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11-T120

V11-T120

举报
开通vip

V11-T120《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披尋記》p371-373•1997/07/25‧Tape120 丑二、捨根(分二科) 寅一、明斷義(分二科) 卯一、標簡(分二科) 辰一、標害隨眠 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相心定,於此定中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麤重,無餘斷故。 「出離受等」,這一科裡分三科,第一科「出諸受事」,就是從這五種受裏面出來這些事情。分四科,第一科「辨差別」,第二科「釋經說」、第三科「辨受相」,這三科都講完了。現在是第四科「明斷等」,就是把這些受斷除去、斷掉它,消滅出去...

V11-T120
《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披尋記》p371-373•1997/07/25‧Tape120 丑二、捨根(分二科) 寅一、明斷義(分二科) 卯一、標簡(分二科) 辰一、標害隨眠 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相心定,於此定中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麤重,無餘斷故。 「出離受等」,這一科裡分三科,第一科「出諸受事」,就是從這五種受裏面出來這些事情。分四科,第一科「辨差別」,第二科「釋經說」、第三科「辨受相」,這三科都講完了。現在是第四科「明斷等」,就是把這些受斷除去、斷掉它,消滅出去。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苦等根」,這也講過了。現在第二科是「捨根」;苦、樂、憂、喜、捨這個「捨根」。這個「捨根」怎麼樣斷掉它呢?說這一件事。這裏分兩科,第一科「明斷義」,先「標簡」,先「標害隨眠」。 「又無相者」,這個《無倒經》裏面說個「無相」,「無相」是什麼意思呢?「經中說為無相心定」,那是指「無相心定」說的。經裏面說個「無相」的話,這個彌勒菩薩解釋那是指「無相心定」說的。「於此定中捨根永滅」,這個「捨根」怎麼樣消除去呢?就是要成就無相心定。這個無相心定這是聖人,在這裏實在就是指阿羅漢以上的聖人說的;成就阿羅漢的聖人他圓滿了無相心三昧,這位阿羅漢在定中、在無相心定裏邊「捨根永滅」,這個「捨根」是永滅了。這字面上看「捨根永滅」,但是按這文的義,又不是這樣解釋的。 那麼「捨根永滅」這句話怎麼講呢?「但害隨眠」,只是消滅了煩惱的隨眠,叫做「捨根永滅」。這個「捨」就是「捨受」,也不是苦也不是樂,也不是憂也不是喜,這時候叫做「捨受」。這個「捨受」還是存在的,那麼怎麼叫做「永滅」?是滅掉了煩惱的隨眠,就煩惱的種子。這意思是說,我們沒得聖道的人,我們也有這個「捨」的感覺,但是這個「捨受」是和煩惱的隨眠在一起的;現在得了阿羅漢果成就無相心定之後,就把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的種子消滅了,這叫做「捨根永滅」,這個「捨受」實在還是存在的,這樣意思。怎麼叫做「但害隨眠」呢?「彼品麤重,無餘斷故」,「彼」那個煩惱的種類;愛煩惱、見煩惱。它的「麤重」,也就是那個隨眠,那個隨眠是「無餘斷故」,沒有剩餘、全部的消除了,那就叫做「捨根永滅」,是這樣的意思。 為什麼不說「捨根」本身消滅了呢?一定要說是與「捨」在一起的煩惱種子消滅了,為什麼要這樣講呢? 辰二、簡非現纏 非滅現纏,住無相定,必有受故。 這是第二科「簡非現纏」。前面「標害隨眠」是害滅、滅除了隨眠,這樣意思。 那原因在什麼地方呢?是「非滅現纏」,因為入無相心定的時候,是把煩惱的種子,愛煩惱、見煩惱的種子全部地消滅了;並不是滅掉與纏煩惱在一起的現受,現出來、現行的那「捨受」;不是滅的「捨受」的現行,只是滅了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而「捨受」本身還是存在的。因為什麼要這樣說呢?「住無相定必有受故」,這安住在無相三昧的聖人他還是有受的,受還是存在的,所以不能說受滅掉了。如果說把受滅掉了與事實不符合,事實上受是存在,只是把煩惱滅掉了,所以這樣子叫做「捨根永滅」,這樣講。「簡非現纏」,這個「現纏」就只是「捨受」假名為現纏,這麼講。不是滅的「捨受」,因為住無相定的時候它還是有受,沒有滅。 卯二、辨相(分二科) 辰一、出彼受 於此定中容有三受;謂喜、樂、捨。 這是第二科是「辨相」。卯一「標簡」,明斷捨根的這個道理,第一科是「標簡」,就是簡別滅這個「捨受」究竟是滅的什麼?現在再辨別這個「捨受」的相貌,無相心定它還是有「受」的。 「於此定中」;「出彼受」,說「於此」無相心定裏邊「容有三受」,容許有三種受,「謂喜受、樂受、捨受」,有這受的,所以不能說「捨受永滅」。是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隨眠滅掉了,那叫做「滅除捨受」。這個文是這樣子意思。 辰二、釋彼斷 非彼諸受得有隨眠;煩惱斷故說以為斷,彼品麤重說名隨眠。 前邊第一科「出彼受」,這第二科「釋彼斷」,就是解釋「捨根永滅」這個道理。 「非彼諸受得有隨眠」,這個無相心定是大阿羅漢的境界,大阿羅漢他內心裏面的受是無漏的,這個捨受是無漏的,不是有漏的。所以「非彼諸受得有隨眠」,不是無相心定裏面那個無漏的受還有煩惱種子,沒有這回事。因為什麼呢?「煩惱斷故」,因為阿羅漢以上的聖人這愛煩惱、見煩惱都斷掉了,只剩無漏的受了。又一種意思呢,這個「捨根永滅」這句話是「煩惱斷故說以為斷」,是指在修行的時候,他的愛煩惱、見煩惱斷了,就叫做「捨根永滅」,是這麼意思。「彼品麤重說名隨眠」,彼所斷的煩惱種子叫做「隨眠」,不是捨受的種子叫做「隨眠」;捨受是無漏的,它不是煩惱所以不能稱之為「隨眠」。這個「受」也是有種子,那不能名為隨眠,那是無漏的功德、無漏的種子。這樣解釋這個意思。 寅二、明邊際 又此捨根乃至何處?當知始從第四靜慮,乃至有頂。 前邊說到這個「受」,現在說到這個受的邊際,這個捨受的邊際;到什麼時候還有捨受呢?捨受的邊際。 「又此捨根乃至何處?」在有情的眾生來說,到什麼地方為止都是有捨受的?過了這個地方就沒有捨受了;這是問它的邊際。「當知始從第四靜慮,乃至有頂」,這個捨受的邊際,就是從色界的第四禪,「第四靜慮」的時候開始有捨受,一直到無色界天的「有頂」,就是非想非非想定,在這個範圍內都是捨受。這個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他們都是喜受、樂受。初禪破掉了憂,而苦還是存在;二禪破除去苦受,苦的麤重沒有了;三禪那也沒有喜而有樂;四禪把樂破掉了,就是捨受。若是滅盡定,就超過了非非想定了,捨受也沒有了,這個境界是這樣的;滅盡定就是「無受」,「無受」這是聖人的境界,這樣意思。 癸二、五順出離界(分四科) 子一、明五相攝(分二科) 丑一、標 復次此五根出離,無相為後,於彼五種順出離界展轉相攝。 這是第二科「五順出離界」。這「出離受等」這一科裏邊分三科,第一科是「出離受事」這一科講完了,現在第二科「順出離界」。「順出離界」這裏邊就是說到能出離諸受的功德,你有什麼有力能出離這麼多的受、能從這麼多的受裏邊出來,超越這一切受的境界?這說這件事。分四科,第一科「明五相攝」,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配」。現在第一科是標出來。 「復次此五根出離」,前邊說到五根的這些事情,現在說從五根裏面出離、從五根裏面解脫出來。這個「最後」的是什麼呢?是「無相」,由無相三昧能出離這個捨、捨受。「於彼五種順出離界」,修不淨觀、慈觀、悲觀、修無相心定,無相心定分兩部分;前面的不淨觀和慈和悲三個,加上兩個無相心定,就是五個。這五個法門能出離這五受;出離這五受,最後是無相,最初是不淨觀。這個「於彼五種順出離界展轉相攝」,這五根和這五種順出離界;「界」是因、因此而得出離,就是能出離的法門;它們是互相攝的,能出離與所出離是互相有關係的,叫做「攝」就是有關係、彼此有關係。這個「展轉」,當然是有展轉的關係,你不能夠超越那個次第,一定先修不淨觀來破除去這個欲,破除去這個欲;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你破除這三種尋伺,先要有不淨觀、或者慈、或者悲,用這三種觀破這三種尋伺。然後你才能夠有無相心定,再破除去剩餘的這些受,所以有展轉的意思在內的。這是「標」,底下就「配」。 丑二、配 此中由欲、恚、害出離,即說乃至樂根出離;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由薩迦耶滅,即說無色界一切捨根出離。 這一段文和後邊的文有一點關係。「此中」能出離的五個法門、和所出離的五種根,他們怎麼樣相攝呢?這裡把它配合起來;「此中由欲、恚、害」,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出離」,就是從這三種尋伺裏面解脫出來。解脫出來,照理說就是得到初靜慮了,得到初靜慮就是從這個欲、恚、害解脫出來了。從欲、恚、害解脫出來就沒有憂、沒有憂愁了,這個人的心情是安閑自在沒有憂愁了。沒有憂愁這個時候只是從「憂」出來,那麼其餘的「苦」應該說沒有出來,「喜、樂」也應該說還沒有出來;但這文上說「即說乃至樂根出離」:你從欲恚害出離了「即說乃至樂根出離」,這個文字就在這邊有點事情。那就說你從苦也出來了、從喜也出來了、從樂也出來了。 這個樂根就是第三靜慮;這個喜就是初禪、二禪都有喜,三禪沒有喜而有樂。那麼初禪破除憂,二禪破除苦,這個苦也在內,也是從這裏出來了。那麼這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什麼意思呢?就是修這個不淨觀破除去欲尋伺、修慈觀破除恚尋伺、修這個悲的觀法破除去害的尋伺;由這三個法門破除去破這三個尋伺。那麼破其他的這個苦,破除三種尋伺就是破除憂了,破除那個苦和喜樂也用這三種方法也能破除去,這裏面有這個味道。所以說「即說乃至樂根出離」,這樣講。當然用這佛法來說,由八解脫裏面也看出來,就觀察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到四禪都是不淨,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都可以這樣觀察,這樣說也就說得過去,從這麼多的受裏面解脫出來。 「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前面就是憂根、苦根、樂根都除去了,那麼剩下來就是這第四禪的捨根還沒有出離,所以就說到這個。「由色出離」,「色出離」,這個色界天都是色,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色;有色,就是因為對色有貪愛,所以人的果報有這生理的組織。現在從色裏面解脫出來,那也就是說從第四靜慮解脫出來了,超越了色界的四靜慮。那麼第四靜慮就是捨根,若是從色出離,也就包括了第四靜慮的捨根,從捨根裏面也解脫出來了。那麼這個地方,那就是修「無相心定」;修「無相心定」就是觀察這個「色」無我、無我所的,是空無所有的。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無我、無我所;觀察它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就是寂滅相。那麼就從色界第四靜慮的捨根解脫出來了。 「由薩迦耶滅,即說無色界一切捨根出離」。前面「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只是說所出離的「色」,能出離的法門這地方沒有提;沒有提、也就包括在裏面。「由薩迦耶滅」,就是滅除我、我所的這種執著,就是修無相心定滅除去這我、我所的時候,你若成功了就是阿羅漢了;阿羅漢「即說」你,就是讚歎你,「說」等於是讚歎;讚歎你從「無色界」的「一切捨根」,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都是捨根,從這麼多的捨根裏面解脫出來了。這裏面有一個什麼味道呢?有什麼意思呢?說是在空無邊處定的人,成就了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定的人、識無邊處定的人、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的人,他們都是有我、我所見的,明白點說。所以你修無我、無我所的這種智慧就把我、我所滅了,滅了就超越了無色界定以上,那麼就是聖人。 這樣說,天臺智者大師他沒有讀《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是後來翻譯的。但是他說「非非想定」,怎麼叫「非非想定」呢?他說:就是滅除去了苦、樂、憂、喜,唯有「真神不滅」叫做「非非想定」;「真神不滅」,「真神」、「神」就是我也,就是真我沒有滅。我們去為人解釋,就是我們自己要明白,什麼叫做「色界四禪」?什麼叫做「無色界的四空定」?我們照那個文去解釋、解釋,當然也不能說是錯,也是對;但是裏面那個要義,原來在這裏面看出來。就是「空無邊處定」的人,就是我、我所見,我、我所見沒有滅。「識無邊處定」也是我、我所沒有滅、也是沒有滅掉。「無所有處定」就是捨一切的捨、苦、樂、憂、喜都滅了,「捨」也滅了,這個「我」是存在的。這個空無邊處定裏面有這個味道,識無邊處定也是有這個味道,無所有處定還是這味道,就是一切都沒有了,就是「我」還是最後是存在的。非非想處定,非想、非非想,就是沒有粗的想、而有微細的想;那微細的想是什麼呢?就是「我見」,原來就是「我見」,就是我、我所見。「唯我獨存」,是名「非非想定」。 現在這個阿羅漢,「薩迦耶滅」:修這個無相心定,滅除去我、我所見的時候,就從無色界解脫出來了,就是滅掉了無色界天的一切的捨根,從捨根裏面解脫出來。 這樣的解釋,也得到一個消息:你想要解脫生死,要修無我觀。「我不修無我觀!」不修無我觀,你不能解脫。所以《阿含經》重視修無我觀,而《大智度論》也是修無我觀,同時當然也修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而現在這裏《瑜伽師地論》,亦復如是,也重視無我觀。重視無我觀,所以要把「什麼叫做我」,這外道的「我」是怎麼回事?要把它清清楚楚的說出來,然後也很認真的辨別這個「我」是錯誤的,要讚歎無我論、破除去這個有我論,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由薩迦耶滅」,就是成就了無相心定的時候,這我、我所見沒有了。我、我所見沒有了,就是從無色界定一切捨根裏面解脫出來;這是「一切捨根出離」。 子二、釋順出離(分二科) 丑一、問 順出離言,有何等義? 這前面是「配」,「標」和「配」,這一科說完了。現在第二科「釋順出離」;前面「明五相攝」,這底下說「釋順出離」。 「順出離言,有何等義?」這個「順出離」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怎麼叫做「順出離」?「於彼五種順出離界展轉相攝」,這個「順出離」這句話要解釋解釋,有什麼道理?這麼問,底下回答。 丑二、答 由住此者能出離故,名順出離。不說由此出離於彼,為離欲者說此界故。 「由住此者能出離故,名順出離」,就是安住在這個觀法裏面、安住在這樣的觀法裏面,這個「此」就是觀;不淨觀、慈觀、悲觀,乃至到無我、無我所觀;安住這樣的觀裏面「能出離故」,就能夠從那五種受裏面解脫出來,這就叫做「順出離」。他能隨順出離,而不是把你留在那裏不出離,是這個意思。「不說由此出離於彼,為離欲者說此界故」,這個地方這話也是很妙。「不說由此出離」,不是說這個凡夫「由此出離於彼」,「由此」觀能從那五種受裏面出來,不是。是「為離欲者說此界故」,是為那個已經遠離了「薩迦耶」的「欲」;這個「欲」是我愛,愛著這個我叫做「欲」,「薩迦耶欲」就是愛著這個我:我癡、我見、我愛、我慢,那就叫做「欲」。為離欲的人「說此界故」,說此五種界;「界」者,因也。這五種觀是從五根裏面解脫出來的因,因此而能解脫;這樣講法,這樣講這個道理。 子三、顯建立義(分二科) 丑一、由欲恚害出離(分二科) 寅一、問 問:諸欲、恚、害定同時斷;何緣建立別出離耶? 這是第三科「顯建立義」。就是這個「五順出離界」裏面分四科,第一科「明五相攝」,第二科「釋順出離」,這兩科講完了。現在第三科「顯建立義」:顯示建立這個出離的義,出離的差別義,出離的相貌;建立這個道理的相貌,它的相貌是怎麼回事?這裏分二科,第一科「由欲恚害出離」分二科,第一科「問」。 「問:諸欲恚害定同時斷」,這個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決定是同時的消滅了;若欲尋伺斷了,這個恚尋伺、害尋伺也同時斷了,並不是前後的。這個看出來,這個恚害,是因欲而有恚害;所以欲若是滅了恚害也就沒有了,他們不是兩回事,一定是同時斷的。「何緣建立別出離耶?」什麼理由施設出來各別的出離?由不淨觀能出離欲尋伺,有慈悲觀能出離恚尋伺、害尋伺;各別的施設法門能解脫,那什麼理由呢? 寅二、答(分三科) 卯一、標 答:彼諸出離雖復同時,約修對治有差別故,宣說三種出離差別。 「答」,這底下回答。回答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彼諸出離雖復同時,約修對治有差別故」,說「彼」從欲裏面出來、從恚、從害裏面出來,雖然是同時地,不是分前後的;但是約那個人所修學的法門,就是那個法門能對治這個三種尋伺,是有差別。這個欲尋伺是修不淨觀的,這個恚、害是用慈悲觀的;這個對治的方法有差別,所以「宣說三種出離差別」,所以佛慈悲,為這個苦惱的三種尋伺的眾生宣說三種出離不同的法門。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次第對治 對治差別者:謂不淨、慈、悲如其次第。 前邊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釋」。「釋」裏邊分二科,第一科是「次第對治」。「標」就是剛才說的「對治有差別故,宣說三種出離差別」。現在第二科、卯二科,前邊是「標」,第二科是「釋」,第一科是「次第對治」。 「謂不淨慈悲如其次第」,這是次第對治。這個修不淨觀對治那個欲尋伺,修慈悲觀對治那個恚害的尋伺,這是一個次第。第二科是「隨一對治」。 辰二、隨一對治 或有唯修不淨,出離一切;或慈、或悲。 這還有這種情形:或者有的人他只修其中的一個對治法門,只是修不淨觀,就能夠從三種尋伺裏邊解脫出來,只修這一個不淨觀就行。或者是「慈」,或者只修這個慈,能從三種尋伺裏邊解脫出來。或者只修「悲」,也能都解脫出來。這樣情形,還有這種情形的。 卯三、結 是故別說三種出離。 這是第三科是「結」。所以佛各別的說這三種出離的法門。 丑二、由色出離等 此上唯有一類對治,故後出離無有差別。 修這個三種出離,就是不淨和慈、悲。那麼以後,從這裏以上;這是第二科「由色出離等」。「此上唯有一類對治」,就不是有三種差別,沒有差別的,只有一個法門,來對治那麼多的受。「故後出離無有差別」,所以後邊的出離是沒有差別的,就是一個無相心三昧、無相心定,就從那裏出來。 所以從這段文看,應該是你修這個不淨觀、修慈悲觀,破除去三種尋伺,就得到初禪了。從二禪以後,都是修無相心三昧,就是得解脫、就出來了,按這個文也可以這麼講。但是前面那段文你看那個,他就說了,前面說是「此中由欲恚害出離,即說乃至樂根出離」,那麼就到了第三禪了。所以從那段文來看這一段文,那麼就是「此上唯有一類對治」,就是指第四靜慮;第四靜慮是捨受,那麼無色界天的四空定也是捨受,所對治的是一類的捨受,能對治的是一類的無相心定;能對治也是一類,所對治也是一類,所以用無相心定對治這個捨受。所以「唯有一類對治,故後出離無有差別」,不像前面有欲、恚、害,要修不淨觀、修慈、修悲,那就有那麼多的差別,這裏不是的。 子四、廣欲出離(分二科) 丑一、正觀察(分二科) 寅一、總標作意 云何猛利見者等隨念欲?謂由觀察作意於勝事作意故,猛利功用作意故。 這是第四科「廣欲出離」。前邊第三科「顯建立義」,現在第四科「廣欲出離」;就是這個地方廣博的、詳細的說出來這麼多的法語,這麼多的佛法。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正觀察」,第二科是「顯斷別」。「正觀察」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作意」。 「云何猛利見者等隨觀念?」這個「猛利見者等隨觀念」這句話應該是經上說的話。這個「猛利見者」是什麼意思呢?這不是凡夫,不是我們一般的凡夫;這是得了初果以上的聖人,他這個止觀力量非常的強大,力量強大所以叫做「猛利」,那樣意思;這個「見」就是智慧。就是有強大智慧的人他能「等隨念欲」,這個「等」就是「一切」的意思,所有的欲他都能去念,念這個欲;「隨念欲」,就是隨念其中的一種欲;這個「等」就是普遍的念所有的欲;就是等念欲、隨念欲。這個成就了猛利智慧的人,他在修止觀的時候他能夠念一切欲,或者念其中的一種欲,這件事是怎麼回事情呢?「云何」;是怎麼回事情?這是「問」。那麼底下說。 「謂由觀察作意於勝事作意故,猛利功用作意故」這就是標出來。「謂由觀察作意」,就是那個得初果以上那個聖人…。這個七種作意裏邊第一個是「了相作意」,第二個是「勝解作意」,第三個是「遠離作意」,第四個是「攝樂作意」,第五個就是「觀察作意」。這個「觀察作意」在七種作意裏邊,這「觀察作意」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了相作意」是先瞭解、先認識一下。這七種作意,在《瑜伽師地論》裏邊是解釋已經成就未到地定的人想要修初禪,想要進一步得初禪要修這個七種作意。修七種作意的開始先要「了相」:明白這個欲的相是怎麼怎麼回事。「勝解作意」就是開始修行,就是在禪、在欲界定裏面修這個勝解;就是由奢摩他的幫助,深入的修不淨觀,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呢!因為那個時候是在未到地定裏邊觀,他還是有力量的,能把這個欲上品的煩惱斷掉,遠離作意把上品的欲煩惱斷掉了。「攝樂作意」就把中品的欲的煩惱也斷掉了。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這欲的煩惱斷除去很多了,他心裏就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所有的欲煩惱都斷掉了呢?就反省、反過來觀察自己、檢查自己:我是不是完全都斷掉了煩惱呢?說這個時候就「觀察作意」,修這個觀察作意,他就去思惟這個欲的這些事情,看看自己內心的反應是怎麼樣,那就知道自己的煩惱是斷了沒有;是斷了多少?還剩多少?他就明白了,這樣意思。 現在說這個初果聖人也是,亦復如是。「謂由觀察作意」,他已經斷了這個薩迦耶見,斷了身見、戒取、疑,斷了這三種煩惱;因身見而有的煩惱也都是斷掉了。斷掉了這個時候心裏面是很清淨的,正念一現起來的時候,心裏面是清淨無染的。他也就是修這觀察作意:我斷了多少煩惱了?我還有煩惱沒有斷嗎?就是觀察,修這個觀察作意,這樣意思。 這個「觀察作意」怎麼樣修法呢?「於勝事作意故」。「於勝事作意故」這個「勝事」是什麼?就是「欲」。在我們凡夫來說,這些五欲的境界都是很有力量,能迷惑我們這個凡夫,能轉變我們凡夫的心;說那一件事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勝事,就是那個五欲的事。「於勝事作意故」,那個初果的聖人,他就在奢摩他裏邊故意的思惟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凡夫所歡喜這些欲的事情,在那兒去觀察去;這樣觀察的時候看看內心的反應,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聖人,他一點不含糊,就是這麼意思。就是從事實上來反省自己,不是感覺到有點相應了:「啊!我是佛了!我是聖人了!」他不是這樣,他是考驗考驗自己,這樣意思。 「猛利功用作意故」,他在修這種對治的作意的時候,他那個力量是很大的;他那個智慧、那個正念是很厲害、很有力量的,所以叫「猛利功用作意故」。這「功用」就是用了很大的力量;本來他的那個力量就是很大,而他又加強了力量;就是數數地去觀察,能這樣去作意,這就叫做「觀察作意」。能這樣去修行他就知道,我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清淨,還是有一點煩惱的。初果聖人他也是有欲,也有貪、也有瞋的。 這一段是「總標作意」。下邊第二是「別釋其相」分兩科,第一科是「觀察於欲」,分十二科,第一科「於諸欲中心不趣入」,這樣子。 寅二、別釋其相(分二科) 卯一、觀察於欲(分十二科) 辰一、於諸欲中心不趣入 云何於諸欲中心不趣入?謂於彼處不見勝功德故。 這是第一科,一共十二科,這是第一科。這個初果聖人,他感覺到自己還是有煩惱沒有斷,他就修不淨觀。這不淨觀一修了的時候,這個作用很大:「於諸欲中心不趣入」,對於這個凡夫所愛著的欲,他那個不淨觀一現前了的時候,他「於諸欲中」這個心不趣入,就是不為欲所動、心不動。「謂於彼處不見勝功德故」,就是他這個聖人,對於這個凡夫所愛著的色聲香味觸這種事情,不感覺那裏面有什麼好處,不感覺它對人有真實的好處。「謂於彼處不見勝功德故」,不感覺到它有什麼真實的好處;這樣子呢,「心不趣入」。這是第一科,「於諸欲中心不趣入」,這不淨觀的力量使令他這個心不趣入於欲。 辰二、不美 云何不美?謂於彼處喜悅不生故。 這第二科,叫做「不美」。「謂於彼處喜悅不生故」,「謂於彼」欲的境界,他不生喜悅心、不感覺到喜悅。這個欲,只是欲界以下的人、天、乃至三惡道、畜生都有欲,到色界天以上的人都沒有欲,這可見這個欲不是個高尚的事情,所以不生喜悅心。這個欲使令人墮落,使令人沒有高尚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有破壞性。 辰三、不住 云何不住?謂於彼處不樂受用為欣悅故。 第三科叫做「不住」。「謂於彼處不樂受用為欣悅故」,這句話可以這樣念:是「受用」、「樂受用」為欣悅故。這凡夫不修不淨觀的人他歡喜受用欲,為什麼呢?「為欣悅故」。現在這個聖人,「於彼處不樂受用為欣悅故」,不歡喜,不感覺到值得歡喜。 辰四、無有勝解 云何無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 這是第四科,沒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謂那個初果以上的聖人,對於欲的事情他心裏面不歡喜,不去執著那種種的不如理的相貌、不如理的作意,他都不歡喜;不歡喜這件事,是這樣子。 《披尋記》三七三頁: 云何猛利見者等隨念欲等者:自下廣顯觀察諸欲差別。此中欲言,謂煩惱欲及與事欲。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猛利見者,由彼已斷三界所繫、見道所斷諸煩惱故。今為進斷修所斷惑,復起觀察作意,於勝妙事作意思惟,觀察煩惱已斷未斷,由此猛利功用作意,於彼諸欲或念一切,或念隨一,是名等隨念欲。 「云何猛利見者等隨念欲等者:自下廣顯觀察諸欲的差別。此中欲言,謂煩惱欲及與事欲」,這個欲有兩種:一個事欲,一個煩惱欲。「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猛利見者」,「證諦現觀」就是成就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種清淨無漏的智慧的人;這苦真實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個「苦真實是苦」這句話,我很久不明白、很久不明白這句話。我們現在反省我們這個凡夫,我們能知道苦真實是苦嗎?能不能知道?我看我們凡夫不知道!不知道真實是苦,不知道。也不知道這個煩惱它能集聚苦,也不知道這回事。一切的苦惱是由煩惱來的;什麼是煩惱呢?就是一念分別心;所謂貪也是一念分別心,瞋也是分別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分別心。這一念虛妄分別心能集聚無量無邊的苦惱,使令我們自己受苦;我們認識不清楚、不認識,我們繼續的這樣分別,製造苦給自己受。 我以前說過,我現在再重說一遍。我有一年從美國回到香港去,在東林念佛堂住,但是我到東林念佛堂後山上;東林念佛堂算是在一個山坡上,後邊有一條道路通到別的寺廟去,從那條路走過去。走過去我就看見一個人,只這麼一個人,並不是有兩個人,只他一個人,他在罵,他在罵人!他這個手就像打人那樣子,這個腳還在踢!還在罵!我就站在那裏看那個意思,就像前面有個人,和他對罵對打,他就在也是罵那個人、在打那個人,我就看這麼境界。我看了一回就明白,這是個神經病;這個神經病,他心裏面認為有一個人在打他在罵他,他也就是在打那個在罵他。我當時的想法,認為是這樣子。 這樣子我一看、一想:就是苦真實是苦,這個集真實是集,明白點說,所有的苦惱就是自己的分別心製造的,另外沒有事。說那個精神病,他認為前面有個人罵他、在打他,他也就還擊:你罵我,我也罵你!其實沒有對方、沒有對方的。前面沒有一個人和他對罵對打,但是他心裏面有一個人和他對罵對打,你看這不就是自己的虛妄分別嗎?沒有人和他罵,也沒有人和他打,但是他自己的虛妄分別心,分別認為有一個人罵他、打他,結果他就是對打、對罵。如果這樣講呢?就是正好形容這個唯識的法門,就是這個意思!其實我們人也是,唉呀!很多的苦惱!就是一樣、和這個道理我認為是一樣的:就是自己的虛妄分別!你不分別哪有事情呢?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上面說「云何無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這底下,「此中欲言,謂煩惱欲及與事欲,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猛利見者」,證諦現觀的人就知道只是自己的虛妄分別,另外沒有事情。這一點,這就是你在靜坐的時候,你要思惟這個道理你才能夠明白;不經過一番微細的、深入的思惟,你很難去明白這個道理,很難明白的。 這個「諦現觀」,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其中我們不說滅諦、道諦先不說,就說這苦諦和集諦。這個「集」是什麼呢?就是一念虛妄分別心。虛妄分別心,也是苦諦、也是集諦;因為他們分不開的,這個苦和集是不能分開的。因為分別才有苦,而分別就是集;這個虛妄分別有力量,能集聚很多的苦來。說「集真是集」,這句話很厲害、很厲害。 這個「證諦現觀」,這個初果聖人他覺悟了這個道理,初果以上的聖人覺悟了,說這叫做「聖智聖見」。這個「聖智聖見」,這個「智」和「見」其實都是智慧,但是又用「智」、又用「見」,在《瑜伽師地論》下文有解釋,怎麼叫做「智」?怎麼叫做「見」呢?觀察過去的、未來的事情(這是聖人的智慧、不是凡夫)那個叫做「智」;觀察現在的事情,叫做「見」;用三世來分別,這樣子分別。或者是斷煩惱的智慧叫做「見」,證悟解脫的境界叫做「智」。還有很多解釋,總而言之就是聖人無漏的智慧。 「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猛利見者」,他們那個智慧力量很大;我們從文字上學習的佛法,得到的智慧很微小、很微小的。要用奢摩他、毗缽捨那去訓練它,慢慢的訓練、慢慢的訓練,也就成功了。 說是在《楞伽經》上、是哪個經上?有個譬喻;用那個泥土,那個陶師把它做一個碗、做一個盆、做一個鍋,然後用火燒一下子,那個盆器坯胎用火燒一下子,你就可以用那碗裝水了,裝熱水都可以;你若沒有經過燒不行,沒經過燒很容易就壞掉了。說是若我們從經律論上得來的這種知識的佛法,這種智慧沒力量;要用這個奢摩他、毗缽捨那的火來訓練,這個戒定慧無漏的智,這個火來訓練它、它就堅固了,就有作用了。這個「聖智聖見是名猛利見者」。 「由彼已斷三界所繫,見道所斷諸煩惱故。今為進斷修所斷惑復起觀察作意,於勝妙事作意思惟觀察煩惱已斷未斷。由此猛利功用作意,於彼諸欲或念一切,或念隨一,是名等隨念欲」,這麼解釋這一段的意思,就講到這裏。 第 1 頁,共 3 頁
本文档为【V11-T12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809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