 干者水煮,绵裹塞鼻。 (《本事方》) ?治蜂虿螫伤:薄荷按贴之。 (孟诜《必效方》) ?治火寄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频涂。 (《医说》) ?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 (《闽东本草》) 【名家论述】?《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本草经疏》:薄荷,辛多于苦而无毒。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从火化,主血脉,主热,皆阳脏也。贼风伤寒,其邪在表,故发汗则解。风药性升,又兼辛温,故能散邪辟恶。辛香通窍,故治腹胀满、霍乱。《食疗》引为能去心家热,故为小儿惊风、风热家引经要药。辛香走散,以通关节,故逐贼风、发汗者,风从汗解也。本非脾胃家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难主下气;劳乏属虚,非散可解,三疗俱非,明者当子别之。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发汗虚表气也。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症者勿服,以其当补而愈。阴虚人发热勿服,以出汗则愈竭其津液也。脚气类伤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属脾故也。血虚头痛,非同诸补血药不可用。小儿身热由于伤食者不可用,小儿身热因于疳积者不可用。小儿痘疮诊得气虚者,虽身热初起,亦不可用。?《药品化义》: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取其性锐而轻清,善行头面,用治失音,疗口齿,清咽喉。同川芎达巅顶,以导壅滞之热。取其气香而利窍,善走肌表,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 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本草求真》:薄荷,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痢,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过二、三分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本经续疏》:吐下则胀满应减,下气则宿食应行,即不减不行,亦宜以宽中理气消导顺降为治,何取于薄荷?不知薄荷之凉,大有似乎豆蔻辈,原能宽中理气,消导顾降者也。特其芳烈外发,不似豆蔻辈内藏,所以重在散发,而治内不专耳。设使恶气宿食既已内扰,仍复托根于表,则非薄荷之内解其结,外剧其根,何以使表里尽除耶。 毒副作用: 栀子提取物给小鼠急性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皮下注射为,,.,,,,,,, 与镇静有效量比较, 安全指数较小( 尚有实验表明: 栀子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和灌胃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和,,,.,,,,,(熊果酸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m,,,,( 京尼平甙及栀子水提取物对小鼠及大鼠的急性毒性很弱, 前者,,,,,静脉注射、腹腔注射或灌胃, 后者,,,,,, 未观察到 动物死亡(给京尼平后,,小时, 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 静脉注射为,,,m,,,,, 腹腔给药为,,,(,,,.,,,,,.,)m,,,,, 口服给药为,,,(,,,.,,,,,.,)m,,,,(京尼平以致死量呈镇静作用, 给药后,,小时未出现死亡(出现死亡数最多的是在给药后,,,,,小时, 尔后未见太多的死亡数( 大剂量山栀及其有效成分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本文档为【[复习]中药作用及副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08-31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