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南通启秀中学 葛德均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

江苏南通启秀中学 葛德均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

举报
开通vip

江苏南通启秀中学 葛德均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主题: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提纲:一、下水→指导:自成之蹊上蕴蓄“底气” 二、阅读→习作:膏腴之壤中积储“才气” 三、生活→素材:清甘之泉下漫溢“灵气” 简介:葛德均,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供职于南通市启秀中学。发表语文及其教学研究文章200余篇,文学作品60多篇,参撰著作20多本,出版专著《语文教育散步》。中国民进会员,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 ◎江苏南通启秀中学葛德均 (邮箱:jsntgdj@163.c...

江苏南通启秀中学 葛德均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
主题: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提纲:一、下水→指导:自成之蹊上蕴蓄“底气” 二、阅读→习作:膏腴之壤中积储“才气” 三、生活→素材:清甘之泉下漫溢“灵气” 简介:葛德均,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供职于南通市启秀中学。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语文及其教学研究文章200余篇,文学作品60多篇,参撰著作20多本,出版专著《语文教育散步》。中国民进会员,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 ◎江苏南通启秀中学葛德均 (邮箱:jsntgdj@163.com 电话:13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有部分学校和老师,常常犯叶圣陶先生曾批评指出的毛病:“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1];也有不少的“作文教练”,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自己就是不“下水”;还有语文教育者,把学生关进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斋,埋头书堆,书本成了学生的唯一世界。这样悬在半空中的写作教学,不能脚踏实地,接不了地气,从而导致教师写作指导“底气”的虚乏和学生习作“才气”的短匮以及“灵气”的寡缺。 怎么办?对症下药,让我们的写作教学“接地气”。 一、下水→指导:自成之蹊上蕴蓄“底气”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周学祁早在二十多年前,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事态,把熟悉的当成陌生,设身处地揣摩、切合学生心态”的“稚化”艺术,并例举了“思其所思,以导深思”、“惑其所惑,以利解惑”、“难其所难,以利化难”、“错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稚化路径[2]。体育老师在教学生各种球技、运动动作时,大多会给学生做示范,音乐老师也会领唱、试唱,美术老师会提笔绘画或书法,理化老师会亲自做实验演示、给学生示范解题步骤。这些非语文学科老师从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是 - 1 - 很值得我们写作教学借鉴的。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3]遵循叶圣陶先生的教导,基于对“下水”写作的认识,笔者经常实践之,倒也收获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应。有时,先写好一篇范文展示给学生,再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启迪学生,立竿见影地指导学生习作。有时,给学生布置好作文题,自己也在教室里写,完成后师生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有时,学生作文批阅完毕后,故意把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譬如写社会文明总是“路捡钱包,归还失主”、写家庭亲情总是“亲人逝去,痛不欲生”,写同学友情总是“大雨滂沱,雨伞相赠”,等等)集中“稚化”到笔者的名下,让学生在似曾相识的“破绽”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笔者写过一篇《雨天读古诗》的散文,并告诉学生:只有对写作素材烂熟于心、融会贯通,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有几位学生很是喜欢这类散文,心仪之余,认真寻找和查阅相关的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消化,吸收,感悟,诉诸以自己的语言,成就了《美好的相遇——写给易安》、《像苏轼那样:今天真好!》等好作文。笔者的小诗《如果你是……》则是与学生们学习了诗歌后的课堂即兴创作,虽然十分稚嫩,但笔者在课堂上只用了十几多分钟就完成了,当笔者向学生展示我的“下水”习作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与其说是学生对笔者的钦佩,不如说是对老师“下水”行动的点赞,笔者从中感受师生间距离的贴近。在这堂课上,笔者还和学生们集体模仿创作,并现场共同修改而成一首《取决的因子是心境——写给一位抑郁沉闷的朋友》,极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热情。 可见,只有经常“下水”写作,才能真正感染和引领学生,使之渐渐学会舞文弄墨,由崇敬老师走向崇敬语文;只有经常“下水”写作,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态,知晓习作的甘苦,用期待和宽容的目光,积极鼓励在有限的时空中“戴 着镣铐跳舞”的孩子们;只有经常“下水”写作,才能客观、公正地批阅和评判学生的习作,发现学生思想的星星火花,呵护学生尝试的稚嫩触须,批在关键处,评到点子上,落地生根,切实可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语文老师至少要偶尔写点东西,从来不写,要教好写作很难。”[4]笔者点赞黄老师的话。 值得注意的是,“下水”作文并不是教师简单地以学生心态“易位”后的文字表现,而是一种力求高屋建瓴地融入学生世界的创作状态,贵在恰到好处,不能自诩炫耀,显露失当。偶尔地“稚化”,也应是大智若愚地呈显,不能过火失真,弄巧成拙。 二、阅读→习作:膏腴之壤中积储“才气”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5]“写作基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6]因此,多读名篇佳作是会逐渐熟悉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的,而且对整个语文教学也会起反馈作用,所谓“读书破万倦,下笔如有神”,真是至理之言。我们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作文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就是读得太少了,他们往往局限于课本,拘泥于课文,从而“书到用时方恨少”,见识不广,文思枯涩。所以,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是很有意义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努力使之成为积储习作才气、积淀学生素养的膏腴之壤。 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7]课文大多出自“已有定评的大作家”,理应好好阅读。但仅限于此是远不够的。现在好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死盯“质量”,课表排得满满的,把学生抓得死死的,教师整天除了讲课文,还是讲课文,学生叫苦不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给了学生自己利用时间的机会,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事实证明,这比强按着学生潜水要好得多。 其次,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文学著作浩如烟海,古今中外,辽无际涯。因此,教师要精选一些佳作名篇或有助于学生自学的书刊供学生阅读。选什么呢?我们遵循梁启超先生的教诲:“几千年的好文章很多,哪种文好我不 敢讲,哪种文能选也不好讲,不过哪种文不能选,倒可以讲一讲。1、绮靡之文不可选。2、带贴括气之文不可选。3、矫揉造作之文不可选。”[8] 梁先生的话,从反面告诉了我们选择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尺度。此外,我们既注意到班级、学生的水平与客观条件,又注意到各类文体和重点阅读内容,还注意到自读材料与语文课本的结合程度。另外,上文谈到的教师“下水作文”以及学生的优秀习作最能为学生的写作起到引领和助跑的功效,我们就印发给学生,让他们与课文结合起来阅读,使之在与作者“零距离”分享中感悟写作的门径。 再次,模仿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艺。阅读的目的在于借鉴,在于从别人优秀的作品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也就是说,旨归在于应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以致用的实践是习作。我们要积极撩拨学生探寻的触须,鼓励学生多模仿、勤写作,从而由量变到质变。比如模仿茅盾《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写《荷花赞》、《小草颂》、《咏梅》等;模拟菡子《乡村小曲》运用小标题组接画面的手法,写《乡村写意》、《校园剪影》等。也可以模仿甲作品的开头、乙作品的结尾、丙作品的立意、丁作品的语言,这样摘取种种,合为一体。比如学习《春》的结构与语言,《济南的冬天》的拟人手法,《三峡》凸显季节特征等,模写《春在校园》、《校园夜色》等。学生在仿作中窥到门径,很自然地产生创造的欲望,步着前人的足迹,走出自己的新路。[9] 同时,教师也要“阅读”。在谈论教师“下水”作文问题时,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了教师的“下文”阅读:“跟教作文一样,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 [10]的确,教师只有“下水”阅读,才能真正的“下水”作文。 三、生活→素材:清甘之泉下漫溢“灵气” 中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结构,乃至语言,书本里或许能学到一二,唯有“素材”,恐怕是不能取之书本而用之写作的,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11]这话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写作的地气。如果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投入生活、热爱生 活,在生活中寻找和积累作文素材,就能打造出真正属于学生的灵动作文课堂。 不少学生说:生活无疑是写作的泉源,但我就是不知道该写生活中的什么和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不少的学生作文暴露了与现实生活的气脉不和。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把生活原封不动地搬上作文纸,我们要选择、加工、提炼、升华,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才能写出灵气来。 写家庭生活的文章,可以写亲人的生活细节,可以写家庭趣事,也可以写小小家庭的大社会意义。就教师而言,可以多开展一些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活动,进一步再现和凸显亲情氛围、生活知识、民生义务等,让家庭小大人学会仔细观察,学会细腻表达。例如《看着妈妈煮鱼汤》就是这样的佳作:小作者由“看妈妈煮鱼汤”这一件家庭小事,着重表现了亲情之爱,还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良好家庭教育的副主题,真实,感人。也是家庭生活的文字,《幸福在身边》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家庭中母女矛盾的和解,同样表现出家庭温馨的永恒主题。值得称赞的是小作者行文舒缓,与其心中那隐隐的感伤相应相切,而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很好地把情感渲染给了读者,真让人心有戚戚焉。 洒满校园的是阳光,充溢校园的是美好,校园生活带给学生们的总是迷人的、欢悦的、魅力无限的、令人回味的。《微笑如花》的小作者发现了校园角落的野蔷薇之美,外在的,内在的,更让人叫好的是与文中“你”的言行关联起来,真正展示出校园之花的美丽。第二人称“你”的引入,情感真挚、自然。另一篇同题作文与之一样,通过校园里一些不如人意事的圆满收效,表现出同学之间互相谅解、互相宽容的主旨。是的,只要是校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正是如花的少儿少女,以其如花微笑,妆点着花园般的美! 校园里的学生应该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投身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才会发现更多的好去处、才会感知更多的正能量。《玉龙雪山游》为我们呈现了如画的雪山风情:小作者宛如手执画笔的画家,用虔诚的心,绘就玉龙雪山神奇的境界。从写作教学的角度看,这正是面向社会生活所获得的。学生文字的成熟,也正是大自然赋予的,就让我们的学生去拥抱自然、拥抱社会吧!当今时代大社会,学生们的笔触还能延伸到国外。《但愿人长久》抒发的是对远在异国他乡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试想,如果只让我们的学生沉溺于书斋生活,以“课本”为“世界”, 而不是以“世界”为“课本”;那么,怎能写出如此情真意切、妙笔生花、文韵通达、感人至深的佳作来? “生活化语文”倡导与实践者董旭午如是说:“语文课堂教读不能只限于课本内和教室的围墙内,必须要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学生生活和生活情理深度对接和高度融合。这种对接和融合应该是十分自然、朴素、有机和无痕的,应该是鲜活的、生态的、人本的和生命化的,应该是始终让学生灵魂站立着的,应该是始终能够促进师生相融共生的。”[12]写作教学尤其如此,中学生作文只有深入生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感觉来、写出味道来、写出精彩来。 总之,给学生放个样子,教师的指导才能富有底气与大度;多让学生去阅读,学生的作文才能充满才气与生机;汲取生活的泉源,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洋溢灵气与活力。 注释: [1] [3] [6] [10] [11] 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08:137,138-139, 143,141-142,12, [2] 周学祁. 数学教学中的“稚化”艺术 [J].南京:江苏教育,1992.11:18-20. [4] 黄厚江. 培养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4.09:42, [5] 叶圣陶.叶圣陶谈语文教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05:03, [7] 鲁迅.鲁迅全集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08:321 [8] 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04: 49-54, [9] 葛德均. “读写联通”教学策略论析[J].广州:课程教学研究,2013.06:64-65. [12] 董旭午. 真教语文教真语文 [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3.04:导言01. - 6 -
本文档为【江苏南通启秀中学 葛德均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启迪与实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1-21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