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概论 资料整理版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概论 资料整理版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概论 资料整理版第 1 页 共 72 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概论 资料整理版
第 1 页 共 72 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新乡;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更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4、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 答: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五千年来的温带气候也是有变迁的。著名学者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温变化的大势是由暖变冷,他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寒冷时期(1400—1900)、“仪器观测期”(1900— )。具体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气候与灾荒疾病情况有直接关系。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总的趋势是频率越来越密,程度愈来愈大。与这样的趋势相同,瘟疫的流行,也是越到后来越严重。 5、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答: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世界上的几个古代文明,古埃及发生于尼罗河,巴比伦发生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古希腊文化产生于地中海的半岛和岛屿。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黄河流域,它所依赖的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地缘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7、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 答: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因此人群间为争夺生存居住地的斗争过于残酷。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8、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答: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9、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 答: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10、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唐朝初年,南方的情况已有较大的改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经属于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的人文、物产的都会。 11、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答: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12、古代保护资源的措施 答: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6) 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13、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14、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答;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知识题 1、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2、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3、尚忠:对君主忠心无二,尽心尽力做自己的职务。 4、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 5、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 6、周朝,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到公元前771年。 7、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8、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9、先秦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 10、韩非子提出法、术、势。 11、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 12、阴阳家以战国时期邹衍为代表。 13、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共经历秦(公元前221~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新朝(公元8~23年)、东汉(公元24~220年)四个朝代。 14、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5、在地方,秦与西汉是郡、县两级制;东汉变为三级。县以下设乡、亭、里。 16、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17、汉成帝时,把宰相的权力三分为司空、司马、司徒。 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外,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都是在唐宋之际发明或广泛应用的。 18、民力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使得原有的雕版印刷不能适应需求,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应运而生。它的发明者是毕升。〈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 16、天主教的三大学者是利马窦、徐光启、李之藻。 清初三先生: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17、清朝时期的文学艺术也有巨大成就,小说如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戏剧如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二、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2、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3、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4、三大文明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5、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6、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7、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8、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9、西域:狭义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10、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1、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①孝廉②茂才③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①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入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丞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②茂才即秀才,与孝廉同样重要。举人侧重政治才干,人数较孝廉为少,出路多为地方县令,俸禄较孝廉多,显得更重些。③贤良方正文学科,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能选出“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 12、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3、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14、般若学和涅磐学: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磐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空观”与道家讲的“无”,有相当大的近似,所以特别盛行。般若学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鸠摩罗什的另外一位中国学生道生,则是涅磐学的重要人物。涅磐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 15、色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16、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17、回回:它是元朝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18、孟德高维诺:孟德高维诺是13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士。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19、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20、儒户: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等同等级,可以免除赋役 21、利玛窦: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明朝时进入中国传教。 22、徐光启:明朝著名科学家,有农学著作《农政全书》。 23、锦衣卫:朱元璋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等。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锦衣卫在他的儿子朱棣当皇帝时,丧失了那点保护民众的意味。 24、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25、摊丁入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26、税监:明朝万历皇帝就因贪财而激起南方的民变。他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税监的起义。 27、王阳明:小农意识强烈的朱元璋,把理学奉为教化民众的正统。明初是把朱熹思想定为一尊的,思想界经长期沉闷后,王阳明的心学就作为一种打破沉闷的思想问世了。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前一条实际是说人的心觉中含有天地创生万物的至善,发现这点善性可以达到宇宙与吾心相合。知行合一的含义是知即是行,善念一起本身就是“善行”。王阳明学说到李贽那里,就变成以童心冲决礼法了,再发展到颜山农、何心隐,其处世的狂放简直就被当时目为侠贼一流了。 28、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答:这一悠久的历程的重大结果,就是中国文化基本规模的形成。具体表现是,中国人自具特色的生活理想、社会观念及思想法则等已经生成,并已形成相当稳定的观念体系,对后代施以深刻影响。在每一次发展和突破中,人们都能找到先秦文化的作用。就像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渊源一样,先秦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2、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和特点? 答:距今大约1万年以前,其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农业。 3、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答: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形成等。 4、尚忠的夏文化特征? 答:“尚忠”对君主忠心无二,尽心尽力伏做自己的职务。夏文化某些重要特征还是可以把握的。即所谓的“夏上(尚)忠”。什么是“忠”道?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略作推测。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命,劳形天下,这就是忠。所以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说:“夏时所尚之忠……谓居职任事者,当竭心尽力求利于人而已。” 5、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 答: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而这些发现,都与殷商宗教生活有关。与夏人“远鬼神”的态度大异其趣,《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此说与考古所呈现的商代文化总貌相符。甲骨文显示,殷人生活几乎无事不卜。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但研究显示,商朝力量越是强大,祖先神灵祭祀越占据主要地位。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祖先神是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殷人一年之中总是不间断地轮流祭祀着祖先,大量的人祭是不可少的。 6、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 答: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在周初异姓族群林立的情况下,每一个分封出去的国家,必须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能开辟生存空间。 7、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答: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是仅把农耕当做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农事活动关乎民人的和睦与道德的俭朴,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在一个宗法社会里,共同的农事劳作,不仅生产人食用的粮食和贡献给共同祖先的祭品,同时也维系着宗族的社会关系。所以每一次周王的亲耕仪式,实际都是在宣示附着在农事活动之上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民人进行的传统教育。 8、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特点及不同代表? 答: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象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的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的思想家,老子象学者,孔、墨子象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象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老师或创始人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另一点更重要,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9、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主要观点? 答:1)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句话施之于为政者,是要求不要只顾自己和自己的宗族,而要公正的对待他人;施之于日常的为人,则是尊重他人,把别人当人看。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3)他的“救弊”更偏向以治心的办法改善社会、人伦。因此他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 上层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象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 10、孟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成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如“五亩之宅树之桑”等等。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的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救时弊”的内容。2)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 11、老庄思想? 答: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只有摆脱一己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的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的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庄子的哲学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的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 12、法家思想? 答:法家在先秦明显分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他们试图对宗法社会的旧结构及礼法习惯有所革除,目的在富国强兵。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后期法家集大成的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利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在“法”的方面,后期法家使“下约民”的一面畸形发展,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所谓“以杀去杀,以刑去刑”。法家理论对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大,负面作用极深。 13、墨家思想? 答: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据说曾受过孔子的影响。墨子是位手工业者,他的学生,即是他劳动技能的徒弟,又是他思想的传人;劳动的协作,使这个学派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节用是节省财用,这也是针对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提出来的。节用相连的是“非乐”,反对敲诈民利的“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墨家学派出现的本身,是那个时代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有思想的代言人。在当时没有哪个学派能象墨家那样,完全以劳动者的出身、站在私有生产者的立场上,向上层社会申明自己的利益,捍卫自己的财产。诚然这个学派有他的局限,但那是他刚兴起时的幼稚;尽管幼稚,也显示出他独具的气魄。像选贤做天子的想法,就不是其他学派敢提出的。这个学派在问世不久即遭到灭绝,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 14、名家(又称刑名家)? 答: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15、对匈奴的战争产生的影响? 答: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直接影响着汉帝国的内政;而对付匈奴,又直接引发了西北边疆的开发及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的打通。 16、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大小战争有几次? 答:1)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2)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3)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17、打通西域的意义? 答:当时的意义是打击匈奴,而其深远意义是文化的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8、西汉边地民族战争产生的后果? 答:1)启发着强大的秦汉帝国不断地经略四方;也正是在这不断的经略中,中原王朝以暴力为手段,打破了边地的沉寂,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2)打击使敌对的异族远迁,使北方大漠出现空虚,造成新的北方民族南移,如匈奴之后鲜卑族进入漠南。安抚则使大量的北方民族内迁。3)内迁的过程即这些民族汉化加深的过程。问题是汉朝政府并不能公平地对待他们,一方面是官吏平时的欺压,一方面又常把他们当作战争的工具。前者制造仇恨,后者锻炼他们的复仇能力;两方面都为中原文化的灾难埋下祸根,也为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文明同化打下伏笔。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永嘉之乱。 19、中央集权制?(建立三公九卿) 答: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后来丞相以下的三公九卿称“外朝官”,皇帝的亲近侍从称“内朝官”。秦汉时期历史的走向,显示着中国古代逐渐变成一个“大政治,小社会”的家国。 20、汉武帝对中央集权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在中央的权力上层,是内朝官的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丞相的权力。这大体也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2)汉武帝为强化君权,更多的任用尚书办事,而尚书多由宦官充任。许多重大机密事宜,也多与身边的亲近侍从议定。兵权则掌握在大司马、大将军手中,这些人都是皇帝的亲信,实际权力在宰相之上。 21、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答: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A察举、B征辟、C考试等方法。A 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①孝廉②茂才③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两汉是一个重视“明教化”的时代,倡导伦常、兴办学校、鼓励读书等都是明教化的内容。但任何明教化的措施,恐怕都不如察举孝廉、贤良方正来得得力。B 征辟:后世世王朝用人权在中央,两汉则是中央地方并行,这就是征辟的内容。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的征辟。C 考试。汉代的考试是与察举相伴而行的。察举出来的人是否任用,还须经过各种考试种类有皇帝策试、公府考试博士弟子课试等等。 22、什么是重农主义? 答: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23、中国小农发展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期? 答:秦末的大起义和楚汉战争,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度破坏,汉王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当时边疆没有大战争,汉初的几位皇帝大体也能作到节俭,减少各种开支,所以小农的利益得到照顾。文帝多次下诏提倡农耕,参加春耕典礼;在位期间,有十余年的时间免除了农民的地租,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汉初许多政策都围着重视农业而定,例如在晁错的建议下,朝廷曾允许以粟换取爵位,既刺激了种粮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了国库的储备,以至有太仓之粟陈陈相因的说法。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即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24、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答: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董仲舒的儒学是熔阴阳家、黄老、名法家等多种学说为一炉的新儒学,讲阴阳五行、好言灾异及天人感应使之充满了神学色彩。 25、“独尊儒术”对文学的影响? 答:1)汉初文学多承着楚辞和战国策士文风发展,到武帝尊儒之后,文学风尚为之一变。2)汉大赋则异趣,它的“曲终奏雅”“劝百讽一”,实际遵循的是《诗三百》经学的“主文而谲谏”“反经以为权”。儒家提倡向君主谏言,但同时也强调照顾君臣大体,所以批评要讲究方式。 26、汉大赋所以名赋的原因? 答:汉大赋所以名“赋”,在当时作家是很明确的,就是要皈依《诗》经学的“六义”大法。更有意义的是乐府采诗制度的实施。 27、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28、两汉时期士族阶层的养成? 答: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西汉初朝廷依靠的是一批功臣。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许多家族的成员连续数代以家学做三公的官,儒学之士更是庞大的官僚机构的骨干力量。这个阶层逐渐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这个阶层与外戚和宦官比是社会的清流,是天下的人望,影响力很大;他们也极其风流自赏,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份和门第。士人群体出现在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29、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有哪些?(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答: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共393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此期的文化大势约有如下数端:1)北方民族大举入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大融合。2)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30、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其后果? 答:1)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八王都是晋朝皇帝的家族成员,他们对自家皇位的争斗,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在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2)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在这不断的动乱背后,都有东汉以来把持了地方势力的士族在起作用。西晋建立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这个阶层由于获得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而变得无所作为、精神腐朽。高官厚禄可以世袭,带来许多腐败。一个重要表现是士人的不恤国事。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奢侈的生活要维持,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搜刮民财,贪污受贿之风大行其道。国家如何不亡!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如下事实: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 31、什么是五胡十六国? 答:永嘉之乱后,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方边地民族的内侵也经历二百余年的时间,从永嘉一直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32、南朝士族统治和南朝文化? 答: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晋得以立国很大程度上是世家大族“抬举”的结果。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所谓“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极盛必衰,大族的炙手可热,埋下衰亡的根子。一个表现是在政治事务上变得极其懒惰,当官一定得是清闲的,任何忙碌的官职通通不干;久之必然实权旁落,寒族势力趁机崛起。当他们在政务上懒得多问时,他们把大量的热情投入到文人的雅事之中。由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寒门势力在政权上可以得势,但他们不能不与士族合作,在文化方面不能不向士族看齐。南朝的寒门就是当了皇帝,也不忘当诗人,把士子召集在身边,附庸风雅地吟诗弄赋。全社会地尊重文章一天也没减色。唐代诗歌的鼎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南朝的风尚拖带出来的。 33、玄学的表现及其文化后果? 答:1)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玄学之风在稍后的嵇康、阮籍那里有了新的含义。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对此抱极端厌恶态度的嵇、阮等则以标举“自然”唱反调,而他们的放纵、不守礼法,更为世人树立一种名士形象。2)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麈尾,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尊玄重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境界,超越现实而与天地自然相接,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诗歌是先直接歌唱老庄之理,继而是以歌唱山水,表示对“自然”的理会。山水画也大体是“道法自然”风尚的产物 34、开发江南的经过? 答:尽管秦汉以来就开始开拓广大南方地区,但多为政治上的占领和行政上的设置,深度的经济文化开发除个别地方外,一般都相当缓慢。一般所谓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的开发带来了生力军。东晋时北方人大量地南移,再经过宋、齐、梁、陈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大体上从长江中游向南,湖南的湘水流域,江西的赣水流域,广州的珠水流域,都得到深度的农业开发,并且联线成面。随着农业经济的开发,商业经济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南朝的都城建康及军事重镇荆州和益州都是当时重要的城市。 35、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南北特点? 答: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较早时期,中国人把佛教作为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方术,与黄帝、老子及其他本土神灵一起崇奉。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两汉道教在民间流行,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十分迅速,到三国时,据载在今徐州一带就有成千上万的信众。也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特点:1)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与北朝偏于教的倾向大相异趣。偏于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对儒、释、道三家义理往往喜欢作调和之论。南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接受外来宗教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2)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这与北朝多内迁的新兴民族有关。在南朝,虽然奉佛是那个时代上上下下的事,但在广泛的民间,古老的礼教仍然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北朝则不同,尽管各新建的边地民族政权多重视中原文化的提倡,但佛教对民间的影响,恐怕要更加深入普遍。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 36、神灭论? 答:佛教在中国大规模流传时,必然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佛教讲因果报应,讲三世轮回,范缜则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无神论。此论一出在南朝上流社会激起轩然大波,但范缜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表现出坚定的立场和捍卫真理的气概。 37、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溪、俚、僚等。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更重要的是,只要他们在中原建立国家,只要他们接受农业生产方式,就不能不接受中原文化。所以就是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就已经开始仿照汉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提倡文教。相当多的汉族知识分子因此受到重用,如石勒用张宾、苻坚用王猛等。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僧徒在北朝人数上众多,有力地显示出佛教在民众生活中的普及与深入。这是“佛化”,也可以说是“胡化”。汉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中所没有的要素,也都被广泛地接受。举其大端,一是胡服的流行。固有的上衣下裳的穿着方式,逐渐被上衣下裤所取代,而且一直到近代仍延续着。二是胡床胡坐。固有的方式是席地而坐,胡床则可以垂脚坐,也是后世沿袭不改的方式。三是魏晋以来的“雅乐”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胡乐”,连朝廷大礼也用胡乐,民间即可想而知。经过长期而深入的胡汉文化间的互相熏染,一种既不同于汉亦不同于胡的刚健、质朴的“北方气质”已经形成,它与南方的细致、灵秀形成对照。 38、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答:隋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政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继续和补充。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尚书省最高长官因权力太大,又因下有六部,唐初以后基本不设,三省长官议政之所称政事堂,唐太宗以后宰相的成员增多,不限于三省长官。 39、北方文化背景及其特点? 答:1)尚武精神。唐代展开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完成这样大的开拓,一句话,在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良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唐朝早期之所以采取府兵制,依仗的是北方尚武精神。唐朝若没有它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其赫赫武功是不可想象的。2)开放的民族政策。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这与其说是唐朝皇帝思想境界高,不如说他的北方文化传统赋予他这样一副心态。其北朝关陇贵族胡汉共处的文化经历,使他们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严夷夏之防”一类的狭隘族群观念。唐对异族心态的开放,可以由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一事看出。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一般都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广阔的境域内必然含有众多的部族人群,“全部落、顺土俗”的含义是让这些部族自治。在边疆地带,王朝或设都督府,或立羁縻州县,但基本都用部落族长为首脑。而数量众多的边地贵族在朝廷任重要官职,也是唐朝特有的现象。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如著名的玄奘取经及其试图建立原汁原味的佛家教派的努力,与唐人特有的对异域文明的热爱有相当大的关系。3)崇佛教与重诗文。 40、唐朝在民族关系开放政策及其给北宋带来的后果? 答:1)唐王朝作为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和平的方式带动着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共同进步。一当中原政权在晚唐五代变得衰弱时,那些早就享有较高自治权力的边地民族,则乘机内迁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而北宋建国时,发育于唐代的北方异族政权已经在那里等着与它较量。它必须面对历史的结果,北宋开国规模前比不上汉唐,后也比不上明清,它的边疆压力却十分沉重。为防御北方政权的南下,它必须建立一支庞大常备军队。因为北宋建军思想过分借鉴了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而陷入严重的局限。致使皇帝对将领极端猜忌。北宋一建国,马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战将的指挥权。平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打起仗来,将军得照着皇帝事先制定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作战,没有不失败的道理。2)忌讳武人,北宋王朝转而大力任信文臣。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并多加引进,使之日趋严密。每次开科取士的人数较唐代大大增加,造成了一个待遇丰厚、养尊处优的庞大的官僚阶层。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这一切,追溯其源,都与唐朝开放的边疆政策有着直接的链条般的联系。 41、两税法及其作用? 答:安史之乱更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所以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两税法 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作用:1)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2)两税制的意义也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尽管它并没有表现出保护工商业及大地主利益的积极性,因而存在着很大局限,但政府现在已经初步懂得以经济的手法管理国家经济的道理,因此无意间也承认了一切私人的赢利活动是合法的,从而引起所有制观念的更新。3)这放开了一条缺口,使地主阶级、工商业者放开手脚去兼并土地、经营产业,贫苦的社会阶层也因此获得了一点自由。清贫可以少出或不出赋税,他们就可以用契约的方式向地主租赁土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多了。 42、市井文化的兴起:城市不仅积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是白话小说之祖,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43、中唐时期的文化? 答:安史之乱引起唐王朝的衰落,这个巨大的变局激起了一种华夏种族意识的觉醒运动。种族意识的觉醒在五代随着北方异族的侵害及两宋时期与夏辽金元的对峙,变得更加激烈深入和牢固。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系明显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思想两方面的变化在这些人身上分别表现出来。韩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揭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并认为这个道统至孟子而失传,今天得由他加以继承光大,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此相辅相成,他又打出了“攘斥佛老”的大旗,把佛教及道教视为夷狄之教、思想异端而欲加以排除。他的学侣李翱,则以对儒家学说中的“心、性”内涵的初步发挥,应和韩愈的“道统”之说。柳宗元、刘禹锡一方面参与现实革新,另一方面他们的学术如《封建论》《非国语》《天论》《天对》等文字,或着意于从历史的阐释解决现实问题,或立意打破思想上的精神迷误。文化的道统意识和强烈的现实感,发之而为文章为诗歌,韩柳等中唐士人的思想、学问及文章,基本就是宋代文人精神的基本范围和规模。 44、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答:白居易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他所领导的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的新乐府运动,实际有意恢复着《诗经》、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韩愈到孟子那里汲取精神魄力的源泉,白居易则皈依经学一脉。 45、宋代的新党与旧党之争? 答: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而且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财源,不如从皇帝朝廷的节约做起。同时旧党许多人更敏锐地注意了“吏治”问题,即王朝各级行政官僚、胥吏实际存在的因循及弄权舞弊的问题。新法必须由人去执行,但有这样一批官僚实际操作,再好的办法也得变质。新党则更多从“应当如何”一面去思考问题。 46、王安石变法? 答:王安石所设计的方案,如果真正被实行,也的确能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然而问题是他先就遇到了旧党的阻力,此外也正如旧党所说,官僚胥吏们在执行新法时的上下其手产生的副作用极大。众多的官员不同意他的变法,王安石就用迎合他的人,变法中营私舞弊现象越发严重。王安石变法一时间起到一定作用,有的措施还被证明行之有效,总的说来却是失败了,但变法本身确实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 47、理学的内容? 答:沿着道统意识发展,从北宋起,理学兴盛起来。理学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尽管在这套学问上,北宋的理学家瞧不上韩愈等人,但他们的确是承着韩愈开的传统而发展的。他们认为唐五代以来中国文化所以衰落不堪,就在于佛道两家不讲究人伦、道德的修养。唐末五代的混乱,在他们的眼里根本就是道德的失败。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贤成圣就是修养成一种与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48、元朝民族压迫下的四等人? 答:一等人是蒙古人,他们是征服者、是主人。二等人是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三等人是汉人,包括汉族人和原来辽国、金国的契丹人、女真人及高丽人等,他们是被征服者,蒙古人杀死他们中的人是可以不偿命的。四等人是南人,即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等。 49、元朝民族融合及其特点? 答:元朝统一对历史发展也有许多积极影响,其中之一是民族的融合。辽金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的北方人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这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50、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 答:马蹬、火炮装备起来的蒙古骑兵,其征服的范围横跨欧亚大陆。古老的丝绸之路在蒙古人横跨欧亚的势力范围之内,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古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当时参与世界经济流通的媒介。当时的基督教世界为对付穆斯林,曾努力与蒙古统治者结盟,他们曾多次派使者到达蒙古人的大本营和林。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另一位意大利的方济各会士鄂多立克也曾到达北京,在那里建立教学,据载信教者高达三万众,受洗者有六千人。在泉州、扬州等地近年还发现了一些基督教、穆斯林的墓地和一批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和印度教石刻,显示着当时这些城市国际交流的繁荣。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也是在元朝开始的。特别是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那里曾经是佛教东传的通道,现在则变为穆斯林世界。 51、佛教的传入? 答:佛教源于西藏的喇嘛教在草原的传播。一开始,蒙古人接受佛教的禅宗,随着他们进入西藏,当地能念咒语的喇嘛佛教更符合他们的精神需求,喇嘛教迅速在蒙古人世界中流行开来。大量西藏僧人进入中原地区,享有政治特权,为害百姓的僧徒不少。忽必烈奉藏僧八思巴为国师,又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联系。 52、元朝的政治经济政策? 答:元朝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北方生产的恢复。蒙古人是在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发展势头。这仍与蒙古贵族政治观念简单粗陋有关,被征服的土地既然是战利品,掠夺财富就应该了。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元朝兵权掌握在蒙古贵族手里,财权则操持在色目人手里。阿合马执政期间,任用色目商人实施一种包税制度。政府确定税额,主要由色目人和汉族官吏去包办,至于实际征收多少政府不问,剥夺民众达到敲骨吸髓的地步。垄断铁、银矿业,实行盐铁专卖,所造的铁器质量粗劣,强行卖给百姓。此外,滥发纸币作为搜刮发财的手段。重要的行动是搜罗匠人,把他们集中到官府的作坊里去。而元朝时期,被称作“驱口”的战俘奴隶特别多,贩卖人口的现象相当突出。他们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因为他所利用的商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战利品”变相的掠夺行为。因此元朝所重的商业,带头鲜明的奸商气。从地中海到朝鲜半岛都有色目商人的活动。他们结成名为斡脱的商会,在蒙古军队的保护下,垄断了元朝征税的大权。掠夺大量财富的大蒙古贵族把金银借给斡脱商人,由他们去放高利贷,向蒙古人纳息。斡脱商人的行径,暴露出蒙古人的重商是变相掠夺的本质。 53、东西方的相遇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 答:土耳其人控制了地中海世界后,更加速了东、西方世界的相遇。此外寻找黄金、传播宗教也是打通道路的动力之一。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人最为著名)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传教士的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除此还有观念层面的内容。 54、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明朝政府不许百姓下海谋生,朱元璋有“片板不许下海”的规定。在西方人向海洋寻找未来时,明朝却把国家牢牢地锁起来了。这样一来的政策,在清王朝那里基本得到了延续。结果是我们对海上来的敌人难以对付。不用等到鸦片战争,在明朝,东南沿海的所谓“倭寇之乱”闹了那么长的时间,受害那样深重,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55、明朝基督教是怎样传入的? 答: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最为著名。宗教典籍大量传入中国。传教士努力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学习汉语,改穿中国文士服装,承认人们崇拜孔子等,都帖近了他们与中国人的距离。因此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明朝政府对西方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是宽容的,南明政权曾寻求过罗马教廷的援助;清政府起初对教士也颇为尊崇,但罗马教廷不尊重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的实际不了解,严禁中国教徒行祖先崇拜之礼。清政府于康熙四十六年下令教士非经内务府许可者概令退至澳门,各地天主教学概行禁止。中西之间宗教文化交流因教廷的蛮横与对中国的无知而受到严重影响。 56、西方对中国的介绍和影响? 答: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文明史》中曾有过简要的描述。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介绍中国的书籍,1776年法国出版34卷的《耶稣会士书简》、杜赫德神父的《中华帝国全志》、格鲁贤的《中国志》和《中国杂纂》,当时与教士们保持密切联系的哲学家莱布尼兹、学者弗雷烈、政治家贝尔坦等,从教士们那里了解到中国。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较早时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中国的科举制经过门多萨、金尼阁、弗内斯的反复介绍传到西方。 56、朱元璋的出身与民族振兴的关系? 答:这位下层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缔造他的政治规制时,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的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造成的心理影响。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不信任;替农民做主,是贯穿于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这在两千年的皇帝群中,是非常独特的。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为了防止在朝官员和地方官员贪赃枉法,朱元璋设十三道监察御使百余人;为了防止六部官员违法乱纪,又设六科给事中:两者合称科道两衙门。上述安排之外,朱元璋还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等。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在地方上,重用乡绅限制府、县官员,利用乡绅建立里甲组织。朱元璋最痛恨贪官,不惜以扒人皮来惩治那些犯有贪污罪的官员。 57、“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 答: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那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一条鞭法在清朝进而变为摊丁入亩。“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但不论是一条鞭法还是摊丁入亩,都不过是两税法的延续,其本意不过是在国家税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增加朝廷收入;其政治观念的内涵仍未摆脱重农主义的范畴。 58、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答:随着南方经济的高涨,需要更高明的国家政策来保护它,但习惯于小农思维的明清王朝根本做不到。现代学者常用资本主义萌芽来指谓南方的经济发展。的确那里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大城市之外,还发育出不少工商城镇,徽商、晋商、右江(江西)商等巍然成群,钱庄、票号到处可见。在生产领域,东家出设备原料,雇员出劳力的生产方式也出现了。这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天真地以为它们可以自然的发展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它们的生存环境太差,没有得到继续发展,逐渐走向萎缩。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是罪魁祸首。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明朝的情况是“百里之内,辖者三关,一货之来,榷者数税”;清朝的情况是“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此外还有上至皇帝下到底下官僚五花八门的巧取豪夺。政治腐败的最大腐败是经济上的以权谋私。在一个重农国家里,商人及其他自由经济的业主要想发展,不打通官吏的关节是不行的。明清两代官员是大贪污犯的如过江之鲫,民间的富庶甚至引起皇帝的垂涎。明朝万历皇帝就因贪财而激起南方的民变。他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反税监的起义。工商业如再进一步发展,必须受到政治上的保护,须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扶植它的发展;也就是说,国家改变固有的立国观念。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正是如此。但是在中国,人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迹象,相反它前所未有的繁荣引发的是不可收拾的腐败,政治不仅在政策的层面迫害它,还以自身的腐败敲剥它。由此中国失去了一个与西方竞强的时机。 59、何谓儒户? 答:蒙古贵族的统治,把广大的士人阶层排斥在政治之外。虽然在民间也能得到一些读书人享有的尊重,但政治上的出头,却与他们无缘。他们不得不从事一些用自己的文墨换饭吃的事情,如当医生教师或算命先生等。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儒学之士从来不认为自己信仰的是一种宗教性的东西,而且他们一般都很蔑视宗教中人。但儒家现在也被称之为教,他们的任务是研习以备任用。 60、关汉卿及其元杂剧? 答:在政治上失去前途,逼使着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获得成功。他们加入了在过去无论如何也看不起的艺人行列,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推向一个高峰。元杂剧的剧本,即使今天读起来,也可以看出它是把文人才气、高雅与内容上的贴近民众生活,完美地结合在戏剧特有的艺术方式中了。他们的剧本或对生活揭露批判如《窦娥冤》,或讴歌爱情如《西厢记》,或曲折的表露民族意识如《汉宫秋》,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现实和意愿。关汉卿《一支花·不服老》用敲不破、打不碎的铜豌豆来比喻自己往烟花路上走的决心,貌似破罐破摔,实际上是在向生活的说教发出嘲弄。 61、明代士人的分野? 答:明代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此处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主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陆王之学的人士,王学由明代王阳明所开创。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是他们不只在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还有一些文人处在下层,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成于他们的手中。当然,仕途中人文学成就不错的也相当多。思想的非正统往往是把正统的思想推进一步达到的,典型的如王学左派。而发展到中晚期,异端思想激荡在思想文学各个方面。一般而言,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 62、明朝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科技作品和文学作品) 答:在正统学问方面不如人,但在有关国计民生的著述方面,明代称得上大放异彩。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育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需注意的是其中的徐光启,是一个天主教徒,与利玛窦关系密切,显示出西方学术的积极影响。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明代也是才人辈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等名著,多为下层作家所编所作,体现的也多是社会各级民众的历史观、现实感和他们的理想道德。 63、清初三先生及其著作? 答: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曾参加过南明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居在湘西的山洞里发愤著书,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早年也参加过抗清活动,入清后拒不仕清,治学主张“经世致用”,并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要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黄宗羲参加了反魏忠贤的斗争,抗过清并终身不仕,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思想。 64、清代学风转变的原因 答: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文学研究的重要原因。但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方面的原因。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一、知识题: 1、我国民族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业已进入高峰期。 2、商代已流行灰陶和白陶。 3、贸易古称贸,原指交易、买卖。 4、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模式主要有四种:市、墟、集、会。 5、市商的经营之道有市声、商幌、牌匾、字号、营业习俗。 6、营业习俗有敬财神、经销、广告。 7、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土石结构式。 8、居住建筑仪式有: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的仪式、搬迁仪式、居住仪式。 9、饮食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民本思想;2)节约粮食:3)人格教育4)食疗观。 10、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 11、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形、饰和画。 12、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衣着;附属装饰品;人体自身的装饰;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13、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形标志、年龄标志。 14、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等。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 15、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辟的。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分别称为“径、畛、涂、道、路”等。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径是能通过牛马的兽路,轸是能走牛车的道,涂是古代八尺宽的标准路,道十六尺宽,路二十四尺宽。陆路经常被水域隔断,人们便开路建桥,或开辟水路来连接和延伸陆路。 16、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当一人不能负载时,人们发明了二人抬,乃至三人以上合作的新工具。特别是大牲畜,如牛、马等,可供人骑用,于是它也成了真正的交通工具。东北的赫哲族人,使用狗拉爬犁。车的发明比较晚。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他的名字叫轩辕氏。最初的车是木轮车,俗称“大轱辘车”。水路交通工具是船。桥也是水路交通工具。 17、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我国传统的交通行旅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象陆路上的各种车把式、脚夫、轿夫,水路上的船家、筏子客,各主要交通站口和码头的店家、脚行与牙行等。他们在业务方面都有各自的行旅规矩、行业范围、信仰禁忌、行业技术。 18、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A生产互助;B生活互助;C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19、社区(与地方圣地)文化活动的特征: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20、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 21、保留至今的传统算学知识:七巧板、韩信点兵。 22、以医学理论为主的〈素问〉、以针刺疗法为主的〈灵枢〉(后世和称为〈黄帝内经〉),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西晋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隋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二、名词解释: 1、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因素: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3、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4、 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5、中国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6、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7、“勤农观”: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8、“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9、市:自殷商时代起,我国就形成了小规模的贸易活动,据《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说,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 10、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人们通过赶墟,把多余的农副产品售出,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和农器具。 11、工匠集团:手工技术工人,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12、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13、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 答: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群体消费活动。它由衣食住行等各种日常化的生活形式表现出来,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 14、居民: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结构所取代,于是出现了民居。民居为发展单一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条件。这时的房屋不仅仅是为了住人,而且要按照家的结构来布局,承担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等诸种任务。 15、民居:民居是承担居住、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力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16、饮食:从中国文化史上说,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 17、饮食文化:饮食行为,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餐饮的选择,是指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 18、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19、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20、血缘关系:是由出生形成的纵向谱系性纽带。其中男性以自己的出生为准,追溯自己与祖先的关系称为父系;女性以自己的出生为准,追溯自己与祖先的关系称为母系。 21、姻缘关系:由婚姻形成的横向亲属纽带,也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血缘关系的结合。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形成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 22、传统科技: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 23、中国传统天文学:就是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方面的知识和研究。 24、阴阳合历:亦称阴阳历、夏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回归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 三、问答题: 1、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要素?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但它们都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对补充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前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到了殷商,人们已制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年法、记季法、记旬法、记日法和记时法。进入周代以后,农耕生产继续受到重视。秦始皇废封建为郡县,为统一全国的生产管理打下了基础。推动了秦时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充分显示了中国人以农立国的政治天才和文化天才。隋唐统一时期,农业生产全面高涨。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生产发展迟滞,南方却因为相对安定,人口迅速增长,农耕景象繁荣。 2、农耕灌溉的含义? 答: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很早就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上,一向以农耕与水利并重。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我国发展起来的一套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历代政府的国策和各地方的实施中,大都在重视水利的地方,出现了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3、农耕灌溉的内容? 答: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主要从事农作物生产。农耕灌溉水平对其他各业的兴旺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作用,因此水土平衡的观念渗透到中国农业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各个文化门类。珍惜水土,既是官方观念,也是民众观念。2)我国南北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土资源和灌溉条件也不尽一致。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还摸索出了适合各自生态条件的生产习惯,创造了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3)从中国的生产文化整体说,南北方的农耕生产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它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的,也为两地所共同遵守。 4、农业岁时的文化价值 答:汉代以后,我国官时和民时的观念,都受到它的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作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的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影响,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5、农政及其历史地位? 答: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业生产,所以在上层文化中,还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勤农观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而这一切又都是和统治者具备农耕灌溉与农业历法等知识结构分不开的。到了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开放,我国再度呈现出东方农业大国的恢弘气象。这一时期在宽松博大的政治气氛中,农政思想更加兴盛。唐《开元古经》和《四时纂要》是这一阶段比较重要的文献,它们对以农业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作了总结。宋元明清以后,农政思想仍占有很大势力。 6、农事信仰的文化阐释 答: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容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周围的山川草木、风雨雷电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人们对于超人力的现象往往产生神灵崇拜。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祉的神话,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樯、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神布雨等,在人们的口头世代流传,经久不衰。 7、“农耕仪式”的类型及功能? 答: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需要严格的遵守岁时节律,因此各种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它们往往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从春种到秋收,要举行灌溉仪式和禳灾仪式,以保证农业收成。秋季新谷登场后,各地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中秋月饼便是一种秋报食品。入冬后举行冬藏仪式,感谢天地的恩赐和祈祷来年丰收。 8、农书及其对文化生产的概括? 答:汉崔实《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孤立的看待一两种农作物栽种,便不会有好的生产结果。3)“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这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是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进行的,所以一些农书认为,在中央的农政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灾的部分。4)人力胜天说。例如《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到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提出“力足胜天”的命题,这些都是从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通过巧种实干,可以获得人力胜天的成绩。这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概括,值得后人珍视。 9、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 答:我国的民族商业有两个文化特点:1)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2)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如丝绸之路,就是由西汉使者张骞代表国家打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民族工商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限于农业生产经济框架内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更富于农业文化的色彩,这反而成了一个特点。工商贸易还促进了社会交流,推动了私有制的发展,最终瓦解了农耕自然经济体系。 10、商业活动模式? 答:贸易古称贸,原指交易、买卖。市商贸易主要有四种:1)市。自殷商时代起,我国就形成了小规模的贸易活动,据《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说,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2)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人们通过赶墟,把多余的农副产品售出,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和农器具。3)集。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开集有固定的日期,通常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4)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为庙会。 11、市商贸易的方式? 答: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从事贸易的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的路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临时设货架的。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我国历史上的徽商和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还曾出现“船帮”“驼帮”“车帮”和“马帮”四大商帮。3)坐商经营。小者如定点商铺,大者如商号,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 12、市商贸易以文促商的方式? 答:1)市声。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一种是叫卖声,叫卖的用语都是乡音土语。一种是代叫声,以音响器具代替人声吆喝招徕顾客。2)商幌。坐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方式是商幌。类型大致有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和灯具幌子等。3)牌匾、字号。坐商经营,讲究牌匾。老字号的店铺牌匾一画二写,都很漂亮,显得买卖兴隆。坐商历来还有起好字号的传统,字号即商号店铺的名称,好的字号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过去字号选字,多用“祥、和、福、泰、昌、盛、兴、达”之类。 13、工匠及其手工业者的传说? 答:我国的民族手工业门类遍布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领域。工匠出身农民,说话办事有农民习惯,但又身怀绝技,属于“巧者劳”的人群类型。他们能创造农具、民居、农业生活的日用品和精神产品,能以行规相约束,谨慎的融入农业社会生活,为社会各阶层所接纳。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舆论地位不低,如鲁班等。我国流传着大量的手工业传说,包括能工巧匠传说、发明传说、地方土特产传说、中医草药传说等许多传说种类。例如,神话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从北京的故宫到山西的悬空寺,从河北的赵州桥到苏杭的湖亭水榭,到处都有他的奇思妙想和盖世杰作。 14、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什么特点?(“匠技”的文化史意义) 答: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的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唯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人们就不认了。 15、技艺绝活消失在文化史上的原因? 答:我国传统社会的许多地方名优特产品皆出自手工匠技。今许多传统的工匠技艺已濒临消失,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有两点与文化史有关,需要略加说明:1)一些手工制品无法转化为大机器产品。2)工匠技艺的民族民俗无法转化为大机器产品。 16、行会组织及其职能和管理方式? 答: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唐宋时代,各个行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行会。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1)祖师崇拜。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石匠、泥匠、瓦匠行的祖师是鲁班,铁匠行的祖师是老君李耳,厨师行的祖师是灶君,伶人行的祖师是唐明皇,各业每逢祖师的诞辰日,都在师傅的带领下举行善会,烧香致祭,还要借机商量一些业内大事。在传统社会,建立祖师崇拜的行业规约,等于建立了技能知识的分类体系,这使各行各业都有精神支柱,也都有饭吃,这是他们能世代生存的一个文化原因。2)师徒相传。徒弟入行、出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3)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如说“熟行莫出、生行莫入”等。如过去麻行开始营业前,也要把算盘拨响,表示“算盘拨动,生意兴隆”;杂货行在开业前也要先把水缸挑满,表示“盘满钵满”的好兆头。 17、我国的生产经济的文化特征? 答: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生产的社会群体活动,它特别关注天时,要求生产者审时,管理者“使民以时”,遵循季节的规律投入劳力和创造收入。我国的阴阳历法便是在农耕土壤上生长起来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相关的大农业观念,是通过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讲勤抓早,争取丰收。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中国早期的个体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①他促成了城市的出现;②它发展了市民文化;③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单指安排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使用资源的节制,而且是包括长远规划的思想,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 18、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作用? 答:手工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假如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不能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19、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文化特点? 答:1)早期的全民公有制并没有彻底打破,只是从原始的公有制变成了中央集权下的国有、王有和社有,这使中国人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保留了相当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2)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氏族血缘关系没有解体的情况下演进的,因此家族和宗亲关系一直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作用,这也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观极富天道人伦色彩。3)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奴隶制不发达,生产者始终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产生的。4)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具有东方社会的独特形态,很难用西方文化的标准来对照。它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传统美德,值得反思、改造、继承和发扬。 20、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1)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下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2)居住建筑格局。中国是长期的农业社会,从西周时代起,就形成了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室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3)居住建筑仪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居室的文化含义从盖房起就显露出来了。房屋寄托着人们的幸福、人生希望和生命安全感,于是各种住房仪式应运而生。 21、居住建筑风格的体现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院墙。院墙是居室的外边界。B院门。院门是居室的入口,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的内部认同,也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正式通道。院门也是神灵的把口,我国一直盛行着在院门上贴门神画的习俗,传说画上的神灵立于门外,可令邪崇止息。C庭院。居住院落的用途,一是迎神祭祖,人神相处;二是日常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缺一不可,庭院中最显眼的地方,是院落与居室相连接处的审美装饰。稍有财力的民居,在这些地方的装饰上都比较讲究。表达主人在居室建筑上建立的一种特殊对话方式。D把居室和人伦联系起来的概念,这使居室建造和使用时,采取两种原则:一是以睡处为家庭中最为内聚的地方,如古人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二是以正房为公共空间,被用来远接神祖、近待友朋。 22、居室建筑的原则? 答:(接上题的黑线部分)这两个建筑原则,虽是观念,但带有强制性,它维护家庭繁衍和家族的社会利益。 23、我国居室的室内格局? 答: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几块。睡处和神位属一个空间,一般不再隔离。居室内的照明设施分窗和灯两类。室内取暖处,随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同,也有地方差异。在住宅格局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以四合院为例,正房建筑常高于侧房,一般由家长居住。 24、居住建筑仪式? 答:1)选址仪式。2)上梁仪式。房子上正梁时,要举行上梁仪式。一般由唱“上梁诗、掼梁红、接财宝、掼元宝、吃上梁酒”等几个步骤组成。正梁是一座房子的心脏部位,只有它稳固,才能稳住全家。3)贺新房仪式。4)使用家具的仪式。5)祭灶仪式。6)搬迁仪式。 25、饮食习俗的文化底蕴? 答:饮食习俗,既是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要素,也是考察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方法。从中国文化史上说,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饮食烹饪技术和传承。烹饪,也称熟食制作。俗语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是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的地方差异的扼要概括。 26、饮食行为的文化观念? 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但古人说的节约,是从爱惜劳力的角度讲的,“粒粒皆辛苦”,指的是劳力的辛苦。今人说节约,更强调爱惜自然资源和全球环境,这是古今思想的差别。3)人格教育。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4)食疗观。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面就写到了饮食卫生。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了饮食与养生的道理。中医认为,人要以五谷养气,食肉多,则食气力肉气所胜,会破坏内脏的平衡,导致疾病的产生。古人把对宴饮的节制当成一种礼节,把它视为一种严肃的社会规范。在饮食健康上,中国人讲究选择食物和食法。比如食粥,就曾被认为是简易方便的保健疗法。总之,食疗的思想是强调在进食和人体之间保持平衡,在生理和文化之间寻求平衡。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分。这种思想,实在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 27、饮食文化的群体实践 答: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这个人与那个人在餐饮上应该做出哪种选择,它指的是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基础;指的是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我国的群体饮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仪式饮食。许多传统的信仰仪式都有这么一套程序,既供奉食品,又唱诵经词,这类饮食又称信仰饮食,由来已久。B阶层饮食。饮食是受经济条件限制的。在古汉语里,把上层阶级尊称为肉食者。C节日饮食。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中秋的月饼,腊月的八宝粥,它们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都是过节时才品尝的特殊食品。大都含有象征意义:如包饺子的人,要把皮和馅都剩一点,称留余头,做菜要有鸡和鱼,表示吉庆有余,烧菜要有芹菜,表示一年勤快,上菜要上十二种,表示对来年十二个月的祝福等。D民间组织饮食。中华民族虽是美食民族,但有时饮食带有特殊的宗教意义。在这种时候,吃饭是一种带有神圣性质的工作餐。在办庙会、过善会时,这种饮食活动大多出现,有时饮食还有民间习惯法的功能。E待客饮食。F馈赠饮食 28、服饰的功能要素和类型? 答: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形、饰和画。服饰的双重性格,是由这五种要素体现出来的。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1)衣着。2)附属装饰品。如耳朵上的耳环。3)人体自身的装饰。如画眉,描唇,涂指甲。4)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如各种佩刀、背兜、挎包等。 29、服饰的自然文化标志 答:它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适应自然环境的关系。性别标志。体型标志。指高矮胖瘦等人体条件。年龄标志,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年龄组的标志。 30、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 答:它包括服饰的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A信仰标志,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服饰图案,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自然崇拜的信仰。描绘着古老农业国度的神话传说故事。B阶层标志。随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有所显示。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把换装当作一种重要的人生标志。C政治标志。服饰还往往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政治体制。新中国成立后,衣服颜色基本上是全国一律的灰、蓝二色,象征着思想一致的政治倾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服饰的多姿多彩,并形成接踵而至的时装潮,国民无不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气氛。D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职业的地发展,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E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稚拙美、古朴美、单纯美和自然美等。 31、行旅文化的组成部分 答:交通行旅是伴随人类迁徙的脚印、生产运输的路线和彼此沟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辟的。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分别称为“径、畛、涂、道、路”等。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径是能通过牛马的兽路,轸是能走牛车的道,涂是古代八尺宽的标准路,道十六尺宽,路二十四尺宽。陆路经常被水域隔断,人们便开路建桥,或开辟水路来连接和延伸陆路。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当一人不能负载时,人们发明了二人抬,乃至三人以上合作的新工具。特别是大牲畜,如牛、马等,可供人骑用,于是它也成了真正的交通工具。东北的赫哲族人,使用狗拉爬犁。车的发明比较晚。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他的名字叫轩辕氏。最初的车是木轮车,俗称“大轱辘车”。水路交通工具是船。桥也是水路交通工具。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我国传统的交通行旅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象陆路上的各种车把式、脚夫、轿夫,水路上的船家、筏子客,各主要交通站口和码头的店家、脚行与牙行等。他们在业务方面都有各自的行旅规矩、行业范围、信仰禁忌、行业技术。 32、交通行旅的文化意义 答:①交通行旅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出门在外的不安全感。在没有飞机的时代,人们认为乘船的危险最大,因此也格外小心。所谓船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禁忌,是在诉说人的担忧,也在祈求超人力的神灵来保驾护航。他们更多地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的敬,畏心理和祈求心愿。②交通行旅习俗也反映了中国人与家人分离的孤独感。行旅谚曰:“一人不上路,二人不看井。”意思是说出门最好结伴而行。③江浙船家有一条行规,叫做“有钱没钱都过河”。外来人搭船没钱不许强要;本地人当年交不起船费的,来年照样乘船。这种传统的互惠行为,表现了中国人对人的亲热和温厚。 33、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与含义? 答:①字辈谱。这是一个记忆性的文化链,可以把家族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几百年、上千年。字辈谱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辈分高的成员享有相应的尊荣,比辈分低的人说话有分量。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②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③家风。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④人生礼仪。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在一个家族成员的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人生阶段,要分别举行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它是家族成员获得社会认同资格的一种文化制度。 34、家族共同体地缘关系及合作上的表现? 答:在中国以往的传统社会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的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有了土地,他们才能落地生根,才能缩短两次生育之间的周期,繁衍人口,提高生产力。对家庭来说,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互助。如实行无报酬的劳力和畜力支援,在地多人少与地少人多的家庭之间开展换工互助,以保证春种秋收不违农时。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按照他们的内部规矩,家人的关系可以破坏,但地缘关系不能破坏。这种地缘联盟能缓解家庭的内部矛盾,也能应付外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压力,能量很大。 35、社区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历史价值? 答: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不同地缘的家族组织往往结成社区群体。他们以某种地方的圣地或社区农资集散地为中心点,以若干相毗连的自然区划为范畴,形成历史上较大的社会活动。比起家族组织和地缘组织,这种社区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带动了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的发展。(1)社区与地方圣地的活动。①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②交换农副产品。往往使庙会与商品交换的集市结合在一起。③赌胜。我国各地的区/*动都有一些赌胜的内容,如触摸某寺庙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一种定向的神赐。④吃喝。食品主要是地方风味小吃。⑤娱乐。(2)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①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②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③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36、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传统? 答: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血缘社会的文化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它维系个人与群体、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提倡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培养善良、正直、奉献的人格高尚,对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人文文化曾起到积极作用。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中国人的日常文化观中的一些公有共享的文化要素,在经历了后世社会的淘洗之后,依然保存下来。在一个长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在一个缺乏现代沟通的文化环境中,这些要素超常地起到了凝聚民族成员的作用。它使中华民族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不计回报、有容乃大、慷慨方正。这种民族性格,值得珍视。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儒家赞美士耕、尚贤举才的思想,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因而对上、下阶层的文化都发生了深刻影响。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寒士崛起,更塑造了中国人的读书心态和生活道路。在社会各阶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人人都可以有选择的机会和对前途的自信。它还造就了中国历代优秀分子的奋斗传统,使他们蔑视社会等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满怀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奔放的爱国激情建功立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高亢、明朗、雍容、浪漫、从容不迫的气质。 37、中国阴阳合历的重要内容? 答:中国用的是阴阳合历。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日就是一昼一夜,古代采用干支纪日,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名循环使用。气分中气和节气两种。人们确定从冬至点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回归年。在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气。朔是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每两朔之间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十二个朔望月为一个历年。它的时间长度与回归年有一个差数,不到三年便相差达一个月。为了不使其与回归年脱节,必须在历年内增加一个月,这个月就叫做“闰月”。这就是阴历年与阳历年时间不同的原因。元旦为阳历年之始,春节为阴历年之始。 38、民间的计时制与器具 答:十二时辰,即以太阳南中作为正中点。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时辰为两小时。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日中午、日佚未、哺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每辰的起点称某时初或某初,正中点称某时正、某正或某半。计时器具有漏壶、香篆等。所谓漏壶,即用一固定尺寸的铜户盛水,在壶壁上刻画时刻的标记,再根据壶水淹没的部位读出对应的时刻来。香篆是将更香作成篆字的形状,点燃后,燃烧点沿着篆字的笔画推进,燃完为一整天。计时器具椰油用蜡烛和烟来计时的。 39、传统算学特点? 答:1)应用性。西汉学者刘歆说:“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2)独特的筹算记数法。3)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 40、中医药学的民族文化基础是什么? 答: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祖国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它不是一般的经验医学,而是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吸收各种民族文化理论,使之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1、古代“方技”四科及其走向? 答:医学在古代被视为“方技”的一部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个组成部分。其共同特点是寻求益寿延年的技艺。随着历史的发展,“神仙”与“房中”两种方术色彩较浓的内容,与道教融合,脱离了中医药学的体系,“医经”和“经方”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至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 42、“四诊”? 答:汉代已有“四诊”的诊断技术,“四诊”是望、闻、问、切。其中,主要是切脉方法的应用,使医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的变化,进行脉象变化和疾病关系的理性分析,摸索出人体的脉气循环系统,创立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 43、“本草”之学? 答:我国对药物的使用发生很早,有关药物的应用知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但药物理论的出现,实际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了“本草”一词,将药学当作一个医学分支,从这时起,药学才具有独立地位。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其内容为记载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在较晚出现的本草学著作中,还附载了许多配合应用的范例,成为“本草附方”。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南朝道士陶弘景补充修订的《神农本草经》,以后,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心血完成了集祖国药学之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为祖国乃至世界医学史提供了一部药学百科全书。 44、五脏六腑及其文化概念? 答: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统称“六腑”。两部分合称“腑脏”。这一学说的核心是“脏象之说”,即认为五脏六腑长在体内,但其形象功能却表现于外。其实这种认识缺少解剖学的依据。脏腑在中医学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传统文化概念。它的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他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器官与内脏之间的某种联系和根据临床经验进行辨证施治。它在祖国医学几千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实证效果。 45、经脉学说的基本观点 答: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另一支柱。根据这一学说,人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位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五络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循环系统。这一学说把人的生理系统看作是一个如环无端的循环圈,其中有人体器官的配属关系,人体与外界的天人配合关系,人体中的气结、聚、散与筋肉的关系等,并将其付诸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中,经络系统之迷,尚未揭开。但这一学说对于中医学的长期临床实践,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强调人体的外表、肌肉与内脏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辨证关系,并依此为依据,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和事物联系发展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46、四大发明的内容、发明者、发明时间和对外交流? 答:①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他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造纸,据说造出来的纸质地良好,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很快在国内推广,使“天下咸称蔡侯纸”。自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到了中东阿拉伯国家,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又一项发明。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节省了工料,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公元8世纪,雕版印刷术传入日本,公元14~15世纪,雕版与活字开始并行于欧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③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唐朝末年已能生产火炮和火箭,北宋时期已能制造用于军事的霹雳炮。南宋发明管形火器,即近代枪炮的雏形。公元10世纪左右,蒙古人和阿拉伯人陆续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13世纪以后,火药传入欧洲。火药在近代欧洲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④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划时代的事件。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指示南北的现象,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针已被用于航海贸易。在宋代,中国的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十分活跃,阿拉伯人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的技术,后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47、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和历史局限? 答:中国的传统科技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是四大发明。它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曾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但这些发明创造始终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都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和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这是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分不开的。这种情况,现在正在改变。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一、知识题: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2、严格的户籍管理是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 3、科举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汉代)察举制——(曹魏)九品中正制——(唐代)明经、诗赋取士、行卷——(宋代)策论 4、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5、夏商时期,中国已出现由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度。商朝的《汤刑》,大概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春秋末年著名者有郑国子产著《刑书》。 6、《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7、引经注律的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 8、祭祀典礼的类别:天神、地袛、人鬼 9、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 10、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11、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12、诞生礼有求子仪式、催生仪式、诞生庆贺仪式、满月礼、百岁礼、周岁礼。 二、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4、三公九卿:秦朝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理中央事务。 5、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6、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7、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8、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9、行卷:唐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人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 10、法律: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11、《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李悝对诸国的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12、《唐律疏义》: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454年唐高宗颁行《唐律疏议》。它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13、“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14、“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 15、“周公六礼”,古代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6、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 三、问答题 1、嫡长子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人类社会早期都经历了从原始群居到氏族,再到部落的演进过程,其社会组织都是以血缘为联系的纽带。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男性家长的权威,男性氏族首领不仅执掌了生育的主动权,而且有统治权力。早期社会的组织情形,世界各地大体相同。但在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当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的建立成为一种社会需要时,原始的氏族组织,机构并没有瓦解,它只是在功能上适应了新的需要。当商人进入阶级社会后,其统治部族内部仍保留着氏族组织,氏族血缘组织与社会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姓宗族成为商朝社会的支配力量,商王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商族共同体内的亲族组织是统一的。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商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与商代“父子相承”、“兄弟相及”的王位的传递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传嫡不传贤的方式,遏阻了一般王室成员对王位的觊觎。周王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与军权。天子的庶子分封为诸侯,他们相对于周王来说,就是小宗。这一小宗的嫡传对其本身血缘系统来说,又是大宗。诸侯的庶子相对于诸侯王为小宗。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与上述相同。 2、宗法制的特点? 答: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在宗法制度之下,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对于一般家族成员来说,他们很少有个人的权利,他们的个性几乎全部淹没在血缘宗族中,其全部权益由家长代表,因而在西周社会制度中,没有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的人,有的只是众多的大宗与小宗等贵族代表。一般成员只有服从家长的义务,家长却对他们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它强调纵向的宗法秩序,族人对宗子、小宗对大宗都要绝对顺从。周王作为上天之子是天下最高的宗主。 3、宗法制在传统社会的文化影响? 答:宗法制作为一种曾经实施的政治制度已成为历史,但宗法制在中国所留下的历史影响,却异常深远。宗法关系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之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4、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①君主是全国的最高权威与绝对权力的拥有者,君主超越一切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是名副其实的专制帝王。②秦汉以后不仅在礼法形式上强化了君主的威严,而且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实际地控制着国家政权。③封建皇帝还以土地国有的形式与赋税政策控制着国家的财政经济。④皇帝有任意制订与更改法律的威权。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⑤皇帝是全国最高的军事统帅,掌握着天下兵权。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皇帝总揽天下之权,但皇帝不可能事必躬亲,他对国家社会的控制是通过一套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实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他们在集权政治之下,谨慎地执行着皇帝的最高指示。从中央政权机构看,自秦朝统一之后,皇帝随即就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以帮助处理日常政务。以丞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在协助皇帝执政的过程中,权力逐渐扩大,为了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历代帝王都注意调控丞相为首的政府权力。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架空,二是分权。在汉魏时期,通常采用前者,帝王在对“外朝”产生信任危机时,他就通过内廷的近侍官员直接裁决政务,使丞相为首的政府形同虚设。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以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君主专制政权,将控制人民与占有土地视为国家的重要事务,他们有一套严密的人身控制办法,将人们紧紧地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之内。 5、三公九卿制? 答: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名义上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太尉是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三公之下有九卿即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理中央事务。九卿下有一大批属官,作为具体办事人员。 6、三省六部制? 答:隋唐以后,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传统的丞相权力至此一分为三。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同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六部组织完整,分工明确,相互联系、相互制衡,共同听命于皇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到了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明清时代,皇帝干脆废除中书省,取消相权,提高六部地位,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7、郡县制? 答:从地方机构看,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郡县之下有乡亭里什伍等基层组织,这种乡里组织形式在中国地方社会得到长期的延续。各级行政机构成为皇帝控制地方、保证赋税来源的有效组织。 8、宗法制与王朝历代的关系? 答: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家天下”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家国同构”的格局。A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B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西周的社会政治秩序中,亲亲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在统一的帝国中,亲亲的宗法原则通过儒家的鼓吹与发挥,成为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为了防范异姓势力对皇权的觊觎,皇亲国戚或身边的近侍奴仆,以制约政府官员。分封各地的皇室宗亲虽然没有治民的权力,但庞大的皇族势力本身就是对皇权的保障。亲亲伦理政治原则影响国家政治的另一表现是,它造成任人唯亲的官僚习气。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亲亲的原则下,同族、同乡、同门乃至科考的同年都能唤起天然的亲近感,人们利用这种种关系资源编制自己的政治关系网络,对上钻营、依附,寻找靠山,对下按亲疏远近分配权力资源,培植私人势力。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见到高官显宦、世族大姓的门生故吏、子弟亲戚遍布朝野,C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而一般臣民习惯于视皇族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国家出现危机时皇室宗亲自然成为他们拥戴的目标。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王朝国姓屡经更迭,王朝政治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以亲亲为基础,以君王国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宗法制度原则与君主制度的结合,也给中国文化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们固着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人们大多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9、家天下的含义? 答: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即使如晋惠帝那样的白痴也依然享有继位的特权。历史上虽不管非嫡传子孙继承皇位的事例,但他们没有越出血亲的宗法范围,他们只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补充。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社会的政治理想,齐家与治国并称,人们能够将齐家术转换为治国策,说明家国一体的互通性质。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帝国到晚清帝制结束,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10、什么是科举制? 答:中国是一个很早就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与维系需要有大批的行政官员严整的组织系统。古代中国早就形成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官僚阶层与官僚机构。经这套官僚体制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的就是科举制。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制度不仅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科举制度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1、察举和策问? 答: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策问是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情形提出问题,主考者将问题写在竹简上,由被荐举的“贤良”这才作出书面答复。朝廷根据对策情况,评定高下,酌授官职。这是汉代皇帝亲自主持考试以选拔人才的开始。 12、察举的科目及其作用 答:汉武帝以后,除了贤良文学这一察举科目外,察举又增加了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新科目。孝廉重在考察德行,根据儒家对人格品性的要求,秀才科主要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明法科,察举明习法律的人才。作用:这种以察举为主、考试为辅的选拔制度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选拔了专制王权所需人才,为汉朝国运的强盛与持久提供了人事保证。更重要的是以儒学思想与儒学知识作为察举考试的根本性标准及内容,“学而优则仕”的儒家理想在两汉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儒生与官僚的结合使传统学术政治化,同时也使儒家文化有了稳定传承的社会条件。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13、九品中正制? 答: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在魏晋之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14、科举制开举的时间特点及其作用、影响? 答: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加强中央权威,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将选官任人的权力集中到朝廷的吏部。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7年)开始向科举取士的方向发展,人们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特点:一是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是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作用: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是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考试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从而有效地削减了门阀士族在官吏选拔上的世代权威,为广大庶族子弟参与政治开辟了道路。“求取功各”“忠君效国”成为一般士人百姓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抱负。同时由于广大中下层“寒士”参与了政权管理,封建王朝获得了广泛得多的社会基础。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体制,这种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的广泛影响,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影响:A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B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15、诗赋取士与行卷? 答:在重视诗赋取士的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要试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有人将进士科称为词科。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诗唐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唐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子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有的直接投到礼部,称为公卷。投献的诗文大多是士子日常精心创作的作品,一旦得到权贵的爱赏,日后的考试就成为一个次要的程序。宋代科举考试由重诗赋转向重经义、策、论,尚文的风气减弱。由于经义、策、论考试偏重于义理的阐发,如何生动地阐述义理是应试者必须讲求的。传统的赋体骈限于形式,不利于思想的表达,因此,宋代的科举主持者适应科举变革的需要,提倡复兴古文,以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决定性成绩。 16、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答:A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B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高度的集权政治需要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考试选拔而来的大小官僚是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程度最高的阶层。他们在管理国家、服务王权政治上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他们的精明与能干直接关系到帝国政治的工作效率。他们以天子门生自居,直接效忠于皇帝。限制贵族对政治的参与。是重要的思想控制工具。 17、科举制的历史评价? 答: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一先进的选官制度,它为中国文官体制的建立与维持作出了重要贡献。科举考试的平等原则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从而保证了统一帝国的长期稳定。同时科举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专制王权服务的制度,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即人才选拔权力向帝王手中集中的过程。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明清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一些清醒的士人发出了“科举杀人”的呐喊。当近代欧美国家纷纷颂扬、仿效中国文官制度的时候,中国的有识之士却在为废除科举制度而奔走努力。 18、简述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答:A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B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要地位。C皇权至上,法自君出。D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19、《春秋决狱》? 答:西汉中期以降,无论立法与司法都要求应经合义。儒家经义既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又是审判的准绳。从董仲舒始,就不断有人以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董仲舒曾录《春秋》决狱232事作为示范,其弟子吕步舒在受命处理淮南王谋反案中,“以处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东汉应劭也作《春秋断狱》一书。春秋断狱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理动机的判定,论心定罪。 20、《唐律疏议》? 答:用儒家经义改造法律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立法把儒学精神、礼制原则以及礼的规范直接融入法律之中。因此东汉后持续地开展了引礼入法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至唐代得以完成。《唐律疏议》是这一过程完成的标志。唐贞观中,房玄龄奉诏刘隋开皇年间所制定的新律进行删订,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盗贼、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十二篇,共五百条,为《唐律》。高宗命长孙无忌又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654年唐高宗颁行的《唐律疏议》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21、儒家思想对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 答:中国古代的法律来源于礼制规范,这些礼制规范依据宗法原则调整着社会等级秩序。因此历代的法律制度都贯彻礼制的等级名分原则,“亲亲为大”“孝悌为本”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三纲是封建礼教的核心,亦是古代法律维护的重心,不但父权、夫权直接来自于家族,即使君权也是以天下最高的家长身份来体现。在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下,维护家长制的孝受到高度重视。自古就将不孝、非上视为罪大恶极。隋唐以来都把这种罪名列为十恶重罪规定在法律总则之中。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古代法律中对亲族复仇的姑息,对亲属犯罪的容隐,对亲族犯罪的株连等,都体现了古代法律对家族制度的重视,以及家族血缘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22、《唐律》的八议? 答:八议来源西周的八辟。八议的 对象:亲指皇亲国戚,故指皇帝的故旧,贤指贤人君子,能指在文治武功上有突出贡献者,功指为国建功的人,贵指贵族与高官,勤指为国勤政的人,宾指前朝的国君及其宗室。凡享有八议权利的人犯罪时不由司法机关直接判罪,而是“大者必议,小者必赦”。据《唐律》总则规定,享有八议者,除十恶不赦外,犯死罪由皇帝定夺,若流、徙、杖、笞者皆减一等处罚,一般死罪经议后,皆免死获赦。这是依据社会等级的同罪异罚。 23、礼的内涵、层次、功能? 答:它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是贵族等级的标志,是乡里庶族的规范,是立身处世的准则。礼在社会上下层有不同的表现,在社会上层表现为等级分明的贵族礼法制度,社会基层表现为乡里庶族家礼俗规。 24、礼俗规约的起源? 答:人类的群居必定依靠一定的相互习惯的适应方式,否则人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集合体。这种相互适应的、大家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统治阶级与国家体制相继产生,传统家族内的行为规范,已不能适应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的需要,因此制定统一遵行的礼仪制度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 25、礼与俗的关系区别? 答: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与俗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复杂的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礼与俗的关系:A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B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先秦统治者往往在观风问俗的基础上“制礼作乐”。 26、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答:传统社会是一个礼俗周全的社会,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传统礼俗的这种伦理特性在古代社会主要有以下表现:A传统礼俗的等差性。在农业宗法社会里,人们的身份、地位及人与人的关系都依照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伦理原则确定,礼就是这种伦理原则的具体运用与体现。礼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并维持这些等级关系,礼的根本职能就在于依照等矩原则调整社会关系。汉代以后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儒家的礼治思想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先秦以来礼俗制度的等差原则被绝对化,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成是合科天道的礼教,因此上下尊卑的关系被凝固化、法律化。B传统礼俗的调和性。传统礼俗讲等级区分,要求人们各安本分。由于社会是一个整体,各等级间处于相互对应与相互依存的关联之中,所以在强调等级区分的同时,注意等级关系之间的协调。礼俗的调和性在先秦得到特别强调。礼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其主要宗旨是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行为、欲望,达到一种中庸的状态,从而保证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基本条件。C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从形而上的哲学伦理思想,到形而下的日常行为规条,无不受到礼的制约。 27、皇家贵族礼制的特征?上层礼仪制度的特点? 答:中国的礼仪制度在社会上层包括政府与宫廷表现得严整与周密。在等级观念浓郁的古代,统治者依靠严密的礼制来区分、规范人们的身份、地位与社会角色,从而保证国家社会体系的协调与稳定。唐宋以来,政府六部中的礼部一直是管理朝廷礼仪的职能部门。礼仪制度的建立与推广成为历代执政者治政的重点。 28、祭祀典礼的类别? 答:1)天神祭祀。是古代皇家祭礼中的重要祭祀活动。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2)地神祭祀。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3)人神祭祀。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尊祖、敬祖意识浓郁。 29、冠礼的意义和程序? 答:是古代的成人礼,《礼记·冠义》说:冠礼是社会礼仪的起点,加冠取字,为成人之始。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加冠的地点汉代在宗庙,魏晋南北朝以后在王宫大殿,但在冠礼前后都要去宗庙祭告。士冠礼由嘉宾主持,嘉宾以缁布冠、皮弁、爵弁给受冠者三次加冠,并为之命字。受冠者然后出见亲友及邻里有地位的贤达之士,表示自己已取得了进入成人社会的资格。皇家的加冠仪式场面要宏大得多,明代冠礼由太师主持,百官列位,皇帝加冠只一加,皇子三加,礼毕,群臣舞蹈拜贺。 30、婚礼的意义及周公六礼? 答:是传统社会的人生大礼,只有结婚才能“上以事祖庙,下以继后世”。因此结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两姓之好”,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礼”,A纳采,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B问名,男方再备雁,去问女子的名字;C纳吉,男方将女名字取回后到祖庙占卜,卜得吉兆后备雁往告 女家;D纳征,男方送上聘礼,正式确定婚姻关系;E请期,男方卜得吉日,送女家请求同意婚期;F迎亲,婚期之日,男子带车前往女家迎娶。 31、庶族平民礼俗与上层社会礼仪制度的不同? 答:民间礼俗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与贵族礼制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A它们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族,皇帝是特别的家长,贵族社会的礼制精神,以及相当比重的礼仪行为都是从家族文化中产生出来的。B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仪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的盛大的礼仪形式,向社会显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族社会模仿国家礼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规。C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异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部外,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如“周公六礼”成为一般婚俗模式。 32、岁时礼俗的伦理性? 答:1)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人们遵循自然时序,以岁时礼仪活动调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岁时礼俗的伦理原则是顺应自然时令,并且以岁时礼仪活动去增进人与自然的关系。2)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属性。周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对宗法伦理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在农业宗法社会里,岁时节日是一个特定的社会活动日。人们利用这一异于常日的时间点,以祭祀、饮食、娱乐等种种岁时礼俗强化宗法伦理原则,这些宗法伦理原则包括家族伦理与乡族伦理。这些具有伦理意义的岁时礼俗,在传统的岁时节日中有着突出的表现:1)四时祭祖聚族。2)以节日聚会娱乐调节乡里社区关系。3)社日,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 33、抓“周”的含义? 答:周岁这天,邀集亲友,举行“抓周”仪式。家长以文房四宝、秤尺剪刀、玩具糕点等测试孩子的未来志向,孩子抓到什么,就说明他将来的发展情况。 34、成年礼的意义及种类? 答: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与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只有在举行了成年礼之后,年轻人才能取得按角色行礼的名分。民间社会的成年礼有三种情况:1)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2)与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3)相对独立的成年礼。在南北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过称为“庆号”或“贺号”的成人仪式。 35、婚姻仪礼的意义及其家族社会的阖家大事? 答: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双方结合成夫妻的一种礼俗程式。《礼记·婚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这句古老而典型的有关婚姻的定义,明白的道出了宗法社会的婚姻真义。家族社会的婚姻,并不只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婚姻的目的在于祭祀祖先和延续家族。作为人生大礼的婚姻仪礼与其说是个人的终身大事,不如说是家族社会的阖家大事。A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B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的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男女双方没有婚姻的自主权,婚姻关系的缔结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C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分为成婚之礼和成妇之礼。成婚之礼指男女在洞房花烛之后,同居为夫妻;而成妇之礼则是经拜见公婆与庙见祖先,得到家族祖宗的承认后,嫁来的女子才能获得加入本宗为妇的身份。 36、丧礼和五服? 答:丧葬礼仪是人生历程中的最后一道通过仪礼,如果说诞生礼是接纳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话,丧葬则表示一个人最终脱离社会。严格按照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安排服丧的时间、服丧的等级,丧葬仪礼是家族社会亲等关系的集中表现。丧葬仪礼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制度。按传统丧葬礼俗,亲属要依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戴不同的丧服守制,这本是周代的古礼,来自儒家礼制,汉代以后沿袭了这一丧服制度。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为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等。与死者关系越亲近,服制越重,其丧服的形制也就越粗糙,以表示悲伤的不同程度。斩榱是五服中最高的一等,是用剪刀直接裁断生麻布制成,衣裳毛边不缝。服丧者为子或未嫁女。第二等是齐榱,用生麻布制成,缝边齐整。服丧者为孙子孙女、重孙、重孙女。第三等为大功,用熟细麻布制成,做工较粗,故名。服丧者为堂兄弟姐妹。第四等是小功,丧服用细麻布制成,做工细密,故称小功。服丧者为再从兄弟。缌麻是五等中最轻的一等,丧服用细熟麻布制成。服丧者为族曾孙、族孙、中表兄弟等。从丧服的时间看,最长三年,最短三月。 37、家法族规的规范功能? 答: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家族对子孙的早期教育既为家族养育传人,同时亦为国家培养了道德之士。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它是基层社会自治的有效方式。它对民人的行为规范有两种表现:一是通过伦理教化,使人们自觉养成具有爱敬之心、行为得体、举止合科礼教的好子弟;二是以惩戒条例,明确要求遵循家法族规与国法律条。家训族规因为其与民人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家训族规的社会作用仍然不可低估。当然在传统家训族规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封建保守甚至愚昧的规条,对社会的进步起着明显的阻碍和限制作用,如家族观念、尊卑意识、家长权力、包办婚姻等,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听任家族势力恶性膨胀,其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一、知识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2、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中庸之道的价值观;3)“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3、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1)“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2)“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3)“天人之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 4、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5、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6、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母德。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十教”。 7、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A仁爱孝悌;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D真诚有信。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9、《大学》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0、《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1、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滹》、《大武》。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加上变徵、变宫。 12、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代王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结束。第二年周平王率众迁都雒邑,开始了历时500余年的东周时代。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战国结束于秦朝统一。 13、明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等名著,多为下层作家所编所作,体现的也多是社会各级民众的历史观、现实感和他们的理想道德。 14、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具体表现:1)“诗言志” 2)“文以载道” 3)“乐以教化” 15、“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16、“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 17、古代艺术的几种重要的审美观念:1)中和之美2)尚意追求3)尊崇自然。 18、明代科技作品: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育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 19、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就是说,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二、名词解释 1、中国古代整体思维: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辩证思维的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4、“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义,A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B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涌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调整而达到的和谐”。要在“两端”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五伦十教:是孟子对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8、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9、“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三、问答题 1、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的特征? 答:从中国古代整体思维发生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整体思维是一种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先哲是怎样“察、知、见”这些原理和规律的呢?A“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简言之就是观象。这是指直觉。如果只是停留于直觉还不行,B必须“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这是指领悟。对于天地形容之“拟”,对于万物物宜之“象”,就是“领悟”。这是很难的,又是必需的,因为如果缺了对于“观象”的“领悟”这个环节,“天下之赜”就不能认知,“圣人之意”就无从表述。 2、思维的内容和特征? 答: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就内在属性而言,比如“观天象知人事”的事例,在《左传》中就多有记载。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如”字,“兴”是托事于物,其表述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表明“比”与“兴”都是凭借着具体的事物来类比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事物或意义。 3、古人注重在自然现象中认识辩证思维的特征 答: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看到天地万物中普遍存在着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现象并且探索其中蕴藏的“易简之理”,进而用这种思维原则辩证地认识天地、人事、观念的复杂变化。先秦时期的人们不但指出事物是两两相对的,而且关注事物向着对立的方向转化。先秦时期的哲人在观察与分析对立物变化的情况时揭示了对立转化的规律。老子把对立变化的规律表述为“玄、常、天之道、人之道”。老子概括出三条: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二是利而不害三是不言而善应。第一条是说“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走向平正统一,第二条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第三条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4、先秦时期对辩证思维方法的归纳? 答:先秦时期在总结事物对立转化规律的同时,也实行与归纳了辩证思维的方法。《老子》归纳的方法是“观复”,复是指对立物的往复变化。物生由静而动,故返还其初之静叫做复。老子的“观复”,就是观察生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的转化的。在《易》的作者看来,“变”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常态。变化是指对立双方的转化、交替。认识这种转化、交替并促成这种转化、交替,《易》称为“通变、变通、观其会通”。先秦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宋代形成“有对”之学。朱熹把他的观点与邵雍的“一分为二”、张载的“一物两体”等观点相结合,提出“一分为二”之说,指出:“此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是什么? 答:1)“天人合一”。起源于西周,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战国时期,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能知性,心性为天地所赋予,所以知性也就知天。这是天人合一观点的开端。既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可以说是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全面的观点。2)“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观点。使天人关系学说有了新的发展。他认为天与人各有各的作用。天的作用,人不能发挥;人的作用,天也不能发挥。人不能改变四季,天不能制定礼义。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这就是天人交相胜。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人又根据万物的自然本性来治理万物,因此天人关系除了“交相胜”的一面,尚有“还相同”的一面。3)“天人之分”。荀子在《天论》篇中提出,“天人之分”的“分”就是“职”,即“职分”。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是“天职”;“人有其治”,人对于“天之职”“应之以治则吉”,这就是“人之职”。 6、“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择其主要而言之,积极的影响有三个方面:A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B 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C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1)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2)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 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3)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4)“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7、中庸之道的含义及其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答:“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孔子提出的。“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庸”所表示的“用”的意义和“常”相同。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国古代所说的“中庸、中和、至德”,本来是指在位的贤德之人的德,由于此德可以常用、常行,所以又引申指他们的“行”。因而这种“德”与“行”导致的变化非一般人所可比拟。贤德之人的德行,如雷之厉,风之行,造成的变化是相当巨大的。“中庸”、“中和”含有深沉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8、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答: 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通过道德实践,使道德修养“达到博厚高明”、“悠久无疆”的境界。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9、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概况? 答: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1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答: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以西周的宗教为例,西周的统治者把先王祖灵与天帝配合起来祭礼,用以表明天帝是周王室的保护神,周王室与天地有特殊的关系。周代统治者还利用天命迷信和上帝的威力整饬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要求以敬天、保民、保命来约束自己。关于宗教对被统治者的麻醉和驯服,可以用殷商时期的宗教来说明。殷商统治者掌握神权,主要是用来对付其统治下的人民和奴隶。殷商的奴隶不能祭礼上帝,也无法进行龟卜,他们受到统治者散布的上帝崇拜、天命迷信等说法的愚弄,往往自卑而驯服。 11、道教的形成及信仰特征? 答: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张道 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又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组织教团和黄巾军。东晋时,葛洪于建武元年撰《抱朴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等理论。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形成。唐宋之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为“正一道”在北方,金大定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派。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道教解释“德”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 12、道教对古代科技、文化方面的影响? 答:以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道教把内处丹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领域,把炼丹术、服食术作为制药手段。道教的内丹学著作探讨人体“气、气化、气血、经络”等变化规律,丰富了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医疗手段。外丹术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认识了铅丹、铅白、石灰、丹砂等矿物的特性与用途,总结了鉴别钠硝石、芒硝等矿物的简易可行的方法。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使晋代之后由利用化学变化而制作的膏剂大量出现。道教的服食术将草本药加入丹药烧炼,使药物种类从矿物扩大到草木。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3、佛教的形成发展与基本教义? 答: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的含义是真实深刻,“四谤”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苦是说人生皆苦,包括生、老、病、死之苦。集是说集合、招致苦难的原因在于有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以及慢、疑、见等诸多烦恼,使人迷惑而作不善之业。灭是入灭或涅磐,指脱离生死苦海,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道是道路,主要指八正道、十七道品等修行方法,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实现成佛为最终目的。 14、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答: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主要环节: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天台宗倡导方便法门,宣传为超度众生可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天台宗人吸取道教的丹田、炼气说,实行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华严宗宣传圆融无碍思想。禅宗更是集中讲心性的宗派。禅宗以性净自悟为宗旨,自悟是儒佛两家学说长处的综合。唐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 15、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掸宗的“知为心体”观点,转变了儒学从善恶论人性的观念,从而认为心性富有智慧的属性。佛教禅宗的“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家治国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惟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理学家吸取,而提倡主静、主敬,使小我与大我——天地宇宙相通。汉魏之后,诗歌、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魏晋的玄学诗,南北朝的山水诗,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16、带有宗教色彩的儒学? 答: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孔子罕言“性与天道”而注重人事,这种思想倾向在当时是有反宗教或非宗教的意义的;但孔子并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与“天命观”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五十而知天命。”《论语》所谈的“天”和“天命”多与在位者和将在位者从事政治相关,在位者或圣人是按“天”意、“天命”来行事,来治理天下的。换言之,君王、圣人制定的政治思想、人伦道德、人事仪制的本原是“天”、“天命”,所以说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17、宗教化了的西汉儒学? 答: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由《易经》的阴阳学与战国以来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融合而成。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春夏秋冬四时,配列东南中西北此五方成五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依据这一结论,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公羊学随之彻底地阴阳五行化。这在董仲舒学说中是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部分,由此而使儒学走向迷信与神学,完全地宗教化了。自从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学附会儒学,今文经师们就另造一个谈神怪、立新说的“孔子”,集合一切古来相传的和自造的经说与妖妄言辞,都说是孔子所写的书,这些书标为纬书或秘经或谶纬。汉哀帝、汉平帝时谶纬盛行,汉光武帝因谶纬有“刘秀”、“赤九”等预言,崇信更甚。所以这些都表明,在两汉时代儒学的宗教化已到了严重的地步。 18、孔子、孟子对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的论述? 答: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孟子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三纲”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之道”。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他在孟子的四母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形成了五母德,这无疑是对儒家伦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答:一是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二是重义轻利。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有关这个问题的“义利之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被推崇为治学的开端。三是谦和礼让。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四是真诚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所极力推崇的美好品德之一。 20、儒家道德规范对传统美德的影响? 答:传统美德主要是儒家思想影响的形成。传统美德的形成是经过儒家思想长期宣传,渗透影响而形成的。当然儒家的义利观为了强调义的重要性,而过分的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不良影响。 21、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 答: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被其后的儒家奉为无冕之王,所以也被加入圣人之列。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众多,几乎每个时代都树立过这样的榜样。圣与贤主要是从社会地位所做的划分,就其道德修养来说,并无明确分界。 22、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要求? 答:1)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他们认为君子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这首先表现为君子对仁义发自内心的向往。君子心中时刻装着仁和礼,所以他的言行举止才会与常人不同。心中装着仁,就会以爱心待人;心中装着礼,做事就会合乎道义。其中仁是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的根本标志。2)君子除了有仁和礼之外,还要有智有勇,有信有义。3)君子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4)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而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会怨恨对方。5)君子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6)君子不怕穷困,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固守节操。为了保全自己的完美人格,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这种高尚气节是为世人所崇尚的。 23、中国古代三大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答: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3)主张教育和智育相结合。将教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24、《大学》所提出的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总体目标和八个步骤? 答:《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明德”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亲民”就是用自己的德性去感化人。“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治天下的教育程序。“格物”“致知”就是指对五经、六艺等方面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诚意”“正心”就是要做到不自欺,使内心合乎儒家的中正原则,对待事物能做到不偏不倚。“修身”是教育环节中最终要的一个阶段,前面的四点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25、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实践意义? 答:1)教育对象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条件,可施以不同层次类别的教育。即分别施以普通、成人、离职和脱产学习教育。2)不同形式的受教育者,根据他们的不同素质,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特长班缺啥补啥等。3)不同的接受能力,可以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进度,大力减负。 26、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答:1)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2)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3)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即重视学,又重视思。4)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27、启发诱导的应用价值? 答:1)启发原则可以指导启发式教学,而今天的启发原则是这些原则的继承和发展。2)诱导启发有助于其思维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8、文学艺术的基本常识? 答:我国古代文学有着光辉的起点,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诗经》现存305篇,创作年代历经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大约五百多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当时楚国巫风盛行,民间祭祀时常使女巫装扮诸神,在音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这种巫歌直接影响了楚辞的创作风格。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汉赋的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连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 29、戏曲、音乐、舞蹈的基本常识? 答:1)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北宋时期的杂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南宋时期,杂剧在宋、金分治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演完一个故事。元杂剧已经有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清代孔尚任《桃花扇》,都是深受广大人民欢迎的戏曲佳作。各地方剧种的纷纷兴起,更是此期中国戏曲的巨大成就。2)中国古代音乐是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最初乐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乐、舞作为一种姊妹艺术相辅相成,并肩发展。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滹》《大武》。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加上变徵、变宫。3)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异性表示爱慕的动作。民间乐舞在周代迅速发展起来。秦、汉时期,随着民间百戏的繁荣,舞蹈开始和武术、杂技等技艺结合起来,并不断和异域舞蹈相交流,逐渐成为一种不同阶层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唐代出现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30、绘画的基本常识? 答:三国东吴的大画家曹不兴,在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的美誉。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系统的人物画论,明确阐述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创作规律,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代表着当时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都是传世佳作。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元代是文人画统治画坛的时期。明清两代的绘画主要是继承元代的传统,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思潮,仍然给明清画坛带来了一些清新气息。中国绘画的特点是: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31、建筑艺术的基本常识? 答:商朝后期的都城殷墟,曾发现56座大型宫殿建筑群,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完备,布局之周密,足以证明当时的建筑艺术已相当高超。春秋战国以后,斗拱与梁柱的使用成为基本定制,飞檐挑角的屋顶样式已经具备;砖、瓦等建筑材料已基本普及,建筑的总体模式已基本形成。宫殿、陵墓、寺庙、民居、园林这五大建筑类别都有长足的发展。宋朝以后,中国建筑开始向精美化的方向发展,风格上趋于秀丽绚烂,结构上更加精巧,装饰、装修上更加讲究。 32、斗拱的含义? 答: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形式,常被用来作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斗是斗形木块,拱是臂形短木,斗与拱相互扣合,在柱头上重叠而上,越上一层的拱越长,把上面的梁坊稳稳托住,将他们的重量层层递减的传到柱头上来。这种结构形式减少了梁柱交接部位的剪力,消除了梁被折断的危险,其原理是十分科学的。斗拱的作用还不止表现在结构和力学上,它也解决了屋顶斜面与垂直柱墙的交接问题,使斜线和直线之间得到了顺利的过渡,收到了很好的造型效果。同时,斗拱结构精巧,富于变化,与它所支撑的飞檐挑角相呼应,构成了美丽无比的杰出姿态,给中国建筑增添了特殊的韵味。 33、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答:中国古代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如故宫的全部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其中太和殿是最重要的建筑,其他所有建筑都是从属于它的。内廷则是以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二宫为中心,皇妃、皇子们居住的房屋就像众星拱月一般拱围在它们旁边,体现出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 34、有关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的命题? 答: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都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治教化相联系的人生态度和理想抱负。“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乐以教化”中国古代的音乐历史悠久,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与道德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35、“文以载道”的内容 答:“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周敦颐的“载道”说和韩、柳的“明道”说相比,其侧重点是很不相同的。周敦颐的出发点在于道,重在说明文章只是道的载体,写作文章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道;他片面强调文章的社会功用,实际上就等于抹杀了文章作为艺术作品的艺术特性,使文章成了道德的附庸。他的这种观点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韩、柳的出发点在于文,重在说明文章应该有丰富而合乎道德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把文章写的更好。不过,在重视文章的社会功用方面,他们的观点则是相似的,这反映了唐宋古文家的共同特色。 36、中和之美的哲学基础?什么是中和之美? 答: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陂”;中和之美则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述中,“中声、中音、中和、平和、和”等概念的含义是相通的,它们既可以用于音乐,又可以用于道德修养,还可以用于政治教化,这反映了当时音乐、道德、政教三位一体的社会观念。 37、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影响或作用) 答: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在以后历代的文学创作中都得到了体现。屈原的《离骚》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的满腔悲愤,但最后还是抑制住强烈的情感,将悲愤转化为“上下求索”的动力;白居易的《琵琶行》诉说了自己被贬后所遭遇的社会黑暗和世态炎凉。最后将自己的哀伤和怨恨转化为遇到知音的欣慰。这些都是对中和之美的艺术原则的具体实践。 38、尚意追求在魏晋历史各艺术领域中的具体反映? 答:这种观念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为言语所塑造的形象往往无法完全表达作者的情意,而仅仅是作者情意借以寄托的工具;要想尽可能全面表达作者无限的情意,就必须追求言外之义。“得意忘言”的观念反映在绘画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绘画中的形神关系的讨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顾恺之认为绘画应以传神为目的,但传神是离不开写形的,只有通过对形的精确描写,才能实现传神的最终目标。显然,顾恺之既重视神的传达,又不否认写形是传神的基础,这种观念比“重意轻言”更符合绘画的实际。此外,顾恺之还提出了“迁想妙得”的绘画原则,认为以形写神并不是对客观对象的机械模拟,而是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充分的想象,这样才能收到绝妙的传神效果。顾恺之的这些绘画思想,对极具民族特色的“国画”品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得意忘言”的观念反映在书法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的强调。“意在笔前”最早是卫铄的《笔阵图》提出来的。他认为书法必须把握好执笔的远近缓急,做到心手如一,才能处理好“意”和“笔”的关系,“意后笔前则败”,“意前笔后则胜”。王羲之的《论书》又对“意在笔前”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意在笔前,然后写字。”“心意者,将军也。”他已经把“意”提高到了统帅的地位。他要求绘画必须做到一笔一画皆有意,认为书法中的意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39、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 答: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应该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使主体情感与自然同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巧夺天工,而没有人为雕饰的痕迹。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钟嵘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做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些作品都是崇尚自然的典范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0、陶渊明的具体创作实践体现了尊崇自然的审美标准? 答: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归园田居》细致的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情。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更是将深邃的哲理和高尚的情韵融入自然美景之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描写出一个心与物遇,情与景通,物我两忘,天然淡泊的美妙境界。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一、知识题 1、现代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多种,根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将它们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2、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3、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4、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5、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6、汉语的特点: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7、汉字的特点: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8、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9、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10、存在方言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共同语,汉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 1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13、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朝鲜创制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14、中国人的修辞观: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 15、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形成了我国的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 16、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汉语汉字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俗事象,如利用语言文字特点来制作对联、字谜,并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点的姓名文化。 17、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借被采作儿童教材。 18、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 19、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 二、名词解释 1、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2、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认为汉字是远古圣人仓颉所造。 《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造字,后稷作稼。”仓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圣人,他被赋予和教人们种植的后稷同样崇高的地位。后人还为仓颉修了坟墓,立碑建庙,塑造雕像,以纪念他的造字的功绩。 3、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河图”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洛书”说龙马之文画成的八卦是汉字之源。 4、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可以降妖除魔,这样语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 5、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6、许慎和《说文解字》: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说。 7、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三、问答题 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答:表现在: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一种有特殊性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代表的是不同的语言习俗,如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歇后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习俗,不同的语言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观念。语言所造成的文化差异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的影响。文化对语音、语法、词汇有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离开了文字,许多文化事象不可能传播和传承。文字对文化的记载,可以使后代文化在借鉴前代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文字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文字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上。 2、汉语的七大方言和普通话? 答:汉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有许多地域变体——方言。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建国后规定普通话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现在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为加强各民族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3、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政策? 答:汉语、汉字虽然被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但它们并没有凌驾于其他民族语言之上的特权。中国民族语言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以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合法权利,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民族语文工作的顺利进行。1)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并为一些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2)不断扩大民族自治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3)在民族地区学校,凡有本民族语言通用的地方,大都实行双语教学。4)在中央和各民族地区,广泛建立民族文字的出版翻译机构,建立民族语言广播电台、电视台。5)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语文人才。 4、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答:世界语言大约有5000种左右,但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5、汉语的特点? 答: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2)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3)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4)从语意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 6、汉字的特点? 答: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类。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又往往代表一个语素。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这个二维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许多区别的因素,除了不同的构件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汉字以外,相同的构件也可以构成不同的汉字。 7、汉语文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答:汉语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原华夏民族与西北和北部少数民族广泛的语言接触时期。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过程,汉语作为民族交际语言的运用过程,也就是汉民族思想文化传播的过程;汉语对其他民族语言的同化,往往与其他文化的同化有联系。这一切对于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成为中国三大流域的文字。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使各方言区的人能够顺利交流,这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的汉族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古今语音有很大变化,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也使它在历史传承中超越语言的历史音变,这样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仍然能读得懂,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意义重大。用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如《越人歌》《白狼歌》《蒙古秘史》,及用汉字记录的许多少数民族古地名、人名等,是珍贵的民族语言材料,对古代某些民族语言、民族史实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非汉语语言的民族借用汉字作为自己的书写形式或仿照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对汉族文化的传播,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8、朝、日、越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什么? 答: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起初用整个汉字,后来简化楷书,取其片断,形成片假名;在盛行草书的平安时代,简化草书,形成平假名。这样日本文字就变成了汉字和假名混合的文字。朝鲜创制了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世纪后期,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越南创造了字喃,字喃一部分借用汉字,一部分是使用汉字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新造的字。 9、汉语文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答:汉民族创造了在东方地区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汉字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周边国家通过学习汉字汉语而使自己文化进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公元前或公元1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东至日本。在汉字传入这几个国家之前,他们都没有创造自己的官方文字,汉字传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他们用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日、朝、越都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尽管这三个国家的语言不同,但长达一千多年的汉字、汉语借用,必然对其文化精神、思想方式、道德观念、文学艺术趣味、风俗习尚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东方文化的许多共同特点。 10、什么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的两种表现? 答: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主要表现在语言运用中的趋吉避凶和对姓名的避讳。1)趋吉避凶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习惯,而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崇拜。汉语同音字很多,因此人们往往利用同音字进行谐音取义,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愿。在利用谐音构成吉利的同时,人们也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这就是语言禁忌。禁忌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禁忌产生于原始民族对于一种超自然力的崇信。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汉语有大量同义词,同音词,汉字字形可拆合,避讳之风能这么长时间地存在,与汉字汉语在形音义方面的特点不无关系。 11、“避讳”的含义? 答: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汉语有大量同义词,同音词,汉字字形可拆合,避讳之风能这么长时间地存在,与汉字汉语在形音义方面的特点不无关系。 12、避讳的方式有哪些? 答: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缺笔避讳即将讳字的最后一两个笔画省略,这种方式大概始于唐代。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13、对语言崇拜的看法? 答: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象本质的认识。但因为它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形成了许多的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所以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习惯,以便与人更好地交往。 14、名实之争? 答: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一些表示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孔子。面对当大夫专权,政出家门,礼崩乐坏的局面,他把语言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认为“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都是由于名实的颠倒,他把“正名”看做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核心,提出通过“正名”来重建旧礼制。其“正名”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政治伦理标准来匡正一些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各自的名分来选择词语。由于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刻影响,孔子由语言的社会功用而提出的“正名”问题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国人对“名”、“实”的思考并没有像西方人关于词与物的讨论那样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而是始终关注语言的政治伦理作用和社会实践作用。 15、在语言和实际关系的约定俗成理论及其提出者? 答: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名无故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16、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答:①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语言修辞的关注。古人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信,《礼记·表记》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君子耻有其辞而无其德。”《易传·乾卦》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观点。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我国方言歧异,要取得好的传达效果,首先就是要使用共同语。②书面交际的需要又使中国人特别重视对书面语的文字的规范。③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分寸。④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追求言词质朴的主张。⑤对文采的追求,对语言表现力的极大丰富和对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汉赋和魏晋骈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文学极大丰富,对修辞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对汉语表现力的不断挖掘是重要的因素。但对形式美的追求,有时以牺牲内容为代价,就不可取了。 17、对文字崇拜的评价? 答:第一,崇拜的发生是因文字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文字被神秘化,从而产生文字崇拜,随着文化的普及,文字崇拜现象会逐渐消失。第二,文字崇拜表明文字具有巨大社会功能。第三,文字崇拜是与迷信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科学的普及,文字崇拜的现象也要逐步消失。第四,文字崇拜反映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是原始人力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表现。 18、我国历史上主要的文字规范行为? 答:①历史上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文字是约定俗成的交际符号,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实际的情况可能像《荀子》的记载那样,因为仓颉对文字有一定研究,对文字有整理统一之功,便于世人应用,因此青史留名。②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它是一本教学童识字的课本,是必须要讲求规范的。这本书为西周及春秋列国文字的统一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③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各自为政,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为了使统一后的文字得以推广,秦始皇在巡游所到之处用标准的小篆刻石纪功,还用小篆书写大量诏版,随权、量等器物颁发各地。文字的统一工作也使书面语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这对于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大意义。④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但是,《说文解字》所收字形为小篆,与当时使用的隶书字形和后代的楷书字形有差距,因此,《说文解字》以后的文字规范工作并没有停息。⑤东汉以后用刊刻石经的办法。如《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⑥唐朝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⑦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针对方言歧异不便交流的状况,大力推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普通话;针对汉字汉字繁难对文化普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成功的开展了简化字运动,并不断针对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规范工作。普通话和简化字的大力推行,保证了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在大陆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广泛范围内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 19、秦汉的“书同文”及其意义? 答: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各自为政,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为了使统一后的文字得以推广,秦始皇在巡游所到之处用标准的小篆刻石纪功,还用小篆书写大量诏版,随权、量等器物颁发各地。文字的统一工作也使书面语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这对于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20、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包括哪几项内容? 答: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汉字字数多,笔画多,对初学者来说,难记、难认,因此识字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采取的是集中识字的办法,即在儿童入学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集中地教儿童认识两千个左右的汉字,这样学童可以较快地进行经典阅读,较早进行传统伦理思想教育。适应集中识字的需要,我国早期的儿童教材主要是字书一类的读物。写字教育。传统语文教学中,识字教育和写字教育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识字课上学的字并不要求马上会写,写字课另有一套系统。当初学写字者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基本笔画后,再让他们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的学习,这样的写字教育是非常符合初学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句子训练。是通过属对训练来实现的,属对训练的字数由少到多,先是一个字,再是多个字,直到成句。作文训练。它是与大量的阅读结合在一起的。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经术为诱饵,笼络知识分子,学校教育就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阅读材料,这为以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内容打下了基础。 21、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的特点? 答:在漫长的历史中,传统语文教育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3)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22、《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其作用? 答: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皆被采作儿童教材。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都是四字一句,《三字经》是三字一句,三本书音节整齐、押韵,也不太艰涩,便于学童记诵,因此三本书出现后都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可分割的识字教材“三、百、千”。这套集中识字教材在中国传统识字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影响直到今天。 23、传统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答:古人很重视写文章。在先秦两汉时期书面语和口语是一致的,流传下来的诸子百家之书,大量是诸子演讲、论辩的实录。两汉以下,书面语和口语产生了距离,但阅读和作文教育都是以先秦语言为基础形成的文言文为主,这样阅读、写作和平时的说话的矛盾就出现了,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自从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以后,传统作文教育渐渐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其目的就只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完全脱离了实际的应用。唐朝开始实行诗赋取士的办法,唐朝科举以进士科独盛,进士科主要考诗文,于是诗歌就成了学校教学的内容。宋朝理学盛行,儒家经典摆在了重要位置,为了应付考试,当时作文以讲究“起、承、转、合”的模式。元明以降,作文训练就以训练作八股文为主了。八股文本是议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的基本模式,但越到后来越僵化,,最终成了既不是文学又不是应用文的不切实用的东西。这种彻底脱离语言实际的教学是一种畸形的教学,首先它对于发展实际的语言能力是很不利的;其次,学习者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认为古人和古文是不可企及的,这无形中就制约了人们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24、修辞格、对偶、顶真等修辞的概念? 答: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回文是指掉换词的排列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如《老子》中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复叠是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25、因汉语文字的特点而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特点? 答:汉语汉字的特点,影响了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形式美,即形式整齐、节奏抑扬。汉语诗歌发达,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的特点,使诗歌每行的长短一致,整首诗歌整齐划一。对仗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它的全盛时代在南北朝。骈体文在语句方面多用骈偶和“四六”,造成其形式整齐骈俪的特点。骈偶就是对仗,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相配,直到篇末。散文虽不追求形式上的骈俪、工整,但也经常使用排比、对仗等手法,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形成特有的汉语言散文风格。 26、汉语的特点而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特点? 答: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这一特点使汉语文学发展出对节奏和抑扬的要求。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诗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的字。平声长,仄声短,平声扬,仄声抑。平仄相间,可以形成抑扬交错;平仄相是和各个声调不同的音高变化,可以形成节奏的变化,构成一种声律的美。 27、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哪些条件? 答:汉字构形特点为艺术审美提供的“变”与“常”的可选择条件表现在以下方面:1)先看书写单位。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书写单位的“常”表现在: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2)基础构件数量多, 富于变化。基础构件是指汉字构形中能够体现构意的最小形体单位。构件间的空间摆布灵活多变。汉字的构件是在二维空间布局的,这样,构件可以实现上下左右的搭配调整。作为交际工具汉字,必须遵守规范的要求;而作为艺术的汉字,在不影响表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艺术的要求对汉字构件进行适当的分合,对构件的位置进行新的措置,有时这正是艺术家匠心的体现。3)字形繁简差异较大。形体的繁简为整个书法作品的布局提供了变化的条件。4)字形异体字多。书法艺术忌重复,当同一篇作品中出现了同一个字的时候,异体字在形体上的变化可以济语义重复之穷,在语义所具有的意境美之外,又添一种错落的形式美。5)字体多样。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形体经历了各具特色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 书等字体。同样一个字、就可以出现不同字体的变化,这无疑为艺术创作和审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8、举例说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项? 答:一是对联。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古人认为桃木具有避邪的作用。二是预言和字谜。人们有时会利用字形可拆分的特点来委婉地表达某种预言或构成文字游戏。三是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的联系两方面。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一、知识题: 1、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两次:一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一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2、19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文化观点和主张有:“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和“综合创新论”。 3、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综合创新论”。 4、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 二、问答题: 1、中外文化的两次大交汇? 答: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是这样两次:一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一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两次中外文化交汇的影响之大,足以构成划分中国文化史分期的重要界碑。 2、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典型—禅宗? 答: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而传承深广,成为禅宗正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3、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吸纳与中国化? 答: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印度佛教《百喻经》对中国寓言创作的影响,以及佛教对中国音韵学、律体诗变革的影响等,都是十分明显的文化现象。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具体地中国化。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在中国本土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过程中,印度佛教本来面目逐渐产生了很大变化。如原本凶神恶煞的佛像,经过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改造,变成了中国人喜欢的慈眉善目的形象,观音菩萨也由男性变成了女性。佛教本来主张“沙门不敬王者,不拜父母”,超脱世俗关系,但在中国儒学的改造下,也逐渐礼事君王,孝顺双亲,遵守世俗秩序的管制。现代更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主张。 4、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 答:中外佛教史上的这一“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有力地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充分开放性、鲜明主体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同时也生动地显示出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 5、以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为例,说明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答: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是:1)交汇的对象起了变化,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2)交汇兴趣起了变化,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3)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4)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欧洲耶稣会成立于16世纪40年代,而耶稣会士初到中国则在明嘉靖三十一年。这一年,西班牙籍的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循海路从印度广东珠江口的上川岛。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事情: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在这些方面,以利玛窦的工作最有影响。在他的影响下,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如汤若望、南怀仁等也译著了不少西方科技、文化著作。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耶稣会士要打开传教局面,必须了解、适应中国社会,必须首先钻研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他们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向西方介绍,如意大利的殷铎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大学》《中庸》《论语》等。此外,有关学习中文文法与文字的著述如《中文入门》《中国文法》《中文研究法》等也被译介到西方。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交汇是双向的。 6、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化文化的冲击? 答: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遭受以鸦片、大炮开路的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内忧外患,病痛百出,中华民族遭受史所未有的打劫。“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感唤起大批先进人物重估传统,检讨过去,并尝试从西方文化那里寻求图强制夷、救国救民之方。于是西方近代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诸流派学说,西方近代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学及其近代实验科学的方法,都被大量引进,从而使各种错综复杂的学说与实践此起彼落,“中西古今”论争不休,并由此演成两派:顽固派和洋务派。洋务派标榜“自强”的洋务新政,并在与西方近代文化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一批具有新观念的知识分子,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至维新运动时,两派又演成“新学”对“旧学”、“西学”对“中学”、“学校”对“科举”的尖锐斗争。西方学术思想包括政治文化中的国家学说、契约论、三权分立、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等理念和议会、政党等国家制度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西学东渐引起的中西古今之争,是两种不同的学术文化进行交流时必然发生的结果,它不仅促使国人重新反思传统,清理学术,对本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与估价,而且打破了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封闭独立发展的状况,真正走向与世界文化互相对话谋求发展的道路。当然,中国文化的这种改变态势,是被西方文化的霸权性、强制性逼出来的,西方文化是主动入侵,中国文化是被动抗争。但物极必反,东方睡狮终于在西方“船坚炮利”声中猛醒了过来。 7、”西学东渐“的几个演变阶段? 答:第一期在有明之中叶,西教西器初入中国。第二期在清之初世,火器历法,见纳于清帝,朝野旧儒,群起非之,是为中国新旧相争之始。第三期是清之中世。鸦片战争以还,西洋武力,震惊中土。第四期在清之末季。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第五期在民国初元。为民主共和、君主立宪之讨论。第六期则今兹之战役也。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第七期民国宪法实行时代。 8、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答:这有中国的器物、科技、制造、作物、创造、发明等,中国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发生很早。据记载,早在商代、中国人就以高超的制陶和铸铜技术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交通。中国丝绸、漆器和铁器的外销,冶铁和穿井技术的西传,西域毛皮、马匹、瓜果、香药的输入,构成两汉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景观。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兴盛时期,中国的陶瓷、炼丹术和近代化学传入阿拉伯和西欧,极大地密切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马克思曾指出:在欧洲,“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居世界第一。尤其是五谷之首的水稻,朝鲜、日本及美洲的水稻均由中国传入。无论是二项式系数排列,还是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移的方法,或是第一台时钟中的擒纵装置,或韧性铸铁犁铧,或植物学与土壤学的开创,或皮肤与内脏的关系,或天花痘苗接种的发现——不管你探究哪一项,中国总是一个接一个地居世界第一。” 9、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答: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马克思曾指出:在欧洲,“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大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彻底地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 10、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中国科举制度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答:①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曾在元朝担任官制达17年之久的马可·波罗,以及在明朝时居住中国30年之久的利马窦,这两位意大利人都谙熟中国的文官制度,在他们的《马可·波罗行纪》与《中国札记》中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深入的介绍、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倾慕之情。此外,像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著的《中国游记》、胡安·贡萨雪斯·德万多萨著的《伟大的中国》,也都对中国科举选士的方法推崇备至,祥做介绍。②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给欧洲启蒙思想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撰文表示赞扬。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官专制政府“乃建立于自然的最神圣的法制之上”,竟然说“人的头脑肯定想象不出一种比这更好的政府了。在这个政府里,一切都由一层层的大法庭所决定,而只有经过若干次严格考试才能被录用充当为法庭的成员。因此在这样的政府里皇帝就不可能为所欲为地行使权力”。探索官员的录用方法,一直是西方国家治理政务的重要课题,中国科举取士的制度给了他们极大启发。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马丁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中西文化交流既有“西学东渐”的现象,但同时也有“东学西流”的情况。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对此,孙中山曾作过评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1、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答: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反对宗教神学、呼唤理性精神的社会思潮中,不少启蒙思想家纷纷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儒家思想所论述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摆脱神学独断、律己修身、刚健有为、伦理有序、和谐人际关系、注重整体利益、以个人对国家与民族贡献为人生意义的价值观等,深刻的影响了被誉为“欧洲孔子”的法国伏尔泰和魁奈、德国莱布尼兹和沃尔夫、英国坦布尔等人。2)除了儒家思想以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如墨子的“非攻”“兼爱”等思想,老庄“柔弱胜刚强”的学说深受德国社会哲学戏剧家莱布尼茨的特别关注。中国哲学不仅为他与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家的哲学论争提供了有力武器,而且推进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从一个欧洲学者转变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巨人。3)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的影响更为明显。朝鲜历史上的新罗时期,定儒家经典为“国学”,强调以“德”治国,把忠孝信义等思想发展为具有朝鲜文化特色的“新罗精神”。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引进中国文化,7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举凡中国的政治体制、行政建制、赋税管制、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文字书法乃至衣冠饮食、建筑工艺、茶道民俗等等都被全方位、多层次的吸收,并追随中国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日本遣唐使的队伍延续260余年之久,以后明代王阳明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越南在教育上同样奉行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权,儒家的“德治”思想与纲常名教对越南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有过深广影响。《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的影响着世界文坛。4)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属“儒学文化圈”的范围,历史上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政治伦理、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方面,无不深受中国本土儒家文化的影响,台湾、香港更是中国领土。 12、儒家思想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答:①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反对宗教神学、呼唤理性精神的社会思潮中,不少启蒙思想家纷纷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儒家思想所论述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摆脱神学独断、律己修身、刚健有为、伦理有序、和谐人际关系、注重整体利益、以个人对国家与民族贡献为人生意义的价值观等,深刻的影响了被誉为“欧洲孔子”的法国伏尔泰和魁奈、德国莱布尼兹和沃尔夫、英国坦布尔等人。②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的影响更为明显。朝鲜历史上的新罗时期,定儒家经典为“国学”,强调以“德”治国,把忠孝信义等思想发展为具有朝鲜文化特色的“新罗精神”。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引进中国文化,7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举凡中国的政治体制、行政建制、赋税管制、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文字书法乃至衣冠饮食、建筑工艺、茶道民俗等等都被全方位、多层次的吸收,并追随中国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日本遣唐使的队伍延续260余年之久,以后明代王阳明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越南在教育上同样奉行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权,儒家的“德治”思想与纲常名教对越南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有过深广影响。③《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的影响着世界文坛。④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属“儒学文化圈”的范围,历史上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政治伦理、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方面,无不深受中国本土儒家文化的影响,台湾、香港更是中国领土。 1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答: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概念,它是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识形态观念。文化思潮、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社会发展中,“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化问题就更加敏感。文化主张、文化选择往往就是政治、经济变革的舆论先声与思想先导。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三位一体,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以后在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全盘西化论”“东方文化论”“中国本位文化论”,直至八九十年代新一轮文化论争中出现的“儒学复兴论”“全盘西化论”“彻底摧毁和重建论”。 14、“中体西用论”代表人物、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答:1)“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的雏形较早滥觞于冯桂芬1861年在《校颁庐抗议》中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一命题,以后郑观应、王韬、薛福成等均有所发挥。沈寿康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匡时策》,“宣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发表《劝学篇》。2)积极作用:“中体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被经世派、洋务派和维新派回应西方文化挑战的经世谋略,以传统的“器变道不变”为依据,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这对于当时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中体西用”的另一积极作用在于对传统儒家经典的绝对权威的挑战,认为“修己”可以通过“中学”来实现,而“事功”则要借助“西学”,也即“通经”已不必然能够“致用”。这就使儒家经典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遭到了破坏,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3)消极作用:当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入要求改变传统文化的“体”——纲常名教和“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时,这与“中体西用”论要维护的“体’产生了严重冲突,因而这一文化主张也就成为中国文化现代趋向的阻力。到戊戌维新时,“中体西用”论更成为阻碍社会进步思潮的逆流,因而不断受到批判。但这一文化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化一直有着很大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新东方文化论”、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以及主张“返本开新”的现代新儒家,都与“中体西用”有着千丝万缕的思想联系。 15、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三个主要思潮?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这三种文化思潮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趋势的三种文化主张、三种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在实践中日益强调“中国特色”,断然拒斥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盘西化”;自由主义者主张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的老套,坚持“现代化就是西化”;现代新儒家坚持中国本位文化,坚信“中国文化在本源上没有任何不足”,在此前提下吸收西方的科学民主,走“工业东亚”的“儒家资本主义道路”。这三大文化思潮的思想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但三者之间也存在某些相似相通之处。有论者认为,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思考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引介西方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化;都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振兴中华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都主张向西方引进先进的科技与管理,但又都想避免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和缺点;都希望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在思想上都具有文化启蒙的性质和作用。 16、全盘西化论? 答:一是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中国文化的惟一出路就是全盘西化。全盘西化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从二三十年代的胡适、陈序经到80年代文化讨论中出现的某些绝对推崇“蓝色文明”宣扬“彻底反传统”的人,都主张根本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寻求出路。全盘西化论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与极端化倾向,因而这种主张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必然遭到了批判与否定。 17、儒学复兴论?(如何看待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学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答:第二种文化思潮是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思潮。“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梁漱溟、熊十力是当时的代表。三四十年代的新儒学出现各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贺麟糅合西方新黑格尔主义和陆王心学,倡导“新心学”;首次阐述了“新儒学”概念。冯友兰在抗战期间写下了《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新理学》《新事论》等“贞元六书”,自言是“接着”宋明理学讲“新统”。1949年以后,现代新儒学的中心由大陆转移到港台和海外。五六十年代是新儒学是鼎盛时期,代表人物为港台的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等。80年代以后,海外与港台出现了以刘述先、金跃基、余英时、杜维明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儒学人物。他们反思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达所导致的精神空虚,总结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的文化效应,批评“现代化即西化”的单线式思维模式,进一步阐发了返“本”开“新”的思想主旨,提倡“对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群体的、又是批判的继承和创造”,强调要创见性地回应现代西方文化的挑战,以获得“儒学第三层发展的可能”。同时对于近现代文化冲突的两大思潮:民主启蒙和民族意识的相互协调,作出种种设计。 18、综合创新论? 答: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一文化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早在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就提出了“会通”的观点,经学家焦循也主张“会通两家之长,不主一偏不见”。到了晚清,“会通”的观点一直成为富有辩证思维的有识之士共同文化主张,从魏源、王韬到章太炎、孙中山、蔡元培等都表达过相同的观念。李大钊提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的观点,并探讨了东西文明不同的原因。他认为中国文明不适宜于今日,要谋中国之生存,非吸收西洋文明不可,东西文明,互有短长,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 19、中国近现代史证明“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为什么说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是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 答:一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从4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古今中外法和新民主主义论,到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的文化大旗,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思想主潮。”“走综合创新之路,意味着中国将以开放的态度和博大的胸襟,广泛借鉴东西方现代化先进国家的下反历史经验,并在借鉴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升华。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之道,生生不息之道,后来居上之道。” 2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想主潮。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结晶,一经传入中国,就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起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顺应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注重文化建设。毛泽东在40年代就提出“古今中外法”以及著名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50年代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0年代,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又全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世纪之交的2000年,江泽民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答:1)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作了这样的表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社会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特征: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实事求是的科学 性;吸纳百川的开放性;深广的群众性;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概论 资料整理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18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5KB
软件:Word
页数:7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9
浏览量: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