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运码头施工方案

出运码头施工方案

举报
开通vip

出运码头施工方案                         广西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接岸工程主体工程                         出运码头专项施工方案                       版本编号: Ⅱ-20160910·B                          ...

出运码头施工方案
                        广西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接岸工程主体工程                         出运码头专项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版本编号: Ⅱ-20160910·B                                                                                                     编 制 单 位:中交四航局钦州项目部 审 批 单 位: (盖章)             编 制 人 员: 子公司法人:             项目总工程师: 子公司技术负责人:             项 目 经 理: 批准文件号:             定 稿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共 份 第 份               目录 一 分项工程概况    2 1.1工程简介    2 1.2施工环境及条件    2 1.2.1施工环境    2 1.2.2地质条件    2 1.3本分部工程的目标及管理要求    3 1.4适用技术标准、规范及验收标准    3 二 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    3 2.1环境因素    3 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    3 2.3对风险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    3 三 主要施工工艺方案    3 3.1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3 3.2场地平面布置图规划    4 3.3工艺技术方案    7 3.3.1港池挖泥    7 3.3.2护岸施工    8 3.3.3灌注桩施工    11 3.4施工进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及保证措施    17 3.5资源配置    17 四、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8 4.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8 4.1.1组织保障    18 4.1.2孔桩施工危险源分析、识别    19 4.1.3技术措施    20 4.2环境保护保障技术措施    21 4.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2 4.3.1材料要求    22 4.3.2技术要求    22 4.3.3施工要求    22 一 分项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广西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接岸工程主体工程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湾北部的钦州湾内。工程起点于30万吨油码头辅助平台交接点,终点至规划三墩外港规划岸线区南端部登陆点,总长度2998.25m。 码头为灌注桩基础出运码头,码头前沿水深-3.5米,长度为150米,。 1.2施工环境及条件 1.2.1施工环境 箱梁预制场拟建于大榄坪9号泊位码头后方陆域,该区域为吹填砂场地,地势较平整,面积宽广,场地上覆盖大量的杂草,前沿水深大多为0~-1m左右。该梁场位置距离栈桥工程现场水上距离约11.8km。陆上通往钦州港的道路正在施工中,目前通车条件较差。生活及施工用水电接口已接通至现场。 1.2.2地质条件 据钻探揭示,场地岩土层主要由回填砂、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侏罗系基岩(J)组成。 (1)后方场地地表为回填砂,层厚7.50~8.50m,层底高程-1.70~-2.70m。 (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 淤泥①:深灰色,含有机质,具腥臭味,流~软塑状,土质不均匀,表层含少量碎石、角砾,抽取进尺快。该层分布场地表层,所有钻孔均有揭示,层厚9.80~12.70m,层底高程-10.75~-14.18m。 (3)侏罗系地层(J) 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分为强风化层②和中风化层③,其特征描述如下。 1)强风化粉砂岩②:紫红色,岩质很软,水钻进尺快,岩芯呈碎块状。该层钻孔有揭示,层厚0.50~0.60m,层底高程-11.35~-13.17m。 2)中风化粉砂岩③1:紫红色,局部夹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状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质较硬,岩芯呈短~长柱状、少量碎块状。该层钻孔有揭示,最大揭示厚度5.40m,未钻穿。 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③2:紫红色,局部夹薄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质稍硬,岩芯呈短柱、碎块状。该层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厚度5.10m,未钻穿。 1.3本分部工程的目标及管理要求 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质量目标:工程施工符合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工程质量确保按交通部颁布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达到合格标准。 安全目标:保不发生重大机损和人员伤亡事故,重伤频率为0。 工期目标:2016年8月25日前完成梁场建设。 1.4适用技术标准、规范及验收标准 (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2)《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3)《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 (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5)《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67-4-2012) (6)《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 二 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 2.1环境因素 本工程施工水域潮差大,5-6月西南涌大,且时常有暴雨、强阵风等天气影响,码头前沿灌注桩受天气和水文影响较大。 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 序号 涉及活动/过程 危险源描述 可能导致的事故 1 沉桩 (钢护筒) 无方案,未交底施工、使用三无船舶 物体打击 2 捆桩方法不正确或管桩滚动伤人 起重伤害 3 桩锤、吊钩、钢丝绳断开脱落 3 桩架平台上螺丝、配件坠落,桩工无证上岗、酒后上岗、桩架上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 4 桩架平台上螺丝、配件坠落,桩工无证上岗、酒后上岗、桩架上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 5 施工作业平台未按要求及使用规定型材搭建 坍塌 7 灌注桩 桩锤、吊钩、钢丝绳规格不符合 物体打击 施工 起重伤害 8 钢丝绳、卡环老化、磨损、裂缝,钢丝绳断丝(股),钢丝绳、卡环接法不符合要求 起重伤害 9 钢筋笼及对接起吊角度不符合规定或构件超重、违章操作 起重伤害 11 未执行“三相五线制”要求,未编制临时用电方案 触电事故 12 用电设备、手动工具未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触电事故 13 电线架设或埋设不规范不符合现场安全生产要求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14 电线老化、氧化、破损未包扎,电线乱搭、乱接、乱拉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15 潮湿作业未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手提电动工具没有绝缘手柄 触电事故 16 施工 配电线规格选用不当 触电事故 17 接地与重复接地设置不符合要求 触电事故 18 用电 专用保护零线设置不符合要求 触电事故 19 开关箱(未级)无漏电保护或保护器失灵 触电事故 20 漏电保护装置参数不匹配 触电事故 21 配电箱内无隔离开关设置 触电事故 22 配电箱内多路配电无标记,导致操作失误 触电事故 23 输出线混乱,操作失误 触电事故 24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无警示标示及责任人电话 触电事故 25 用电设备外壳未作接零保护 触电事故 26 非电工人员作业或电工人员配置不足 触电事故 27 电箱内漏电保护、器材参数与用电设备容量不匹配,安装不合格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28 安全保护装置不灵敏及失效 触电事故 29 临 水 作业人员不穿救生衣 淹溺事故 30 临 边 作业人员不带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不穿水鞋、防滑鞋 淹溺事故 31 作 业 临水作业人员穿长统水鞋易滑鞋 淹溺事故 32 作业人员酒后上岗 淹溺事故 高处坠落 33 单人水上作业或夜间灯光作业照明不足 淹溺事故 34 电焊 焊机输入、输出端无保护罩 触电事故 35 作业 焊接未经处理的空油桶装及罐 其他爆炸 36 作业人员穿着尼龙化纤之类工作衣等操作 其他爆炸 37 操作人员无证作业或冒雨作业 触电事故 38 风、电 作业前没清理现场可燃物,作业后没熄灭火种 火灾事故 39 焊作业 气瓶压力表坏、乙块没防回火装置、胶管老化 其他爆炸 40 乙炔、氧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够 其他爆炸 41 危险范围内动火未按规定报批 其他爆炸 火灾事故 42 作业人员无证操作 其他爆炸 43 搬运时气瓶猛烈碰撞 其他爆炸 44 气瓶嘴、表管枪等工具及操作人员手沾有油脂进行作业 其他爆炸 45 气瓶放在高压线下、靠近火源或日光底下爆晒及高温的地方无遮盖 其他爆炸 火灾事故 46 气瓶没有减压阀而直接使用氧气 其他爆炸 47 不采取任何措施就直接进行氧割罐锅炉等容器 其他爆炸 48 挖掘机 起重作业垂直面下同时施工 物体打击 49 装载机 特种作业起重机械设备未经专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 起重伤害 50 履带吊 起重设备就位基础不牢固 提升伤害 51 汽车吊 操作人员无证上岗、酒后驾驶、违章操作 起重伤害 52 巻扬机 机械设备带故障作业、检验证过期失效 机械伤害 53 等起重 超负荷作业或钢丝绳等部件受力磨损、断丝超标 提升伤害 54 机械设 力矩限制器、行走限位装置失效、门吊无夹轨器等 机械伤害 备作业 物体打击 55 吊物捆扎不牢固坠落 物体打击 56 雷雨、雾天、强风、夜间作业照明没有足够视线差 高处坠落 57 作业范围靠近高压线 触电事故 58 操作人员不了解吊物尺寸、超重冒险作业 提升伤害 作业人员站在重物上随重物升降或坐不准上人的升降机上下 高处坠落 59 潜水泵 不设漏电保护开关,输送电缆漏电 触电事故 抽水机 63 船舶 无线电设备,工作不正常或损坏、过期失效 倾覆事故 共性 淹溺事故 64 “三防演习”不熟练 火灾事故 65 船舶性能差,途中发生故障 淹溺事故 66 救生、消防设备设施不齐全、过期或失效 淹溺事故 火灾事故 67 消防、救生通道受阻 淹溺事故 火灾事故 68 各种警报系统信号失效 淹溺事故 火灾事故 69 水密门(窗、孔)密封性能不好,进水超载 倾覆事故 淹溺事故 70 压载系统、排水系统工作不正常 倾覆事故 淹溺事故 71 船舶周边无栏杆或栏杆不适合要求 淹溺事故 72 船舶系泊设备设施、拖带设备设施损坏或断裂 碰撞事故 淹溺事故 73 船员疲劳身体不适或酒后上岗 淹溺事故 74 无证上岗或违章操作 淹溺事故 机械伤害 75 作业时不带安全帽、不系安全带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76 船舶接拖、解拖,系缆、解缆失误 淹溺事故 机械伤害 77 在受力缆绳旁(缆绳崩断)站立或作业 物体打击 78 船舶现场维修或厂修,未停机、停电或缺乏防护罩就进行维修 触电伤害 机械伤害 79 油舱、隔舱电、风焊、气割等维修作业不按操作规程和规定 火灾事故 执行 其他爆炸 80 船舶压载过重或纵、横龙骨强度不够 倾覆事故 81 船舶电器无防护罩或电缆破裂外露漏电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82 船上乱拉乱接电线或线路参数与电器容量不符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83 船舶拖航出海未按规定封舱加固 淹溺事故 84 船舶超性能作业,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人员伤亡 85 船舶不适航作业,通讯设备设施不足或不畅 船舶交通事故 86 船舶防台时未进入防台锚地及时避风,措施不落实 倾覆事故 淹溺事故 87 施工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就使用 机械伤害 88 机械 机械设备维修未关电源或停机就进行维修 触电伤害 机械伤害         2.3对风险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 ⑴对重大危险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①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专项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②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并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⑵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 ①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②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③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⑶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①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没有交底前不得施工。 ②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4)安排专人了解施工水域气象动态,及时通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按照应急预案尽早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防范措施,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5)嵌岩桩施工方案所有吊装作业施工前均应仔细核算吊具、吊点、卡环等受力分析,并经监理及公司批准后方可实施。 (6)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均应接受安全技术培训交底后方可上岗,所有施工人员应按照要求佩戴劳动防护设施,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 (7)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做到每周小检查、每月大检查。对于违反安全规定人员给予处罚、违反安全规定的设备及时清场或维修。 三 主要施工工艺方案 3.1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梁场建设根据施工场地,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等因素统一规划,由专门的设计院进行结构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图纸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 出运码头先进行围堰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后方砂石回填。然后再做块石棱体护坡施工,块石棱体施工完成后再开挖护岸前端港池。最后在回填的出运码头上做冲孔灌注桩施工。 3.2场地平面布置图规划 箱梁预制场拟建于大榄坪9号泊位码头后方陆域,距离栈桥工程地现场水上距离约11.8km。根据箱梁出运相关参数的要求,设计出运码头及港池开挖。详见平面图和断面图。 图3.2-1 出运码头断面图 图3.2-2 港池开挖平面布置图 图3.2-3 出运码头平面布置图 3.3工艺技术方案 3.3-1出运码头工艺流程图 3.3.1港池挖泥 3.3.1.1概述 前沿停泊地及调头地挖泥共约15万m3,由于工期紧且靠近业主已投产的3-8#泊位,泥驳需要和3-8#泊位公用进出航道。 依据1200t起重船满载时的吃水4m,钦州港的水文条件及施工成本等综合考虑,前沿水深按照-3.5m控制。 3.3.1.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3-1及挖泥船施工工艺示意图3.3-2。 图3.3-1施工工艺图 图3.3-2 挖泥船施工工艺示意图 3.3.1.3施工方法 (1)施工开始前应进行原泥面测量,分析各区土层的分布情况,以指导分区、分层开挖施工。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船舶保养检修,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泥砂流失污染环境,泥驳的航行线路按指定航线航行。 (2)按预定分区顺序组织施工,尽可能减少船组间的相互干扰,施工前可依据地质资料及实测原地形地貌,对分区做适当调整。 (3)挖泥时采用分层分条开挖法,分层厚度控制为2m,为确保边坡开挖过程中不发生塌坡,挖泥时依据土质及土层厚度按设计要求放坡,放坡采用阶梯法。 (4)挖泥采用实时动态GPS自动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在施工过程中勤打水(挖至断面标高时,大面积时用测深仪测量),控制挖泥厚度,特别是边坡及斗位联接处。 (5)施工中必须填写详细施工记录,包括施工位置及泥土类型,挖泥标高,挖泥船装驳时间,泥驳航行,抛泥返回到达挖泥船的时间等。 3.3.1.4开挖所需船机 13m3抓斗挖泥船2艘,1470kw拖轮2艘,1000m3自航泥驳2艘。 3.3.1.5质量保证措施 (1)在挖泥施工过程中根据土层厚度及土质情况合理控制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2m,施工中严格控制欠挖。 (2)开挖的边坡不陡于设计边坡。 (3)作好施工记录,开挖前原地泥面测量记录。 (4)开挖时,测量工勤打水勤对标,避免漏挖超挖。 (5)水文尺常校核。 (6)开挖分层厚度每层按2.0m控制,避免因开挖厚度过大造成坍塌现象。 (7)夜间施工时,水文灯、定位标挂设标示明确,避免错挖。 (8)开挖范围、底标高及边坡等要符合设计要求。 3.3.2护岸施工 3.3.2.1 概述 护岸是由砂袋填筑围堰而成,围堰后方回填砂。填筑抛石棱体施工。砂袋围堰的横断面设计,考虑按照平均水深4.5米、入淤泥厚度1.0米;护岸总高度为5.7米;砂袋底宽采用10米,砂袋顶宽3米。砂袋分层填筑,底层高度1.2米(预计沉入淤泥内),地面以上第二层高度1.0米,砂袋长度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为确保护岸的后方漏砂,围堰迎水面须满铺设土工布,土工布用小砂袋压紧,每二层设一处小砂袋压紧,间距为每1.5m一处,小砂袋尺寸为50*30*20cm。 前方抛石棱体为50cm级配碎石护坡+4.5m顶宽的块石护坡。后方回填砂在灌注桩左右7m范围内振冲。 图3.3-3围堰断面图 3.3.2.2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打设定位竹竿→砂袋定位下沉→砂泵均匀充灌砂料→检查砂袋形状→绑扎砂袋袖口→上一层砂袋施工→逐层砂袋施工→铺设止水薄膜→完成围堰→块石护坡 3.3.2.3工艺方法: (1)对海岸线进行测量,定出围堰位置范围,同时测量出设计围堰位置的海床面标高; (2)利用低潮时安放底层砂袋,采用直径50mm、长6米的钢管沿着砂袋四周每隔3米1根插进河床里以定位砂袋,防止砂袋漂动; (3)由运砂船直接对砂袋进行充灌砂,充至砂袋容积的75%—85%,充完每一层后都要进行测量观测,看其是否有沉降,如果沉降较大需等其沉降稳定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沉降稳定后才可进行上一层砂袋的施工,如此逐层充灌填筑直到设计标高; (5)利用退潮时,在围堰外侧铺设倒滤土工布,并采用小砂袋压住固定。 (6)围堰工程完成后,然后用运输车后方回填砂。 (7)围堰形成后,利用挖机和人工配合回填级配碎石倒滤层,铺设后填筑块石护坡,坡面用挖机挑选大块石护坡。 3.3.2.4质量保证措施 (1)砂袋要选用比重轻、耐酸碱、耐腐蚀、渗透性好、整体连续性好、强度高的土工织物,以保证使用寿命; (2)砂料以含泥量小于5%的中细砂为宜; (3)施工过程注意均匀充灌砂料,施工员需手持硬套管按照由远到近、从四周到中间顺序进行均匀充灌,避免砂袋移位或起堆,注意不要使砂料充填至袖口; (4)控制充填量,实践证明,砂袋充填量在85%左右效果最好; (5)砂袋袖口间距以5米左右为宜; (6)每个砂枕施工完毕要用测量仪器检查砂枕形状,若发现较明显的凹槽难以处理则要以窄小的砂袋填补; (7)面层砂袋充填至60%袋容时,施工人员穿雨鞋在砂袋上适当踩踏,让砂料均匀分布于砂袋内; (8)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测量注意砂袋沉降变化。 (9)注意倒滤层的厚度。对破坏的土工布及时修补。 3.3.2.5技术保证措施 1)砂袋定位控制 (1)施工前严格按设计图纸施放围堰轴线和內、外侧边线导标,其中內、外侧边线导标须根据已施工的砂袋标高结合围堰坡比经常调整位置。 (2)定位桩采用竹竿,定位桩根据导标粗定位后,由全站仪指挥精细定位。 (3)定位桩应稳固,如水流流速影响较大,需用锚固在上游的铁锚以缆绳拉接,防止倾斜倒塌。 (4)砂袋施工采用平铺方式,从最低处往上逐层铺设,层与层之间应错缝。 (5)每层新铺的砂袋与已完工的砂袋需搭接0.2-0.3米,防止砂料收缩后砂袋间留下较大孔隙。 2)边坡控制 施工前根据海底地形及砂枕设计标高、设计边坡绘制砂袋断面图,根据不同断面合理配置各种规格的砂袋。 施工过程中经常对已充灌砂袋进行测量,掌握砂袋实际位置、标高和边坡形成情况并指导施工顺利进行。 3)砂袋充填度控制 砂袋充灌的饱满度控制在75%-85%之间。砂袋充填过于饱满,土工布受到较大张力,容易使砂袋在不均匀沉降时折断。 施工过程注意均匀充灌砂料,施工员需手持硬套管按照由远到近、从四周到中间、先上游后下游的顺序进行均匀充灌,避免砂袋移位或起堆。注意不要使砂料充填至袖口。 面层砂袋充填至60%袋容时,施工人员穿雨鞋在砂袋上适当踩踏,让砂料均匀分布于砂袋内。 4)倒滤层控制 保证倒滤层的厚度及铺设均匀。防止在抛填块石时将砂袋砸破。土工布铺设时要保证搭接长度。 3.3.3灌注桩施工 3.3.3.1概述 出运码头前端综合桩基的受力和边坡的稳定性。滑道梁前端18米范围内的桩基采用直径1.1米的灌注桩,详见总平面布置图。桩基桩长21-24米,嵌岩深度为8米,桩顶标高为3.05米。 灌注桩配筋图如下: 图3.3-4嵌岩灌注桩配筋图 桩基钢筋配筋计算说明: 表3.3-1 配筋计算说明书 一、桩基配筋计算 桩身最大弯矩计算 桩径1.1m Mmax KN·m 1800 Nu KN 4400 配筋计算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151-2011P30页的计算公式: 计算值 Nu=αα1fcA[1-sin(2πα)/(2πα)]+(α-αt)fyAs KN 4401.261 ηNuei=ηMmax=2/3α1fcArsin3(πα)/π+fyAsrs[sin(πα)+sin(παt)]/π 公式右边 2311.027 αt=1.25-2α 0.409489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35,考虑施工工艺系数0.8,取16.7*0.8 13360 A—构件截面面积,π/4d2 m2 0.950332 fy—钢筋强度设计值,Ⅲ级钢筋,取360MPa kPa 360000 As—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0.009327 r—圆形截面的半径 m 0.55 rs—纵向钢筋所在圆周的半径 m 0.4675 e0=Mu/Nu—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m 0.409091 eα附加偏心距 m 0.036667 ei=e0+eα m 0.445758 h—截面的高度,对圆形截面,h=d m 1.1 h0—截面的有效高度,对圆形截面,h0=r+rs m 1.0175 经试算,求解得: α 0.420256 AS m2 0.009327 配筋率 0.009815 0.6%A m2 0.005702 圆桩配筋选19φ25,AS 0.009327 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 ei---偏心距(mm) 445.7576 η---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1400ei/h)*(l0/h)^2*ξ1ξ2 1.662981 ξ1---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ξ1=0.5*fc*A/N 1.442776 ξ2---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ξ2=1.15-0.01*(l0/h) 0.942265 N---轴向压力设计值(N) 4400000 l0---构件的计算长度(mm) 22850.88 h---截面高度(圆取直径d)(mm) 1100 h0---截面有效高度 圆h0=r+rs(mm) 1017.5 A---构件的截面面积(mm) 950331.8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N2/mm) 13.36       3.3.3.2施工工艺流程 图3.3-5灌注桩工艺流程图 3.3.3.3施工方法 (1)沉钢护筒及成孔 钢护筒就位后采用吊机悬挂分节施打。钢护筒采用1.2米厚度为10mm钢板卷制成型,接口必须焊接牢固、密封。钢护筒的长度为9m。钢护筒施打采用42型振动锤。钢护筒沉放时,经测量定位后报验后开始振沉。时刻观察在振沉过程中的变化,及时校正冲孔桩桩位。钢护筒沉放误差必需在允许范围之内。纵向≤50mm,横向≤100mm,桩身垂直度≤1%;由于钢护筒长,为了确保钢护筒在施工中不偏位,不倾斜,采用仪器全过程跟踪震动锤施工钢护筒。 (2)钻机就位 因本工程冲孔桩钢护筒沉放已满足规范对冲孔桩的偏位要求。只要将冲机和钢护筒对中即可。 (3)泥浆配置 因冲孔桩的钢护筒打到强风化层,钢护筒可以承受内外水压力和砼压力。而不易产生坍孔等现象。所以冲桩冲孔对泥浆护壁要求不是很高。 (4)成孔 钻机就位后,调平底座及支架的垂直度。确保钻机运行时不产生偏移和下沉,钻孔过程要及时掏渣和反循环泵进行清渣。开冲一个台班后,重新复核桩位。确保桩位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冲孔过程中,钢丝绳上设有标记,提升落锤要适度,防止提锤过高击断锤齿,提锤过低进尺过慢。工作效率低。在土层变化处应捞取土样,判断土层,并与地质剖面图对照,作好详细记录。 (5)终孔清孔及验收 终孔后,进行孔径及标高测量,桩位偏差复测,符合设计标准后立即进行清孔。采用反循环方法清孔。反循环清孔时,将反循环泵泵口靠近孔底。孔顶注入清水,反循环泵将孔底沉渣和泥浆抽出。直至将孔内的泥浆换出,孔底沉渣达到设计要求。 (6)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 ① 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进场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笼制作按图纸要求,按《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执行。 ② 钢筋笼分段制作,分段长度9m,两段钢筋笼焊接时,接头设置在35倍钢筋直径范围内的接头数不超过钢筋总根数的一半。 ③ 钢筋笼均匀设置吊环或固定杆,以防吊运时扭转、弯曲,骨架主筋外侧应设置定位钢筋环、混凝土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④ 安装钢筋笼时,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下沉到设计位置后,应立即固定,防止移动。 (7)二次清孔 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下导管,利用导管再次清孔,清孔反循环抽浆法。清孔时护筒内保持原有水位,清孔结束后,及时检查沉渣厚度、合格后浇筑水下砼。 (8)灌注水下砼 浇筑水下砼用导管法施工,主要设备有刚性金属导管、承料漏斗、提升机具等。导管由内径200~300mm的无缝钢管分若干节组成,各节导管间通过快速接头加止水胶皮垫圈连接,以防漏水。中间管节长2.0~3.0m,导管下部最末一节长4~6m,配制砼的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导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导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水密承压试验,经压力试验强度和密封性均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水密试验水压不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的压力,也不小于导管壁为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可按P=γchc-γwhw计算确定。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离的1/4,砼用砂为级配良好的中砂。砼的技术指标通过配合比设计、试拌确定。浇筑水下砼的工艺流程:坍落度要求在180~220mm,砼要求有良好的和易性。砼为自拌砼,砼罐车从砼搅拌站运输到现场。现场设置一台天泵,经天泵泵送到冲孔桩灌注的料斗中。先将导管沉至孔底,用一块圆形钢板将导管口盖住。钢板上焊有吊勾,用冲机的副机通过钢丝绳吊住。人工用木棍将盖板顶住。然后经地泵将砼泵送到料斗中。装满首批砼。首罐砼必须满足导管埋深必须1米以上孔内砼、孔底距导管口40cm的孔内砼、导管外侧平衡压力下的导管内砼三部分砼总和。根据公式计算V=ΠD2(H1+H2)/4+Πd2h1/4,首罐砼需 3.2m3。将导管底端提离孔底30~40cm,卷扬机将盖板拉出。使砼靠自重下落冲向孔底并向四周扩散。然后不断地将砼通过承料漏斗浇入导管内,管外砼便不断被挤上升,随着砼面的上升,相应逐渐提升导管。严禁导管提升过度。灌注开始后,应连续不断进行,每斗砼灌注时间间隔应尽量缩短,拆除导管所耗时间应严格限制,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不得中途停工。灌注过程中,要专人勤测孔深,确定导管下端埋置深度和拆提管长度,使其保持适宜埋深,并填写好水下砼灌注记录表。导管埋置深度一般为2~4m,最大埋深不得大于6m,埋深太浅,容易造成断桩,埋深太大,容易造成埋管。由于顶部的砼疏松,灌注时超灌1m砼,待终凝后凿除。灌注砼时为防止排出的泥浆污染环境,及时用排浆泵将泥浆抽出,抽放到排污船中。先将泥浆排污船贮存,再运到指定地方倾倒。 3.3.3.4质量保证措施 a孔底沉渣必须清理干净,沉渣厚不大于50mm。再放钢筋笼,钢筋笼安装时要注意不让其碰到孔壁,并保证砼的保护层厚度,每圈数量不应少于4块。 b确定桩尖标高,可通过冲孔中的冲渣、进尺记录来进行检查,同时还应用带锤的检尺绳,在同一孔底测试两个点以上,以验证冲孔深度。 c灌注桩的钢筋笼,因直径较大,纵向刚度较小,在加工组装时,要注意钢筋笼的变形。 3.3.3.5施工机械 一台80t履带吊,一台液压振锤,4台冲孔桩机冲孔,4台泥浆泵。 3.3.3.6灌注桩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灌注桩的质量事故时常出现的原因是什么。①灌注桩的施工工序较多,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紧密,环环相扣,持续时间较长且过程中不宜长时间停顿;②属于地下隐蔽工程,主要工序的施工过程都在水下及地下进行,不便监视;③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和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难以全面预见。 灌注桩缺陷就是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灌注桩存在的质量问题。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成桩的关键性工序,灌注过程中应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做到快速、连续施工,灌注成高质量的水下混凝土,防止发生质量事故。一旦出现事故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对于确实存在缺陷的冲孔桩,应尽可能设法补强,不宜轻易废弃,造成过多的损失。经过补强的桩须经认真的检验认为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质量极差,确实无法利用的桩,应与设计单位研究采用补桩或其它措施。 a导管进水 ㈠、主要原因 ①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虽然混凝土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②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③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探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㈡、预防和处理方法第一原因时需要将钢筋笼提出采取复冲清除。然后重新下放骨架、导管并投入足够储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浇筑。若是第二、三种原因引起的,应视具体情况,拔换原管重下新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如重下新管,必须用潜水泵将管内的水抽干,才可继续灌注混凝土,为防止抽水后导管外的泥水穿透原灌混凝土从导管底口翻入,导管插入混凝土内应有足够深度,宜大于200cm。由于潜水泵不可能将导管内的水全部抽干,续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增加水泥量,提高稠度后灌入导管内,灌入前将导管进行小幅度抖动或挂振捣器予以振动片刻,使原混凝土损失的流动性得以弥补。以后灌注的混凝土可恢复正常的配合比。 若混凝土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且未初凝时,可于导管底部设置防水塞(应使用混凝土特制),将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内(导管侧面再加重力,以克服水的浮力)。导管内装灌混凝土后稍提导管,利用新混凝土自重将底塞压出,然后继续灌注。若如前述混凝土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但已初凝后,导管不能重新插入混凝土时,可在原护筒内面加设直径稍小的钢护筒,用重压或撞击方法压入原混凝土面以下适当深度,然后将护筒内的水(泥浆)抽出,并将原混凝土顶面的泥渣和软弱层清除干净,再在护筒内灌注普通混凝土至设计桩顶。 b卡管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称为卡管。卡管有以下两种情况: ㈠、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未加遮盖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 处理办法:可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冲孔,进行清理修整(注意切勿使导管内的混凝土落入井孔),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有混凝土拌和物落入井孔,需按前述第二项处理方法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等予以清除。提管时应注意到导管上重下轻,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回倒伤人。 ㈡、机械发生故障、停电或其它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其预防方法是灌注前应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并准备好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灌注时间已久,孔内首批混凝土已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时应将导管拔出,重新安设冲机,利用较小冲头将钢筋笼以内的混凝土冲挖吸出,用冲抓锥将钢筋骨架逐一拨出,然后以粘土加砂砾填塞井孔,待沉实后重新冲孔成桩。 c坍孔 在灌注过程中如发现井孔护筒内水(泥浆)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应怀疑是坍孔现象,可用测深仪探头或测深锤探测。如测深锤原系停挂在混凝土表面上未取出的现被埋不能上提,或测深仪探头测得的表面深度达不到原来的深度,相差很多,均可证实发生坍孔。 坍孔原因可能是护筒底脚周围漏水,孔内水位降低,或孔内外水位差减小,不能保持原有落水压力,以及由于护筒周围堆放重物或机械振动,或者有特殊地质夹层坍落等,均有可能引起坍孔。 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持或加大水头。移开重物、排除振动等,防止继续坍孔。然后用吸泥机吸出落入孔中的泥土,如不继续坍孔,可恢复正常灌注。如坍孔仍不停止,坍塌部位较深,宜将导管拔出,将混凝土冲开抓出,同时将钢筋抓出,只求保存孔位,再以粘土掺砂砾回填,待回填土沉实后,重新冲孔成桩。 d埋管 导管无法拔出称为埋管。其原因是: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或导管内外混凝土已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间摩阻力过大,或因提管过猛将导管拉断。 预防办法:应按前述要求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8m;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地初凝;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 若埋管事故已发生,初时可用链滑车、千斤顶试拔。如仍拔不出,凡属并非因混凝土初凝流动性损失过大的情况,可插入一直径稍小的护筒至已灌混凝土中,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表面泥渣;拔出小护筒,重新下导管灌注;此桩灌注完成后,上下断层间应照后述的灌注桩补强处理方法予以补强。 e钢筋笼上升 钢筋笼上升,除了是由于全套管上拔、导管提升钩挂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所致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口,导管底口在钢筋笼底口以下3m至以上1m时,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过快,使混凝土下落冲出导管底口向上反冲,其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时所致。 为了防止钢筋笼上升,当导管底口低于钢筋笼底部3m至高于钢筋笼底1m之间,且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底部上下1m之间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允许的最大灌注速度与桩径有关,桩径为150cm时,最大灌注速度可达0.9cm3/min,桩径为120cm时,最大灌注速度可达0.676cm3/min。克服钢筋笼上升,除了主要从上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能、初凝时间及灌注工艺等方面着眼外,还应从钢筋笼自身的结构及定位方式上加以考虑。具体措施为:适当减少钢筋笼下端的箍筋数量,可以减少混凝土向上的顶托力;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可以承受部分顶托力,具有防止其上升的作用;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1~2道加强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部。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对于克服钢筋笼上升是行之有效的。 f灌短桩头 灌短桩头亦称短桩。产生原因:灌注将近结束时,浆渣过稠,用测深锤探测难于判断浆渣或混凝土面,或由于测深锤太轻,沉不到混凝土表面,发生误测,以致过早拔出导管终止灌注而造成短桩头事故。还有些是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孔壁坍方未被发觉,测深锤或测深仪探头达不到混凝土表面,这种情况最危险,有时会缩短数米。 预防办法是:①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注意是否发生坍孔的征象。委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事实上,砼面上是坍孔泥还是沉淀碴土还是混凝土,有经验的施工员一般可以通过测深锤探测凭手感分辨出来。如有坍孔,应按前述办法处理后再续灌。②测深锤不得低于规范规定的重力及形状,如系泥浆相对密度较大的灌注桩必须取测深锤重力规定值。重锤即使在混凝土坍落度尚大时也可能沉入混凝土数十厘米。测深错误造成的后果致使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较实际的多数十厘米,而首批混凝土的坍落度到灌注后期会越来越小,重锤沉入混凝土的深度也会越来越小,测深还是能够准确的。②灌注将近结束时加清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④采用热敏电阻仪或感应探头测深仪。⑤采用铁盒取样器插入可疑层位取样判别。 处理办法可按具体情况参照前述接长护筒;或在原护筒里面或外面加设护筒,压入已灌注的混凝土内,然后抽水、除渣,接浇普通混凝土;或用高压水将泥渣和松软层冲松,再用吸泥机将混凝土表面上的泥浆沉渣吸除干净,重新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g桩身夹泥断桩 桩身夹泥断桩大都是以上各种事故引起的次生结果。在此进一步强调下列预防措施: ①全面掌握地质情况,做到有的放矢。遇粘土层,放慢冲孔进尺速度,适当降低泥浆稠度,保证孔径,避免桩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缩颈现象。遇到砂土层,适当加快冲孔进尺速度,增加泥浆稠度,使泥浆切实起到护壁作用,避免桩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夹泥层及坍孔断桩现象。 ②导管要求具有一定刚度、强度、直顺度和严密性,其内壁、焊缝必须光滑,导管壁不得太薄。导管埋深太大、太小都是不利的。埋深太小时混凝土容易冲翻孔内的混凝土顶面而将泥浆沉渣卷入,造成夹泥甚至断桩,另外埋深小在操作过程中易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埋深太大时混凝土顶升阻力很大,混凝土无力平行上推而仅沿导管外壁向上推挤至顶面附近再向四侧运动,这种涡流也易将沉渣卷入桩身四周,产生一圈劣质混凝土,影响桩身强度,此外,埋深太大时上部桩身混凝土长时间不挤动,坍落度损失大,容易发生凝死导管的事故。 ③水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保证冲孔灌注桩质量的关键,除了保证设计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缓凝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配合比设计中应采用连续级配骨料,同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要认真控制,混凝土灌注桩所需时间如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首批混凝土中需加入缓凝剂,使首批混凝土自开始至灌注完毕,始终保持必要的流动度。防止其过早初凝,不能被顶升,被后灌注的混凝土顶破,产生夹层断桩现象。由于水下混凝土是在特殊条件下施工,受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多,由于在特殊条件下凝结硬化,为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水下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以高出设计强度的30%为宜。 ④施工组织十分关键,准备不充分,不得开工。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快速连续浇筑,中途停顿不应超过30min,二次清孔结束至开始浇筑混凝土之间的间歇时间也不应超过30min。 3.4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4.1进度计划 开始时间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5月20 本工程挖泥15w方,预制40工作日内完成。平均一天完成5000方。本工程共计32根嵌岩灌注桩,计划40个工作日完成,平均每天生产1根桩。后方回填约10w方,预计30工作日内完成。平均一天完成3000方。 3.4.2进度保证措施 为保证工期进度,配置4台冲孔钻机,2艘挖泥船。冲孔桩基和挖泥船24小时不停施工。 3.5资源配置 3.5.1机械设备投入 机械设备投入详见表3.5-1、表3.5-2 表3.5-1:现场船机设备投入 序号 船机名称 性能 数量 用 途 1 冲孔桩机 桩锤直径为1m 4台 嵌岩灌注桩成孔施工 2 水泵 6〃 2台 抽水 3 振动锤   1台 钢护筒沉桩 4 泥浆泵   4台 冲孔 5 挖泥船 15方挖泥船 2艘 港池挖泥 6 泥驳 1500吨 2艘 港池挖泥 7 发电机 300kW 3台 现场施工用电           表3.5-2:钢筋加工场设备投入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备注 1 焊机 400 5台 钢筋笼加工   2 切割机   1台 钢筋笼加工   3 弯曲机   1台 钢筋笼加工   4 调直机   1台 钢筋笼加工   6 汽车吊 25吨 1台 钢筋笼转运 临租 7 平板车 12m 1台 钢筋笼转运 临租             3.5.2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投入详见表3.5-3: 表3.5-3:施工现场劳动力投入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备注 1 技术员 1 现场管理 2 测量工 2   3 冲机工人 10   4 电工 4   5 焊工 1   6 起重工 1   7 钢筋工 6   8 混凝土工 6           四、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1影响本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环节或部位 4.1.1 港池挖泥 港池挖泥泥驳的航道与业主投产的泊位公用一条航道。有交叉作业,存在一定风险 4.1.2冲孔 灌注桩地质有4-5米的淤泥层,冲孔时要调节好泥浆的浓度防止塌孔。 4.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4.2.1组织保障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安全部、工程部、机务部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全面管理。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全方案制定、发布、评估和修订,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估、总结、提出防范措施。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生产副经理经理安全职责 a、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和当地政府条例的规定,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施工生产安全负责任,是施工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 b、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施工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c、在施工过程中,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生产服从安全原则。 d、在生产调度会上,经常对所有主管的部门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督促其履行岗位职责。 e、一旦发生事故,应积极参与组织抢救,妥善保护现场,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并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f、有权拒绝上级违章指挥,严以律已,接受群众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违章指挥。 g、参与组织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保证措施,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施工前的交底工作和监督落实。 h、负责督促有关人员落实四航安字[2000]第378号《水工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船舶安全检查评价标准》,督促和检查船舶按时开展工前安全活动。 (3)安全员岗位职责: a、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参与安全设施、施工用电、施工机械的验收; b、监督、检查操作人员的遵章守纪、组织参与 安全技术交底 冠梁施工技术交底夜间施工技术交底钢筋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挡土墙混凝土技术交底灾后复工安全技术交底 ,对施工全过程做好安全控制并做好记录; c、掌握安全动态,发现事故隐患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d、制止违章作业,严格安全纪律,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有权制止冒险作业; e、对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安全用品及机械设备,要配合材料部门进行验收检查工作; f、协助上级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如实汇报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 g、负责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协助处理重大工伤、机械事故,并参与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 (4)施工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a、贯彻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b、负责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以及施工用电、大型机械拆装方案的落实; c、协助对施工班组的安全监督。 d、按照安全保证计划要求,对施工现场全过程进行控制; e、严格监督实施本分项施工的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f、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操作的施工任务,除及时制止外,有责任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汇报; g、认真执行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h、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采取一切措施抢救伤员,并保护现场,同时迅速报告; i、对已发生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并向质安部反馈整改情况。 4.2.2孔桩施工危险源分析、识别 (1)用电负荷很大,因多台同时作业,电线分置较多,易造成电线破皮接触钢平台而造成伤害。 (2)冲孔灌注桩完成后,易造成新的孔洞,造成新的高风险隐患。 (3)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长期上下,易造成钢丝绳机械疲劳,容易造成钢丝绳断裂,而断裂的上端甩力很大,易造成施工人员伤害。 4.2.3技术措施 (1)施工前做好作业班组的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学习,每日做好班前上岗三活动和班后下岗检查并做好记录。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跟鞋进入。 (3)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做好平时的宣传教育工作及经常性的检查,并给予通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施工。 (4)严禁酒后操作,严禁风力6级以上的天气进行施工。 (5)要做到一机一闸制,防漏电开关,不能一制多机,每闸制旁应标注该闸制的地段或机械设备名称、使用功率。均配铁制开关箱,并按“三相五线制”架设线路。 (6)每日检查一次全部机械设备的接地电阻,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查。施工现场必须有各种防护设施和警示牌,安全标志均不得任意拆除和随意移动。所有机具应有防雨措施和接地接零措施,在潮湿环境下操作的手动工具,电源线必须采用电缆。 (7)在现场堆放的材料和设备要整齐有序,不使用的设备和机具以及废料要及时清理,保证通道畅通。 (8)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所有进出人员必须佩带胸卡,工地入口应坚持每天24小时的值班制度,谢绝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以确保安全。 (9)严格执行“十项安全生产措施”。 (10)开工前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特别是对机械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机械性能良好,特别是检查钢丝绳是否出现损坏现象,发现存在损坏或疵病,应及时进行更换,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工。 (11)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防止炫目。 (12)钢筋笼搬运时,应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特别是避免碰到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安装时,注意钢筋笼摇摆的惯性,对人的冲击,导致作业人员失足摔倒或跌入孔洞。 (13)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严禁使用明火,动火需履行审批手续。  (14)参加施工的船员要持证上岗。 (15)严格遵守港章港规,在航行过程中驾驶员要谨慎驾驶,注意瞭望,小心避让,加强安全值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6)按《航行通告》规定悬挂施工信号和避让信号。 (17)交通艇要额定乘载人数,并配备相应的救生圈(衣)。 (18)专人收听记录天气预报,并及时了解台风动向,防台时电台、电话昼夜值班,提前做好施工现场及施工船舶的避风防台工作,防台防洪工作按QI9-13《防台防洪作业指导书》执行。 (19)定期检查各种在用机械性能,加强维修、保养、排除故障,保证使用安全。成立防台领导小组,落实抢险队员以及防台所需的设备器材。 (20)台风来临前24小时所有施工船舶必须拖离工地,抵达预先确定的避风锚地。 (2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安全帽及工作鞋,戴防风眼镜。 (22)严禁在施工水域内游泳。 4.3环境保护保障技术措施 (1)施工船舶严禁在港内排污,污水按健康、安全、环保规定处理,做到文明生产。 (2)施工中严格执行业主要求的健康、安全、环保条款,保证施工能在健康、安全、环保的环境下开展。 (3)加强船舶管理,严格遵循《海洋环境保护法》,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关管理条例进行海上施工。 (4)船机在使用或维修过程中,应做到:在所修机械设备底盘底下铺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放盛油盒。如有油泄漏,用吸油棉吸附后,拧放到盛油盒里,将用过的吸油棉放到塑料袋里 (5)海上危险物品使用:船上应配有盛油工具箱,配置吸油棉、盛油盆、溢油分散剂、吸油毡、便携式小型泄漏收集袋、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工具,用于平时防止或处理油污染。 (6)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机况良好,减少噪音强度。 (7)将使用过程中与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油,用船上的吸油工具收集到带有盖子的油桶里,通过油桶转存到危险废品专用储存舱内。所有废油在施工船舶完成施工任务离开工地后集中处理,运往环保公司做无害化处理。 (8)所有生活垃圾不能直接倒海中,要求收集到塑料袋中,封闭后用交通船运输到岸上,跟陆地废品一起集中处理。 (9)船舶清洁机舱的带油抹布不得乱扔于海上,与生活垃圾分开存放,等待垃圾船收集处理。 (10)项目部指定专门船舶和人员每天到各船收集垃圾和打捞施工区域内海面上的漂浮物。 (11)所有废弃泥浆、冲孔清渣必须经过运输船运至指定地点抛卸,严禁直接倾卸至施工水域污染海洋。 4.4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4.1材料要求 嵌岩灌注桩所有施工材料采购进场前均需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厂家资质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杜绝残次品进场施工。 4.4.2技术要求 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应注意居中,尽量不要让钢筋笼碰触孔内护壁,钢筋笼上应按要求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且垫块强度及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待钢筋笼下放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通过搅拌站拌合,泵机泵送的方式进行现场浇筑。 混凝土各项指标要求严格,严格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并规定施工所用碎石、砂要与试验一样,水泥要同一标号、同一牌号、同一出厂号,并且每次灌注混凝土时试验人员现场值班,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合格的要及时清除,以免影响桩基的质量。 4.4.3施工要求 4.4.3.1冲孔作业要求 (1)冲孔是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在冲进过程中,应认真注意地质情况,严格掌握钻进过程中各阶段桩底标高、桩孔内泥浆面标高、冲程及松绳量等基本数据,并应经常检查钻头转动装置是否被钻碴卡住,低锤勤击,以免造成斜孔、卡钻、塌孔、漏浆等故障。 (2)在岩层开孔时,宜采用小冲程(0.5~1.0m),使成孔坚实、竖直、圆顺,对继续钻孔起导向作用。当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冲程后,则可进行正常冲击,冲程可采用2~3m,此时要多投粘土,增大泥浆浓度,以利浮碴,提高钻进速度。 (3)冲孔钻进时,起落锤速度应均匀,不得过猛或突然变速,以免碰撞孔壁,或因提速过快而造成负压,引起塌孔,应勤松绳、少松绳,防止打空锤;为防止卡钻,应经常检查孔径,如检孔器不能通过时,则钻孔可能发生弯孔、斜孔、十字槽或探头石等问题,此时应抛片石、粘土至直径开始变小处以上0.3~0.5m再恢复钻孔,禁止不投片石、粘土而单纯使用钻头修孔,以防止卡钻事故;当钻头直径磨耗超过1.5cm 时,应及时更换、修补。 (4)孔桩钻进过程中,应经常用吊线锤或检孔器检验桩孔的中心位置及倾斜度,检孔器是用粗钢筋制作成4倍孔径长度且直径等于孔径的圆柱形骨架。 (5)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应中途停顿,如因故障停钻时,钻头提出孔外,孔口应加盖防护。 (6)为防止钻头掉入孔内,每班作业前应检查1~2次钢丝绳、卡扣、钨金套、滑车、钻头和卷扬机等机具设备,若发现钢丝绳在同一旋距内断丝超过规定时,应立即更换,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倍。其它机具若发生问题,亦应及时处理。 (7)钻孔内投放的片石及粘土数量要做好记录,钻进资料应齐全完整,并应有岗位负责人签字。 (8)施钻过程中,井孔周围切勿放置铁件,以防掉入孔内难以打捞,影响钻进。 (9)当冲孔至设计标高时,应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地质验收。并根据实打深度量出需使用的导管长度及节数,保证导管底至孔底距离为400~600mm之间。 4.4.3.2清孔作业要求 (1)当冲孔完成后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即可进行清孔。清孔效果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对柱桩尤为重要。 (2)清孔采用正循环进行,同时应及时向孔内注入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避免塌孔。 (3)当清孔至孔底沉碴厚度不大于5cm时,停止清孔,通知质检部门验收并通过后,即可吊放钢筋笼,并经过二次清孔达标后,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 4.4.3.3钢筋工程作业要求 在孔桩钻进同时,应同步进行该桩的钢筋笼制作。用钢筋调直机调直用作箍筋的盘条圆钢根据设计型号切断待用。主筋用弧焊搭接焊接连接,要求用502或506焊条连接,并根据设计用钢筋切断机裁切待用.在箍筋和主筋都加工够一根桩钢筋数量后,即可开始绑扎制作钢筋笼。按照钢筋骨架的配筋尺寸制作一块样板,将箍筋围绕样板弯制成箍筋圈,在箍筋圈上标出主筋位置,同时在主筋上标出箍筋位置。然后在水平的工作平台上,在主筋长度范围内,放好全部箍筋圈,将两根主筋伸入箍筋圈内,按筋上标示的位置相互对准,依次扶正箍筋并一一焊好,再将其余主筋穿过箍筋内焊成骨架。制作时注意主筋接头应错开布置。钢筋笼制作完成并请监理检查后方可吊装至施工现场使用。 4.4.3.4砼浇筑 开导管时下料斗内需初存的砼量要经计算确定,以保证完全排出导管内泥浆,并使导管出口埋深不小于1.0m的流态砼中,防止泥浆卷入砼内。在整个浇筑过程中,砼导管应埋入砼中2~6m,最小埋深不得小于2m,否则会把砼上升面附近的浮浆卷入砼内;也不宜大于6m,埋入太深,将会影响砼充分地流动。导管随浇筑随提升,避免提升过快造成砼脱空现象,或提升过晚而造成埋管拔不出的事故。 砼浇筑要一气呵成,不得中断,间歇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内,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浇筑时利用不停浇筑及导管出口砼的压力差,使砼不断从导管内挤出,使砼面逐渐均匀上升,孔内的泥浆逐渐被砼置换而排出孔外,流入泥浆池内。 4.5安全应急措施 4.5.1现场防火措施 (1)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 (2)不准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3)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格执行下列“十不烧”的规定。 (4)现场加强用电管理,防止电气火灾。 (5)项目部的消防负责人通过板报宣传普及消防知识,组织消防演习,不断提高职工的防火意识。 (6)成立义务消防队。如果突然发生火警,除立即组织灭火外,把详细情况、确切地点和火灾性质、灭火行动报告业主。 4.5.2工地用电安全措施 (1)接地系统。接地线接入变电站总接地系统,经业主有关部门同意。变电站设接地与灯塔、拌和楼、现场各供电箱和车间配电箱构成接地网络。接地网电阻小于4欧姆。 (2)避雷。拌和楼、水泥罐、灯塔各单独设立避雷针。避雷接地电阻小于30欧姆。 (3)电气线路装设三级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漏电保护。变电站总配电箱设容量1000A、动作电流500 mA的漏电开关;分配电箱设动作电流150mA的 漏电保护开关;每台用电设备的开关箱设动作电流为30mA的漏电开关,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4)电器设施的检查。安全管理工程师每日检查,项目部坚持每月检查一次。现场用电检查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5)电动工具。现场使用的冲击钻、电钻等须经绝缘检查合格,并安装防漏电保护开头才能使用。 (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专门编写用电计划及安全措施。 (详细安全应急预案和防台措施见项目部安全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
本文档为【出运码头施工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2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9-02-23
浏览量:8