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举报
开通vip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苏轼词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胸怀。 3、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知识准备】 一、作者简介: 1.、生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胸怀。 3、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知识准备】 一、作者简介: 1.、生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2、思想: 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 二、其他材料: 1.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2.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第一学时 《念奴娇》 【自主学习】 1、 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2、 揣摩豪放派作品的雄壮气势,把握朗诵要领。 3、 尝试背诵这首词。 【合作探究】 (一)上阕: 1、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呢?呈现了什么特点? 绘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2、赤壁是不是古战场“赤壁之战”的赤壁? 明确:不是,注释解释。同时还有“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我以为”。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4、试背上阕。 (二)下阕: 1、从哪几个角度写周瑜? 明确:羽扇纶巾(外貌) ——儒雅、风流倜傥的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 泰然自若 2、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明确: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周瑜 苏轼 建功年龄 二十多岁 四十多岁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婚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苏轼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 4、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第二学时 《定风波》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2、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3、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合作探究】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明确:雨骤风狂。 2.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鸟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请简要叙述。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初春时乡村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写了桑芽、幼蚕、细草、黄犊、斜日、寒林、暮鸦等景物。 (2)词的最后两句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对比(对照)的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对比,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霜天晓角 陈继儒①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②。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③。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竿筐筥,九寸鲈,一尺鲤。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 【注】 (①陈继儒,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②作者在《晚香堂小品·花史题词》中写道:“吾家田舍在十字水外、数重花外,设土剉(瓦锅)、竹床及三教书,除见道人外,皆无益也。”③陈仲子,战国著名思想家。名定,亦称陈仲,山东邹平人。陈仲子辞官隐居于长白山,终日为人灌园。) (1)上片详细写居住环境的用意是什么? 答:强调居住环境清幽而又朴陋的特点,抒发主人的自然之趣和孤洁之志,表达返朴归真的隐士情怀。 (2)“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表现了作者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个性。 (3)简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答:语言风格要点:率真朴素、平易质朴(质朴无华、多用口语);语言与人物形象(作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相吻合。
本文档为【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资源文库
从事幼儿保育多年。
格式:doc
大小:91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12-1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