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11-T122

V11-T122

举报
开通vip

V11-T122《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披尋記》p378-380.1997/07/29‧Tape122 子二、顯對治(分二科) 丑一、列釋行相(分六科) 寅一、慈 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 這個第三科「六順出離界」,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明建立」已經講完了。第二科是「顯對治」,就是用這六個法門來對治這六種煩惱,這樣意思。這六個法門第一個就是「慈」。學習「慈」的法門能對治「恚」,能夠消除內心的瞋恨。這瞋的煩惱實在是很厲害的;說貪心很大,其實瞋心是很厲害的。 「無損行轉故」,修這個「慈」的法門,就是使令自己的...

V11-T122
《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披尋記》p378-380.1997/07/29‧Tape122 子二、顯對治(分二科) 丑一、列釋行相(分六科) 寅一、慈 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 這個第三科「六順出離界」,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明建立」已經講完了。第二科是「顯對治」,就是用這六個法門來對治這六種煩惱,這樣意思。這六個法門第一個就是「慈」。學習「慈」的法門能對治「恚」,能夠消除內心的瞋恨。這瞋的煩惱實在是很厲害的;說貪心很大,其實瞋心是很厲害的。 「無損行轉故」,修這個「慈」的法門,就是使令自己的內心對一切人都是「無損行」,就是沒有損害心。這個「行」就是「心」,「無損行」就是沒損害心;或者說這個損害心能發出來種種惡行,那麼講也可以。這個「轉」就是現起的意思,就是生起:原來沒有、現在有了,那麼叫做「轉」。就是沒有損害心的生起,沒有損害人的惡行生起,所以叫做「慈」。 通常經論上說到慈悲喜捨,是在禪定裏邊,是在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在這樣的禪定裏邊修這個慈悲喜捨的這種法門,不是散亂心,所以它有力量,它能夠對治。我們若是在散亂心裏面這樣修,也是有力量,但是力量當然是軟弱一點。「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 《披尋記》三七八頁: 慈對治恚等者:此於無苦無樂有情欲與其樂,故名為慈。由此能對治恚故,無損惱行轉。 「慈對治恚等者:此於無苦無樂有情」,其實這個文在下邊,就是本論下文都有解釋。在眾生裏邊分三類:第一類就是也沒有痛苦、可也沒有安樂,這樣的人;這樣的人的希望就是有安樂,「我希望得到安樂」。而這位修這個法門的這個人,就是對這類的有情「欲與其樂」:在禪定裏面思惟要佈施給他種種的安樂,那麼就叫做「慈」。「安樂」,一般地說或者飲食、衣服,衣食住這一些安樂,或者是其他的種種樂。 「由此能對治恚故,無損惱行轉」,這個「恚」是對眾生不滿意、憤怒,現在在禪定裏面,把這個恚消除了,然後能夠積極地利益眾生,所以叫做「慈」。可是這件事,本來有嚴重的貪瞋癡,當然是沒有禪定的人;已經有了禪定的人,他應該是沒有這個欲界的這煩惱是沒有的,沒有當然是沒有現行。可是也是很難說,有的時候雖然得禪定,如果有不合適因緣的觸怒,他也有可能會現出煩惱,一現出煩惱這禪定就破壞了,有這種情形。所以在禪定裏面修這個慈悲喜捨的法門,把這個欲煩惱、恚、害各式各樣的煩惱,用這樣的法門把它消除了,他就堅定,內心的清淨就是特別的堅強,而不會被煩惱所破壞的。 寅二、悲 悲對治害,為除他苦,勝樂行轉故。 「悲對治害」,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那麼這悲心來對治這個「害」。「為除他苦」,「悲」這個法門怎麼修行呢?就是為了消除他人的痛苦。「勝樂行轉故」,就殊勝的安樂行現起;自己本身有勝樂行,觀想對方得到勝樂行,這麼樣修,也是一樣,應該是在禪定裏面。 《披尋記》三七八頁: 悲對治害等者:此於有苦有情欲拔其苦,故名為悲。由此能對治害故,有勝樂行轉。 寅三、喜 喜治不樂,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 這是第三。「喜」就是歡喜心,來對治自己內心的不樂、不歡喜;不歡喜就是嫉妒心。「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對於別人有榮譽的事情、有快樂的事情的時候,我內心裏面歡喜,我隨順歡喜心現起而不生嫉妒心。嫉妒心實在也是不高興、也是憤怒,但是心情和憤怒有一點不同。 《披尋記》三七八頁: 喜治不樂等者:此於有樂有情慶悅隨喜,故名為喜;由此對治不樂。不樂,即憎嫉之異名。由有憎嫉,於他所得樂事,不生隨喜行故。 「喜治不樂等者:此於有樂有情慶悅隨喜」,這是第三種有情。第一種有情是無苦無樂,第二種有情是有苦惱、沒有樂,第三種是有樂的有情。這個對於有快樂的有情,我們內心裏面能慶悅,慶幸喜悅,隨順而不嫉妒,「故名為喜,由此對治不樂」。「不樂,即憎嫉之異名;由有憎嫉,於他所得樂事,不生隨喜行故」,所以現在就是修這個「喜」,在禪定裏面修這個隨喜的法門。 這一般的情形,我們也會發覺到,人有這樣的污點:就是有嫉妒心,但是沒有方法對治。只有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他開導一個方法,告訴我們這樣去修就能把這個煩惱消除了,所以佛的智慧非常廣大,不是只是說「你不要嫉妒!」這話沒有用,一定給他一個方法,給他一個方法他自己這樣做,慢慢這問題才能解決。這個貪心很大、瞋心很大,也是一樣,一定要學習一個法門,不斷地學、不斷地修,慢慢才能改善自己,這是佛的大智慧的地方。 但是我有的時候…有一回在福嚴佛學院聽一位從中國大陸來的老法師講開示。那老法師說話也很自在,說是「你學了很多的佛法,你不修行沒有用!」哎呀!我說這老法師說得很好,當然這佛學院的法師、居士都是天天在學的。他就是(說):「你要修行才可以!」這句話說的很對,但是他沒有說怎麼修行這句話沒有說。當然你們天天學的就是修行的法門,所以不需要再說也可以。所以世間上的事情,「世間」所謂不是佛法,在非佛法的範圍內也會發現很多很多的問題,但是沒有方法對治,沒有這種事情。這是簡單的一點,或者用法律,法的國家有法律,你犯法要治罰你,這是一種。但是釋迦牟尼佛,不是,佛是告訴你一個方法,你若不肯用它來修行,那就是自己的過失了。「教不嚴師之惰」,教是教了你還是沒成功,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我有一點感覺,什麼呢?這所有的佛教徒,我們學習佛法用功修行;當然所有的修行的法門都是好,沒有說是不好的,沒有這件事;沒有說不好,都是好。但是我們在學習經論的時候發現一件事,發覺一件事;什麼事情呢?你有什麼煩惱,就用什麼煩惱來對治,經上是這樣的辦法,經上是這樣說的。我有嫉妒心的時候,佛說你用「喜」的法門來對治;有什麼煩惱,用什麼煩惱對治,經上是這樣意思。但是我們現在這流行的佛法,是怎麼樣說的呢?不是這樣。流行的佛法,說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對的,這是非常好;但是不是各別對治。原來有的那些煩惱還在那裏,一樣還在那裏沒有對治。當然我們誠心地念阿彌陀佛,也多少能受到影響,各式各樣的煩惱也受到影響,但是多數還是在那裡。遇見因緣的時候,那個煩惱就出來活動,遇見那個因緣的時候,這個煩惱就出來活動,也障礙自己的功德,也障礙別人的功德,事實上就是這樣子。我們通常說:正法住世的時代、像法住世的時代、末法住世的時代,我們也就是這麼一解釋:什麼是正法、像法、末法,實在我們還是迷迷糊糊。現在我們若問:什麼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佛法是什麼情形?就是這樣情形,不對治煩惱!我們也學習佛法,但是不對治煩惱,是名末法時代。應該是這樣意思。 寅四、捨 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 慈、悲、喜;現在說到這個「捨」。這個「捨」它有什麼作用呢?是對治「貪」和「恚」的煩惱。對治這個貪和恚這個煩惱,不是對治別人、是對治自己呀!我有貪心、我有恚、或者我有嫉妒心,那麼我應該修行什麼法門?修行這個「捨」的法門,是這樣意思。我要棄捨我的貪心、棄捨這個恚,這個恚裏面也包括嫉妒。若這樣講,就是把慈悲喜都包括在這裏頭了,那等於是重說了,那又是不同。但是這個事情也還不是重覆;慈能對治恚、悲能對治害、喜能對治這個嫉妒,那是個別說的;現在這個捨是統一起來說。如果我有貪、又有恚,恚裏面包括前面那個悲所對治的,也包括嫉妒,我有這麼多的煩惱的時候,我要用「捨」;我要修這個不淨觀來對治貪,修慈悲觀來對治恚、害,也對治嫉妒。「俱捨行轉故」,就是所有的煩惱完全都棄捨了,要這樣子來修行,也可以這麼解釋。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不在自己這方面說;在菩薩那方面說。這發菩提心的菩薩也可能是聖人,他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個喜對治嫉妒,這樣子。那麼有了快樂的眾生、他就會生貪心,菩薩就教導他不要生貪心,給他一個法門教他不生貪心。那麼有苦惱的眾生、他是憤怒,菩薩教導他不要憤怒,是這樣子。那麼沒有貪、也沒有瞋的這種眾生,他不貪不瞋的這個時候他就是愚蠢、愚癡,菩薩告訴他:你要開智慧,這也包括在內,不只是貪恚,是這樣意思。「俱捨行轉故」,佛菩薩這樣教導眾生。所以分兩個態度來解釋這一段文,「俱捨行轉故」。 《披尋記》三七八頁: 捨治貪恚等者:處中而住,說名為捨。此於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無有親怨,由是故能對治貪恚。無欣無慼,名俱捨行。 「捨治貪恚等者:處中而住」,這個貪是一邊,恚是一邊;一個愛、一個憎。恚是憎、貪就是愛;愛和憎是兩邊。現在也不愛也不憎,「處中」,所以叫做捨,「說名為捨」。「此於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無有親怨」,於我好的我也不愛,於我壞的我也不怨。「由是故能對治貪恚,無欣無慼」,沒有歡喜也沒有憂愁,「名俱捨行」。 當然這是這個修行人自己這方面應該要這樣的修行,使令自己的心保持平等位,平等的境界。 寅五、無相 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相相違故。 這個「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前邊是各式各樣;慈對治恚、悲對治害、喜治不樂、捨治貪恚,這樣子說;用慈、用悲、用喜、用捨。究竟怎麼樣才能對治呢?前面實在只是能對治現行的煩惱,煩惱的種子還是不能對治的。那麼一定要修這個「無相」法門;修這個無相法門的時候,「對治一切眾相」。前面說貪也是相,瞋也是相,嫉妒也是相,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相,用這無相的法門對治一切眾相。「無相」為什麼能對治一切眾相呢?「相相違故」,那個「相」和「無相」是衝突的。你若修這個無相法門的時候,這一切的「相」不能擾亂你,不能在你心裏面有擾亂的作用,不能的。這個「相」,當然就是三三昧裏面無相三昧。修這個無相三昧,這當然純是無漏的境界,這是聖道。前邊慈悲喜捨還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的;但這無相這純是無漏的境界,所以它能夠深入的觀諸法實相的時候,能滅除去內心裏邊一切煩惱的種子,這是聖道。這是無相法門。 寅六、離我慢 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 慈悲喜捨是四個,加無相是五個;這底下是第六,是「離我慢」。「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這個「離我慢」;這個執著有我的時候、他就會高舉,就感覺到自己很高、感覺到自己很大,就看別人都是矮的、看別人都是小的,自然是有這種心情;所以叫做「慢」,叫做「我慢」。「若離我慢」,那就是要修無我觀,修無我觀的時候這個我慢就沒有了,修無我觀就是空三昧。 「於自解脫」,你若是修成功了的時候,常常的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剎那生、剎那滅、老病死。常這樣觀就會得到無我的智慧的時候;得到無我的智慧、就能見到無我的第一義諦的境界,就得解脫了,就是聖人了。那麼「於自解脫」,對於自己長時期用功、所覺悟的這個解脫境界就沒有疑惑了。最初沒有修行的時候,佛這樣說,聽佛說這樣無我的法門,心裏面疑惑,疑惑這件事,對於這個法門沒有什麼信心。當然疑信參半,也不是決定一點信心也沒有,總是有一點猶豫。這樣子,它就對他有障礙,現在由於信心增強了,常常這樣觀,常常這樣修無我觀,成功了,解脫了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的煩惱了,這個時候就沒有疑惑了。對於佛、已經成功的聖人,他也沒有疑惑,就是生起尊敬心。原來說佛,看這個三十二相,這還是看見,如果三十二相沒看見,說佛只是聽到個名字,說到有三十二相,我也沒看見過。對佛有信心,究竟相信什麼?自己也不清楚。 有一年有一個居士說:「我信佛十幾年了,忽然間反省自己,我相信佛,究竟我相信什麼?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相信什麼!」這句話雖然是表示這個人很膚淺,但是說出這句話非常有意義,非常有意思。我們也可以想一想,我相信佛法究竟相信什麼?我們都是門外漢,我們沒有得第一義諦都是門外漢;這個心都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有風一來的時候心就動,就是這麼個境界。現在修無我觀成功的人、得解脫的人,不是這麼回事,不是的!他與第一義諦相應了,這個時候,「我相信佛,相信什麼?」「如來者,諸法如義」,他明白這件事:「諸法如義」是佛呀!明白這個境界了!這個時候完全是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說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都是第一義諦的境界,是離一切分別相的。所以心裏面這時候,「佛說的是對的!」這是聖人,這不是凡夫!這時候他對於佛法僧的信心完全不同了,和我們在凡夫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所以「於自解脫,定無疑惑」了! 所以這也看出來,沒得聖道的時候,說有信心;我能夠把我已經可以得到的這個欲都棄捨了,我來到佛法裏面修行,可見這不是口頭上說信,他有行動了;但是沒有入聖道的時候,心裏還是不行的,還是有起伏。若是入了聖道,最低限度是初果才不退轉;這個信不退轉了,是不退轉了,「於自解脫,定無疑惑。」 「或所證中,定無疑惑」,就是說他所證悟的第一義諦的境界,也是沒有疑惑了。這是完全不同了,沒有這個我的繫縛。我們凡夫一有了事情的時候,心裏面就觀察利害,這件事若這麼做對我有利、若那麼做對我有害;說是若這麼做對我有利的時候、對別人有害,不要管,不要管!就會用這樣的站在我的立場,去分析觀察這件事,然後採取行動。這聖人沒有我的時候,不這樣想。聖人,得到初果聖人以後,他深入諸法實相的時候,這裏沒有我、也沒有你,沒有彼此對立的境界的,沒有這個差別相,所以有事情的時候,他都是有慈悲心的。初果聖人以上都是有慈悲心的;當然和大菩薩、佛的慈悲是不能比,所以聖人的偉大是在這裏。「定無疑惑」,沒有這些疑惑的問題了,也就是沒有這樣的過失了,也就是沒有罪過,不會有嚴重的罪過的。 「故離我慢,是彼對治」,所以若是修無我觀,破除去我見、我慢、我癡、我愛,他就沒有疑惑了。就是最低限度得了初果,得了初果以後,對於佛、法、僧、還有個戒也是有信心的,「聖所愛戒」、這聖人愛這個戒;我們凡夫愛著這個五欲,聖人是愛這個戒的,就是清淨、遠離一切過失。那麼信佛、信法、信僧、而信戒,就是對治出去一切不信的垢,對治一切破戒的垢,所以叫做四證淨,也就是不可壞信,信達到證,達到不退轉的境界。所以「故離我慢,是彼對治」,是彼疑惑的對治,能對治出去一切的疑惑。這個疑,就是他證悟了第一義諦的時候,他才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這個僧就是學習佛法、學習聖道,證悟了第一義諦的這些修行人,他也有恭敬心。他就不會再疑惑了!我們凡夫沒得聖道的人,只是看個表面;當然人的智慧也有高低,那個信心不是完全具足的。 這是「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相相違故。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 《披尋記》三七八頁: 若離我慢等者:謂如已證諦現觀者,畢竟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是名解脫。此解脫已,能自了知畢竟不墜惡趣,是名於自解脫定無疑惑。又復具足成就四種證淨,是名於自所證定無疑惑。如是疑惑,我慢俱轉,我慢若離疑惑永斷,故離我慢,是彼對治。 「若離我慢等者:謂如已證諦現觀者」,就是初果聖人了。「畢竟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的煩惱」,就是斷除我見、戒取、和疑這三種煩惱,「是名解脫」。「此解脫已,能自了知畢竟不墮惡趣了,是名於自解脫定無疑惑」。「又復具足成就四種證淨」,就是佛、法、僧、戒,這四種證淨也成就了。這個「證」就是他本身經過修行,證悟了苦集滅道的四諦,這個時候他能夠清淨,遠離了於佛法僧戒的不信之垢,所以叫做「淨」,也沒有破戒的垢,所以以叫做四種證淨,「是名於自所證定無疑惑」。「如是疑惑,我慢俱轉」,這疑惑和我慢在一起、一塊兒活動的,我慢若離開了,「疑惑永斷」,「故離我慢,是彼對治」,是彼疑惑的對治。 丑二、結顯德失 此諸出離,定能出離一切恚等。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行。 這個「顯對治」第一科是「列釋行相」,解釋出來這六個法門對治煩惱的相貌。現在這底下「結顯德失」,顯示它的功德和過失。 「此諸出離」,前面這六種出離,「定能出離一切恚等」,你能這樣修行,決定能夠出離恚等,從那個憤怒裏面解脫出來,不再憤怒了;各式各樣的煩惱不能繫縛你,你從煩惱裏面解脫出來了,決定能夠這樣成功了的。「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行」,假設你沒能夠「善修」,這「善」作兩個解釋,「善」者「能」也,「不善修」、你不能修這四個法門,不能修習、那當然是煩惱還是「恚等過失,容可現行」,各式各樣的煩惱會出來活動。 若是你能圓滿的修行,你能善巧的修行,這個「善巧」怎麼講呢?你修行的時候,能夠調、能調適你的身心,應該修止的時候修止,應該修觀的時候修觀,這叫做「善」;修止的時候你修觀,修觀的時候修止,這不行。昏沈的時候應該怎麼修,掉舉的時候應該怎麼修,你能善巧的調和。就像那個將軍總司令,調動軍隊作戰的時候,他知道怎麼調動軍隊,在什麼地方用這個軍隊要用得多、要用得少,那個地方要有軍隊,那個地方不需要,他總是調動。這個心,你用功修行的時候,什麼時候用止,什麼時候用觀,你也要調,那叫作「善」,那叫作「善巧」。但是你不善巧修,修得沒成功,這「恚等過失,容可現行」;若是你修得很圓滿,一定是成功了,「定能出離一切恚等」。這是「德失」。 子三、明所攝(分二科) 丑一、舉前五種 又前五種順出離界,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第五一種聖住所攝。 這是第三科「明所攝」。前面是第二科「顯對治」,這底下是「明所攝」。這個「對治」這句話就是修行的意思;你能這樣用功修行,就能夠消滅出去各式各樣的煩惱,所以叫作「對治」。這底下「明所攝」,彼此間的關係。 「又前五種順出離界」,有五種、有六種。前面那五種順出離界「初之四種」是「天住所攝」,「初之四種」就是破除去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三種尋伺,那個第四種就說到無相三昧;這個無相三昧分兩種,一種加在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裏面,那麼這是四種。「天住所攝」,這個「天住」就是四禪,也包括無色界的四空定,都算是「天住」。「第五一種聖住所攝」,「第五一種」就是無相三昧,那是屬於聖住所攝。 《披尋記》三七九頁: 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等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是名天住。欲、恚、害、出離,靜慮天住所攝。及色出離,無色天住所攝。薩迦耶滅,聖住所攝。謂修空、無願、無相為加行故。 「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等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色界的四靜慮和無色界的四空定「是名天住」,是天人所住的地方,都在禪定裏面。這個「欲、恚、害、出離,靜慮天住所攝」,能夠修這個不淨觀、修這慈悲觀,破除去欲、恚、害,那就得初禪了。初禪,再修二禪就從初禪裏面解脫出來,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這是「天住所攝」。「及色出離」,出離了色就是四空定,「無色天住所攝」。「薩迦耶滅,聖住所攝」,那麼就是修這個無相三昧就包括了滅除去薩迦耶見、滅除我見,那是聖住,而不是凡夫了;前面這個天住還是屬於凡夫的。「謂修空、無願、無相,為加行故」,就是努力修這三三昧,破除去我我所見呢,就得聖道了,就滅除薩迦耶見了。前面是「舉前五種」。 丑二、顯此六種 今此六種順出離界,前之四種,梵住所攝;第五、第六聖住所攝。 這第二科,第二科這六種順出離界裏邊,前邊的四種就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是「梵住」;這個「梵住」,「梵」也是清淨的意思,這個清淨的人的境界。清淨的境界,我剛才也說過,他是在禪定裏面修慈悲喜捨的,那麼他就是又進一步增長了他的功德。所以說四梵住如果修成功了,那麼就是得了中間禪,那就是可以在初禪天作梵天王了。但是事實上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都可以修這種四無量心的。那麼他就是「梵住所攝」。 「第五、第六聖住所攝」,這裏面說的那個第五是無相,第六是滅除去薩迦耶的我慢,那麼就是聖住,而不是凡夫了。但是這裏分開來說,無相三昧是一種;三三昧之一;破這薩迦耶見是空三昧,再加上無願,那麼就是三三昧。三三昧是「聖住所攝」。 子四、明所依(分三科) 丑一、略釋名(分二科) 寅一、出離 復次能超恚等諸過失故,名為出離。 這底下第四科「明所依」,就是這個「六順出離界」分四科,現在是最後一科「明所依」。就是你修行這樣的法門的時候,修這個聖住,或者修這個梵住;你這樣修行的時候,你心裏要有一個「依」,要有一個依據,要有一個法門的。這一段文也很重要,分三科,第一科是「略釋名」,分兩科,第一科「出離」。 「復次能超恚等諸過失故」,我們若是能夠修學這六種法門,就能夠超越恚、害等種種過失,所以名之為「出離」;能從煩惱裏面解脫出來。這是第一科,第二名「依」。 寅二、依 於出離時,正可憑仗,故名為依。 就是我們這樣修行的時候,修學這個法門從煩惱裏面解脫出來的時候,「正可憑仗」,這個法門是你所依賴的;你依賴它才能從煩惱裏面出來,所以它也可以名之為「依」。又名為「出離」,又名為「依」,這樣意思。 丑二、標列種 世尊說依、略有四種。一、法是依,非數取趣;二、義是依,非文;三、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經;四、智是依,非識。 前面是「略釋名」,「明所依」是解釋所依的名。現在這底下「標列種」,就是標列出來四種所依,那四種呢? 「一、法是依,非數取趣」,就是佛說的這一切的十二分教,這是我們一切眾生的依止處。「非數取趣」,不是講法的那個人;就是依法不依人的意思,不是人;「數取趣」就是人。 「二、義是依,非文」,這法裏面又分兩種:一個是「義」,一個是「文」;就是能詮顯的是文,所詮顯的是義。這能所兩種我們要依靠那一個呢?就是義,文所詮的義,是我們所依賴的,要依賴這個義才能得解脫的;不是那個文字,文字也是很重要,但是不是文,而是義。這下面還有解釋,就說到這裡。 「三、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經」,這義裏邊又有分別;有的是「了義」,有的是「不了義」。什麼叫作「了義」呢?可以兩個解釋:一個是這法門是講了,還是不明了,還沒有完全說明白叫不了義,這是一個解釋。完全說明白了,我們看明白了,那就叫了義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是「究竟」的意思,「不了義」就是這個法門不究竟叫「不了義」;「了義」是究竟的,這個法門是究竟的,是這樣意思。一個究竟,一個是不究竟。「了義經」是究竟的,能滿足我們得無上菩提,得大涅槃的,這就是究竟。不了義的,不能得涅槃的,不能出離世間得解脫的,那就是不了義。那麼這樣說,「了義經」是我們所憑仗的,「非不了義經」。 「四、智是依,非識」,「智」是什麼呢?就是無漏的無分別智慧,就是能見第一義諦、無分別的那個智慧;這個智慧是靠得住的,你成就了這個智慧,就是能了脫生死了。「非識」,不是有分別的識;這個分別識、這有漏的識靠不住,那還是不行。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問題,我姑妄言之。這個「智」、智慧,你成就了這個智慧,你就得聖道了,你就成功了;你沒成就這個智慧,你原來的分別心靠不住的。「依智不依識」,「智是依,非識」這話,有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修行,「把你的本性顯出來」;而不說讓你成就智慧,這個地方是有問題。「把本性顯出來」,重視這一點,而不說成就智慧,這是有問題。 什麼地方會有過失呢?當然這也就是學習經論的時候,學習的有點問題。比如說我們靜坐,今天靜坐、明天也靜坐,感覺妄想很多。妄想不是貪就是瞋,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就是這麼多的妄想。但是不斷地努力的時候,漸漸地尋思少了,漸漸沒有了,我可以維持一個鐘頭一念不生,我若是坐兩個鐘頭的時候心裏有點妄想。但我繼續努力,一天我可以坐八個鐘頭,只有一點妄想,只有一個妄想。我繼續努力,我一坐七天一念不生,這靈明的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會有這種境界。會有這種境界的時候,假設你聽的法門,你學習的佛法,就是「把這個本性顯出來就是佛」,你這時候會怎麼想?噢!我現在這靈明的心,離一切妄想;這心就是佛,我就是佛!自然地會這樣想,「靈光獨耀,迥脫根塵」,自然是這樣嘛,你就會容易這樣想。 但是現在說「智是依,非識」,要有智慧;什麼是智慧呢?觀一切法是無常的,是無我的,見一切法寂滅相的那個無分別清淨的智慧,那才是聖境。你沒有成就這個智慧的時候不行。這個時候只是修定,把這一念清淨心現出來,「啊!心就是佛!」經上也有這一句話:「心就是佛」、「即心是佛」。這時候就和這地方有一點問題,所以,我們學習經論,尤其是學這《瑜伽師地論》,學這《大智度論》、《般若經》這些經論的時候,要我空,又法空,觀一切法無自性、畢竟空,這樣修。但是我們沒有修「觀一切法空」,我沒這麼修;我就是寂靜住,果然是靈明的心現出來了,沒有妄想了,說這就是佛,那這地方有什麼問題沒有?你想一想。 經上說,你要修我空,要修法空;我沒修我空也沒修法空,我只是寂靜住,我就得到清淨心了,這本性就現出來了,那麼這地方對不對呢?你成就我空的智慧沒有?你觀一切法空的智慧成就沒有?我們《瑜伽師地論》前面說過了,要得法住智,然後得涅槃智,那時候你才能夠成功了。什麼叫法住智也不懂、涅槃智也不懂,我就這麼寂靜住,就是我的靈明心現出來就是佛?要想一想,是佛嗎?你是佛嗎?要想一想這問題。 所以若是有的人說:「我開悟了」,他說的開悟,你知道他究竟開悟沒開悟?你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知道呢?你一定要學習經論,廣學經論;按今天的佛教來說,你學的少還是不行的,要廣學經論。這時候你才能知道,雖然你還沒得無生法忍,但是誰說「開悟了」!你心裏面有一個鏡子,有一個大圓鏡,照一照就知道;就是用經論這鏡子一照就知道,你開悟沒開悟。不然你若不學習經論,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他開悟沒開悟。 學習了經論就是「要怎麼樣修行,達到什麼境界」,它裏面說得清清楚楚的。有人問:「開悟的人是怎麼樣呢?」你讀金剛經就知道,金剛經那就是開悟的境界。現在說《瑜伽師地論》也是,《大智度論》、《大般若經》這些經論,這就是開悟的境界,你沒有仔細的深入地學習,你不知道。 我們學習《金剛經》,但是《金剛經》注解很多很多,也不知道誰說的對。但是你若去讀《大智度論》,那就不同。《金剛經》因為文不多,只要你有點學問就可以作一部注解,或參考參考就可以寫出來,沒什麼難。但是你若是去學《大品般若經》,作一部注解我看看,那就不容易,因為它裏面事情複難、多;你要能自圓其說,不要自己撞頭,那就是你要深入佛法才可以。所以你要讀這《大品般若經》的時候,那就完全不一樣;其實和《金剛經》道理是一樣,一樣中還有個不一樣。 所以這地方佛是很明白的看見了,像法時代就有點已經開始,但末法時代各式各樣的情形。而我們沒學習佛法的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知東西南北。那麼,現在佛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但是你若不去仔細思惟這道理,你還是不容易懂、還是不容易明白的。 丑三、明建立(分二科) 寅一、約四補特伽羅辨(分三科) 卯一、徵 此四種依,因何建立? 這是第三科「明建立」。第一科「略釋名」,第二科「標列種」、標列出來四種。這底下「明建立」,明這四種;什麼理由建立這四種依呢?分兩科,第一科「約四補特伽羅辨」,就是約這四種人來說明。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此四種依,因何建立」?什麼理由建立這四種依呢?這是問,第二科是「標」。 卯二、標 補特伽羅四種別故。 因為人有四種差別,所以建立這四種依。這是標。 底下第三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別辨相」,就是一條一條的辨別他的相貌。 卯三、釋(分二科) 辰一、別辨相 謂因諂詐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初依;因順世間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二;因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三;因聞為極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四。 「謂因諂詐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初依」,這句話說得非常坦白,非常直、非常真實,「謂因」因為有諂、有詐的這種人他來擾亂佛法,冒充善知識,這樣的補特伽羅,所以使令眾生誤入歧途還不知道。「建立初依」,所以佛安立第一個「依法、不依人」,你不要依靠那個人,要依法;但這道理下面才說出來。 「因順世間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二」,因為隨順世間補特伽羅的差別,所以建立第二個依,這裏面還是有個理由的。世間上的「補特伽羅」,世間上的人有一種習慣,有一種偏愛,就是我們出家人;就連我玅境也有一點這個毛病,什麼呢?你寫一篇文章我看一看,你這文句不好心裏就不歡喜;裏面說的道理說得很圓滿,但是文句不好;文句不好,心裏就不是那麼重視這件事。所以佛說:「依義、不依文」,文字不好不要緊,裏邊的義說得圓滿就是值得尊重,是這樣意思。「因順世間補特伽羅差別故」,世間上的補特伽羅有這樣差別,這是一個意思。 「因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三」,「自見取補特伽羅」什麼意思呢?就是我所歡喜的、我的見解,我依憑、依據我自己的心情,我歡喜哪個好我就根據那個法門去修行,就叫「自見取」,這個意思。現在說你不可以這樣子,你的見解可信嗎?佛說:「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你不要執著這個好,你的分別心不夠、你的智慧不夠,佛說「這是了義經」這才可以,不了義經還是不可以的呀!是這麼意思。這是建立第三的原因。 「因聞為極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四」,就是第四「依智、不依識」。「因聞為極」,就是我們末法時代普遍的是這樣子,就是對於佛法我聽一聽別人的講解,我自己看一看就好了,不必再有其他的事情,也不須要修行,不用!這樣的關係,「建立第四」,就是建立「依智,不依識」。你現在聽聞佛法,你的識還是貪瞋癡虛妄分別,一點兒也沒改變,那怎麼靠得住呢?一定要用功修行,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成就了無分別智,這時候才是靠得住了,才是可以依據的,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三七九頁: 謂因諂詐補特伽羅差別等者:謂彼諂詐補特伽羅未能證得沙門果法,因此失故,建立唯法是依,非數取趣。又順世間補特伽羅樂著言論,未能知義,因此失故,建立唯義是依,非文。又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執義非義,非義為義,因此失故,建立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經。又聞為極補特伽羅彼以聽聞為其究竟,不求證得,因此失故,建立唯智是依,非識。 「謂因諂詐補特伽羅差別等者:謂彼諂詐補特伽羅未能證得沙門果法」,這個解釋得很究竟;說這個眾生他沒有證得沙門果,就是沒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沒得無生法忍,就是這個人的貪瞋癡還活動。「因此失故,建立唯法是依,非數取趣」。「又順世間補特伽羅樂著言論」,世間補特伽羅就是歡喜文辭非常的美妙,「樂著言論,未能知義」,他不知道那個「義」是最重要的,他不能知道。「因此失故,建立唯義是依,非文」。「又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執義非義」,「自見取」的補特伽羅,我歡喜這個好就是好嘛!我管他有沒有道德,我不管!「執義」,執著那個義是「非義」,就是好的認為是壞的,「非義為義」、壞的認為是好的。「因此失故,建立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經」。「又聞為極補特伽羅,彼以聽聞為其究竟,不求證得,因此失故,建立唯智是依,非識」。 這是「別辨相」,這底下還有解釋,「隨難釋」哪一個「難」就解釋解釋。 辰二、隨難釋 因其諂詐,說法是依,非數取趣。要與彼論分別決擇,方證正智;非為由彼現威儀故。 「因其諂詐說法是依」,佛因為眾生裏面有諂詐的人,所以告訴我們「法」才是可依賴的,「非數取趣」,不是那個諂詐的補特伽羅是可靠的。「要與彼論分別決擇,方證正智」,若是這樣的話,我們怎麼能知道這個人是可靠的呢?「要與彼論」,你要和他談談話,去分別道理決擇第一義諦,這個時候你才能知道「喔!這個人是有正知正見的」,這個時候就可以依。「非為由彼現威儀故」,不是說那個人看上去道貌岸然,有大威德名稱暜聞,很多人皈依、禮拜、讚歎;不是這樣子。就是「非為由彼現威儀故」,是這樣意思。 寅二、約四時辨(分三科) 卯一、標差別 即於此中復有差別。 前邊這是「隨難釋」,這底下第二「約四時辨」。前面「約四補特伽羅辨」,底下「約四時辨」,四個時間辨。分三科,第一是「標差別」,即於此中復有不同情況。 卯二、別辨相(分四科) 辰一、初依(分二科) 巳一、標簡 謂佛宣說補特伽羅,及與諸法,唯法是依,非數取趣。 佛也是說,佛也勸導學習佛法人的要去弘揚佛法,佛也說這個話了。但是「唯法是依,非數取趣」不是人。這是第一個「標差別」、「別辨相」,辰一是「初依」,「初依」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簡」,剛才這是「標簡」。「唯法是依,非數取趣」,就是「簡」,就是不合適的挑出去,不要。第二科「隨釋」。為什麼理由呢? 巳二、隨釋 世俗言辭不應執故。 《披尋記》三八○頁: 世俗言辭不應執者:補特伽羅唯是假立都非實有,依此說彼世俗言辭不應依執。 「世俗言辭不應執者:補特伽羅唯是假立」,就是色受想行識合起來叫作「補特伽羅」,不是有實體的,「都非實有,依此說彼世俗言辭不應依執」,是這樣意思。 要依法、不要依人,這是第一依。現在「第二依」分兩科,又是「標簡」。 辰二、第二依(分二科) 巳一、標簡 法又二種:謂文及義。唯義是依,非文。 「法又二種:謂文和義」,「唯義」才是可依靠的,不是文。這是「標簡」,第二科「徵釋」。 巳二、徵釋 何以故?不應但聞即為究竟;要須於義,思惟籌量審觀察故。 「何以故?不應但聞即為究竟」,「但聞即為究竟」那就只在文字上的事情。「要須於義思惟籌量」,我們佛教徒學習佛法,一定要在文字所詮的義,在那個義上去思惟、去籌量、去觀察,這樣子叫作「審觀察故」就是深入的、認真的去觀察,我們才能解決問題;不是文字很好、不行,文字好沒有用。文字的作用只是能表示義,而我們在義上去思惟觀察,才能夠解決這生死大事。光是文字好沒有用、不行,對生死大事不能發生作用。但是文字好令人生歡喜心,那也有點好處,生了歡喜心然後學習文裏面的義,還是由「依義得解脫」,還不是依文。就是有所偏重,你要執著文而忽略了義,那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辰三、第三依(分二科) 巳一、標說 佛所說經,或有了義,或不了義。 這是「第三依」,先「標說」。巳二是「簡依」。 巳二、簡依 觀察義時,了義是依,非不了義。 我們觀察依佛所說的義,內心裏觀察的時候要依究竟的義才是義,非不了義。 辰四、第四依(分二科) 巳一、標說 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福不動識,為往善趣故。或時宣說四聖諦智,為向涅槃故。 這是第四科「第四依」,第一個是「標說」。「世尊」、佛大慈大悲,或者有的時候為我們說法的時候,是「依趣福不動識,為往善趣故」,為我們說這個「福」、說這個「不動」。這個「福」就是五戒十善,我們受持五戒、十善,修學十善法,我們可以在人天裏面享福,得到一些可愛的果報,不像三惡道那麼苦!那麼這叫做「福」,這叫做「福識」。「不動識」,有的人感覺到人天這個欲的境界也是苦惱,還是修禪定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比較安樂,那麼他修成功了那叫做「不動」,有定力就是「不動」。 這個「趣」,「趣」者往也,你修這個法門就到這個可愛的果報裏面去,你修這定個法門就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個不動的定,到那個世界去。這個「識」,就是我們的分別心,佛說這個法門熏習在我們心裏面了,這個福這個法門熏習在心裏面,這個不動的法門熏習在心裏面,你這樣修行還是熏習你的心。最後「為往善趣故」,佛的目的說這個法門,就是為了你將來不要到三惡道去,到人天的善趣,或者到色界天、無界天去。這樣子,你應該這樣修行,這是佛有時候這樣說法。 「或時宣說四聖諦智,為向涅槃故」。前邊這個「趣福不動識」、「依智不依識」,這個「識」就指人天的法門說的。「或時宣說四聖諦智」,佛有時候不說人天法門,說這個四聖諦:苦集滅道,你通達這四種諦你就是得到智慧了。這個智慧有什麼作用呢?「為向涅槃故」,為了你可以到這個不生不滅這個第一義諦、大安樂處去的關係,可以到那去。那麼什麼叫做「智」?什麼叫做「識」?現在這裏說得很清楚,這個「識」是「趣福不動識」,「智」是「四聖諦智」,「依智不依識」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三八○頁: 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福不動識者:感人天業是名為福。定地諸業是名不動。此於現在已得生滅異熟識中,安置彼種令趣當生,由是名趣福不動識。 「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福不動識者:感人天業是名為福。定地諸業是名不動」。「此於現在已得生滅異熟識中,安置彼種」,我們現在成就的這個異熟識,在這裏邊,我們聽佛說法的時候,就把那個福和不動安置在這異熟識裡邊,那個種子安在這裡邊,「令趣當生,由是名趣福不動識」,這樣講。 巳二、簡依 於修法隨法行時,唯智是依,非識。 前面是「標說」,這底下「簡依」。「於修法隨法行」,這個「法」、「隨法」,第一個「法」是指涅槃說的,涅槃是法,佛法僧三寶那個「法」就是涅槃。這個「隨法」是什麼呢?是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或者四念處;它不是涅槃,但是它能隨順到涅槃那裏去,所以它叫做「隨法」。說「修法隨法行」,就是修四念處,就是修三十七道品、修八正道。 你在修行的時候,「唯智是依、非識」,唯獨是到四聖諦的智慧,你得到了聖人的無漏的智慧了;通達四聖諦是聖人才成就這個智慧的,凡夫不知道!「苦集滅道」我們從書本上、文字上:哦!這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但是我們沒有成就通達苦諦的智慧,沒有!我們真是感覺苦嗎?沒有!這個煩惱是招感苦的,我們真實認識到這個程度了嗎?通達什麼是滅諦、什麼是道諦,真實明白了嗎?我們都沒有啊!所以我沒有成就這個智慧。說「唯智是依,非識」,說聖人的通達苦集滅道四諦的智慧,這個智慧是靠得住的。「非識」,不是那個「趣福不動識」,那個「識」靠不住的呀!那個「福識」將來還可能是個大患!你福德大了,你做國王了的時候,你會開槍的呀!若開槍不是又造業了! 但是,按佛教在世間的流行的情況說,做一點福業,也應該做多少。在這個正法住世的時代呀,很多的聖人、很多的阿羅漢得無生法忍的這些聖人,那麼一般的沒有智慧的生死凡夫一看見聖人,他恭敬、尊重、讚歎。這個時候的佛法就是宣揚四聖諦就可以,也宣揚五戒十善,這一般社會大眾,他不敢說這些修行人是寄生蟲,不敢說這句話!只有什麼時候呢?就是像法、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出家人沒有聖德了,看見你和我們一樣,這個時候:哦!你是寄生蟲!就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就得要做一點慈善事業,辦個醫院、辦個學校,做些救濟事業;哦!佛教對社會上有一點利益,不是寄生蟲!那麼對於譭謗佛教的事情會減少,佛教有可能還繼續的流行在世間,繼續能住持,這會有這種事情。這樣子去修一些慈善事業,是怎麼回事呢?是一個護持佛法的行動;按今天的佛教來說,是護持佛法的行動修一些慈善事業,而不是佛教的中心思想所在,不是。中心的佛法、重要的佛法還是四聖諦,還是般若波羅蜜,禪波羅蜜,還在這裏。說我們佛教徒做了一些慈善事業,也應該讚歎,我們應該隨喜,但是希望做這種事業的人要明白,這是護持佛法的行動,要明白這件事。 所以從這句話看出來「唯智是依,非識」,要知道這件事。因為我們常常的學習佛法會知道一件事,實際上要解決生死大苦這件事做成功了才是成功,而不是只是修五戒十善,你只是學了五戒十善,不行的呀!還是危險的事情。我們一般人福德不是很大,我們可能作惡、就是小小的,比較起來還是小小的惡;若是你的福德大了,作惡不得了!可以流血十千里,現在來說不止千里啊!所以佛菩薩呀修學佛法,弘揚佛法,還是以出世間的聖道為主;就是有的時候勸人為善,那個目的是為聖道做基礎的意思。因為你有五戒十善的基礎,你才可以修學出世間的聖道的,你連五戒十善都沒有,這聖道是不能修的。佛法是這樣的意思的。 卯三、結略義(分三科) 辰一、標 略於四時失不失故,建立四種補特伽羅。 這是第三科「結略義」。就是這個「明建立」,第一科「約四補特伽羅辨」,第二科「約四時辨」,卯一「標差別」,卯二「別辨相」,現在第三科「結略義」,把這一段文的要義,再把它顯示一下。 「略於四時失不失故」,這一段文的這個要義,這個「略」有「要」、有個「精要之義」的意思。就是我們學習佛法的人有四個時間,這四個時間都有失、有不失的不同。「建立四種補特伽羅」,這個四個時間,建立補特伽羅,有失有不失。 辰二、列 謂得法時、任持時、觀察意時,修法隨法行時。 這是「列」,列出來。底下「結」。 辰三、結 依四時故,建立四依。 《披尋記》三八○頁: 略於四時失不失故等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時,名得法時。多聞聞持,名任持時。觀察法句所詮表義,名觀察義時。修無倒業及正思修,名修法隨法行時。於此四時,彼四補特伽羅顛倒所依,是名為失。於佛建立無倒依止,是名不失。 「略於四時失不失故等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時,名得法時」,若是我們得了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四果叫「得法時」。「多聞聞持,名任持時」,就是我們跟一個補特伽羅學習佛法了,學習的佛法你要能任持,不能說闔上書本、學的什麼都不知道了,那不行。「任持」的時候,那麼就是要依義不依文。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第二個是依義不依語,或者是依義不依文。「任持時」你要記住這個義、佛法這個義你要記得住,這個意思。「多聞聞持,名任持時」。「觀察法句所詮表義,名觀察義時」,那這是第三個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觀察法句所詮表的道理,這個時候叫做「觀察義時」。「修無倒業及正思修,名修法隨法行時」,「修無倒業」就是你修四念處,沒有顛倒的修八正道,這個時候你心裏面正思修,「名修法隨法行時」。 「於此四時,彼四補特伽羅顛倒所依,是名為失。於佛建立無倒依止,是名不失」,就沒有過失。 第 1 頁,共 3 頁
本文档为【V11-T12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809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6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