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

_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

举报
开通vip

_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朱川豫2014年底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农业部、发改委)一再发出要把马铃薯当成主粮或主食的倡议,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这自然就引起了人们了解美洲农作物发展历史的浓厚兴趣,也自然激发了学界学人研究美洲作物发展史的学术意愿和冲动。在这样的学术和社会大背景下,张箭著作《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科学出版社2014...

_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
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朱川豫2014年底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农业部、发改委)一再发出要把马铃薯当成主粮或主食的倡议,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这自然就引起了人们了解美洲农作物发展历史的浓厚兴趣,也自然激发了学界学人研究美洲作物发展史的学术意愿和冲动。在这样的学术和社会大背景下,张箭著作《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新大陆农作物》)的出版适逢其时。15世纪末以来,欧洲人陆续发现了美洲、澳洲和南极洲。但澳洲大陆被发现之时基本上无农业,也基本上无较有价值的农作物;南极洲大陆冰天雪地寸草不生,也无原始居民,更无任何农业和农作物。所以在三块新大陆中,只有美洲在被发现时已具备相当发展程度的农业,已有很多的农(林)作物;我们现在知道原产于美洲的作物有60余种,其中比较重要、影响较大、分布较广的有20余种。它们系亚欧非旧大陆和澳洲大陆—大洋洲诸岛没有、很值得引进并很快就大力引进的农(林)作物:粮食饲料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木薯,经济作物烟草、陆地棉、②橡胶、剑麻,干果零食作物花生、向日葵、可可、腰果,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菜豆(四季豆)、笋瓜、西葫芦,水果作物菠萝、豆薯(凉薯)、番石榴、鳄梨(油梨)、番荔枝、番木瓜,药材作物金鸡纳、古柯、西洋参(花旗参)、玛卡(英语Maca,学名LepidiummeyeniiWalp.),香料作物香子兰香荚兰(英语vanilla),等等。其中,玉米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烟草是最重要的创利创税创收经济作物,橡胶是与钢铁、煤炭、石油并列的四大战略物资之一,花生是最常见的干果零食作物,辣椒是最普及的蔬菜和调味作物,菠萝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金鸡纳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抗疟药材,③等等。上述作物的发展、传播、交流和普及史无疑是历史研究、农史研究、经济史研究、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问题,也是人们比较希望了解和关心的问题和知识。尤其对中国人来说,上述原产美洲的许多作物如今在中国找到了很好的家园,中国成了一些重要美洲作物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比如041②③本文为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学科前沿与学术交叉创新项目“15—19世纪的全球农业文明大交流研究”(SKQY201215;SKZD201404)的阶段性成果。最近的一篇新闻稿为冯华、王浩:《马铃薯主食化,是近还是远?》,《人民日报》2016年3月20日。新旧大陆均原产棉花,但美洲的陆地棉高地棉美棉最好最盛行,现在占了明显优势。用其树皮直接煎药熬汤或磨成粉服用,20世纪以来主要用于提取药物奎宁。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玉米、甘薯、烟草、马铃薯、花生、辣椒、番茄、南瓜、菜豆,等等。因此,学界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对它们发展传播历史的研究。一、国内已有的美洲农作物传播研究中国历史学者和农史学者对美洲农作物的传播史研究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万国鼎先生写过《五谷史话》(中华书局1961年版),讲述水稻、小麦、玉米、甘薯、高粱五种粮食作物的发展传播史话,社会反应较好。万著在美洲作物史方面的价值在于率先梳理和介绍了玉米、甘薯两种作物的发展传播史。不过受体例篇幅限制,内容比较简扼,一般不做注释。另外,也基本不涉及两作物在美洲的起源发展、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传播史。“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时期,佟屏亚先生写过《农作物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讲述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粟、小米)、甘薯、马铃薯、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棉花②、苧麻、亚麻、甘蔗、茶叶、烟草共19种农作物的发展传播史话,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也较好。该书涉及到的美洲作物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共六种。笔者认为万先生的“史话”偏重于史学,佟先生的“史话”偏重于农学,各有千秋。在佟先生叙述的六种美洲作物传播史中,论述了其在世界上传播史的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烟草四种,其他两种基本未涉及其在世界上的传播史。受体例限制,该史话也无注释、资料出处、参考文献等。改革开放以来,佟屏亚、赵国磐合作写了《玉米史话》(农业出版社1988年版)、《马铃薯史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佟屏亚又写了《中国玉米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三书。在前两种小书中,有一定的篇幅(约14)论述玉米、马铃薯在世界上的传播史,有少量的注释和资料出处,其体例介于史话与专著之间。后一种大书则有较详注释和参考文献,属于较为规范的专著,但基本不涉及世界上的玉米科技史。以上三书在它们所论及的主要问题和内容方面均达到了当时国内领先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还涌现出一些农作物发展史的著作,计有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宋军令、杜鹃、李玉洁:《黄河文化与西风东渐———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科学出版社2010年);王思明等:《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年版);彭世奖:《中国作物栽培简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版)。上述四书皆有较详的注释和资料出处,皆为很规范的学术研究专著,在它们研究论述的主要问题和内容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过它们有一个共性,即论述的美洲作物种类不多;不涉及美洲作物在世界上的起源、发展、传播、普及的历史。比如,唐启宇先生的专著只论述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五种美洲作物的在华传播史,完全不涉及它们在世界上的发展传播历史。宋军令等先生的专著,只论述了玉米、烟草、番薯三种,且只论述它们在黄河流域的传播史。彭世奖先生的《中国作物栽培简史》述及玉米等十种美洲作物在华的传播发展史。③彭书所论及的美洲作物均未涉及它们在世界上的发展传播史。王思明等先生的《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是专门研究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141②③1983年北京农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修订版《五谷史话》,由农史学者缪启愉修订。新旧大陆都原产棉花,但佟先生的“史话”没怎么讲述美洲棉花传播史话。彭世奖书述及的10种美洲作物为: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菠萝、南瓜、辣椒、番茄(西红柿)、菜豆(四季豆)。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其影响的专著,所以需要多述评几句。书中写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番茄、花生、向日葵、烟草、美洲棉共九种最为重要的美洲作物的在华传播发展史。比起前人,该书有较大的超越和推进。比如,对一些学者和论著的观点仔细辨析,澄清了事实,否定了玉米(第29—31页)、甘薯(第2、34页)、马铃薯(第81—84页)、番茄(第13页)、花生(第152页)、向日葵(第174页)古已有之或早已传入(指发现美洲开辟新航路之前)的说法。②王著详细论述那九种最重要的美洲作物在华传播发展史,深入分析了它们传开普及的各种原因,充分论述了它们的积极影响和重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其中一些作物所附带的消极作用。对它们传入的时间、路径、地点、传开的地区和分布、推广的历史过程都有较详的论述,展现了丰富的历史面貌。研究农作物传播史既是治史,又要掌握了解熟悉农学、植物作物学知识,故可视为大历史学中的专门史或半独立的农(业历)史。王书的有关论述都很专业、内行、正规,显示出作者们良好的农学素养。尽管如此,王书内容如同其书名,只集中研究“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故属于一本中国史中的中国农史书。此外,国内还有一些期刊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论文集论文和学位论文论述美洲农作物的发展传播史,但都限于它们在华的传播史,基本或完全不涉及其在世界上的发展传播史。例如马铃薯史,就有谷茂等:《中国马铃薯栽培史考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2004年第1期),丁晓蕾:《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技术及其社会经济分析》(《中国农史》2005年第3期),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等等。以上论文从其标题、目录、摘要就可判断,它们均主要写或只写马铃薯、或某类(如粮食类)、或主要美洲作物的在华传播发展史,而基本或完全不涉及美洲作物在世界上的传播发展史。由上可知,在美洲作物在世界传播发展史方面,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二、国际上的有关研究概况国际上的美洲作物发展传播史研究需要按语言文化圈分别论述。我们先说日本和日语文化圈。日本学者星川亲清著有《栽培植物的起源和传播》一书,并出了1978年版和1987年修订版③。该书论述了20余种主要美洲作物的世界(含日本)发展传播史,简明扼要,提纲契领。但该书篇幅不大(全书311页),论述全世界的农作物130余种,每种仅两页,均配有插图和地图。故每种农作物的发展传播史的篇幅仅(相当于)几百汉字。日本的21世纪研究会集体编著有《食物的世界地图》,论述各种食物作物在全世界(含日本)的发展传播史。④美洲原产的较为重要的作物虽然不全是食用作物,但有相当大部分是。所以如果讲清了美洲食用作物的发展传播史,也算是讲清了美洲作物历史241②③④参见张箭:《农作物传播史研究的力作———读〈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有感》,《中国农史》2013年第2期,第138—144页。王思明等:《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1、2、34、81—84、13、152、174页。星川亲清:《栽培植物起原と伝播》,二宫書店1987年改订版。21世纪研究会:《食世界地図》,シ-リズ文春新書,文藝春秋出版社2004年版。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的主要部分,因为剩下的较为重要的美洲产非食用作物只有烟草、陆地棉、橡胶、剑麻、金鸡纳、古柯等少数几种了。该书只论述了马铃薯、辣椒、腰豆三种美洲食用作物的世界发展传播史,共30多页,每种约好几千字。其中,腰豆(日语インゲン豆,英语kidneybean)又称肾豆、芸豆,是菜豆的变种。②其豆形似肾(又叫“腰”),所以得名为腰豆,可食用。但它不重要、不常见、不普及,比起菜豆也逊色多了。是故《食物的世界地图》这本书实际上只论述了两种重要的美洲作物的发展传播史。日本学者国飞牧卫新近著有《新订食用作物》一书,论述各种食物作物。③其中有十种美洲食用作物,即玉米、花生、菜豆、马铃薯、甘薯、木薯、豆薯(凉薯)、多花菜豆(英语flowerbean,日语ベニバナイゲン)、箭叶黄体芋(英语yautia,tannia,日语アメリカサトイモ)、竹芋(葛郁金)(英语arrowroot,日语クズウコン)。每种作物篇幅长的(相当于)约几千(汉)字,中等的约两千多字,少的才几百字(如豆薯、竹芋)。④由于多花菜豆、黄体芋、竹芋的栽培、生产、消费很少,实在是名不见经传,连一些大中型外语词典都未收其词,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无足轻重,是故该书只写了七种较为重要的美洲食用作物。而且该书主要是从农学、植物作物学、生产技术角度写的,虽然也涉及一些作物的发展传播史,但不是其主体。在苏联—俄罗斯和俄语文化圈,有的专家学者也有所涉及。著名植物育种学家Н.И.瓦维洛夫(1887—1943)在20世纪30年代率先把世界栽培作物确定为八个起源中心,即中国—东亚;印度—热带亚洲,包括马来亚;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及邻近地区;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南美洲。⑤同时,通过研究考察实验确定了一些美洲作物的具体起源地和驯化时间,比如(普通)菜豆起源于其中第七个起源中心即南美和中美(包括安的列斯群岛);⑥南美(含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这第八个起源中心则是菜豆的次生中心。⑦瓦维洛夫还颇有激情地指出:“无疑这里(译按,指墨西哥南部、中美洲、南美北部)是玉米及其近缘野生种的基本发源地,是美洲菜豆、南瓜、辣椒及许多热带果树物种的故乡。栽培可可是从这里产生的。这里很可能是甘薯的故乡。作为世界植棉业基础的美洲陆地棉起源于墨西哥南部”。⑧不过瓦维洛夫的研究仅限于农作物的起源、育种等,并不涉及它们的发展、传播、扩散、普及等。苏联植物学家П.М.茹科夫斯基于70年代提出了12个起源中心说。他把全世界作物的变异中心划分为12个大的基因中心,不仅新增加了4个,而且把瓦维洛夫的八个中心的地理范围扩大或调整,即中国—日本(东亚);印尼—印度支那(东南亚);澳大利亚(大洋洲);印度(热亚);中亚细亚;前亚(Переднеазиатский,西亚);地中海沿岸和邻近地区;(黑)非洲;欧洲—西伯利亚;中美洲;南美洲;北美洲。⑨这12个起源中心几乎囊括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陆地。茹科夫斯基的研究也只涉及美洲作物的起源。中国和国际学界对瓦维洛夫的8个或茹科341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古柯为重要的药材作物。菜豆(四季豆)人们一般食用其豆荚,腰豆(肾豆)人们一般食用其豆粒。國分牧衛:《新訂食用作物》,養賢堂2010年版。参见國分牧衛:《新訂食用作物》,豆薯,竹芋,第499—501页。См.“НиколайИвановичВавилов,Научныедостижения”,Википедиясвободн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https:ru.wikipedia.orgwikiВавилов,НиколайИванович〔2015-08-09〕См.H.И.Вавилов:《Ботанико—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Селекции》,《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Селекции》,Москва,《Наука》,1987,C.124,C.126.См.H.И.Вавилов:《Ботанико—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Селекции》,《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Селекции》,C.126.См.Тамже,C.125.См.“Центрыпроисхождениярастений·Краткие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центров”,http:biofile.rubio6376.html,(2015-08-10).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夫斯基的12个作物起源中心说一般不持异议。再看一种具体的美洲作物。土豆是苏联—俄罗斯种植面积很广、产量很大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故俄语界有哈伯斯特娃和亚辛合著的《马铃薯遗传学》一书;还有沃尔佩尔和马吉多夫合著的《马铃薯的历史、应用和食用》一书。②前者涉及到一些,后者大量涉及马铃薯的起源发展传播史。其他涉及某种美洲作物发展史的书也自然还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荷兰语等西方语言笔者不懂,无法述评。期盼懂这些外语又了解有关情况的学者垂注惠示,我们可找来有关论著并请懂那些外语的学者帮忙翻译。最后就要说到最常见、最普及、最通用的英语及其文化圈的情况了。英语界写中世末期和近代整个大交流的著作不少,如查尔斯·曼恩的《1493年:揭秘哥伦布所创造的新世界》,③中国学界已经比较熟悉的克罗斯比的《哥伦布的交流:1492年的生物和文化后果》,④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等。⑤不过这些书只是涉及一点美洲作物的传播,其主体是写整个生物和其它事物的大交流。英语界写一种美洲作物或世界上几种某类作物发展传播史的书或涉及到的书不少。比如橡胶,据初步查寻近年来就有两本专论橡胶发展史的专著,即杰克逊的《在世界尽头的贼,橡胶、权势和帝国的种子》,⑥罗德曼的《树木的眼泪,橡胶传奇—一个近代奇迹》。⑦还有两本某一章或几章写橡胶发展史的专著,比如马斯格雷夫兄弟的《植物帝国,改变了世界的人们和植物》⑧写了烟草、甘蔗、棉花、茶、罂粟、金鸡纳、橡胶树七种作物的发展史;霍布豪斯的《财富的种子,使人致富的四种植物》⑨写了木材(英语timber)、瑏瑠烟草、橡胶、酿酒用葡萄(英语winegrape)四种植物作物的发展史。比如金鸡纳,经查寻就有三本专论金鸡纳发展史和抗疟史的专著,即雷纳尔斯的《抗烧树皮之树,奎宁的庆典》,瑏瑡费阿米塔·罗科的《奇迹般的抗烧树,疟疾和寻求其改变了世界的治疗药物》,瑏瑢谢尔曼的《征服疟疾的子弹,从奎宁到青蒿素》。瑏瑣此外,还有的专著写了几种作物发展史,其中一种是金鸡纳史,如我们前已提及的《植物帝国,改变了世界的人们和植物》。另外,英语界还有数量最多的相关论文和最丰富的著作论文数据库可以利用。三、张著的价值、意义和特色通读了《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感到这是一本富有特色的农史专著,且以世界农史为主,兼顾中国农史。在篇章结构上,开篇为绪论:农作物大传播的背景———地理大发现及其重大作用和441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В.В.Хбоства,И.М.Ящин:《ГенетикаКартофеля》,Москва,ИздадельствоНаука,1973Г.И.М.Вольпер,Я.И.Магидов:《Картофель,История,Примение,Употребление》,Москва,ИздадельствоПищевая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1978Г.CharlesC.Mann,1493:UncoveringtheNewWorldColumbusCreated,AlfredA.Knopf,2011.AlfredW.Crosby,TheColumbianExchange:BiologicalandCulturalConsequencesof1492,PraegerPublishersInc.,2003.JaredDiamond,Guns,Germs,andSteel:TheFatesofHumanSocieties,W.W.NortonCompany,1997.JoeJackson,TheThiefattheEndoftheTree,Rubber,Power,andSeedsofEmpire,PenguinBooks,2008.JohnLoadman,TearsoftheTree,theHistoryofRubberAModernMarvel,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TobyMusgraveWillMusgrave,AnEmpireofPlants,PeopleandPlantsThatChangedtheWorld,CassellCo.,2000.HenryHobhouse,SeedsofWealth,FourPlantsthatMadeMenRich,PanMacmillanPublishersLtd.,2003.说明一下,木材应该是若干种树木的总称,而非特指某种树木,如杉木、桉树、柏树等。M.DuranReynals,TheFeverBarkTree,ThePageantofQuinine,TheCountryLifePress,1946.FiammettaRocco,TheMiraculousFeverTree,MalariaandtheQuestforaCurethatChangedtheWorld,HaperCollinsPublisher,2003.IrwinW.Sherman,MagicBulletstoConquerMalaria,fromQuininetoQinghaosu,ASMPress,2011.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影响。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海路大通,世界由此从分散孤立走向集中统一,从而为文明大交流、美洲农作物向外大传播提供了可能。之后分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干果作物、蔬菜作物、水果作物、药材作物六类六章论述玉米、土豆(马铃薯)、甘薯、木薯(以上为粮类),烟草、美洲棉、橡胶(以上为经类),花生、向日葵、可可、咖啡(以上为干果类),②番茄、辣椒、南瓜、菜豆(四季豆)(以上为菜类),菠萝、豆薯(凉薯)(以上为水果类),金鸡纳、古柯(以上为药类)共19种美洲作物发展传播史及其意义影响。末了以附论“农业起源的农神说和单中心说商榷”结尾,讨论农业起源的三个层面问题,即哪里的居民最早开始栽培,主要农作物品种由哪里的居民最先培育成功,主要农作物原产于哪里(第358—359页),提升和加强了理论性。整个框架比较完整和饱满。在传播理论上,张著多次阐明农作物“传入”旧大陆某国某地,有几层意思。第一是某国之人在国外见识记载下这种作物或果实;第二是指作物的果实、标本等传入某国,供人们吃食和使用;第三是指作物的种子、株苗传入,人们开始栽培。只有达到了第三层,才能算真正传入(第12页等)。这就明确了概念,使作物传播史细腻起来。张著在写美洲作物向西欧传播、传入中国的历史时,也努力和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在具体的美洲作物发展传播史上,张著论述了19种美洲作物(除去非洲作物咖啡则为18种),这在国内外各语种的有关著作中是在一本书内论述美洲作物种类最多的著作。该书基本上囊括了重要的和较重要的全部美洲作物。在内容篇幅分配上,虽然各章各节各作物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是世界农史部分占23,中国农史部分占13。剩下的13篇幅讨论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史和意义。其中也有许多是中国学界前所未论述过的或晚于张氏的,包括木薯、橡胶、可可、咖啡、南瓜、菜豆、菠萝、豆薯、金鸡纳、古柯;花生和向日葵是其他学者与张氏同时开始探讨。这在书中所附作者已发表的与该书直接有关的20来篇期刊论文中可以窥见。在美洲作物的世界发展史方面,该书首先论述每种作物的具体起源地区、较细致的驯化时间、在美洲的发展、印第安人对它的利用、印第安人的有关农业饮食文化等,接着论述15世纪末和16世纪欧洲人来到美洲后欧洲人对它们的“发现”、欧洲人的记述(包括绘画)、欧洲人的认识,之后写欧洲人如何把它们传到欧洲,一般先栽培在植物园、庭院、暖房做观赏、研究、药材之用,之后才走向餐桌,最后再渐渐进入农田,慢慢传开。接着写它们怎样被欧洲人传入非洲、亚洲、世界各地。最后写它们如何传入中国、传入内地、进而传遍全国,在中国的农业经济、日常饮食和文化生活发挥作用、产生影响。该书可谓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美洲作物的发展传播史。让我们试看一例,比如可可。张著先辨清野生可可树原生长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在长达几千年的渔猎采集经济时代印第安人只吃食可可果的果肉,而扔掉珍贵的可可种(豆)。距今两千多年前由奥尔梅克人最先在墨西哥地区驯化栽培。11世纪以后马雅人、后来的阿兹特克人已把可可豆当作钱币用于交换买卖。到了欧洲人到来前的15世纪,可可种植已广泛存在于美洲热带地区,并已用可可豆加其他成分制作所谓巧克力饮料,类似啤酒(“可可的起源和驯化”目)。然后论述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探险时在洪都拉斯作为欧洲人首次“发现”了可可豆,并带去了一些。1519年殖民征服头子科尔特斯在阿兹特克宫廷见识和品尝了印第安式巧克力饮料,并最先将这种饮料和制作法传西班牙及至欧洲。16世纪中叶的西班541②张箭:《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页。书中已做解释说明:咖啡原产于非洲,但咖啡也因地理大发现才传开,且与美洲作物传开基本同时,对于中国人等东方人来说,它也是从西方由西洋人传来的新作物。故书中论述了咖啡史。见张箭:《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第157页。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牙文献记下了今尼加拉瓜地区印第安人的可可栽培,16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文献画下了可可树和可可果。18世纪欧洲人正式予以命名,其属名Theobroma意为“神的食物”(“欧洲人的接触和认识”目)。接着考察其栽培和传播史。1525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特立尼达岛开始种植可可树,此后在海地岛等地推广开。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人将可可种植传入西非今赤道几内亚的比奥科岛,后由此传入非洲大陆。1560年西班牙人把可可种植传入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16世纪70年代后期又传入西属菲律宾,之后在亚洲传开。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把可可种植传入夏威夷的瓦胡岛,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把种植可可传入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以后在大洋洲也传开了。可可属于热带作物故在欧洲没有林业农业栽培。中国宜植地区亦很有限,故日本占领下的台湾1922年开始试种,1955年海南岛开始试种(“冲出美洲走向世界”目)。最后分析,中国的可可消费很少,但近年来增加,国内也建立起若干巧克力厂。不过中国人主要吃固体的巧克力,很少像西方人那样喝巧克力热饮料。适当发展中国的可可栽培和巧克力生产有一定的潜力、商机和意义(“发展可可生产的前景”目)。现在我们似乎可以给张著定位了。这是在中国学界第一本全面集中系统论述主要美洲农作物在世界上发生发展传播史的学术研究专著。该书的优点特点还有资料宏富多样,参考征引的古今中、英、俄、日语资料文献较多,从而使论述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上。历史学虽不宜完全像傅斯年所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但史料的确是历史学论著的最重要基础。张著有着坚实的研究基础,书末附有作者在该书领域和方向发表的22篇论文文章,时间跨度从1996年至2014年长达近20年。该书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附有总计43页的图版,每页有一幅、两幅、三幅,最多四幅图画(个别为照片)。内容主要是中世纪和近代(少数为现代)人们对美洲作物植株和果实的绘画,一般附有简单说明和考据。这些绘画大多自身已成为历史资料、文献文物,既可供人们欣赏也可供研究。读者可从中了解当时人们的绘画水平和对美洲作物的认识程度。它们还有助于经常吃美洲作物食物却没见过作物植株的读者有感性认识。附有较详的英语提要和目录,有利于与西方学界交流互动。附有该书所论19种美洲作物(不计咖啡为18种)的中文、拉丁语、英语、俄语、日语名称对照表,方便了有兴趣的学者继续开展研究。四、缺点和不足《新大陆的农作物》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现提出来供张箭先生参考,也供学界思索。一是篇幅分配上有点畸轻畸重,不够平衡。有的比较重要的农作物篇幅偏小,比如马铃薯正文共6页(第21—27页),加注释页2页(该书采用尾注,第38—40页)共8页;甘薯正文共9页(第27—36页),加注释页2页半(第40—42页)共11页半。全书约400多页,论述19种美洲作物发展传播史,平均每种20多页。所以它们低于平均数。玉米、烟草、美洲棉、番茄、辣椒、古柯这几种也有类似的情况。当然,作物的重要性也是决定篇幅长短的因素,而对重要性的认识则见仁见智。但篇幅大体平衡还是应该追求的。其原因可能在于该书为2007年度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见封面和扉页)、四川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见后记,第412页)的最终成果,于2014年9月出版。此时离立项已分别有7年和9年了,到了应该马上出版不能再拖的时候了。再加上已有的37万字已很成器了,所以作者就出版了,从而留下一些遗憾。希望将来在出版相关研究成果时这个缺点能够有所克服或消除。641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二是作物种类的选择。美洲原产的作物有60余种,自然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它们全写成史,比如本文前面已提到的无足轻重的箭叶黄体芋、竹芋、多花菜豆等。张著写了18种。这18种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大的、排名最靠前或较靠前的。但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多写几种呢,譬如仙人掌、剑麻、鳄梨(油梨)、玛卡、香子兰香荚兰,等等,哪怕写短点。希望张先生在未来的研究中有所增加和涉猎。当然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欢迎学界提出更好的作物选择名单。三是该书的注释为尾注,但个别或少数地方又有夹注,特别是表示资料出处的注也偶有夹注(如第76页等)。据该书后记所说,这是在作者交稿后的大半年内又有发现增补但没有调整所致,以免打乱原来编码而出错。的确,尾注的优点是节约篇幅,缺点是不便阅读和不易加减注释。但一本书的注释特别是资料出处注释最好能统一起来。自然,瑕不掩瑜,张著总体上是一本有分量的史学研究专著。五、中国史学界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与前景《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属于农史特别是世界农史的著作。农史即农业历史,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科技史、经济史的一个分支。如同中国的历史学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外国史)一样,农史在地域上也分为中国农史和世界农史两大部分。中国农史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好几十年的耕耘,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庞大成熟兴盛的学科了,其表现为有社团(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有研究机构(一些农业大学和综合大学内的农史研究院、所、室、中心)、有一批专业学者、有课题项目经费、有人才培养机制(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齐全)、有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农史年会和中日韩东亚国际农史论坛)、有专门的学术期刊、有农史网站、有众多的科研成果如专著、教材、辞典、译著、图谱、资料集、知识读物和大量的论文。相对而言,中国的世界农史研究这一块则很滞后了。按以上的内容分别考察,要么没有,要么太少。比如成果这一块,据我们广为查寻,在著作方面便只有寥寥几本(含张著),如董恺忱的《东亚与西欧农法比较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②邹德秀主编的《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③冯秀文、金计初、钱明德的《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魏燕慎的《拉丁美洲农业》(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④陈宝江、阴志清的《西方农业发展史》(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版),陆庭恩的《非洲农业发展简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包茂红的《森林与发展:菲律宾森林滥伐研究(1946—199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⑤此外还有一点涉及一些世界农史、论述中外农业交流比较合作的专著,如王思明的《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沈志忠的《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年版),宋超的《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版)。以上三书论述中外农业的比较交流合作,书名皆把“中国”741②③④⑤如《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古今农业》等。这些学刊也登一点世界农史的论文,如果论文的水平、质量、价值达标的话。这是一本个人专题论文集。三人编著,属于教材。这是一本讲现实情况为主兼顾历史的农书。论述农村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社会生活、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问题的论著虽也可以列入大农史范围内,但不属于农史研究的正宗和主体。我们理解正宗和主体是研究农业(含牧、林、渔、副业)生产发展史。故除此之外的世界史著作暂不列入。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者的世界农史著作此处所列若有遗漏,敬请斧正。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放在前面把外国放在后面,故它们是立足于中国以中国农史为主兼顾世界农史的专著。较之中国农史,世界农史的著作少得可怜。张著的问世有助于中国萌芽中和形成中的世界农史学科的发展与成长。张箭先生以前写过《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现在又写出了《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我们相信,在有志者的坚持努力下,在学界对农史有兴趣者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的世界农史学科一定能一步一步发展,终会蔚然大观,终成葳蕤园林。(作者朱川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邮编:610064)(责任编辑:张旭鹏)(责任校对:金海)《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哥伦比亚大学刘禾教授主编的《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于2016年4月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致力于揭示500年来西方文明霸权地位和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构建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将不同文明进行等级化处理,使欧洲和北美的资本主义社会处于文明的最高端。这套文明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在20世纪演变为世界各地人群的自我认识。但后来欧美的文明霸权地位受到质疑,随之而来的则是人们对未来世界秩序的呼唤。该书所收论文涉面广泛,颇为具象地描绘了欧洲现代性在19至20世纪殖民扩张盛期的等级景观,并梳理了文明理念的译介过程及其特点。本文集对全球史和国际问题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都不乏参考意义。841
本文档为【_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277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2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22
浏览量: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