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10-T103

V10-T103

举报
开通vip

V10-T103《瑜伽師地論》卷十.《披尋記》Page314-318.1997/6/19.Tape103 戌三、識緣名色(分二科) 亥一、約大種及觸辨(分二科) 天一、問 問:名色亦由大種所造,及由觸生,何故但說識為緣耶? 這是第八科「緣起分別緣」,這一科裡分九科,第一科十二支「次第分別」,「次第分別」裡面分兩科,第一科「辨為緣」。「辨為緣」裡分十一科,現在是第三科「識緣名色」,說這科。第一科又分兩科,第一科「約大種及觸辨」,先提出這個問題。 「名色亦由大種所造,及有觸生」,在十二緣起裡面說是識緣名色,就是識為名色作緣,名色才...

V10-T103
《瑜伽師地論》卷十.《披尋記》Page314-318.1997/6/19.Tape103 戌三、識緣名色(分二科) 亥一、約大種及觸辨(分二科) 天一、問 問:名色亦由大種所造,及由觸生,何故但說識為緣耶? 這是第八科「緣起分別緣」,這一科裡分九科,第一科十二支「次第分別」,「次第分別」裡面分兩科,第一科「辨為緣」。「辨為緣」裡分十一科,現在是第三科「識緣名色」,說這科。第一科又分兩科,第一科「約大種及觸辨」,先提出這個問題。 「名色亦由大種所造,及有觸生」,在十二緣起裡面說是識緣名色,就是識為名色作緣,名色才能夠生起。現在提出這個問題「名色亦由大種所造」,這個名色裡面這個「色」當然是大種所造。按現行的情況說呢?當然父母的遺體,是大種所造的色。 「及由觸生」,就是裡面也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和這個「色」和合,它就有觸,而生出來受想行識這一切的事情。 這樣說呢?就不但是識作緣,生起名色的。「何故但說識為緣耶?」什麼理由在十二緣起裡面只說「識」是名色的緣,才生起的呢?提出這個問題。 天二、答 答:識能為彼新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時,大種及觸,唯能於彼為建立因。 這裡提出來一個理由,是「識能為彼新生因故」,名色的出現,「名色」的現起,是要以「識」為它生起的一個增上緣。因為一切眾生去得果報的時候,是由「識」作前導,才得果報的。「識」先入母胎,這個時候才有名色現起的,所以「識能為彼新生因故」,為彼名色作開始生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識」若不來入母胎的話,名色是不能夠出現的,所以它太重要了。 「彼既生已」,彼名色既然現起來以後,或者是正生的時候,正生的時候呢?這個時候才談到大種或觸的事情。這個大種和觸出現了,就是為名色,「能與彼」名色作「建立」的一個「因」,也是它有重要的關係,但是它是後來的。識的力量是最初開始的,所以就說識緣名色了,這個理由就是這麼一回事。「識」是最先的,名色才能建立。 亥二、約六界入胎辨(分二科) 天一、問  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說識界? 「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說識界?答:若有識界,決定於母胎中,精血大種,腹穴無闕故。」這個「識緣名色」這裡面分兩科,第一科「約大種及觸」來說明這件事,來提出這個問題,這一科說完了。底下第二科「約六界入胎辨」,這分兩科,第一科是「問」,底下第二科是「答」。 「問:如經中說」,這在《阿含經》與《阿毗達磨論》都有提到,「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六界為緣」就是地、水、火、風、空、識,也就是…其實就是中陰身這個時候,它是六界具足的,就是色受想行識都具足的。「得入母胎」,當然「識」是不能單獨的就會從此至彼的,一定是識和色在一起。 這個「中有」有一個地方,在本論《瑜伽師地論》也提到,在其他的論也提到。這個識去入母胎的時候,不但是「識」,一定是有色法,就是所謂「中有」。為什麼識單獨不能夠去入母胎呢?因為要有色,這個識寄托在色上,才能由此至彼,所以一定要有中有。這是有中有的一個理由,能傳識故,這樣意思。 這樣說在入母胎的時候,它一定是中有去入母胎,當然是一入這個時候,這個中就悶絕了,這個意思。「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就是在母胎才能成立。 「何故此中為說識界」,但說一個識,而沒有說其他的,就不提了,那麼這是不合道理嘛!提出這個問題。 這是「問」,底下是回答。回答這個理由是「由定俱」,其他的一定是同時都在的,但是識為主,所以這樣說。 天二、答(分三科) 地一、由定俱 答:若有識界,決定於母胎中,精血、大種、腹穴無闕故。 「若有識界」,假設入母胎的時候有識的話,有識為主要因緣的話,「決定於母胎中」也會具足父母的遺體,那麼就是「四大種」,也有「腹穴」,這些事情都是具足的,也一定是有的,所以就只說識入母胎。 這裡邊說「入母胎」呢?這還是不是說中陰身入母胎。中陰身是滅了,可是「識」一剎那入母胎,那麼當然就說「阿賴耶識」。同時就是有「精血」和「大種」,有「腹穴」,這當然這裡面就是地、水、火、風、空、識都具足了,不是由外邊來的,這樣意思。 地二、由最勝 又識界勝故。 第二個理由呢?在這麼多的地、水、火、風、空、識裡面是六界,在六界裡面以「識界」為最殊勝,力量是最強大的,所以就說識,其他的就不說了。不說,並不是沒有,還是有,但是以識為主,就說識了,這是用這個理由來說明這件事。 地三、由遍行 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時而說故。 第三「由遍行」,這裡回答的時候分三科。第一科「由定俱」,第二科「由最勝」,第三科「由遍行」,看這個遍行什麼意思。 「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時而說故」,這上面說「入母胎」的時候只說識,其他的沒有說,這個還有第三個理由,第三個理由就是識是遍行的。 「依一切生」,就是依據、根據一切的眾生,這裡下面也是「一切有生」,「一切生」就是胎、卵、濕、化這個四生,約這個說。底下的「一切有生」就指這個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這個一切的胎、卵、濕、化的眾生,一切三有的眾生受生的時候,都是要有識的,識是遍一切處的,所以就說識。這個理由更充足了,如果沒有「識」,這個事情是不成功的。所以這是第三個理由,所以說「由識入母胎」,這樣說。 戌四、名色緣六處(分二科) 亥一、問 問:六處亦以飲食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名色為緣耶? 這是第四科這個「名色緣六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這是這個第四科,從這個地方又提出問題來,分作兩科,第一科是「問」。 「六處亦以飲食為緣」,說是我們的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這個六根,六根的成就也是要有飲食作因緣的,作增上緣的才能夠成立。 「何故此中但說名色為緣耶?」為什麼理由十二緣起裡面,只說名色為六處的因緣呢?只說「名色」,這個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問」,底下回答。 亥二、答 答:此中說名色,是彼生因故,彼既生已,亦以飲食為任持因。 說「以飲食為緣」,對的,是以飲食為緣,但是以名色為緣,是特別重要了。「是彼生因故」,是彼六處生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如果沒有名色的話,那六處是不能生起的。「是彼生因」,前面文有「引因」、有「生因」。就是無明緣行的時候有了引因,愛緣取、取緣有的時候「名色」就變成「生因」了,是生起六處重要的條件,所以說「名色緣六處」。 六處以名色為因,生起了以後,「亦以飲食為任持因」,生起了以後還是需要飲食的。在母腹裡面也需要母親的滋養他,出胎以後也需要飲食來任持、來攝持它,使令他安住不壞,繼續增長廣大。 是「六處以飲食為緣」,這句話是對的,但是以「名色」為緣是特別重要。 戌五、六處緣觸(分二科) 亥一、問 問:觸以三和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六處為緣? 這是第五科「六處緣觸」,也是先問。 「觸以三和為緣」,這個「觸」就是根、境、識,這三法和合起來叫做「觸」,這是很明顯的事情。 「何故此中但說六處為緣?」在十二緣起裡面只說是六處為觸的因緣,那說這話說的不圓滿,有過失吧?「答」,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由定俱 答:若有六處,定有餘二,無闕故。 你說三和為緣才有觸,是對的,可是說六處為緣也有道理。只有了六處的時候呢?他一定、他決定有其餘的兩種,一定有「六識」,還有「六境」,就是六塵。那兩種也不會缺少的,那麼不就是有觸了,一定是這樣嘛!因為這六識是依據六根生起的,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是現成的,自然是有六境可接觸作所緣緣的。 這是第一個理由,「由定俱」,第二個理由,「由最勝」。 天二、由最勝 又六處勝故,由六處攝二種故。 「又六處勝故」,又這個六處在三法之中,根、境、識來說,這六根是太重要了,所以從這一方面說。 「由六處攝二種故」,由這六處能夠該攝那兩種,能把那兩種該攝在內。因為你有六根的時候,你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時候才有六識。假設說是沒有眼根了,沒有眼根這眼識就沒有了,沒有六根就沒有六識了,所以根還是很重要的。所以由「六處勝故,由六處攝二種故」,所以就說「六處」,也就包括了這個道理。 戌六、觸緣受(分二科) 亥一、問 問:若自所逼迫,若他所逼迫,若時候變異,若先業所引,皆得生受。何故此中但顯觸為彼緣? 「問:若自所逼迫,若他所逼迫,若時候變異,若先業所引,皆得生受」,這底下是第六科「觸緣受」。這個觸緣受這個地方又有問題,分兩科,先問。 「問:若自所逼迫」,說是我們這個觸緣受,這個「受」這個問題,這個受生起的因緣也是很多的。比如說是「自所逼迫」,說這個人他自己逼迫自己,他要:我一天要拜一千拜佛,我拜五百拜的時候就辛苦了,不!我要繼續拜五百拜,我要逼迫我多用功。我靜坐一個小時不可以,我要靜坐八個鐘頭,自己逼迫自己要進步,那麼這裡面就會有受、有不同的受。 「若他所逼迫」,或者別人逼迫你,叫你拜一千拜、叫你坐二十個鐘頭靜坐、叫你把《法華經》背下來,當然這也是有受。 「若時候變異」,這個氣節,春、夏、秋、冬,寒熱的天氣有變化。 「若先業所引」,或者過去有什麼特別的業力、或者大功德的業力、或者有什麼罪過的業力引起問題,你就會有特別,「皆得生受」,都會生起一種特別的感受。或者是樂受、或者是苦受、或者不苦不樂受。 「何故此中但顯觸為彼緣?」這裡面「觸」,這個受既然是有這麼多不同的原因,為什麼這十二緣起裡面但說「觸緣受」呢?觸是緣的一個條件呢?「答」,第二科回答。 亥二、答 答:觸是彼近因故,由觸所引故,餘緣所生受,亦從觸生故,必不離觸,是故偏說。 「答:觸是彼近因故」,觸生受是那個「受」最親近的一個條件。你自所逼迫也好、他所逼迫也好、時候變異也好、先業所引也好,都是要經過觸才能夠有受的,所以說觸緣受是對的。 「由觸所引故,餘緣所生受,亦從觸生故」,由於觸的作導引它也有受,其他的因緣所生受,也還是…「亦從觸生故」,也要通過觸才能夠生起。 「必不離觸」,雖然是生起受的原因很多,總而言之決定不可以離開觸而有受的,所以偏說觸緣受。 戌七、受緣愛(分二科) 亥一、問 問:經中亦說無明為緣生愛,順愛境界,亦得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受為緣耶? 這第七科「受緣愛」分兩科,先問。「經中」也有這樣的說法,就是「無明為緣生愛」,由於這個人的糊塗沒有智慧,各式各樣的無明的因緣,引起這個人的愛欲心生起,這個「愛」是由無明生起。 「順愛境界亦得為緣」,隨順愛的這種境界,這個境界出現的時候能令你生起愛心,這個可愛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就是你一接觸它,它就會有愛出現,所以叫「順愛境界」,也可以為緣而生愛。 《披尋記》三一六頁: 順愛境界亦得為緣者:若可意事不可意事為所緣時,是名順愛境界。由可意事順和合愛,不可意事順乖離愛,由是故說順愛境界亦得為緣生愛。 這個《披尋記》解釋的很好。《披尋記》解釋的意思,「若可意事、不可意事為所緣」的時候,「是名順愛境界」。「由可意事順和合愛,不可意事順乖離愛」,不可意的事,不願意同它在一起,就願意乖離,裡面也有個愛,就愛它乖離,所以說叫做「順愛境界亦得為緣生愛」,就這樣一個講法。 這就提出兩個理由,一個「無明為緣生愛」,一個「順愛境界以得為緣生愛」。「何故此中但說受為緣耶?」受為緣而生起愛呢?提出這麼一個理由,來難問這件事,底下回答,第一科「顯正」。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顯正 答:以受力故,於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離。 這是「顯正」義。「以受力故」,這個愛心的生起,是以受的力量的緣故。就是我們的心與境界接觸以後,有順樂受、順苦受、順不苦不樂受,有這個受的力量才生起愛的。 「於相似境」,這個「相似境」怎麼講呢?就是所受的境界和所愛的境界是相似的,但是在心裡上是前後的差別。前一剎那是「受」,後一剎那是「愛」,在時間上有剎那、剎那的不同,但是是相似的。 這個受的境界、受的力量與相似的境界,「或求和合」,可意、滿意的境界就希望佔有了它,去求和合。但是不滿意的、不高興的境界,他就遠離,他要離開,那麼這就叫做「愛」,就生起了愛。 所以受緣愛是對的,這是「顯正義」。因為受緣愛,「受」是愛生起的最近的一個條件,不是疏遠的。底下「簡非」。 天二、簡非 由愚癡力,但於諸受起盡等相,不如實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 說是你說「由無明生愛」,由無明生愛這句話也有道理。 「由愚癡力」就是無明,由無明的力量會有什麼事情出現呢?「但於諸受起盡等相」,無明的力量,「但於」,只是在「諸受」的境界各式各樣的受,或者苦受、或者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是生起受的因緣;或者受熄滅的因緣;或者苦、集、滅、道,從這地方分別苦、集、滅、道的事情;或者是觀察這個受的過失;受的味與受起的味、起愛著的滋味;或者於受觀察受的過失、過患;觀察受的出離,各式各樣的情形。各式各樣的情形,就是各式各樣的受。「起盡」,就是生起的時候,「盡」就是滅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受生起的時候、滅盡的時候,或者是其他的行相。 「不如實知」,無明在這樣的法相上,不能夠真實的了知,這些都是畢竟空寂的,無常、無我的、無所有的,不知道。不知道就認為是有,有這一回事,而執著…在這裡生種種執著。 「由此不能制御其心」,由這個原因,由於不了知,執著它是真實有,那麼就不能夠來制伏,駕御,就是不能降伏自己的心了,心就是生了愛心了,是這麼一回事。 這裡面的情形呢?「無明」是普遍的為一切煩惱作生起的因緣的;這個「受」是特別的為愛作生起的因緣,這裡面有「通、別」的意思。「無明」是通於一切煩惱;這個「受」它是為愛煩惱作最親近生起的因緣,有通別的不同,這樣的關係。不否認無明為愛作因緣,無明為愛因緣這句話是對的,但是無明是「通」,通於…普遍為一切煩惱做生起的因緣;這個「受」單獨只為愛作因緣的,這裡面有這麼一點差別。 戌八、愛緣取(分二科) 亥一、問 問:由隨眠未斷,順彼諸法,取皆得生,何故此中但說愛為取緣? 這是第八科「愛緣取」。這愛緣取這地方也有問題,先提出這個問題。 「問:由隨眠未斷」,「隨眠」就是種子。這個煩惱的種子,當然這裡面…前面解釋取的時候,有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有這四個取,這個四個取的隨眠沒有斷。你沒有修學聖道,這個種子是不能斷的。 不修學聖道,種子是不能斷的,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只是在那邊靜坐,你修奢摩他的止,是不能斷煩惱的,這煩惱種子是不能斷的。非要有毗缽舍那的般若才行,沒有般若不能斷煩惱。為什麼般若能斷煩惱呢?般若能深入法性,所以能斷煩惱。所以人家「問:由隨眠未斷」,為什麼隨眠沒有斷?沒有聖道的關係。你沒有修這個毗缽舍那的觀是不能斷煩惱的。 這個煩惱的種子沒有斷,就「順彼諸法取皆得生」,出現種種的情況的時候,隨順彼法的因緣出現的時候,這個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就會現出來。這個「欲取」就會現出來,這個色、聲、香、味、觸,你有欲的隨眠未斷,那麼你接觸色聲香味觸的時候,這個欲就出來了。「見取」也是如是、「戒禁取」也是這樣、「我語取」也是這樣,這四種取都有貪、都有欲貪,「皆得生」。 「何故此中但說愛為取緣」,這樣講「隨眠未斷」就會生,什麼原因這十二緣起裡面單說愛緣取呢?愛為取做因緣,而生起取的煩惱呢?為什麼這麼講呢?提出這個理由來。 亥二、答 答:由希望生故,於追求時,能發隨眠,及能引彼隨順法故。 這是說出這麼一個理由,回答這問題。「由希望生故」,由於這個愛煩惱,若是它一現起的時候,這個愛煩惱一生起的時候,他就有一個希望心,他對於所愛的境界生起希望。就是總感覺到不足,要希望得更多、更多、更好的希望心。這個心一生起來的時候,「於追求時」,一希望了又有更多更好的希望時候,就要去求、去追求。 這個時候內心裡面有強烈的愛,同時還有了行動的時候,「能發隨眠」,就能夠增長取的種子,能增長這個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的種子,它就能發動、能增長這個隨眠種子的力量。 「及能引彼隨順法故」,這個愛煩惱有強烈的希望,在追求的時候,不但是能夠增長隨眠的力量,增長取的隨眠力量,還能夠引出來,製造出來彼取的隨順法,隨順於欲取的、隨順於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的事情。有愛的追求,就是創造了取的生起的條件,所以這個愛對於取的生起力量太大了,不只是隨眠的力量,所以就說愛緣取了,這麼意思,這麼講。 戌九、取緣有(分二科) 亥一、問 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何故今者說取緣有? 這是第九科說這個「取緣有」,取以後就有,這裡又提出問題來。「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這個十二緣起的次第,在取緣有之前,已經說過「無明為緣」,無明緣行,有了這麼一句話了。已經說了「無明為緣」,為增上緣會發出來業,就是發出來行,行就是有,發出來這個,已經說了。 「何故今者說取緣有?」現在什麼理由又「說取緣有」呢?前面已經說業就是有。業能有果,業是因,由因而有果,所以業就是有,前面已經說業了,這裡為什麼又說「取緣有」?提出這個問題,這底下回答。 亥二、答 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 這個和十二緣起裡面說的理由是相同的。「由取力故」,因為是有廣大的追求的關係,愛的力量增長了,廣大的去追求所愛的事情的關係,由這個力量的關係。「即令彼業」,即令彼無明發出來的那個業,又力量增長了,那就不同於無明緣行的那個時候的行了。到這個時候受到了取的熏習關係,「於彼彼生處」,「於」或者天的生處、人間的生處、或者三惡道的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就有力量能引發出來這個生死的果報,就是識、名色等,這個六處等果就生出來了,所以就說取緣有。所以和那個無明發起業有,還是不一樣的。 戌十、有緣生(分二科) 亥一、問 問:生亦以精血等為緣,何故此中唯說有緣生耶? 這是第十科「有緣生」。先提出這個問題。「問:生以精血等為緣」。這個是這個十二緣起裡面生緣老死這個「生」,生緣老死的這個「生」實在就是識緣名色,就是這個,所以也是以父母的遺體為緣,這時候才叫做「生」。 「何故此中唯說有緣生耶?」只是說那個業力,業力令生命生起的呢?那麼這為什麼這樣講?底下回答,回答裡面第一科是「由定俱」。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由定俱 答:由有有故,定有餘緣,無闕。 你說「生亦以精血等為緣」,這句話也是對,沒有錯,可是呢?「有」還是最重要的。由於那個有情他具足了「有」的業力,這業力若是具足了的話,「定有餘緣,無闕」,也就決定有其他的那些「緣」,就是血的、父母的遺體的因緣,也一定是有的,乃至中有這些事也都具足了,不會缺少的,所以就這樣說了,說是「有緣生」。 天二、由最勝 又有勝故,唯說彼為緣。 這是第二科「由最勝」。雖然有這麼多的緣,可是「有」的力量是最強大的,所以就說彼有為緣,「有緣生」。 戌十一、生緣老死(分二科) 亥一、問 問:亦由遠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為緣,老死可得,何故此中但說生緣老死耶? 這是第十一科「生緣老死」,「生緣老死」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亦由遠行」,這個老死,人的生命衰老了、死亡了這件事,也是由於那個眾生他「遠行」,走遠路,旅途的勞頓,使令他老,使令他死了。 或者是「不避不平等」,你已經吃飽了還吃,或者都是沒消化又再吃,當然這可能就會有問題,還有其他的很多事情。你不能夠躲避這些不平等的事情,那麼也會老、也就會死。還有「他所逼迫」等這些事情為緣,「老死可得,何故此中但說生緣老死耶?」為什麼、有什麼理由這樣說呢?答,這就回答。 亥二、答 答:雖由彼諸緣,必以生為根本故。縱闕彼緣,但生為緣,定有老死故。 所以一個人他老了,他死了,有很多的因緣會造成這件事,但是其中一定是「生」是最根本的。 「縱闕彼緣,但生為緣,定有老死故」,只要是有其他的遠行、不避不平等等這些因緣,但是雖然有彼諸緣會有老死,但是以生為根本。一定是識、名色、六處生了以後,才有老死的。「縱闕彼緣」,就算是闕了那個遠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等,但生為緣也決定是要有老死的,所以還是要這麼說才圓滿的。 酉二、明彼攝(分三科) 戌一、約煩惱等道辨(分二科) 亥一、問 問:此十二支,幾是煩惱道?幾是業道?幾是苦道? 這是第二科「明彼攝」,這「十二支次第分別」分兩科,第一科是「辨為緣」,這一科講完了。十二因緣每一科都有不同的理由提出來,但還是原來的無明緣行這十二個緣起說得比較圓滿。現在第二科「明彼攝」,下面是以三道來攝十二因緣,以因果等來攝十二因緣,就是這樣意思。 「此十二支,幾是煩惱道?」這三道就是煩惱道、業道、苦道;這個「三雜染」裡面就是「生雜染」,在這裡說是「苦道」。這個「道」就是從這裡通過去了,通到另一個地方去,不是停留在這裡。由「煩惱」通到「業」,由業又到了果報,由果報又通到煩惱,由煩惱…,就是這樣流轉生死的,所以叫做「道」。 這個十二支,「無明緣行」一共有十二個部份,若按同這個三種道來說,幾個是「煩惱道」?幾個是「業道」?幾個是「苦道」呢?這是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底下第二就是回答。 亥二、答 答:三是煩惱道,二是業道,餘是苦道。 「三是煩惱道」,就是無明、愛、取。「無明、愛、取」從十二緣起上的解釋,「無明」是發業的,能發動出來種種的業。這個「愛、取」呢?是發動了業力以後,有愛取的因緣,又能增長了已經發動的業力的力量,使令它的力量強大起來,能夠去招感果報。雖然同是無明,同是煩惱,但是有這樣的差別,有這樣的差別。但是我們仔細去想這件事的時候,也會發現愛取的時候,也是有無明的;無明的時候也是有愛取的。並不是說有愛取沒有無明;有無明沒有愛取,不是!只是在已經造成了的業力上,再增加它的力量的時候,叫做「愛」、「取」,是那麼回事,在所造的業力上有差別。 在能發動的煩惱,在滋潤加強業力的力量的時候那個煩惱,它們並不是有分明的是分開的,一點也不是,不是分開。 所以這個十二支裡面有無明、有愛取的煩惱。有無明的煩惱,也有愛取的煩惱,就是分這麼兩種。這三個煩惱,十二支裡面這三個是屬於「煩惱道」。 這個從修行人的分別心,從修行已經成功了的阿羅漢來看,也是有分別。就是以前阿羅漢,他沒有證阿羅漢果,沒有得初果須陀洹之前,當然也是有無明、有愛取,就是造了很多的業。但是等到現在得了阿羅漢果以後,他沒有愛取,也沒有無明。沒有愛取的時候,雖然他心、他沒有入定,他也見色聞聲的時候,他沒有愛取。沒有愛取,過去的識、名色的業力,沒有得到幫助,那麼就是沒有力量,將來就不再得果報了,這個時候叫做「心解脫」。斷無明的時候叫「慧解脫」,沒有愛取的時候叫做「心解脫」。從十二因緣的次第上,立出來不同的名字,一個叫「慧解脫」、一個叫「心解脫」。「此十二支,幾是煩惱道?幾是業道?幾是苦道?答:三是煩惱道」。 「二是業道」其中兩個,一個行、無明緣行的「行」,加上有、取緣有這個「有」,這二個是屬於「業道」。就是無明在行動的時候,通過身口意行動的時候,有所造作,這個時候就有業的出現,有業力的出現。 這件事呢?在我們中國哲學裡面不明白、不明顯的說到這件事。《易經》上多少有那麼一句話,也有業的意思,但是總是說的不夠分明。可是印度的外道也說到這件事,承認凡夫的煩惱一動了,就有業力,由業力招感生死,外道也承認這件事、有的外道承認這件事,有業。 「二是業道,餘是苦道」,三再加二就是五,十二緣起十二支去掉了五,還有七支,那七支是「苦道」。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五個,再加「生、老死」就是七個,這七個是我們苦惱的境界。這個生老死的這個「生」,其實就是包括「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這個,就是這個生。生就有老死,就這麼意思,那麼這是一個苦惱的境界。不但是三惡道,人天也一樣都是苦。 一樣都是苦,在解釋苦的時候,在唯識上說的微細,就是有世俗的苦、有勝義苦。「世俗苦」是我們能覺知到的,我們知道你罵我,我就心裡不高興,我也知道這是苦。有病了是苦,這誰都知道的。現在有「勝義苦」是自己不知道的,就是五取蘊苦。這都是包括在這,這叫做「苦道」。 這是用三道來攝十二支。 戌二、約因果等辨(分二科) 亥一、問 問:幾唯是因?幾唯是果?幾通因果? 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約煩惱道」,由三道來攝。這底下「約因果等辨」,約因果等事情來辨別這個十二緣起。也是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幾唯是因?幾唯是果?」十二支裡面,那幾個只是因?那幾個只是果?又那幾個又是因、又是果呢?通於因、也通於果呢?提出三個問題,這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第一義 答:初一唯因,後一唯果,餘通因果。 「初一唯因」,這個「初一」,就指第一個是無明,不是每個月的那個初一。第一個「無明」,「無明」它只是因。它能夠創造出來生死的業力,去得果報的,它有這個力量。它是染汙污的,別的法不能染汙它,它能夠有力量染汙其他的法的,這是生死的根本,「初一唯因」。 「後一唯果」,最後一個就是老死、憂悲苦惱,那只是果、它只是果。它是受染汙的,它不能染汙別人。 「餘通因果」,其餘的那十個也是因、也是果。譬如說是「無明緣行」,這個行若對無明來說,行就是果了;但是行若是對識、行緣識,行又是因了,展轉的也都通於因,也都通於果。譬如到「生老死」的時候,這老死和生來說,生也變成因了,是老死的因;但「有緣生」來說,生就變成果了。 所以從十二緣起展轉這樣說嘛,只有第一個是因;最後一個是果;其餘的都是又通於因、又通於果的,這樣子。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一個解釋。底下第二義。 天二、第二義 又即於此問,更作餘答:三唯是因,二唯是果,當知所餘亦因亦果。 「又即於此問,更作餘答」,又即於前面這個問,前面提出的這個問題,「幾是因?幾是果?幾通因果?」更作其他的不同於前面的回答。 「三唯是因,二唯是果,當知所餘亦因亦果」,這又是不同的回答了。「三唯是因」,就是「無明、愛、取」這三個它們是因。「二唯是果」,後面的這「生、老死」是果。這個「三唯是因」呢?其餘的都是它所創造的果了。 若「二唯是果」呢?前十個都是因,最後的生老死是果,這樣的意思。 這個《披尋記》解釋很清楚, 《披尋記》三一八頁: 三唯是因等者:三謂無明、愛、取,發業潤生此為根本,說唯是因。二謂生、老死,樂著戲論及業異熟之所生故,此酬前相,說唯是果。諸所餘支,望義說別,亦因亦果。 「三謂無明、愛、取,發業潤生此為根本」,「發業」就是無明,「潤生」就是愛、取。以「此為根本」才有這麼多的麻煩,這麼多的苦惱,所以說唯是因。 「二謂生、老死,樂著戲論及業異熟之所生故」,「樂著戲論」就是煩惱。「及業異熟之所生故」,就是有了生老死。「此酬前相,說唯是果」,它來酬謝前面的十種,所以它就是果了。 「諸所餘支,望義說別,亦因亦果」,其餘的也是因、也是果,這樣子說法。這個問題也解答完了。 戌三、約獨雜相辨(分二科) 亥一、問  問:幾是獨相?幾是雜相? 這底下說,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約煩惱三道辨」,第二科「約因果等辨」,第三科「約獨雜相辨」,有「獨相」,有「雜相」來辨這個十二緣起。第一科是「問」。 「幾是獨相?幾是雜相?」十二支裡面,那幾個是單獨的相貌?它有自己獨立的相貌,各別的相貌。幾個是混雜、混合的相貌?又是這樣子,又是那樣的。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總標 答:三是獨相,行等是雜相。 「答:三是獨相,行等是雜相」,這三個是「獨相」。三個獨相就是那個無明、愛、取。它和其他的支是不相混雜的,所以叫做「獨相」。其他的「行等」就是有雜相,就是與其他的支有混合的形相。 這一科是「總標」,這底下「別辨」,來解釋前面說的「獨相」、「雜相」。分三科,第一科是「說行有」,分兩科,第一科「問」。 天二、別辨(分三科) 地一、說行有(分二科) 玄一、問 問:何故行有是雜相? 「何故行有是雜相?」這個前面說無明、愛、取三個是「獨相」,行等是「雜相」,是什麼原因行有是「雜相」呢?行有等是雜相呢? 玄二、答 答:由二種說故,謂能引愛非愛果故,及能生趣差別故。 「答:由二種說故,謂能引愛非愛果故,及能生趣差別故」,所以行有是雜相,這個理由在這裡。 「由二種說故」,因為它們發生的作用不是一種,有不同的差別。那不同的呢?謂能引發出來可愛的果報和不可愛的果報,行有這個業力發出人天可愛的果報,三惡道不可愛的果報,所以這就叫做「雜相」。 「及能生趣的差別故」,「能生趣」,能生五趣的差別,人、天是二趣,三惡道是三趣,加起來是五趣的差別。它有這種差別,所以叫做「雜相」。 這底下又繼續解釋,前面說是約「行有」,這是第一科,第二科「說識與名色六處一分」也是雜相。 地二、說識與名色六處一分(分二科) 玄一、問 問:何故識與名色、六處,一分有雜相? 這提出來這個問題,「識和名色和六處一分」,它們怎麼也是有「雜相」呢?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名色裡面,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支裡面有一個「識」。這個名色裡面這個「名」,名就是識。這個「名」裡面有受想行識,有「識」。六處之中、六處裡面呢?這個「識」是叫做意處。六處裡面的意處,就是識。這樣說呢?這個「識」在名色裡面叫「名」;在六處裡面叫「意處」,識與名色六處它是其中之一分,所以叫做「雜」,有這樣的理由。所以也叫做「六處一分」,這一分有這意思,就是名色裡面的一分,六處中的一分。前面是提出問題來,這底下回答。 玄二、答 答:由三種說故,謂依雜染時故,依潤時故,依轉時故。 「由三種說故」,前面說「二種說」,這底下說三種說,所以它是雜相。 「謂依雜染時故,依潤時故,依轉時故」,分這三個時期來說它是雜相。看這個《披尋記》裡面的解釋: 《披尋記》三一八頁: 由三種說故等者:依雜染時說名識支,謂由邪行令心顛倒。依彼潤時建立名色支,謂識種子愛取潤已,能取能滿當來名色自體,令住結生相續故。識於其中是其少分,由是說言名色一分。依轉時建立六處支限等六處圓滿生已,能為眼等六識所依,即於爾時彼眼等識得意處名,識於其中是其少分,由是說言六處一分。 「由三種說故等者:依雜染時說名識支,謂由邪行令心顛倒」,這叫做雜染時。就是比如是…識緣名色的時候,這個中有去…假設按人來說,其實普遍都是顛倒。若人來說,令心顛倒。 我曾經舉一個例子,本來在生存的時候是個男人,但是由於業力的關係,他若變成女人的時候,他心就是個女人了。我認為這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這個業的力量太大了,就使令他的心顛倒了,所以就是「依雜染時」,所以叫做雜相。你生存的時候男人,死掉了,第二生變成女人的時候,他心就顛倒了,這就是「雜相」。 譬如說做人的時候,忽然去變成三惡道,變成畜生了,那是「雜」,變了!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雜染時。「依雜染時」,所以叫做「雜相」。 第 15 頁,共 15 頁
本文档为【V10-T10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809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