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 岳阳楼记学案3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 岳阳楼记学案3 新人教版

举报
开通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 岳阳楼记学案3 新人教版27、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课前自学。 (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 )守  朝晖( )夕阴  霏霏( )  薄暮冥冥( )   霪( )雨  心旷神怡( )  皓( )月  宠辱偕( )忘     潜行( )  浩浩汤汤 ( )  潇( )湘  属 (  ) (二)知识积累: 1、作家简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在本文中...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 岳阳楼记学案3 新人教版
27、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课前自学。 (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 )守  朝晖( )夕阴  霏霏( )  薄暮冥冥( )   霪( )雨  心旷神怡( )  皓( )月  宠辱偕( )忘     潜行( )  浩浩汤汤 ( )  潇( )湘  属 (  ) (二)知识积累: 1、作家简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____段):                          。 第二部分(___~___段):                          (全文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___段):                          。 第二层(___~___段):                          。 第三部分(____段):                          。 第四部分(______段):                          。(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句段品读 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_            。 守,            。越明年:            。 政通人和:通,_            。和,            。 百废具兴:具,            。 增其旧制:制,            _。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 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        浩浩场汤:       横无际涯:。涯,       。 朝晖夕阴:晖,​​​​​​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       。 前人之述备矣:述,       _。备,       。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       。 南极潇湘:极,。潇湘,       。 迁客骚人:迁客,       。骚人:       。 得无异乎:       。 4、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5、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              ”。 (2)宽阔无边:“_              ”。 (3)湖光山色:“              ”。 第二课时 6、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              。霏霏:              。 连月不开:开,              。 浊浪排空:排空,              。 日星隐耀:隐耀,_              。 山岳潜形:潜形,               。 墙倾楫摧:墙,              。楫,              _。薄暮冥冥:薄              。冥冥,              。 去国怀乡:去国,              。 忧谗畏讥:谗,              。讥:              。 满目萧然。萧然,              _。 感极而悲者矣:感,              。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9、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课时 10、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是进亦忧,退亦忧。                                          (4)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微斯人,吾谁与归。                                         1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12、“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13、“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14、“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5、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五、随堂抽测 1、一词多义。 ⑴和:   政通人和( )   至若春和景明( ) ⑵通:   政通人和( )   北通巫峡( )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⑷空:   浊浪排空( )   长烟一空( ) ⑸一:   一碧万顷( )  长烟一空( ) ⑹极:   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          此乐何极( ) ⑺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⑻或:   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 )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 )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4、古今异义。   ⑴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 。今义: )   ⑵ 微斯人(微    古义: 。今义: 。)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 )   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   ⑸吾谁与归?( )   6、流传至今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zhé、huī、fēi、míng、yín、yí、hào、xié、qián、shāng、xiāo、 zhǔ  (二) 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2. ①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② 1. 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 指做州郡的长官 / 到了第二年 / 顺利 / 和乐 同“俱”全,都 / 规模 / 同“嘱”,嘱咐 2.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 胜景,好景色。/ 浩浩荡荡。∕宽阔无边∕边∕日光∕雄伟景象∕论述 详尽∕(既然)这样,那么……∕尽∕潇水湘水∕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 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4. 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 衔远山,吞长江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 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放晴 / 冲向天空 / 隐没了光辉 / 隐藏了形迹/ 桅杆 / 船桨 / 迫近 天色昏暗 / 离开国都 / 谗言 / 感慨 讥笑,讥讽,挖苦 / 萧条冷落的景象 / 诽谤性话语 7.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3)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4)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5)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 11. 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3.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 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4.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 箴之意。 15.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四、随堂抽测 1、一词多义。 ⑴和:(和乐)(和煦)⑵通:(顺利)(通向) ⑶观:(看) (景象)⑷空:(天空)(消散) ⑸一:(一) (全)⑹极:(尽,直通)(极点)(穷尽) ⑺以:(来)(因为)⑻或: (有时候)(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具”通“俱”,全,都。)   ⑵(“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省略句) ⑵(状语后置) ⑶(状语后置)   ⑷(定语后置) ⑸(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⑴气象万千    ⑵心旷神怡    ⑶政通人和 28.醉翁亭记 欧阳修 编者 白花中学  林建贤  审稿 张运先 课前自学。 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琅琊(  )   环滁(  )   晦明(  ) 伛偻(  )   觥筹(  )   林霏(  ) (2)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又号______________,江西永丰人,______________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 词汇 英语3500词汇语境记忆pets3考试词汇二年级反义词和近义词初中词汇词汇大全考研英语二高频词汇表 ,背诵全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 一、基础练习导入。 ①本文作者是    __代     家。字      ,自号     ,又号      ,著有 《       》 ②本文是作者被贬为      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      》 ③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      ,      。 ④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          _,            ,          。 ⑤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_           ,          。 ⑥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      ,_           。 二、研习课文。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环滁皆山也(    )    2、林壑优美(    )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5、饮少辄醉(    )        6、名之者谁(    )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8、醉翁之意不在酒(   ) (二)翻译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环滁皆山也。                                            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三)回答问题。 1、  文段出自《         》作者__________是       (代)著名文学家。 2、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                               。 3、描写琅琊山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景物由远而近的句子是从                到               5、写醉翁亭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 6、文段中直抒作者胸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写琅玡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               ,接着解释亭名的来由,其中跟文章的脉络关系最密切的一句是:                              。 8、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在文中横线处填上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                  ,                  ,               ,               ,山间之四时也。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   2、山间之四时也(    ) 3、云归而岩穴暝(     )(     )     4、发(     )     5、芳 (     ) 6、秀(       ) 三、翻译。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答问题。 1、文段中写到有一年四季的景色依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春:______ 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  ___        冬: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文中描写从早到晚的句子是从                 到               。 4、文中描写自春至冬的句子是从                 到              。 5、“乐亦无穷”的“乐”指                       。                     第三课时 一、分析第三自然段 (一)用双竖线把下面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答:第一层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___;第四层__________。 (二)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 1、至于负者歌于途(       )               2、行者休于树(      ) 3、伛偻提携(        )(         )        4、临溪而渔(       )(       ) 5、泉香而酒冽(      )                    6、山肴野蔌(       ) 7、杂然而前陈者(      )(       )       8、非丝非竹(     )(     ) 9、觥筹交错(      )(     )             10、弈者胜(     ) 11、苍颜白发(      )                    12、颓然乎其间者(      ) 13、宴酣之乐(    )                      14、往来而不绝者(      ) (三)翻译。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苍顔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四)回答问题。 1、表现宾客宴饮的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由外而内的句子是从                到              3、文段叙述的事有          、        、         、         。 4、滁人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                                。 5、表现太守与众宾出游,不事铺张,不事排场的句子是:                     。从而通过“             ”字来表现太守之乐。 6、作者写“太守宴”前,先写“滁人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 二、分析第四自然段。 (一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已而夕阳在山(     )    2、树林阴翳(     )       3、鸣声上下(      )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6、醒能述以文者(    )             7、太守谓谁(     )         8、醉能同其乐(     )              9、乐其乐(        ) (二)翻译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三)回答问题。 1、点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2、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以         字贯穿全文。 4、描写山间夕照全景的起句是:                  ,结句是:                 ________ 5、写出众人归时的情景的句子是:                                。 6、写出众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                                。 7、文段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乐,其中最高境界的乐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题。    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    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填空:    ①《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②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醉翁亭记》一文从文体上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一句话流传至今,它是____ ____、          。    ⑤《醉翁亭记》作者(   ),是(   )朝(  )家、(   )家。他自号(   ),又号(    )。  这篇文章选自《      》。    ⑥《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自然结合。    ⑦“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代在散文方面有成就的八位名家(    )、(     )、(     )、(     )、(     )、(     )、(   )和曾巩。    ⑧、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将下列语句排列通顺连贯。    ①水落而石出者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朝暮也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⑥风霜高洁 ⑦山间之四时也 ⑧野芳发而幽香 ⑨晦明变化者    正确顺序是:    4、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落而石出者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朝暮也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⑥风霜高洁 ⑦山间之四时也 ⑧晦明变化者 ⑨野芳发而幽香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7、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    A、朝而往,暮而归。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2题    ①环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④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⑤作亭者谁?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谁?⑧太守自谓也。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___ ____句。写景的顺序是_______ _______。    9、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段景物描写,总写_______和______,是为了引出下文对______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__________。    11、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    12、用“∥”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提示可分为二层)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lánɡ yá  chú  huì  yǔ lǚ  ɡōnɡ  fēi 2. 《欧阳文忠 公文 公文种类及格式公文写作资料选粹公文的语言应当是常见公文批示用语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集》/欧阳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北宋 3 1.(1)宋 文学 永叔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修散文选集》 (2)滁州知州《丰乐亭记》(3)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6)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2.(一) 一、解词 1、环:环绕      2、壑:山谷    3、蔚然:茂盛的样子      4、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辄:就     6、名:命名 7、得:领会;寓:寄托           8、意:情趣 二、翻译 1、游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中而寄托在酒上 2、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4、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5、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许多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6、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三、回答问题 1、《醉翁亭记》;欧阳修;宋              2、环滁皆山也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从“环滁皆山也”到“醉翁亭也”                 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醉翁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 一、填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二、解词 1、若夫:像那;霏:雾气;开:散   2、四时:四季   3、归:聚拢;暝:昏暗 4、发:开       5、芳:香花    6、秀:发荣滋长 三、翻译 1、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这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3、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四、回答问题 1、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3、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到“山间之朝暮也” 4、从“野芳发而幽香”到“山间之四时也” 5、欣赏山中四时之景的乐趣     (三) 一、滁人游 || 太守宴 || 众宾欢 || 太守醉 二、解词 1、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2、休:休息     3、伛偻:驼背,指老人  提携:指小孩    4、临:靠近;渔:打鱼      5、冽:清      6、蔌:菜蔬        7、杂然:杂乱的样子;前陈:摆放在面前     8、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9、觥:酒杯;筹:酒筹     10、弈:下棋   11、颜:脸色     12、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13、酣:尽兴地喝酒        14、不绝:络绎不绝 三、翻译 1、老年人弯着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2、脸色苍白,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3、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的欢乐。 四、回答问题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从“至于负者歌于途”到“众宾欢也” 3、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 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 6、为太守宴创设氛围,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中心 7、借代   (四) 一、解词 1、已而:不久  2、翳:遮盖   3、上下:树的上部和下部   4、从:跟从   5、去:离开   6、述:记述   7、谓:为,是    8、乐:乐趣  9、乐其乐:自有他的乐趣 二、翻译 1、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三、回答问题 1、醉能同其乐 2、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乐在与民同乐 3、乐 4、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7、太守乐,众宾乐,禽鸟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 四、随堂检测  1、C    2、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④散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欧阳修 宋 文学家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 集 ⑥乐 写景抒情 ⑦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苏辙    ⑧B    3、⑤②⑨④⑧③⑥①⑦    4、C    5、A    6、D    7、D    8、①—④从大到小,从俯到仰,由点到面,自远而近。    9、视觉,听觉    10、琅琊山酿泉 醉翁亭布置好环境    11、开篇点题,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    12、①第一层(①—④)交代醉翁亭的环境 ②第二层(⑤— )写醉翁亭命名的由来。
本文档为【八年级语文下册 27 岳阳楼记学案3 新人教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资源文库
从事幼儿保育多年。
格式:doc
大小:1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12-16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