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doc】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举报
开通vip

【doc】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理论 育契机,充分利用情境中的各种资源.学校德育实 践,是在规范系统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又与不同人 的不fJJ经历经验有着"剪不断"的关联性,因此, 德育实践始终需要观照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多因素协 调发展,观照到学生成长历程,家庭生活,人际交 往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三是多元实施的意向性. 意向是对于实践目标的清醒意识和"不放弃"的执 着.学校德育作为教育关系中的人——教师和学生 共同参与的实践,必然有着行动的目的与情感.尤 ...

【doc】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doc】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理论 育契机,充分利用情境中的各种资源.学校德育实 践,是在规范系统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又与不同人 的不fJJ经历经验有着"剪不断"的关联性,因此, 德育实践始终需要观照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多因素协 调发展,观照到学生成长历程,家庭生活,人际交 往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三是多元实施的意向性. 意向是对于实践目标的清醒意识和"不放弃"的执 着.学校德育作为教育关系中的人——教师和学生 共同参与的实践,必然有着行动的目的与情感.尤 其是对于教师而言,创设怎样的活动,通过活动达 成怎样的目标,是始终贯穿于活动过程的.- 强调整体性的德育理解,是指学校德育的实施 是与学校教育整体规划,推进融为一体的.当前学 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程,以课程实践 为基本载体开展德育,是德育实践最需要重视的途 径.以"大教育"的开放与系统把握德育与学校其 它各育的关系,把握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 的协调一致,让学校德育实施成为学校文化建设,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建设,人的发展的"内核",在"面向全体学 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 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中"为先". 《……… 参考文献: [1][加拿大]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118 [2][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149,52 [3][美]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165 [51张能为理镪的实践: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2111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 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O8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北京100048) 责任编辑李贤 16@圈囹至 探讨 前沿 瀚 钟琼芳 摘要:朱熹一生高度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写了很 多儿童教育读本.《小学》是朱熹依据其"理气"哲学论 和心性说编辑的,反映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和伦理 价值观念的儿童教育教科书.《小学》一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丰富,其 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目的论,过程论,规范论,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对 于我们今天道德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道德教育;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1183(2011)01-0016-04 朱熹的《小学》可以说是一本典型的反映中国古代儒家 道德教育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的儿童教育教科书.它的成 书时问据束景南教授考证,书稿完成于淳熙十二年,淳熙 十三年十一月以前刊刻于衡州,朱熹最后序定于淳熙十四 年(1187).…从结构框架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小学原 序》,《小学题辞》,《小学内篇》,《小学外篇》,《小 学原序》实为朱熹亲作《题小学》,它与《小学题辞》一并 收入《晦庵先生宋文公文集》卷七十六,集中反映了朱熹的 写作意图和道德教育思想. 《小学内篇》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包括《立教》《明 伦》《敬身》和《稽古》四卷:《立教》阐述先王所以教人 之法;《明伦》说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关 系;《敬身》讲解孩童修养身心的重要性和相应遵守的规 矩;《稽古》则记载古代先圣前贤的崇高德行.其中选入的 材料以儒家经书为主.《小学外篇》包括《嘉言》和 《善行》两卷,每卷分列立教,明伦,敬身三目,主 要记载古人值得我们效法的言行.有人统汁过,其中 "立教"l3则,"明伦"117则,"敬身"46则,"稽 古"47~tJ,"嘉言"90~lJ,"善行"8l则.全书侧重 于行为实践而非空谈.对于它在童蒙教育中所起的作 用,朱熹本人的评说是:"后之学者,且看《小学》之 书;那是做人底样子.".. 一 ,《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理一分殊"学说是其哲学依据 朱熹哲学以抽象的客观精神"理"为出发点,把人 和物都从这里推出来,构成自己的哲学体系.朱熹认 为,理与气是二物,但又认为理在气中他说:"天地 之问,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 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 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在理气的先后关系上,朱熹认为理先气后,认为理与气 的关系是理生气,理是气的主宰.朱熹的这一理气论, 后来得到了发展.朱熹门人真德秀说:"天下之理一而 分则殊,凡生于天壤之间者莫非天地之子而吾之同气者 也,是之谓理一.然亲者吾之同体,民者吾之同类,而 物则异类矣,是之谓分殊.以其理一,故仁爱之仁无不 遍;以其分殊,故仁爱之施则有差.若以亲亲之道施于 民,则亲疏无以异矣,是乃薄其亲;以仁民之道施于 物,则贵贱无以异矣,是乃薄其民,故于亲见则亲之, 于民则仁之,而于物则爱之,合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 之则有序." "理一分殊"理论对孔子的仁爱伦理内涵进行了理 论的阐述,论证了人类社会"三纲五常"的"当然之 则"是世界必然规律(理),说明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 家基本价值观念是宇宙存在的基本精神和内在秩序.正 是这种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高度认识,成为朱熹一生重视 "小学"(古代称之为"蒙学")道德教育的内在驱动 力. (二)心性论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朱熹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 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 也."也就是说,在朱熹看来,从本体论上说"心即 理",从人性论上说"性即理".人禀理而为人性,人 性又分为二:至善无缺的"天命之性"和理与气杂的 "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即以仁,义,礼,智为内 探讨 容的天地之性或臼本然之性,它是人的共性,普遍性的 反映."气质之性"有清浊之殊,在于气之多少,朱熹 说"人之性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恶底,此 气禀之不同.人之为学,却要变化气禀,然极难变化. 若勇猛之前,气禀之便自消,功夫自成,故不言之气 禀",认为,只要变化气禀,功夫自成,便可以由气 性,上达天理. 朱熹继承了孔孟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之性"凡此 初,无有不善","民之秉彝,好是懿得"人人有 好善之性,有天赋的『大J在价值,所以,"人人可以为尧 舜",人人通过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可以超越当前而为 圣为贤,道德教育是可能的.又L大J为人性禀昏浊之气, ",会导致"纵人蚩蚩,物欲交蔽"而 是"未纯全者 "颓其纲",遮蔽了先天本善之性,而产生了现实中的 恶.所以,必须"崇德页广,乃复其初",有必要进 行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以恢复和弘扬先天之善.道德教 育的本质就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通过内省的 道德修养以获得"天理",恢复本善之性.凶此,朱熹 认为道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二,朱熹《小学》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的目的 朱熹指出:"三代之隆,其法尽备……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 扫洒,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 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 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所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 节所以分也."可见,朱熹认为8到15岁为小学教育 阶段.在这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德 育的任务是"教之以事",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 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 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 (二)道德教育的过程 朱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相互 作用的过程,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是"小学"与"大 学"两个阶段相连接的动态发展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 性对立统一的过程. 朱熹把学校道德教育前的过程分为胎教和母乳之 教两个阶段,认为儿童教育应从胎教开始.他在《小 学》"立教"篇中,要求孕妇按《列女传》的教导去行 理论 探讨 动,"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 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如 此则生予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朱熹主张胎教的 同时,又十分强儿奄出生后至8岁这一年龄阶段的教 育,他称之为"乳母之教".朱熹指出要谨慎地选择 乳母,"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谨而寡言者使 为于师",还说"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 '唯'女'俞'男肇革,女肇丝.六年,教之数与方 名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 让"…,说明llr学前儿童不年龄段道德教育的具体 内容. 朱熹还很重视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他 在《小学题辞》中指出,社会"经残教驰""乡无善 俗,世乏良材利欲纷孥,异言宣腿"会导致"纵人 蚩蚩,物欲交蔽"而"颓其纲",遮蔽先天本善之 性,而产生现实{J的恶,所以,他要求国家,社会要 净化儿童道德教育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要效仿"孟 母三迂",选择有利于儿童接受正面教育的好环境. 朱熹继承r中国传统教育把教育阶段分为"小 学"和"大学"的观点认为"小学"是"直理会那 事",注重行为,通过学人伦规范和塑造良好习 惯,来实现"成人"的教育."大学"是"穷究那 理"通过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 "明明德"的对己之事干u"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亲民"对人之事共同实现"止于至善"的社 会理想,是"成智"的教育.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是 相辅相成的,"小学"是以浅层格物致知为基础的小 规模涵养践履之功的过程与阶段;"大学"是在"小 学"基础上以"成智"为标志的更深层的格物致知后 致以大规模修齐治平之阶段. (三)道德教育的规范 朱熹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规范化.他在《小学》 中提到的各种道德规范多达数十条,从穿衣戴帽,起 床睡觉,交朋会友,待人接物,到吃饭饮酒,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要有章可循,有规可 依.特别是在"明人伦"部分.具体明确了不同社 会关系领域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如: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伤毁,孝之始也.立身 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 事亲,叶J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 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可 18巫互亟堕 前沿 移于官".突出了以"孝"为特点的"父子之亲" 的人伦关系.在思想态度方面提出"心术只要",强 调"日用之间以敬为主"如:"言忠信,行笃敬",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在日常着装方面,要严格"衣服之制",以行冠礼养 其德.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等等. (四)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道德教育要坚持先入为主,"蒙以养正", 主张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儿童是"人之幼也,知 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 某种邪说,再教儒家的伦理思想就会有抵触,因此要 及早进行教育. 第二,朱熹针对儿童自制能力较差,道德意识较 薄弱等特点,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严 格地,持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使他们 "积久成熟",然后"自成方圆",完成从开始的不 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转化.所以,朱熹广泛地从经传史 籍以及其他论着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 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以形象,生 动的形式,编辑儿童道德教育的教材,以激发学童的 学习兴趣. 第三,朱熹还强调,要对儿童进行正面道德教育, 他说:"小学书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 只要遵守这些规范,又能经常诵读圣贤之书,就能成 为像圣贤那样的人. 第四,朱熹《小学》包含了丰富的榜样教育的内 "做人底样 容,其中提出了许多格言和故事,作为 子".认为通过行动,学习榜样,才能逐渐做到"习 与智长,化与心成".他在《小学》中专门编成《稽 古》一卷,选取古人的事迹,使儿童读后有所感动, 从而能通过模仿古人奋发为善. 三,朱熹《小学》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小学》在古代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儿童道德教育 教科书,在日本,朝鲜,越南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直 至今天,也仍保持着它的魅力,为我们学前的道德教 育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重视完整的人格塑造 朱熹《四书集注》明确提出了"全人"教育的概 理论 探讨 念,也在《小学》中大量引用了《尚书》《剧礼》 《礼记》《论语》中关于"全人"的思想,目的都在 于强调"非独教之固将有以养之也.理义以养其心, 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降登疾徐俯仰, 以养其血脉",如此,把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 质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追求.这与我们当今倡 导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即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 展,承认发展的多样性,倡导个性发展,认为发展的 动力是内在的,强调发展的主体性,注重潜能的开发 的教育)未尝没有相通之处. (二)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 近年来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共 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教育.这种对教育 颇含讽刺意味的话,反映出我们道德教育存在的问 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复杂的原因,包括社会的, 学校的和家庭的多方面.但总的来看,是道德教育没 有遵循其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客观规律以及学校教 ,社会教育相脱节所造成的. 育,家庭教育 朱熹视学生道德教育为一个现实性,整体性,综 合性的系统工程.在胎教,母乳之教,学校教育,成 年后的社会道德教育的不同阶段的相互连结中,重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与联系.他重 视学校教育之前的胎教和母乳之教,还要求国家,社 会要净化儿童道德教育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要效仿 "孟母三迁".在学校教育中他又强调了"大学"与 "小学"的衔接,说"小学"是浅层格物致知,"大 学"是在"小学"基础上以"成智"为标志的更深层 的格物致知.只有儿童教育做好了社会,家庭,学校 教育的三结合,彼此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协调,才 能达到"乃复其初"的目的. (三)重视道德的规范化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公民道德 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 学,爱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对我国公 民总体上的道德要求,但具体到各个领域,我们却很 难找到具体的道德要求,即使是在道德培养的重要场 所一,学校,道德要求也不够具体,以致难以达到所 希望的德育实效. 朱熹《小学》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规范化,具体 前沿 化.《小学》所展现的道德规范体系包括以君仁臣 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柔,爱幼敬长,朋 友有信为基本内容的道德准则和以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等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范畴.在这些基 本准则和范畴下,朱熹《小学》又列出了各种具体的 道德规范多达数十条,穿衣戴帽,起床睡觉,交朋会 友,待人接物,到吃饭饮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一 笑一颦,都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虽然这些规范 中包含不少封建思想,对人的发展难免有束缚,但我 们应该剔除这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局限,从中提取 精华,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篇》上卷华东师范大学出,~2001年版, 第853页 [2]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 146页 [3]黎靖德《朱子语类》(八册卷七)中华书局1999第127页 f4】朱熹《朱子集》卷五五《答黄道夫》清威丰庚申(1860年】 TIJ本 [5】真德秀《大学衍义》卷,二,《吾道源流2..--E_---》.福建人民 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6】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第443页 [7]弓玉彬《浅新朱煮的人性论思想》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2008年第3期 f8j(12?13][14】[16J【17][18][20]刘文刚《小学译注》四川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第8页,第9页,第8,9页,第40页,第82 页,第95页,第13—17N [9】黎靖德《朱子类语》(一)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5页 【1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11】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中华书局,1986年 【15]邴建江朱熹《小学》道德理论研究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79 页 [19】沈灌群,-~4'L锐《中国教育家评传》上海教育出版杜,1989 年,第250页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责任编辑李贤
本文档为【【doc】朱熹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