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部数学学科学习手册

小学部数学学科学习手册

举报
开通vip

小学部数学学科学习手册教师教育教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学习手册第一部分教学目标研制与落实之理论学习题目一:为什么说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为学生,而非教师?【要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资源链接】[1]《教学论》李朝辉清华大学出版社[2]《“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问题管窥》李康耀陈林生《教书育人》2015[3]《关于构建主体性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考》姚永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学习心得...

小学部数学学科学习手册
教师教育教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学习手册第一部分教学目标研制与落实之理论学习题目一:为什么说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为学生,而非教师?【要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资源链接】[1]《教学论》李朝辉清华大学出版社[2]《“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问题管窥》李康耀陈林生《教书育人》2015[3]《关于构建主体性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考》姚永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学习心得】而在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此,教师必须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甚至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题目二:怎样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间的关系?【要点】(1)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同时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2)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3)教学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而教学目标则较多的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4)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只有在对教学目的具体化后,即提出达到目的的手段、时间以及检验目的是否达到的工具、步骤后,目的才会变成目标。【资源链接】[1]《教学论》李朝辉清华大学出版社[2]《课程论》(美国)艾伦•C•奥恩斯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现代教学论》裴娣娜等陕西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4]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4蔡晓杰【学习心得】           1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教育目的。2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题目三:怎样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要点】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出了方向性,并且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制定。【资源链接】[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林志强教育科学出版社[2]《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蔡晓杰陕西师范大学[3]《“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何宝安江苏教育研究1992【学习心得】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表现为学生在课程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通过一个特定教学过程(如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的建设,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教学过程。题目四:在教学中如何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融合?【要点】(1)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目标;(2)把握课程目标灵魂,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3)理解课程目标内涵,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性;(4)遵循课程目标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生成性。【资源链接】[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主编[2]《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施良方著[3]《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蔡晓杰陕西师范大学[4]《“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何宝安江苏教育研究1992【学习心得】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教学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小学数学课同样如此。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当教师和学生在教数学、学数学的过程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链接起来、融合在一起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题目五:在教学中怎样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要点】(1)情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2)态度是对一定对象的评价和所持的心理倾向,是对人、事、物的简化概括的看法或反映;(3)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其中理想、信念、信仰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资源链接】[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主编[2]《三维目标整合教学策略》比较师范大学出版社,李亦菲著译【学习心得】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现为情绪。二是表现为热情。三是表现为兴趣。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题目六:教学目标具有哪些功能?【要点】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测功能。【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李秉德著译[3]《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者:张华[4]《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周国兴、段兆兵主编【学习心得】1、导向功能,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学的方向。2、激励功能,教学目标能够对师生产生激励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 3、标准功能,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多方面的,涉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因此教学评价的标准也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4、调控功能,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过程起到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教学目标是具体的,能够对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做出描述,用教学目标可以检测教学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成因,并对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控。题目七:布鲁姆在“认知领域”对教学目标是如何分类的?【要点】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划分为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是逐步加深的,往往前一个水平是后一个水平的基础,后一个水平是前一个水平的加深。【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互联网: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一分册【学习心得】布鲁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1知识。对先前学习过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2领会。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3应用。讲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4分析。讲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关系的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5综合。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6评价。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的标准或外在的标准进行价值判断。题目八:布鲁姆在“情感领域”对教学目标是如何分类的?【要点】克拉斯沃尔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即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以及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互联网: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二分册【学习心得】克拉斯沃尔、布卢姆等在1964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一书中把情感领域目标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注意)、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1、接受(注意)。它分为三个亚类.(1)觉察。(2)愿意接受。(3)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2、反应。它包括三个亚类。(1)默认的反应(2)愿意的反应(3)满意的反应3、价值评价。它包括三个亚类。(1)价值的接受(2)对某一价值的偏好(3)信奉4、组织包括两个亚类。(1)价值的概念化(2)价值体系的组织5.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包括两个亚类。(1)泛化心向(2)性格化。题目九:布鲁姆在“动作技能领域领域”对教学目标是如何分类的?【要点】哈罗把动作技能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反射动作、基础性动作、知觉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由于反射动作和基础性动作是随着身体发育而自然形成的,不是习得的技能,所以教学中不设定这两方面的低层次的学习目标。【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互联网: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三分册【学习心得】1、知觉,是通过感觉器官觉察客体、性质或关系的过程。2、定势,指为某种特定的行动或经验而作出的预备性调整或准备状态。例如,渴望熟练地操作钻床。3、指导下的反应,指个体在教师指导下,或根据自我评价表现出来的外显的行为。例如,根据示范表演一种舞蹈;通过尝试各种程序,发现烫平短衫的最有效的方法。4、机制,指已成为习惯的习得的反应。例如,混合各种原料,制作奶油蛋糕的能力。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个人能够表现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例如,演奏小提琴的技能。6、适应,指改变动作活动以符合新的问题情境。7、创作,指创作出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例如,创造一种现代舞蹈。题目十:加涅对教学目标是如何分类的?【要点】他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资源链接】[1]《教学论》李朝辉清华大学出版社[2]《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郭 成《课堂教学设计》2011[3]《学习的条件》罗伯特·加涅人民教育出版社[4]《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加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春艳著【学习心得】(一)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使符号应用成为可能的习得性能。加涅认为这类技能是人类习得的最为重要的性能类型,因而也是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二)言语信息。言语信息是能够陈述观念的一种习得性能。(三)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内部控制过程,是学生赖以选择和调整他们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的内部过程。(四)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指学习者进行身体操作性活动的能力。(五)态度。态度指学习者获得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些人可能更愿意选择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为其业余活动,而另一些人却更愿意阅读文学作品题目十一:你对新课程“三维”目标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要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培养的载体与凭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和依托;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技能获得的的途径与保障,也是知识与技能的一种灵活运用与升华,同时也孕育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前提与动力,对过程与方法具有调控和推动作用。【资源链接】[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主编[2]《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各学科均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习心得】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三维目标整合,就是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载体的作用,没有知识与能力这个载体,其他目标也就不存在了;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维度之间的中介物,起着连接和桥梁的作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起着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目标维度升华与实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真正达到盲人的理想境界。题目十二: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什么必须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来确定?【要点】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组成,各组成部分彼此影响、水乳交融。教师通常需要设计的是具体的课时目标。教学总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是一般目标与特殊目标、上位目标与下位目标的关系。特殊目标是一般目标的具体化,下位目标是上位目标的具体化。因此,在设计具体的课时目标时,必须使之与教学总目标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内容上的一致,并推动和促进教学总目标的实现。【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制定【学习心得】国家在各科课程标准中都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并提出了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 建议 关于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建议给教师的建议PDF智慧城市建议书pdf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下载税则修订调整建议表下载 、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这些都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如果离开了课程标准,教学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无法落实和完成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虽然课程标准具体不到一个单元一篇文章和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但对一类知识是有目标要求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过度到一个单元或设计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题目十三: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什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有赖于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兴趣,性格特征等因素去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学生将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相反,教学目标定得过低,不具挑战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达到目标也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偶额目标也就形同虚设而毫无意义。【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美)泰勒著罗康、张阅译【学习心得】第一,应该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地位来确定教学目标。针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自己学生的地位考虑他们的经验、他们的需要、他们的认知水平等。第二,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也就是前面程老师谈到的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非常明确要干什么和如何去做;能够亲身体验做或者学的全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或跟着教师去做;能有一种实现目标的成就感。第三,强调实践是确立语言知识或是语言技能等目标的基础。应该对每个单元、每节课、每项具体活动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应该有比较明晰的实践目标。题目十四: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什么必须要“依据学科的性质特点”来确定?【要点】不同学科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于他们在知识类型、教学方式、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要求也必然不同。例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主要传授的是陈述性知识,即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也就是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的知识,这类知识往往要求学生达到理解,记忆和应用的目标;而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来说,主要传授的是程序性知识,即关于操作和实践的知识,也就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这类知识往往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反复训练,达到形成熟练,灵活的操作技能的目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如果出现偏差,目标设计脱离实际,教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三维目标整合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亦菲著【学习心得】教学设计是准备一堂课的首要工作,科学合理的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而如何将以上不同的方面有机统整起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提倡“用教材教”的理念,主张跳出教材看教材,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以便从更高的角度理解教学内容。如果能从学科的本质出发,以学科特有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任务等来指导教学设计,不失为一个化“用教材教”的理念为实践的独特视角。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学科的魅力、理解学科内涵,体现学科课程教学的固有价值。题目十五: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要点】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名师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冯增俊著【学习心得】1、全面性原则。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要涉及课程三维目标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应当同时兼顾三维目标体系这个有机的整体。2、系统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从“学科课程目标→学科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步系统化,上下贯通,相互联系。3、操作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学习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4、具体性原则。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5、科学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明确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要针对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有意识地改变实际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不相一致的现象,使得目标设计具有科学性。题目十六: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点】(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2)分析了解学生; (3)根据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4)列出概括性的教学目标。【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目标本位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指南》福建教育出版社(美)斯蒂芬·耶伦,(美)艾维·李协编【学习心得】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题目十七: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时,应注意哪些要素?【要点】学习的主体、主体的行为、主体行为产生的条件、主体行为达到的程度,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以体现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上的变化。【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目标本位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指南》福建教育出版社(美)斯蒂芬·耶伦,(美)艾维·李协编【学习心得】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包括四个方面:(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达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注意事项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默认行为主语是“学生”注意事项2、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应力求具体、明确、可以观察和测量。题目十八:设计“三维”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要点】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语言要体现出“学”的结果;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不要机械教条地运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单元整体备课的意识,既要注意设计教学的“硬任务”(如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也要设计“软任务”(文化意识的培养、道德情感的熏陶、想象力思维发展的培养、学会学习的引导等)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做到真正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全面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三维目标整合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亦菲著【学习心得】1、课堂教学中,要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巧用于课堂,用生活问题激活课堂,用已有的数学现实激活学生的思维,就使得数学课堂有了生活之水的滋润,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2、小学生的数学情感往往是在教学课堂中被问题情境所激发,从而培养起来的。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问题要问得巧妙,问得引人入胜。3、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意志,是很难强迫操控的。然而,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的调节和控制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只要对数学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就能保持数学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题目十九:设计“三维”目标一般要遵循哪些步骤?【要点】(1)钻研教学内容;(2)充分了解学生;(3)重组教材内容;(4)挖掘德育内容。【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三维目标整合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亦菲著【学习心得】(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的学习习惯;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三)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题目二十: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什么要时刻注意“片面与割裂”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要点】在教学目标制定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片面与割裂问题”。片面问题是指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只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在实际的教学中较为普遍,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部全面。解决策略为坚持全面发展观,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是新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发展观”。割裂问题是指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缺乏整合,将三个维度的目标独立设计,分别列出;对同一内容不同阶段的要求,缺乏统筹,不能很好的进行整体设计。为此,新课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强调“统筹”和“整合”,即要求基于“统整观”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资源链接】[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目标本位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指南》福建教育出版社(美)斯蒂芬·耶伦,(美)艾维·李协编【学习心得】相对于学生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何一个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何一个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生积极认知和实践运用的经历中才能实现自我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运用和反思,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力,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题目二十一:在教学中怎样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要点】情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态度是对一定对象的评价和所持的心理倾向,是对人、事、物的简化概括的看法或反映;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其中理想、信念、信仰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资源链接】[1]《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相关理论)[2]《浅谈阅读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孟崇,语数外学习,2013年第6期[3]《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秦立富[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主编【学习心得】许多书刊上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维度的阐述并不一致,有的只简缩成“情感”二字,有的表述为“情感与价值观”或“情感与态度”,这些都弱化了其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从整体上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从心理学上来理解,这三者的意义应该是有所不同的题目二十二: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层评价?【要点】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状况;要尝试创设动态的评估环境;要注意评价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资源链接】[1]《分层评价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探讨》李长刚《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SOLO分层评价法的应用与探究》孙佳欣《东北师范大学》2011[3]《对学生的学业实施分层评价》季尧《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年[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主编【学习心得】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进步的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成效的一个基准,这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层次达标学生给予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努力。让所有学生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题目二十三:怎样利用好教材中素材,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要点】(1)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筛选适合探究活动的素材。素材的选取应依据教学目标,尽可能选取一些陌生的、与学生原有基础的相关联的内容,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素材内容,应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筛选;(2)利用素材,创设探究活动的情景,情景时形成学习内容的具体背景,他不仅包括过程的情景化,也包括结果的情景化;(3)利用素材,进行探究活动时,要考虑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合。【资源链接】[1]《指导小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探索》汤国平《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2]《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龚道敏《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主编【学习心得】教材的开发和设计也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并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会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借助学习情景中提供的素材发现或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这类学习情景与探究活动融合在一起,情景的创设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贯穿活动始末的大背景,对探究活动的进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托并利用好教材,努力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持久兴趣的最有效途径。题目二十四: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什么?【要点】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求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强调教育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把学生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要素综合起来,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来设计和确定课程的目标。     【资源链接】[1]《课堂变革: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我校十年课改的反思》国平《内蒙古教育》2013年[2]《孩子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郭宗莉黄铮宋艳《上海教育》2010年[3]《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体系》张映姜《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新课程目标:发展为本》孟宪乐《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学习心得】“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题目二十五: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课改新局面?【要点】树立教育服务意识,保障学生的教育自主权;强调自我尊重的观念,关注学生自由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多元的教育目标与学生评价体系。【资源链接】[1]《如何强化落实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蔡志刚《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2]《试论语文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建立》曹维平-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3]《“学生为本”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李伟《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4]《“以生为本”是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董泽芳《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学习心得】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就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教育的真谛,绝不应是捧上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应是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良好个性。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在人本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推进环境育人工程,创建和谐人文校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校园环境。题目二十六:谈谈对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解?【要点】教育供给侧能促进教育的基本公平和均衡发展。【资源链接】[1]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教育供给侧改革关乎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2016-03-06002.[2]《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问题》张国霖《基础教育》2016年[3]《刘洋:七方面促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李晗《经济》2016年【学习心得】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因为说到底,学生最终是要离开学校的象牙塔,遨游驰骋于社会的。这就具体落实在对教育领域原有供给、服务的改造和转型上,在培养方式、学段衔接、专业部署、课程设置、考试评价、就业指导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等众多领域,只有教育的供给端实现转型升级了,有效的教育供给、精准的教育供给、创新的教育供给才能够真正解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问题,仅仅靠减少、降低和限制手段,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和需要的题目二十七:“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评价?【要点】宏观层面: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和评价机制;中观层面:建立和持续完善现有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微观层面: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框架。【资源链接】[1]张生.“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评价[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2:16-18.[2]《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谭维智《教育研究》2016年[3]《“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因和突破口》林业《新课程·下旬》2015年[4]《“互联网+”时代教育模式的探讨》姚莉《科技视界》2016年[5]《张治:“互联网+”时代教育何为》潘晨聪《上海教育》2015年【学习心得】建立系统、全面、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将有助于明确基础教育质量的方向和要求,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同时,它又是及时改进评价方式、评价技术,并有效监控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互联网+”时代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不仅涉及评价机制体制的顶层设计,还涉及评价理念的革新,包括从“评价为了学习”到“评价就是学习”过渡,也涉及未来人才素质素养的理念革新,以及评价核心技术的革新。题目二十八:什么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点】(1)从基础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重点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基础定位;(2) 从独特贡献的角度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重点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学科意义。【资源链接】[1]李晓东.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J].今日教育,2016(3).[2]《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些思考》喻平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3]《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成尚荣《中国教师报》2014年11月[4]《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史宁中《中小学管理》2016年【学习心得】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题目二十九:何看待“翻转课堂“的热现象?【要点】(1)“翻转课堂”能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2)“翻转课堂”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3)“翻转课堂”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4)“翻转课堂”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5)“翻转课堂”是“生成课堂”这一全新理念的充分体现。【资源链接】[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张金磊王颖张宝辉《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2]《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3]《“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金陵《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4]《透视“翻转课堂”》张跃国张渝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5]《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卢强《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学习心得】 “翻转课堂”以“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一新颖教育模式的到来,冲击并挑战着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也许正因为此,全国各地掀起了“翻转课堂”实践热潮。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翻转课堂”确实有其存在价值。在课堂上,通过微视频课程的播放,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能享受到更高端和精准的教育资源,无疑有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从宏观意义上而言,最终有助于学校效率的提升进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题目三十: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综合表现?【要点】(1)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包括三项素养: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3)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资源链接】[1]《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褚宏启张咏梅田一《中小学管理》2015年.[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左璜《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3]《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钟启泉《中国教育报》2015-4-1(7)[4]《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刘月霞《基础教育课程》2015.(2上).[5]《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辛涛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李晓东《今日教育》2016年3期【学习心得】“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小学阶段,是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启蒙期”。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为“四能四会”。1能健体会学习2能友善会感恩3能独立会内省4能共处会审美。附加内容一、有教师说:我课教得很好,学生不会,责任不在我,你怎么理解这一看法?1.学习指导:(1)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2)教师教学好坏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及其能力的提升,要以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及能力提升作为教学好坏的标准,不能以其自身教的好坏作为教学好坏的标准。2.拓展阅读:[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010[2]《陶行知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顾明远边守正主编2011【学习心得】作为教师到底教什么呢?作为学生到底学什么呢?我觉得现在在课堂上有老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但是我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在课堂上我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就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只重视“经”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完全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可是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低级的动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既学习掌握知识,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潜力的挖掘,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二、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1.学习指导:(1)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力争成为学生的表率和被追随者;(2)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成为我们的常态教育;(3)做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从人格上尊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生兴趣、探究欲望等才能够得到保护并持续发展,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4)弘扬科学的真谛,使学生真正感到科学造福人类的贡献。2.拓展阅读:[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2012[2]《科学咨询:教育科研》赵洁2015[3]《少年智力开发报》蒋雍梅2013【学习心得】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品德心理的发展是以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对某项技能是否掌握,运用得是否得心应手,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正确得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学生的学习情绪低下,知行不能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知情行方面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备课中首先考虑如何以认知的手段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做到以情导行。具体来说,就是处理好新教材中的探究、实践与评价和心灵导航的关系,带领学生通过活动的探究来领会导航上的知识点。三、如何理解教师教学工作中的计划性与生成性?1.学习指导:(1)教学是一个有着严格计划的过程——体现教学的静态性,体现教学的计划性;(2)教学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体现教学的动态性,体现教学的生成性;(3)教学是其计划性与生成性的辩证统一。2.拓展阅读:[1]《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朝辉主编2010[2]《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韩守宏2007【学习心得】计划是必要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计划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计划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1.学习指导:(1)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力争成为学生的表率和被追随者;(2)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成为我们的常态教育;(3)做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从人格上尊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生兴趣、探究欲望等才能够得到保护并持续发展,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4)弘扬科学的真谛,使学生真正感到科学造福人类的贡献。2.拓展阅读:[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2012[2]《科学咨询:教育科研》赵洁2015[3]《少年智力开发报》蒋雍梅2013【学习心得】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如此。五、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学习指导:(1)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平等分享教学资源; (2)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平等参与人际交往;(3)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4)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公平。2.拓展阅读:[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2012[2]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网址链接: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5fwdtVDBY6ruUsRxb-_UZLbXFJ5z4ySfn7q2YRhBtmZflEHVTdM6YdwSaFmLAjd1tOJHREs17brQVIHM4RAkGKo2YnX_6ch0ri1f-YBwGz_【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要因势利导,审时度势,引领每一位学生走进知识的天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容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弱点。要学会期待,期待每一位学生的转变,期待每一位学生的成功。用百年的耐心去等待。要学会引导,把引导变成一种激励、一种启迪、一种力量、一种艺术。在学生疑惑的时候给予点拨,在学生畏惧的时候给予动力,在学生厌倦的时候给予兴趣,唤起学生潜在的能力,使之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六、中怎样才能做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1.学习指导:(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对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化、学科化,对生活经验所蕴含的道理加以解释,用生活经验去理解科学知识等行为,都能形成学生新的认识;(2)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3)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策略。2.拓展阅读:[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2012[2]《陶行知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顾明远边守正主编2011【学习心得】《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教而教,没有深入了解教材设
本文档为【小学部数学学科学习手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用户4371444094
一线资深教师
格式:doc
大小:285KB
软件:Word
页数:81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7-14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