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举报
开通vip

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第一节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事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部分同学们自己自学。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传统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绝对优势理论。 (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

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事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部分同学们自己自学。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传统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绝对优势理论。 (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四)瑞典经济学家埃里·赫克歇尔在1919年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提出要素禀赋理论。 (五)赫克歇尔的学生蒂尔·俄林在1993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六)美国经济学家华西里?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 二、绝对成本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s) (一)基本原理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如果外国供应的商品比本国制造的还便宜,那么最好用本国擅长生产的产品与之进行交换,而不要自己生产。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 (二)举例说明 假设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定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生产情况如表2-1(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有利。以表2-1(b)加以说明。假定分工后,英国以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酒,则两国拥有产品状况如表2-1(c)。 表2—1(a):分工前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毛呢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英国 葡萄牙 1 1 120 80 1 1 70 110 表2—1(b):分工后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毛呢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英国 葡萄牙 2.375 190 2.7 190 表2—1(c):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 国家 酒产量(单位) 毛呢产量(单位) 英国 葡萄牙 1 1.375 1.7 1 从表2-1中可见,英、葡两国在分工的情况下,产量比分工前都提高了。通过国际贸易,两国人民的消费都增加了。 (三)主要内容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 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率高、成本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率低、成本高,处于劣势的产品。 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由于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存在着差异。 (四)绝对成本论的局限性 如果一国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生产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这时会不会发生国际贸易?如果发生国际贸易,那么处于劣势的国家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呢?对于这个问题,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没有提出,也没有回答。 三、比较成本(The0ry Of Comparative Costs) (一)基本原理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但两者的不利程度必定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少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如果一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用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进口劣势程度较大的产品,同样能从交换中获得利益。同理,两种产品的成本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优势程度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程度较小的产品,从而可从交换中获利。 (二)举例说明 为了说明这个理论,李嘉图沿用了斯密的英国和葡萄牙的例子,但对条件作了一些变化,加以解释。 表2—2(a):分工前 表2—2(b):分工后 从表2—2种可见,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分工原则,葡萄牙应分工生产葡萄酒,英国应分工生产呢绒,然后,双方进行交换。分工的结果是,两国总的劳动量投入未增加,但两种产品的总产量增加了。两国进行交换,对双方均有好处,也就是说,双方都获得了比较利益。 (三)主要内容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 2、贸易双方,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 3、双方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两国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发挥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存在着差异。 (四)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把复杂的经济情况高度简化了,他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只是以许多重要假设作为前提条件。正是这些假设条件,使得比较成本理论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 三、要素禀赋论 (一)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1. 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2.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3. 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程度。 (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要素禀赋论基于一系列假设前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2. 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3. 假定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 假定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收益不变。 5. 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6. 假定在各国内部,生产诸要素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在各国间生产要素是不能自由 转移的。 7. 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 (三)要素禀赋论的理论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要素禀赋论简称H-O定理,该学说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1、基本原理 根据H-O定理,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商品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2、主要内容 (1)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 (2)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 (3)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3、举例说明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分工和贸易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 4、结论 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和不同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国际分工格局与贸易类型,这是要素禀赋论的核心与精髓。 (四)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1、基本原理 国际贸易不仅可使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差缩小,而且会使要素价格差缩小,趋于均等,这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论证了自由贸易导致要素价格均等,是一种必然,而不仅仅是一种趋势。 2、举例说明 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国际贸易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例如会使贸易各国间同质劳动获得等量工资,资本获得均等的利息,土地获得同样的地租。国际贸易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可以A、B两国进行劳动密集型产品X和资本密集型产品Y的贸易为例,说明两国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价格均等化过程。 3、结论 这一学说试图说明,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各国的经济结构,而且还可以改善各国收入分配不均,缩小彼此经济差距。 (五)里昂惕夫之谜( The Leontief Paradox) 1、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试图用美国的经验来验证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2、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进行分析 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两种,然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揽子出口品和一揽子进口替代品,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所需要的国内资本和劳动量及其 比例,见表2-3 表2—3:每百万美元的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 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额(1947年) 出口品 进口替代品 资本k(美元) 2550780 3091339 劳动力L(工/年) 812313 170004 资本/劳动力(K/L) 13.911 18.185 3、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因而得出与要素禀赋论相反的结论。 4、里昂惕夫之谜激发了其他经济学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格局的类似研究,以检验要素禀赋论,结果发现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着这个谜。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以国际分工理论为理论依据,阐明发展国际贸易的客观必然性与必要性。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国家间的劳动分工。 (二)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1、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必要的前提。 人类历史上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从而从不同角度推动国际分工向前发展。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有了简单的机器生产,人类社会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国际分工的萌芽状态,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最初的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人类历史上进行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就把销售工业品和输出原料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卷入到国际分工之中了。作为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是:主要表现为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而且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 (3)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以电器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动机和电力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分工日益加深;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主导地位;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经济部门之间分工占主导地位;形成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二次大战后,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以电子工业为核心 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主导地位;部门内部、企业内部分工的趋势加强;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格局发生变化;国际分工的形式出现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特点;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无形的服务业领域扩展;研究开发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分工不断加深。 2、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带来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形成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第二次产业革命后形成的工业国与工业国各部门之间的分工,第三次产业革命后形成的部门内部的分工,使国际交换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2)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 二次战后,伴随着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新部门、新行业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国际分工向多层次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中间性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 ②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③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很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④国际贸易领域扩大,已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发展为包括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三大贸易领域。 ⑤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从一般贸易发展为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 3、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4、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强制、畸形和剥削的性质和特征。 (三)中国利用国际分工理论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1、参加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既然国际分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就应该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以加速经济的发展。 2、参加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应遵循的原则 在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格局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和符合国情等原则,以最大限度抵消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剥削性、不平等性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二、国际价值理论 从国际贸易可实现价值增值、从而实现互利的角度论证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一)国际价值的含义 国际价值,即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它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消耗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 (二)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1、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是以商品的国际价值为交换尺度的,而国际价值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要进入国际市场,意味着同一商品拥有两种价值尺度—国内(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而且这两种价值尺度之间存在着差异,即绝对差异和比较差异。 (1)绝对差异 指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 国内价值国际价值 铅笔3小时6小时 钢笔6小时3小时 (2)比较差异 指不同商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在程度上的不同。 国内价值国际价值比较差异 甲商品6小时3小时2:1 乙商品3小时1小时3:1 国内价值国际价值比较差异 甲商品3小时6小时1:2 乙商品3小时 4.5小时1:1.5 3、利用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可以使贸易双方在国际交换中实现互利 (1)利用绝对差异获取贸易利益 交换的两国各有一种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即各有一种商品占优势,两国应分别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进口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就可以实现以较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换取较多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够实现互利的目的。 (2)利用比较差异获取贸易利益 交换的双方有一国的两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均低于国际价值,即该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优势,但优势程度不同,这时,该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优势程度较大的商品,进口优势程度较小的商品,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另一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均高于国际价值,即两种商品的生产论处于劣势,但劣势程度不同,这时,该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劣势程度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程度较大的商品,利用绝对劣势中的相对优势,也可以获取经济利益。 (三)中国应正确运用国际价值理论发展对外贸易 1、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实现国内价值的增值,取得贸易利益,以促进经济发展。 2、但我国的对外贸易,绝不能仅仅以贸易利益为出发点,而应以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为重,即在保证全局的、长远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条件,参与国际交换,获取贸易利益。 三、社会再生产理论 从国民经济发展需保持各种比例关系,论证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一)基本概念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社会生产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包括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之间,以及各部类内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在实物形态上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二)在一国范围内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在实物形态上达到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 由于受生产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条件、以及资源和气候等因素的制约,现实中,各国不可能在实物形态上满足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 (三)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社会再生产对各种比例关系的需要 对外贸易的职能是沟通对外商品流通和交换。因此,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实现使用价值的转换,改善生产的比例关系,使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得到满足。 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国要想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要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实物形态转换,来满足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需要。 (四)发展对外贸易可调剂余缺,以长线资源交换短线资源,扩大经济规模,加速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如果不发展对外贸易,国民经济只能实现自我循环,国民经济运行只能建立在短线资源的基础上,势必会有一部分社会长线资源被闲置,无法发挥作用从而社会经济规模将低于潜在可能。 (五)对外贸易在新的经济循环中,不仅仅对国民经济起调剂和补充作用,还必须起强有力的杠杆和推动作用。 新的经济循环是指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有机结合。在这种新的经济循环下,国民经济有可能建立起超越本国经济内在力量的扩大再生产规模,建立起高级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才能根据我国的需要和国外市场的可能,将国内外资源和市场适当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节新贸易理论 一、新贸易理论的形成 (一)新贸易理论形成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封闭式的或近封闭式的国别经济系统已经不复存在,从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面对新情况,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这就引发了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再思考。 (二)新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克西特(A·Dixit)、埃西尔(W·Ethier)、克鲁格曼(P·Krugman)、赫尔普曼(E·Helpman)、格罗斯曼(G·Grossman)、斯宾塞(B·Spencer)和布兰德(J·Brander)等人。 (三)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1、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第格里兹(Stigliz)发表了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的两难选择的模型,首次突破完全竞争的假设,讨论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2、1981年克鲁格曼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的论文,进一步对要素禀赋和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相似产品之间的贸易及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等进行了考察,并建立了一个贸易模型。该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假定和规模收益不变假定,把新贸易理论提升到基础贸易理论的高度,使其适用性进一步增强。 3、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出版《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该书综合了各种新的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在分析中广泛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来解释公司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实现了新的贸易理论突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新贸易理论的正式形成。 二、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差距论(Technology Gap Theory) 1961年波斯纳(M.A Posner)发表的《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运用技术创新理论 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提出了技术差距论,对里昂惕夫之迷进行了解释。 1、基本原理 技术差距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它把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 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波斯纳把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时滞时期,全期又分为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两个阶段,反应时滞是指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掌握时滞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新产品进口为零的时间。 2、举例说明 胡弗鲍尔(G.C.Hufbauer)用图形形象地描绘了波斯纳的学说, 3、结论 (1)技术领先国若能有效地反仿制,技术利益能保持较长时间。 (2)两国技术水平和市场范围差距越小,需求时滞的时间越短,贸易发生就越早,贸易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3)模仿时滞后,追随国的贸易利益取决于低工资成本。 4、技术差距论的贡献 (1)它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静态性与凝固性。 (2)它指出由技术革新引起的需求时滞和模仿时滞,能够导致比较优势从技术领先国向技术追随国的动态转移。这更切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更能揭示国际贸易的特点。 (二)产品生命周期说(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产品生命周期说由美国销售学家弗农于1966年发表的《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经威尔斯(Louis T. Wells)、赫希哲(Hirsch)等人不断完善。 1、基本原理 产品生命周期说是战后解释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先后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⑴新生期;⑵成长期;⑶成熟期;⑷销售下降期;⑸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2、举例说明 威尔斯以美国为创新国为例将产品生命周期通过图示说明。 3、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见,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在美国,而后传递和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 产品生命周期用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解释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1)它引导人们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了解和掌握出口的动态变化,为正确制定对外贸易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2)它揭示出比较优势是不断在转移的,每一国在进行产品创新、或模仿引进、或扩大生产时,都要把握时机。而进行跨国经营,就可以利用不同阶段的有利条件,长久保持比较优势。 (3)它还反映出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即创新能力,模仿能力,是获得企业生存能力和优越地位的重要因素。 (三)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 偏好相似说又称需求偏好相似说,是由著名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于1961年,在《贸易与变化》一书中提出的。 1、基本原理 (1)国际间工业品贸易的发生,往往是先在国内市场建立起生产规模和国际竞争能力,而后再拓展国外市场,因为厂商总是出于利润动机首先为他所熟悉的本国市场生产新产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开拓国外市场。因此,国内需求是出口贸易的基础。 (2)两国经济发展程度愈相近,人均收入愈接近,需求结构、需求偏好愈相近,相互需求就愈大,贸易可能性也就愈大(如图3-3所示)。 (3)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国内需求与外国的进口需求重叠,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可能出、进口的商品,从而构成两国贸易的基础。 2、偏好相似说的贡献 偏好相似理论的意义在于它部分地解释了部门内贸易发展迅速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原因。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指的是贸易双方交换的商品属于同一产业部门,即贸易伙伴间既进口又出口属于同一部门的产品。 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 产业内贸易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70年代中期以前的经验性研究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性研究两个阶段。 (1)实验性研究成果——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赫——俄模式进行,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认为产业内贸易现象背后必然存在一种新的原理。 (2)理论性研究成果——技术差距、研究与开发、产品的异质性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结合以及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差异与收入分配差异(或嗜好的差异)相结合均可能导致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因,并认为各国的生产要素越相似,它们的产业结构的差异便越小,从而它们的贸易越具有产业内贸易特征。 (3)产业内贸易理论通过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及偏好相似等概念解释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3、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贡献 产业内贸易理论虽然以发达国家的贸易为研究对象,但对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1)发展中国家要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地位,仅仅依靠资源丰裕(甚至是资金或技术这样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规模经济方面考虑增强国际竞争力。 (2)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规模效益显著的幼稚产业,政府在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方面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五)国家竞争优势论(The Competitive Advantange of Nations)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rl Porter) 出版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着眼点都是在竞争优势上,并联系着国际市场。 1、主要内容 (1)波特提出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的取得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可分三个层面来分析:第一、微观竞争机制;第二,中观竞争机制;第三、宏观竞争机制。 (2)波特又提出了解释宏观竞争机制的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Diamonds framework)。钻石模型由四组基本决定因素和两组辅助因素组成。 四个基本决定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四组因素结合成一个体系,共同作用决定国家竞争优势 (3)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国家竞争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指出的贸易基础是什么?决定贸易双方获利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一国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要素推动阶段;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阶段; 第三阶段是创新推进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推动阶段。 2、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贡献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可提供具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欣广,《理性思维:国际贸易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2、杨圣明,《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王俊宜,《国际贸易》,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4、华民,《国际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要素禀赋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指导意义 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用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解释国际分工的原因和结构的理论。各种产品的生产是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国家劳动力比较丰裕,有的国家资本比较丰裕,一国要充分使用本国的全部生产要素,就形成了各国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倾向性。资本比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生产劳动密集性产品,结果形成了建立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生产要素禀赋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这种理论仍然假定各国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素质没有差别,实际上这种差异是存在的;其次,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禀赋不是固定不变的。
本文档为【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90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12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