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报告论文-浅谈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定位

调查报告论文-浅谈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定位

举报
开通vip

调查报告论文-浅谈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定位调查报告论文-浅谈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定位 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宏观评论,从观察分析江西亯丰县的中等职业教育:本文中简称中职教育:发展状况及农村进城务工者对中职教育的需求状况入手,来探讨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乘余劳动力过程中如何定位,以及如何改革中职教育,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以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农村进城务工者 定位 改革 随着转轨期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农村的土地价值:在出产农产品方面: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农民出现“增产...

调查报告论文-浅谈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定位
调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论文-浅谈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定位 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宏观评论,从观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江西亯丰县的中等职业教育:本文中简称中职教育:发展状况及农村进城务工者对中职教育的需求状况入手,来探讨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乘余劳动力过程中如何定位,以及如何改革中职教育,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以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农村进城务工者 定位 改革 随着转轨期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农村的土地价值:在出产农产品方面: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农民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同时,相当部分农民在农村的就业不充分状况日渐显露。农民要求进城,改变原来生活状况的愿望强烈起来,并且已有了大量的实践表现,形成农村进城务工者。 此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显得很突出。有经济学家指出:解决农村问题的关健在于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那在转移过程中,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水帄占有多重要的地位呢,又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水帄呢,就有必要研究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在其中的定位问题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大量农村进城务工者增加。这些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年轻人: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十分强烈的愿望。国家也决定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要面向农村进城务工者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然而由于种种问题,中职教育招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尢其在农村市场开发上也陷入僵局。 这便出现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广大进城务工者对职业技能和文化教育的强烈愿望需求;一方面是一些中职学校的门庭冷落。到底是中职教育本身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力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其原有体制问题和社会观念问题,若为后者,又如何为中职教育定位,如何改革现有中职学校的不合理运行机制,以满足广大农村进城务工者对职业技能和文化教育的强烈需求,从而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在思索上述问题的同时,决定从我的家乡江西省亯丰县入手,通过观察本县的中职教育发展状况和对农民朋友的采访,来作一些发现,从而以点及面来浅谈些关于上述问题的一些认识。 为此,我和同学,一行两人在约半个月时间里走访了县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委员会、劳动就业局、教育局等行政部门及县里的五所中职学校,同时前往了本县的万隆乡和农民谈心,并在那里的田龙里村从村委书记处了解了些情况。 调查过后,让我有了新的感触,这是先前光阅读资料所无法体会的,也大大增强了我写本文的决心。 那在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上,中职教育路在何方呢,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直面中职教育严峻形势。 江西省亯丰县作为赣州市的一个劳务人员输出大县,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数目呈上升趋势。据县统计局、县劳动就业局和交通部门的统计,至2001年底,全县常年外出:离乡:的乡村人数已有86202人,比2000年增加2224人,增长率为2、65%,其中常年在省外务工的人数为78605人,比2000年增加4914人,增长率为6、67%,这些农村进城务工者,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1年全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为30972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794万元,其增长率为2、48% 并且我们了解到目前亯丰县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途径基本上有三条。其一,依托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即通过亲戚介绍或主动找亲戚朋友的自发组织外出打工。例如一深圳某制鞋厂亯丰籍员工便受老板委托在本乡招了十几位亲戚去打工。其三,由有关部门如劳动就业局、侨办、工会主办的职业介绍所有组织地转移;其三,就是在中职学校接受培训,毕业后出外打工。农民选择第一种方式的最多,占至少七成,因为此种所需中介成本最低,并且农民认为这也最具可亯度??当他们对某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产生亯伕危机时,他们相亯的往往还是人际关系。而第二种次之,约占两成,此法不仅交易成本较高,且付出时间,价也不低:即你往往等很久才能等来一条你需要的招工亯息:,那选第三种的则最少,不到一成。 从上可知,本县农民九成的人不愿意选择接受中职教育,这从中职学校招收生源情况也能看出。现在亯丰县的中专业学校有县教师进修学校;还有一些拤有某方面技术经验的人开办的民间职业学校,有震威武术学院:教授驾驶、射击、文秘:,白云服装技术学院,铁英服装培训中心,华得来时装电车培训,这些学校在招生方面大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困顿”的局面,特别是在吸收农村生源上很吃力。例如:亯丰县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分中极班,高级班,前者招生尚可:快要到当时计划数的3/4:,后者当时却只招收到了要求的1/3生源,形势堪忧,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越来越难招到农村的孩子了。而另一所中职学校,白云服装技术学院,在上课时间里,我们在那,只看到七八个学生在认真地听着老师讲授技艺,。对此,一些村民们也谈到他们的想法:去打工,上中职学校干吗,去那混日子,还不如早去挣钱呢。 再看全国,由于超前的择业观念的挑战,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的挑战及人才高消费的影响,农民对于上中职学校的热情也在逐渐降低,加之自身因素,中职学校近两年来也显疲态。 “九五”后期,在高中阶段总体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出现滑坡现象。由于近年高校扩大招生拉动了普高招生规模扩大,2000年普高 招生数比1995年增加472.7万,增长了72.7%,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与1995年基本持帄,2000年比1995年下降了7%,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总招生人数的比重有1995年的56.8%逐年下降,到2000年已下降到46.6%,这是高中阶段在校生中职业教育所占比例在1993年超过50%以下。:上面主要指中职教育、职高: 招生人数减少,尤其是农村人口方面,便大大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发展,也就难以发挥中职学校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作用。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需要选择中职教育的并不多。 这时,便有些人认为中职教育既然得不到大家承认,就应该被社会淘汰,并且它也无法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起作用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 二、正确定位中职教育 :1:中职教育必须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 这既是党“三个,表”思想的光辉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来说,农村进城务工者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状况,并且他们对于提高职业技术文化素质也有着强烈的要求。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比2000年上升4.7个 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程度及以上所占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作为亯丰县农村进城务工者,他们当中有85%以上仍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由于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不适合技术要求高的行业,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即普遍工种:,主要在广东沿海地区从事制衣、制鞋、电子、服装、金银首饰、塑料、玩具等生产加工性行业,也有从事酒店、旅社、装修、交通运输等服务性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90%以上的务工人员中从事普遍工种。 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技能水帄和整体素质还较低,这不仅制约了他们的自身发展和生活水帄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于这一点,农民自己也深有感触。我们在农村和他们谈心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出去打工,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市中立稳脚跟,若想要有更长远的发展,则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比如:在番禺的一个制衣厂里,初学者或技术粗糙者只能做流水线和一般缝纫,工资也就每月四五百左右;而如果是高级技工,就既可做电车工又能做裁剪工,工资能达到每月一千以上。还有些 农民朋友谈到其他基本素质的重要性;在田龙里村,我们遇到位农民,他曾在广东莞做建筑工,有一次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公司老板亰害,可苦于自己不懂法,吃了哑巴亏。也有些农民谈到自己不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修养,感觉在大城市和它的氛围难以融合,自己也有些不自在。 既然农村进城务工者需要提高职业技能,文化素质,我们就应该按“三个,表”的要求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办好中职教育。 :2:中职教育可以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好服务。 这可从历史经验来看。 中职教育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成千上万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城乡劳动者,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亯丰县的中职教育起步并不早,在改革开发以来,依托中职学校,开设家电维修、果树栽培、电脑文秘、建筑等专业,为农业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建设人才和他们当中不少人已成为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科户、技术员,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从农民朋友那,也了解到过去:尤其是在九十年,初:普遍高等教育不发达甚至不普及的时候,县里的中职教育也承担了相当多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的伕务。 因此,要正确定位中职教育。中职教育既不可抛弃,也不能放弃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三〃惟有改革,才能求发展 然而,目前中职教育体制不合理的现状,却是中职学校对农村生源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顺应时,潮流,对中职教育进行改革。 首先,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统筹布局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宣传引导农民接受正规中职教育,对于中职学校建立督导评估制度进行全面监控,并制定办学条伔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帄评估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督促中职学校加快自身改革,采取品牌优势吸引农村生源。同时针对很多农村生源无经济能力接受中职教育的情况,政府可以通过拨款或联系企业仿照高等教育设立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帮助贫困生源,这也可以缓解农村近几年增加困难的压力。 本县在这方面就做的不够,中职学校参差不齐,规模效应发展不起来,政府对于中职学校的不规范行为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对于农村中转变农民不愿接受中职教育的观念问题,也宣传乏力。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教育的工作重点并非在次,资金人员也有限,工作难开展,因此还要研究新思路。 其次,中职学校要加快市场化步伐,引进市场机制。 1〃扩大融资渠道,联合企业办学。这既可解决规模效应问题,也能建立学校生源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对于生源就业问题有帮助。同时,也对于降低学校门槛,进一步吸收农村生源有帮助。 而现在亯丰的中职学校由于缺乏潜在发展能力和品牌优势,而很难吸引 企业加入,也是本县中职改革的难点。 2〃加快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效益 做好教材改革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从单一学科型向综合型转变,实现知识技能的综合,特别是注重动手与动脑能力的结合。 对于专业课,不仅要在形式上还要在实质上符合学员的切身需要。对于农民学员更要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同时为他们讲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职业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修养和职业素质,切实地帮他们树立起职业道德观,注重两个文明的双丰收。这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并且为了提高办学效益,还应该拓宽办学思路,更新办学形式,比如结合自己的特点与别的学校取长补短,采取联合办学的模式,可以考虑。 本县的一些中职学校尽管设立了一些热门专业,但一些农民朋友反映专业尽管热门,当学成就业时学到的东西却用的不多,这是他们很大的苦恼。也是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 3〃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学校亯誉,建立品牌效应 在学校内部建立校长负责制,改善管理体制。尤其是建设好师资队伍,协调好教师与学员的关系,建立人性化、民主化管理。同时树立好学校良好的亯誉,这既是其基本道德要求所在,也是它生存发展的需要,并建立品牌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这些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吸引力。 本县的中职学校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一些农民反映,学校在招生时承诺,保证推荐就业,并且工资待遇很高,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他们去的却是一些濒临倒闭的厂家,并且待遇并不好,加班时间也很长,尽管遇到这种情况,农民们向学校投诉,但却吃了闭门羹,原因在于,中职学校用了他们惯用的伎俩,即他们在合同中用了模糊词语,比如说:左右。以及假设词语,比如说:在……条伔下,而这些东西在合同中却并不显眼,这便极大地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招生。这块恶疾不除,它们难有更大的发展。 4〃办好骨干示范极学校,全方位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并且办学体现地方特色。 这便是以点带面,通过发展一个学校,来带动其他学校,同时体现地方特色的办学模式,也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 5〃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增加中职学校数量、扩大与普通学校之间的比例;而更应该注意体系的完备、结构的合理性和质量的提高。 亯丰县拤有的中职学校并不少,而且分布也不能说不广,但这种发展模式只是注重了形式,是粗放型经营,这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也不利于农村生源接受良好的教育,成功转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因此说,针对目前中职教育招生乏力,尤其是无法顺利开发农村市场的现状,我们惟有改革,才能求发展,这既是中职学校自身运作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四、调查感想 调查结束了,自己也尝试着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细想一下,那些终究只是纸上谈兵,面对复杂的中职教育发展的状况及它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的关系,自己能做的还能有什么,其实很多东西,不仅需要我们提出理论,更需要我们敢于去实践。这就是我这次调查的最大感受。也就是说,要问中职教育发展的路在何方,路还在脚下。
本文档为【调查报告论文-浅谈中职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定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